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的暂行办法
关于加强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民主公开原则,依法依纪管理原则,管理监督与支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督促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严格规范行为,保持清正廉洁。
第三条 县处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工作在市委领导下依法依纪开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二章 管理监督对象和内容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管理监督对象:市委管理的副县处级以上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党组织关系在衡阳的中央、省属驻衡单位的党政正职。
第五条 管理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等情况;
(二)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情况;
(三)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四)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
(五)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六)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情况;
(七)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的情况;
(八)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第三章 管理监督制度
第六条 实行集体研究重大事项正职末位表态制。各级各单位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对涉及本地本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人事录用、任免、调动和奖惩,大额经费的安排使用,重大工程项目的确定以及其它重大问题都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事项,必须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协商、协调;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政策法规评估,充分听取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关系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事项,必须实行公示、听证、民意调查等制度。正职领导干部不得擅自决定重大事项,不能擅自改变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正职领导干部在议事决策中必须末位表态。
第七条 实行正职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要在当好廉洁从政表率的同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每半年要对本地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分析、纠正、解决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责任分解,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第八条 实行正职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必须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法》和干部人事相关工作制度,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不得直接分管本地本单位干部人事工作。
第九条 实行正职不直接分管本单位财务和建设项目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在经济活动中要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不得直接分管本单位的财务和基建项目工作。在土地出让、矿产交易、国有资产处置和政府采购等重大经济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操作,不得以招商引资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决定本该由集体研究决定的有关重大事项。
第十条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要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切实改进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接受党员群众的意见,并认真加以改正。市纪委、市委组织部领导要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督促,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一条 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市委、市纪委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廉政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二条 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须保密的事项外,对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决策情况、工作措施和重大事项的实施、财务收支情况等其它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都应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十三条 坚持述廉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要按规定进行年度述廉,换届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述廉,并接受廉政测评。
第十四条 实行廉政汇报和测评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任期内要在市纪委全会上进行一次廉政汇报,并接受廉政测评。测评结果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干部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坚持谈话制度。市纪委领导每年要安排与部分县处级党政正职谈话;新任县处级党政正职必须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县处级党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由市纪委或市委组织部根据谈话内容和要求决定谈话时间和具体方式。谈话情况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第十六条 坚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在同一地方或单位连续任职达三年的,市委组织部根据相关规定,委托市审计局对其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县处级党政正职在调任、转任、免职、辞职、退休前要对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市审计局要对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并将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追踪问效。情节严重涉嫌违纪违法的,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坚持正职任职回避和交流轮岗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从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工作。县处级党政正职在同一地区或单位任同一职务十年以上的必须进行交流或轮岗。
第十八条 实行廉政教育、培训制度。市委每年统一安排对县处级党政正职开展廉政教育和培训。新任县处级党政正职要接受任前廉政教育和培训。
第十九条 坚持廉政审查制度。对拟提拔的县处级党政正职,市委组织部要将拟提拔对象名单报送市纪委进行廉政审查。市纪委要及时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第二十条 建立廉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县处级党政正职廉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县处级党政正职年度述廉报告、廉政测评、民主评议、廉洁自律、信访举报、立案查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其廉政建设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责任和纪律
第二十一条 市委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管理监督负总责。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关于县处级党政正职执行本规定情况的汇报,及时作出工作决策,并大力支持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管理监督工作。市级领导要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加强对分管的县处级党政正职的教育、管理、监督。
