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自教学一线的冷眼凝视ls
来自教学一线的冷眼凝视
——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本真”问题
李惠军
(发表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4期)
一段时间来,随着历史新课程的推出,关于所谓教学模式的研究、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等等,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愿境氛围下,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彩排包装表演、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鲜活的历史知识以及史学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政治天条和视听环境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显。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常常忽视了历史教学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历史问题本身的研究,历史研究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历史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修炼和积累。因此,应当提倡教师将着眼点更多地转向对于历史本身和史学理论的关注。
首先,要不断更新历史知识、历史认识和和历史观念。这是一位教师能否是课堂教学中充满时代气息的根本和关键。我在接受天津历史教学社委托,为岳鹿版历史新教材编写学习材料的时候,就碰到一个问题:英国内战和 “光荣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权性质到底是什么?一般认为,它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政权。但是新教材却提出,它是英国贵族地主阶级的政权。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处教材错误,带着问题我请教了上海和北京的有关教授,在他们的指点下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和著述才弄明白了这个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议会与王室双方的阵营中,社会阶层的分布情况差不多。双方都有贵族,都有乡绅,都有富商巨贾和一般商人,也都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双方阵营中各阶层比例也大体相当,和当时整个社会的结构基本吻合,因此在英国革命中很难用阶级界线来划分阵营,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
关于英国革命是不是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史学界也曾展开过讨论。在英国史学界的主流看法认为,“资产阶级革命说”的最大弱点是说不出谁是“资产阶级”,不存在“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又如何存在呢?
划分双方阵营的最明显的界线是宗教信仰。几乎可以说,凡是支持国教的都支持国王,凡是反对国教的都支持议会,因此有一种说法,把英国革命说成是“清教革命”。清教徒主张对国教和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限制国王个人的权力。但清教本身有分成很多派别,长老派主张长老治教,再由各地的长老联合成全国的统一组织,在政治上他们就相应地就有一种寡头治国的倾向。独立派反对实行宗教划一,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理解上帝,观点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独立地组成宗教团体,而不必有全国性的组织,在政治上他们就表现出更多的民主倾向。英国革命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宗教的政治化,政治理念都是用宗教语言来表达的。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际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光荣革命建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
其次,要对历史现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真正成为课程的“再开发”者。眼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流行着一种时髦的现象,所谓开发拓展课、开设研究课。我所说的课程“再开发”是指在日常基础型必修课教学中的历史现象和理论的学习与发掘。实际上,教材只是为我们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案例,而真正的历史教学与学习是如何借助于这个案例,进行拓展和研究。今天的历史教师对课堂的投入,不仅需要“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沉稳;还需要“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灵活变通;更需要“但开风气不为师”和穷究义理、以破樊篱的自主精神与独创意识。在我看来,自主、独创不是孤傲的自赏,也不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精神归隐,而是对时代的适应、体验和创造的结合,是对传统继承与发展的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世界历史教材,基本上是一部以社会形态的递进与变化为主线的政治经济史。但是,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的角度来看,其基本线索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是纵向的发展,即文明形态的演进。如果以人类科学技术形态为文明的圆心,以社会整体结构为文明的圆圈,那么人类文明的进程可大致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人类社会迄今已经发生过两次大的文明转型,即从原始的采集、游猎文明向农业(游牧)文明的嬗变;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
二是横向的发展,即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和主流文明的扩展。农业时代的文明呈点状分布并独立地发展。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共同结构体的扩大,高度分散的文明点逐渐聚合为较大范围的文明区域。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缺乏远距离沟通的技术手段,缺乏外向型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文明的横向扩展是有限的,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且进展缓慢。
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文明——工业文明的孕育与降临,工业文明的拓展与扩张,工业文明的飞跃以及信息时代排案而至的历史过程。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可以用文明史的观点来统摄旧有的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和再组合。从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建构为新的主题。
