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克强十大“强”比喻帮你看懂2014中国经济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及政策受到极大关注,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一言一行同样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中国经济和经济政策时,李克强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和点评,希望您在笑声中对于中国经济及政策的了解更深一层。
“强”比喻1:铲除“牛皮癣”
2014年,李克强曾经至少两次提到“牛皮癣”。
原声一:对政府性楼堂馆所这个屡治屡犯的“牛皮癣”,必须要加大整治力度,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3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落实不得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要求的措施时表示。
原声二:这次的审计结果,有些是新问题,但大部分都是老毛病,像‘牛皮癣’一样‘屡审屡犯。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7月2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时,用“牛皮癣”比喻审计查出的问题。他要求,对于审计出的问题,不仅要列出整改的“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逐个“对账销号”,更要建立起整改的长效机制。“各部门的整改工作,不仅要交出‘对账销号’的结果,还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点评:如果“牛皮癣”老揭不掉,就该考虑从体制机制上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如总理所言,“构建长效机制”。
“强”比喻2:面子里子
原声:我们的城市亮丽光鲜,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这是百年大计。
——5月22日,李克强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德润污水处理厂在建项目工地,对企业负责人说。
点评:“穿衣服”的老百姓虽然感到“里子”不舒服,但是对于钱花在“面子”还是“里子”上缺乏足够发言权,保障和增强其参与权利是关键。
“强”比喻3:大水漫灌 喷灌 滴灌
原声: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
——7月15日,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强调,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他提出,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保持今年经济增速在7.5%左右,也要关注物价水平,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业、收入等民生内容。关于如何实施“喷灌”“滴灌”,李克强指出,一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二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
点评:大水漫灌的弊病和滴灌、喷灌的好处自不待言,不过水往低处流,大水漫灌的话水会首先流到低处。而要想发挥滴灌和喷灌的高效率高效益,要求条件自然也高。
“强”比喻4:企业“跨过一栏还有一栏”
原声:要继续减少前置审批,让企业放开手脚,不能像赛场上的障碍栏一样,跨过一栏还有一栏。
——7月25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近5个月后,李克强与10位改革后新注册的小微企业主专题座谈。他强调,政府今后要注重对新注册企业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要把该放的放掉,该管的管住,该扶的扶好。
点评: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出台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负,但如何使这些利好真正落地,明年见分晓。
“强”比喻5:啃“硬骨头”、驱“拦路虎”
原声: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消权,进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场“自我革命”。今后越向纵深挺进,越要啃“硬骨头”、驱“拦路虎”。必须“痛下决心”,持续协同推进“放权”与“监管”,真正打造现代政府。
——8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新措施,持续扩大改革成效。会上,他两次用“画圈圈”比喻行政审批。他表示,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画圈圈”、搞审批,如今职能转变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
点评:有人对市场机制有极大的误解或苛求,认为其可以自动发挥配置资源作用。但纵观中外历史可以看出,市场机制的发挥需要前置性、基础性条件,那就是受到法治化约束的政府的“守夜”。
“强”比喻6:“打呼噜”的沉睡资金
原声:唤醒趴在账上“打呼噜”的沉睡资金,提高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截留、挪用、滥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增加对革命老区和民族、边疆、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四是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
——9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支规范透明的相关意见。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三个“强化”,开展两项“行动”,做到两个“规范”。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二是强化预算公开。三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四是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堵塞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五是规范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六是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
点评:作为政府核心权力和利益,预算权却被部门分割,财政资金“打呼噜”不奇怪。“强”比喻7:中国经济 单科 总分
原声: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
——9月10日,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在国际国内经济出现新常态下,我们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并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我们坚持区间调控的基本思路,只要经济增速保持在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属于合理区间。
点评:要下决心把“主科”成绩保住、提上去,其他副科不要太偏科。“强”比喻8:中国经济新“双发动机”
原声:电子商务、小微企业等新业态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可以培育新的成长力。但这并意味着不重视传统产业,“双发”难道不比“单发”更好吗?传统产业要“老树发新芽”,但新芽要成苗,成参天大树。如果有两个“发动机”,不仅会让经济运行平稳安全,而且能行稳致远。
——11月3日,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把脉”当前经济形势。李克强表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业态、新产业,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挖潜开荒”,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的“双发动机”。
点评:这两台发动机需要相互协调,力量朝一处使。
“强”比喻9:互联网潮流的“弄潮儿”
原声:互联网发展就像“钱塘潮”一样,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希望你们继续站在“潮头”,成为互联网潮流的“弄潮儿”、引领者!