第二十二条 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要认真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每年都要组织力量对县处级党政正职执行本规定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向市委报告。对群众反映县处级党政正职的有关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处理。经查实确有问题的,要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或建议给予组织处理;问题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经查实反映失实或确实没有问题的,应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澄清。各县市区纪委和市直各单位纪检组(纪工委、纪委)对本地本单位县处级党政正职要加强监督,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县处级党政正职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 建立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纪委(市监察局)牵头,成员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人口和计生委等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定期召开,通报县处级党政正职执行本办法的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四条 充分运用监督结果。在本单位年度测评或市纪委全会廉政测评中,不廉洁票达百分之三十,经组织考察确实不廉洁的县处级党政正职,应按程序免去现职,涉嫌违纪违法的,依法依纪查处。
第二十五条 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本规定,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实报告有关情况。凡弄虚作假、不接受监督以及对监督人员打击报复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立案查处。同时要依法依纪保障县处级党政正职的合法权益,对故意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造谣中伤县处级党政正职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予以查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定乡科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
下
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010年1月10日)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明确我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2、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居安思危,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切实解决我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夯实党的基层基础,着力健全民主集中制,着力密切党群关系,着力完善惩防腐败体系,着力创新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坚强保证。
二、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4、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认真总结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验。省委中心组每月举办1次“广东学习论坛”、每两个月举办1次集中学习讨论会,市、县两级党委中心组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集体学习论坛或集中学习讨论会,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时间每年不少于8天。推进科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标兵”活动。各地各单位每年制定并上报读书计划,分期分批集中时间脱产开展读书活动。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读书每年不少于5天,其他干部不少于3天。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督查,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重要依据。
三、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6、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注重使用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又有能力的干部。通过选好人用好人,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实施《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引导党员群众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推荐干部、评价干部、监督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防止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7、完善适应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每年拿出若干党政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或公推公选。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扩大党委决定任用重要干部票决的范围,由地方党政正职和党政工作部门正职逐步延伸到重要部门副职。积极探索与推进市场化选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管理办法。
8、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持半数以上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领导工作经历的成员。注重从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机关选调优秀干部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以外,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到2015年,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一半以上;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9、从严管理干部。探索公务员聘任制。积极推进机关与基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干部双向交流,建立新提拔重要岗位干部异地任职制度。推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同一职位原则上应任满一届。完善对长期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工作干部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10、培养集聚各类优秀人才。重点实施“千人计划”、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珠江人才计划、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百万技能人才提升储备计划和“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和培养一大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掌握先进工艺、技术精良的高技能人才。开展“南粤功勋奖”、“南粤创新奖”等评选表彰,帮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险等实际困难。
四、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层基础
11、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理顺党员管理体制,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凡有3名党员以上的,单独建立党组织;不足3名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活动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努力实现50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5人以上社会组织有党员,100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0人以上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
12、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务工返乡人员以及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中选拔等措施,配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
13、提高基层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和单位的工作业务,把组织生活与业务研讨、党员技能培训及单位集体活动等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党员队伍和行业特点,创新组织生活载体。落实组织生活登记制度,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列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4、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对被评为全国或连续两次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分别授予“南粤‘七一’奖状”和“南粤‘七一’奖章”,对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南粤‘七一’纪念奖章”。坚持每年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和事业单位职工中选拔乡镇(街道)公务员。建立党内关爱扶助机制。
15、结合“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落实定点帮扶责任制。领导干部亲自挂点,领导班子成员轮流进驻。认真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定点帮扶村、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扶单位党员与帮扶村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等活动。