比如,工业文明的孕育与降临——从地理大发现到英国工业革命的三百多年间,是一部工业文明在西方孕育与发生的历史,也是一部从区域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在这一人类文明发生转型的历史关头,文明中心或主流文明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方向西方转移的变化特征。东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它包括:
蜕变与孕育——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地理大发现与早期殖民、从作坊到工场、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
抗衡与降临——16到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和北美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科学的智性之光;思想的理性力量;开启工业之门的政治革命;产业革命与蒸汽时代的降临)
冲击与巨变——由于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工业生产方式所提供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巨大可能性也强烈地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求。这一社会发展机制上的革命性变化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这个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化”。(生产力、阶级关系、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观念文化、世界格局等)
实际上,前面所讲的对于世界历史的认识与处理,本身就是对于教材的“再开发”。它既是基础型必修课程的线形延伸,又与之有着明显的内在逻辑互动关系。
再次,要善于以准确、凝练、形象并充满哲理与色彩的课堂语言来表达历史。沧桑无限往事,任故纸留拓本。历史具有人性和灵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人感叹声中的花悲时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人们把历史变化移情于落花和流水,也是落花和流水带走了人们对神秘流动、不可寻求、无法逆行的历史的肃穆情感。“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是对历史难以言喻的悲凉和惆怅化作串串泪珠。
做为现实的人,今天的历史教师应该是性情中人。“情”是一种充溢于心中的强烈感觉,它模糊而具体,朦胧而清晰,虚幻而实在。我深信它是构成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情感是历史思维深潭中的活水,动情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激情使历史母体受孕。平静恬淡、无动于衷地看待世间万物固然是史学家的长处,但不能作为历史教师在感悟历史和传授历史时的心境。这种近乎死寂的平静会使心灵走向麻木,思维变得疲惫不堪。
一位老师在讲解转型时期的中国与西方时,引用了史学家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的一段论述:“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三个问题
(1)用史实说明18世纪“被迷雾笼罩着”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
(2)何以见得18世纪大清帝国繁盛之际,“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3)结合19世纪中期前后的社会状况说明“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历史老师就要这样,善于从历史的深处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体验是历史教师抚育自己生命的一种努力。历史教师对历史的体验是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审视,是溶入了理性的阐释和说明。只有这种深刻的体验,方能孕育出摄魂夺魄的课堂教学语言。
实际上,我们许多历史教师在平时所作的PPT课件或练习题中,常常忽视文字的考究,往往是随意表达或者没有经过磨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清晰度和问题的感染力。而下面这道题目,则使人耳目一新。
峻朗幽奇、淡逸虚旷、苍秀传神的中国绘画
中国文化在艺术上强调意境。思想、境界等心灵层次的思维,为中国艺术的根本意涵。绘画艺术侵淫与“道”与“艺”之中。道、意境与人格常常是品评绘画艺术的重要标准,儒家“志於道,居於仁,游於艺”的思想,系中国绘画的本原。
(1)鉴赏观察下面两幅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相比较,有哪些明显 的差异?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郑板桥《墨竹图》
(2)中国古代造诣较高的绘画作品往往出于文人之手。你能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吗?
(3)请从历史、人物际遇和艺术特色角度出发,为南宋画家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写一段200字的作品简介。
最后,要强调和突出历史教育的深刻性、思维性和启示性学科特征。正如布罗代尔所言:“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历史教师应当把侧重点放在透过历史培养国民意识和提供智慧方面。智慧是文化的深髓,只有在智慧的指导下,知识才具有力量。我们不能满足于静态的占有和表述没有经过加工、或仅仅经过粗加工的历史知识。单纯的知识可以老化,可以过时,但溶入了智慧的知识,却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对于历史教师而言,要善于透过历史之琴弹奏出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旋律。有一为老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思想史时,用下面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思维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政治统一与文化整合
国家的统一,使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加快,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推动政治统一。两汉学术思想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见右图)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就图中所表达的两汉学术思想变迁的路径加以简要输理:
(2)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交锋此削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存在明显缺陷而新儒学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3)有学者认为:汉代以后所尊“儒术”与先秦原始儒家已大不相同,他兼涉诸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政治张力。对此你是怎样理解并评价这一文化现象的?
