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y-泳池设计方法及要点(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泳池设计方法及要点-景观规范专
辑
(七)【微·设计】景观版 微信号:Land-2013
【泳池景观设计规范要点】
一、泳池池体设计:
1、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形状以采用矩形为最佳,如不能采取矩形的情况下,需保障泳池周边至少有三处观察点前视能够观察到任何角落;
2、新建人工游泳池(单个池)水面面积不小于100m2,不大于800m2,客户群体对泳池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规划多个泳池的办法解决;
3、公共游泳池应该设计成坡底,并泳池一端为最浅端,另一端为最深端;
4、幼儿涉水池水深0.25—0.3m,儿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 m;
5、儿童涉水池宜单独设置,与公共泳池合并设置的,公共泳池最浅处水深不应大于0.6 m,并儿童池与公共泳池必须使用栏杆分隔;
6、公共泳池最浅处水深不大于0.8 m,流水游泳池水深不大于1.2 m,造波池池底为斜坡时,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8 m;
7、公共泳池应分设浅水区(水深1.2m以下)和深水区(水深1.2m以上),分界处应有明显标志,设置浮标隔断;
8、有成人水滑梯的,水池水深为0.7—0.8m,有儿童滑梯的,水池水深不大于0.6m;
9、池壁、池底呈浅色,没有影响救生员判断的图案,水面上设有桥、有一定遮盖面积的装饰物影响救生员视线的,桥及装饰物下应有防止泳客进入的措施;
10、所有棱角及底角应为圆形,池壁应平整,池底应防滑,预埋件不应露出池底和池壁;
11、水深1.2m处的池壁水线下15cm位置预埋内陷式不锈钢环,便于系挂隔断浮标(小池无此要求);
12、游泳池四周铺设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游泳池与防滑走道之间设有排水沟并保障泳池溢水不会流到防滑走道。二:辅助设施设置要求:
1、更衣室与游泳池走道中间设有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该池长不小于2m、宽度与走道宽度相同、深0.2m,更衣室与游泳池中间的走道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少于0.5;
2、入池前及便后必须经淋浴消毒,更衣室与游泳池走道中间设有强制喷淋设备,男、女各一套,每套喷头数量不少于4个,其喷头喷出的水不能进入浸脚消毒池中;
3、有分设的男、女淋浴室,淋浴室每30—40人设一个沐浴喷头,有分设的男、女更衣室,并配有存放衣物的设施,更衣柜按每2.5m2水域设置一个的标准建造,更衣室设施无锐角、利边,采用安全玻璃;
4、设有卫生间(女厕所每40人设一个便池,男厕所每60人设一个大便池和两个小便池)、器材库、办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设施;
5、室内、外游乐池均应有充足照明,室内采光系数为1/4—1/5,游泳池水面光照度不低于80lx,照明设备距离水面的高度不低于5m;
6、水中灯具工作电压不大于24V,其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见要采用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水平的绝缘隔离,变压器初、次级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7MΩ变压器绕组对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游泳池照明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7、泳池管线及给回水口要求: 给水口设置:
