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

时间:2019-05-14 22:4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

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7〕4号 【发布日期】2007-01-15 【生效日期】2007-0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7〕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煤炭市场好转,受利益驱使,全省范围内非法设立储(售)煤场出现严重反弹,在个别地方有进一步蔓延加剧的势头。这些非法设立的储(售)煤场大多位于主要交通公路沿线,非法占用耕地,严重污染环境,逃漏缴税费,特别是一些非法储(售)煤场大量收购私开矿生产的煤炭,已成为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煤炭的主要销售渠道,助长了煤炭私采滥挖的行为,加大了安全隐患,严重干扰了全省打击煤炭私采滥挖和整顿煤矿超能力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破环了正常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为了配合全省煤炭“三大战役”顺利实施,制止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的煤炭进入流通领域,彻底根治煤炭私采滥挖和煤矿超能力生产,促进全省煤炭安全生产和运销规范、有序发展, 2006年11月15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贯彻会议精神,自2007年1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的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整顿范围和标准

山西省境内各类储(售)煤场全部纳入本次专项清理整顿的范围。

经省经委批准在无煤县、非重点产煤县(市、区)和年公路煤炭供应量50万吨以上的大型电厂周边设立的、持有省经委颁发的《煤炭经营资格证》,守法经营的储(售)煤场,予以保留(省批准的合法储(售)煤场名单通过山西日报公布)。

经省批准设立的储(售)煤场,凡存在收购经销非法违法生产煤炭行为、扰乱煤炭经营秩序、环保设施不完善、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的,要立即停业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缔关闭。

所有未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非法设立的储(售)煤场(含已进行工商营业登记注册,但未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的小煤炭筛选场)一律取缔关闭。

二、整顿工作进度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2007年1月10日-1月25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取缔非法储(售)煤场电视电话动员会,各市、县结合实际,按照会议精神和本通知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二)清理取缔阶段(2007年1月26日-4月15日)。各市、县按照确定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扎实推进清理整顿。在2007年3月31日前,由各非法储(售)煤场经营业主销售完煤场存煤并自行实施关闭;自2007年4月,由各市、县组织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非法储(售)煤场实施强制取缔。

(三)检查验收阶段(2007年4月16日以后)。各市、县要认真总结验收,并要做好回头看、查死角的工作,省人民政府将组成督察组,对各市、县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由省煤炭经营秩序整顿领导组(见附件)负责,省经委牵头,煤炭、工商、监察、环保、国土、公安和煤运等部门、单位参与。各市、县人民政府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从讲政治、保安全、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市、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重点产煤市、县应由市、县政府领导任组长,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经委、监察、煤炭、工商、公安、环保、国土、煤运等部门通力合作、联合执法。

(二)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坚决取缔非法储(售)煤场的声势。省、市、县各级都要精心制订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要在城镇、乡村等非法储(售)煤场比较集中的地区,张贴宣传资料和清理取缔非法储(售)煤场的公告,让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非法储(售)煤场的严重危害,积极支持此次集中清理取缔非法储(售)煤场行动,力求使这次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深入民心,取得实效。

(三)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彻底取缔所有的非法储(售)煤场。省人民政府授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清理取缔非法储(售)煤场的执法主体,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清理取缔通知书送达到辖区内每个非法储(售)煤场,责令其立即停止进煤,并在2007年3月31日前将煤场存煤自行销售完并实施关闭,对在国道、省道两侧、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城市周边的非法储(售)煤场要拆除有关设施设备,并将违法占用的土地恢复地形地貌。逾期未实施关闭继续从事经营的非法储(售)煤场,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实施强制取缔,对强制取缔的储(售)煤场的存煤实行罚没,罚没煤炭销售收入上缴县(市、区)财政。对拒不执行清理取缔非法储(售)煤场规定,恶意阻挠、干扰或以暴力抗拒联合执法工作的要坚决给予打击,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严惩。

(四)规范合法储(售)煤场经营行为,确保当地工业与民用生活用煤稳定供应。凡已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法储(售)煤场,要认真遵守国家、省有关煤炭经营管理规定,在指定的场所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依法经营,各储(售)煤场要与合法煤矿签定规范的煤炭买卖合同,严禁收购经销各类非法生产的煤炭(含私开矿生产的煤炭和合法矿超能力生产的煤炭)。各市、县(市、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合法储(售)煤场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凡发现收购经销私开煤矿生产的煤炭和合法煤矿超能力生产的煤炭的,以及擅自变更经营场所,超范围经营,偷税漏税的,依法取消其经营煤炭储(售)煤场的资格。

