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思想的结合
摘要
艺术设计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及科技水准,艺术设计的精神性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风尚等.所以说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需要结合发展的,传统是设计的基础和产生的条件,时代是设计的发展基础物质,只有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创造完美的艺术设计,为人类的生活提高质的飞跃.民族性构成艺术价值的内在规定性。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的伴随,而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也总是充满民族性,蕴涵鲜明而浓郁的民族气质的,它们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艺术作品充满民族性的关键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在于一个民族理解事物和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和眼光。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文化;图案;设计思想
Abstract
Art design can reflect a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an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the spirit of art and design performance reflects a na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fashion of The Times.So art design of nationality and times is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cond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produce, age is a design development based on material, only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can create the perfect artistic design, life improve qualitative leap for mankind.The inherent regularity of nationality form artistic value.A great nat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ill b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but the really great works of art are always full of national character, contain sharp and strong national temperament, they are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national spirit, flowers and the fruits of life.Works of art full of nationality lies in has the national spirit, is a people understand things and see the world's unique style and vision.National arts and national spirit has a natural connection.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pattern;Culture;Design;Design ideas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目录„„„„„„„„„„„„„„„„„„„„„„„„„„„„„„„„3 前言„„„„„„„„„„„„„„„„„„„„„„„„„„„„„„„„4 1.中国传统图形的形成„„„„„„„„„„„„„„„„„„„„„„„„5 1.1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历史及思想体现„„„„„„„„„„„„„„„„5 1.1.1传统图案的历史发展过程„„„„„„„„„„„„„„„„„„„„5 1.1.2传统图案的思想体现„„„„„„„„„„„„„„„„„„„„„„5 2.中国传统图案的特点及运用„„„„„„„„„„„„„„„„„„„„„6 2.1 中国传统图案的特点„„„„„„„„„„„„„„„„„„„„„„„6 2.1.1具象题材,抽象运用„„„„„„„„„„„„„„„„„„„„„„6 2.1.2对称与均衡时基本的构图法„„„„„„„„„„„„„„„„„„„6 2.1.3繁复求变、乱中有序„„„„„„„„„„„„„„„„„„„„„„6 3.中国传统图案的内涵„„„„„„„„„„„„„„„„„„„„„„„„7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7 4.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的结合„„„„„„„„„„„„„„„„„„„8 4.1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形式„„„„„„„„„„„„„„„„„8 4.2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精神体现„„„„„„„„„„„„„„„„„„„8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前言
中国传统图案包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创作和生产的丰富经验积累,它既是物质的体现,又是精神的反映,没有传统美学的修养,所反映出来的现代设计就会先天不足。吸取中国传统图案的精髓,把它与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下面就几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来分析其在设计中的体现。
1.中国传统图案的形成
1.1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发展及思想体现
1.1.1传统图案的历史发展过程
龙凤类吉祥图案、花卉类吉祥图案、文案类吉祥图案、雕刻、摆设类吉祥图案、喜庆类吉祥图案、吉利类吉祥图案、“福”吉祥图案、“禄”吉祥图案、“寿”吉祥图案、建筑类吉祥图案、祥云火炬:传统云纹式样的运用。金镶玉奖牌:古代金玉嵌错工艺,中国传统装饰文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等。传统图案在原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原始人制作各种器皿,尤其是陶器、青铜器。大多纹样有饕餮纹、蛟龙文、龙文、象纹、鹿纹、绳纹、云纹、雷纹、蟠篱文、环戴纹等。
1.1.2传统图案的思想体现
中国的传统图形历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长期发展所形成,多如在夜空中散发光芒的繁星,蔚为大观。这些包括丰富寓意、哲理和生活智能的美好图形,在诸如陶瓷、建筑、刺绣、家具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在中国人生活当中。这丰富的资源理应是现今视觉设计的一个宝库,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一些富有中国哲理、宗教、宇宙观和时空观的文化思想,往往是通过独特的图形传达具体内容的,如阴阳的太极,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讲求和谐与自然的观念,以现代的造型设计看,这些图形的创作达到非常高的水准,并且有现代感。其实,中国不少优秀的传统事物已被中国人遗忘,却倾向单纯走西化的道路,而有些西方人士,却比我们更重视中国古雅优质的传统图形。