1、形状为喇叭形,喇叭口面积不得小于连接管接面积的2倍;
2、喇叭口设置格栅护盖,成人游泳池的格栅孔隙不应大于10mm,儿童游泳池不应大于8mm,格栅护盖孔隙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1.0m/s;
3、应采用铜、ABS塑料等耐腐蚀、不变形和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制造。
回水口设置:
1、池水顺流式循环时,池底回水口的数量应按淹没流计算确定,但不得少于2个,应设在池底最低处,且宜做成坑槽式,回水口应并联接管;
2、回水口数量应满足池水循环流量的要求,面积不得小于连接管接面积的6倍;
3、回水口顶面应设隔栅板,成人游泳池的隔栅孔隙宽度不得超过10mm,儿童游泳池不得超过8mm,隔栅孔隙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2m/s;
4、隔栅板和盖座应采用铜、不锈钢及塑料等耐腐蚀的材料制造;
5、回水口的隔栅板和盖座安装在池底时,应固定牢靠,且与池底相平。
泄水口设置:
1、游泳池进水口应设在浅水一端,泄水口应设置在池底的最低处;
2、泄水口的数量按4h排空全部池水计算确定。吸污口设置:
1、在池侧壁池水表面下0.5m处设置吸污接口;
2、游泳池宜每边侧壁设置3个,等距离布置,不规则游泳池宜按间距不大于 20m设置一个;
3、吸污接口的连接管与循环水回水管分开设置,并应接至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设阀门独立控制;
4、吸污接口连接管管径应根据池底吸污器同时使用数量确定;
5、池底吸污器工作时,池子回水管上的阀门应关闭。
三:建议部分:
1、泳池的进水阀门和排水阀门建议采用闸阀或蝶阀,如设置为地下井盖室,施工过程中考虑作业空间;
2、泳池水中灯具建议少设计或不设计,如设计,则设计双圈变压器,且统一变压器安装位置,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泳池内台阶设计高差不易过大,人易踏空;
4、露天泳池周边的栏杆建议1.6米,以防止人员翻越;泳池水面监控无盲区;
5、救生员观测台须固定;
四:泳池水处理标准要求: 泳池水质符合以下标准:
1、PH值:6.8~8.2 游离性余氯:0.3~0.5mg/L 细菌总数:小于等于1000个/mL 大肠菌群:小于等于18个/L 尿素:小于等于3.5/L 浑浊度:小于等于5度(或在两岸能看清水深1.5米的池底四、五泳道线)
2、泳池无异味、无藻类、无漂浮物,池底无絮状物,溢水沟内无泥沙等杂物;
3、浸脚消毒池水的游离余氯含量应保持5~10毫克/升,浸脚池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
4、强制喷淋水不能进入浸脚消毒池中;
【住宅小区泳池景观设计方法及要点】
住宅小区中的泳池是小区的中心景观和视觉焦点,既是体现住宅景观画面中的灵魂、精髓,还是激发、促进整个住区邻里互动、交往的“孵化器”。其造型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由式、规则式、自由与规则相结合三种。具体采用何种造型需要依据项目所在环境特点、项目场所特征、风格要求而定。
住宅小区泳池一般与园区中心花园结合设计,位于建筑物前方或庭院的中心,作为主要视线上的一种重要点缀物,其本身有着双重的功能,既有健身价值,又可以成为整体环境中令人感到愉悦的观赏焦点。在居住环境中,多姿多彩的泳池越来越受到人信的青睐。一:泳池观感验收标准:
1、自然岸线泳池,岸线应平滑流畅,无明显直线段,曲线形泳池使整体环境景观变得活泼、生动、使周边空间围绕它产生富于变化的趣味。
2、泳池的马赛克图案为泳池增加装饰美化效果。图案应造型清晰、可辨,比例与泳池尺度搭配适宜,色
彩
不
宜
过
多
和
杂
乱。
