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报告暨年度回顾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2012年第四季度 医疗质量管理分析报告暨年度回顾
医疗质量及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 基于质控办常态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对第四季度质控信息的梳理与分析,结合11月份“2012年福建省公立医院评价”活动的反馈,现对近期科室质控管理、病案质量、核心制度执行等方面做一个综合考评。同时,也对2012年质控要点做一个简要回顾。以下把讨论后的相关结果,提交给管理委员会,以供委员会决策参考。
一、第四季度医疗运行基本情况 第四季度部分医疗指标完成情况
(以下数据均为信息科提供)
指
标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98.8% 98.5% 据信息科反映:因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目前系统改良,信息科符合率 旧系统与新软件之间 98.9% 99.1%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产生冲突,致本月信息符合率 无法及时提供。故未予 93.5% 97.3%
3、住院三日确诊率 录入。92.3% 93.1%
4、病房抢救成功率
109.42% 110.51%
5、病床使用率 6.87 7.35
6、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 4.98 4.53
7、病床周转次数(次/ 月)
0.13% 0.12% 0.08%
8、院内感染率
1494 1364
9、出院人次 221
10、手术台数 216 0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第四季度,各项工作基本都是围绕“2012年福建省公立医院评价”活动而进行深化。上述数据显示,一些终末指标的完成还是非常出色的。为迎接年度最重要的一次医院质量综合考评,我院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共同努力,使近期的医疗质量管理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作为主要的职能管理部门,医务质控科在第四季度,除了每月对各科实施常规检查外,还对重点科室(如手术类科室)、关键目标(如临床路径、抗生素合理应用)等实施跟踪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地加强了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十一月中旬公立医院评价如期到来,专家团对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附: 年度医疗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以下数据均为信息科提供)指
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98.54% 98.68% 98.3% 据信息科反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映:因目前系符合率 统改良,信息 98.57% 98.71% 99%
2、入出院诊断符合率科旧系统与新98.29%98.34%
3、住院三日确诊率 软件之间产生 85.2% 88% 91%
4、病房抢救成功率 冲突,致部分99.07%107.5%106.8%
5、病床使用率 信息无法及时 6.52 6.95 5.95
6、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 提供。故未录 12.9 13.33 13.77
7、病床周转次数(次/入。月)0.27% 0.13% 0.22% 0.11%
8、院内感染率 3874 4002 4135
9、出院人次 804 594 652
10、手术台数 从数据上看,或许没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除了第一季度由于春节后的影响,指标相对较低,第二季度手术病人增多,病人平均住院日有所增加 1
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外,基本数值变化不大,都是 luoyuan高歌猛进!
二、病案质量现状分析
第四季度从督查情况看,大部分病区在落实病历书写规范方面做的还好,但部分病区做的不够。新的病案首页刚刚开始使用,一些重要信息的填写仍有空项,应引起重视。从总体来说,病案质量并不乐观,未能体现“二甲”医院应有的水平。比较突出的是病程记录、三级查房不规范,记录内容过于简单、空泛,缺乏必要的指导性内容,记录时限亦把握不严。有的记录中,诊断依据不充分、鉴别诊断不规范,臆断病历较多(如“病史明确”、“诊断明确”等术语偏多)。辅助检查分析不全、缺乏描述病情的转归,以及对诊疗方案调整的说明等。手术类科室,术前讨论记录三级医师的发言内容无内涵,有的术前讨论记录内容不全,缺乏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应采取什么措施补救的记录。到目前为止病程记录中仍存在相互拷贝,内容类同的现象。抢救、疑难等各种讨论记录,缺少上级医师对于病情的分析指导意见。有证据表明,上级审核把关不严。部分临床科室上级医师未审阅大病历或只签名不审阅,上级缺签名现象时有发生。如《手术安全核查表》缺少主刀医师签名,医嘱中有院内会诊一次,但是病历中缺少会诊记录,以及医疗告知缺签名或填写不完整等,有1/5病历缺尿、粪检查回报单。以上这些都成为病历质量提高的难点。对于各科室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问题,应该说,科室病案质控根本没有作为,相关负责人难辞其咎。2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此前,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医务质控办每月都会通过下发的整改通知书和季度医疗质量简报,及时给予提示并反复重申,但未引起各科室足够的重视。相关质量管理部门也曾多次建议病历质控要以书写环节质量为重点,加强各科室质控人员的监管力度,但到目前为止,总体感觉收效甚微。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导致缺陷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 ① 部分医师(各级都有)缺乏自律。譬如主管大夫忙于应对患者,无暇 顾及病历书写,而由下级医师完成病历书写,因未履行对下级医师的指导,且对病历的环节质量疏于把关,致病历漏洞层出、书写质量下滑; ② 年轻医师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基本功不扎实,在查房过程中对上级医 师的指导和意见没有认真记录,致病程记录不能如实反映病情,造成病历书写细节上显得空洞,缺乏真实性; ③ 部分人员对患者的日常检查不到位,或只是听取患者的口述,没有将 各项辅助检查和临床紧密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而是以粘贴复制的方法,形成雷同的病程记录及病历。因此,客观上部分病历仅仅只是程度不同的复制,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病历书写。那么,病历书写的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就是一种必然; ④ 奖惩配套措施的落实没有跟进,也是造成诸多缺陷积重难返的重要原 因之一。问题的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却不去追问,那么 3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挖掘问题就失去了意义,问题也将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
