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管理学
公安管理学
一、公安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一)公安管理的概念
公安管理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对公安机关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促进公安行政行为的实施以确保公安机关职能充分发挥的活动过程。
其内涵是:
公安管理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公共行政一般性; 公安管理的主体是履行公安行政职责的各级公安机关,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安机关和专门的公安机关;
公安管理的客体是确保公安机关工作目标实现的一切事物和问题; 公安管理的途径就是通过公安机关的有效组织管理促进公安业务工作的实施;
公安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公安机关自身职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使公安机关充分体现出其固有的宗旨和使命:维护国家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公安管理的研究内容
公安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公安管理职能 :主要包括公安组织、公安领导、公安决策、公安监督
公安管理实务 :主要包括公安资源管理、公安教育训练、公安装备财务管理、公安信息资源管理、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二、公安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优化原理
1、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子系统)组成;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必定能形成整体功能
特征: 整体性特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整体为主,局部为次,局部服从整体,力求整体最优的原则
a 系统的目标具有整体性 b 系统的功能具有整体性
c 系统功能的整体性依赖于系统的合理结构
明确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a 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必须是保证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
b 特别重视系统结构对提高系统整体性功能的作用
c 充分认识系统功能优化的阶段性和相对性
目标性特征:所谓系统的目标,是指在特定阶段中,系统沿着确定的方向运动所要达到的状态
层次性特征:系统的层次性特征要求我们在实施管理活动时必须遵循科学的分级管理原则。一是按照管理幅度与层次相互协调的原则划分出必要的管理层次。二是系统内各层次必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相互推诿或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
相关性特征: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内各要素间相互一寸、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开放性特征:系统通过与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始终保持活动状态的特征。
2、系统优化原理强调的原则
系统的整分合原则
P48 系统的封闭控制原则
P49
(二)人本能动原理
1、人本能动的含义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管理的核心问题必然是对人的有效管理
在管理活动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一切管理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现代管理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一方面,要通过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人本能动原理强调的原则 P52 能级原则:组织结构必须按照职能大小的不同顺序排列;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也须按照其职能的大小 安排相应的职位,以期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动力原则:
P53
物质动力:按照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途径 精神动力: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途径
信息动力:通过强化信息沟通过来激励人的积极性的途径
(三)动态适应原理
1、动态适应原理的含义
在管理活动中,必须与时俱进,深刻认识这种变化规律,及时调节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管理方式,使之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要正确理解动态适应原理的实质,必须把握好一下两点: A、明确管理组织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B、明确动态适应的核心就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管理活动不断适应环境的要求,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2、动态适应原理强调的原则
权变管理原则: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与当时的问题性质和环境特征相适应的
公安机关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管理方式的适应性选择,二是管理方式的变化性选择。
信息反馈原则: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后,将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指令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逐步逼近预期目标的过程
弹性原则:管理活动中的计划、策略、手段等必须保留充分的余地和弹性,以适应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从而有效地满足动态管理的要求
现代管理必须遵循弹性原则是由其基本特性决定的:
现代管理的高度复杂性
现代管理的动态变化性
现代管理的结果重要性
要正确地遵循弹性原则,必须在管理系统内树立起以增强系统弹性为目标的观念。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就是要强调以发挥公安机关整体效能为各部门的工作总目标。同时,重点抓好关键环节的局部弹性。最后,在管理活动中还要倡导积极弹性,限制消极弹性的产生。
(四)信息对称原理
1、信息对称的含义
信息传递双方对某一确定信息具有相同的拥有量
信息对称原理: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和管理机制设计,不断提高上下级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对称程度,进一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管理效率损失,并促进管理目标的尽快实现,这就是信息对称原理。
2、提高信息对称性的机制设计
核心:强化信息传递速度,并从制度上形成“讲真话”的机制。要确保信息对称就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提高信息流通过程中的传递质量,不断减小可能延误和失真
管理者或上级要尽可能地为被管理者和下级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信息通道 建立被管理者和下级难以隐瞒真实信息的“讲真话”机制
(五)效率增进原理
1、效率与效率增进
公安行政管理效率是指公安机关履行自身职责,开展行政活动时取得的成果同消耗的资源投入的比例
要增进公安行政管理效率,就必须牢固树立起效率是公安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公安管理的基本目标的观念,各项公安行政活动都要围绕着增进公安管理效率来开展,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去的尽可能大的成果,这就是效率增进原理
2、增进公安管理效率的途径
基本途径:
科学化:在公安管理活动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认真领会并正确贯彻实施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从公安管理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业务管理等方面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缓解都要实行科学管理。
法制化:要把公安管理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中,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警。
现代化:用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来代替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管理方式,并由此提高公安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三、公安组织
(一)公安组织概述
1、公安组织的含义
公安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依法组建的行驶法定权利,履行公安行政职能的社会系统。其内涵是:
公安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受各级党委和行政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公安组织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公安行政组织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
公安组织是依法组建的,并拥有法定的执行权利。因此,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具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性,其行政执法权利具有法律强制性。
公安组织必须履行其法定职责。
2、公安组织的作用
公安组织是公安行政管理的主体。公安组织能够实现组织力量的汇聚和放大。公安组织是公安民警生存和发展的载体。
3、公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成功的组织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组织的设计应能够确保公安机关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设计应能使其成员发挥最大潜能;组织设计应能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组织设计应能使组织自身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不断持续向前发展,保持旺盛的组织活力。