中国传统图形经历数千年的转变,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要从传统中吸取其精华,作为基础而创新改造。正如张汀先生为《中国民间艺术》一书序中曾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代同步前进,这将有利于提高国民审美情操与文化素质。” 艺术创作应不限于传统形式,应该站在时代中向前迈进,不断创新。就以龙来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尊贵威仪形象成为帝王的象征。龙是传说中的神的物,千百年来是没有定型的。在现今海报宣传中,就以“现代龙”为题材,设计遗弃了传统细致复杂的龙形形式,重新用几何图案创作出新的“龙”形。在造型上,运用几何图案来创造。龙身由六个不同大小圆弧左右上下起伏穿插构成,没有繁复的鳞片,只以龙背上的小三角及半圆象征。这种古为今用的方法,运用在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上都能充分地体现中华民族丰厚的底蕴。
2.中国传统图案的特点及运用
2.1 中国传统图案的特点
2.1.1 具象题材,抽象运用
传统图案中的主要题材均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器皿、用具等。这些具象的事物,吉祥图案在造型中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往往服从视觉上的快感,而突破平凡的樊笼,体现出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
2.1.2 对称与均衡时基本的构图法
传统图案常常存在一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面、多面)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不同形(色)但量相同或近似的纹样,这种组成形式称之为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其中,对称与不对称是依据样纹占据空间位置的状况而言的,它交代了吉祥图案组织单元的布局;而均衡与不均衡指的是纹样各部分力量分布的状况,它决定着吉祥图案的平衡美感,通过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传统图案表现出一般描绘图案不同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组织性,这正是吉祥图案具备装饰属性的重要前提。
2.1.3繁复求变、乱中有序
传统图案的繁复是有别于现代美术的一大特征,但传统吉祥图案的繁复有别于现代应用美术图案的一大特征,但传统吉祥图案的繁复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单纯的重复,它更加讲究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将疏密、大小、主次、虚实、动静、聚散等做协调的组织,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即“乱中求序”、“平中求奇”。这更增加了吉祥图案的层次和内涵,但从装饰应用的角度看,它对加工工艺的要求显然是比较苛刻的。
3.中国传统图案的内涵
3.1中国文化图案的内涵体现
“吉祥”,其意为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语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上古之时,便有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诉诸感性显现的形式,即绘成图画,俗称“吉祥图”或“瑞应图”。早在殷周时期的玉雕及青铜器上,这便是“吉祥图案”或称“寓意图案”的发端。如于北京平谷、河南郑州等地出土的商代铜器上,常饰有首尾相接的鱼纹,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赋予鱼以“吉祥”寓意或“吉祥”象征,借“鱼腹多子”这一生物形态的现实存在,寄寓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和憧憬。以后历代此种具有“吉祥”寓意的图像,正如“吉祥”寓意所企盼的那样:“瓜瓞绵绵”,赓续不断了。如春秋战国的铜镜,秦汉的瓦当、画像石,南北朝石窟壁画,隋唐碑雕、石刻,宋代陶瓷、织锦等,都作有丰富精彩的“吉祥”图像或曰“吉祥”图案。真正具有“吉祥”图案的审美文化蕴意及其形式美表现特征的,是绘制于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公元171年)的《五瑞图》,左为黄龙,右为白鹿,下左二树四枝“连理”,中一嘉禾,禾生九茎;右有一树,树下一人举盘“承露”,乃中国现存最早的吉祥图案。另,三国吴主孙亮,制作琉璃屏风,上镂“瑞应图”,达一百二十种之多,可谓集吉祥瑞庆图案之大成。①元代之后,吉祥图案于民间广泛流行,至明清而大行其时,成为一种蔚为风气的民俗现象。俗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此时的吉祥图案,除仍用于建筑、车舆及日用器物之外,已将应用的中心挪移到织物以及衣帽鞋履等服饰审美文化现象形态方面上来。我们对于吉祥图案有了概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便可以对吉祥图案作出一个描述性的规定。吉祥图案,即是运用谐音、嵌字、符号、象征或曰“象德”、比喻或曰“比德”等表现手法,采用传统的罨画②或曰生色、球路、连锁、拱壁、汉瓦、八搭韵、四向对称连续(即“四方连续”)等传统构图式样,并用于陶瓷审美文化现象形态之上的,以表达具有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等审美蕴意的装饰性图案。
4.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4.1 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形式
图案与构成在本质上是对同一问题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认识,图案的观念立足于农业手工业社会,其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从具象的感性出发,从形象思维的角度来协同装饰的要求,而构成的观念则立足于工业社会,其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以迎合创新的需要。图案可以作为一种积累,提升传统艺术修养,借鉴传统图案中的精华,有效的利用到现代设计中,使设计同时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感;对于构成,可以使我掌握设计的基础语言,培养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图案与构成应兼容并蓄才能将本土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性设计理念融合起来。本人认为,只求构成就好比只追求时尚而没有民族特色,反之则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例如凤凰传奇组合,他们便是很好的融合了民歌与流行哥的唱法,既时尚又不空洞。很多设计作品就是利用了传统的元素并用当代构成理念表达出来。也可以这么说,图案解决的是内容的问题,而构成解决的是形式的问题,缺一不可。
4.2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精神体现
艺术设计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及科技水准,艺术设计的精神性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风尚等.所以说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需要结合发展的,传统是设计的基础和产生的条件,时代是设计的发展基础物质,只有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创造完美的艺术设计,为人类的生活提高质的飞跃.民族性构成艺术价值的内在规定性。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的伴随,而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也总是充满民族性,蕴涵鲜明而浓郁的民族气质的,它们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
