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对诉讼活动中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
加强对诉讼活动中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
来献明
2010年8月,“两高三部”下发《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以来,湖南省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依法、有限、理性推进对诉讼活动中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2011年全省检察机关办理诉讼渎职行为调查案件166件,其中一般诉讼违法行为调查案件108件,查办司法人员渎职犯罪案件58件73人,有效维护了司法公正。
一、坚持三项原则,提高对诉讼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诉讼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和原则。对诉讼监督的强化,不是单纯强化检察机关的权力,而在于及时有效地纠正诉讼违法、维护司法公正。因此,检察机关必须把握宪法定位,高度重视诉讼监督,把诉讼监督与侦查、批捕、公诉等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诉讼监督中要少讲权力、多讲责任,贯彻“理性、平和、文明、规范”要求,体现诉讼监督的必要性和谦抑性。为此,在诉讼监督中我们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依法监督。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必须在法律授权之内进行,必须符合法治精神,坚决防止滥用监督权、怠于行使监督权等行为。二是有限监督。注意尊重诉讼活动规律、尊重被监督机关的工作特点,将监督范围限定在严重违反诉讼法、对诉讼公正产生严重影响的违法行为上,不盲目追求调查案件数量,不硬性要求各基层院必须办理调查案件,保持法律监督的谦抑性。三是理性监督。自觉执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法律原则,自觉维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正常秩序,只有在群众反映强烈而相关机关自己又拒不纠正的情况下才依法启动调查程序。
二、建立“四项机制”,夯实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的工作基础(一)积极健全诉讼监督的制度架构。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为贯彻“两高三部”《若干规定》和省人大常委会《决议》精神和要求,2011年5月,省院专门制定了《湖南省检察机关关于司法工作人员诉讼活动渎职行为调查办法(试行)》,为推动诉讼监督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二)完善诉讼监督的内部协作机制。对诉讼活动渎职行为线索统一管理和移送,启动调查时要求将线索向案件管理部门备案,并建立调查案件信息数据库,努力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监督和科学决策。建立了调查的内部衔接协作机制,负责调查的部门可以邀请反渎职侵权部门协助,省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还与反渎职侵权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协作配合的指导意见,强化统一指挥,整合调查力量。我们还建立了上下级院一体化调查机制,在长沙市办理的3起基层法院法官在民事审判中涉嫌渎职案件调查中,我们启动了一体化参办、督办机制,一定程度解决了基层民行检察软弱乏力的问题。
(三)健全与被监督机关的沟通配合机制。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健全了联席会议、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重大复杂案件提前介入、量刑建议、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协调配合、监管执行环节信息共享、同步参与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听证等工作机制,对于能够通过被监督机关内部纠错机制解决的问题,尽量促使其发挥内部纠错机制作用,减少诉讼监督的阻力,达到监督中强化配合、调查中体现支持的良好效果。
(四)探索诉讼监督的民主参与机制。初步建立开展诉讼渎职行为调查时,邀请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如醴陵市院办理的2起涉及审判活动中渎职行为调查案件,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有效增强了执法公信力。
三、把握“四个环节”,规范诉讼活动渎职行为调查
诉讼活动渎职行为调查是强化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使案卷审查为主的传统监督模式逐步转变为审查、调查、建议、纠违“四位一体”的多元监督模式,由被动、静态监督转变为主动、动态监督。实践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环节:(一)严格审批,慎重启动调查程序。对诉讼活动中渎职行为的线索,经审查评估认为需要启动渎职行为调查的,必须报经检察长批准。按照有限监督原则进行严格的必要性审查,只对群众反映强烈而有关单位自己又不纠正的诉讼违法行为批准启动调查程序。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对50多起不具备调查必要性的线索没有批准启动程序。
(二)严格调查程序,规范调查行为。办理诉讼违法调查案件,要求线索受理、立案、开展调查、作出处理等各个环节均需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报批手续,每起调查必须有周详的调查方案,调查中要求全面收集涉及被调查对象有无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同时,注意区分调查与侦查、初查的界限,严禁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没有出现一起妨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三)严格监督制约。实行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适当分离、诉讼人员和调查人员适当分离,并将调查统一纳入案件管理和检务督察范围,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制约。同时,积极探索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对渎职行为调查的民主监督机制。
(四)及时处理、反馈。坚持严格依法、宽严相济、澄清事实的处理原则,注重体现渎职行为调查的能动性和社会效果。一方面,对调查结果及时反馈,有效发挥其纠错作用。如湘潭市雨湖区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启动调查,针对存在的严重程序违法发出检察建议予以纠错和建议更换办案人员。另一方面,拓展渎职行为调查的预防功能。把调查与弥补诉讼活动中的漏洞有机结合,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诉讼违法问题的发生。如浏阳市院办理的3起民事审判渎职行为调查案件,针对合议庭组成较为随意、程序不够规范、调解监督机制需要健全等问题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促使该法院及时整改和规范了民事庭审程序。(作者为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2-02/15/content_91939.htm
第二篇: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完善和规范监督措施,保证司法工作人员公正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可以通过依法审查案卷材料、调查核实违法事实、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建议更换办案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等措施进行法律监督。
第三条 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司法工作人员具有涉嫌渎职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调查核实:
(一)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或者在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
(二)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
(三)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或者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
(五)侵吞或者违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款物的;
(六)违反法律规定的拘留期限、侦查羁押期限或者办案期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情节较重的;
(七)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八)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违法提请或者裁定、决定、批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九)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
(十)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或者指使被监管人殴打、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
(十一)收受或者索取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人等的贿赂的;
(十二)其他严重违反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法规定,不依法履行职务,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影响公正司法的诉讼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中,发现有证据证明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对于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检察院举报或者控告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有渎职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对于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核实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委托国家安全机关进行调查。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人民检察院。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会同国家安全机关共同进行调查。