公安行政组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职能目标原则
P:69 依法设置原则
P:70 精简高效原则
P:70 科学管理原则
p:70 层次幅度适度原则
p:71
(二)公安组织结构
1、公安组织结构的含义与构成
所谓公安组织结构,是指公安组织部门及各层级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是公安组织实体的具体体现形式。(科层制结构)
纵向结构指的是行政机构职能的纵向分布。采取的是等级制的分布模式。具体表现为不同层级结构间的上下级领导关系。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以便设计出合理的行政层次分布。管理的幅度究竟多大为宜,可考虑一下因素:一是行政层次。二是组织内权责明确程度。三是组织成员素质。
横向结构指的是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具体表现为同一层次各机构之间及某一层次机构内部部门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有两种形式:一是按管理职能划分。二是按管理程序划分。
2、公安组织结构的功能
合理的公安组织结构可以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充分提高公安工作行政效率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确保公安组织信息畅通 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调动公安民警的积极性
3、我国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
A:宏观结构
a 主体结构:公安组织的主体结构,是指直接行使公安机关法定职权的各个组织部门。由中央公安部,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专门公安机关构成
b 辅助机构:公安组织的辅助机构,是指在公安系统中起辅助作用的组织。主要包括公安院校,公安科研组织。
c 延伸机构:延伸机构是指不属于公安机关的建制,但执行公安保卫任务,或者直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公安保卫任务的组织,包括人民解放军军事保卫机关、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保卫组织及群众性治安组织。
B: 公安机关的微观结构
公安机关的微观结构又称部门结构,是指公安机关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由于各层次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任务不同,因此,各个具体层次的公安机关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形式,但均可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决策指挥机构、业务部门、综合管理和保障部门、参谋部门等。
4、公安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的关系(如检察院、法院、司法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剪得相互关系
P:79 公安机关与国家安全机关的相互关系
P:80 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相互关系
P:80 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相互关系
p: 80
(三)公安管理体制
1、统一领导
公安机关都必须接受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地方公安机关必须接受公安部的统一领导
2、分级管理
中央或地方公安机关分别接受中央或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党委的领导
3、条块结合
“条”是指公安系统内部从上到下的领导关系,“块”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关系
4、以块为主
地方公安机关实行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以同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为主
四、公安领导
(一)公安领导概述
1、公安领导的含义
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补下施加影响,从而率领、引导、鼓励、指挥部下为实现公安工作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2、公安领导的作用
决策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沟通作用
P:98-99
(二)公安领导者的素质
1、公安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公安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具有特定天赋的人,经过后天的公安实践锻炼所形成的胜任公安领导工作的思想、品德、文化、心理素养以及公安业务技能和身体状况的总称。
具有四大特性:
自然基础的稳定性
后天公安的实践性 专业才干的多样化 素质要求的先进性
公安领导者素质对做好公安领导工作的意义:
公安领导者的素质是实现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提高公安领导艺术的基础;是公安领导目标实现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对公安领导效能的高低有决定性意义。
(具体见书P:101-102)
2、公安领导者的素质体系
含义:指构成公安领导者胜任公安领导工作基本素养的完整统一体。
A:公安领导者的素质标准是能胜任公安领导工作
B:公安领导者素质是由若干基本素养所构成的
C:公安领导者的素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相互渗透,互为作用
具体内容:
(具体见P:103-108)
过硬的政治素质
高尚的道德素质
良好的法制素质
优良的作风素质
较高的文化素质
精深的业务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
强健的身体素质
(三)公安领导方法与艺术
1、公安领导方法
公安领导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公安领导活动的规律性所采取的领导方式和手段。(详见P119-12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抓主要矛盾的方法
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的方法
冷热结合的方法
典型引路的方法
2、公安领导艺术(详见P:125-136)
公安领导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领导方法的技能,是公安领导者的智慧、经验、才干及创造能力的生动体现。
通观全局的艺术 抓中心工作的艺术 审时度势的艺术 激励人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 运用时间的艺术
五、公安决策
(一)公安决策概述
1、公安决策的含义及实质(P:137-138)
含义: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或者特定主体,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针对面临的任务和问题,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所进行的行动方案设计、选择和实施的活动。
实质:
公安决策是公安决策者主观把握客观能力的体现 公安决策是公安决策者意志的集中表现 公安决策是公安决策者复杂的思维活动的结晶
2、公安决策的特点(P:137-140)
公安决策主体的特殊性 公安决策对象的广泛性 公安决策信息的负责性 公安决策活动得规范性 公安决策效益的综合性
3、公安决策的类型(P:140-141)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和作用分,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分,有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结构和程序分,有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按决策之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分,有简单决策和序贯决策
4、公安决策原则(P:142-144)
政治原则 统筹原则 可行原则 选择原则 满意原则 集体决策原则
(二)公安决策程序(P: 145-151)
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集思广益,拟定决策方案
3、分析评估,选优决断
4、实施方案,修正完善
(三)公安决策技术方法
1、公安决策技术(决策“软”技术、决策“硬”技术)
硬技术:以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为基础的决策技术,一般称为决策的“硬”技术。
软技术:一是指决策“硬”技术本身软化,从数学方法求最优解的方法,转向采取模拟法、试探法、推演法等决策模拟的方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辅助技术来发挥专家的智慧做决策。
2、公安决策方法(确定型、随机型、对抗型问题决策方法)
确定型:
A:规划轮方法
B:统筹方法
随机型:
A:风险型问题
最大可能方法
期望值比较方法
效用期望值比较方法
B:不确定型问题
乐观法
悲观法
等可能法
乐观系数法
后悔值法 C:对抗型问题
决策者必须考虑到最坏的局面可能出现,然后再从中争取最好的结果解决对抗型问题的决策方法主要是对策论的各种方法
六、公安监督
(一)公安监督概述
1、公安监督的含义
公安监督是指法定组织和人员为了保证公安工作目标的实现,依照法定程序,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行政行为、刑事司法行为和其他行为的监督与督导活动。
理解公安监督的含义,应把握四个要点:
公安监督的主体是法定组织和人员
公安监督的目的是通过监督活动保证公安工作目标的实现
公安监督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公安监督的对象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刑事司法行为和其他行为
2、公安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公安监督在公安管理中的地位:
公安监督是一种重要的公安管理职能,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是公安机关合法、优质、高效地实现公安决策和计划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公安监督在公安管理中的作用:
(P:167-168)
预防作用、纠偏作用、协调作用、检验作用
3、公安监督的特点
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监督对象的全面性 监督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4、公安监督的分类
按公安监督主体来划分
