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

时间:2019-05-14 22:3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

第一篇: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

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

[摘要]: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因此对古墓安全的科学分析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对古墓的防盗措施的介绍和分析以期在人们心中树立古墓保护与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并以此奉劝盗墓者回头是岸。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ancients, as the death such as health, study of ancient tombs became an important social and cultural relics, ancient tomb artifacts represent a long-standing mark o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safety of the tomb became an inevitable necessity.Through the ancient tomb of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nti-theft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establish a tomb in people's minds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thus would be well advised Tomb repent and be saved.【关键词】: 考古学 古墓 安全 防盗措施 盗墓者

【引言】:古代社会厚葬盛行,社会财富渐次向帝王贵族的墓葬集中。光怪陆离的地下宝藏,点燃了胆大妄为者贪婪的欲火。于是,一场盗墓与反盗墓的“阴阳之战”,便在活人与死人、地上与地下之间展开,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因此墓葬的安全便成为一个千年不衰的话题。本文欲从安全原理的角度来对古墓的安全进行科学的分析。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周易·系辞下》)。这说明上古时代人们对“葬“的认识是非常纯朴而且简单的,但是随着生产资料的富余和当时人们的尚鬼风习“厚葬”便开始产生。厚葬之风大约形成与奴隶社会早期,盛行于秦汉。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化史专家李山教授指出:“盗宝现象的猖獗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在阶级社会中,厚葬蔚然成风,中国古人讲尊君、讲孝道,又很要面子,厚葬就可满足这种种心态。”事死如生“,因而导致厚葬之风在社会中迅速蔓延。”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后汉书明帝纪》。)随着厚葬之风的兴起,催生出一个行业-----盗墓业。盗墓者往往将墓中的财务洗劫一空,对墓造成很大的破坏,也给墓主的家族带来精神上的伤害。所以墓葬的安全便成墓主及其后世子孙所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在封建社会挖坟掘墓被视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当然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盗墓与防盗,犹如一对矛与盾。其措施主要分为两种:人文措施和技术措施。

人文手段主要包括道德宣传、法律禁止和守陵护墓等。

一、道德宣传:

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坟墓,曾经是能够维护祖先精神权威,体现宗族凝聚力的象征。保护冢墓,久已成为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唐人杜荀鹤诗所谓“耕地诫侵连冢土”,表明这种道德规范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也形成了约束。

二、法律禁止:

针对历史上狂飚叠起的盗掘古墓之风历代统治阶级出于社会教化和维护社会安定等诸方面的考虑,都曾颁布各种刑法条规,企图用严刑峻法来禁止盗墓风气的泛滥。禁止盗墓的法律大约在战国已经出现。如《吕氏春秋》中写道“以严威重罪禁之(盗墓)”。《淮南子》也有“窃盗者刑”,“发墓者诛”的内容。《唐律疏议》有关于对“发冢”者处以刑罚的明确规定,例如:“诸发冢者,加役流;已开棺椁者,绞;发而未彻者,徒三年。”通过刑法的内容,可知王族贵戚的坟墓,受到特殊的保护。《大明律》的处罚更加完备

《大明律》: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发而未至棺椁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残毁他人死尸、弃尸水中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而《大清律例》有关于“发冢”的内容,对36种情形分别处罪。其条例计22条,内容备极详密。

甚至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中对盗墓者的处罚也相当严厉。刑法第328条规定,盗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此外,盗运珍贵文物出口,处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可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徒刑或无期徒刑,可并处没收财。

三、守陵护墓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古“和”主孝“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因为“崇古”,所以强调尊敬历史和古人;因为“主孝”,所以强调爱护祖先的坟墓。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要为考妣服孝三年。这也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墓葬。

历代皇陵、达官显贵皆有军士守护,如史载汉昭帝为了保卫茂陵不受侵扰破坏和保证父亲灵魂的享乐派人在陵冢的四周,修建了内外两重的城墙,组成陵园。陵园内设有陵令、寝陵令、饲官、园长、门吏等官吏,进行管理。,另外还派出官吏、杂役、卫士五千多人来保护管理茂陵。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迄今尚未被盗掘,究其原因除了墓葬本身设计的巧妙外,还与附近的村庄世世代代都有守陵巡护的习俗有关。