三、核心制度执行的若干问题
首诊负责制各科都执行的较好,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三级查房在时限、次数和医师级别上也都能达到要求。第一、四季度由于有专项任务(1月份等级医院评审、11月底公立医院评价)的引导,故整体执行情况较好,相关记录也算完整。其他时段,则存在较多疏漏,皆因管理松懈所致。如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普遍存在漏记及缺双签现象;各病区对危重、疑难病人的管理乏善可陈,普遍存在讨论不够,以及记录不规范现象。由于部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知情同意签署欠完备,留有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在检查中, 对于一些不合格的同意书, 督查组现场指出缺陷, 并责令当事人立即修改,尽量将各种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 希望通过努力,以实现知情同意书的零缺陷管理。临床用血管理方面,通过反复督导成分输血率达100%,输血指征的把握已趋严格。现存主要问题是,输血申请单填写有缺项,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回执不及时;另外,输血后的可追溯性不充分,应加强相关规范的操作与执行。第四季度经过专项督导,上述不足基本得到纠正。涉及到合理用药问题,普遍存在使用抗生素依据不足。医院现有明确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但具体落实情况不理想。鉴于各科室合理用药及指导工作均不够完善,12月份医务科还专门邀请福州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曹文瑜教授,到我院就临床抗生素使用规范进行解读。另据院感科通报,抗菌 4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检测及细菌耐药测定等,我院近期已开展,并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但临床医生在实际运作上,着墨不多,参与度不高。我院虽然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十名医生进行了有效统计、公布,但在不合理用药的干预过程中,很多整改措施基本没有得到落实,即使我们拥有许多专项管理的制度和约束条例。与去年相比,医疗安全事件今年有所减少,但形势依然严峻。本年度亦发生多起比较大型的医疗纠纷与争议,从结果来看,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感到自豪。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刚刚开展,很多东西并未完善,还需要不断借鉴和学习。
3、科室医疗质控情况 整体上各科室未能很好地开展质控工作,时有时无,缺乏全程追踪管理,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质控的抵触及依从性差,也导致一些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无法根除。综上,病历质量、医疗质量要不要管理?这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从科室质控的角度去分析,整体上各科室都未能很好地开展质控工作,未形成常态化机制。重点环节也缺乏全程追踪管理,再加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估计不足,一些潜在的医疗安全事件就有可能突然爆发。我院设立医务质控办始于2011上半年,从医疗质量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医务质控办是“二甲”医院必备科室。但一直到目前为止,质控办的机制并未完善,院部对质控办的建设投入不多,人员配备应该说是非常简陋 5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的。另外,一段时期质控办的定位比较模糊,很多工作客观上无法开展。尽管如此,医务质控办一直以来,还是用心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了,目标主要还是针对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一些例行业务检查,其实际上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改善能起多大的作用,还很不好说。此外,医院重视医疗质量管理的氛围,并未普遍形成。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常被看成是一种摆设,这一点相当致命!在我院现存的三级管理网络中,对于质量管理很上心的人并不多见,更多的是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导致的漫不经心。因此,希望院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着重加强职能管理部门的建设。出于对医院医疗质量的考虑,也对医务质控办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投入,让医务职能管理部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整改探讨 1.要树立全员质量观,进一步完善三级质控管理网络。对于医疗质量要管理什么,该怎么管理?决策层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做妥善的安排,领导是关键。2.要求各科室质控小组严把质量关,每份病历主管医师应认真书写,上级(或质控)医师要用心检查,科主任须严把质量关,只有这样病历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才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医疗质量才有保证。3.科室应加强质控力度,针对重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对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着重检查,分析现状并落实整改。对提出的整改措施,科室有能力解决的,应及时解决。有困难的,可以及时上报院部或在医院举行的季度医 6
luoyuan县医院 医务质控办