按监督主体是否隶属于公安机关来划分 按公安监督活动是否直接产生法律效力来划分 按公安监督行为实施的时间来划分
5、公安监督的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纪律为准绳的原则 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查处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教育与法律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监督适度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
1、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概述
定义:公安机关的各层次、各部门、各警种以及广大公安民警相互之间的监督。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公安监督“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各警种、各行业部门各负其责,政工、纪检监察,法制等部门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
四层含义:
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
各业务部门各负其责
政工、纪检、监察、法制等综合管理部门和专职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各行业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和专职监督部门,要互相协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责任务
A:公安机关内部党的纪检机构
主要任务是:
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
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在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
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动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
主要职能是:
对党员民警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维护党的纪律的决定
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利进行监督
查处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例
受理党员的申诉和控告
保障党员的权利
B:公安机关的监察机构
主要任务是:
加强公安机关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斗争
通过专项检查、执法检查等形式,保证政令、警令的畅通
通过勤政教育、执法和效能监察,促进公安机关的勤政建设
主要职责是:
检查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府的决定、命令以及上级公安机关决策部署情况
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
受理公安民警不服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而提出的申诉
调查、处理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的案件
C:警务督察机构
(P181-184)
D:公安法制机构
(P184-185)
3、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公安机关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公安机关纪委谈话制度 执法责任制度 执法检查制度 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 法律审核和案件审核制度 公安行政复议制度 公安赔偿制度
(三)公安机关的外部监督
1、公安机关外部监督的构成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监督 国家检查机关的监督 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
2、公安机关外部监督的内容和方式(P201-203)
警务公开制度
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制度
110报警服务台受理群众投诉电话的制度 特邀监督员制度
七、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一)警察公共关系概述
1、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础的督促警察组织和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
2、警察公共关系的特点 公众的广泛性 警察形象的易显性 社会管理的服务性 最终结果的公众性 效益的政治性 公众的参与性
3、警察公共关系的意义
公关能力是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技能
首先,学习公共关系知识会使你明白服务的真正含义和如何提高自我价值;其次,学习公共关系知识将帮助你认识人际互动规律,使你能包容别人,同时也懂得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并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再次,学习警察公关的思想方法有助于警察自身的心理健康;最后,学习公共关系知识有助于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学习公关理论是公安领导者的必修课
学习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会帮助领导者加深对本组织在社会系统应有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和工作思路。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可以帮助领导者充分认识公众潜力,培养领导者的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调动各种公共潜力来支持本组织的工作
公关工作是公安机关不可缺少的管理职能
在公安的工作中,需要及时解决纠纷与危机事件,这些都需要发挥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公共关系有树立警察组织形象,对内激励全体警察,对外感召社会公众,以争取内外公众支持公安工作的重大使命。
总而言之,学习和研究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将使警察组织中的领导者和普通警员更加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并能借助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思想和方法,处理好这种关系,在警察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健全和发挥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职能,将使公安机关得到更大的社会支持,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
1、工作目标原理
主要观点:建立组织目标,以社会需要为本,组织职能为域,公众满意为原则,形成组织合力为标志。
2、互动原理
主要观点有:警察和公众之间,有追求平衡的回报心理效应;有互为因果的循环型激励;有态度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
3、透明度原理
信息模糊带来猜测,带来尝试性行为;信息明确,便于相关人作出行为选择,便于监督。谣言、误解、低效率都与信息不清楚有关。提高透明度,可以防止谣言和误解,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社会监督和社会支持。
(三)警察公共关系的原则(P340-342)
1、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原则
2、平等互益原则
3、真诚原则
4、公开与保密相统一的原则
5、全员公关原则
6、持久原则
八、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1、公安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含义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就是在国家的倡导下,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下,借助媒体和舆论的力量,结合具体部门及民警个人共同努力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水准,树立人民警察队伍良好整体形象的过程。其中的整体氛围的创造在于国家对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媒体和舆论的监督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力量,而人民警察自身才是民警职业道德建设最核心的力量主体。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作用才能达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实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水准的整体提高。
2、公安民警核心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二)公安人力资源管理
1、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公安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服务品质 公安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了公安机关的组织变革 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安文化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2、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建立民警招聘和选择体系,以便能够录用到最符合公安机关需要的民警 激发每个民警的潜质,既服务于公安机关的目标,又确保民警的事业发展 保留那些通过自己的工作绩效帮助公安机关实现组织目标的民警,同时排除那些无法对组织作出贡献的民警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1、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含义(P354-355)
2、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要求(P359-361)
公安队伍建设的标准化
公安队伍建设的法制化 公安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3、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容
