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

时间:2019-05-14 22:3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

第一篇: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

地表塌陷区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受煤矿开采的影响,地表上出现塌陷和裂缝,影响地面上的居民生活和耕作。现在我公司的煤矿开采主要在北翼,受采空区影响的村子主要为史家腰,矿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一、对塌陷的区域进行防治:

1、搬迁:按初步设计史家腰为搬迁村子,但在居民没有搬迁之前留设保安煤柱。

2、留设保安煤柱,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设计要求对煤层开采可能影响的保护目标采取留设煤柱的方法进行保护。村庄按Ⅲ级留设煤柱。留设具体情况是:井田边界留20m煤柱,大巷之间及两侧留30m煤柱,采空区隔离煤柱按25m留设,两坂村和油庄村边界保护带为10m,然后上面松散层按45°投影留设,下面岩层按72°投影留设保安煤柱,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二、地表塌陷区域的治理:

1、对地表裂缝的治理:根据裂缝的宽度大小,对较小的裂缝经耕地平整恢复原状,对较大裂缝采取充填、平整,使耕地恢复原状,以减小雨水的侵蚀、水土流失。

2、对地面上的村庄建筑物有影响的,必须及时搬迁或留设保安煤柱。地面公路上有裂缝的及时充填以免伤及过往行人。

3、对地面上的地表塌陷区域用栅栏围好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治人畜进入,造成伤亡事故。

4、对有裂缝的地面,应对裂缝进行检测监控,及时了解裂缝的变化。在雨季时增加检测检查力度,对低洼处的裂缝及时的充填和疏通,防治雨水通过裂缝导入井下,造成淹井事故。

5、在采空区上方附近有建筑物的应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定期观测。

6、成立专门的监测监控小组,对塌陷区域的塌陷情况及裂缝情况进行监控。

第二篇:岩溶塌陷及其治理措施

岩溶塌陷及其治理措施

一、岩溶塌陷简介

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统称。

二、岩溶塌陷的治理方法

岩溶塌陷应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对塌陷地基都需要进行处理,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其处理措施有:(一)清除填堵法:常用于塌坑较浅或浅埋的土洞,首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然后上覆粘土夯实。对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将坑底或洞底与基岩面的通道堵塞,可开挖回填混凝土或灌浆处理。

(二)跨越法:用于塌陷坑或土洞较深大,开挖回填有困难的处理方法。一般以梁板跨越,两端支承在可靠的岩、土体上。据广西的经验,每边支承长度不小于1.0~1.5m。

(三)强夯法:把10~20t的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10~40m),让其自由下落,造成强烈的冲击对土体强力夯实。一方面是夯实塌陷后松软的土层和塌陷坑或土洞内的回填土,以提高土体强度;另一方面可消除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处理结合预防的措施。Christain(1984)的试验:锤重15t,落距20m,将影响到地表下8~9m的深度。利用该方法在没有其它条件限制下,可以确定4.5m以上土洞的位置。

(四)灌注法:把灌注材料通过钻孔或岩溶洞口进行注浆,其目的是强化土层或洞穴充填物、充填岩溶洞隙、隔断地下水流通道、加固建筑物地基。灌注材料主要是水泥、碎料(砂、矿渣等)和速凝剂(水玻璃、氧化钙)。水泥标号应大于450号。灌浆方式可采用低压间歇定量式或循环式灌注,目的是减少浆液流失,间歇时间可控制在7~8小时左右。

(五)深基础法:对于一些深度较大,跨越结构无能为力的土洞、塌陷,通常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到基岩上。

(六)旋喷加固法:在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在其上再设置筏板基础。“硬壳层”厚度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而定,一般可达10—20m。(七)地表水的疏、排、围、改治理:在土洞、塌陷地基的治理阶段,对地表水的治理不能忽视或放松,应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八)平衡地下水、气压力法:随着水位的升降,岩溶空腔中的水气压力产生变化,常在岩溶水库库区出现气爆或冲爆塌陷,使库水大量漏失甚至失效。因此,在查明地下岩溶通道的情况下,设置各种岩溶管道通气的装置,平衡其水、气压力,以消除其作用。