凡省批准设立的合法储(售)煤场,要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完善环保设施,在2007年6月底前,全部安装符合要求的防风抑尘和洒水喷淋等设施,实现储(售)煤场全封闭经营,到期验收未达到环保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

(五)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保障省内煤炭经营秩序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日常监管措施和办法,把集中清理取缔行动与日常的监督管理结合起来,要建章立制,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制度,保证工作经费。要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强化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公布举报电话,形成打击非法储(售)煤场的强大舆论声势,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坚持巩固专项整治的成果,坚决制止非法、违法储(售)煤场在集中清理整顿后再次出现反弹。

(六)明确责任,严格奖惩。这次专项整治工作要明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清理取缔非法储(售)煤场的责任主体,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清理取缔非法储(售)煤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奖惩,对专项整顿期内因检查和督促不力,导致专项整治工作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要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参与、保护或为非法储(售)煤场经营提供便利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

专项整治期间,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及时掌握本地清理整治工作的进展,重要情况及时上报省煤炭经营秩序整顿领导组办公室(联系电话:0351-3046284,传真:0351-3046417)。

附件:省煤炭经营秩序整顿领导组成员名单

二○○七年一月十五日

附件

省煤炭经营秩序整顿领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靳善忠副省长

副组长:段建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洪发科省经委主任

王守祯省经委副主任、省煤炭局局长

成 员:黄福莲 省监委副主任

廉兴有 省公安厅副厅长

康有全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李广信 省环保局副局长

刘德政 省安监局总工程师

赵 勇 省工商局副巡视员

侯文锦 省煤炭局副巡视员

石魁英 省煤运总公司副总经理

温元伟 省经委能源处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经委,办公室主任洪发科(兼)。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5年山西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9A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5〕32号 【发布日期】2005-04-30 【生效日期】2005-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5年山西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5〕3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2005年山西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2005年山西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5〕20号)精神和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要求,现将2005年山西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关于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

2005年食品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重点品种为: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食用醋、饮料、酒、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重点对象为: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特别是要把农村和儿童食品市场作为整顿的重中之重,切实维护农民、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的利益。

(一)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整治

1、狠抓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药、兽药、畜产品、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的行为。

2、继续把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作为整治工作的重点,切实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步伐,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加强基地建设,对农产品实行质量安全控制,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全省11个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猪肉、牛奶中药物残留进行专项监测。继续实施对畜产品“瘦肉精”污染等和水产品氯霉素污染的监测工作。

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蔬菜等农产品为重点,以太原市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城市,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办法。

(二)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食用醋、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1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着力打击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地带长期存在的食品制假售假行为;取缔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从严审查企业生产条件,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2、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完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行政区打假责任制、制假“黑名单”等五项执法打假制度;建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核、注册管理制度。

3、开展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规范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清理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企业。

4、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认真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换证工作;严厉打击未经审批生产销售保健食品和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的行为。

(三)加大对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

1、开展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10种包装食品加大质量监测力度,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

2、开展重要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制品、肉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干制菌品等五类品种;开展质量定向监测工作,及时公布监测结果;查处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工的食品,销售病死肉、注水肉、私宰肉、未经检验检疫的各类肉品,使用甲醛、工业碱等有毒有害物质浸泡的水产品及水发制品,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和水果,非法使用保鲜剂加工的水果,劣质大米或用变质粮食加工的粮食制品。

3、开展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乡镇,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加强不合格食品的退市监管,依法责令企业停止销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关的处置措施。

(四)加大对餐饮消费环节的整治力度

卫生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学校食堂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范围,并向社会公示进展情况;以控制食物中毒为重点,加强对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管理,建立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定期发布预警信息,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五)加大对儿童食品和农村食品市场的整治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整治和监管力度。质监部门要坚决遏制无证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要对儿童食品销售网点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二、关于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

药品专项整治要针对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领域和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市场专项整治,全面巩固和深化农村“两网”建设,巩固和扩大认证成果,保证药品质量。(一)抓好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

1、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涉及面广、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大要案件。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关于印发<联合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工作制度>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4〕318号)以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联合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制度>的通知》(晋食药监稽〔2004〕31号)精神,开展全方位、大力度、高强度、多频次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整治的重点品种是:医疗机构制剂品种,非法回收的药品,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品种,中药材、中药饮片,近年来被国家药品质量公告和省药品质量公告不合格3次以上、经药品检验机构检验5次以上不合格的品种及非法药品,外科植入物和三类医疗器械等;整治的重点单位是:因违法违规被处罚过的单位,认证后不按规范组织生产、经营的企业,擅自委托或接受委托加工的药品生产企业,配制、使用制剂的医疗机构等;整治的重点地段是:曾经出现非法生产经营假劣药品、制假售假窝点或生产经营秩序混乱的地段。重点查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买卖、出租、出借生产经营许可证,挂靠、承包车间或柜台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等。