对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中渎职行为的调查,比照前款规定执 1
行。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检察人员涉嫌渎职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反馈调查结果。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接到对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行为的举报、控告的,可以直接进行调查,也可以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交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调查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可以询问有关当事人或者知情人,查阅、调取或者复制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报案登记材料、案卷材料、罪犯改造材料,对受害人可以进行伤情检查,但是不得限制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或者财产权利。
人民检察院通过查阅、复制、摘录等方式能够满足调查需要的,一般不调取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报案登记材料、案卷材料、罪犯改造材料。
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期间,应当对调查内容保密。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调查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确需延长调查期限的,可以报经检察长批准,延长二个月。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在查证属实并由有关机关作出停止执行职务的处理前,被调查人不停止执行职务。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调查完毕后,应当制作调查报告,根据已经查明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决定后作出处理。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依法立案侦查或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立案侦查,并建议有关机关停止被调查人执行职务,更换办案人。
(二)对于确有渎职违法行为,但是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将证明其渎职行为的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于确有严重违反法律的渎职行为,虽未构成犯罪,但被调查人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且有关机关未更换办案人的,应当建议更换办案人。
(三)对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或者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应当分别依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该案件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四)对于举报、控告不实的,应当及时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说明情况。调查中询问过被调查人的,应当及时向被调查人本人说明情况,并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将调查结果及时回复举报人、控告人。
(五)对于举报人、控告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意图使司法工作人员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调查人员与举报人、控告人恶意串通,诬告陷害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对于司法工作人员涉嫌渎职犯罪需要立案侦查的,对渎职犯罪的侦查和对诉讼活动的其他法律监督工作应当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办理。
第十一条 被调查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调查结论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查,并在十日内将复查决定反馈申诉人及其所在机关。申诉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复查决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核,并在二十日内将复核决定及时反馈申诉人,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认为作为案件证据材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系司法工作人员采用暴力、威胁、引诱、欺骗等违法手段获取的,在审
查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时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有关调查材料应当存入诉讼卷宗,随案移送。
第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更换办案人建议的,有关机关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更换办案人建议书,有关机关应当存入诉讼卷宗备查。
有关机关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纠正违法意见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纠正违法通知书后五日内将不同意见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复查。人民检察院经过复查,认为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应当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认为纠正违法意见错误的,应当撤销纠正违法意见,并及时将撤销纠正违法意见书送达有关机关。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应当及时与同级有关机关进行沟通,同级有关机关应当督促其下级机关进行纠正;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不正确的,应当书面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并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说明情况,消除影响。
第十四条 有关机关在查处本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时,发现已经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侦查,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移送犯罪线索的机关。
第十五条 检察人员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不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造成案件被错误处理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放纵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或者滥用职权违法干扰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人民检察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当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规定所称的司法工作人员,是指依法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和判决、裁定执行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
第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的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调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中,为准确认定和依法纠正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而对该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事实是否存在及其性质、情节、后果等进行核实、查证的活动。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关于印发《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 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高检会„20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国家安全厅(局)、司法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为落实中央关于“依法明确、规范检察机关调查违法、建议更换办案人等程序,完善法律监督措施”的改革任务,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第四篇:关于加强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调查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国家安全厅(局)、司法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为落实中央关于“依法明确、规范检察机关调查违法、建议更换办案人等程序,完善法律监督措施”的改革任务,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
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的法律监督,完善和规范监督措施,保证司法工作人员公正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可以通过依法审查案卷材料、调查核实违法事实、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建议更换办案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等措施进行法律监督。
第三条 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司法工作人员具有涉嫌渎职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调查核实:
(一)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或者在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