第三篇: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精选)

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新庄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新庄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科 编制日期:2013年2月

审批意见

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

一、采空分布情况及周边煤矿情况

1、采空分布区情况:襄矿新庄煤业现为改造建设矿井,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只有首采工作面推进后的部分,采空区顶板已随工作面推进全部垮落,不存在安全隐患。主要采空区分布于井田的西北角,原水碾沟煤矿旧井及崇粱煤矿整合井范围内,采空区面积约0.8km,采空区顶板管理为房柱式,开采时间从2000年至2007年,采高为2.5米,采空区塌陷面积约0.1km采空区范围内无居民,塌陷区内无居民居住。现在旧生产系统已全部封密,对实际生产无影响。

2、襄矿新庄煤业井田北部、西部、东部、存在采空区煤层、老窑港、西营、崇梁,只有井田东南角为旧生产系统采空区。

二、成立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

组 长:杜 涛

成 员:万全心、雷正龙、李向文、杨占彪、赵小锐、牛虎文、张旭春

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一次的地表塌陷、裂隙的巡查工作;成员负责专项的治理工作,负责地表裂隙和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检查工作。

三、具体管理办法

1、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以记录和实地检查为准)

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

22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工作面推进到沟渠地带时,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引流或分流。

4、瓦检员每周对地表的裂隙进行检测并记录在案。

5、工作面的排水系统要完善。

6、工作面的监控检测系统必须完善。

7、对井下的采空区的位置准确的标注在采掘工程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上,对开采的时间、煤柱规格、浮煤、积水、顶板冒落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8、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防爆密闭将其与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建立一个观察站,每月进行两次观察,并对采空区的温度、空气成分、项板压力、煤柱损坏等情况进行记录。

9、对采空区地表的裂隙、塌陷进行封闭充填,以防地表水渗入,形成积水隐患。

10、对塌陷影响大的采空区,要进行采空区充填。

第四篇:关于塌陷区治理的调查和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加快煤矿塌陷区治理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调查与思考

王友华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要求,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禹州市作为一个煤炭大市,煤炭开采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矿区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一些煤矿在村庄下开采,造成地面塌陷、房屋裂缝、设施受损,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如何将煤矿塌陷区治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村搬迁的模式,走出一条塌陷区治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子,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状:塌陷损失触目惊心 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禹州是全国15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已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约16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约10亿吨。上世纪末,煤矿最多时有500多处,全市26个乡镇(办)中,15个乡镇有 煤田分布。经过多轮关闭整合,现仍有煤矿90余处。煤矿的持续开采,已使全市13个乡镇的49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地出现地面塌陷,塌陷区达86处,塌陷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因煤矿塌陷,全市有1.5万亩耕地、4万多间房屋、6.5公里公路受损,涉及群众1万多户、人口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以目前的开采能力测算,到2015年,全市煤矿塌陷区将新增18平方公里,村庄搬迁治理任务异常繁重。

2002年以来,禹州市结合新农村建设,陆续对部分煤矿塌陷区村庄实施了搬迁治理。截止目前,已搬迁村庄15个,正在搬迁的4个,涉及群众6000多人。通过搬迁治理,像磨街乡陈庄村、磨街村、孙庄村,文殊镇马寨村、枣园村,鸠山镇唐庄村,方山镇庄沟村、上庄村等一批村庄,建成了干净整洁的新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搬迁前,大部分村民居住在低矮的瓦房或平房内,村庄缺乏统一规划,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匮乏,环境条件较差,特别是一些位于山区的村庄,生产生活很不便利。搬迁后,群众大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房,新村内道路、排水、绿化、健身、卫生、学校等基础设施齐备,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搬迁前,群众居住分散,宅基地占用了大量土地。搬迁后,实现了相对集中居住,节省了建设用地,原村址通过复垦,还可补充耕地数量。通过搬迁治理,目前全市已复垦土地2300多亩。三是促进了矿区和谐稳定。采矿区塌陷后,许多村民的 房屋出现裂缝,有的甚至倒塌,群众无处安身,引发了大量矿群纠纷和信访矛盾。新村建成后,群众的损失得到了合理赔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思想逐渐稳定,矿群纠纷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四是引领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搬迁后的村庄,基础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卫生,产业发展稳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样板村,打消了其他村庄群众在搬迁建设方面的思想顾虑。先行村庄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村庄的搬迁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问题:规划选址难 资金筹措难 群众安置难