16、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包干经费。加大财政对运转困难村级组织经费的支持和监管力度,逐步形成以村级自我积累为主、财政支持为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确保村干部基本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
17、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召开次数,进一步提高全委会的审议质量。全委会定期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的主题和内容应事先征询委员意见。根据议题需要邀请党委委员列席常委会。建立党委委员意见建议答复反馈制度。实行委员调研制度。建立委员询问和质询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18、健全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市、县(市、区)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1次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党委)的工作报告。建立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健全部门党组(党委)的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
19、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积极运用党报、党刊、党建网站推进党务公开。建立省、市、县(市、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实行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探索建立信访举报函询明示制度,请有关党员对信访举报情况作出说明。
20、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和试行党代会常任制。落实党代表提案和提议、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推行党代表接待日、工作室制度,探索实行党代表由社区党组织安排走访居住地住户的制度。继续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
21、改进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村党组织换届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党员大会选举)。社区党组织换届全面实行“三推一评一选”(即组织提名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和个人自我推荐,民主测评,党员大会选举)。积极探索采用“双直选”方式产生社区党组织正副书记。选择一些党政机关开展机关党委领导班子直选试点。
六、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22、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省级、市厅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到县以下基层或企业调研分别不少于2个月、3个月、4个月。乡镇领导干部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半年。地级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每两个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其他党政领导干部、省市县各级部门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新任公务员和新提拔领导干部分批安排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健全干部下访制度。坚持每年公开承诺办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
23、坚持求真务实。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规定。严格控制发文规格、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开支。健全机关作风暗访长效机制。加强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24、坚持艰苦奋斗。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公款出国(境)旅游、违规建设装修办公楼等违纪行为。继续推进公务消费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5、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和党员定期党性分析制度。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和下一级党政正职谈心每年至少1次,分管领导与所分管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谈心每年至少1次。
七、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防腐败体系
26、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1次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广东学习论坛”每年安排1次反腐倡廉专题学习。实施公职人员反腐倡廉教育全员培训计划。实施廉政承诺制度。完善对配偶子女均已出国(境)定居的公职人员的管理制度。领导干部定期报告廉洁自律情况。
27、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金融等领域专项治理。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完善实名举报奖励机制,并向举报人反馈核查情况。定期向社会通报重大典型案件。
28、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一把手”职权。党政机关正职一般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重要部门工作,不得违反程序干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城乡规划、征用地审批。逐步实行党政“一把手”家庭财产在一定范围内报告制度。探索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责制度。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检查。对有群众实名举报的“一把手”,必须及时核查;对已不适合担任现职的,要及时调整。
29、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离退休领导干部从业规定。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考核评价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行谈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八、大力加强党建“主业”意识,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30、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员行政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县(市、区)以上党委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推行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情况制度。
31、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认真总结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紧密结合的成功经验,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实效。
第二篇:党政正职监督若干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洪字〔2011〕53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党政正职廉洁从政,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党政正职必须遵守的各项纪律
1.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带头遵守政治纪律,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市委的权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指示、决定、决议和工作部署,切实保证政令畅通。不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得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
2.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有违背原则、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行为。
3.必须严格遵守宣传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宣传工作纪律,不得发表与宪法、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政策相违背的言论。
4.必须严格遵守财经工作纪律。不得有违规插手和干预拨款、贷款、借款等财经金融工作以及个人擅自决定减免税收、有关规费等行为。
5.必须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得有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
二、关于规范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