3、儿童泳池一般靠近主泳池设置,便于大人照看,泳池周边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躺椅。
4、泳池下水台阶需有警示线的设置,转角需流畅、避免锐角。
5、泳池周边需考虑溢水方式,如下图中使用花岗石作盖板等距设置平溢水槽,在石材周边留出
溢
水。
6、使用侧溢水方式的泳池,一般比泳池平台略低30~50CM,该泳池以卵石作为溢水方式,也有直接
用
石
材
盖
板
作
溢
水
方
式
。二:泳池易出现的问题:
1、泳池在区域中的位置和比例不当,与总体景观不协调,泳区行程及流线不当。
2、结构渗漏水。
3、泳池泛光照明在照度和定位上控制不当,影响泳池功能使用或周边居民休息。
4、不规则泳池岸线不够流畅,分区水面大小不利于功能的实现。
5、泳池给排水流量不当,造成开放期间清洁或维修困难。
6、铺装地雨水倒灌入泳池,造成泳池污染。
7、周边绿地雨水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流入泳池。
8、落叶对水面的污染。
9、临时区铺装地表面处理不当,易造成成人滑跌。
10、泳池排水沟盖板不够精细和坚实,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11、马赛克图案拼花控制不够精细,锯齿不够圆顺。
12、马赛克铺贴不够平整,易出现大小头,阳角位置过硬、与给排水口或水下灯边缘不密实、空鼓与脱落等现象。
13、胶质水洗石易出现变色、脱落等现象。
14、雕塑小品,凉亭,水吧等构筑落的位置与比例控制不当。
15、未预留适合插座,在泳池开放后不利于使用。
16、泳池的封闭管理及安全问题。三:关键工艺技术措施:
1、加强景观设计把控,提前与其他专业相协调,合理安排流线及其它功能设置,如吧台、换衣区、强淋等。
2、设计中应避免泳池座落在不同的基层上(如地库交界处),施工可由土建单位进行,并同步进行管线预埋和防水处理。
3、参照相关规范,以满足最低照明需求为前提,尽量减少灯具。
4、事先应进行计算,换水不超过12小时为宜。
5、施工应控制排水方向,同时可结合压顶翻边、排水沟进行有组织排水。
6、控制土壤高度,可采取沿土壤边缘种植地被、设置雨水井、排水明(暗)沟等措施解决。
7、靠近水面区域,以种植常绿乔木为宜。
8、光面压顶要慎重使用,木地板表面开细槽为宜,不应使用光面漆。
9、不宜采用塑料箅子,宜采用花岗岩(大于3CM)加工或其它复合材料。
10、应由厂家派专业人员现场放样,指导施工。
11、施工中应控制结构成型及底糙平整度,弧形区域可通过调整马赛克间隙进行消化,阳角位置可采用小马赛克或其它材料进行施工。
12、施工中应控制基层干燥及胶水透彻度,胶质水洗石区域应避免穿鞋入内。
13、设计阶段把控,现场放样。
14、电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的使用。
15、园区内泳池应结合植栽、水域、栏杆等进行有效封闭。四:泳池图片欣赏:
1、自由式泳池:
自由式泳池的蜿蜒的水系联成一体,或借用远处的山景相融,或利用水的元素形成山水相连的意境,很好地融合环境的特点。自由式泳池与会所室内泳池相连,强调视觉的开阔、畅通,而曲线的流畅也带来生动的效果。在池边也力图营造出动态的、休闲的氛围。曲线泳池柔化了场地的边界,与周边密林、建筑构成了空间不同的层次感。
2、规则式泳池:
规则式水景具有对称、静态的视觉感受,给人以稳定的心理暗示。如下图泳池设计注重了中轴线对景的视觉焦点处理,并与池底铺装一道呈现大气、精美的图案。泳池边结合了岸边躺椅区和种植区,使岸线在规整中也不失空间的丰富、生动及活泼趣味。方正,一侧打开形成无边泳池的效果,与海港连成一体,池底的马赛克铺贴精细、构逼真思巧妙,仿若海里游弋的鱼一般。香港四季酒店屋顶平台上的规则泳池香港四季酒店屋顶平台上的规则泳池别墅区泳池的形式一般与庭院风格呼应,如图中欧式庭院里常用长方形的泳池,周边结合按摩池、躺椅,泳池也兼有了倒影池的作用。
3、规则与自由结合式泳池:
规则与自由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为会所建筑与中心庭院之间做了很好的过渡,且岸线多变、曲折,带来活泼的氛围,并兼有倒影池的作用。
