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9: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

第一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推进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我们非常有必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良性影响和局限性,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经营管理的思路,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的现代管理之路。

第二篇: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指导教师

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7班

姓名:

学号: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 并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道家文化的核心元素无为而治在中国的现代管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在提高领导者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道家 无为而治 现代管理

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理国家就如烹制一道美味的小菜(小菜一碟,而不是什么名贵大菜),反映了道家宽广的胸怀和幽闲的心情。烹小鲜,一表示这是一桩小事,不用着急着慌;二是烹小鱼不可随便乱翻动,要不然鱼就碎了。急了,就会乱了分寸,乱动就会把事搞得一塌糊涂。古人评论这句话是“不多事琐碎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而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治国若是,管理一个企业自然更不在话下。

道家一直以来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其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决策。把握好做什么、什么目标、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想办法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激励部下去做,而不是代替部下去做。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控,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要抓住管理的关键。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管理好人,通过管理人而管好事。要求管理者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

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通过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从而做到“闲”而有效。

其四,管理要建立合理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员工、供应商、顾客无法合理预期。没有合理预期,员工及与其合作的利益相关体行为短期性、不确定性增强,而短期行为、不确定性行为大量存在,使企业的稳定性减弱,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性增强。《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生气了。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都高兴了。为什么结果一样,朝三暮四猴子不高兴,而朝四暮三猴子就都高兴了呢?这里面有个管理的预期问题,前者预期置后,变数增加,风险增加,所以猴子不高兴。由于预期不同,导致猴子的积极性不同。其实许多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为什么不能多一点“朝四暮三”,少一点“朝三暮四”。同样的代价,由于传递给予企业合作者的预期不同,双方合作的效果将大相径庭。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

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若要达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企业管理者本身必须具备虚怀若谷、胸襟开阔的素质;必须要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和风范。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如果要做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就必须在干部和员工的使用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伯乐寻千里马、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必须建立一套道法自然、适合本企业特点、有前瞻性、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企业才能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运作。

中国古代强调管理的最高目标是无为而治。无为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要按照道即客观规律办事而道常无为。所以,管理者就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就是说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以自然为法,而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从管理的角度讲 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遵循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一切从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组织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袁声莉, 杨耀峰, 现代企业管理[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 ] 文选德.道德经诠释[ 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3 ] 刘曾惠.道家文化面面观[ M].齐鲁书社, 2001

[ 4 ] 罗宾斯, 库尔特著, 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 ](美)C.W.L.希尔, G.R.琼斯著.孙忠译.战略管理.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6 ]葛荣晋,李伟波.道家的“无为而治”与企业的科学管理[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11~116.

[ 7 ]高利民.庄子无用之用的另一种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05~112.

[ 8 ]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 9 ]王凤彬.“全息”原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5,23(3):8~12.

[ 10 ]许建良.道家“无用之用”的思想及其生态伦理价值[J].哲学研究,2007(11):44~48.

[11 ]宋培林.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演进[J].经济管理,2006(11):19~24.

[12 ]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 中华书局, 1956.[1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 中华书局, 1983.[14 ]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第三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我国传统管理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和谐、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兵家注重战略,这些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儒家思想

儒家也称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管理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和谐,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提升企业管理人品质修养的文化内核。代表人物如被誉为一代儒商的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便是以儒家思想管理企业取得了令世人嘱目的成功。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人和谐相处。道家思想的精华理念,可以做为企业管理者成功管理团队、打造高素质高效率团队的法宝。其最具价值的管理理念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以柔克刚。

法家思想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最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概念,但由于其思想本质是为极端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服务,其大部分思想被普遍认为已经落伍、过时。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该学术思想中合理的科学内涵,其中仍有许多精华值得现代企业管理人士借鉴。如它的法治思想,要求企业必须以法制作为管理的基础,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健全,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法制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规范企业法制化建设,做到管理有“法”;“法不阿贵”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必须秉公执法,不偏不私,即便是最高层管理者也不能享有“法”外特权;“赏誉同轨”的思想要求管理者在运用赏罚、毁誉两种激励机制时要做到目标一致,措施得当,在物质鼓励的同时结合适当的精神鼓励。

