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试卷

时间:2019-05-14 22:3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试卷》。

第一篇:2014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试卷

《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及预防》试题

科室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因素有

A.护理人员评估不全面 B.告知不详 C.巡视不到位 D.无陪伴 E.以上均是()2.跌倒容易造成

A.脑部损伤 B.软组织挫伤 C.骨折 D.脱臼 E.以上均是()3.以下哪种药物服用后不会引起跌倒

A.降压药 B.降糖药 C.镇静催眠药 D.钙片 E.利尿药()4.容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有

A.脑血管病 B.肢体功能障碍或步态不稳 C.体质虚弱

D.贫血、头晕 E.以上均是()5.下列哪些患者容易发生坠床

A.儿童患者 B.烦躁不安患者 C.偏瘫患者

D.睡气垫床患者 E.以上均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跌倒是住院患者 的意外事件,更是 常见的问题。2.跌倒的高危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是 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项重要指标。

4.当患者需摇高床头时,护士协助其完成后应及时把摇床柄 ______。

5、跌倒的高危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住院患者,均要 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6分)

()1.当昏迷、烦躁不安、婴幼儿等在住院过程中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告知家属有关风险并在床头悬挂防跌倒提示牌。

()2.患者因下肢肌力下降而致行走不稳时,床头应悬挂防坠床提示牌。()3.当患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时,应将床护栏拉起以进行保护。

四、名词解释(4分)患者跌倒:

五、问答题(共70分)

1.跌倒高危人群有哪些?(15分)

2.患者跌倒或坠床的应急程序?(15分)

3.跌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0分)

4.患者跌倒与坠床有区别吗?(5分)

5、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如果患者发生跌倒,你将如何进行处理?

15分)(《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及预防》试题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1.E 2.E 3.D 4.E 5.E

二、填空题:

1、常见的、老年人 2、15:00~21:00、00:00~07:00

3、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其中之一,评价医院护理质量

4、归位

5、厕所、病床旁

6、跌倒风险评估

三、判断题:

1、×

2、×

3、√

四、名词解释

1、患者跌倒: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跌倒在地上。

2、坠床:指高危患者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未预见性的从床上坠落至地上。

五、简答题

1、答:①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②曾有跌倒病史者;③贫血或血压不稳定者;④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者;⑤肢体功能障碍;⑥营养不良、虚弱、头晕者;⑦步态不稳者;⑧视力、听力较差、缺少照顾的患者;⑨服用利尿剂、泻药、镇静安眠药、降压药的患者

2、答:(1)病人不慎跌倒/坠床,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病人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病人意识等。(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按医嘱进行正确处理。(4)如病情允许,将病人移至抢救室或病人床上。(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6)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7)协助医生通知病人家属。

(8)认真记录病人跌倒/坠床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3、答(1)对所有住院患者:均行跌倒风险评估。

(2)跌倒高危者:详细介绍可能致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取得理解和配合。当患者下床、如厕、活动、沐浴时,陪护全程在旁。禁穿一次性拖鞋、床头挂

提示牌等。

(3)告知用药后注意事项。(4)高危时段勤巡视。

(5)呼叫器置易取处,呼叫及时帮助。(6)光线明亮。

(7)过道通畅,避免电线横跨地面致绊倒。

(8)保持地面干燥,拖地后置“小心地滑” 警示牌。(9)病区走廊、浴室及卫生间安扶手、坐式马桶、铺防滑垫。(10)设施性能完好,病床置最低位,固定床脚刹, 摇床柄归位。

(11)告知患者: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12)指导患者:改变体位遵循“三步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

4、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定义不同。

患者跌倒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跌倒在地上。坠床是指患者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未预见性的从床上坠落至地面上。

但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对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风险评估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者诊疗过程安全。两者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措施及管理上报程序基本相同。预防跌倒与坠床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掌握患者的病情,根据病情认真评估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患者的安全。

5、答:

(1)立即检查伤情,测量生命体征;送患者至病床,安慰患者。酌情通知医生检查和治疗。(2)皮肤有瘀斑者,局部冷敷;有开放性损伤者对症处理。

(3)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者,采取合适搬运方法,进行检查治疗。

(4)跌伤头部有意识障碍者,立即行急救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等。

(5)加强巡视,观察采取措施后效果。(6)记录相关内容,认真交班。

(7)分析原因,做好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再次跌倒。

第二篇:跌倒的预防与安全管理

跌倒的预防与安全管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 卢少萍

一、概述

老人跌倒在全球各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身体上及认知上的退化使老年跌倒的风险越来越高。WHO 指出,六十五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跌倒的次数约上升 28% 至 35%,而七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则上升约 32% 至 42%,80 岁的更是达到了 50%。文献显示,我国住院老人跌倒的发生率 1 ~ 5%,而在社区达 50% 以上。

(一)跌倒的定义

跌倒是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包括两类,即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和同一平面的跌倒。