历史充满着繁复和神秘,而历史教师不过是一个肉眼凡胎的常人。在历史课堂上,不要把自己看作是能够终审是非的老人,更不要自以为是君驾历史的上帝。历史的思考是一种久久的凝视;是情感与的一次次升起、一次次飘动、一次次摇摆、一次次失落。昨天的真理,或许在今天看来就变为了荒诞。
我绝不是对于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有什么偏见。相反,我一向主张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提倡知识信息的丰富性、知识判断的思辩性、知识迁移的知本性。让历史课堂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开放式教学突破封闭式的流弊;通过建构式习得突破灌输式的流弊;通过交互式的合作突破标准化的流弊。只是期望历史教师能够在喧嚣与浮躁中保持一丝冷静,通过厚积,产生“薄发”,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实践的磨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的契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发展性学力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质量效益以及多元评价测量标准的统合。
第二篇:来自农村改革一线的
来自农村改革一线的“杨凌报告”
日期:2015-03-11 作者:郑 栋 唐艳丽 翁 瑞
来源:人民日报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社会进步都发轫自农村。
周人先祖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滋养了4000年底蕴深厚、光辉灿烂的传统农耕文化。
凤阳小岗村农民“按生死状,大包干”,奏响了30多年来不懈进取、改革开放的辉煌乐章。
新常态下,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春节前夕,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在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中,牢记嘱托、肩负使命,坚守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场“攻坚战”的第一线。
“咬定青山不放松,紧抓改革不松劲。省委书记赵正永提出:在新常态下应有新作为。杨凌示范区应当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肩负使命,砥砺奋进,努力前行。”全国人大代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说。
冲破粮食生产的水源束缚
若说杨凌示范区是因“水”而生,其实并不为过。只不过,杨凌不去湿润的地方“找水”,而是扎根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水“较劲”、和水“较真”。杨凌示范区对深化农村改革、确保粮食安全的进取自“水”发端。
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产量创41项全国高产纪录,牛、羊等牧畜存栏规模居全国前列。这样的丰产粮仓不是水土充沛的平原沃野,而是缺水少雨、环境脆弱的“干旱走廊”——榆林所辖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在杨凌的技术支持下有望成为陕西省的“沙漠粮仓”。
旱区怎样种庄稼最节水?旱区农田怎样用水效率高?这些围绕着“水”的问题,正是杨凌示范区的专家们夜以继日攻关的课题。而榆林的“沙漠粮仓”,则是杨凌对这些问题的生动诠释。
杨凌示范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断丰富旱作农业发展理论,提升旱区粮食增产潜力。杨凌现代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已累计在陕、甘、宁等省区应用推广1500多万亩,节水3.7亿多立方米,增产粮食6.6亿多公斤,产生效益7.3亿多元。杨凌示范区已成为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和支撑旱区农田高产的重要力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夯实粮食产能基础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释放农业创新驱动的活力
全天候物联网、工厂化穴盘育苗车间、数字化农产品溯源标识……走进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宛如置身现代农业的“梦工厂”。这是杨凌在农村改革上的创新之旅——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和经营体系进行探索。
总面积只有135平方公里的杨凌示范区,却拥有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园区。在这里,不仅集聚了现代林果业、园艺业示范基地,还有具备产业支撑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涉农工业。从园区的产业结构到承载的产业功能,杨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步伐烙印着改革创新的丰富基因。
在杨凌,做农民是份幸福体面的职业。得益于优化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科技进步,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农业,在杨凌正在朝着集约专业的现代农业转变。会种地的“老把式”逐渐被懂科技、善经营的职业农民所取代。由职业农民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杨凌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截至2015年2月份,杨凌已培育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业合作社415家,其中,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和百强社13家,家庭农场50个,累计流转土地5万多亩,占区内耕地面积的58.1%。
撑起农民脱贫致富的“脊梁”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陕北、枣乡、革命老区,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工作者们最牵挂的地方;脱贫、致富、全面小康,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奋斗的方向。怀揣一腔赤诚,杨凌示范区从革命老区再出发,奔赴农村改革一线,吹响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扶贫开发的“冲锋号”。
为老区农民拔穷根,先要教会他们一身“自我造血”的本领。为了提高陕北枣农的收入,杨凌的专家们离开宽敞明亮的大学讲堂,离开家人孩子,自愿选择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里“安家”。