4、按摩池:
作为泳池辅助功能的按摩池可以单独设置或靠近主泳池,内装按摩喷头,具有按摩、放松的功能。
5、洗脚池:
洗脚池和雕塑景墙结合设计,既有明显的入口标识作用也极富装饰性,一般与种植区结合设计。
6、室外冲淋器:
沐浴器在材质上选用了和建筑外立面一致的材料,起到了与建筑的呼应关系,也形成了很好的整体感。
7、泳池的围合管理方式:
园区泳池需做封闭式管理,在设计上一般采用围墙结合地形高差与水系边界、植栽做处理。酒店中心泳池以有古典特色的门柱和铁艺门围合,造型优美,周边结合特色植栽绿篱及陶罐花盆,以软化围墙。
8、泳池扶手及躺椅:
木质躺椅造型匀称,比例适宜,扶手采用弧形不锈钢造型别致、精细。泳池边的躺
椅、救
生
观
望
台、下
水
扶
手。
9、泳池溢水沟:
泳池溢水沟有平溢、侧溢两种,做法依照具体设计样式而定。侧溢水
第二篇: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论文
住宅小区的功能日渐完善,环境更加适宜,安全性逐步提升[1]。居家环境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讲究人性化与人文化,在住宅选择过程中,不单纯追求适用功能,更多地考虑空间环境和交通等因素。通过优美的环境、充足的阳光、合理的空间、方便的出行、愉悦的心情、快乐的生活,打造健康人居,塑造绿色与舒适居住空间是居住小区的设计宗旨。以江阴怡江城住宅小区作为工作实际案例,现分析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
一、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现状
1、过于追求形式美与观赏性,忽视了实用性与安全性。关注视角效果,不注重营造真实空间环境,未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小区看上去很气派,而空间支出过大,生成了消极空间,使业主缺少安全感。
2、强调小区亮点,片面追求新奇,使得小区风格和周围环境不调,割裂了城市整体形象。在设计上,追求布局结构变化,未融进周围整体环境与城市整体形象相脱离。
3、小区模式缺少特色。多进行模仿没有创新,与时代需求及人们高要求居住环境不协调;小区缺少特色,外在建筑单一,内部空间单调等。
4、过于提炼及利用所在区自然资源。没有充分分析小区当前及未来发展,未充分利用当前自然资源,更多地使用了人工景观,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不利建筑开发成本的节约。
5、盲目跟从市场潮流,使得景观设计不协调建筑风格。如,在追求异域风情方面,照搬了国外的设计模式,仅是简单的复制,未将文化与内涵于实际设计中体现出来,景观设计脱离了建筑风格,导致国内文化品味缺失。
6、缺少前瞻性与可预见性,并不协调小区未来发展。追求最大的效益。规划设计仅考虑现阶段需求,没有为未来发展留有充足空间,使得小区改造产生了较多问题。
二、怡江城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
1、工程概况:小区总用地面积:16.878526公顷,地上计容积率部分建筑面积:388062.5m2,容积率:2.3,绿地率:37.1%,居住总户数:2987户。
2、空间环境
(1)外部空间:江阴怡江城住宅小区北面为浩浩长江,风光旖旎,天宇廓清,南面为城市道路,出行方便,小区北面布置了4栋高层,两端两栋为31层住宅,中间两栋为33层住宅,小区北面沿江立面采用中间高两边低的处理手法,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小区南侧设计为29层住宅,采用北高南低的设计原理。住宅平面组合围合空间,建立富有层次的建筑空间,创造了领域感很强的室外公共空间。
(2)内部空间:住宅户型面积以60~150m2多种不同面积,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以户型为单元模块,每层2-3个单元组成,每一户均有良好的景观阳台和合理的使用空间。