(二)跌倒的后果

1.伤害:有 5% ~ 10% 可能会出现骨折或者头部外伤等。

2.卧床、不动:由于跌倒可能会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减少活动;或者护理人员因为害怕病人再次跌倒而给予病人约束导致病人卧床时间长,功能下降,变成卧床不动的状态。

3.住院。4.死亡。

(ppt6)图片显示的是发生跌倒导致伤害的图片,跌倒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们的活动。在 国外,2009 年美国 220 万老年人因跌倒在急诊室接受治疗,超过 581,000 病人住院治疗,100 张床位的养老院每年上报 100 ~ 200 例跌倒; 在我们国家,文献显示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每年有 2000 万老年人至少发生 2500 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 50 亿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约为 160 ~ 180 亿人民币。(ppt8)图表显示的是我们国家和国外关于跌倒的相关方面的区别。

(三)跌倒的原因

跌倒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四个方面。

二、老年人与跌倒的相关因素

(一)生理因素 1.肌肉逐渐萎缩; 2.骨质的变化; 3.泌尿系统的改变:特别是老年男性会出现前列腺增生,会有尿频的症状,从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几率;

4.步态和平衡功能;

5.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传入中枢神系统的信息直接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二)病理因素

1.精神状态缺失、丧失意识如昏厥或癫痫发作、抑郁严重; 2.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 3.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足部疾病; 4.眼部疾病;

5.贫血、虚弱、脱水、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三)药物因素

研究发现,是否服药、药物的剂量,以及复方药都可能引起跌倒。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

1.精神类药物 :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安定药; 2.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

3.其他: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剂、多巴胺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

(四)环境因素

主要是室内照明不足、床和家具高度不合适、日常用品摆放不当、卫生间无扶拦把手、光滑的室内装潢和地面、步行途中过多的障碍物、不合适的鞋子和助行器,以及独居等,均是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危险因素。

三、预防跌倒的策略

(一)跌倒的评估

跌倒的评估是预防跌倒至关重要的第一步。1.评估的内容

(ppt16)图片显示的是评估的内容。包括步态的评估、平衡的评估、肌力的评估、药物的评估、认知的评估、视力的评估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自理能力的评估又包括约束、心理、足部、失禁和环境的评估。

2.评估的方法 跌倒评估目前用的最广泛的主要是以下三种量表,一个是 STRATIFY 量表,第二个是 Morse 跌倒危险量表,第三个是 Hendrich II 量表。

3.全面的评估

(1)内在因素:包括既往史,年龄,性别,用药,医疗状况,行动和步态,平衡状态,认知能力,心理状态,视力和营养以及足部状况;

(2)外在因素:鞋和衣服,行走辅助工具,环境因素如灯光、地面、路况等;(3)暴露风险:日常活动和锻炼。3.跌倒高危人群的评估

(1)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存在跌倒的风险,如年龄 >65 岁、听力下降、记忆和认知障碍、夜间视力下降、精力减退或疲劳、精神错乱、外周感觉减退、头晕或眩晕、白内障或青光眼、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或频尿 / 急、步态不稳、平衡障碍、中风或帕金森氏病等。

(2)回顾病人的用药史: 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忧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可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患者跌倒;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精神运动性阻滞剂均可引起老年人意识混乱,也被认为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大。

(3)环境安全的评估:评估卫生保健设施风险因素,能威胁到病人的安全的因素如房间的光线、呼叫器放置位置、床铺过高、座椅过低、走廊有台阶及障碍物等。

(4)功能评估: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如吃饭、穿衣、洗澡等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二)告知

告知患者及照顾者病人跌倒的问题所在、跌倒的危害性以及可防可控的措施,可在病房内张贴防跌倒的措施或者发放资料,并有必要和病人或其家属签署告知同意书。

(三)物 品配备

1.生活用品和呼叫铃:伸手可及; 2.床栏:功能完好;

3.尿壶:置于与病床同一高度; 4.便盆 / 坐厕架 / 厕所:呼叫协助;

5.任何需要下床完成的需要或活动:使用呼叫铃; 6.使用辅助工具:如轮椅、拐杖、坐厕椅等。

(四)人力配备和合理的安排

根据病人的认知、遵医行为适当的安排床位。完全不配合或者是精神有异常的病人需要专人看护,征求病人和家属的意见安排活动的时间。

(五)心理疏导

了解病人的呼叫能否得到及时的解决,了解护士的态度,关注病人的心理动态,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告知护士。

(六)合理用药

尽量减少复方用药 , 及时停药;督促使用步行辅助工具 , 以防跌倒;建议对患者进行药物和跌倒之间关系的健康教育 , 有助于正确用药;睡前床旁放置便器;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床前要设床档;患骨关节炎老年人可采取止痛和物理治疗。

(七)骨质疏松的管理

跌倒所致损伤中危害最大的是髋部骨折。适当补充维生素 D、钙剂、晒太阳等,研究发现 , 高危人群中每天摄入钙剂 1000 mg、维生素 D 800 IU 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建议绝经期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 以降低跌倒后的损伤。