结论
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时代精神是构成文艺价值的基本因素和主要材料,是伟大艺术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取向。要积极吸收我国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坚决摒弃一切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糟粕和精神垃圾。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取艺术设计工作者怎样在自己的实践中“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呢?自觉地珍视和充分地利用我们民族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要自觉的尊重文艺家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并热情地鼓励和期待反映我们民族新的历史性奋斗和人民深刻的心灵呼唤中创造新的文艺精品、产生新的文艺巨匠。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彭吉象.中国艺术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赵 农 著.中国艺术设计史.[J].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1)(3)段建华.中国吉祥装饰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4)田自秉 ,吴淑生.中国纹样史[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5)王振复.中国美术史教程[J].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6)陈辉吾.道家美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美学散论,2008,(9).致谢
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把四年学的专业知识又一次进行了展示,在这期间我非常感谢指导老师给我的帮助,无论是建议或者指导,让我知道了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其实不难,只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也对我学生时代交上一份完整的答卷。
第二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和谐、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兵家注重战略,这些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儒家思想
儒家也称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和谐,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提升企业管理人品质修养的文化内核。代表人物如被誉为一代儒商的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便是以儒家思想管理企业取得了令世人嘱目的成功。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人和谐相处。道家思想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企业管理者成功管理团队、打造高素质高效率团队的法宝。其最具价值的管理理念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以柔克刚。
法家思想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最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概念,但由于其思想本质是为极端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服务,其大部分思想被普遍认为已经落伍、过时。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该学术思想中合理的科学内涵,其中仍有许多精华值得现代企业管理人士借鉴。如它的法治思想,要求企业必须以法制作为管理的基础,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健全,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法制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规范企业法制化建设,做到管理有“法”;“法不阿贵”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必须秉公执法,不偏不私,即便是最高层管理者也不能享有“法”外特权;“赏誉同轨”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在运用赏罚、毁誉两种激励机制时要做到目标一致,措施得当,在物质鼓励的同时结合适当的精神鼓励。
兵家思想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是孙子(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虽是讲的领兵作战,但它却被各个国家的企业家广泛运用在商战之中,原因就是它富含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销售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儒家思想讲的是管理之“道”,兵家思想讲的则是管理之“术”。首先,孙子兵法开篇言“五事”,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主张天地人三才合一,知天知地,还要知人知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其次,孙子兵法提出“为将之五德”即“智信仁勇严”,此乃企业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智者人附,信者人归,仁者爱人,勇者服人,严者明人,当企业管理者拥有这些素养后,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潜力,实现“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再次,孙子兵法的“奇正相生,出奇制胜”思想,更是企业追求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谋略。企业要想得以长久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必须要有大胆创新的意识。
总结
中国渊远流长的数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一定是不成功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管理思想更值得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研究并探究其现代意义,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华传统精华文化的根基之上寻求各种文化的交融点,做到中西合壁,科学发展,并以理论结合实际,尽快探索建立起现代企业的“中国管理模式”,让中国传统文化再焕生机,让中华民族企业傲然崛起。