6.落实党政正职“六个不直接分管”规定。党政正职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经(务)、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品采购、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等事项,应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明确副职分管,党政正职对副职分管的事项要加强监督。本单位因领导班子人员较少、确需党政正职直接分管的,须事先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同意。在确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后7日内,应将班子成员分工文件分别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遇有干部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变动时,应将变动情况及时上报。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定期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落实党政正职“三重一大”事项末位表态制度。除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外,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应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凡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要依法举行听证会。党政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时,党政正职应末位表态,不得对议题事先定调,不作引导性发言。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三重一大”事项应有专门的会议记录并存档备案。
三、关于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制度
8.党政正职必须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不得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指定提拔、调整人选;不得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不得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不得将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和民主推荐票未过半数的干部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并通过;不得在会上抢先定调或不听与会人员的不同意见;不得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不得在机构变动或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除领导班子换届、机构改革外,一年内调整干部数量不得超过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总数的20%,或一个月内调整干部2次以上且未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应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未得到书面批复前不得擅自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或不按批复意见办理。
四、关于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9.严格执行党政正职职务消费专项审计、定期公示制度。各级党政正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培训考察等开支情况,每半年在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上通报一次,年底在本单位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干部职工监督。财政、审计部门要实行定期检查和专项审计,并向纪检监察机关写出专题报告。
10.严格执行党政正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各级党政正职每年要集中报告一次上一本人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以及收入、房产、投资等个人有关事项。
党政正职对所列情形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按规定报告,如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11.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对按规定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一律依法进行公开招投标。对可以不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应按有关规定,由招标主管部门确定相应的招标形式进行招标,党政正职个人不得推荐或内定项目承接单位。
12.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坚持离任必审、任期届满必审。对在同一地方或单位任职满3年的党政正职,原则上安排一次任中审计。党政正职在任期内调任、晋升、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审计部门要对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涉及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的部门或群众负面反映较多的单位,实行重点审计。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门要对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并将审计结果报告报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实行追踪问效。情节严重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13.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各级党政正职因工作不实、执行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和单位存在“浮、庸、懒、散”等问题,严重损害本地本单位声誉的,要按有关规定对其作出组织处理;对经济发展环境造成损害的,要按照《市损害经济环境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追究党政正职的责任。
建立党政正职生活作风案件线索移交制度。各级公安机关、妇联、计生、信访以及新闻媒体掌握的党政正职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线索和行为,要及时报告纪检监察机关,并由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查证属实的,要追究党政正职的责任。
五、关于改进党政正职监督方式
14.开展廉政测评和民主测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考核等工作,每届任期内,对党政正职普遍进行一次廉政测评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党政正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党委(党组)书记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为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民主评议“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到三分之二的,经上级组织部门考核以后,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调整岗位。“一报告三评议”满意度排位连续两年靠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连续两年合计不到三分之二的单位,上级组织部门要责令其制定整改措施,作出书面说明,并对其党委(党组)书记进行诫勉谈话,或调整岗位。
县区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将离任时,由上级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离任检查。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到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到三分之二的县区委书记,经组织考核认定,予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或通报批评处理,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取消其提拔资格并调离。检查发现即将离任的县区委书记在任职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问题的,以及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要进行调查核实并严肃处理。
15.健全廉政档案。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政正职个人廉政档案,及时将党政正职的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民主评议、廉政测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信访举报、案件查处、学习培训、出国出境、个人财产申报等资料归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六、关于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的组织领导
16.认真抓好《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贯彻落实《若干规定》实行市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方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市级领导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对分管和联系范围内的党政正职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各级党政正职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并组织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特别要认真研究、领会、掌握其中的新规定和新要求,逐条比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行做法,查缺补漏,建立完善执行《若干规定》的配套制度,提出有关落实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明确分工,抓好落实。