(八)视力损害患者的管理

居室照明应充足;尽量不使用浅色家具 , 尤其是玻璃或是镜面玻璃家具;看电视,阅读时间不可过长,避免用眼过度疲劳;外出活动最好在白天进行,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助行器;每半年至一年接受一次视听力检查。

(九)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

1.起床时的三个半分钟:醒来躺在床上半分钟;慢慢起来在床沿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床沿等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走动;

2.老年人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马上就近坐下或搀扶其上床休息,在由卧位转为走位,坐位转为立位时,速度要缓慢。改变体位后先休息 1 ~ 2 分钟;

3.帮助老年人有效控制血压,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十)环境安全

室内家具的高度和摆放位置应合理,移走家中对行走造成障碍的物体,家居环境改造应坚持无障碍观念,保持地面平坦、干燥,厕所铺防滑垫,走道应安装把手,合适的行走辅助工具。室内光线应充足 , 夜间过道、卫生间和厨房以及床头等处安排“局部照明” , 引入智能开关。老年人应穿适合自己脚型、防滑的鞋具和合适的衣服,病房使用矮床,病人放在离护士站近的地方。

(十一)健康宣教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和肌肉疾病和视力听力减退的跌倒高危人群 , 应加强健康教育 , 让其了解跌倒的危险因素、后果以及预防措施;建立防跌倒知情同意,提高宣教有效性及病人的依从性。

(十二)关注特 殊高风险人群

预防跌倒中关注特殊的高风险人群非常重要。特殊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 1.双下肢乏力、轮椅、生活部分自理患者; 2.AD :认知障碍,健忘;

3.PK :行走困难,四肢震颤,有幻觉 ;

4.病情特殊状态:如虚弱、发热、疲倦、进食少、脱水等。

四、跌倒后的临床评估

(一)评估的目标 1.了解跌倒的原因; 2.找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子; 3.最近一次的跌倒是否导致功能障碍。

(二)评估的方法

1.首先是要区分跌倒是昏倒或非昏倒?在跌倒之前或之后是否有暂时性的意识丧失 ? 2.跌倒的时候是否伴随有症状,如头晕、晕眩、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突发性神经学症状、大小便失禁等。

有文献报道约 10% 的跌倒是因为急性疾病所致,因急性病症导致的感觉障碍或者是肌无力,常见的原因包括有感染、无痛性心肌梗塞、心衰病情加重、代谢性的疾病比如低血糖、高血糖等。

(三)评 估跌倒的相关状况

1.发生跌倒前是否已被评为跌倒高危人群;

2.平时有无陪伴,发生跌倒时有无陪伴,有无使用辅助用具,跌倒时有无使用辅助用具;

3.跌倒的地方: 户外或室内?位置 ? 跌倒的地方可提供搜寻环境的危险因子; 4.跌倒前正做什么:首先尝试探询跌倒的机制为何?是滑倒、拌倒或是无力等; 5.跌倒的时间、跌倒在地上所停留的时间、及跌倒后是否可以自己站起来; 6.跌倒是否造成伤害(1)生理上:如瘀青、骨折、外伤等,也可以协助了解跌倒的原因(2)心理上:如害怕再次跌倒而避免从事某些日常活动

(3)应询问过去的肢体功能,以了解近期的功能或活动力是否有改变,如老人有使用辅助用具,也应了解现时所用的辅助用具是否适宜?

7.跌倒者的体格检查(1)体位性低血压;

(2)生命体征:温度、脉搏、呼吸;(3)视力:视力及视野;

(4)智能评估:如:简易智能评估(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5)神经系统检查:是否有瞻妄(Delirium)、痴呆症(Dementia)、忧郁症(Depression),并给与肌肉骨骼系统检查,评估其关节活动性、关节变形或足部等异常状态;

(6)平衡评估。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 1

男、88 岁、有陪护、扶助能行走。疾病诊断:①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②枕部头皮血肿;③颅底骨折伴脑脊液左耳漏;④顶枕部头皮挫裂伤;⑤双侧顶叶迟发性血肿;⑥高血压病 II 级 高危组;⑦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跌倒经过: 患者因在家“跌倒后头痛、出血 9 天”入院。予防跌倒宣教并签订防跌倒知情同意书,住院期间一天中午家属欲请假带病人外出,医生评估病人后未同意。家属独自离开不久,陪护安置病人在床上,上好床栏,私自外出打电话,约 10 分钟后护士听到响声赶到,发现患者跌倒在房间门口,患者头部着地,伴左耳道流血约 10ml,当时患者神志清,呼之能应,报告值班医生,予卧床休息,吸氧,测血压 212/104mmHg,HR95 次 / 分,SPO 2 95%,医嘱给予降压、止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对症处理。头颅 CT 检查:左侧额顶颞枕部硬膜下大面积新发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颞枕叶出血,并大脑镰下疝,海马沟回疝,送 ICU 监护。