2、加强配合协作,共同打击非法邮购药品、制售使用非法添加药品、非法回收药品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邮政、电信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邮政局《关于防止假劣药品通过邮政渠道寄递的通知》(国药监市〔2002〕341号)要求,重点查处伪造单位、地址、批准文号、主治范围和功能疗效的药品(制剂),重点打击邮寄宣传材料、发布商业信息、刊登药品广告等形式非法宣传药品疗效,通过当地邮局设立信箱、租用民房作为制假售假窝点、骗取患者汇款、邮售假药、以专科医疗机构或研究机构名义、打着联合办医院、联合研制协作等旗号非法宣传和销售药品(制剂),以祖传秘方、专利发明等名义擅自配制制剂、邮寄、销售制剂等行为。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与公安、劳动保障、卫生、城管、电信等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非法回收药品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公安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加强相互协作,及时受理并严肃查处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严肃处理拒绝、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保证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严格把关,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的管理,杜绝漏洞,防止药品流入非法回收环节。城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组织责任单位清理、收缴张贴或散发关于回收药品的小广告或资料,打击非法张贴或散发广告资料、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取缔非法占用城市便道从事药品或医疗器械促销、经营的销售点。电信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或手机短信等领域的监管清查,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发布回收药品等信息,危害人民用药安全。重点整治钻国家社保政策和医疗保险规定的空子,提供虚假证明或冒名顶替、采取不正当手段套领、套购药品转卖获取不当利益,甚至将过期药品换贴标签后变卖回收再变相销售等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成份的中成药生产、经营、使用行为。重点监督和抽查检验补肾中成药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降糖中成药添加格列本脲类化学成份、治疗风湿病中成药添加糖皮质激素类及非甾体抗炎药类化学药品成份等品种。

3、集中整治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重点检查购销和使用量大、名贵药材和名称近似、外观易混淆的品种;重点监督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经营、使用单位和中药材流通量大的地段;重点查处出租柜台、提供票据、无证生产(加工)、经营,不按规范炮制和包装、不严格使用标签说明书,购销渠道非法,掺杂使假等行为。

4、开展以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为重点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检查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重点检查2004年8月1日以后生产的橡胶避孕套、血糖仪及血糖试纸、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助听器、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块)、导尿管、中频电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等。对上述产品的生产企业和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总代理商要进行全面检查,有重点地抽查经营和使用单位。

继续强化对介入器材、血液透析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使用单位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购进、使用和销毁行为。

5、加强对各类药品、医疗器械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参加单位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参展单位的资格、行为、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做好事前登记审核,及时查处和打击展示“无证”、质量不合格产品和非法销售行为,做到监督及时、检查到位。

6、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治理整顿。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21号)要求,由工商行政部门牵头,联合食品药品监管、宣传、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对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专项整治。整治的重点是: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的药品广告,擅自篡改广告审批内容,夸大功能主治,或以专家、医生、患者等宣传疗效,以“最新、最优”等绝对化用语夸大疗效,篡改或使用过期广告批准文号,对保健食品宣传药用功能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药品广告审批内容,扩大知情面、监督面,对危害大、影响大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二)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促进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1.继续推广长治市由纠风办牵头,联合食品药品监管、物价、工商等部门在涉药单位和公共场所悬挂药品监督举报牌的做法,和晋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借助当地药师协会“借网捕鱼”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监督人员聘任与推选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拓宽监管渠道,畅通举报途径,提高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监管效能。

2、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要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相结合,采取切合本地实际的有效形式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及时。积极支持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骨干药品企业参与农村药品配送,大力推广长治昂生药业集团实施“康农工程”,改善农民就医用药条件的经验,力争年底全省95%以上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

(三)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管

1、全面监督实施药品生产和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GSP)。一是加强对已认证企业的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管。组织对已通过药品GMP认证满一年的30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随机抽取80户药品批发企业、17户药品零售连锁企业、714户药品零售企业进行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对未按GMP、GSP要求组织生产、经营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二是加强对未认证企业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未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车间)生产药品行为。对未在规定期限内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车间),不予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组织开展对全省4432户县以下药品零售企业进行GSP认证。