兵家思想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是孙子(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虽是讲的领兵作战,但它却被各个国家的企业家广泛运用在商战之中,原因就是它富含着极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销售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儒家思想讲的是管理之“道”,兵家思想讲的则是管理之“术”。首先,孙子兵法开篇言“五事”,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主张天地人三才合一,知天知地,还要知人知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其次,孙子兵法提出“为将之五德”即“智信仁勇严”,此乃企业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智者人附,信者人归,仁者爱人,勇者服人,严者明人,当企业管理者拥有这些素养后,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潜力,实现“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再次,孙子兵法的“奇正相生,出奇制胜”思想,更是企业追求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谋略。企业要想得以长久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必须要有大胆创新的意识。

总结

中国渊远流长的数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一定是不成功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管理思想更值得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研究并探究其现代意义,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华传统精华文化的根基之上寻求各种文化的交融点,做到中西合壁,科学发展,并以理论结合实际,尽快探索建立起现代企业的“中国管理模式”,让中国传统文化再焕生机,让中华民族企业傲然崛起。

第四篇: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作者:赵志萍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管理规律办事。这是“道法自然”的观点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

老子思想的精髓是“无为”思想。一切顺乎自然,既反对生活上的奢侈享受,又反对政治上的标新立异。老子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自然抬到最高的地位,最后总归到自然上。五千言《道德经》简直是一部自然赞美诗。既是崇尚自然,凡属于“自然”的都是好的,一经人为便不好了,这样他当然要主张“无为”。

老子认为,正是尊重了事物的必然,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结果,才使事情得以成功。而背离了这一原则,则导致事情的失败。我们要肯定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性,肯定其要求统治者治国要承认客观、尊重自然、顺乎民心民意、不逆潮流而动的合理性,但决不是肯定老子的一切听凭自然、放任自流、放弃任何管理的消极因素。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老子主张无为,不是消极无为,恰恰是透过无为,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而让所有万物能够顺乎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从而达到无不为。而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管理和管理者都有其特定的职能。现代管理者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应该什么都要管,无所不为。而应当分清那些改“为”,哪些该“无为”,而最后又能达到“无不为”。因而,作为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是深刻的。具体来说,这个启示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无为”就是不要勉强地去干那些悖于自然的事,悖于规律的事,而是要顺乎自然,遵循规律。“无为“的另一个涵义是不要干预过多。任何管理都不意味着过多的干预,必须留有余地,任其“自化”。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圣人”也是不偏爱的,任凭百姓自己去发展。事实证明,那种把管理理解为包办代替,横加干预的做法,其结果都是把事情“管死”。

第二,管理要顺乎民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管理既然是通过他人去完成任务,那么这些“他人”就不是单纯的客体,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也是主体,既是主体就有主体性,他们的心愿、意向非常重要。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把组织目标同组织成员的需要和价值取向协调起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领导者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把群众的意志集中起来,是一切决策都符合人民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在现代管理中有一种管理模式叫做“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所实行的原则就是所实行的原则就是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性,让大家做到自主、自律。领导者的职责仅仅在于引导、组织和协调,这就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为无为”而“无不为”。再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原则加以解释,便可理解为:领导的本质在于服务。领导者的责任在满足广大群众的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者不追求一己之私利,而是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在这方面“无为”,便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做到“无不为”。这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只能是一种幻想,而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则应当能够变成现实。