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坚固陵墓、防盗机关、诅咒恐吓、秘密埋葬、疑冢假坟等。

一、坚固陵墓

坚固陵墓主要包扩:加固封土,加固墓室,加固棺椁,依山建陵。陵墓本身的加固即是封土的加固,如打夯土。棺椁的加固基本上只能起到保护遗体的作用。坚固陵墓最典型有效的是“因山为陵”,唐代多采用因山为陵,这种墓葬形式用山来作为陵墓的封土而使墓葬足够的坚固。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悬棺的帝王,汉文帝霸陵这种“因山为藏”,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防盗的动机。比较典型的还有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乾陵位于陕西乾县梁山上,当时动用兵士和民工20余万人,历经23年完工。墓室的门用巨石砌成,这就是所谓及加固墓室,然后再在其缝隙之间浇灌铁浆。可谓固若金汤,1300年来从未被人盗掘。

二、防盗机关

防盗机关主要有流沙护墓,暗器陷阱和毒气等。

流沙护墓又叫积沙法,有的在沙中埋入石块叫积石积沙,是古代一种反盗墓技术,从已知的考古资料显示,流沙护墓一般是在椁室两侧和邻近两墓道处,以巨石砌墙,墙内填充大量的细沙,最后再填土夯实。如果被盗,最下面的墓砖一被打碎,沙子就会流进墓室,沙子的流动性致使盗洞很难打通。

比较高明的防盗方法是在流沙中填入巨石,盗墓者挖沙,巨石滚落,砸向墓室的顶部,从而将盗贼压在墓室中,起到防盗的作用,这就是所的谓巨石封。也有的古墓选用棱角比较锋利的石头兼起到暗器的作用 众所周知汉武帝茂陵除了巨大的封土堆之外,其封土是采用咸阳五陵原上的熟土,所谓熟土即是将有粘性的生土用锅炒熟,这样土失去粘性,犹如流沙。可惜的是茂陵在历史上屡次被盗,可见此法也非万全之法。

暗器有许多种,比如连弩,毒箭,巨石,暗坑,翻版暗坑等。在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当有人进入古墓时,墓中的机关暗器威力无穷,防不胜防。但是事实上那些机关暗器也许在短期之内可以用上,如果墓时间超过600年那再厉害的暗器不是没用了就是威力大大减弱了.从已经被发掘或被盗掘的古墓来看,这些措施能派上用场的几率很小。还有的墓会在关键部位有陷阱,陷阱直通地下河或者更危险的地方.但由于一般暗器和陷阱设置的是相对固定的,有经验的盗墓者可以凭经验避过。由此可见机关暗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毒气无外乎汞毒,尸毒和有毒细菌之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毒气并不是墓葬建造时有意为之,而是年深日久天然形成。

2009年06月20日的 南京晨报报道盱眙县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秦汉东阳城遗址”遭到盗墓贼挖掘,而在挖掘古墓时,4名盗墓贼相继离奇死亡。最后法医鉴定,4名亡命“盗墓贼”除顾健为颅脑损伤死亡外,其余三人均为CO中毒死亡,CO为古墓道内长年积聚形成。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古墓本身具有的防盗方式,而是自然形成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现代考古发掘也印证了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银。这些水银会挥发出毒气。

三、诅咒恐吓

在埃及图塔卡蒙金字塔幽深的墓道里,刻着一名庄重威严的咒语: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虽然赞助和实施发掘的卡纳冯爵士和卡特队长等人相继离奇死亡,但是据科学分析这是因为某种病毒导致的肺部感染。诅咒能给盗墓者以恐吓,而使其望咒息心。在中国古墓的考古发掘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诅咒,四、秘密埋葬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堪称全世界秘密埋葬的典范。元代自成吉思汗一下实行秘葬。传说,为埋葬成吉思汗的遗体,曾招募2000名工匠为其修墓。墓修好后,这些修墓人在墓内被800名士兵杀害,1500名士兵把成吉思汗的遗体从六盘山运往寿陵沿途所见之人无一幸免。下葬后数千骑兵在墓地上来回奔驰将墓地踏平,旋即数千骑兵又被处死。用帷幔将墓地围住直到墓地上杂草丛生与别处无异。这就是元朝历代大汉所谓的“万马踏平秘不外泄”的防盗措施,至今元朝皇陵没有一处被发现。

五、疑冢假坟 疑冢,即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汉末三国时期盗墓活动十分猖獗,出现了很多疑冢。其中,以曹操和诸葛亮的“疑冢”最为著名。民间传说曹操有“七十二疑冢”,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至今尚是一个谜团。