疗质量管理会议上提请解决。4.加强业务学习,开展医疗法规、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核心制度内容的熟练掌握,认真查找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科室对院部职能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应积极响应和落实,着力提高病历质量、医疗质量。5.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加强疑难、危重病人管理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安全。6.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不是几个人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合力共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质量管理及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否则,再多的制度与条例,再响亮的口号和宣传也只能是空谈!
医务质控办 2013-01-09 7
第二篇: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
2017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管理分析
2017年第一季度,我院医疗环境,医疗质量持续良好,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日常工作中,仍有些许不足,医疗质量有下滑倾向,现将第一季度医疗质量分析如下。
一、医疗指标
我院第一季度内外科病区共收治住院病人11271人次,门急诊76307人次,外科手术3578人次;平均住院天5.97天;治愈率59.62%,好转率40.27%;死亡0.11%;药占比:37.27%。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病床使用率、治愈率等主要质量指标较去年同期增加;药占比同比下降,但与标准要求相差一定的距离。
二、存在问题及质量分析
(一)医疗质量
1.核心制度、诊疗规范执行:检查中发现,急诊检查部分医技科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发报告,报告内容缺项,有时检验结果与实际不符。反复存在标本丢失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部分人员对核心制度内容不熟悉,责任心不强,操作有误,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绝大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不熟悉,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差,差错。全院科室目前未大规模开展学习诊疗规范。
2.三基三严考核:个别医师对本科室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常规,三基三严学习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手术指征,操作适应症把握不全面。
3.医疗质量考核:经过多轮次的质量考核,医师在告知,术前谈话,病历书写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部分人员及科室屡教不改。突出表现在:(1)用药指征不明:抗生素乱用,质子泵抑制剂大量使用等(2)三级医师查房格式不正确(3)三级医师查房过于简单,没有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或者一笔带过。(4)外科系统普遍没有血检,辅助检查的分析,手术病人术毕都没有心电图的分析报告说明。(5)手术安全核查医生未签字(6)跨专业诊疗频繁发生(7)(8)部分外科医师对病历的书写,格式要求,告知,其他文书签字等情况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4、终末病历质量:本次巡检病案质量较前有所提高,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填写较前有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1)病案首页存在多处缺项(2)病案首页无上级医师签字(3)出院病程记录无签字,没有上级医师冠签。(4)手术切口愈合等级未填
5.临床用药:总结:
1、81.82%的科室DDD值超出合理范围值,45.45%DDD值超出正常范围的2倍。
2、住院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66.97%,超出规定范围。59.09%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是>60%,导致各科室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超出正常范围值,属于不合理用药。相对于同期,这个季度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表现持平,希望可以控制。
3、一线抗菌药物使用占51.97%,二线抗菌药物使用占33.71%,86.36%的科室联合使用抗生素,但只有36.36%的科室送检少量标本做药敏试验,导致各科室平均送检率没有达标,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用抗生素。4、81.82%抗菌药物的金额比超出正常范围。
5、科室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上存在问题,在没有药敏和明确使用指针的情况下越级使用抗生素;
6、氯化钾用量警戒!过半科室大量使用氯化钾。
6、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部分科室未按规定执行。
(二)医疗安全
本季度出现医疗纠纷X起,赔偿XX元,投诉X起。我们医疗环节中已经开始重视。但仍存在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不到位,专业知识欠缺仍然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亟待解决。本季度外科从质控到医疗安全等医疗质量方面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很多医疗纠纷都是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进而激化了矛盾所引发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把医德医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2、强化规范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发生医疗纠纷,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医疗差错,这与规范意识差、诊疗水平低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规范病历书写,尤其是病案首页填写,关系到二甲复审的通过,务必重点强调、规范;每月考核、反馈,找出存在问题,急时纠正、解决问题;定期举办继续教育讲座,以了解临床诊疗技术新进展。
3、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医疗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过程记录,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书将成为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临床科室要进一步加强病历质量控制。科室负责人为医疗质量、病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成员加强对病历质量控制,保障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内涵质量。医院定期对运行病历、归档病历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公示,并予相应的奖惩