第三篇:中国传统图案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图案现状分析
———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对标志并不陌生,在经济信息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的公用标志,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商标或是有关专利的专用标志,都可谓是无处不在。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是具有相当视觉美感的一种艺术造型,但它同时也是实用美术,它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近年来标志成为了CI策划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个产品的名称,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业形象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标志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可是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呢?当然不是。我们从近年来一些脍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标志设计的佳作中不难看到设计者是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
在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而最能形象生动表述出这一哲理的,则要算“太极图”——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衔合得天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通过这个“太极图”,祖圣和先贤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都是广泛适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设计这个概念中,我们则把这种形式称之为“互让”。
(1)现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了。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到正式的奥运会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大家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
综合上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他设计专业如广告设计、海报招贴、室内设计等等多个方面,设计的理念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图案的启发,都是借助传统图案的形式,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第四篇:中国传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易经》与天人合一
《易经》与天人合一
XXX 学号 xxx一班
摘要:文章简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与基本内涵,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与《易经》的关系。并从“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方面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活和谐;古代哲学;卦;生活 引言:
《易经》是我国一步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同时,他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1]
然而,《易经》并非只有帝王、术士才能取去研究的,实际上《易经》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它所阐述的易理不仅适用于统治者和政治、军事家,而且适用于全体人民,它一阴一阳的排列组合,保罗了时空万象,阐释了天人义理,可以说它就是宇宙的真理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易经》阐述的是万物的普遍规律,是一本由古老而深邃文化沉淀出来的经典之作。
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是专门专注于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的,对于普通的群众而言,他们更关心的往往是日常生活上的事宜。但是,《易经》依然是指导人们美好生活的“引导者”。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必然能使得生活更为舒适和和谐。本文将简单阐述《易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并试图将它的理念与日常生活结合,描绘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正文: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为历来的思想家所重视,道、儒、佛家都不例外。
而《易经》的根本,在于帮助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它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易经》中,乾、坤二卦代表天、地,而天地引申开来也分别有各自的含义。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个天空,又可以代表天地整个自然界,而地则是人类来已存在的家园,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2]
一、何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
合一的存在状态。是天、地、人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追求天、地、人构成的整体的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
二、《易经》中的“天人合一”
下面将简单分析《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乾卦和坤卦,以此来分析《易经》中天人合一中天地人中的天与地。
乾为天,包罗万象宇宙无边,虽然运行有序,但高深莫测。乾,元亨利贞,象征着天,而我们就生长在天地之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我们应该要顺天道而行,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融入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从不停息地以求得共同发展。
坤为地,一般认为包容、顺从、忍耐、柔顺是它的主要内涵,但其最大的特点是负载万物。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实际上,地一直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人们在地面上
耕种粮食,安居乐业,人类自古就把大地比喻为哺育自己成长的母亲。因此,天、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因此人要继续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自然也就是与天、地的关系。