第二篇:《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定稿)

《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

班级:1408 组长:吴岩松60 组员:廖志斌62 指导老师:曾伟平

自古以来,生命的终止都带给人莫大的恐惧。人死以后,我们所谓的灵魂会往何处?死又是什么感觉?人死后,尸体该怎么处置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

关于墓葬,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馀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 “墓葬”。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在阶级社会中,墓葬文化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古代的葬俗因时代、地方或是死者的身份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天葬、洞葬等,最常见的还是土葬。

土葬,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墓碑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坟前或有祭奠台供后人祭奠。

带着好奇心,我们在上电脑查阅相关资料后又访问了曾伟平老师,得到了以下信息:

1.土葬的起源、发展、相关礼节、方式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中国商代时为厚葬高峰期,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制作了规定。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中国汉族、回族等民族实行土葬。土葬的主要形式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室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夫妻合葬的形式起于先秦,汉以后一直流行到近代。《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又“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2.土葬发展的详细情况及著名的墓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由于尚未发现王陵,不知当时是否有亚字形墓。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例如,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贵族墓分别随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规模也依次减小。其中“七鼎墓”已被证实为虢太子墓。

发掘工作证明,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种变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最高的达十馀米。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有些国君和大贵族的陵墓,如平山中山王墓、辉县魏王墓和邯郸赵国贵族墓,都在墓室的两面设墓道,与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国君的墓,如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则和许多贵族的墓相同,仅有一个墓道或没有墓道。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

秦朝的墓葬文化,大部分仍沿用春秋战国时代的制度,这段时期的杰出代表当属秦始皇陵,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有些汉墓还使用了所谓“黄肠题凑”。

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在汉代,以人殉葬是非法的。因此,在考古发掘中,除个别例外,已经见不到人殉。从商代开始的残酷的人殉制度,至此基本上终止。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自魏晋以降,规模宏大、雕刻精致的画像石墓已很少见了。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例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

这一时期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区而有差异,有的器物仅见于南方而不见于北方。总的说来,瓷器的数量激增,长江流域尤其如此。

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贵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车模型随葬。用陶制的 “镇墓兽”随葬,是从西晋开始的。西晋墓中的镇墓兽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状。北魏墓中的镇墓兽成双,置于墓门的两侧,作卧伏状。到了北魏后期,墓中的两件镇墓兽,一为兽面,一为人面,都作蹲坐状。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墓内置墓志。

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于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龛。天井和壁龛的多寡基本上与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

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后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时辰俑,到开元、天宝之际更为流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方形有盖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墓志的大小,随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后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辽、金代的墓葬,主要是继承北宋的墓制。

元代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主要发现于山西省境内。其特点是仿木建筑的结构日趋简化,有些已变成示意性的了。山西省中部地区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题材仍多为开芳宴,但突出了墓主人的形像而省略了伎乐的场面。山西省南部地区墓内多饰雕砖,内容多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类。五代、北宋以来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声。

南方的元墓沿南宋旧制,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作为时代的特点,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护棺椁,并在墓底铺松香之类,以利尸体的保存。到了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阶级的砖室墓采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发展,所以有的墓不仅尸体完好,而且衣冠服饰以及书籍、字画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

明、清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清朝九品官以上的墓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职;一经发现都要及时上报。明清以前的墓则很难在墓地表面分辩出来,因此在开发推土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迁)葬,又叫二次葬。

其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墓葬多有随葬品,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陪葬,有的有专门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汉墓中出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猪等;明、清时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一般以装饰物如玉器、金银器为主。

在我国,土葬已被火葬逐步取代。国家划定范围作为火葬区,禁止土葬。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仍以土葬为主,绝大多数城市聚居地区已被禁止土葬或是设置墓园。

禁止土葬,是对传统的摒弃还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论这个问题,但至少,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对待死者,我们都必须要尊重已经逝去的人。愿逝者安息。

第三篇:温州文化名人墓葬

温州文化名人墓葬

东瓯王墓

东瓯王(生卒年不详),名驺摇,字毋余,因灭秦佐汉立下汗马功劳,被汉高祖刘邦晋封为海阳齐信侯,到了汉惠帝时,跳过“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顺序,被封为东海王,因都城在东瓯,俗称“东瓯王”。作为温州历史上最早的名人,驺摇无疑也是地位最显赫的名人。司马迁在《史记?东越列传》里为之立传。

据南宋《绍定旧编》记载,东瓯王墓原有五处,现仅存鹿城区黄龙街道瓯浦村一处。2005年的清明前夕,笔者驾车穿行在瓯浦村拥挤曲折的街路里,隔着车窗,且行且停问了三四位村民,欣喜都知道东瓯王墓的具体位置。一个人,过了两千多年还能被人记住,该需要什么样的“底心”?