(二)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
(三)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或者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
(五)侵吞或者违法处置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款物的;
(六)违反法律规定的拘留期限、侦查羁押期限或者办案期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情节较重的;
(七)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八)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违法提请或者裁定、决定、批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九)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
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
(十)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或者指使被监管人殴打、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
(十一)收受或者索取当事人及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人等的贿赂的;
(十二)其他严重违反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法规定,不依法履行职务,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影响公正司法的诉讼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中,发现有证据证明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对于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检察院举报或者控告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有渎职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对于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核实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委托国家安全机关进行调查。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人民检察院。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会同国家安全机关共同进行调查。
对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中渎职行为的调查,比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的,应当报经检察长批准,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检察人员涉嫌渎职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反馈调查结果。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接到对检察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涉嫌渎职行为的举报、控告的,可以直接进行调查,也可以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交下级人民检察院调查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调查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可以询问有关当事人或者知情人,查阅、调取或者复制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报案登记材料、案卷材料、罪犯改造材料,对受害人可以进行伤情检查,但是不得限制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或者财产权利。
人民检察院通过查阅、复制、摘录等方式能够满足调查需要的,一般不调取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报案登记材料、案卷材料、罪犯改造材料。
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期间,应当对调查内容保密。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调查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确需延长调查期限的,可以报经检察长批准,延长二个月。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进行调查,在查证属实并由有关机关作出停止执行职务的处理前,被调查人不停止执行职务。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涉嫌渎职行为调查完毕后,应当制作调查报告,根据已经查明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决定后作出处理。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依法立案侦查或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立案侦查,并建议有关机关停止被调查人执行职务,更换办案人。
(二)对于确有渎职违法行为,但是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将证明其渎职行为的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于确有严重违反法律的渎职行为,虽未构成犯罪,但被调查人继续承办案件将严重影响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且有关机关未更换办案人的,应当建议更换办案人。
(三)对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或者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应当分别依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该案件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四)对于举报、控告不实的,应当及时向被调查人所在机关说明情况。调查中询问过被调查人的,应当及时向被调查人本人说明情况,并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将调查结果及时回复举报人、控告人。
(五)对于举报人、控告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意图使司法工作人员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调查人员与举报人、控告人恶意串通,诬告陷害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对于司法工作人员涉嫌渎职犯罪需要立案侦查的,对渎职犯罪的侦查和对诉讼活动的其他法律监督工作应当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办理。
第十一条 被调查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调查结论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查,并在十日内将复查决定反馈申诉人及其所在机关。申诉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复查决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复核,并在二十日内将复核决定及时反馈申诉人,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认为作为案件证据材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系司法工作人员采用暴力、威胁、引诱、欺骗等违法手段获取的,在审查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时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有关调查材料应当存入诉讼卷宗,随案移送。
第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更换办案人建议的,有关机关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更换办案人建议书,有关机关应当存入诉讼卷宗备查。
有关机关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纠正违法意见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纠正违法通知书后五日内将不同意见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复查。人民检察院经过复查,认为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应当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认为纠正违法意见错误的,应当撤销纠正违法意见,并及时将撤销纠正违法意见书送达有关机关。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正确的,应当及时与同级有关机关进行沟通,同级有关机关应当督促其下级机关进行纠正;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纠正违法意见不正确的,应当书面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并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说明情况,消除影响。第十四条 有关机关在查处本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时,发现已经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侦查,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移送犯罪线索的机关。
第十五条 检察人员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不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造成案件被错误处理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放纵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或者滥用职权违法干扰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人民检察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当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规定所称的司法工作人员,是指依法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和判决、裁定执行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第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的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调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中,为准确认定和依法纠正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而对该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事实是否存在及其性质、情节、后果等进行核实、查证的活动。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