组织机构正规化建设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就是表现公安机关实体构成及权责关系的系统化安排,是公安机关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平台。
完善管理体制 理顺组织机构
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
严格规范的教育训练是提高公安队伍素质,确保公安队伍战斗力和公安机关切实履行职能的重要保证
公安队伍教育训练内容体系的建立要在遵循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内在规律要求的基础上,以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核心,构建素质化的培养内容体系,做到目标明确,分类实施,提高能力,注重实效
创新教育训练机制
更新培训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勤务机制的正规化建设
组织扁平化,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效能综合化,确立效能提高机制 警令统一化,确立科学指挥机制 结构合理化,确立警力优化机制 警务集约化,确立执法新机制
管理方式的正规化
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
以公安机关人力资源开发为依托,以公安民警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科学高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促进公安民警能力建设的培训提高机制
强化从优带警工作,使公安民警的责权利得到充分的统一
监督制约的正规化
完善公安法律、法规体系 创新监督制约制度设计 强化警务公开
建立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教育的机制
警务保障的正规化
政治保障建设 法制保障建设 经费保障建设 技术装备保障建设
第二篇:931公安管理学
教材:《公安管理学》杨建和、张光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
第一编
公安管理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安管理概述
(一)公安管理的涵义
1、管理产生的必然性及管理的涵义 管理的内涵:管理就是特定组织内的管理主体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有效地统筹管理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活动过程。第一,管理是特定组织内的活动。第二,特定组织内的管理主体就是组织内各个层面的管理者。第三,管理的目的要通过职能的有效发挥来实现。第四,组织内的管理资源就是管理的对象或者管理客体。第五,管理是有目的性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组织确立明确的目标。第六,管理是一种动态活动过程。
2、公共行政与公安管理
公安管理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安机关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促进公安行政行为的实施以确保公安机关职能充分发挥的活动过程。其内涵是:第一,公安管理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家公共行政的一般性;第二,公安管理的主体是履行公安行政职责的各级公安机关,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安机关和专门的公安机关;第三,公安管理的客体是确保公安机关工作目标实现的一切事物和问题;第四,公安管理的途径就是公安机关的有效组织管理从而促进公安业务工作的实施;第五,公安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公安机关自身职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使公安机关充分体现出其固有的宗旨和使命:维护国家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公安管理的特征 ⑴政治性 ⑵法制性 ⑶强制性 ⑷服务性 ⑸层次性
(二)公安管理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公安管理的研究方法(一)公安管理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
2、规范研究
3、比较研究
4、案例研究
(二)公安管理适用的社会调查方法
1、选择研究题目
2、文献回顾
3、形成假设
4、确定需调查的对象范围
5、设计问卷和调查表
6、试点调查
7、完成问卷设计
8、选择调查对象的样本
9、选择和培训调查员
10、收集数据
11、处理数据、分析结论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职权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法定职权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3、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5、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8、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9、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11、执行部分刑罚。
12、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
13、指导、监督治保工作和治安防范工作。
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
1、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行使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
2、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居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3、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依照2004年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的规定,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⑴、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⑵、有现场作案嫌疑的;⑶、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⑷、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4、遇有拒捕、**、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民警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5、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民警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
6、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民警可依《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7、公安民警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
8、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公安民警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10、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公安民警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拘留。
第二节
公安机关职权的内容
(一)刑事职权
1、警察刑事职权的含义 警察刑事职权,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依法履行警察刑事职能的过程中实施的有关刑事犯罪对策方面的职权。
2、警察刑事职权的功能 ⑴预防和保障的功能。⑵惩治与教育功能。
3、警察刑事职权的基本内容(1)侦查权。(2)技术侦察权。(3)预审权。(4)刑事强制权。(5)刑罚执行权。(6)盘问检查权。(7)留置审查权。
(8)武器、警械使用权。
(二)行政职权
1、警察行政职权的含义
警察行政职权是指国家赋予公安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依法进行警察行政管理过程中,为确实履行职责而享有的权力。
2、警察行政职权的功能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警察行政职权的基本内容(1)治安管理权。(2)道路交通管理权。(3)消防监督管理权。(4)危险物品管理权。(5)特种行业管理权。
(6)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管理权。(7)户政、国籍管理权。
3(8)出入境和外国人管理权。
(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监督管理权。(10)治安保卫指导和监督权。
第三节 警察自由裁量权及管理
(一)警察自由裁量的成因及特点(二)对警察自由裁量有效管理的途径
1、强化警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的能力。
2、树立新的执法观念。
3、促进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使用。
4、特别重视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控制问题,尽量减小其滥用的可能性。
第三章
公安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系统优化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整体性特征
2、目的性特征
3、层次性特征
4、相关性特征
5、开放性特征
(二)系统优化原理强调的原则
1、系统的整分合原则。
2、系统的封闭控制原则。
第二节 人本能动原理
(一)人本能动原理的含义
所谓人本能动原理,就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树立起人是管理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管理的根本问题和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的思想;在一切管理工作中,都要以提高人的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这就是人本能动原理。
(二)人本能动原理强调的原则
1、能级原则。
2、动力原则。
第三节 动态适应原理
(一)动态适应原理的含义
1、明确管理组织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要明确动态适应的核心就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管理活动不断适应环境的要求,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二)动态管理强调的原则