17.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党政正职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党政正职监督联席会议由市、县(区)纪委召集,成员单位由人大、政协、组织、宣传、法院、检察院、监察、公安、财政、审计、计生、妇联、信访等专门机关和职能部门组成。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通报党政正职监督工作情况,及时排查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制定共同防范措施,形成监督合力。
18.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党组织对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的情况每年组织一次自查,并书面报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把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对《若干规定》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对好的做法,要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对执行《若干规定》不力、敷衍塞责、走形式甚至拒不执行的单位,要严肃追究党政正职的责任。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党政正
职监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深发〔2009〕14号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直和各省(区)市驻深各单位,市属各企业:
《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强化我市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选拔任用党政正职应严格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组织部《规范领导干部初始提名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民主推荐、考察、酝酿等必经程序后,由市(区)委全委会(党工委会)或市(区)委常委会(党工委会)对任职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第三条实行个人推荐干部实名制,个人推荐干部应提交署名书面推荐材料,说明推荐理由,推荐人选不符合选拔任用条件的,不得作为考察对象。
第四条个别酝酿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市(区)党(工)委、政府(管委会,下同)及市直各单位对拟任用的干部人选上会讨论决定前,应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并经党(工)委(党组)书记、副书记和分管纪检、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充分酝酿。
第五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通过民主测评等形式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拟任人选的意见,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个人品德。凡考察对象在现任工作单位时间不满三年的,还应到以前工作单位进行延伸考察。考察对象在考察过程中应申报住房、投资等财产状况和配偶、子女从业及出国(境)定居等个人有关事项。有意隐瞒报告事项的,取消其拟任用资格;已经任命的,撤销任命。
第六条加强对配偶和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的管理,凡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国(境)外定居或者加入外国国籍或者取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不得担任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的班子成员。
第七条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纪实制度和工作表现文书档案纪实制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党政正职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问责制度和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职责离任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党政正职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责任。
第八条对在民主推荐和考察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已列为考察对象的排除出考察人选,已列为候选人的取消候选人资格,已经提拔的责令辞职或免职降职。
第九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市直各单位、各区党(工)委(党组)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安排、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依照《深圳市市管单位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进行集体决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党政正职在议事中应末位表态。
第十条党政正职对本单位工作负总责,履行决策和监督职责。在领导班子分工中,党
政正职不具体直管人事、财务、审批、执法等事项,明确由班子其他成员协助正职分管。党政正职着重对班子其他成员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行使否决权。班子其他成员应认真履行分管职责,主动接受党政正职的领导和监督,及时向党政正职报告分管情况,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
为切实履行监督职能,班子成员中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或纪检(监察)派驻组组长不分管人事、财务、审批、执法等事项。领导班子分工情况送组织部门备案。
违反本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一条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区)政府各工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各工作部门应在本规定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内,针对职责范围内事关民生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特殊事项,特别是涉及行政审批、土地管理、政府性专项资金发放和政府采购与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投诉处理以及应急工程、保密工程、抢险救灾工程的认定与处理等事项,依法提出具体的管理办法,明确审核条件、认定标准及办理程序,报市(区)政府批准后予以实施。经市(区)政府批准后,各工作部门要严格执行,不得借请示上级之名规避责任,尤其不得将以下个案提交市(区)政府常务会或市长(区长、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
(一)政府建设工程直接发包和标段划分、确定政府采购特定条件的具体个案。
(二)涉及土地管理中的变更用地性质及功能、调整容积率、土地置换、征地补偿、补交地价的具体个案。
(三)确定政府性专项资金发放企业的具体个案。
(四)其他属于本工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具体个案。
确因事权不明等特殊情况需提交市(区)政府常务会或市长(区长、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的,必须由相应工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充分说明理由,经政府法制部门审查认定,报分管副市长(副区长、副主任)审批并经市长(区长、主任)同意后方可列入市(区)政府常务会或市长(区长、主任)办公会议题。
违反本条规定作出决策的,应予以撤销。
第十二条党政正职应对上会议定事项严格把关,对以集体决策之名规避责任的议题行使否决权。不得将以下事项提交党(工)委(党组)会、党政联席会、行政领导办公会等以集体决策的形式讨论决定,更不得个人审批决定: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巧立名目,变相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行政强制措施事项。
(二)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任用规定决定干部任用事项。
(三)违反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为单位和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事项。
(四)违反办理标准和程序,将应该公开招标的工程改为直接发包工程、应急工程、保密工程、抢险救灾工程,将不是应急工程的项目拖延为应急工程,违反相关政策法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事项。
(五)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禁止事项。
对不得列入会议决策的违法、违规事项作出决策的,应予以撤销。
第十三条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定期对党政正职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依据之一。
第十四条在发现党政正职违反党纪政纪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进行警示和提醒;对信访反映其与请托人有私下交往的,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进行“打招呼”教育。