三、“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可以看成中国传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理想。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涉及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人性与天道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所以“天人合一”思想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将“天人合一”就简单地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辩证的基本方法,既要从宏观方面在整体上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又要从微观方面对其复杂内容加以具体的科学分析[3]。但至少“天人合一”包含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第二,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应服从普遍规律。第三,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第四,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
“天人合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是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7]:
“天人合一”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传统。“天人合一”有对天人关系原生状态肯定的意味,人是天的产物 ,肯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本原地位。中国文化所强调对大自然的回归,进而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即血缘关系,纳入伦理当中,使道德的规约作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文化。“天人合一”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性思维的。“对人与自然未分化的合一所进行的整体观使得中国文化有着对整体、群体的认识。”
“天人合一”导引出中国文化“内在超越”的精神追求。中国哲学中强调“天人合一”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也有人是“天”的产物、自然的产物、人能认识自然的意味。《中庸》讲‘天命之谓性’,意即天命内在于人心之中,人把自己内在的德性发扬出来,就是阐明天道的一种方式,人对自然的理解依靠人对自己的本性以及生生不息之源的体证。孕育了“内在超越”这一中国文化最深刻的智慧。
四、总结
《易经》是中国人们对自然宇宙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其中“天人合
一”的思想是一种宇宙的思维模式,他帮助我们在万变的环境中找到本我,找到与环境想适应的那份宁静,怀着这种宁静的心态,我们能够沉着应对各种变乱,这为我们谱写属于我们的和谐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左右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它强调人自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它的意义在于要求解决人与整个宇宙的关系问题。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在于深刻的揭示这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影响哲学界,同时也是生态伦理与人伦道德体系的建设的基础,并且对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五、参考文献:
[1]祖行.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祖行.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26-27 [4] 孙江.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J].法学杂志,2009(01).
第五篇:中国传统思想与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思想与企业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育和融合了许多深刻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巅峰,儒家、道家、法家等等百家争鸣,加上后来汉朝传入我国的佛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中国的哲学才愈加缜密和深刻。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当代,中国传统思想的光芒并没有黯淡,反而企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它既能网罗人才、吸引人才,也能利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它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当中国传统思想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新型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儒家,道家,法家,企业文化,管理
一、儒家:和谐文化
“仁”是中国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组织行为的规范。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企业的任何工作都应该以维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同时也应该以人的利益为皈依点,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物为中心。人的行为,最终是以人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以“仁爱”的思想管理企业,在员工的思想上建立仁德思想,企业的制度和体系就有了思想上的根本保证,就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良好效应,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
如何让员工建立仁德思想,首先就是尊重员工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的企业主体,不应该强加企业文化给员工,而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造员工。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管理者要做到“智”。历史上有很多贤能之士非但没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小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管理者要做到“智”并不容易,而智也是以“仁”为基础,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管理者选拔贤德的人才,不仅对于管理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发扬一种良好的用人风气也至关重要。只要小人远离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就少了一项人为的隐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文化不是空喊口号,如何融入员工是管理的关键。这要从两方面来处理,一方面,要了解企业内部员工所喜欢和关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员工所厌恶摒弃的事情,作为加强企业文化的切入点,找准企业管理的症结所在,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管理的力度。