在瓯浦村东瓯路得尽头,瓯浦岭的山脚,东瓯王墓巍然矗立,墓高三层,两翼展开,龙吻脊、高低檐,俨然一派王者气象,享受着准金銮殿的待遇。最高层的拜坛上,砌着“汉东瓯王之墓”的隶书墓碑。作为市级文保单位,整个墓地保护得尚好,可惜的是第二层拜坛上,右侧的清碑《重修汉东瓯王墓记》字迹磨蚀难认,裂纹多处,若假以时日,风雨寒暑,这块清代文物有成为“无字天书”的危险。时值双休日,墓左一条直通山上公墓的水泥山路上,不断有男女老少祭扫完各自先人回家经过。流连在空无一人的东瓯王墓,清明将至,这位越王勾践的后代,估计也只有笔者来上坟了。

刘基墓

名人墓通常是豪华的石墓,作为温州市名人墓葬里唯一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刘基墓却是个土坟。据说刘基临终前,儿子刘琏、刘王景呈上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石墓图,被刘伯温撕得粉碎,劝诫道:“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

在文成南田镇西陵村,刘基墓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呈扶梯式,墓室为半圆形,前立“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之墓”碑,十分简朴。史载刘基告老回乡后,被权相胡惟庸构陷其霸占有“王气”的文成谈垟,想作为墓地,导致朱元璋夺禄。刘基临终对墓地低调处理应该缘于他后半生的惶惶避祸之心。刘基生前曾在一首《如梦令》词里表达了“风起,风起,棹入白萍花里”的理想归宿,但当了帝师的他,功成、名遂、身退,再做隐居渔父,也许终究是不可得的。

叶适墓

叶适(1150—1223),著名思想家、哲华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字正则,生于南宋年间瑞安,中年后定居温州市区水心,因此世称“水心先生”。经其手集大成的永嘉学派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叶适历任工、吏、兵三部侍郎,著述遍及文、史、哲三大领域。著作有《水心文集》、《习学记言序目》等。

少年叶适与“永嘉学派”著名学者陈傅良成为忘年交,历四十余载。19岁开始,叶适三度游学于学者济济的婺州,缔交陈亮、问学吕祖谦。27岁时,叶适得到周必大“挈蓝儿”而考中举子,随即在次年高中榜眼。进士及第后,叶适宦海沉俘,参与拥立宋宁宗的宫廷政变,因“庆元党禁”被罢官,因“开禧北伐”抗金被逐。

从温州市区一一八医院前的路边、海坛广场旁的山径婉蜒走上海坛山,没转几个弯,没花几分钟,路左林荫里—片空地上就醒目地凸立着省文保叶适墓。迈上洁净的台阶,衣角拂过青石栏杆,蒙古包式的墓室前,“宋叶文定公之墓”七个金色篆字自墓碑上缓缓垂落。南宋嘉定元年,主站抗金的叶适丢了乌纱帽,伤心地“叶”落归根,一“叶”何“适”,终“适”温州“水心”,从此闲居十几年去世。不能立功则立言,却因而成就了他50卷的《习学记言序目》。可以肯定后者是有中国文人渴望不朽的深层动机在。在扶疏的树木间,眼前这座古朴肃静的叶适墓闲居至今,正是不朽的象征。

王瓒墓

王瓒(1462—1524),字思献、号瓯滨,因殿试得一甲二名,民间俗称“王榜眼”,两任国子祭酒、三朝宠命、四典礼部会试,龙湾区永中街道殿前村人,逝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是明代的明臣。在当时宦官专权的黑暗政局下,王瓒曾出言讽刺号称“立皇帝”的宦官头子刘谨,差点遭不测,其正直无疑令如今很多官员相形见绌。

王瓒墓位于瑶溪镇皇岙村的皇岙山,规模很大,面积达1600平方米。在通往墓园的山路上,树立着神道门,正书“父子国师”,反书“兄弟进士”,整个墓地被高墙围绕,入口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门,上刻“三朝宠命”,进门时宽阔的丹陛,两旁依次或立或蹲着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第二层平台上,两根华表直指蓝天,正当中,一方巨大的龟驮碑傲然屹立。近看石龟,龙首龟身,是赑屃,龙生九子之一,善于负重,力大无穷。史载昏庸的明武宗即正德皇帝,多次出巡,还下旨征银百万两供其挥霍,王瓒上疏力谏,显现了他的廉政作风。这位临终两袖清风的清官不知道会不会对自己死后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墓地有所微词?