第三,任何管理和领导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领导和管理都有它固有的职责。任何领导和管理都不意味着无所不包、无所不为。毛泽东曾说,领导者的责任仅仅在于出主意、用干部,现在企业的组织制度要求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职权作出严格的规定,每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应尽职尽责,对自己职权范围外的事不应该越权。每个层次的管理者在处理同下属的关系时,也要顺乎自然,要舍得让下属放开手脚去做好他们职权范围内的事,而不应干预他们。西方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者的职责就在于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然后由下属去执行,这就规定了管理者的“为”和“不为”的界限。现代管理论还告诉我们,某种程度的职权分散式一切组织结构的特性。职权分散和政策影响到管理工作的一切领域,而且可以看做呢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因此,领导者只有终于修身,对功名利禄求取有度,才能实现领导目的,达到领导的最佳效果。对于我们的政府而言,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可以改造和升华为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就我们当前实行的市场经济来说,我们可以忖出市场经济实质上吻合了“道法自然”的“无为”经济,这里的“道”是指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市场化,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并且一种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让“无形的手”来调节。其下的政府职能要求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去宏观管理和调控,即小政府大社会。强调自然而然,政府不做过多干预,国家仅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资源流向实行监控和引导,这种政府“无为”与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相一致,无为之治的管理也是“道法自然”的运用。在无为之治中,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无论政治和经济,都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过多扰民,真正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往天下。”

第五篇:浅谈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 结业课程论文

2011年11月30日

浅谈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来影响现代企业管理,并将之与现代企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代的企业管理将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影响

引言

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自觉由无序到有序的一种活动。人类的管理活动从原始的氏族管理到封建的传统管理、近代的科学管理,走过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程。在人类管理思想和学说的浩瀚烟海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辛勤劳动中,萌发、创造出许多卓异的管理思想,如:西周时期量入以为出的财政思想,秦汉初年的集权、限田管理思想,司马迁的经济放任主张,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政策,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等等。他们无论是治国之道(宏观),还是治

生之道(微观),都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

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墨、法、农、道之说的反映和体现。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对于如何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众说纷纭,学派沉浮。它们与当代某些科学管理思想十分相近。但同时它也有不少的缺陷和不足,许多封建的、落后与陈腐的观念与当代科学管理相悖逆,从而对我国当代经济转轨中的企业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正面影响

1.“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把人视为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重视“仁”与“义”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和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企业成为员工生活与工作的希望之“家”。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人的劳动主体性表现为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现代社会的新型劳动方式使人的劳动主体性大大提升,自由自觉地发挥其创造能力已成为其主要需求。所以现代企业必须充分尊重员工的这种需求,在满足员工需要的同时达到员工和企业的双重发展。以人为本管理是适应人的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由于以人为本管理产生于经济高度发展,又有民主、自由和科学主义传统社会,中国虽然有人本思想传统,但由于经济水平和劳动方式较为落后,又受历史上“人治”思想的影响,制度意识和自由意识不强烈,所以我国企业应结合实际慎重借鉴。2.人类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观。《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说的是天地之所以长久,就在于能够让人生存,无私奉献。企业要协调、持续发展,也需要具备天地的“不自生”品德,希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客户贡献能源,为股东谋取利益,为员工提供发展,并寻求这四方的和谐与平衡。尤其推崇“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认为和谐是一种稳定状态,是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与社会、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最高的使命和追求。

构建和谐企业需要良好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的形成在于和谐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念的转变、精神境界和理想目标的追求,企业精神文化需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培养,企业精神文化强,企业和谐氛围就好,则形成企业团队班子有正气,队伍有士气,员工有志气,单位有名气,因此说,企业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的“入世精神”

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迥异,有西方模式、欧美模式、也有东亚模式、南亚模式、南美模式等。各自的文化传统在其现代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现代化管理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儒家思想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现代的一个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21世纪竞争的根本力量。但是,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现代科学却又表现出与中国古代科学的某种相似性。人们比较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结论与古代中国哲学,发现二者在时空观、本体论、宇宙起源、主客观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相似。如著名科学家普里高津所指山:“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都更符合中国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科学对于现代科学发展,对于人类新的科学革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有生命力”。