地处清涧的国家林业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常年工作生活着这样一群执着奉献的杨凌人,他们是西北地区最权威红枣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汪有科教授和他的团队。通过改良品种、改进栽培方式和改造低产枣园,他们使陕北红枣的种植成活率由原来的40%提升至90%,每亩收入从2000元稳定保持在3万元以上。
18年来,杨凌已在18个省区140个市县建立了23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5200万亩,总效益145亿元。推广动植物良种1700多个,面积超过2亿亩,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00多项,使50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杨凌示范区已成为农业扶贫开发领域的重要科技支撑。
守住山青水绿的生态“底线”
在杨凌生活的人们眼里,示范区其实是个大“公园”。初春的繁花似锦、盛夏的绿意盎然、金秋的硕果累累、暖冬的新雪迎春,杨凌以旖旎的田园风光成为关中平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这一抹山青水绿,恰是杨凌示范区一直坚守的“底线”。久居农科城杨凌的人们大都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曾经有一家产值高、就业多的大企业想在杨凌投资办厂。对于当时体量相对较小的杨凌,不啻为一次宝贵的机遇。然而,在几次洽谈接触后,示范区居然委婉地拒绝了这次机会。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怎么也想不通,投资、产值、税收和就业这些优厚的条件为何打动不了杨凌示范区。杨凌做出否定的理由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10多年前,这个理由在很多人看来,都显得有些幼稚,甚至有点可笑。但10多年后,抬头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回想,杨凌当时的决定值得点赞,让人动容。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园林杨凌建设”为指引持续发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城市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三河两渠”综合治理进展顺利,形成沿渭河3000多亩生态水面,渭惠渠、高干渠治理迅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治污降霾、保卫蓝天” 等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田园城市风光进一步显现,2014年全年,杨凌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0天,超出原定目标100天。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回眸。4000年前,最早种植稷和麦的后稷就是在杨凌开启了农耕文明序幕,点燃了农耕文化最早的火种。4000年后,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又在杨凌薪火传承。
杨凌示范区的农村改革之路,是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求索。是努力成为先进发展理念的先行者、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领先者、高效生产模式和高质量农民生活方式的创造者,真正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试验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表示:杨凌将认真履行好国家使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三篇:一线服务献真情 凝视平凡亦辉煌(本站推荐)
秦皇岛市局纳税服务标兵申报材料
服务一线铸和谐 凝视平凡亦辉煌
——记秦皇岛市海港区地方税务局征收分局副分局长刘鑫
刘鑫,男,1980年出生,2000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现任海港区地税局征收分局副分局长。参加工作近13年来,他始终扎根于征收一线,热情待人、勤奋上进、勇于创新,以服务纳税人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无悔人生。2003年至2004年他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三等功;2007年调入市政务服务中心,连续两年被评为“政务服务先进个人”;还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近年来,刘鑫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以满足纳税人涉税需求为目标,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凝聚团队精神,恪守岗位职责,创新服务举措,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树立了公正公平执法的良好形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人生足迹。
倾真情,“小细节”搭建“大服务”
2007年初,刘鑫调任地税局二手房服务窗口工作。他每天不 但要受理成百上千次纳税人的办税咨询和不停止的微机操作、适应高强度的噪声干扰,稍有不慎,还要忍受纳税人对办税不满的抱怨甚至辱骂。如何提高办税效率?如何让纳税人满意?他面临适应工作环境和熟悉征收业务的双重考验。“细节决定成败”。他觉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纳税人的纳税需求正逐步提高,要服务好纳税人,光有热情和笑脸是远远不能赢得尊重的。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办税效率,并在实践中总结和适应各类纳税人的办税需求和办事习惯,把功夫下在做好每一个细节上,才能获得纳税人的配合和认可。为此,他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服务素质和转变服务方式上。白天把握每一个时机,办好每一笔业务,晚上梳理当天工作的得失,总结服务工作经验。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税收业务,练习上机操作。他还在工作中做有心人,抓住纳税人咨询等机会,广泛征求他们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的工作准则贯穿于办税服务的全过程,千方百计提高纳税满意度。2009年5月的一天上午,一位老大娘在女儿的陪伴下到政务中心办理卖房过户手续,因年龄大上不了楼,就让她女儿前来咨询。刘鑫弄清情况后,就带上表格和印章来到一楼,专程为其办理了办税过户手续。老大娘动情地说:“我年岁大了,也就是看自己还能不能再亲自卖上一回房,没想到还真成了,地税局真是为我们着想啊!”