4、严格落实核心制度、诊疗规范。要进一步加强“首诊负责制度”、“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以及医院制定《危重病人管理有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诊疗规范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落实,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制度措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切不可流于形势。
5、切实履行告知义务,不要故意夸大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手术治疗时,一定要切实地履行告知义务,规避自己的风险,保护自己。在与患者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时,无论病人有多信任或是多么熟悉,都要认真填写,不能因为熟人或是患者表现出无所谓而马虎这一环节。手术知情同意书应尽量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包含到里面。此外,切忌夸大疗效,这样的教训举不胜举。
6、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举办临床合理用药的有关知识培训,按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及时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经常下科室检查指导,规范临床用药。
第三篇: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
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
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三)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六)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二级以上医院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制订本科室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三)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四)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六)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 医疗质量保障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十五条
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质, 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应当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按照国家关于医疗技术和手术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门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并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中医诊疗、技术、药事等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
第四章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本机构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关于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配合质控组织开展工作,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及时、准确地报送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数据信息。
医疗机构应当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根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发布的质控指标和标准完善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指标体系,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形成本机构医疗质量基础数据。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重视专科协同发展,制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专科临床服务能力与水平。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本机构单病种管理的指标体系,制订单病种医疗质量参考标准,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第二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满意度监测指标并不断完善,定期开展患者和员工满意度监测,努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员工执业感受。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不断优化投入产出比,努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查,建立本机构医疗质量内部公示制度,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予以内部公示。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专业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医疗机构应当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医疗机构应当将科室和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晋升以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使信息化工作满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收集的医疗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五章 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第三十四条