1、权变管理原则。
2、信息反馈原则。
3、弹性原则。
第四节 信息对称原理
(一)信息对称与信息对称原理
(二)提高信息对称性的机制设计
1、提高信息流通过程中的传递质量,不断减小可能的延误和失真。
2、管理者或上级要尽可能地为被管理者和下级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信息通道。3、建立被管理者和下级难以隐瞒真实信息的“讲真话”机制。
第五节 效率增进原理
(一)效率与效率增进原理
(二)增进公安管理效率的途径 1、公安管理的科学化。2、公安管理的法制化。3、公安管理的现代化。
第二编 公安管理职能 第四章 公安组织
第一节
公安组织概述
(一)公安组织的含义
(二)公安组织的作用
1、公安组织是公安行政管理的主体。
2、公安组织能够实现组织力量的汇集和放大。3、公安组织是公安民警生存和发展的载体。
(三)公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1、职能目标原则。
2、依法设置原则。
3、精简高效原则。
4、科学管理原则。
5、层次幅度适度原则。
第二节
公安组织结构
(一)公安组织结构的涵义与构成
(二)公安组织结构的功能
1、合理的公安组织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充分提高公安行政效率。
3、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确保公安组织信息畅通。
4、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调动公安民警的积极性。
(三)我国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
1、公安机关的宏观结构。
2、公安机关的微观结构。
(四)公安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的关系
1、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相互关系。
2、公安机关与国家安全机关的相互关系。
3、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相互关系。
4、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公安管理体制
(一)领导体制
(二)决策方式
(三)权力配置
(四)公安编制管理
1、编制与编制管理
2、编制制定的依据
(1)根据部门的不同性质核定编制。(2)根据工作任务核定编制。(3)根据业务工作性质核定编制。(4)根据业务对口的原则核定编制。
第四节 公安文化
(一)公安文化的内涵 “公安文化”的涵义是:警察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公安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警察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体现出来的警察意识形态的总和。主要包括警察的价值观,警察职业道德,以及警察共同的心理特征和他们的行为方式。
(二)公安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1、公安文化的特征(1)群体性特征。
(2)社会性与民族性特征。(3)传统性与历史继承性特征。(4)渗透性和落差性特征。(5)权威性和可塑性特征。2、公安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控制功能。(4)调节功能。(5)辐射功能。
(三)公安文化建设的内容
1、确立正确警察价值观,培育警察精神文化。2、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3、营造公安文化氛围。
第五章
公安领导
第一节 公安领导概述
(一)公安领导的涵义
公安领导是指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部下施加影响,从而率领、引导、鼓励、指挥部下为实现公安工作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二)公安领导的作用
1、决策作用。
2、指挥作用。
3、协调作用。
4、激励作用。
5、沟通作用。
第二节 公安领导者的素质
(一)公安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和意义
1、公安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2、公安领导者素质对做好公安领导工作的意义。(1)公安领导者的素质与领导权威成正比。(2)公安领导者素质与广大民警素质成正比。(3)公安领导个体素质与领导群体素质成正比。
(4)公安领导者的素质与实现公安领导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的速度成正比。
(二)公安领导者的素质体系
1、公安领导者素质体系的含义。
2、公安领导者素质体系的内容。(1)过硬的政治素质。(2)高尚的道德素质。(3)良好的法制素质。(4)优良的作风素质。(5)较高的文化素质。(6)精深的业务素质。(7)健康的心理素质。(8)强健的身体素质。
第三节 公安领导班子建设
(一)公安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1、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性的判别准则(1)目的性。(2)集合性。(3)相关性。(4)整体性。(5)环境适应性。
2、公安领导班子结构构成(1)合理的知识结构。(2)科学的专业结构。(3)良好的智能结构。(4)协调的气质结构。(5)梯形的年龄结构。
(二)公安领导班子建设的途径
1、坚持“四化”标准,严格挑选领导干部。
2、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的考核、监督和日常管理。
3、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工作,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4、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第四节 公安领导方法与艺术
(一)公安领导的方法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抓主要矛盾的方法
3、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的方法。
4、冷热结合的方法
5、典型引路的方法
(二)公安领导艺术
1、通观全局的艺术
2、抓中心工作的艺术
3、审时度势的艺术
4、激励人的艺术
5、批评的艺术
6、运用时间的艺术
第六章 公安决策
第一节 公安决策概述
(一)公安决策的含义及实质 1.公安决策的含义。2.公安决策的实质。
(二)公安决策的特点
1. 公安决策主体的特殊性; 2. 公安决策对象的广泛性; 3. 公安决策信息的复杂性; 4. 公安决策活动的规范性; 5. 公安决策效益的综合性。
(三)公安决策的类型
1. 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和作用分,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2. 按决策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分,有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3. 按决策问题的结构和程序分,有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4. 按决策之间是否有连续性分,有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四)公安决策原则 1. 政治原则; 2. 统筹原则; 3. 可行原则; 4. 选择原则; 5. 满意原则; 6. 集体决策原则。
第二节 公安决策程序与技术方法
(一)公安决策程序
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2.集思广益,拟定决策方案。
3.分析评估,选优决断。4.实施方案,修正完善。
(二)公安决策技术方法
第三节 公安决策咨询
(一)决策咨询的兴起与意义
(二)公安决策咨询的含义与性质
(三)公安决策咨询的任务和原则 1.公安决策咨询的任务。2.公安决策咨询的原则
(四)公安决策者对咨询结果的应用 1.相异原则。2.求同原则。3.偏向原则。4.取零原则。
(五)我国公安决策咨询工作得现状与发展
第四节 公安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公安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公安决策科学化的含义。所谓公安决策科学化,就是指在公安决策过程中,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采取严密的逻辑思考方法,对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程序,发挥专家学者的咨询参谋作用,作出正确的决策。
2.公安决策民主化的含义。所谓公安决策民主化,就是指公安决策者在运用决策权力,解决公安管理问题,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时,要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倾听人民群众的意愿,并在决策中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3.公安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相互关系。公安决策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和保障,公安决策科学化是民主化的目的和归宿。
(二)公安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性
(三)实现公安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本途径 1.真心实意依靠人民群众。2.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3.实现公安决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4.发挥信息技术在公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作用。5.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公安决策干部队伍。
第七章 公安监督
第一节 公安监督概述
(一)公安监督的含义
(二)公安监督在公安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公安监督的特点 1.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2.监督对象的全面性;
3.监督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四)公安监督的分类
(五)公安监督的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和纪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3.查处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思想教育与法律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5.监督适度原则。
(六)公安监督的重要意义
1.公安监督是宪法、法律的要求。
2.公安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3.公安监督是保证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正确行使警察权力的需要。5. 公安监督是公安机关反腐败斗争的需要。6. 公安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