第十五条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决定重大问题的会议纪要,应在印发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报分管市领导、市委组织部和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备案。对社会关注的建设工程、土地管理、政府性专项资金等行政审批事项,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应公开或公示,并报市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党政正职应切实贯彻落实《深圳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强化监管责任。对于职责范围内出现《深圳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所列问责情形的,应立即启动问责程序进行问责。
第十七条市直各单位、各区要按照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报市委、市政府,确保贯彻落实。党政正职和班子成员要严格遵守本规定,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应按照本规定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检查本规定的实施情况。
第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需要追究法纪责任的,按照有关规定依纪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本规定适用于市直各单位、各区及区直各单位党政正职。市(区)委、市(区)政府有关工作规则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对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对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布时间:2012-6-27 14:20:36文章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作者:湖南省新田县纪委、监察局
对党政正职进行有效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完善社会整体监督的关键环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湖南省新田县按照“党委的心思让人民知道,党委的决策让人民参与,党委的工作让人民监督”的执政理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加强党政正职监督方面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我们主要通过采取廉政提醒、分权制衡、权力公开、述职评廉、考核追责等措施,切实增强监督效果。
1.廉政提醒。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提升监督意识。通过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手机报、宣传栏、《廉情悦读》等载体,采取上廉政党课、观看专题教育片等形式,不断加强对党政正职监督的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党政正职接受监督的意识,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廉政承诺,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开展科局以上单位党政正职廉政承诺活动,重点单位党政“一把手”在县电视台公开承诺。在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等地设立10个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在社会各界聘请了党风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切实加大对党政正职的监督。三是组织廉政谈话,进行诫勉提醒。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严格实行“考廉、示廉、嘱廉”制度。组织开展党政正职廉政座谈活动和“廉内助”座谈会,党委、政府、纪委主要领导上辅导课,围绕如何正确对待权力、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等议题进行廉政提醒,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和家庭助廉意识。此外,认真执行纪委负责人对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约谈制度,对反映“一把手”的轻微违纪违法问题采取约谈或函询的形式予以处理。近年来,开展党政正职诫勉谈话61人次,党政正职任前廉政谈话172人次,有效增强了“一把手”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2.分权制衡。一是认真落实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规定。各单位党政正职不能直接分管人事,对违反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违反民主
集中制原则任用干部的,严格追究责任;不能直接分管财务,日常财务由一名副职负责审批,3000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不直接分管工程项目建设。县纪委每年对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规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制定领导干部议事规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县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的意见》,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议事规则,要求党政正职在对本单位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时,必须召开班子会议,集体讨论、集体决定,杜绝以非会议和党政主要领导碰头等形式研究决定。同时,优化“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程序,明确界定“三重一大”事项的内容和标准,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时,全面推行党政正职末位表态制,并实行投票表决,强化了对党政正职决策权的监督。三是进一步剥离行政审批事项。近年来,全县26个单位15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31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乡镇政务服务机构办理,逐步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
3.权力公开。一是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者公布意见采纳情况。2008年以来,先后10次邀请群众代表127人次有序参加县委常委决策会、县政府常务会、常委民主生活会和县委重大问题决策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充分利用报刊、公开栏、电视、政府网站、电子触摸屏等多种渠道,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和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开通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组织县直执法部门编制行权制度,按章绘制行权流程,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认真梳理政务服务项目,2011年,取消行政许可项目5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30项、年检年审项目41项,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
4.述职评廉。一是开展述职述廉活动,加强党政正职的监督。每年组织部分单位党政正职开展述职述廉,从县纪委、人大、政协等部门和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评议工作组,深入各单位开展调查,组织单位党政正职在纪委全会上进行公开述职述廉,由干部群众对其职履行职责、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遵守廉洁自律等情况当场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党政正职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得“差”票率超过30%的党政正职,责令其进行自我剖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近年来,开展党政正职述职述廉专题会议26次,参加述职述廉的党政正职92人。二是开展民主测评活动,加强党政正职的监督。2009年以来,新田县创新民主测评方式,按照“抽签参评代表、分类参评单位、当场统计结果、依规组织处理”的原则,每年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县直副科以上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人大“一把手”,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企业代表等,对全县155个县直单位、中央省市驻新单位和乡镇分成六类,就其机关作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进行一年一度的不满意度测评。对单次每一类中不满意得票排第一位的单位党政正职,是县里管的干部,当场予以免职;属于省市管单位或省市管干部,由县委、县政府书面提请省市主管单位或上级组织部门调整该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对得不满意票排顺数第二位、第三位的单位,由县委、县政府予以通报批评,给予流动黄牌警告。近年来,全县4个单位的5名党政正职在民主测评中被当场免职。