树形象,一身正气维护税法尊严 刘鑫常说:“在窗口服务受多大的委屈也不能向群众发泄,因为咱是人民的公务员,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地税的形象”。
2009年3月初,由于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刺激,秦皇岛二手房交易量大增。有一男子利用人多,企图用假房本偷逃税款,被刘鑫一眼识破,他恼羞成怒,威胁说:“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什么人,敢得罪我,都在秦皇岛混,以后你给我小心点!”刘鑫坚定地说:“征收税款是国家赋予我的权利,只要我在这儿,你就休想蒙混过关!”该男子看着他严正的语气和坚定的表情,只有悻悻地离开了。像这样的事情,他每年都能遇上好几起,但都未逃过他长期练就的“火眼金睛”。
工作在窗口一线,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员,做到公正执法显得至关重要。刘鑫在二手房工作以来,没有无尽无休办理过一笔业务,没有收受过纳税人的一笔人情税,即使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是一视同仁。在二手房窗口工作3年,他办理办税过户手续31453户,征收税款10587余万元,为国家挽回税收32万余元,先后多次收到纳税人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
铸和谐,以人为本凝聚团队精神
2010年初,刘鑫调任征收分局担任副分局长。虽然岗位变了,但他服务纳税人的意识未变;职务升了,但他服务纳税人的要求却不断深化。他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科学管理,努力培养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服务好的一流征收团队。注重用制度抓事管人,经常组织 大家学习上级关于工作纪律、业务学习、征收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的有效落实,坚持以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管理人员,有力地发挥了制度的基础保障作用。他认为,基层征收分局,既是税收征管的前沿阵地,又是税收执法的桥头堡,一人一事,都代表着地税的形象,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对此,他善于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既解剖麻雀,又“弹钢琴”,努力当好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线结合部”。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他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同志真情相待,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在工作中关注干部的思想变化,在细微中关注干部的生活需求,把关怀和信任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合力。2010年5月,正值国家出台房地产营业税税收政策高峰期,海港区热电里小区打来电话,要为小区的206户业主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为了不影响大厅正常的办税秩序,刘鑫调协大厅先让他们把资料送过来,并告诉他们明天来交税就可以了。下班后,他带领大家加班4个多小时,办完了所有业务。第二天一早,小区负责人就拿到了200多份交税通知书,顺利办理了过户手续。
刘鑫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纳税服务的新方法,推行预约服务、电话咨询服务、特事特办服务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受到纳税人广泛赞誉。
成大爱,默默无闻“点亮”平凡 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他的砝码始终向事业这边倾斜。2008年8月,刘鑫在抚宁老家的母亲因心脏病两次住院,但他都因工作忙没能回家照顾。2009年3月底,心爱的妻子流产了,养护期间,每次到医院检查治疗,都是自己一个人去。作为妻子,这时的她是多么希望得到丈夫的关心和陪陪啊!但同样身为税务干部的她了解服务窗口的工作性质,能够体凉丈夫、理解丈夫。每当提起这些事,刘鑫总是充满了愧疚。上万次的敲击键盘、上百次的录入、装订、无数次的微笑接待和解释说明,是刘鑫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他常常每天一忙起来,连开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长期的窗口服务工作,使年轻的他患上了腰椎、颈椎等职业病,但却没有影响他正常的工作。为了头上那庄严的税徽,他宁愿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成大爱,默默奋战在税收服务的最前沿。
“什么是不简单?就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都做好;什么是不平凡?就是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凭着这种信念,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心播种、奉献自我,谱写了一曲在平凡之中无私奉献的辉煌之歌。
第四篇:重旱启示来自西南灾区一线报告
重旱启示——来自西南灾区一线的报告
3月27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木友村,一位老人从水塘挑水,准备浇灌庄稼。由于持续没有明显降雨天气,广西各地旱情仍在发展,各地群众全力抗旱。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3月27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则洞村,广西交通集团组织技术人员为村民打井。面对当前严重旱情,广西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组织技术人员,配置专业装备,为旱区群众积极寻找水源,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新华网昆明3月28日电 题:重旱启示——来自西南灾区一线的报告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任芳、伍晓阳、郑晓奕