(一)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的含义及领导体制
1.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的含义。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是指公安机关的自我监督,即公安机关的各层次、各部门、各警种以及广大公安民警相互之间的监督。这种内部监督是公安机关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机制,是保证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行政职权和搞好公安队伍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公安机关内部的专门监督机构 1.公安机关内部党的纪检机构。2.公安机关的监察机构。3.警务督察机构。4.公安法制机构。
5.公安机关的审计机构。
(三)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制度 1.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2.公安机关领导责任追究制度。3.公安机关纪委谈话制度。4.执法责任制度。5.执法检查制度。
6.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7.法律审核和案件审核制度。8.公安行政复议制度。9.公安赔偿制度。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外部监督
(一)公安机关外部监督的组成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4.人民政协的监督。5.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6.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7.社会监督
(二)公安机关接受外部监督的制度 1.警务公开制度。
2.公安机关受理控告申诉制度。
3.110报警服务台受理群众投诉电话的制度。4.特邀监督员制度。
第四节 公安机关监督制约机制建设
(一)公安机关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二)公安机关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内容 1.建立健全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2.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3.建立健全公安机关财物管理使用的监督制约机制。
4.建立健全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5.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力量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6.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接受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三)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2.健全完善监督部门组织机构。
3、加强监督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编 公安管理实务 第八章 公安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一)公安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1.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2.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
(二)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2.公安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服务品质。3.公安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公安机关的组织变革。
4.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文化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三)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第二节 公安人力资源的获取
(一)工作分析
(二)人力资源规划
(三)公安人力资源的吸收与录用
第三节 公安人力资源的维持
(一)民警的工作绩效考核
(二)民警的日常管理制度
第四节 公安人力资源的发展
(一)民警职业阶段划分
(二)民警职业发展管理
第九章 公安教育训练
第一节 公安教育训练概述
(一)公安教育训练的概念
(二)公安教育训练的基本任务
1.传授公安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提高教训对象的理论素养。2.掌握公安实战技能,提高实战能力。
3.培养思想、心理品质,锻炼体能,增强公安队伍整体素质。
(三)公安教育训练的特征 1.实践性; 2.系统性; 3.规范性; 4.科学性; 5.开放性。
(四)公安教育训练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公安教育训练管理
(一)公安教育训练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公安教育训练管理,是指为实现公安教育训练目标,而对教育训练过程以及教育训练过程中涉及到的人、财、物、时间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控制等的活动过程。
公安教育训练管理的作用主要为:
(一)促进公安教育训练发展。
(二)提高公安教育训练质量。
(三)增强公安教育训练效益。
(二)公安教育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 1. 制定公安教育训练计划。
2. 建立健全公安教育训练组织及运行机制。3. 协调公安教育训练中各要素间的关系。4. 对公安教育训练计划地执行情况加以控制。5. 引导和激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公安教育训练管理的主要内容 a)教育训练过程管理。b)师资队伍管理。c)学员管理。d)办学条件管理。
第三节 我国公安教育训练的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教育训练面临的挑战
(二)公安教育训练的改革与发展
1.明确公安教育训练的定位和发展方向。2.改革和加强在职民警培训。
3.实现公安教育训练与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有效衔接。4.为公安教育训练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十章 公安装备财务管理
第一节 公安装备财务管理概述
(一)公安装备财务管理的概念
1.公安装备管理的概念。2.公安财务管理的概念。
(二)公安装备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1.加强宏观调控,有效整合物资资源。2.强化微观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4.加强分析和监督,如实反映后勤警务保障状况。
(三)公安装备财务管理的作用
1.公安装备财务管理对社会经济和政府财政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公安装备财务管理是公安机关提高行政工作质量和行政效率的基础和前提。3.公安装备财务管理为公安战斗力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第二节 公安装备管理
(一)公安装备管理的特点 1.装备管理方式的间接性; 2.装备管理过程的消耗性; 3.装备管理效益的潜在性; 4.装备管理内容的系统性。
(二)公安装备管理的基本原则 1.依法保障各项业务活动的原则。2.依标准实施科学管理的原则。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节
公安财务管理(一)公安财务管理的特点 1.预算管理的主导性。2.涉及范围的广泛性。3.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1.依法理财的原则。2.勤俭节约的原则。
3.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三)公安经费的预算管理
(四)定员定额管理
(五)收入与支出管理
第十一章 公安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节
公安信息资源与公安信息资源管理
(一)公安信息资源的定义
(二)公安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
第二节
公安信息管理
(一)公安信息的基本类型
(二)公安信息的度量
(三)公安信息的质量
(四)公安信息管理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公安信息系统
(一)公安信息系统分类
(二)公安信息系统的一般功能
(三)公安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四)公安指挥信息系统
第四节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一)信息的安全含义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三)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
(四)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基本方针
第十二章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
第一节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意义
(一)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础的促进警察组织和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
(二)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特点
1、公众的广泛性。
2、警察形象的易显性。
3、社会管理的服务性。
4、最终结果的公众性。
5、效益的政治性。
6、公众的参与性。
(三)研究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主要职能和原则
(一)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
(二)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
(三)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原则 1、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原则 2、平等互益原则 3、真诚原则
4、公开与保密相统一的原则 5、全员公关原则 6、持久原则
第四节
公安机关公共关系的建设——警察形象战略
(一)形象构成
(二)警察形象战略的功能和意义
(三)警察形象战略机制的建立
