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分析报告
自11月27日至12月26日,公司共接到客户投诉12起,投诉原因主要涉及颜色不符(颜色方面有反应整批颜色跟样品不符、发黑、透明度不行、同一卷或同一批颜色不一致等)、冲切爆边、硅油比例不对、有水纹、收卷不齐和标签错误等方面。
上述质量问题经生产、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原因有一下几点:
1、人的因素:如配料工不严格按工艺配方配料,同一批次的产品采用不同来源的回料,导致片材颜色不一致;收卷工未严格自检,收卷不齐的、同一卷颜色有差异的未及时发现;未严格按客户要求配比硅油;机长、质检巡检不严,未能及时发现厚度、宽度、颜色、脆性等问题而导致客户投诉。
措施:严格按工艺卡配料并如实记录,同一批次的产品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来源的原材料;严格执行自检、首检、巡检制度,杜绝不良品流出
2、机器的因素:如配料搅拌不均匀、分层、沉底,侧喂料的使用导致颜色不一致
措施:采用先结晶后搅拌的工艺,延长搅拌时间,使配料充分搅拌均匀,侧喂料尽量不要使用。
3、原材料的因素: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回料的质量等会导致片材发黑、发脆
措施:延长结晶干燥时间,做好回料分级并标识清楚
4、工艺的因素:工艺配方问题,如B级料使用过多、色母配比、结晶时间短等导致发黑、发脆、透明度低、颜色不一致
措施:重新调整工艺配方,延长结晶时间
结合公司目前现状∶工艺配方、流程待完善,设备需改进,未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内、外沟通问题,员工质量意识差、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待加强、供应链的管理稳定,质量异常处理的合理性等等都是我们公司提高产品质量的突破口。
我个人认为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提升∶
一、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规划能力,对各环节进行细化和量化,重点、关键过程的明确、规范化、流程化。
重新调整工艺配方,生产计划单和工艺配方要同时下发到车间,生产主管、机长要签字确认,各岗位(包括配料、收卷)都必须明确产品的各项要求。
确定了的工艺不要轻易更改;产品出质量问题,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主要因素或者主要表现;在没有搞清楚问题前,轻易更改工艺其实掩盖了真正原因和问题。
二、从生产工艺、设备操作等足一的对生产、检验、销售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直到每位员工能独立熟悉各个生产工序和检验操作的各个环节。
三、内、外沟通问题。内主要表现在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上,这容易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工作缺位。外则主要表现在与供货商,客户的质量异常处理的合理性沟通和交流上,这是缺乏质量服务意识的表现,作为质量管理我们除了要对生产进行控制、质量监督与管理与分析外,客户的满意和需求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
四、积极协助采购部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找到优质、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降低公司质量风险。
五、以质量为重点进行预防控制,结合事后检验分析、追踪功能,持续改进。把以前试验和总结的一些经验和规律再复习复习;一旦发现一些经验和规律后,再深入下去把它上升为理论,哪怕多废点成本也值得。要建立预防的思维,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预防,而不是出了问题后如何挽救;同一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第二次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六、健全质量记录,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参与工艺改善,提高检验人员能力,合理编制人力资源,对不合格品的有效管控,提高对仪器的监控能力。
过程控制要有量化和追溯的强烈意识,任何细节尽一切可能用数据去控制并记录(特别是配料记录,一定要真实、详细),过程细节不进行控制和追溯会误导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
七、以质量为主线,落实建立顾客拜访,与客户共同商讨质量改进,做好客户关系。
自十二月中旬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并调整了工艺配方后,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客诉率大幅下降,透明片材的工艺基本可以确定,但目前颜色片材仍然存在问题,与样品还是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批次的产品还是有颜色不一致的问题出现,工艺还未确定,应尽快确定新的颜色片材工艺配方,确立标准,优化配料系统。
目前应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必须明确重点、关键过程的要求,使其制度化、流程化。各部的职责和权限应明确、规范,使各岗位都知道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该做。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让全员参与,共同监督、共同管理,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最终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良好运行与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