——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杭州会见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李克强以杭州著名的“钱塘潮”鼓励参会者。会上,李克强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依托于互联网经济的新兴业态,将会培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他还提出,活力和秩序是互联网的“两翼”,信任和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的保障。
点评:互联网作为技术创新,其背后更多是制度创新,更是基于人的心灵自由基础上的创新之迸发。
“强”比喻10:“减法”与“乘法”
原声:必须加快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试点政策,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这有利于激发人们尤其是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12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8.33,-0.04,-0.48%)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助力“三农”改革发展。
点评:一方面要做政府权力“减法”,另一方面要使政府权力处于法律的制约之下,如此,全面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才能显现
第二篇:毛泽东的十大经典比喻
品读毛泽东炉火纯青的“十大经典比喻”
众所周知,毛泽东谈话和写文章爱“打比方”,他的许多比喻信手拈来、妙趣横生、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以笔者之见,毛泽东以下十大经典比喻,炉火纯青,堪称世之极品:
一是用“小石头”比喻革命力量,把蒋介石比喻为“大缸”。据胡耀邦同志回忆:“我12岁在家乡文家市里仁学校上学时,正值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在文家市集中。那天早晨在里仁学校操场上,我第一次看到身材魁梧的毛主席给起义部队讲话,听到他说:‘我们现在力量还小,还是一块小石头,可是总有一天能够打烂蒋介石反动派的那口大缸!’他这话给我留下了一生不可磨灭的印象,使我从小树立起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强信念。”
二是把革命根据地比喻为“屁股”。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根据地建设。他形象地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毛泽东的一番话,澄清了部分同志的错误思想,提高了大家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认识。
三是用“朝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结尾在展望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时是这样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样的语言尽管极富诗情画意,却一点不朦胧,因为那些意象全来自百姓的生活,人民大众一听就懂。
四是用“汪洋大海”比喻人民战争。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动员老百姓。要胜利又忽视政治动员,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
五是用“打扫和洗涤”比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说:“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六是用“上帝”比喻人民。1945年6月25日,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题做了大会闭幕词,意味深长地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提出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赋予了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毛泽东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的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中国的人民大众。”
七是把共产党比喻为“种子”。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这是党的七次代表大会的方针,我们要为这个方针奋斗。”
八是用“零敲牛皮糖”比喻积小胜为大胜。1951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即将赴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副司令的陈赓和参谋长解方时说:“美军的‘磁性战术’,就是企图让我军吃不掉他们又甩不掉他们,以达到疲惫和消耗我军力量的目的。我们也要来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湖南家乡用稻米精制的一种粘力很强的传统糖块,一般是几斤或十多斤一块,名叫牛皮糖,糖味很甜,群众很喜欢吃,但必须用铁锤一小块一小块地敲下来,才便于吃。”就这样,志愿军坚决贯彻“零敲牛皮糖”的原则,集中兵力打小歼灭战,一块一块地“敲”掉了敌人。
九是用“纸老虎”比喻反动派。对于任何强大的敌人,毛泽东从来都没有表现出胆怯,而是勇敢地面对。1946年8月他在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就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发言中,毛泽东再次提到这一观点。他说:1946年蒋介石向延安发动侵犯时,“我们有一条信心。那时一个美国记者到延安,名字叫安娜鍐路易斯·斯特朗,我同他谈话的时候谈了许多问题,蒋介石、希特勒、日本、美国、原子弹等。我说一切所有号称强大的反动派统统不过是纸老虎。原因是他们脱离人民。”
十是用“苍蝇”、“蚂蚁”、“蚍蜉”比喻反华势力。1963年1月9日,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诗词中,对反华势力痛加鞭笞:“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表现了大无畏的豪迈气概。
有人做过粗略统计,仅《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至第五卷中,比喻就有150多例。综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历代语言大师层出不穷,譬之最妙,效果至佳,影响至广者,当推语言巨匠毛泽东。其精到的语言艺术,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鼓舞党和人民胜利前进的巨大动力!