2、加强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管。重点监督检查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是否严格在GMP条件下规范生产;血浆是否合格;血浆来源是否合法;一次性耗材的管理使用是否规范。

3、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监管。重点检查氯胺酮原料药的生产、生产计划执行及销售情况,从源头上杜绝流入非法渠道。严格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审批和管理,加强对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购进、储存、制度执行、各种记录等的监督检查,完善特殊药品安全监控措施,确保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依法、有序进行。加强对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使用的监管,落实特殊药品监管责任制,发挥三级监管网络作用,重点做好县以下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使用的检查,保证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防止药物滥用。

4、加强对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监管。结合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工作,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制剂室的专项检查,对不具备制剂配制条件的,依法缴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三、工作要求

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把整治与规范、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提高我省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级政府要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成立食品药品专项整治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按照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要求,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发挥属地管理作用,工作中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注重发挥消费者协会等中介组织的维权和自律作用,强化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打假治劣工作格局。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整治工作的重点、任务、目标,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整治方案和措施,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整治,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促进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逐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公众满意的消费环境,增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的安全感。

(三)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努力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同时,要防止失真、夸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现象,注意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四)时间安排。2005年的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动员阶段(2005年4月~5月)。各地要认真做好专项整治的动员部署工作,对整治工作做出周密安排,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并于5月20日前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第二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2005年6月~12月)。各地要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进行督查。

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2006年1月)。各地要认真做好专项整治总结工作,并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汇总后报省人民政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安排部署,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履行职能,加强协调沟通,扎实开展工作,确保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晋政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7〕56号 【发布日期】2007-05-08 【生效日期】2007-05-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7〕56号)

太原市、大同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了更好地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适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12号)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法〔2007〕20号)精神,省人民政府决定于2007年5月10日至10月31日对现行行政法规和我省现行政府规章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清理范围

(一)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现行规章;

(二)太原市、大同市人民政府制定的现行规章;(三)现行行政法规。

二、清理原则

(一)规章主要内容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或者已被新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所替代以及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消失的,要予以废止;(二)规章个别条款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要予以修改;

(三)在规章清理中发现政府规章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要将处理建议报送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研究处理;

(四)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已被新的法律、行政法规所代替以及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消失的,要建议废止;

(五)行政法规个别条款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要建议修改。

三、清理任务

(一)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执行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或者废止的,应当提出初步清理意见,填报清理意见表,报送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统一审定处理;发现政府规章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规章规定不一致的,要提出处理建议,报送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统一研究处理。

(二)太原市人民政府、大同市人民政府负责本级政府制定的现行规章的清理工作。清理工作结束后,应当将清理结果和现行有效规章目录向社会公布,并于2007年11月底前将清理工作总结报送国务院法制办。

四、清理工作的步骤

第一阶段为全面清查阶段(2007年5月10日-6月30日)

从2007年5月10日开始。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清理工作,提出初步清理意见,认真填写清理意见表,连同清理工作总结于6月30日前报送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为审核处理阶段(2007年7月1日-9月30日)

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根据清理工作要求,对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清理意见进行复审,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再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无异议的不再征求意见)后,提出清理意见,完成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总结。

太原市、大同市人民政府按要求完成清理工作后,应当于2007年9月30日前将清理工作总结报送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为汇总报送阶段(2007年10月8-10月31)

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将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总结、太原市和大同市人民政府规章清理工作总结汇总后,报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同时报省人民政府,待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后,报国务院法制办。

五、清理工作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清理工作所涉及的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此次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认识统一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山西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上来,克服清理工作中存在的部门利益倾向。规章清理工作要与省委、省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列入工作日程,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太原市、大同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成立清理工作领导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做好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工作,确保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在清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开展清理工作。要加大透明度,增强民主性,做到“开门清理”。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规章清理的意见和建议。在上报清理工作总结时,应一并将这方面情况报送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法制网也将公布我省现行的规章目录,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三)加强宣传,抓好落实。开展清理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做好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清理结束后,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依法进行处理,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确保清理工作的社会效果。

在清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将对各市、各部门的清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并以简报形式及时通报好的经验和作法。

六、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

省人民政府成立规章清理工作领导组(简称省清理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领导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如下:

组长:李建功

副组长:王卫星、崔国红、吕连连、傅平。

成员:郭文强、李峰、杨近泉、马春生、李世俊。

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全省的规章清理工作;(二)协调清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三)督促、指导全省清理工作。

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崔国红(兼);副主任:郭文强(兼)、孙志坚

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职责如下:

(一)清理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涉及公共事务的规章;