国家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上报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并作为医疗机构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
第三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医疗机构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利用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风险分担形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制订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完善投诉管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者隐瞒有关情况。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定期在行业内发布评估结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质控组织应当重点加强对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九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依托国家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对全国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本行政区域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对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实现与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互连互通。
第四十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激励机制,采取适当形式对医疗质量管理先进的医疗机构和管理人员予以表扬和鼓励,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约谈制度。对发生重大或者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存在严重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或者未按要求整改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通报,依法处理,同时报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和监督检查结果纳入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的关键指标,并与医疗机构校验、医院评审、评价以及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况对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工作、违规开展禁止或者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使用不合格或者未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开展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四十四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对公立医疗机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建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者未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
(二)未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导致医疗质量管理混乱的;
(四)发生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隐匿不报的;
(五)未按照规定报送医疗质量安全相关信息的;
(六)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据《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经亲自诊查,出具检查结果和相关医学文书的;
(四)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开展医疗活动未遵守知情同意原则的;
(六)违规开展禁止或者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不合格或者未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开展诊疗活动的;
(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监管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医疗质量:指在现有医疗技术水平及能力、条件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按照职业道德及诊疗规范要求,给予患者医疗照顾的程度。
(二)医疗质量管理: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四)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指为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持续改进所采用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如全面质量管理(TQC)、质量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绩效评价、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2017第四季度医疗安全分析评议会议
平凉市中医医院2017年第四季度医疗安全
分析评议报告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一)、基本情况:
第四季度在保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完善创建全省中医药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资料,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完成全省县级医院二级产科评审验收工作;推行家庭签约服务、“医养一体”发展新模式,实现医联体转诊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开设老年病床;开展急诊科工作,开展甘肃省卫计委千分制考核工作,对我院存在问题,医院安排进行整改,具体如下:
1、严格按照省卫计委“医务人员八排队”文件精神执行,明确制定处罚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工作。