二、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由于历史上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加上封建社会多年的宗法专制统治,使传统的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具体表现在:

1.重生产而轻流通的偏向

在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下,中国的管理思想长期以来重农轻商,在管理上明确提出了农本工商末、“工商众则国贫”的口号,这种管理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障碍极大,影响极深。它使中国历史上的流通领域长期处于闭塞和萎缩状态,无法对生产产生促进作用。

2.重伦理而轻科学的偏向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本的。因而历来不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它们认为人是最根本的东西,精神世界的仁义修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忽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管理思想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即主体人格的确立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管理伦理为质,管理知识为量,这种重道轻艺的倾向,使科学技术多高明也只是粗迹,不懂不为耻。这种儒家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畸形状态,阻碍了寻求科学真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其根本原因是: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如:康有为从反孔到尊孔,章太炎从反儒到护儒。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从反到护,反则必险护则相安的历史教训和结局仍在一些企业的改革实践中重演。4.古代整体思维的笼统性对现代管理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整体思维见长,但由于它长期停留在混沌的整体阶段,且没有经过分析阶段,因而具有笼统性。表现在管理上,特别是企业管理中,缺乏精确思维,结果是成本核算讲大概,产品质量讲可以,市场分析讲可能,经营决策讲随便‘这样常常导致成本核算漏洞大、产品质量波动大、市场预测变化大、经营决策失误大的现象。结果是企业效益低下。

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许多要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含着许多被国人认为不能违背的人生价值、处世态度、理念追求等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已渗透、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身。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管理思想能独霸历史的领先地位直到永远。当历史站在工业管理文明大门的时候,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体制、结构、经营方式等各种新问题,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将其合理成分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科学精神相融汇,再注入马克思主义管理观的生命血液,才能创造出新的科学管理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以道为核心。“无为”即“无违”,管理应遵循“道”的终极法则。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无为管理模式,放手让员工发挥各自才能,只根据客观规律,积极引导组织自然发展,最后到达水到渠成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无为而无不为”的战略目标。孔子说,“君子”使人也“器

之”,即量才录用;而“小人”使人也“求备焉”,即求全责备。儒家思想更适合于中层管理者,量才而用,各尽其才。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利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他还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镇 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法”思想——制度建设之道,“术”思想——制度执行之道,“势”思想——领导风格的借鉴)、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法家思想适合于基层管理者,赏罚分明,调动基层劳动员工的积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要振兴,都离不开探索和形成相应的管理之道,这一规律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结论

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跨国集团的强势登陆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保持企业良性持久发展,成为颇受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古代管理思想作为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在企业经营领域的价值效应正在日益凸显。把现代西方管理理念与古代中国管理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路,对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雪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企业的启示交通[J].企业管理,2007,(12)[2]刘华伟,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J].中外企业文化,2007,(02)

[3]李启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文教资料,2007,(06)[4]胡卫红,活学活用《道德经》。新华出版社,2006.[5]林旭,老子处世真言:灵通处世的54个阴柔智慧。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下载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文[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适宜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

    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无为而治” 高等教育管理 管理伦理思想论文摘要:“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

    曹操人本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有(1)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2)对人的本质和......

    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

    现代管理论文

    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政策的变迁特点 教师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它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的要求及待遇方面所做出的准则性的规......

    因特网原理对管理思想的启示

    此文为本人在天津大学读研时发表。已发表在《现代企业》2003第1期。 因特奈特主义(Internetism)因特网原理对管理思想的启示□ 天津 王权因特网(又称互联网,Internet)正在积极......

    有关中国传统礼仪对现代礼仪的影响论文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以下是“中国传统礼仪对现代礼仪的影响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

    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广告的影响(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摘要: 从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入手, 分析了传统思想与现代广告的关系, 着重讨论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家思想的境界与崇尚自然、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