分析点评: 1.本个案有跌倒史;

2.欲请假外出,对患者情绪关注不足; 3.护、患、陪沟通不足;

4.发生在中午,说明护士人力问题,巡视不够; 5.教育培训不足,护、患、陪意识不强; 6.系统设施不足,病人独自离床无预警系统。

(二)案例 2

女、86 岁、无陪护、能行走。疾病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跌倒经过: 因不安腿综合征由 X 科转入,入院评估有跌倒风险,已对病人、家属和陪人做好防跌倒等安全宣教,反复叮嘱病人起床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人陪伴,陪人外出时要起床去洗手间一定要按呼叫铃,病人当时表示明白。卧床时予上床拦,在床头挂“防跌倒”警示标记,留有陪人协助生活护理。X 日 6 : 00 护士查房时病人、陪人安睡,6 : 15 护士听到病房有响声,马上奔过去,发现病人跌倒在洗手间(上洗手间时无人陪伴),神智清,头后枕部着地,有一 3cm 线形伤口。即把病人扶到床上并通知医生,安慰病人,按压止血,测 BP155/73mmhg,HR84 次 / 分外科医生会诊后予清创缝合,CT 无颅内出血、无骨折。

分析点评:

1.无陪护,警惕性不够,过程监控不够; 2.护、患沟通不足;

3.发生在早晨 6 点多,护士人力问题; 4.疾病因素:双腿酸软无力;

5.教育培训因素:护士对病人 / 陪人的安全宣教做得不够详细和到位,病人 / 家人对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病人性格固执,高估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案例 3

女、79 岁、有陪护、能行走,二级护理。疾病诊断:肠功能紊乱,老年性痴呆,冠心病,焦虑症,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

跌倒经过: 因“反复腹痛”入院,神志清,四肢活动自如,生活完全自理,二级护理,老年痴呆病史(长期口服安里申)、焦虑症(长期口服阿普唑仑)、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等病史,入院时及住院其间给予安全宣教,反复叮嘱患者要注意安全,已挂“防跌倒”指示牌,主管医生一起多次建议患者及其家属留陪人均拒绝。X 日晚上 21 : 45 查房时发现患者忘记吃睡前药,协助患者口服睡前的阿普唑仑,劝告患者使用便盘,便盆放床边,减少跌倒的危险,患者拒绝使用,诉改变环境难以排便,因此叮嘱其如睡觉途中要上厕所,应起来后坐一会儿才站起来,站稳了才去上厕所,而且把床栏上起后才离开房间。23 : 40 再次查房查看患者,患者安静入睡。0 : 55 在护士站听到患者在房间呼叫,马上入内查看患者,见患者跌倒在厕所门口,当时神智清,主诉左髋部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测血 154/70mmhg,脉搏 86 次 / 分,即通知值班医生,检查患者全身情况无发现其他外伤或出血点,双上肢及右下肢活动好,协助搬运患者上床,卧床后予双鼻导管 2L/min 吸氧,做好心理安抚及询问当时情况,患者自诉当时在厕所小便后发现裤子尿湿了,站在厕所门口更换裤子时不慎滑倒在地,右髋关节为着力点。1 : 1:20 通知其家属患者情况,做好解释工作。2 : 00 送患者 X 光检查,X 光示左侧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分析点评:

1.无陪护,警惕性不够,过程监控不够; 2.护、患沟通不足;

3.护士人力问题,发生在早晨 6 点多; 4.疾病因素:老年痴呆病史,睡前服安眠药;

5.教育培训因素:护士对病人 / 陪人的安全宣教做得不够详细和到位,病人 / 家人对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病人性格固执。

(四)跌倒的特征分析 1.年龄;

2.遵医行为依从性差;

3.过高地估计自己能力,老人自尊心太强不愿麻烦他人; 4.护士人力不足(中午和夜间); 5.病人在病情逐步好转过程中; 6.对跌倒认识不全面或者重视不够; 7.护士过度依赖陪护或家属。

晚间跌倒发生时间多在凌晨 1 点到清晨 7 点,与老年人习惯在此段时间起床饮水、如厕、活动较多有关。说明晚间是患者跌倒的高发时段,提示值班护士应增加巡视、多关注患者,及时提供帮助。

(五)跌倒后的处理

1.病情观察,协助医生进行全身检查,确定有无损伤,确定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2.针对损伤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3.安慰、疏导老人对跌倒产生的恐惧感,鼓励老人早期活动,防止“卧床休息综合症征”的发生;

4.持续质量改进。

六、预防跌倒安全管理 建立跌倒事件的专项管理制度,如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对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及筛查,对筛查出来的结果和患者的跌倒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加强护患的培训和环境因素的管理,发生跌倒之后及时上报和监测评价。如(ppt54-56)图片显示的分别是预防跌倒的宣传栏、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跌倒的护理指引。