5.考核追责。一是整合监督力量。在全市率先实行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体制,成立四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进一步强化对联系单位特别是党政正职的监督。二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党政正职实行“两审”制度,即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党政正职任职期间,县委组织部定期委托审计部门对各单位的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任中审计,提醒领导干部“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党政正职离开现任岗位时,必须进行离任交接,由审计部门就资产负债、收支结余等情况进行离任审计,强化了对党政正职财权的监督。三是强化考核,建立淘汰制度。通过日常监控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能履行现职位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管辖范围出现严重问题的党政正职,采取责令辞职、降职、免职、待岗等组织措施予以淘汰,从考核的角度强化对党政正职的监督。近年来,在全县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13名党政正职被评为不合格领导干部,11名党政正职被立案查处。
二、问题与不足
1.思想作祟,少数被监督者有私欲,监督者有顾虑。被监督者方面,有的认为,“一把手”就应该是一切由自己说了算;有的认为,监督是对党政正职的不信任,会对他们的威信产生影响,是干预他们施政的行为,对其工作推动不利。监督者方面,不少人认为党政正职是领导,不好监督,应自律为重;有的还认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有可能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甚至有的还认为对党政正职的监督一旦查不出问题,怕被打击报复。这些不正确思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党政正职的监督。
2.执行乏力,监督制度欠健全,落实制度欠刚性。对党政正职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主要是党委(组)的领导机构设置、工作制度、议事规则等还没有完全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深化。基层的制度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即使是制定的一些规定,也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落实制度欠刚性,主要表现为不少制度和措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抓落实欠彻底,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也不承担责任。这样既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又存在执行制度不力的问题。
3.渠道不宽,党内监督留人情,党外监督难奏效。党内监督方面。因为多数党政正职与副职、与一般党员干部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谓“熟人”关系,一些时候,对正职的行为,问题大一点的,轻描淡写;问题小一点的,淡然带过。党委民主生活会是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真正开展批评时,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很少触及实质问题。党外监督方面。大部分群众参与党政正职监督的机会少,无法对党政正职进行有效监督;各单位虽然建立了党务、政务公开栏,但公开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少,对党政正职施政行为了解不多;即使有领导信箱、信访举报等监督平台,但基本属于事后举报,处理起来成本较大。此外,媒体参与监督的力度也不大,往往是报喜不报忧。
三、对策建议
有效监督党政正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创新执行机制,平衡监督环节,拓宽监督渠道,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1.突出监督重点,清除腐败土壤。一要明确重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一些领域、岗位和环节是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重点。在人、财、物三个重点内容上,在决策、执行、监督三个重点环节上,要真正落实“三个不直接分管”和“三重一大”决策议事程序的要求,坚持民主决策、规范操作,杜绝 “一言堂”和“家长制”;特别是在财和物的监督管理上,要运用公平竞争、招标投标、拍卖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缩小党政正职权力寻租的空间,科学规范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将党政正职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二要前移关口。要前移敏感行为的监督关口,发现违纪苗头立即介入监督;前移敏感事情的监督关口,对职务升迁、外出学习及家庭婚丧等事件进行监督;前移敏感时期的监督关口,在换届选举、干部人事安排、逢年过节等时期加强监督;前移敏感圈子的监督关口,如生活圈子、社交圈子等。通过抓重点抓关键,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最大限度减少腐败事件的发生。
2.创新执行机制,加大监督合力。一要创新用人教育机制。引入党政正职候选人竞争机制,尝试实施党政正职任期制、聘任制、淘汰制等岗位机制,营造勤政廉政的用人政策环境,使党政正职在上任时就形成最基本的制约。对在任的“一把手”,要加强权力观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提高其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理念,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二要建立健全监督主体的有效组合机制。第一是健全监督部门协同监督机制。对各部门行使监督权力的界定要明确,避免模糊化,促使部门之间、单位之间、领导干部之间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能够相互协调,互相制衡。第二是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的联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包括各级党政正职在内的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第三是健全班子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配备班子时,敢于把那些坚持原则的干部调配到副职岗位,增强班子成员间的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责任意识,提高班子内部的自查自纠能力。第四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完善党委会、行政首长办公会等领导班子会议议事规则,不断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落实好“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度,有效地规范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行为。
3.平衡监督环节,完善惩防体系。现行党政正职的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划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环节,相对而言,比较注重事中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即予查处,给予纠正。而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往往成了监督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注重事中监督的同时,要努力弥补事前监督、事后监督的缺口。一是在事前监督方面,除了发挥好现行机制制度的作用外,特别要建立和完善防止利益冲突机制。要针对党政正职的岗位层次、岗位性质、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等情况,建立健全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机制,切实加强党政正职岗位风险监控。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党政正职对照岗位特点查找相应的风险,公示岗位风险接受大众监督,评定岗位风险等级,确定防范岗位风险重点,根据风险类别实施有效监督。纪检、组织部门是岗位风险预控机制的主体,对党政正职岗位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开展诫勉提醒教育,促使其改正缺点和错误,防范事态扩大。二是在事后监督方面,要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奖惩制和责任追究制。党政正职在决策、用人、工作方法上出现重大问题和严重影响的,要实行罢免制、弹劾制、引咎辞职制;尤其要建立跟踪责任追究制度,提升党政正职工作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
4.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综合效应。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除了发挥好党的巡视制度的优势外,还要创造条件增加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群众、媒体等群体参与监督的话语权。一要增强纪检监察监督力量。实行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体制,成立纪工委、监察分局,进一步强化对联系单位的监督。二要拓宽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渠道。进一步健全公民参与决策机制,建立确保公共权力运行和党政正职履职透明度的相关制度,确保公民的知情权、评议权、检举权、参与权;要扩大舆论监督的独立性,减少对舆论监督的行政干预,依法保障社会舆论的调查、报道和批评的权利。要通过合理引导和规范操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督党政正职的工作格局,为推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第五篇: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
中共上栗县委
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党政正职廉洁从政,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规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意见(试行)》(赣办发[2010]11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县委“三讲三促”主题教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监督对象为:全县在职的乡镇场党委书记、乡镇场长,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党组织关系在本县的双重管理单位的科级党政正职。