2、临床路径工作:按照医院决定,每个科室制定一个单病种进入临床路径,并嵌入在HISS系统中,在临床科室严格实行医务人员八排队,并根据这次检查专家的指导意见,建立了平凉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八排队制度,完善了各项内容,并在HISS系统中严格检查,在每月绩效考核中体现。
3、根据甘肃省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制定了平凉市中医院医师不良执业行为扣分办法及管理制度,在临床工作及每月考核中严格落实。
4、确定了平凉市中医医院重点监控药品:
(1)丹红(2)灯盏花素(3)醒脑静(4)痰热清(5)血塞通(6)血必净(以上是中药注射剂)(7)小牛血清去蛋白(是神经营养药)(8)甘露聚糖肽(肿瘤辅助用药)(9)骨肽(其他类)(10)骨瓜提取物(其他类)
严格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及医疗安全、病历书写大检查,并督促检查全院各科室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分别进入科室,通过院长大查房,职能科室分次下科室检查、考核、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业务院长带领各职能部门对各科室巡查,与科室主任及工作人员探讨科室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医院解决的困难,对手术室、外科换药室、骨科、妇产科、儿科、透析室、口腔科、门诊护理部、等科室重点医疗安全全面检查,并针对流感流行对消毒、隔离、院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安排部署消毒措施。
(二)存在问题:
1、依法执业:全院基本都能依法执业,各科室值班都能按照《执业医师法》执业范围执业,但仍然有超范围执业、跨科室收治患者的情况。存在值班时间在外面吃饭的现象,脱离值班岗位,或者在科室内吃饭,有的医师在办公室吸烟,存在安全隐患。
2、急诊科值班及与全院各科室会诊病人时,科室之间有推推诿患者情况,各科室之间与急诊科之间配合不力,科室值班电话没人接,或值班大夫会诊不及时,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3、门诊静脉输液存在医疗安全风险,近期儿科患儿门诊输液多,有时达七八十人,但在中午和下午下班以后,没有大夫值班,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4、全院各科存在因医疗控费而推诿患者,病没有治好让患者出院的情况,引起的医疗纠纷很多。国家卫计委12月18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为第一要务,要科学控费,控制不合理医疗行为,而不是一刀切。
(三)整改意见:
1.各科室均要按照新的医疗核心制度考核表,严格按照新医改下的甘肃省卫计委千分制考核具体要求,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落实,依法执业,尤其是有关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制度,如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首诊负责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处方制度,合理规范用药等,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2.强化所有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制度意识,进一步规范自身的医疗行为,科室排班不允许24小时值班,严禁值班期间脱岗、吃饭,严禁在办公室吸烟。急诊科急会诊在病房值班的医师要求5-10分钟内到场,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
3.门诊大夫要减少输液,必须输液的患者,要在中午下班和下午下班前巡视患者,给急诊科大夫交班,叮嘱所要注意事项及联系方式,危重患者必须收住入院。
4.对病种收治严格遵循分级诊疗政策,不许因医疗控费而推诿患者,出现病没有治好让患者出院的情况,要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为第一要务,要科学控费,控制不合理医疗行为,而不是一刀切。严格按照路径管理做到检查、用药、治疗的规范性,及时做好疗效分析,完善记录内容。
二、病历质量管理
质控科对2017年10-12月归档病历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查,经不完全统计分析归档病历,存在问题如下:
1、病历延迟归档现象依然存在,但数量明显下降。
2、病历书写过程中人病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雷同病历居高不下;病历内低级错误依然存在,如标点符号缺失,断句错误,错别字等。
3、病历首页填写欠规范,如空项较多。
4、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欠规范,具体表现如下: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内容复制、模板化较严重。如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指出目前“病历书写合格,诊断明确,治疗有效”;未能体现上级医师查房时对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指导意见等的记录。
5、对危重患者医疗告知不到位,表现为无论患者病情是否危重,仅有入院当天的病情告知,病程记录未能反映出病情的危重程度,当患者病情加重,进行抢救治疗后,在病程记录及医疗告知中均未能体现出病情危重的告知内容或谈话记录。
6、输血病历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输血病历下医嘱时间、输血执行时间、发取血时间、病程记录输血时间顺序混乱不清,逻辑关系错误,体现为血未取回,就已开始输血,或出现病程记录时间早于输血完毕时间;输血前后评估表缺失等。
7、病历中诊疗计划中的拟定的治则、方药,和病程记录中的治则、方药不一致,且二者均与医嘱中的用药完全不符;拟定治则、方药与中医诊断证候分型相符,却与实际医嘱用药不符,体现出人病分离现象严重存在。
8、科室质控小组对出科病历未进行有效质控,致使不合格病历及丙级病历出科。
整改措施:
1、科室要自觉地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书写好每一份病历。
2、各科室要认真进行病历出科前质量检查,并做好科室质控记录,杜绝不合格病历出科,这是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
3、认真学习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及流程,严把输血适应症及输血指针,并按时间顺序写好病程记录。
4、质控科将一如既往仔细检查每一份归档病历,对存在问题病历进行全院通报。同时,质控科将提请医院对反修病历将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促使各级医师将病历书写的责任正真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高全院病历书写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护理质量分析