(3)景观空间:小区大环境:小区北面为长江,推窗而望,天光云影之美,江海一色之势尽揽胸中,远眺江南江北,浩然之气激荡于天地,小区与城市滨江风光带融为一体,结合实际使用功能和形象塑造新的城市节点景观,沿着外滩滨江亲水公园一路畅游、健身,享受健康、舒适、悠闲的时光。小区主入口设于南面城市道路,采用迎宾长廊,住宅单体围合中央花园,中央花园风景秀丽,设有儿童活动空间、儿童戏水池、老年活动区、冥想空间,多功能活动空间是居民休闲、交流、聚会、健身场所。
(4)完善的道路系统:消防登高场地均结合车行道,地面停车区域有序划分,地下停车入口合理布置。
三、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原则及要点
对一个建筑项目而言,住宅小区建筑总平面图从整体上进行了布局,是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房位置、道路及原有环境间关系等,涵盖了众多的内容,需要多个专业协同起来。所以小区住宅建设要注重规划设计总图。
1、住宅单体户型的设计每户全部是明亮的厨、卫、厅、卧,提供通风条件。考虑到所在地生活习俗,主卧突出良好舒适性,主卧室、起居室各开间3.5~4.0m、4.1~4.9m,各空间布置突出合理性与紧凑性,明确各分区功能。动静分明与流线清晰。每户南面设置一个阳台,北面设置一个阳台,提供良好的景观视野。保持用餐空间独立宽敞,尽量保持大面积厨房。为迎合现代家居生活所需,每户全部设置储藏空间。
2、住宅小区的功能布置小区主要功能是住宅,配置了各套设施,包括室内活动室与休闲活动场地。于中心绿地内设置休闲活动设施,同时设置有室外活动场地,包括羽毛球场与篮球场等,让居民生活更加丰富。
3、住宅小区的人性化设计结合现代人生活规律,运用了合适面积的卧室,三室套型均设置两个及以上卫生间,适应不同人群使用要求。结合工程在城市所处地理区域,夏季温度较高,主要是南北风向,为此,住宅平面设计时,重视房屋朝向,协调好通风等。对小区各户型而言,全部是南北朝向。每户全部设置卧室1~2间,全部向阳,为用户提供洁净的起居环境。起居室和餐厅结合在一起,传堂风引入室内,以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
4、住宅小区的绿化系统设计该小区在设计上,一个特色之处是绿化环境设计规划上使用了以下几种手段,使绿化面积变大:让建筑覆盖率减至较低:减少车行道里的数目,车道与消防登高硬地相互分享资源。江南园林的核心结合了现代园林风尚,生成了该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原则,这种新风格协调了周围环境,保护了环境。将江南的地方特色呈现出来,继承了江南园林的优秀传统。首先,在小区内部创创建现代、简约的风尚,将江南园林景观中心引入其中,照应绿地,产生另一番趣味。小区内外,四季处在青山绿水中,与大自然融为一起。
5、住宅小区的交通系统设计线型交通结合了环形交通,生成了道路交通系统,小区景观大道、宅前通车道,沿着水系设置步行道。小区在城市主干道设置了两个出入口。主干道穿透南北方向,较为方便。
四、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提供了前提条件,一栋建筑物也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搞好建筑设计,处置好相互间的关系,如地形道路与周围环境等,如此建筑设计师才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居住观念与居住心理等,使用的设计理念与手段更加人性化,确定小区特色时,有所改变,营造高品质的人居空间,创收更高的效益,实现各方间的共赢[2]。
参考文献:
[1]张晓翠.住宅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6,(04):126-127.[2]盛小燕.浅议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0):147-148.