王十朋墓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乐清市四都乡梅溪村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封乐清开国男。绍兴年间被宋高宗取为进士第一,即状元。官至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身份退休,著有《梅溪先生文集》。

从古状元到今高考状元,真正能留下大名的没几个。南宋状元王十朋是百里挑一的例外。王十朋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离任饶州知州,到夔州当父母官时,当地百姓为挽留他,竟弄断他要过的桥。夔州百姓甚至为其建立生词。而在温州百姓眼里,王十朋最被称道的不是政绩,是现贴在江心寺大门、传说出自其手的长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怪联运用了字的多音多义性,“朝”两解为朝、早上(zhao)与朝(chao)见;“长”也两解为经常、长长(chang)与长(zhang)大长高,成为中国古代楹联的佳作。

位于乐清市四都乡梅岙村的王十朋墓坐北朝南,分五坛,由石块垒砌上四坛与扶椅式围墙,占地1600多平方米,全墓由墓道门、墓道、葬区等组成。作为乐清四都乡的骄傲,乡政府的网站“四都视窗”为他设立了专栏。通过网站的图片,可以看出,王十朋墓不但是省重点文保单位,也是如今该乡重点保护对象。

孙诒让墓

顺着田埂,走近瓯海梧田街道南村的孙诒让墓,有心人难免会疑问:孙诒让是瑞安潘岱人,墓地为何在瓯海?笔者询问了温州市文物考古所与瓯海文化局,皆不得而知。有猜测说南村当地风水好,因墓地旁有座状元山。但“天瑞地安”的瑞安应该不可能没有风水好的地方啊。

作为一代大儒,孙诒让的墓却似体现了古之君子式的谦和、不事张扬,墓碑仅仅简单行书着“清儒孙诒让之基”,对比其他刻满头衔官位的名人墓,令人感觉先生之风悠悠拂面。墓室造得像个四方箱子,前面立面雕刻成书柜式,笔者数了下,左右排开共六个大柜,2 每柜四扇门,那里面该满满收藏者先生的皇皇巨著吧。踱下瓯海文化局正在扩建的条石台阶,回望这座靠山临田的墓地,笔者想起西乡隆盛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管孙诒让墓为何在瓯海,至少对瓯海人来说,这是瓯山有幸埋儒骨。

章纶墓

章纶墓在乐清市龙西乡仙人坦村,坐东朝西,由墓室和四坛组成,像大多数名人墓一样,依山而筑,呈扶椅式。长约70米的卵石墓道两旁立着石羊、石虎、石马、石翁仲,墓道入口立有一石门,上面横书着“章恭毅公之墓”,下面门柱刻着一副石联“铁骨埋为泉下土,石肠化作冢中英”。“铁骨”“石肠”赞语无疑是章纶在狱中遭受非人折磨却宁死不屈的耿直精神写照。

高友玑墓

高友玑〔1461—l 546〕,字肃政,号南屏道人,乐清市北白象镇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追赠太子少保。在进入朝廷当部长级京官前,高友玑历任过许多地方长官。任江西九江知府时,治绩为当时十三府之最。任河南汲县知府时,裁减官供,罢停黄河劳役,放宽盐禁,为百姓做了一系列实事。任大同巡抚时,不畏强梁,弹劾嚣张行凶的皇亲国戚。

高友玑墓在北白象镇高东村,该村与附近的高西村、高中村统称高岙。村民皆姓高,高友玑是他们的祖先,家喻户晓。沿着高东村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脚小路来到高友玑墓,整个墓区就像一座山寨,依山而建,层层递进,拜坛最上层当中砌着“明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简南屏高公墓”的牌位。

高友玑墓被誉为是我市墓葬之冠,建筑最多,雕刻最精,举凡神道门、拜坛、墓室、碑亭、神龛、华表、石翁仲、石马、石羊等一应俱全。而细细浏览,墙上、檐上、神龛上到处雕刻着各种动物图案,就连构件的石椽子也刻成铜钱状、人面状,做工极为考究。村里老人指点着石马、石羊,向笔者解释其象征意义:马代表忠,羊代表孝。将它们合起来,其实就象征了高友玑的忠孝双全。