(一)预防跌倒的个性化管理

预防跌倒需要一个个性化的管理,对跌倒风险高的患者纳入跌倒防范管理的范畴,列入交班事项;对平衡和移动受限的病人进行监督、专职人员指导,进行平衡功能锻炼,步态训练。

(二)对护患双方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1.护士培训:重点应在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护理因素、疾病因素、个人因素认识及风险管理方面全面加强指导。护士是防范跌倒最重要的环节,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引起患者跌倒的实质性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加倍防范措施。

2.患者 / 家属 / 陪护培训:患者 / 家属 / 陪护在预防跌倒起积极作用,加强他们的教育培训,纠正他们认为跌倒防不胜防的错误观念使他们对跌倒有充分的认识和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主动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对防范策略的开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ppt59、60)图片显示的是防跌倒具体实施。

(三)环境因素的管理

环境设施不完善与老年人自身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跌倒发生的危险。而环境因素是较容易通过各种改善、维护等措施而得到控制的部分,因此,重视环境和设施维护,对减少跌倒的发生很有必要。

跌倒的评估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管理者需更新管理理念,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改变以往发生跌倒时总是考虑患者、陪护、护士个人的过失而治标不治本的管理理念,从系统方面分析根本原因,寻找改善的契机,通过建立并实施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加强环节监控管理,保证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七、总结

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跌倒的预防需要多学科的合作,首先要识别高危跌倒的因素,进行标准的预防策略,实施个体化的干预,重视比较轻的损伤或者没有损伤的跌倒,同时要增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次跌倒的风险。

第三篇:老年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

北京电大护理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综述论文

题目:老年患者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

姓 名:刘晶晶 指导老师:宋桂云

2017.2.10

老年患者跌倒的特点与预防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刘晶晶

【摘要】:跌倒是指人体平衡丧失引发意外的体位改变,导致人体倾倒着地的突发事件,跌倒受个体健康#疾病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跌倒轻者可引发身体不适,重者可产生各种损伤,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等灾难性后果,老年跌倒常表现为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而且显著增加医疗卫生保健成本和大量的社会资源,已成为当今各国政要不得不面对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预防跌倒,减少老年跌倒危害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重 要。

【关键词】 老年,跌倒,预防

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事故,衰老和疾病增加了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1],据文献报道住院期间的跌倒事件中,环境因素占50%,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老年人不易适应新环境,环境的改变加重了其跌倒的风险[2-3]。

跌倒是指人体平衡丧失引发意外的体位改变,导致人体倾倒着地的突发事件。跌倒受个体健康、疾病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以老年人发生率高。跌倒轻者可引发身体不适,重者可产生各种损伤,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等灾难性后果。同时也给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医疗费用大大增加,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如何防范老年人跌倒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消除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1 老年跌倒的特点

老年跌倒受老年生理特点、疾病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呈现一定的发生规律。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65 ~ 69 岁的老年人中,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30%,男性约为13%;而80岁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50%,男性约为31%[1]。”在美国,28% ~ 35%的社区老年人和30% ~ 50% 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每年至少发生1 次跌倒[2]。

1.1我国老年跌倒的发生率及其危害与美国基本相当,每年至少有2 500 万60 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75 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与损伤的发生率则成倍增加[2]。跌倒是导致老年人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跌倒损伤主要包括: 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骨折和颅脑损伤等。老年骨质疏松和功能退变可能是跌倒后骨折的疾病基础。在65 ~ 75 岁 的老年人中,腕骨骨折比髋骨骨折更为常见,而75 岁以上老年人主要以髋骨骨折为主,这种差异可能反映75 岁以上老年人反应迟钝对髋关节的保护能力显著受损[3]。骨折和颅脑损伤是老年跌倒后致残的重要疾病[4]。老年意外伤害以跌倒为主,是位列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及肺部疾病之后的老年人第五大死亡原因,其中约1 /5 的老年跌倒损伤是致命性的[5]。在跌倒住院的老年病人中,一年后大约仅半数患者存活。因此,老年跌倒在流行病学上表现为发病率高、病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征。

1.2跌倒是人体平衡丧失的结果。正常人体平衡功能的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控制下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功能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正确的姿势感觉信息输入、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与整合功能,以及正确而快速的运动系统反应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三个必备条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导致跌倒的发生。2.影响老年跌倒的因素包括内在危险因素和外在危险因素。

前者以个体/病人为主体,后者以环境要素为客体。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常表现为多病共存、并发症多和恢复慢的疾病特点,人体平衡功能减退,这是影响老年跌倒的内在因素。环境因素不仅包括老年人生活和活动场所的情况,还包括患者的穿着及辅具等因素,如道路障碍、光线不足、不良的卫浴设施、鞋帽与衣着不合、拐杖或支具使用不当、老年人监护与家庭护理不当等,以及不良的社区环境等,这些都是引发老年跌倒的重要的外在条件因素。