第三篇: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概况
本住宅小区地处西安市东城区,位于东五路与康复路交汇的十字路口西北侧,东临西京医院,附近为康复路服装批发市场,加上小区的建设,形成一个十分钟的生活圈,人流量大,商业氛围浓厚,交通便利。
二.设计理念
本设计中自然生态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体现了尊重自然而不仅仅是改造自然的现代设计思想,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辉应,相得益彰,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规划设计
关于道路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异域风情浓郁的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
关于绿化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初探
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初探
摘要:为了增进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园林植物在城市住宅小区绿化中的重要作用 , 对当前中国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通过植物配置的最佳方式来提高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植物配置;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S731.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3.037
Simple Analysis on the Greening Design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Block
LI Jin-xin
(Forestry Institut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03080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the na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and ecology, ornamental plant’s important effects in greening of urban residential blocks were elaborate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current problems of our country’s greening of urban residential blocks were also undertaked.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esign of urban residential block greening and the nature eco-environment were brought forth.And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afforestation in urban residential blocks by the best mode of plant furnishing were elaborated too.Key words: greening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block;plant furnishing;ecological efficiency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小区绿化设计及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化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绿地及绿化配置具有保护、美化环境,拓展生活空间等诸多作用,是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基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能为人们创造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主题。
1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居住区绿化景观是人们对小区环境的第一认识,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绿化是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可提供居民户外休闲、观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提高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和自然基础,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一个优美、良好、舒适、丰富多彩的居住区环境绿化,是对住宅建筑自然环境的恢复,对城市人工环境中自然氛围的完善和对城市绿化的补充,是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绿化环境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2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应依照植物生长规律,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等原理,通过不同深浅的地下根来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依靠增加湿度、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减低风速、吸附灰尘、保持水土流失等生态作用来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僵化布局,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以及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适当密植,并依照季节变化,考虑树种搭配,通过对绿化用地的统一规划,合理组织绿地空间,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做到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木本与草本、观花与观叶结合,高低参差、交相辉映,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情调[2]。绿化设计要有地方特色,体现时代风貌,简洁新颖,格调明快。居住区绿化应采取重点与一般,集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形成宜人的小气候。
居住区内居住楼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等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局部环境,且造园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所以居住区绿化植物要适地适树,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为了稳定生态系统,在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尽量选用环保效果好、易生长的优良品种和具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如木本的杜鹃、牡丹、芍药等。不要建植过大面积的草坪,避免增加养护费用,增加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使绿化向纵度发展[3]。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有利于管理养护。
居住区配置应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化量,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采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进行墙面、阳台的绿化、彩化,丰富居住区内空间景观,营造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并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种造景形式来点缀,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尊重原有自然环境的生态特色,来体现当地园林绿化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绿化风格,尽可能将原来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和原有生态系统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居住区的绿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出当地的园林风格。
居住区绿化从整体上朝着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结合,生态效益放在首位的方向发展[4],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美化环境,满足人们居住休憩的要求,而且还起到兼顾居住区绿地性质的特殊性、使用的方便性、造价的经济性、审美的艺术性等诸多因素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应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居住区绿地的植物是构成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主题,它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质量,所以设计必须以改善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要与建筑互相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这样不但可实现绿化的效果,而且实现了美化的作用。
3对居住区进行绿化规划设计的建议
居住区绿化在城市绿化体系中最接近居民,可最大限度的为人服务,应通过不同植物种类的种植、搭配及合理的植物配置和造园手法,结合小区道路及园林小品的建设,构造绿化空间和效果,创造优雅的环境,形成优美的室外空间来体现自然美和人工造型,使居住区绿化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部分。
绿化空间应注意可进入性,考虑人的心理与生理需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接触环境,即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的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人可以游览,也可随时坐下休息玩耍,还可利用不怕踩的草种,在草地上坐或躺,充分享受与自然的亲近,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使人们轻松自然的融入家园群体,满足人们休憩的要求[5]。
居住小区绿化设计者应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它应给人们提供一个更方便的居住环境。比如,用绿地做隔离带,应尽可能地考虑到人们生活的方便,还应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把老、弱、病、残的各种需要都考虑进去,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让居民区绿化与城市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人是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而居住区的绿化美化最终也是为了满足人对自然的需求,对美的追求,对舒适感的满足。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区内很普遍,在小区绿化中,如果合理地设置一些园林雕塑小品,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营造意境的作用。居住区内园林雕塑小品的选择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园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
总之,居民住宅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必须以景观学、行为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学的原则进行,使它具有自然生物特性和人类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1] 贺建明.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25-126.[2] 刘仁芳,王大庆.居住区的绿化特色与评价[J].北方园艺,2003(6):34-35.[3] 孙丽清.浅谈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J].内蒙古林业,2004(12):35.[4] 刘仁芳,王大庆.居住区的绿化特色与评价[J].北方园艺,2003(6):34-35.[5] 钱忠玲.关于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几点思考[J].当代建设,2003(4):37.