第三条对党政正职的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遵循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监督内容
第四条党政正职应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宣传工作纪律、财经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五条党政正职必须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标准和程序推荐任用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在讨论决定任用干部时不得首先发表对拟任人选的倾向性或主导性意见。
第六条党政正职应进一步完善本地、本部门(单位)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变动、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安排使用(以下简称“三重一大”),除紧急处处置突发事件外,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不得以其它形式决定。决策事项和程序必须事先设定,并提前将议题通知班子成员,不得临时动议。决定重要事项必须进行表决,决策过程中班子成员应逐一发表意见,党政正职应最后表明态度,党政正职不得将个人的意图作引导性发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过程应实行纪实制,班子成员特别是正职的表态性意见应详细记录,会议记录要永久保存。紧急突发事件未经集体研究先行处置的,正职事后应及时向班子成员通报,并有书面记录。
第七条党政正职不得违反招投标管理规定,插手和干预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及资产处置等工作。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从严查处:
(一)直接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
(二)自行确定招标方式,或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的;
(三)随意改变中标结果,或以打招呼、说情、暗示等方式要求中标人分包、转包建设工程,或者指定使用生产厂家、供应商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
(四)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结算活动,或以其他理由和借口拖延竣工验收和决算工作,以此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借工程招投标之便,为个人或亲友谋取私利的。
第八条党政正职公务接待、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等职务消费开支应实行专项审计并定期在单位醒目位置公示,公布举报电话,严禁党政正职利用职务之便和自身影响在本单位或其它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第九条党政正职对提请会议议定事项应严格把关,不得以集体决策之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签署、制定或发布变相设定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行政强制措施的文件。
第十条党政正职必须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婚姻家庭道德,对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等方面发生不良行为,并查证属实,是拟任党政正职的,取消其拟任用资格;是现任党政正职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第三章监督制度
第十一条“六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党政正职对本乡镇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负总责,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经(务)、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品采购、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事项。
第十二条任职回避制度。党政正职的近亲属(指与党政正职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
系人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工作。
第十三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党政正职要依法依规自觉接受、主动配合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可以在党政正职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党政正职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晋升、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对涉及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的部门或群众负面反映较多的单位,应实行重点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述职述廉和考核评议制度。党政正职在每届任期内应向县纪委全会进行一次公开或书面述廉,接受纪委委员的评议。县级领导干部兼任正职的部门,由排名第一的副职述廉。
乡镇场党政正职任满2年的,应进行一次廉政测评;县直单位党政正职,每年选择一部分进行廉政测评。廉政测评中得“不满意”票超过三分之一,经调查核实存在廉政问题的,应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廉政测评中得“不满意”票虽未超过三分之一,但在20%以上,经调查核实存在廉政问题的,应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正。廉政测评实行大会测评和问卷测评相结合。
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党政正职考核等工作,对党政正职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干部任用条例》等工作开展民意调查,进行民主测评。对考核测评中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并经考核认定的,应对其进行组织调整;对不称职或不合格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或不称职和基本称职得票率超过二分之一,并经考核认定的,应当视具体情况对其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降职等组织处理。
第十五条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党政正职必须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办发[2010]16号)等法规制度,及时、如实地向县委组织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并报县纪委备案,自觉接受组织监督。新提任的党政正职人选,在考察期间必须按有关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并实行公示;对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取消其拟任用资格。建立完善党政正职个人廉政档案,将党政正职个人事项申报情况纳入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六条问责制。对党政正职因决策严重失误、工作失职、滥用职权、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失当,以及其他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等失职行为的,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号)的有关规定实施问责。
第十七条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党政正职的工作制度、决策程序、办理规则、重要党务和政务活动,以及党政班子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的酝酿、拟定、出台及落实情况都应以适当方式公开。要通过公开栏、文件、会议、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公开党务、政务信息。对社会各界反映的有关党政领导机关工作作风、公共安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党政正职要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调查和处理,以适当形式进行反馈,确保监督效果。第十八条 督查制度。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要充分发挥干部监督的主体作用,积极履行职能,采取综合督查、专项督
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党政正职进行检查监督。督查人员可列席有关会议,向班子成员或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查阅有关会议记录和材料,督查结果向县委报告,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党政正职监督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党政正职违反本规定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不属于县管权限的,向其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需要追究法纪责任的,依纪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12年2月26日
主题词:党风廉政建设党政正职监督若干规定通知中共上栗县委办公室2012年2月26日印发(共印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