煤矿塌陷区村庄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禹州市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标准,把这项工作深入推进下去,还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相关规划缺乏衔接。煤矿塌陷村庄搬迁工作涉及乡镇政府和国土、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但目前搬迁安臵整体规划还较为滞后,与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脱节,一些村庄的搬迁安臵用地没有纳入建设用地计划,报批周期过长,影响了新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是新村选址难以确定。许多有煤矿的村庄特别是占压煤炭资源的村庄,出现塌陷区后,本村可供搬迁安臵的土地基本上所剩无几,即使找到了合适的位臵,又往往受到基本农田保护的限制而无法选址。如梁北镇的箕阿、铁李等村,村庄下面 基本上都是煤田,面临无址可选的境地,需要跨区域搬迁。

三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煤矿企业对群众的赔偿金额是按照现有受损房屋的种类和面积确定的,而实施搬迁后,住宅建设的标准提高,面积也可能适当增大,造价要远远超出煤矿企业的赔偿数额。比如文殊镇马寨村,按照现行补偿标准,煤矿对群众受损房屋最高仅补偿310元/平方米,而新建两层楼房的造价在却500元/平方米左右,缺口部分需要群众自行筹措。

四是群众安置任务繁重。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对塌陷村庄的群众进行了赔偿,但由于新村建设周期较长,大量群众需要临时安臵;加之原村庄的许多耕地无法耕种,群众生活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生存和发展存在后顾之忧,由此产生大量信访矛盾,地方政府的维稳压力较大。

思路:科学规划 综合施治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按照省、许昌市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整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禹州市将把煤矿塌陷区搬迁治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使新型 农村社区成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因村制宜,选准搬迁模式。禹州市煤矿分布较广,有的位于丘陵山区,有的位于平原地区,加之各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在人口、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施村庄搬迁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村制宜,采用合适的模式,确保取得最大的治理效益。参考外地市先进经验,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是城郊社区型。即对主城区附近塌陷的村庄,根据农民意愿,在城郊规划特定区域,采取建设农民公寓的方式,按城市居民住宅小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把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保范畴,以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率,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是依镇建村型。即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资源和公共事业资源,把塌陷村庄向小城镇集中迁建,在城镇附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失地农民城镇化管理,推进小城镇人口集聚和规模扩张,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有效解决搬迁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是矿村结合型。即依托大中型煤矿的基础设施,把塌陷村庄向矿区集中搬迁,充分利用矿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医院、学校等社会资源,建设新型社区。煤矿企业要与地方政府充分协商,认真制定村庄搬迁方案,对有关村庄实施搬迁整合,实现矿群和谐发展。

四是中心集聚型。即打破行政区划,依托中心村划定搬迁 区域,小村并大村,强村带弱村,对塌陷村庄集中搬迁,有效配臵资源,促使各类资源效益最大化。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居秀美”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环境。

(二)把握原则,科学规划建设。为避免治理搬迁留下后遗症,应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确保治理成效。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制定采煤塌陷村庄搬迁新村用地规划和老村址治理规划,处理好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局部治理与总体布局的关系。研究规划好村庄内部的学校、卫生、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严格执行。同时,把采煤塌陷村庄搬迁专项规划与土地复垦整理专项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在城镇规划指导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其符合城市发展和规划的要求。