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各项护理工作均能达到护理质量标准,现将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一、病房管理:各病区都存在床头柜上、病床上不整洁,健康教育不到位,有患者物品丢失现象;有些病房卫生差、窗台、墙角有灰尘,有些病区患者无床头卡、无腕带。
二、基础护理:各病区护士对分管病员的病情缺乏了解,沟通和服务意识不强,巡回病房不及时,应做到观察病情及时,记录客观、真实,生命体征监测符合要求,加强危重病人护理,有些病区急救药品交接填写不规范。
三、护理文书:每个科室随机抽查在架病历各8份,各病区在架病例书写比第三季度有所改善,基本能按要求完成,有些病区存在口头医嘱太多、甚至执行了也没有医嘱,有些护理记录未突出重点。
四、归档病历质控:(1)首页:责任、质控护士签名不全,或者两者全由一人签名。(2)健康教育单填写不正确,如:有些病历出院未宣教,住院晨晚间护理、输液注意事项、心理疏导都未宣教打勾、无手术病人宣教单有术前宣教内容。3)有些病历临时医嘱单上抗生素皮试时间不够,有些需做皮试的抗生素未做皮试、药物在执行,(4)有些打印医嘱单主管医生、护士未签名,医嘱单多数科室未编页码。(5)有些出院病历不按规定排序;(6)全院打印医嘱普遍存在术后、转科、重整医嘱未画红线。五:整改措施:护士长应加强管理,勤查勤督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明确各班职责,分工到个人,统一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各病区护士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病人满意度。
三、中医医院院内感染检测通报
一、基本情况
本季度院感科对全院各科室进行院感质量控制督查,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科室对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卫生学监测等管理工作均能达到院感质量安全标准,现将重点督查内容存在问题总结反馈如下:
二、存在问题 1.手卫生方面:
科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洗手指征概念不熟悉,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或给病人检查前没有形成习惯性洗手,对手卫生不重视,没有对手卫生进行督查,缺乏手卫生风险意识。
2.消毒、灭菌、监测方面:
1、个别换药室、治疗室物体表面消毒擦拭不彻底、记录不及时,墙面没擦拭有灰尘。
2、有些科室一次性包装碘伏没有开启、到期日期,或者反复使用一次性碘伏瓶,增加细菌污染机会,有些碘伏瓶启封后使用时间超过7天,容易细菌滋生。
3、换药室镊子、镊子罐没按要求每周高压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
4、个别科室棉球缸没及时清洗灭菌,没灭菌标签。
5、科室生理盐水开启后都未注明开启日期、时间、用途。
6、治疗室使用中止血带普遍只有2-3根太少,清洗消毒不及时。
7、个别科室无菌包内无化学灭菌监测卡,包外未使用标准卡,灭菌日期、到期日期填写不齐全,直接影响灭菌效果监测及使用日期。
8、个别科室紫外线消毒记录不全,累计时间不正确。紫外线灯管强度没按月监测,监测结果不正确。紫外线灯管没擦拭有灰尘。
9、有些换药室戊二醛无监测或者监测次数不够,没记录,影响器械消毒灭菌效果。
3.院感学习培训,院感病例上报方面:
1、病区对院感科下发的资料没有认真学习,致使科室人员对消毒、灭菌观念不强,不注重手卫生,对手卫生依存性差,培训意识不强,虽然有培训记录,但都是流于形式,极易出现安全隐患。
2、科室有院感病例发生也没及时上报院感科,住院病历中对院感病情也没及时记录。主要是不重视这项工作。全年外科上报院感病例3例,儿科上报1例,其它科室都没上报。
4.医疗废物处臵:
1、少数科室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感染性废物中混有废纸、外包装塑料等生活垃圾,部分输液器针头未分离。感染性废物桶、锐器盒使用后未及时合盖,清洗消毒不及时。医疗废物种类记录不齐全,数量记录不准确。加药注射器用后未及时处理。
三、整改意见
1、各科室应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按照医院制定的控制感染质量评分标准措施管理科室工作,抓好科室院感制度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利用晨会开展院感相关知识、手卫生培训,每季度将存在问题整改措施上报院感科,以促进科室院感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
近期由于流行性感冒发生,在流感流行期间,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比较大,一旦发生院内感染,有感染病例出现应及时上报院感科。
在流感流行期,内儿科及门诊病人比较多,该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房及周围环境、空气应加强消毒管理。每日按时开窗通风,用0.3℅过氧乙酸喷洒2次进行空气消毒,地面用5℅84消毒液1:100进行3次消毒。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周围、门窗,桌椅。每间病房保证每周紫外线消毒一次。病人出院病床单元彻底擦拭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感染发生。
四、公共卫生管理通报
为了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公卫科根据这次对全院各科室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检查内容概括为:公共卫生、妇幼卫生。现将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反馈如下:
一、存在问题
1、门诊HIS系统:全院医生门诊、住院日志还有10%没有录入,有的医生录入的中医疾病代码不正确,HIS系统报不上去,导致上报率太低。
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有的不填年龄,有的不填地址或填写地址错误,有的不填工作单位或学校名称,有的不填电话号码或电话号码错误,有的不填写身份证号码或填写身份证错误。
3、住院病人出入院登记本记录信息不全,有的不填年龄,有的不填住址,有的不填诊断,不填写出入院时间或填写错误。
4、有错报传染病现象,内4科2例、骨2科1例、内科门诊2例、儿科门诊1例古典型性霍乱,给医院上报传染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我院食源性疾病上报病例只有儿科按时上报,其他科室全年都没有上报。
二、整改意见:
1、完成门诊住院录入信息,录入信息齐全,资料祥实,不要录入中医代码。
2、传染病报告卡资料一定要填写完整,准确,一定要具体到门牌号,学生一定要具体到学校,班级,身份证号码一定要有,没有身份证系统报不上去。
3、防止传染病的瞒报、漏报、谎报、错报的现象发生。
4、住院病人出入院资料登记完整、记录准确。
5、科室若有食源性疾病,按要求及时上报。
三、意见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各科室、门诊医生要认真进行自查,及时整改,杜绝同样问题再次出现,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把公共、妇幼卫生工作做好。
五、科教工作
(一)、基本情况