企业文化同时要顺应民心,如果没有民心的支持,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不会实现的。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对于民心的概念是模糊的,管理者并不知道民心产生的根源以及怎样获取民心,对于管理工作应顺应民心没有足够的认识。中国的企业崇尚精英管理,但是少数精英代替不了民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所有决策的执行对象最后总是要落实在员工身上,如果大部分的员工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那么这个决策的执行就不会顺利。员工对于之执行,完全有权采取不同的态度,管理者是无法控制的,员工可以积极,也可以消极,可以全部执行,也可以部分执行。而决策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导致一个企业的存亡。
企业要想团结长久,管理者就要得到民心,就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可以说,信任是民心之本。首先,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制度,而这项就应该充分体现民权,因此,企业内部的制度应该由员工自己制定,这样的制度才是行之有效的制度,自上而下的制度只会让员工觉得反感和受压迫。其次,保证员工的福利,企业不是宗教,员工不是教徒,员工为企业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实现个人抱负,没有物质上的保证,员工没有理由为企业做贡献。还有,回到之前讲到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的主体,员工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尊重,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勤奋工作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之有利于生产的行为得到保持、强化和发展。对此,孔子提出了“惠而不费”的观点,认为最好的激励手段是使受惠者获得的利益由受惠者本人为自己生产出来。只有员工有了工作热情,顾客才会感受到优质的服务。
“德不孤,必有邻”,“德”是一个大磁场,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共同的境界,是群体对于共同认定目标的追求,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方式。它还是一种管理氛围,一种正气、积极向上的氛围,它能处处体现员工的精神风范,形成超强的凝聚力。
二、道家:战略文化
“道”是一种战略目标,是先见之明的境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
“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企业战略制定的依据就是企业发展的“道”,如果企业家弄清楚了自己企业的“道”,企业的战略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多方向,管理者要以虚静的状态来观察企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的生存环境,如果管理者头脑发昏,利令智昏,那么是很难看清事物的真相,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企业知道需要冷静观察,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以个人的欲望出发。
同时,任何企业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既要获得最大的利润,又不能走歪门邪道,这也许就是老子辩证思想的精髓。
名誉与身体哪个宝贵?身体与财物哪个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个有害?事实上,很多管理者都会出现矛盾。名誉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名誉而损害身体,身体如果损害了,名誉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在企业品牌上,品牌的信誉是靠质量的根本得来的,大量的宣传或许能在一时获得好的名声,但是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名誉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长久,中国的三鹿奶粉就是在这点上出现偏差,最终直接导致破产。
还有,企业的文化不能太过强势,盛气凌人。大企业与小企业的竞争中,如果大企业能经常实行一种企业兼并战略,通过合作和收购中小企业,便能减少内耗,赢得优势,而中小企业也应该为这种兼并创造好的条件,通过与大企业的合作,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实现双赢的局面。同时,如果企业之间存在良好的谦下精神,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增强的是综合国力。
三、法家:权势文化
“法”是一种手腕,刚柔并济,松弛有度。
“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企业的发展,必定需要制度,发展的越大,员工越多,制度也越要完善。在法家的治臣七术中,前四术至今仍然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
(一)从多方面观察验证下级的言行,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疑难问题,如果遇到一个疑难问题,对其解决方法一半人同意,另一半人反对,则需要考虑进反对人的意见,如果全部人都同意,这往往不是好事。
(二)对恶意藐视制度的人进行严厉惩罚,杀一儆百,防微杜渐。企业发展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会有人有安逸享乐的心态,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元老,如果放任不管,企业便会像人一样慢慢老去,最终消亡。
(三)对于有功绩的员工,奖赏一定要实现,适当适时的激励,能使员工愿为企业竭尽所能。如果企业无视那些做出功绩的员工,将他们与所有员工等同,便会抹杀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消极情绪。
(四)让下级单独发表言论,避免人云亦云。广开言路,不仅能使管理者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同时也容易涌现出一大批有想法肯干事的员工,而这些员工便是今后企业发展的基石。
“尽思虑,揣得失,直着之所难也。”
韩非子认为,一个人尽管很有智慧,也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事情,估算出所有的利害得失。特别是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管理者不能简简单单的认为企业只是自己的企业,其他人都只是来打工的,管理者更应该懂得企业是所有员工的企业,明确放权是管理者的明智之举。同时,当每个员工明确手中的权利和义务时,企业便能高效地运转,不断前进。
当然,儒、道、法家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企业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十分充足的养分,上述的几点无法面面俱到,只是将一些广为人知的三家内涵结合企业文化进行论述。
总之,兼容并包,是企业文化不断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