第十三章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第一节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及必要性
(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
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就是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勤务机制、管理方式、教育训练、监督制约、警务保障等方面实现标准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则是为实现正规化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现途径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总称。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涵:
1、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基于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而提出的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正规化建设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更好地履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历史责任。
2、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特征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实施队伍管理,即事关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环节都必须实现依法管理,切实把正规化建设置于法制的轨道上。
3、公安队伍正规化包含着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所有方面即围绕人的能动性和公安队伍的整体作用的发挥来展开。
4、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队伍建设的标准化、法制化、科学化。
(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
1、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公安机关落实执法为民、树立全新公安机关形象的需要。
2、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3、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作为纪律部队的特殊需要。
4、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实现公安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的需要。
5、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提高公安机关队伍战斗力,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第二节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容体系
(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要求
1、公安队伍建设的标准化
2、公安队伍建设法制化
3、公安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容
1、组织机构的正规化建设
2、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
3、勤务机制的正规化建设
4、管理方式的正规化
5、监督制约的正规化
6、警务保障的正规化
第三节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
(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途径
1、统一认识,明确思路
2、科学定位,把握规律
3、围绕核心,强化规范
4、内外结合,注重实效
第四编 公安管理方法与公安改革
第十四章 公安管理方法
第一节
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概念及实质
行政方法是管理组织和管理者依靠其职权,在不同的行政组织层次上,通过强制性的命令、规定、指示等手段,直接指挥和影响管理对象的方法。
(二)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
1、权威性。
2、强制性。
3、垂直性。
4、时效性。
5、无偿性。
(三)行政管理方法的作用
1、有利于管理系统的集中统一,政令畅通和提高效率。
2、有利于促进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3、有利于保证其它管理方法的顺利实施。
4、有利于及时处理特殊的问题。
(四)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
1、明确行政方法的局限性
2、运用行政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实质
法律方法就是通过法律规范、章程制度、行为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来维持和调整社会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和促进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方法。
(二)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1、法律方法的特点(1)规范性。(2)强制性。(3)稳定性。(4)可预见性。
2、法律方法的作用
(1)保证管理活动自动稳定的进行。(2)保证管理系统的协调稳定发展。(3)保证管理系统效率的提高。
(三)法律方法正确运用
第三节
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概念及实质
经济方法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方利益关系,执行各项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1、经济方法的特点:(1)利益性。(2)间接性。(3)灵活性。(4)公平性。
2、经济方法的作用:
(1)经济方法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经济方法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经济方法便于实行分权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三)经济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四节
教育方法
(一)教育方法的概念及实质
教育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通过对有关政策法令的宣传、教育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地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努力的方法。
(二)教育方法的特点及方式
1、教育方法的特点:(1)目的性。(2)启发性。(3)长期性。(4)灵活性。
2、教育方法的主要方式:(1)讲授教育。(2)协商对话。(3)小组讨论。(4)个别谈心。(5)典型示范。
(三)教育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五节
定量管理方法
(一)公安管理中的预测技术
1、公安预测的概念与程序
2、公安预测的主要方法
(二)公安管理中的计划技术
1、统筹管理法的涵义与特点
2、统筹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三)公安管理中的优化技术
第十五章
公安改革
第一节
公安改革的涵义及意义
(一)公安改革的含义
(二)公安改革的重要性
1、公安管理改革是公安行政机关自觉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手段。
2、公安管理改革是公安行政体系自我完善的最重要方法。
3、公安管理改革是公安行政体系克服自身流弊的主要措施。
4、公安管理改革是实现公安行政体系新旧模式转换的根本途径。第二节 公安改革的原则及内容
(一)公安改革的原则
(二)公安改革的内容
第三节 公安管理制度创新与行政程序制度的建立
(一)公安管理制度创新的含义与意义
(二)公安行政程序制度的建立
第三篇:公安管理学专业
公安管理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法学
门类:公安学类
专业名称:公安管理学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能在公安机关综合管理、政治工作、法制工作、后勤保障等部门从事管理、法制工作和在公安业务部门从事警务指挥、组织管理、信息调研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公安管理学下设公安管理、公安法制两个专业方向。
公安管理方向:本方向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而献身的精神;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整体作战、相互协作、保障有力的现代警务指挥意识,掌握现代化指挥的手段;具有良好的自律、组织纪律作风,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要课程:政治学、管理学、公安管理学、公安决策学、公安指挥学、公安政工学、警察人力资源管理、警察组织行为学、公安信息系统管理、警察公共关系等。
公安法制方向:本方向限招文史类考生。主要培养能适应公安工作需要、德才兼备的公安法制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熟悉我国主要法律和公安法规,具有从事公安法律业务的能力。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学、警察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院校分布(部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第四篇:管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管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公安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在派出所,派出所是集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为一身的综合性战斗实体。派出所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治安管理, 防范和打击犯罪;其次是办理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 办理案情一般无需侦查手段的刑事案件,并协助侦查部门侦破其他案件;最后是科学管理户籍, 服务好居民。如何管理好一个派出所是一门大的学问,现结合管理学中的知识来阐述执行力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在公安工作怎样才能高效贯彻执行力呢?