二是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将煤矿塌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依据相关规划,根据各村实际,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村则村,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引导塌陷区居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传统农业向多元产业方向发展,有效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或整村搬迁,集中在一处建设以二、三层楼房为主的新型社区;或鼓励 有条件的村民出村进城,变村民为市民,以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土地。实行整村搬迁的,应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新村建设选址尽可能在未利用地安排,并通过推进村庄改造,提高耕地质量,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四是坚持中心集聚的原则。按照小城镇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完善布局,加强乡镇驻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引导农民向乡镇驻地集聚,并充分利用各种公共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一定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选择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交通便利、农民居住集聚度较高的村落,因村制宜,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和当地人文、自然资源特征,合理定位布局,统筹规划,完善道路、水电、通信、有线电视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农户建房集聚,建设新型社区。

(三)拓宽渠道,保证资金投入。采用企业主体、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型新型社区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投资负担。一是落实企业赔偿资金。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地面塌陷的煤矿企业承担村庄治理任务。对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有意逃避责任的企业,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赔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煤矿企业全额出资承担村庄搬迁建设任务。二是整合政策性资金。上级财政安排的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等项目资金,按政策要求向塌陷区治理搬迁倾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用于计划经济时期煤矿开采塌陷区以及历史遗留矿山塌陷区村庄的治理。同时,争取上级批准建立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基金,专项用于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包括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塌陷区失地农民保障以及因采煤引起的相关社会问题。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搭建投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依据“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努力激活民间资金,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抓好复垦,促进持续发展。以土地复垦为手段,综合治理塌陷地,恢复塌陷地的生产力水平,促使采矿业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探索适用模式。针对平原区域,采用“耕地+养殖用地”模式,以复垦还耕为主、养殖用地为辅,缓解矿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有效地补充耕地数量。针对塌陷区深度较大、排水困难的塌陷地,采取“建设用地+养殖用地”的模式,复垦后作为各类建设用地和渔业养殖用地。针对山岗地区,采取“养殖用地+林地”模式,通过生态复垦,有效地消除因采煤塌陷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高复垦土地的利用效益。

二是选用科学方法。近年来,神火集团创造出了原地复垦法、废弃物充填法、超前复垦法等一整套先进的塌陷地复垦方法,很值得借鉴。原地复垦法,即将一定区域内高低不平的地面挖补平整,保持整个塌陷区海拔村高基本一致,使土地变得规整,便于耕种。固体废物充填法,即先将塌陷地的熟土层和生土层取走堆放,再用煤矸石、灰渣或生活垃圾充填到一定高度,最后将取走的生土层和熟土层分别覆盖在上面,平整深犁 后还田于民。超前复垦法,即根据地下煤层的赋存厚度,科学预测出某一地块各个部位的塌陷深度,然后在地下煤层尚未开采之前就结合实际采取以上两种方法对土地进行预复垦。这样在地下煤层开采期间和开采塌陷后,都不影响土地正常耕种。

三是发挥多方作用。按照“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各煤矿企业作为塌陷地复垦主体之一,应积极投入资金有计划的进行复垦;地方政府投资主体之一,组织对区域内的塌陷地开展研究和复垦,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计划;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复垦工作,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形成由国土部门组织土方施工、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负责田间配套、各级政府负责协调、矿方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五)稳定就业,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此,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以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以结构调整促产业转型。以优惠政策和适当补贴鼓励农民利用改造塌陷地,实行农林结合、种养结合,养猪、养鸡、种植结合的生态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依托小城镇和中心村,鼓励农民创办二、三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 自身造血功能和就业吸纳能力。三是以市场运作促效益提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性公司和品牌农业,通过龙头带动、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以产业集聚促产城融合。按照集群发展的理念,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中心社区集聚、向小城镇集聚,加快形成地方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增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同时,实行异地建设、税收分享,对村集体引入市产业集聚区的项目,按比例返还税收收入。五是以劳务培训促就业转移。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大对塌陷区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引导农民离土就业、自主创业。塌陷区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尽量由塌陷地区的农民进行,使暂时失去土地的农民有事可做。