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旱情牵动国人心。重旱,将水库坝塘年久失修的裂痕置于阳光之下,将毁林造田得到的红土地置于干渴之中,将大山深处的贫困和期盼置于公众面前。应对重旱,需奋力解燃眉之急,更需努力从长计议。“新华视点”记者深入灾区腹地,探寻旱灾背后的启示和机遇。“望水兴叹”,缺水背后是缺设施
“山底下的河沟里就有水,看得到,但够不着。”在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大水井村狐狸窝小组,正在背水的老人王勤品指着山脚方向对记者说,村庄与河沟的落差高达1500多米,因为没有蓄水设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水流走。
“望水兴叹”在云南旱区非常普遍。在丽江市永胜县境内,金沙江水奔腾不息,农村山区却年年干旱;十年九旱的东川区,轿子雪山的融水经小清河汇入金沙江,沿途没有一个水库或塘坝。贵州省安顺市内流淌着黄果树瀑布,那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但六成人口和八成农作物正在遭遇缺水煎熬。
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是西南旱区的最大特点。以旱情最严重的云南省为例,全省水资源总量2200多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但水资源利用率仅为6.9%,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占全省国土面积6%、水资源量5%的坝区,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加剧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
“东川区水库只有4个,人均蓄水量3.8立方米,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少得可怜。”东川区防汛抗旱办主任李光川说,东川还有4个地方适合修水库,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建成后全区缺水状况将会明显改善。他认为,中小型水库建设得到的支持很少,项目审批周期太长,是水利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对于没有条件修水库的山区,兴修小水窖、小水塘等水利设施最为实用。云南大姚县金碧镇金家地村,平均每家有5个能装二三十吨水的小水窖,去年雨季蓄满水后,大旱当前用水仍绰绰有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沾益县菱角乡棚云村多数农户家中没有小水窖,目前只能到10多公里外的水源点拉水。“这场大旱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必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说,云南将“痛定思痛”,计划筹集200亿元资金兴修水利。贵州省委常委王正福表示,要全力以赴做好水利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24日,云南抗旱地下找水突击队经过13个昼夜奋战,在蒙自县雨过铺镇新光村打出了抗旱以来第一口深井,井深290多米,一天出水700立方米,可解决近万人的饮水问题。再过十多天,镇上其他5口井也将出水,全镇两万多人的吃水问题有望长期解决。
3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热水镇半坡村的苗族群众背着刚领到的水回家。目前,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宣威市广大乡村旱情严重,当地55万余人及108万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为保民生,当地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车辆、人员到抗旱救灾一线帮助群众寻找新水源,并千方百计送水下乡,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半坡村是一个仅有170多人的山区苗族村寨,目前极为干旱缺水,县里每天派出两辆送水车为村里的群众送去生活用水,暂时缓解当地人畜饮水危机。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老幼背水,为抗旱也为生存
在云南、广西、贵州等旱区的山间小路上,随处可见上至90多岁的老者、下至3岁多的孩童背水前行的身影。有的是世代靠背水生活,有的因家中水窖干涸踏上背水路,有的因为村附近的水源断流去更远的地方背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住在送水车无法到达、自来水管难以接通的地方,家中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
24日下午两点,阳光刺目,在乌蒙山区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深处,78岁的黄顺香正拄着竹棍、背着一背篓装满水的塑料桶和塑料瓶蹒跚而上。她宽大的天蓝色长衫下,一双紧裹在粉紫色绣鞋中的小脚引人注目。“我从记事起就走这条路背水。”面对记者提问,她停下来稍微直起腰说,她就住在附近的狐狸窝村民小组,每天要到两三公里外的山腰水源点背两趟水。“喝瓶水吧,喝瓶水呀!”她边说边指着身后的背篓招呼记者,流淌着汗水的脸上露出微笑。
在水源处,记者看到一股细细的泉水流入两米见方的水泥池内,一根细塑料管将水引到十几米外的一小块平地上供人汲取。一路上,背水的老人、小孩及牵马驮水的妇女络绎不绝。山路窄处,他们常停下避让记者先行,并热情提醒:“小心,别摔着!”