老年人感觉系统功能退变,尤其是本体感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视觉不同程度受损,这无疑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戴尅戎[6]等研究显示,在明亮环境睁眼单肢站立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平衡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闭眼单肢站立时,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则显著低于青年人,这说明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老年人平衡功能中重要性,也说明视觉环境的重要性。老年人视力和前庭功能减退,影响涉及患者的步态、平衡和协调等运动功能,而视力双盲的后果则异常严重。运动系统的协同活动也是维持平衡的重要因素。老年人肌肉退变导致患者肌力减退与流失,骨的退变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1 生理因素高龄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存在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不良、行动迟缓、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能力差等情况,易导致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可造成生理性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各种感觉、运动、定向力、听力下降,易发生绊倒或滑倒[7]。

2.2 心理因素老年人比较固执,不服老,不重视跌倒的防范,生活上不想麻烦别人,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而采取单独活动,导致跌倒发生。此外,害怕跌倒的心理可以限制老年人的活动,降低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8]。有学者调查了9096 名美国老年人,其中有50%的老年人承认害怕跌倒会影响其日常的活动能力,这种对自身平衡能力信心下降的心理反过来会促使功能的下降与自我行动能力受限,从而导致跌倒的危险增加是另一个潜在的因素[9]。2.3 疾病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小脑病变、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如体位性低血压、椎动脉供血不足;其他包括认知障碍、痴呆、风湿关节炎病、甲状腺病、虚弱、眩晕、视觉损害、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等。据调查,约83.1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均能影响感觉的输入、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力量与协调,如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都与跌倒相关联[10]。

2.4 药物因素在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中,药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老年患者常并发多种疾病,用药种类繁多。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糖药、安眠药等可通过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跌倒风险。有研究发现,4 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会显著增加跌倒风险。安定、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精神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平衡功能、认知功能、锥体外系作用引起头晕、反应迟缓和体位性低血压。与不服用这些药物的个体相比,服用精神类药物者的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了2倍[11]。大量或多种药物混杂作用可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并随服药的种类呈指数增长。

2.5 跌倒史有文献报道,曾经发生跌倒的患者再次跌倒的概率增加16%~52%[12]。有跌倒史已被证明是跌倒的风险因素。另外,跌倒患者其跌倒方式与场所也惊人的相似。有学者发现,58%的多次跌倒患者重复了其跌倒的方式,64%的多次跌倒患者是在同样的场所再次跌倒。有过1次或多次跌倒史将会大大增加跌倒概率[13]。

2.6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亦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老年人的生活安全由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因素所决定。住院后不熟悉新的环境,地面潮湿,地面水迹未干,室内光线不足,地面不平坦,过道有障碍物,不适宜的家具及卫生间设施,室内家具摆放不当,鞋子、衣裤过长或过大等均易引起跌倒。

2.7 照顾者因素子女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长期照顾老年人而雇佣陪护或由家里保姆照顾。而这些照护者未经过医院统一进行专业的培训,不能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对老年人缺乏细心、耐心、责任心,有时不服从病区管理,家属监管不[14]力。虽有24h陪护,但在老年人病情稳定时,陪护人员放松了对患者照顾,放任患者单独活动,导致了跌倒的发生。3.老年跌倒的预防策略

老年跌倒的发生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后果严重,涉及患者个体、家庭和社会众多方面,因此,应充分认识老年跌倒的危害,树立预防第一的思想,实施必要的跌倒预防与干预策略。这些预防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3.1 加强卫生宣教,政府参与,社会支持,多部门协作老年跌倒原因错综复杂,危害严重,因此应充分认识老年跌倒的特点与发生规律,尽可能全面考量影响老年跌倒的内在危险因素和外在环境条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实施政府参与,社会支持,多部门协作的预防策略。WHO 跌倒预防策略建议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15]。在WHO 跌倒预防模式中,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发挥领导和协调功能作用,医疗与科研单位负责制定符合患者个体特点的切实可行的跌倒预防方案,这些方法 在医院、社区和养老院中付诸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健康教育是跌倒预防策略中基本而重要的环节。健康教育对象不仅包括老年人,而且还包括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社区工作人员、老年照顾与陪护人员等。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改善社区、养老院和家庭环境,为老年人配置安全的卫浴设施和楼梯护栏,加强老年人监护与家庭护理等,这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预防老年跌倒,减少跌倒危害。

3.2 疾病防治与环境改善相结合衰老和老年相关疾病是导致老年跌倒的内在危险因素,不良的环境是导致老年跌倒的外在条件因素。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对于患有白内障、青光眼或视网膜疾病的老年人,及时有效的临床医学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减少跌倒的发生;同时,通过改善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照明,提高视觉输入质量,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视觉在维持人体姿势和平衡功能中的作用,预防跌倒。对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适当补充钙和给予维生素D3 治疗,有助于减少跌倒骨折的发生 [16]。适当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原发病的治愈,改善功能,这可以减少老年跌倒的风险。如血管扩张剂有助于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供血供氧功能,这对于预防跌倒有益;合理使用降糖药是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关键要素,也有利于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对于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合理的镇痛药物或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病痛,而且可以减少跌倒发生,直接发挥预防作用。3.3提供安全、合理的病区环境(1)病区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平坦无障碍物;(2)病室光线充足,物品放置规范有序;(3)病床高度合适,配有床栏,呼叫器置于患者易拿处;(4)卫生间、淋浴房增设防滑垫,配有呼叫器及扶手;(5)过道、楼梯设有扶手,高度适宜,放置防跌倒标识;(6)保洁人员做卫生时设置好醒目的“小心跌倒”标志,以提高患者警惕;(7)定期对病房设施及环境进行及时检查、维修与改进。