第五篇:老住宅小区改造设计探讨
老住宅小区改造设计探讨
周玉明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摘要:以苏州市里河新村2、3、4小区为例分析老住宅小区的现状,阐述改造设计的目标及内容,并对住宅楼修缮、道路管线改造、停车位建设、绿化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长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老住宅小区;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老住宅小区改造是政府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造福为民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很多地方都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 这项民心、实事工程。老住宅小区改造设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牵涉的问题很多,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更需要老住宅小 区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本文以苏州市里河新村 2、3、4 小区改造设计为例,对其进行探讨。概况
里河新村 2、3、4 小区位于沧浪区东南部,西接莫邪路,东靠东环路,是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住宅区,现占地面积约 12 公顷,现有住宅 74 幢,住宅建筑面积近15.8 万平方米,居住户数 2810 户,人口 8432 人。2 现状分析
里河新材 2、3、4 小区是根据建造时的要求设计、建造的,现已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住宅楼年久失修,屋顶、墙面、门窗、阳台、院墙、楼梯、管道等均存在问题。
(2)小区道路狭窄,道路局部破损,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缺少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库破旧。
(3)绿地杂乱、零散、不成系统,行道树香樟、重阳木等树冠较大,新村内树木疯长,枝叶遮天蔽日,局部地段不能满足居民的日照、采光要求,有的已滋生病菌;花灌木品种单一,色彩缺少变化;玉兰苑水池水质太差,缺少居民休闲活动场所。
(4)围墙、出人口破旧,新村周边环境杂乱,难以管理,给安全带来一定隐患;违章搭建用房较多,影响小区环境。3 改造设计目标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社区”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停车难、无配套用房、无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为切人点,在维持现有整体环境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小区环擒,全面提升和改善老住宅小区生活设施条件和环境,营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生活便利、安全文明的居住新面貌。4 改造设计内容
针对里河新村 2、3、4 小区存在的问题,着力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的改造设计。
4.1 住宅楼修缮
根据老新材现有实际情况,住宅楼不进行平改坡改造,房屋整修包指屋面防水改造(SBS)、避雷装置整修、刷喷外墙涂料(含楼道内)、外墙面渗漏铲粉、门窗整修及油漆、换塑钢窗、封阳台、装屋面落水管(pvc)和空调落水管(pvc)、污水管改造(pvc)、砌筑检查井、楼梯栏杆油漆等内容;采用和小区风格协调的虚实相间的围墙建筑,以利于小区封闭管理,底层住宅围墙 则统一做压顶,将现有院门安装统一样式的防盗门,井全部粉刷,使外观整洁美观。
4.2 道路、管线改造及停车位建设
(1)东西向 2.5 米宅间道路拓宽至 4.5 米,利用拓宽部分设停车位;南北向 3.5 米宽道路拓宽窒 4.0 米,两侧铺植草砖;因 地制宜规划停车位 180 个。
(2)结合道路改造,对雨、污水管网进行调整,局部增设窨边井,完善排水系统;对小区自来水管线进行换管改造。