“不叫不到,不给不要,不吵不闹。”在水源点休息的张姓老人半开玩笑地为记者概括了当地人的特点。
同行的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副镇长张丛梅说,人背马驮是当地村民长期取水方式。万一村边的水源干了,村民要到十公里外的水源点取水,镇上也会安排车将水送到离村较近的地方。一般水源点海拔低、流量小,难以引水入户。当前,饮水问题备受关注,镇政府抓住机遇刚提交了一个方案,计划申请256万元为三个较大的村庄先行引入自来水,结束1500多人的背水历史。
长期负责农业和林业工作的张丛梅介绍,西南大部分山区是十年九旱,用当地话说是“无灾不成年”。水的问题,在这里实质上是路的问题和生存方式问题。要为大山中几十户人修通道路、接通自来水管,财政投入要远远大于免费盖房子将他们搬迁到山下,他们赖以生存的山顶梯田,按国家政策应当退耕还林。将村庄搬迁,或等待一些小村落自然消失,也许是彻底解决山区旱灾的最终方式。
事实上,狐狸窝小组的305口人中,有120多名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他们重返家乡背水、种土豆的可能性已非常小。
3月27日,罗泽亮在观察花椒树的生长情况。记者在旱区贵州贞丰县北盘江畔看到,电视剧《绝地逢生》中主人公蒙幺爸的原型罗泽亮正带领银洞湾村的几名村干部,在给公路两旁村民们的花椒树浇水。据悉,春节后,罗泽亮就带领这些村干部一直坚守在送水保苗第一线,每天从早忙到晚。与此同时,他们还安排好花椒苗的培育,目前已培育了110余万株,准备待雨水充足时补种。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摄
“移民就水”,治标更是治本
重旱之下,“移民就水”成为抗旱关键词之一。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参加全国两会时首次提出,今年云南要加强“移民就水”,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以缓解饮水困难。目前,云南省各州市政府部门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一辆辆满载农民工的客车开往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
“与其在家坐等水喝,不如组织到外面打工,不仅可以解决喝水问题,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弥补小春减产的损失。”白恩培说,从应急措施来看,“移民就水”可谓一举多得。
在滇东一个水源临近枯竭的村庄,39岁的李忠芬正在用小水桶从村头的水井打水,一次只能打上一碗多水。她说自己不识字,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两位老人,还养了1匹马4头牛。政府送的水够全家人喝,但不够牲口喝。太旱了,地里没什么活,她丈夫在附近城市打工,每天挣30多元。听说在广州打工工资高,只是村里很少有人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如果政府组织,很想让丈夫到更发达的地方打工。
记者调查发现,“移民就水”对耕地较多、有望发展农业的地方来说,可解燃眉之急;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旱情较重的地区多数生态环境恶化,缺少水源、耕地等基本生存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例如狐狸窝小组周围森林早被砍伐殆尽,山坡上开垦的梯田坡度很大,水土流失严重。在贫瘠苍凉的群山间,偶尔能看见小片的树林。当地干部说,那是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有所恢复。
滇中地区的易门县龙泉镇中屯村平滩子组,原来住在半山腰,几年前通过扶贫“易地搬迁”搬到了山脚,靠近水源和耕地,不过今年重旱之下水源临近干枯。小组长李有明介绍,全组有361人,出去打工的很少,主要是农民不懂技术,出去不好找工作,留在家中也没出路,反而加重水源和耕地的压力。