(六)示范带动,稳妥推进实施。塌陷区搬迁治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既要坚持政府引导、强力推动,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和群众承受能力。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已建成新型社区的建设成效,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学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新型社区的优越性,打消思想顾虑,凝聚工作合力。同时,认真履行村务决策程序,只有在绝大部分群众愿意的情况下,才正式启动建设。二是坚持分类施策。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从物质基础较好、基层班子较强的地方入手,凡具备条件的,优先启动合村并点建设集中居住 社区,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一步到位实现农村变社区;暂不具备条件的,按照合村并点规划,先启动中心村建设,同时把面向各村的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为逐步搬迁合并创造条件;暂未列入治理计划的村庄,先从基础工作抓起,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民必需的配套服务。三是延伸工作领域。在搞好塌陷区村庄治理的同时,适时启动压煤村庄的搬迁任务,对压煤村庄,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尊重群众、方便生活,节约用地、避免重建”的思路,先期实施搬迁与整合,并监督采煤企业严格落实“先搬迁、后开采”的规定,切实保护矿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再走“先塌陷、后治理”的老路。

第五篇:xx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裂缝充填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工联办:

生产科:

安检科:

副 总:

总 工:

生产科 2012年1月1日

煤矿裂缝充填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XX煤矿地表受采动影响后,在地表出现一个直径18米,深15米的椭圆形塌陷坑,目前此处塌陷坑还处于不稳定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已严重影响到附近人员、车辆的出行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将此处塌陷坑及时进行充填治理,为保证充填治理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定XX炸药库塌陷坑充填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由工联办协调塌陷坑附近居民及住户的工农关系,在塌陷坑及其周边裂隙带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其它非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域,警绒线设置好后,要定期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2、由工联办安排对塌陷坑的充填治理工作,负责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并在充填前对施工人员统一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3、施工前先选定人员及车辆施工路线,对沿途的裂隙要首先进行充填夯实,以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

4、由于塌陷坑深,周围土层较松动,为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在充填前,需先用推土机推出一条通道至塌陷坑内,然后再用车辆将矸石、黃土等充填材料运至塌陷坑内充填。

5、填土时要设专人指挥,其他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统一部署,不能擅自行动。

6、塌陷坑底部要用混凝土充填夯实,保证雨水不能渗入。

7、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派专人负责观察塌陷坑周边围岩及周围裂缝变化情况,出现险情时,立即撤出施工人员及车辆,待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8、充填塌陷坑时,用车推土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人、车掉入裂缝中。

9、塌陷坑充填治理工作由调度室统一协调指挥,安检科监督执行,确保裂缝充填安全顺利完工。并配合乡、村两级干部进行验收。

10、对塌陷坑要边充填边夯实,确认安全后,再对周边裂隙进行充填工作。

11、生产科地质人员要定期对塌陷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并根据井下回采情况及时下发地质预报及灾害处置专项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12、充填必须满足可耕地要求,黄土层厚度不小于5米。

13、工联办要及时与苏庄村联系,确保所设警绒线、警示标志正常使用,杜绝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灾害区。

14、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措施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下载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煤塌陷引起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采煤塌陷区综合管理 摘要:矿区采煤塌陷地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采煤矿区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因此......

    煤矿塌陷治理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探究

    煤矿塌陷治理土地复垦主要问题和政策措施探究 [摘 要]煤矿是一种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保障,新时期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促进煤矿产业发展的同时,相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

    矿区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

    矿区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煤矿采空区塌陷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塌陷的深度,还要兼顾塌陷的程度,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塌陷区,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治理。老采空......

    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安全措施

    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 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安全措施 地测防治水科 2017年1月9日 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 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安全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

    塌陷区钻探技术要求

    塌陷区钻探施工质量与技术要求 1、工程钻孔岩芯采取率大于65% ,终孔测量孔深。 2、乙方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要对钻孔作简易水文观测。 3、在钻进工程中发现掉钻现象,及时通知现场......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范文合集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两淮矿区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我省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多年来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据不完全统......

    扬尘治理措施及门卫管理制度

    扬尘治理标准措施 一、基本规定 六必须: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 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

    土地塌陷损坏治理补偿管理办法

    附件11: 土地塌陷损坏治理补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矿区井田范围内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损坏、建筑物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