(二)负责对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上报的初步清理意见进行审查认定;(三)汇总清理工作结果;

(四)向清理工作领导组提出清理工作总结;

(五)清理工作总结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负责向国务院法制办报送;

(六)将纳入清理范围的行政法规规章目录在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网站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清理工作结束后公布清理结果和现行有效规章目录。

省清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联系人:张志远3044451-8498

景向发3044451-8493

二○○七年五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

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

行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经营环境,提升文化执法机构的群众形象,根据《关于转发〈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从文管[2011]1号文)精神,按照市创建文印发的《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各职能部门测评达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江埔街精心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在2011年8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在全街范围内组织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江埔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深入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未履行上网人员身份登记义务等违规行为严管重罚,坚持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8-9月,江埔街联合执法队伍共检查网吧5家,其中接纳未成年人6起,未执行上网人员身份登记制度12起,均依法给予了警告、处罚。同时,执法人员还根据网吧经营特点,确定了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场所的“三重”巡查方案,即对未成年人易出入网吧的每日12 时、18 时和节假日、网吧较集中的街道、有过违规经营记录的网吧经营场所等实行重点监控,严防死守,全力遏制其违规经营活动的出现。目前,已责令1间网吧停业整改,网吧执行上网人员身份登记制度情况也得到了有效规范。

2、认真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清理整治,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8-9月份,江埔街先后开展 4 次清理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中小学校周边的音像、电子游戏进行了全面清理,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教学环境。

3、大力开展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查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电子软件等出版物。针对音像市场中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江埔街对各音像租赁店进行了全面清查,多次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了联合检查,对盗版音像制品坚决收缴。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根据有关违禁书刊、音像制品目录进行详细核对、清查,并反复对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告诫其必须守法经营、合法经营,一旦发现违禁出版物,均及时收缴,迅速查处。至9月,共检查无证音像、电子游戏摊点3家,查处销售“六合彩”类非法出版物书报刊店铺2间,收缴非法出版物50多份,打击了音像、出版物市场的违规违法经营活动,保证了一方平安。

4、落实健全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制度,确保市场安全和谐发展。江埔街从严把关,对拟开设的场所,均严格依照法规,要求其办理消防、环保等前置审批手续。对人员较密集的歌舞娱乐场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结合日常巡查工作,集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均及时通知经营业主到场,并现场督促其整改。通过积极有效的行动,充分运用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江埔街会同市公安、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的平安创建工作,为把江埔的文化市场打造成为一个平安和谐的市场体系而努力。

第五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尾矿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发布单位】鞍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鞍政办发[2009]1号 【发布日期】2009-01-19 【生效日期】2009-0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鞍山市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尾矿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鞍政办发[2009]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尾矿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确保尾矿库安全使用,按照省政府尾矿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调度会议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污染环境的尾矿库

以2008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期,凡下游有居民且未作坝体稳定性分析或经分析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山谷型、傍山型尾矿库,以及其它未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各类型尾矿库,要立即予以关闭。请各县(市)、区政府以政府文件形式将需要关闭的尾矿库名单于1月23日前上报市安委会办公室,然后统一上报市政府。

二、认真抓好闭库工作

对决定关闭的尾矿库要区分不同情况,抓好闭库工作。对于山谷型、傍山型尾矿库必须按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履行闭库手续,消除事故隐患。对尾矿池和平地型尾矿库,可聘请专家制定方案,予以推平、覆盖,恢复植被。鉴于需要关闭的尾矿库数量较多,上述工作由各县(市)、区负责审查和批复,于6月15日前,各县(市)、区政府要将闭库情况以政府文件形式上报市政府并抄送市安委会办公室。

三、抓紧进行违规尾矿库的限期整改治理工作

对未执行相关规定的尾矿库要严格审查,补办相关手续。对拒绝整改和未按期整改合格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各县(市)、区政府要抓紧初审工作,合格一个,上报一个,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方可恢复生产运行。初审、上报工作必须于5月底前完成。

四、切实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对存在隐患的尾矿库,在下游居民搬迁或者尾矿库闭库没有完成之前,各县(市)、区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落实责任,严肃责任追究制度

对每一个尾矿库(包括目前停产整顿的、已经和将要关闭、闭库的以及正常生产运行的),都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监管责任人。请各县(市)、区安监局认真填报《鞍山市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监管责任落实表》,于1月23日前报到市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对在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中,工作不认真、走过场、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附件:鞍山市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监管责任落实表(略)

二○○九年一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非法储(售)煤场专项整治工作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