其他名人墓葬

陈傅良墓:瑞安市塘下镇凤川村,省文保。陈傅良(1137—1203):南宋永嘉学派著名学者。

戴溪墓:永嘉县桥头镇石马岙村,县文保。戴溪(1141—1215):南宋工部尚书、南宋学者,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石鼓书院山长。

曹豳墓:端安市曹村镇。该镇南宋时期有曹姓村,据说出了87个进士(包括曹豳),号称“中华进士第一村”。曹豳(1170—1249):南宋诗人,南宋“嘉熙四谏”之首,代表作《暮春》“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元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入选《千家诗》。

林景熙墓: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县文保。林景熙(1242—1310):南宋遗民诗人,其《读陆放翁诗卷后》一诗,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3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戴蒙、戴侗父子墓:永嘉县溪口乡,县文保。戴蒙(生卒年不详),戴溪侄,南宋学者,其书院为省文保。戴侗(生卒年不详):南宋文字学家,代表作《六书故》是第一部记录温州方言的著作。戴溪、戴侗、戴蒙皆为温州望族“溪口戴氏”名人。

姜立纲墓:瓯海区南白象街道金竹村,市义保。姜立纲(1444—l 499);明著名书法家,其字称为“姜字”。

王叔杲墓:瓯海区新桥街道旸岙。王叔杲(157l—1600):与其兄王叔果为温州望族“英桥王氏“名人。

黄体芳墓:瑞安市潘岱街道前村。黄体芳(1832—1899):清兵部左侍郎,与张之洞、宝廷、张佩纶(张爱玲祖父)合称“翰林四谏”,与陈宝琛等合称“前清流”。

陈虬墓:瑞安市潘岱街道盖竹村(市文保)。陈虬(1851—1904):近代启蒙学者,创办全国最早的中医院“利济中医院”,与宋恕、陈黻宸合称“东瓯三先生”。

黄绍箕墓:瑞安市潘岱街道盖竹村。黄绍箕(1854—1908):清湖北提学使,黄体芳之子,帝师翁同稣门生,与文廷式、末代状元张謇等合称“后清流”。黄绍箕、黄体芳、黄体立、黄体正、黄绍第合称“五黄先生”,为温州望族“小沙巷黄氏”名人。

宋恕墓:瑞安市锦湖街道牛伏岭村。宋恕(1862—1910);谭嗣同誉为“后王师”,名作有《卑议》,“东瓯三先生”之一。

第四篇:中国古代墓葬概论 jiangyouxiaomei

中国古代墓葬概论

1、墓葬起源,演变。

最初的人类和动物一样死后是抛尸荒野的,大概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墓葬”。但这一时期的墓葬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墓葬,而只是简单地埋葬死者的意识。但就是这一点点对自己的尊重,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人类文明的脚步,它从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的成熟。

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尸体周围撒有赤铁矿粉,象征血液,以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存。证明山顶洞人已经有意识的埋葬死者,并且产生灵魂不灭的观点。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早期,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穴无规律,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少量合葬,无棺椁,有陪葬品。男性多陪镰刀,斧头;女性多陪石磨盘,石磨棒。反映男女分工。

仰韶文化。新石器中期,墓穴排列整齐,墓地头向基本一致,流行多人合葬(母系氏族,族外婚制)和幼儿瓮棺葬(房屋旁边)。族外婚制:婆婆公公也就是姑姑舅舅

1氏族:1氏族女性VS 2氏族男性

女儿

儿子

2氏族:2氏族女性VS 1氏族男性

女儿

儿子

龙山文化。新石器晚期,墓葬分化严重化,90%以上墓穴狭小,没有葬具和随葬品;少数墓穴长3m宽2m,随葬品100~200件,极其精致。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墓,有妻妾殉葬痕迹(父系氏族,有比较固定婚姻关系)。

以上3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都处于中原地区。这一地区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墓,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多数的墓是单身葬,后期有不少合葬。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墓穴往往数以百计的有序排列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头向一致(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无棺椁,有陪葬品。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些地区已用木棺作葬具。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少数墓坑面积甚大,坑内沿四壁用木材垒筑,上面又用木材铺盖,构成了木椁。墓中随葬品以陶器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