从管理学上讲,执行力就是员工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从公安工作上讲,执行力就是民警尽职尽责处理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派出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和依托,而能否高效贯彻落实领导的想法、目标、方向,最基本最重要是改造民警的思想----有执行力文化。
先从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来阐述执行力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指的就是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在管理学上,简单点讲,人员就是指用正确的人,战略就是指做正确的事,运营就是指把事做正确。并且指出,战略正确与运营正确只能由人员来保证,否则,战略一旦错误,运营越积极,企业陷入的处境就越槽糕。所以,执行力的三个流程的先后顺序应
该先是人员流程再是战略流程最后才是运营流程。从公安工作上讲,就是最合适的人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贯彻执行破案计划。
(一)、人员流程
人员流程就是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并不断训练员工的执行能力的流程。从公安工作上,简单的讲就是“各安其位”。具体点讲首先要营造民警的执行力文化。切入点:着手挑选在个性上追求完美的人才,信任他们,并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执行力文化。培养执行力文化首先从思想、心态上抓起,迫使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慢慢地培养这种思考氛围。要培养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习惯:现实与“目标”比较如何?其次要培养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造成结果的原因的原因是什么?追根究底,将原因结构起来,找出真正的原因。比方说,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动机意图是什么?最后要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自己有什么“方法”?在别人那里学到什么“技巧”?总之在营造执行力的环境时,领导者要及时跟民警沟通,及时做好民警跟全局的愿景连接的思想工作,致使民警养成从上到下的执行力文化。同时,也要倡导“一帮一”以老带新的机制,培养和提高民警的能力和素质,做到将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领导者。总之,一切从民警思想上改起,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杜绝掩盖事实真相,及时准确的撤换不合适的民警,真正做到所有民警“各安其位”。
(二)、战略流程
战略流程就是明确目标和确定方向所做工作的流程。联系到公安工作,它指的就是根据案件的证据锁定嫌疑对象及采取的合理战术。细化讲的就是首先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并为每一个目标寻求一个切入点并附带方法。在确定目标及方法后,人人都要将明确的目标解码成具体工作的派遣单,并要保证确定计划方法所必备的条件与资源。重大案件的计划中都要做好放大失败的机率和预留最坏状况的退路,比方说,上访事件与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暴力冲突等。在贯彻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障碍、困难、错误都要事先仔细评估和预想对应的方法。总之,在执行之前,设想所有尽可能发生的预案,比方说,以办理吸毒案件为例,首先确定抓获吸毒人员的警力、办案的装备(警车、办案电脑、打印设备等)是否齐全并保证正常运转,接着以抓获---调查取证---民警办理---法制审核---依法处置法律程序办案。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附带案子的切入点及注意事项。在办案中,要事先想好有关涉嫌吸毒人员不配合民警调查或耍无赖的心态,涉嫌吸毒人员的身患传染性疾病、涉嫌吸毒人员为逃避打击自我伤害等特殊情况的预案,对所发生的事情,心里要有对策,如有发生,应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并向上级领导汇报。总之作为人民警察,就应该要从老百姓最希望的事做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事改起。
(三)、运营流程
运营流程在管理学上指的是员工在执行时,每一个阶段都能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运用到公安工作当中,就是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对案情及时跟进和反馈。执行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运营,战略讲的再漂亮没用,问题是能不能有效执行,先是执行也不够,重点是有没有偏差或脱钩。联系到公安工作,在侦破一起案件时,在民警执行战略战术时,领导者要不断紧盯和跟进。在紧盯的过程中随时调整战略战术,民警要及时将案件发生的最新情况回报给上级领导,领导随时紧盯案件的最新动态,真正做到互通有无。在一定阶段过后,民警要对工作中的误失、疏忽、敷衍、损害要诚实的总结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事先出台的公安管理制度去执行。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并在考核后提拔真正有执行力的民警。
总之,人民警察,就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作者:遨游逸侠
第五篇:公安管理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页讲述了公安管理学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公安管理学专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吃香以及同类专业还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586位公安管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892 元,其中好范文工资2999元,8-10年工资6000元,3-5年工资7274元。
城市就业指数
公安管理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宁波。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个]、合肥[2个]、大连[2个]、天津[1个]、广州[1个]、重庆[1个]、青岛[1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宁波[20000元]、舟山[12499元]、南京[8999元]、张家口[6000元]、杭州[5999元]、郑州[5000元]、荆州[4713元]、石家庄[4125元]、长沙[4000元]、北京[3883元]、上海[3564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公安管理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法学类中的法学类,其中法学类共24个专业,公安管理学专业在法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法学大类中排名第12位。
在法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知识产权,法学,女性学,家政学,知识产权法,消防指挥,国际文化交流,欧洲事务与欧洲关系,边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