“解决我们这里的缺水问题,修水利很重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把人转移出去才是根本的办法。”李有明说。
滇南地区红河县副县长李福珍认为,完善“移民就水”的配套措施,有望解决生存条件艰难地方的根本问题。加大扶贫异地搬迁的力度,将村庄搬到具备水源和耕地等生存条件的地方,对老年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青壮年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县城或乡镇安家,对少年儿童确保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唯有如此,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休养生息,人们才能从根本上告别干旱和贫穷的困扰。
中国西南3省1市空域使用将优先保障抗旱救灾需要 西南五省区市党委政府领导抗旱救灾:万众一心破难关 西南五省区市快速反应抗旱救灾 迎难而上鏖战急 贵州省团员青年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 抗旱救灾在行动 西南旱灾根本缓解要到5月下旬 影响春耕春播成定局
第五篇:来自农业一线高级农艺师工作手记(范文模版)
来自农业一线高级农艺师工作手记
从事农业生产与老天爷打交道,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有的问题错
综复杂,诸如农药、化肥、种子等等。特别是农业生产者的生产主体出现减产或
绝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农药、化肥、种子,总会找农资经销商纠缠,甚至酿成官司而对簿公堂。有的法官因缺乏农业知识而错判枉判时有发生。2004年7月镇平县安子营乡曾发生一起7.3亩花生80%感茎基腐病而几乎绝
收,疑为施用李姓农资经销商所售复合肥所致,依据是:1.本人所种植的3亩油
菜茬花生没有上此复合肥,仅有3%发病。2.临地的花生使用其他的复合肥,发
病率近8%。看起来施肥所致理由似乎很成立。该农民曾反映到县农业执法队,执法队曾派农业技术员实地察看,调查走访了其他十多个也施用李姓复合肥种花
生户,发病率也不到5%,认为该地发生茎基腐病与施复合肥无关。为啥发病谁
也弄不清楚。这样的理由未能使该农民心服口服,又一张状纸将李姓经销商告上
法庭,法庭为了尊重科学,便授权委托我和另外一位农艺师深入现场进行调查。
我们首先深入到其油菜茬花生田及发病严重的麦茬花生田,发现发病严重田块中
间有4行生长良好,没有感染病害。我们又来到其家,坐在其刚盖好不到120
天的新房内,找来了其邻地和施过同样复合肥的农民座谈,从中发现有用线索,获知施过同样复合肥的农民,所种植的花生虽有病害发生,但不到5%,很正常。
这样排除了肥料致病因素,疑点集中在种子上。其农民不认可,提出:既然是种
子问题,我油菜地种的花生用的同样种子为啥没得病?并从内间端出一盆播种时
捡出的小秕花生粒来证明。我抓一把就闻到有一股霉味,一检查黄曲霉芽胚感染
率几乎达百分之百。
通过查、听、看,我心里终于有了底,便把发病原因向他演绎了一番。你们
在油菜收获时即剥了壳。种油菜茬时,芽胚尚未感染上霉病,所以油菜茬未发病。
种完油菜茬后,把剥过壳的种子放在潮湿的新房内近20天以上,是80%的胚芽
被霉菌感染,这些被霉菌感染的种子播后,在潮湿的土壤中继续发育,到花生团
棵期爆发,导致茎基腐病大发生。地中间两行同样施了李某销售的复合肥为啥会
没病呢?原因很简单,播花生时你们先从地两边往中间耩,耩到最后你的种子耩
完了,你邻地的种子剩了点,你借过来耩在你的地里,因人家的种子是刚剥的新
种子,没被霉菌感染,所以你的地中间两行也施用的同样复合肥、而没发病。由
此可以断定造成茎基腐病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感染了霉菌的种子,而不是复合肥!
一番演绎,使该农民不断点头,并连连说:“情况就是这样,确是这样,你说的根在跟前看着一样,我真服气啦!我现在就到法院撤诉!”
就这样终于化解了一场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