太湖文化区:平地堆土埋人,单人俯身直肢葬,头向一致,无棺椁,随葬品以日用品为主,发现稻谷。良渚文化的贵族多埋葬在人工高台上,晚期有墓坑,木质葬具,随葬精美玉器。

江汉文化区: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屈肢葬(跪屈,蹲屈),无棺椁,有用鱼随葬。燕山文化区:以石头筑幕墙,封墓定,墓室结构宏达,多为单室,有些还有围墙。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

奴隶制社会。社会等级性显著。贵族大规模墓葬出现,后期有地上建筑,墓葬有棺有椁,随葬品丰富,殉葬现象突出。贫民墓葬仍以单人长方形竖穴式土坑为主,有棺无椁。

商。王陵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从王陵到一般的贵族墓,有些在地面上建有房屋。它们可能是供祭祀用的,类似后世的所谓“享堂”墓内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敛尸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

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另有完全供杀殉用的“人牲”。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见商代的人殉和人牲)。

周。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由于尚未发现王陵,不知当时是否有亚字形墓。诸侯、贵族的大墓,有的是设有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墓,有的是设有一个墓道的“甲字形墓”。也多在墓底设腰坑。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与商代一样,往往在诸侯、贵族墓附近设有“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

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和簋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一鼎。

春秋战国。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仍流行附设车马坑。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这时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内积石以加固,积炭以御湿。在墓坑内大量屯沙以防盗。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种白色或灰色的黏土填在棺椁的周围,以保尸体和随葬品不朽。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总的说来比商代、西周少见了。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棺椁仍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战国晚期小型墓中,出现了横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种体积庞大的空心砖筑椁室以代替木椁的。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

封建社会。视死如视生。墓葬形制日益与日常房屋建筑类似,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流行,用来模拟日常生活用具,牲畜以及人员,代替了人和动物的殉葬,同时又达到生死如一的要求。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坑,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横穴墓是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故称“崖墓”,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房屋。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一般的横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规模较小,构造较简单,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这种土洞墓,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时期,长期流行。西汉的帝陵,除文帝的霸陵系 “因山为藏”以外,都筑有覆斗式的方形坟丘,其位置在陵园的中央。汉代的新的墓制,还表现在中原一带的 “空心砖墓”,它只流行于西汉一代。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故称“画像石墓”。

中国古代棺椁并称,都属葬具。西汉中期以后的各种横穴式墓,特别是东汉的砖室墓和石室墓,墓室本身就起了椁的作用,可称“砖椁”和“石椁”,而墓室内的葬具则是有棺无椁。西汉前期和中期,夫妻合葬仍然采取“异穴合葬”的形式。西汉中期以后,制度一变,除帝陵以外,一般都是夫妇同墓合葬。横穴式的墓室,为同墓合葬提供了方便。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随葬生前的实用器。西汉中期以后,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偶像。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西汉晚期以后,不再用真车、真马殉葬,而是用木制或陶制的车马模型来替代。在南方地区,还有用木船或陶船的模型随葬的。在汉代,以人殉葬是非法的,作为奴婢的替身,木俑和陶俑被多量地放置在统治阶级的墓中。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由于转乱厚葬之风有所改变,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例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有些大墓天井有三、四个之多。这是出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住宅的模仿。天井愈多,愈显得门多宅深,院落重重。墓葬有棺有椁,瓷器的数量激增,增添骑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类的佣,它们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反映了当时各地统治者拥有私人的武装部曲。从西晋开始流行用陶制的 “镇墓兽”随葬。北魏墓中的镇墓兽成双,置于墓门的两侧,作卧伏状。到了北魏后期,墓中的两件镇墓兽,一为兽面,一为人面,都作蹲坐状。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墓内置墓志。两晋的墓志,或为石质,或为砖质,形状多为长方形,是从墓碑演变而来的。到了北魏后期,才流行方形有盖的石质墓志。从此以迄隋唐,乃成定制。

隋唐五代。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于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龛。隋代流行以土洞为墓室,高级官僚的大墓亦不例外。入唐以后,则多采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后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

宋至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 “开芳宴”的场面,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还出现了杂剧雕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诸帝陵形制相同,都是以土筑的坟丘为中心,用墙垣围成方形的陵域,坟丘之前设献殿。帝陵后面别筑后陵,这与汉陵有相似之处,却为自唐以来历代帝陵中所仅有。