通过近几个月的科教科基本考核工作,可见我可所推行得科教记录、“三基”培训、实习带教、业务学习及学术参与情况等五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全员学业务,钻业务,能积极参与到在各项医学法律法规的为基本约束框架内开展并实施每一项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稳定性及承担各项医院相关社会职能的连续性上来。九项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方面,临床各科室、相关辅助科室的“三基”训练及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经典传承等方面都基本走上了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轨道上来。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考核的过程中可见,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教科相关学习资料设备需要进一步完善;2.医院学科发展还很不平衡,总体上内科系统发展较好,住院患者人数及质量较满意,医院接受了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定西师专、甘肃省中医学校、西安海棠学院及部分自联实习生,实习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为医院的建设付出了辛劳,但是,由于学科建设不尽完善,业务开展广度及深度没有进一步加强,给予实习生的教学工作不尽完善,部分实习生思想稳定性较差,有不愿积极参与转科实习者、有转科之后因为科室病人少、带教老师不能正确处理带教关系者;3.科室内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每一个科室大致都由不同的学科组成,高、中、低年资医生分布协作不够合理,传帮接带工作还不够完善。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同一学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学习习惯没有形成;4.通过本季度的几次学术活动及考核讲座情况观察,全员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还有部分科室负责人从思想上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三)、改进办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拟进行一些改进:1.进一步加强科教科量化考核的力度,从科内学习有记录、“三基培训”有行动、科间轮转有程序、科内业务有计划、学术活动共参与等五个方面积极考核,强化自觉学习,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意识;2.尽快完善带教老师资格认定,从学科建设、病员管理、医疗文书书写、门诊人次、临床技能及理论全面性等方面入手,对于不同学校来源的实习生进行有区别的、合理化的分配,使实习医生从科间轮转逐步转变为带教老师之间的轮转及科间、带教老师之间轮转相结合多种轮转形式的合理化轮转形式,保障实习工作的连续性、实习学生思想的稳定性,使他们学有所得,使带教老师带有所成。这样可以规避老师没病人,学生打游戏及老师想带教没有学生跟的被动局面。3.拓展科内教学制度,穿插以循环式、不间断的方式进行法律法规学习,以“三基”学习为统领,使大家的各项工作都能在合法、合规的程序下运行,保障临床工作及医院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社会公益性质,逐步引导医院的各项业务工作进入系统化,程序化的轨道上来。
科教工作是关乎医院业务水平上台阶,管理制度全落实的一项重要抓手,从法律法规、“三基”训练、科研引领、教学相长等诸多方面来充实医院的内涵建设非常关键,在今后的量化考核过程中,各个临床科室务必要重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全面发挥好教育、教学的积极引领作用做出积极努力!
平凉市中医院 2017-12-27
第五篇:宁南县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第四季度病案质量管理分析报告
针灸科2013年第四季度病案质量管理分析
报告
宁南县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第四季度共上交病历176份,甲级病历176份,乙级病历0份。
一、不足之处
(一)医疗方面
1.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中生命体征与入院时相同,说明未认真记录上级医师查房(2013002777)。
2.首页未签名,评分表信息不完整,无月经表达式,10月2日程漏签名(2013002672)。
3.出院记录主诉与入院记录主诉不一致(2013002773)。
4.首页空格(2013002805、2013002898)。
5.高血压病史需长期干预,未在现病史之后另写,入院记录及病程记录漏签名,病程中未写
6.出具体方药及剂量(2013002882)。
7.病程记录中审核医师漏签名,中成药未辨证(2013002768)。
8.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的记录时间错误(2013003036)。
9.院感表漏签名(2013003052)。
10.患者血糖高未复查,出院前无上级医师查房记录(2013003223)。
11.尿常规在病程记录中与出院记录不一致(203003036)。
12.出院记录中入院记录不准确(2013003188)。
13.病历顺序不正确(2013003281)。
(二)护理方面
1.医嘱缺护士签名(2013002775)。
2.首次护理记录舌质淡紫写成淡紧(2013002747)。
3.体温单缺血压、体重记录(2013002763)。
4.缺出院当日8:00生命体征记录(2013002777).5.病员2天未在办理自动出院(2013002776)。
6.一般护理记录缺护士签名(2013007875)。
7.首次护理记录缺项2处(2013003003)。
8.病员糖尿病病史,本次入院血糖也高,但在危重护理记录中从头至尾无体现病员有糖尿病史,糖尿病饮食护理,糖尿病人服药指导等(2013003332)。
二、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在医疗工作中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
2.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士要加强对病案的监督,现场质控,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对病案书写有缺陷者的整改,并及时追踪整改效果;
4.各级医师应加强责任心,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特别是提高对疾病的分析讨论、鉴别与判断能力,加强对病历内涵表达的提炼,严格履行有关病历书写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5.科室质量管理是病案质量管理的核心,同时病案书写质量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科主任、质控员应起主导作用,是实施科室病案质控的关键,要不断总结、完善病案质量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加大对科室病案质量管理的监管力度,要充分调动医生积极性,敦促质控员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病历质控,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