3.4治疗原发病合理安全用药、减轻疾病所致症状是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重要基础。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后注意事项。3.5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了解如何防止跌倒,克服惧怕心理,摆脱跌倒的阴影。对于高估自己体能的老年人给予耐心解释自身生理和病理变化,使其意识到跌倒的危险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3.6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入院时评估或住院期间评估为跌倒高危患者,均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根据原因宣教预防跌倒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评估自理能力。平坦无障碍物;(2)病室光线充足,物品放置规范有序;(3)病床高度合适,配有床栏,呼叫器置于患者易拿处;(4)卫生间、淋浴房增设防滑垫,配有呼叫器及扶手;(5)过道、楼梯设有扶手,高度适宜,放置防跌倒标识;(6)保洁人员做卫生时设置好醒目的“小心跌倒”标志,以提高患者警惕;(7)定期对病房设施及环境进行及时检查、维修与改进。

3.3 治疗原发病合理安全用药、减轻疾病所致症状是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重要基础。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后注意事项。3.4 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了解如何防止跌倒,克服惧怕心理,摆脱跌倒的阴影。对于高估自己体能的老年人给予耐心解释自身生理和病理变化,使其意识到跌倒的危险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3.5 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入院时评估或住院期间评估为跌倒高危患者,均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根据原因宣教预防跌倒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评估自理能力。3.6 建立建全规章制度

3.6.1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安全管理手册》、《跌倒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及报告制度》等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增加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护理人员主动进行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经常提醒老年人注意预防跌倒,对减少老年人跌倒有实际意义[17]。

3.6.2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成立病区跌倒监管小组,根据老年人病房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质量考核标准:(1)各级护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度,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责任心;(2)患者入院时必须做好入院告知安全相关注意事项;(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3.6.3 建立跌倒报告登记制度、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包括全面评估、高危跌倒标识醒目、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患者发生跌倒应及时填写“跌倒患者登记报告表”,并及时组织讨论,采取措施改进。

3.7 强化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本科采用以下措施培训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老年专科知识培训和跌倒风险知识教育,根据老年人生理和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护理;(2)定期学习跌倒应急预案及流程,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责任心;(3)每月组织与患者、家属及陪护座谈会,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提高预防跌倒意识,使其主动配合。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住院患者日益增多,跌倒是老年人常见问题。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跌倒不仅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跌倒后出现的骨折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本科为老年人内科病房,收治老年人均为高龄,出现跌倒的风 险高,帮助老年患者完善功能、消除现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意外发生、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住院并发症及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的医术,而且需要一颗 父母心,确立起 “ ”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服务亲切,加 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法制与 4.4 社会层面: 客观报道与促[2] 廖静茹.医务人员休息权研究[J]进和谐

社会媒体应当基于客观角度社会,2014,(14): 176-177. 对医生

[1]周绿林,张婷婷,王森.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关系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 14-17.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2]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老年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中 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9):711-714.[3] 董一璇.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360.[4] 杨丽,朱国珍,刘后玲.循证护理理念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 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9):47-50.[5] 赵慧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43-44.[6] 苏海丹,黄春燕,成翠珍,等.对老年患者防跌倒的认知行为 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6,22(2):6-7.[7] 张莉,瓮长水,王秋华.老年人得到的评估与干预策略研究进 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13.[8] 王翠霞,王玉军,胡可纯,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 护理对策[J].空军总医院学报,2010,26(1):12-13.[9] 蔡芳,黄艳华.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病人跌倒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93-95.[10] 齐爱娇.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全科护理,2011,9(34):3146.[11] 刘护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 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77-78.[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report on falls prevention in olderage.http: / /www.who.int /entity /ageing /publications /Falls _ prevention7March.pdf.[13]Kannus P,Sievnen H,Palvanen M,et al.Prevention of falls and consequentinjuries in elderly people〔J〕.Lancet,2005;366: 1885-93.[14]Rubenstein LZ.Falls in older people: epidemiology,risk factors and strat-·460·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年1 月第33 卷

egies for prevention〔J〕.Age Ageing,2006;35(Suppl 2): 37-41.4 Nevitt MC,Cummings SR.Type of fall and risk of hip and wrist fractures.The 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research group〔J〕.J Am GeriatrSoc,1993;41: 1226-34.[15]戴尅戎,顾嘉瑜.人体平衡功能的定量评定及其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2;70(8): 450-2.[16]Tinetti ME,Speechley M.Prevention of falls among the elderly〔J〕.N EnglJ Med,1989;320(16): 1055-9.[17]Leveille SG,Jones RN,Kiely DK,et al.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 andthe occurrence of falls in an older population〔J〕.JAMA,2009;302:2214-21.[18]Geusens P,Autier P,Boonen S,et al.The relationship among history offalls,osteoporosis,and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Ar__ [19].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月15日第29卷第1期J Mod Med Health,January 15,2013,Vol.29,No.1 [20] 化前珍7老年护理学H)I7!版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