(3)根据实际情况,杆线不作入地考虑,对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煤气、移动等有关杆、线进行迁移。
(4)对小院内路灯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安装照明设施。
4.3 绿化改造
(1)行道树及宅旁绿地改造。香樟行道树以保留为主,重阳木行道树则结合道路改造及停车场设置进行必要的移植;对
居民宅前屋后的绿化进行全面梳理,树种选择充分体现物种多样性原则,增加樱花、石榴、紫薇、桂花、腊梅等居民喜爱的花灌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互相配植,形成四李有景,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2)玉兰苑改造。保留现有活动用房、古典亭廊及点景山石;填平原有玉兰苑水池,改建东南角的山坡及其上的绿化,点 缀古典风格六角观赏亭;合理安排玉兰苑出入口及游步道,方便居民生活;扩大硬质铺装面积,设置舞台及背景(浮雕墙).满 足居民休闲活动需求;对绿化进行重新调整,以玉兰为主题进行改造,增植白玉兰、广玉兰、紫玉兰等绿化品种。
(3)四个节点的景观设计。重点设计四个景观节点,美化小区环境。尽量保留原有大树及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调整树种 搭配,增种灌木色块,美化视觉效果;适当安排铺装地及游步道,设置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合适的休息场所。
4.4 环境综合整治及配毒设施建设
(1)建门卫室3 个共约60平方米;安提技防设施,实行小区封闭管理;每单元安装统一的电子防盗门。
(2)整治修缮自行车库;对违章搭建用房进行整治,依法拆除占用道路、绿地的建(构)筑物,整治院内超出院墙高度的建 筑物;规范原有院墙门的位置和走向;对垃坡房等进行整修,整治小区周边环境;对小区东南向主人口店面进行整治。
(3)利用空地适当增建若干配套用房。在主入口西部空地建造配套经营用房300平方米,解决拆除破墙开店违章安置及 补贴物业用房;根据居民要求,玉兰苑整治后增设公用厕所一座,约 30平方米。
(4)楼道内增设照明系统,每层楼安装触摸式延时楼灯开关。
(5)进行节水器具改造;为每户腊民增设信报箱。几点思考
5.1 住宅楼修缮兼顾实用性及装饰性
修缮房屋,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居住安余,并在实用的基础上加强装饰性,通过对住宅建筑阳台、墙面、窗台、檐口等不同部位的色彩处理,加强其装饰效果,改善居住区视觉环境。
5.2 因地制宜进行道路、管线改造及停车位建设
老住宅小区改造有别于新建住宅小区,不能照搬新建住宅小区的规范、标准。里河新材 2、3、4 小区道路改造就是结合现状绿化、管线改造及停车位建设,因地制宜地确定其宽度,而不是套用居住区、居位小区、居住组团及宅间道路的宽度标准。
5.3 绿化现计以人为本
(1)里河新材 2、3、4 小区原有的绿地杂乱、零散、不成系统,整治中加强各新村绿化节点设计,井将绿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绿地系统。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有些大树病虫害严重,且影响居民的采光通风,群众要求移除的呼声很高,本次改造设计基本满足了居民的要求。
(3)强调绿地的可参与性。设计方案填埋了中心绿地玉兰苑水质较差的水池,将其改造成休闲广场,增强了绿地的可参 与性,在其他节点也增添了一些建筑小品及硬质铺地,方便居民进入绿地活动,为居民提供锻炼、休闲、文化活动场所。
(4)提高环境的识别性。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主景树种,形成各自不同的景现特色,如有的区域以香樟为主,有的区域以 银杏为主,有的区域以桂花为主,从而提高环境的识别性。
(5)通过绿化改造及小品设计体现居住区的文化内涵,提升里河新村 2、3、4 小区环境品味,陶冶居民情操。
5.4 环境综合整治及配雀设施建设考虑长效管理
改造后的小区倡导物管,实行封闭式管理。本次改造设计充分考虑小区的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在设计过程中有小 区居民代表参与全过程,并计划在老住宅小区结合整治完毕后,由街道、社区积极引导发动,在原有居民代表的基础上,按规 范程序选举产生小区业主委员会,由其确定引进专业机构成街道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朱建达.当代国内外住宅区规划实例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