2011年05月30日 16时52分 52 主题分类: 检察业务
“检察机关”
“诉讼活动”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
(2011年5月20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所作的《关于我市检察机关依法开展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全市各级检察机关在党委的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不断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为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加迫切。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此,特作以下决议:
一、各级检察机关应当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做到依法监督、规范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及时纠正执法、司法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二、各级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依照法定职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加强工作联系沟通,把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协调一致、具有监督合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各级检察机关应当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依法纠正诉讼活动中的各类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加强对侦查机关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对刑事立案中有案不立、违法立案、立而不侦、侦而不结、不应当撤案而撤案、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对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违法扣押冻结款物、违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违反羁押和办案期限规定等问题,应当依法予以纠正。
加强对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对审判活动中定性错误、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量刑畸轻畸重以及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问题,应当依法予以纠正。重点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量刑、二审不开庭审理后改变一审判决、审判机关依职权决定再审案件和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
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重点防止超期羁押、体罚和虐待被监管人员等侵犯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发生,依法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问题。
加强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重点加强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案件、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和裁判不公等案件的法律监督。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应当依法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
四、各级检察机关应当依照宪法和法律基本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增强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诉讼活动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通过调查核实、建议更换办案人、发送纠正违法通知、提出检察意见和建议、提起抗诉、查处职务犯罪等手段,依法及时纠正。
五、各级检察机关应当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制度,加强联系和沟通,协调处理诉讼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侦查机关应当及时将重大刑事案件的发案、报案、立案、破案、撤案以及严重违法侦查行为的投诉受理情况向检察机关通报。释放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共同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退回补充侦查后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通知检察机关。对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的,应当按照补充侦查意见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补充侦查。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检察机关可以提前介入侦查活动。
审判机关对检察机关建议再审的案件,应当认真审查。对符合再审条件的案件,应当依法再审。对决定不再审的案件,应当及时向检察机关说明理由。审判机关对抗诉案件、公诉案件中以不开庭方式审理的上诉案件和依职权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在宣告判决、裁定后及时将裁判文书送达提出抗诉或者同级检察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应当会同同级检察机关推行量刑建议制度,落实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规范借阅和调取卷宗程序,明确民事调解和民事执行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保障检察机关依法有效地开展法律监督工作。
刑罚执行和监管机关应当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同步监督,及时向检察机关提供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信息。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接受检察机关对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行政监察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保证行政执法、监察过程中发现的职务犯罪以及其他犯罪及时移送有关司法机关。
六、各级检察机关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正确行使法律监督职权,切实保障法律监督质量。进一步健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规范法律监督活动,强化检务督察,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接受行政执法、司法机关的制约,不断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对下级人民检察院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领导,总结和推广经验,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全市检察机关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科学发展。
七、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督促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与检察机关建立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对检察机关依法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认真研究处理,及时向提出建议机关反馈处理意见。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检察机关依法开展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不断改善检察机关执法条件。
八、新闻、宣传、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加大对检察机关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监督的社会认知度,积极营造开展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舆论氛围。
九、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督和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通过听取检察机关的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方式加强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接受和配合检察机关开展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监督。
各级检察机关应当将法律监督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事项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接受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交办的属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检察机关应当认真研究,依法办理,并及时报告办理结果。
十、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机关依据本决议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规定和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