第四篇:预防患者跌倒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一、制度

1. 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

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

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

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

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

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 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 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 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一、预案

1. 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 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 3 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 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

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 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 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 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 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 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 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 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第五篇:跌倒、坠床试卷(含答案)

儿科跌倒、坠床培训试卷

时间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预防患者跌倒,尽量将床的高度设置为:

()

A、随患者意愿

B、最高位

C、最低位

D、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E、方便患者家属护理

2、下面哪类患者有跌倒和坠床的危险:

()

A、步态不稳者

B、头晕、眩晕、血压不稳者

C、意识 / 精神障碍者

D、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药物者

E、以上都是

()

3、询问患者:如“你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对哪项能力的评估: A、时间定向力

B、地点定向力

C、空间定向力

D、人物定向力

E、认知定向力

4、患者坠床高危时段是在什么时候:

()

A、夜间 B、中午 C、上午

二、多项选择题:

1、预防患者跌倒的观察要点包括:

()

A、患者的神志、自理能力、步态

B、患者的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的状况

C、评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

D、掌握病人目前的饮食情况

E、观察患者衣着

2、为了预防患者跌倒,必须提供安全的环境,下面哪些因素与跌倒有关:()A、地面过滑

C、地面潮湿

B、地面凹凸不平

D、过道上有障碍物

E、拖地时无设置“小心地滑”提示

()

3、对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应评估: A、患者年龄、意识

C、病区环境

B、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

D、家庭、社会支持情况

E、了解患者的治疗和用药

(ABCDE)

3、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包括: A、肢体无力、行动不便者、步态不稳者

B、身体虚弱、头晕、眩晕、贫血、血压不稳者 C、精神状态差、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意识障碍者

D、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药物者 E、婴幼儿、高龄、视力不佳者

4、预防患者跌倒和坠床的措施有:

()

A、保持病区(室)过道通畅

B、拖地时设置“小心地滑”提示 C、浴室地面铺防滑垫

D、在病区通道、浴室及厕所安装扶手、座椅和座厕

E、每日对平车、轮椅、床栏、病床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三、名词解释: 跌倒:

四、判断题:

1、为了预防病人跌倒,病房的洗手间、浴室要有提示易滑倒的醒目标志。

()

2、为防患者跌倒,应将病床调至最高位置,并固定好床脚刹车,必要时加床档。()

3、为了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每月对平车、轮椅、床栏、病床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保持其功能状态完好。

()

4、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患者或家属评估结果,拟采取的措施以及配合方法。

()

()

5、偏瘫、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觉异常。

下载2014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跌倒的预防与管理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跌倒、坠床试卷(含答案)

    跌倒、坠床试卷(含答案) 12月份N1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老年人跌倒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应考虑: A、股骨颈骨折B、腓骨骨折C、颈骨骨折D、膑骨......

    安全管理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安全管理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性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跌倒是住院......

    预防跌倒坠床温馨提示(范文大全)

    预防跌倒/坠床温馨提示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 感谢您对我们医院的信任,入住到我们科室,但住院后因为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增加您跌倒/坠床的危险:  因长时间卧床,突然起床、蹲......

    跌倒预防报告处理制度.doc(大全五篇)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护理部管理资料2013年9月 跌倒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一、跌倒预防制度1、 跌倒风险评估 所有患者入院或转入时,均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于65岁以上、意......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

    跌倒(坠床)的防范管理制度 一、 评估患者跌倒的因素 1、 医学上相关危险因素 (1) 视力减退或受损:如白内障、青光眼。 (2) 心血管系统:如体位性低血压、晕厥。 (3) 下肢功能不良:如中风......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

    预防跌倒和坠床护理措施 1. 保持病房和周围环境安全,无杂物,地面干燥避免湿滑。 2. (告知)下床活动的动作宜缓慢,先在床边坐5-10分钟,无头晕等不适时再下床活动,以防体位至低血压的......

    预防跌倒“十知道”(优秀范文5篇)

    预防跌倒“十知道”1、 行动不便、虚弱、无法自我照顾、智力下降的病人,请家属在旁陪伴,协助活动。 2、 下床时请慢慢起来,特别是您在服用某种特殊药物时,如降压药、安眠药等。......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护理(共5则范文)

    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专业专科升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对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专 业:护理学 年 级:2011级 学 号:1151H152 姓 名:吴叔云 指导教师: 住院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