明皇陵的形制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上仍沿汉唐以来的旧制。与汉唐以来的帝陵相比,明陵最大的特点是坟丘不成方形而成圆形,周围砌砖墙,称为宝城,其位置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后。宝城之前设明楼,楼上树石碑,上刻皇帝的谥号,这也是明陵的新创。

2、随葬品

3、墓葬结构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墓葬建筑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

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县,规模巨大,封土很高,围绕陵丘设内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汉代帝王陵墓多于陵侧建城邑,称为陵邑。

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市,规模小于唐陵。南宋建都临安,仍拟还都汴梁,故帝王灵柩暂厝绍兴,称攒宫。

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太祖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轴线布置宝顶、方城、明楼、石五供、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等一组建筑,在 整个陵区前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空间布局和艺术构思 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封土为覆斗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 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

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为陵山主体,前面布置阙门、石象生、碑刻、华表等组成神道。神道前再建阙楼。借神道上起伏、开合的空间变化,衬托陵墓建筑的宏伟气魄。

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

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

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陵东已发掘出兵马俑坑3处,坑中兵马俑密布,完全是一队万马奔腾的军阵缩影。唐代陵园布局仿长安城,四面出门,门外立双阙。神路两侧布石人、石兽、石柱、番酋像等。

4、保护措施

第五篇:古代诗歌阅卷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阅卷分析:

本次月考所考的这首徐渭的《龛山凯歌》,从内容上讲不难理解,诗后所给的注释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在阅卷过程中,总结学生的答题情况大体如下:

1.第一小题:题目要求回答第一、二句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并简要

分析,学生在作答时出现较多的问题为:(1).答案不够条理,整道题的回答全部写成了一段话,没有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条理化。(2)描

绘场面的词语不够准确,说明平时的训练少,积累的词语不够,(3).对这两句的意思理解有偏差,根据注释对这两句的内容产生误解,认为

所描绘是战后萧条的场面,忽略了诗句中的“暮合围”。(4).在对场面

进行简要分析时语言不够优美,甚至只是摘录了诗句中的几个关键词。

2.第二小题:主要问题如下:(1)答题思路不清晰,不规范,没有在总体

分析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解析。(2)对细节“红”“冷”的分析不

够深入,很少有同学能抓住视觉和触觉的关键点作答。(3)“诗言志”,关于诗人的情感解读很多情况是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没有具体到对辛

苦作战的战士的赞美上来。

下载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古代墓葬的安全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数民族的墓葬习俗(共五篇)

    古奇异趣羌葬俗 丧葬是整个社会文化基因之一,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葬法虽多种多样,葬俗亦百态纷呈。但它实际上始终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它不仅象征人们头脑中的彼岸———......

    中国墓葬文化Chinese Funeral Customs

    Chinese Funeral CustomsSince cremation is traditionally uncommon, the burial of the dead is a matter taken very seriously in Chinese society. Improper funeral a......

    古代戏曲研究 复习题2分析(本站推荐)

    古代戏曲研究 复习题2 一.填空题 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 藏懋循 编的《元曲选》和近要隋树森编的《 元曲选外编 》。 2.在元杂剧剧本中, 宾白 (简称 白 )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

    古代自然山水诗的特征分析

    “古代自然山水诗的特征” 初 探 李 金 芬 二OO四年四月 “古代自然山水诗的特征”初探 李金芬 (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云南655400) 巍巍青山,滔滔江水,浩瀚,参天古木,奇花异草,绚丽......

    关于伊川名人墓葬的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伊川名人墓葬的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伊川名人墓葬的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摘要 伊川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伊国、伊阙,历史悠久。而且,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名人名......

    分析我国古代诗歌孕育的文化

    分析我国古代诗歌孕育的文化 摘 要:受狭隘的功利驱谴,许多写作者过分专注于写作的技巧和程式的追寻,写出的作品浅、伪、萎,缺乏真正的审美内涵。代写教育论文写作文本的品格......

    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

    读古代名言,谈校园安全 前几年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你要想一天不痛快,你就在上班前给领导汇报工作;你要想一周不痛快,你就看看中国的足球;你要想一月不痛快,你就去给孩子开家长会;你......

    关于成立正镶白旗伊和淖墓葬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正镶白旗伊和淖墓葬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为了对正镶白旗伊和淖墓葬进行保护,建设伊和淖墓葬展览室(监控保护室),搞好文物保护工程规划,制定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加强保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