第三篇:李克强与企业家座谈评估中国经济“水温”范文
[键入文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
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前夕,这场座谈会有着多重效果:一方面,在市场对经济形势高度关注的重要时间节点,李克强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和继续为企业减负松绑的承诺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来自外贸、建筑、金融、家电、农资、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无疑是中国经济走势的“先知之鸭”,他们的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和碰到难题的陈述将可以让决策者更好把握中国经济的“水温”。
形势判断:经济仍在合理区间下行压力持续存在2014年以来,李克强与地方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等群体举行了多次座谈会,这些座谈会已成为市场感知中国经济温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前夕,李克强再度向市场释放了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李克强14日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负重前行、迎难而进,在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方面包括广大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奋发努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预期向好。
上述观点可以从近期披露的多个经济数据中找到支撑。汇丰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0.7,创6个月以来新高,重回扩张区间。中国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上升也都传递出积极信号。
李克强表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都有新的进展等一系列信号,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增长潜力和回旋余地,“我们对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不过,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李克强提醒,下行压力和困难在一段时期内会持续存在,要有清醒认识和应对准备。
政策承诺:为企业松绑减负提供更大舞台
面对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将是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一招。
李克强14日多次强调了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他表示,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责无旁贷。
对于与会企业家提到的他们在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李克强也作出多个政策承诺。其一,该放放好,该管管住。李克强表示,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为企业松绑。各级政府都要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坚持放管结合,切实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让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市场主体敢说话、说真话。
其二,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李克强表示,未来官方将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有效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比较充分的竞争,保护公平竞争。
其三、降低准入、扩大空间。李克强表示,未来要向民间资本更多敞开准入大门,使企业有更多投资选择、更大发展舞台,让13亿勤劳智慧中国人的创造力充分迸发。
六“新”期盼:转型升级脱困境提质增效突重围
在当天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们表示当前生产经营仍有不少困难。从目前情况看,市场需求的低迷与成本上升的内外夹攻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麻烦之一。
在外部市场,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有所回暖,但世界经济纷繁复杂的局面没有改变,全球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国内,截至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28个月同比回落,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总体不足的情况。
在总需求偏弱的同时,成本的上升从另一端对企业经营带来挤压。相关机构近来在深圳、重庆和浙江等地展开的调研显示,资金紧张和招工难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都是企业抱怨得比较多的事项。
面对上述压力,李克强14日明确表示,企业在闯市场过程中不能仅靠压缩成本的价格竞争,而是要靠质量来取胜。他强调,当前一些企业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抓紧促改革、调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李克强指出,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下行压力和困难在一段时期内会持续存在,要有清醒认识和应对准备。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
在座谈中,李克强用六个新概括了他对企业的期盼:各类企业都要着力改革创新,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在市场搏击中强筋健骨,提升竞争能力,努力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作出新贡献。(记者周锐)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四篇:盘点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十大“妙喻”
盘点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十大“妙喻”
今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本届政府的首份工作报告。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语言简洁朴实,接地气,其中不乏妙语和妙喻。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了其中的十个巧妙比喻以飨读者。》》点击查看中国经济网两会特别报道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宏观调控抉择两难的情况下,要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定心丸”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异常升高,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障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约法三章”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
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一批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惩处。
“壮士断腕”和“背水一战”
在谈到深化改革时,李克强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金融活水”
在谈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李克强用“水”和“树”妙喻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李克强说,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四两拨千斤”
李克强说,要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舌尖上的安全”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向污染宣战”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记者 孙丹)
第五篇:2012中国经济十大人物
2012中国经济十大人物
据央视报道,昨日,2012中国经济人物获奖名单公布,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获得中国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等10人当选2012中国经济人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获得创新奖,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获得新锐奖。
获奖名单紧扣“实体经济”的主题,涉及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充分体现了2012年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国企改革创新、互联网产业变局等多方面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榜单的很多获奖者都已经处于国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成为世界级的商界领袖。
2012年的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主题确定为“实业的使命”,呼唤实业的回归与振兴,表彰在实体经济方面的优秀践行者和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群体。
2012中国经济人物获奖名单
一、中国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
郭鹤年 嘉里集团董事长
二、中国经济人物
梁稳根 三一集团董事长
马 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宁高宁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林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维功 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胡问鸣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宋志平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外部董
事、董事长
郁 亮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关锡友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三、中国经济人物创新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四、中国经济人物新锐奖
雷 军 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五、中国经济人物提名奖
周海江 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鲁伟鼎 万向集团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民生保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