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大工作基本情况
···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代表情
况简介
一、···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街道位于济南市东北16公里处,西临黄河,北接章丘,东与临港街道相连,南与荷花路街道相邻。总面积90平方公里,辖6个管理区,46个行政村,人口41817人。街道下设党总支8个,党支部68个,共有党员1837名。街道办事处共有工作人员176人,其中管理岗14人,主办76人,未进入聘任体系7人,企业合同制41人,劳务派遣制38人。···是济南的空中门户,境内有黄河三桥、四桥,济南绕城、济青、青银高速交叉穿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故乡,近现代涌现出王鸿钧、陈玉圃等知名书画大家。···北部沿黄约16公里,小清河横穿全境,盛产黄河大米、白莲藕等名优特产,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名。
2017年,···街道办事处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街道积极探索“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加快构筑新旧动能转换新高地,为全区“六个高新”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加大力度,完善举措,全力推进棚改旧改工作 为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速···街道城市化进程,···街道于今年3月份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一期改造涉及大孙家、小孙家、大李家、梁家码头四个村,1106户、4190人。安置房项目一期投资约33亿元,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安置人口5800户、1.6万人,目前控规、修规、土地审批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建设施工单位已正式进场。
(二)细致摸排,动真碰硬,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拆违拆临工作,共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219处、61万平方米,建绿透绿10.2万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牌437处、2900平方米。二是持续加大农村自建房监管,全面检查村(居)个人私自建设项目相关证件及手续,手续不齐全、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一律不得复工;限期拆除严重违法违章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村民自建房,有力遏制了乱搭乱建的不正之风。
(三)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民生保障工作 一是投资300余万元,新打抗旱机井111眼,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难题。投资100余万元实施荷花路两侧排水沟综合整治,对小清河沿线实施清河行动,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二是顺利完成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341、20918人。三是加大对贫困群体帮扶力度,办理低保406户、720人,发放低保金267万余元;对优抚对象、残疾人、计生特困家庭等群体及时足额发放上级补贴,确保了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四是加大对敬老院改造完善,投资160余万元,对敬老院设施和锅炉进行了改造提升,院内设施水平明显好转。
二、···街道人大基本情况和工作情况
···街道于2016年11月1划入····代管,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工作室双重领导。街道人大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2名,人大工作室主任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任,工作秘书由党群工作办公室人员兼任。现建有人大代表活动室1处,代表联络站1处(2018年拟再新建2处)。驻街道···区人大代表8名,划分2个代表小组;章丘区人大代表2名。
街道人大工作室在···人大常委会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积极组织驻街道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和视察活动。街道人大工作室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视工作情况每年开展3—4次视察活动,代表小组不定期由组长带领开展学习和工作督查活动。代表联络站作为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常态化工作平台,实现了人大代表与辖区选民无缝衔接,如何发挥好代表联络站的作用,将是我们今后需要学习和工作探讨的重点。
第二篇: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
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
**市辖一区、两市、8县和**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综合开发区、华山风景名胜区四个管理委员会,地处中西部的结合点,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总人口548万,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属于农业大市,曾是陕西的“粮仓棉库”。历史文化悠久,曾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文化名人。**是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的故里,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爱国将领杨虎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著名作家杜鹏程等也都是**人。**市境内资源能源丰富,煤、钼、金、石颇具优势,以渭北“黑腰带”闻名全国。全市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级24处,特别是以山(西岳华山、少华山)、水(黄河古渡、洽川湿地)、圣(司马迁祠、仓颉庙)、陵(唐桥陵、泰陵)及“民居瑰宝”党家村为主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近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就。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一、2010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新推进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呈现出“增势强劲、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格局。
--全市生产总值实现801.42亿元,增长15%,完成年预期770亿元的10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8.94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完成394.5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完成277.93亿元,增长10.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2.25亿元,增长45.7%,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65亿元,增长32.7%。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4.91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占年预算33.29亿元的102.1%,增长20.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1.8亿元,占年计划226亿元的102.5%,增长18.6%。
--进出口总额完成1.69亿美元,增长47.1%,其中出口1.01亿美元,增长19.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18元,完成年预期目标的99.6%,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完成年预期目标的104.1%,增长2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万人,较年计划6万人目标多出1.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1%,低于年计划4%目标0.79个百分点。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超额完成年计划4.8%的目标任务。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4%。
(一)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努力在项目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全市18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5亿元,完成任务的101%。渭-蒲高速、连霍高速渭潼段改扩建、富平实丰200万吨水泥、韩城裕隆100万吨焦化等46个项目竣工投产或建成投用,西包、大西、西南铁路正在抓紧建设。170个前期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20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从发改渠道共争取到位中省各类项目投资达22.1亿元,吸引了金融信贷向重点项目大量注入,激发了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全年招商引资新签约合同项目368个,到位资金达230亿元,完成任务的115%。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继续发挥了主导拉动作用。
(二)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大力支持重点行业和支柱企业发展,龙钢集团跻身全国500强,金钼集团产值突破百亿元,**中联重科挖掘机整装下线,拓日太阳能、安信电子、舜天锂电池等新能源项目投产运营。坚持“一县一园、一园一业”的思路,修编园区发展规划,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3个工业园区当年投资60亿元,新增入园企业200户。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卤阳湖开发区基础环境加快建设。紫兆环保、永泰LED光电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富平陕汽物流园汽车制造项目破土动工,富平苏陕产业园规划也在抓紧编制,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开创了“飞地经济”的新模式。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强化64户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全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4.5 %和4.7%。大力推进“关小上大”工程,淘汰水泥、钢铁、铁合金等落后产能436万吨,韩城阳山庄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被列入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陕焦集团95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5.17亿元,同比增长23.1%,在GDp中占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
(三)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264.2万吨,增产19.2万吨,增长7.8%。水果总面积达到221.4万亩,总产254万吨。蒲城成为全国酥梨标准园创建县,渭北千亩优质葡萄示范园基本建成,大荔黄花菜、华县大葱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141个,20万头生猪养殖示范项目落户大荔。扎实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277户企业对口帮扶367个低收入村联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富平东亚、韩城浦发村镇银行开业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6家。农村饮水项目建成井座塔池等工程327处,46.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1平方公里。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建成户用沼气池2.46万口,完成造林面积41.58万亩,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四)商贸旅游稳中见旺。积极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等扩内需政策,全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4万台(件),销售额12亿元,发放财政补贴1.96亿元。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乡市场繁荣兴旺,消费持续活跃,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2个百分点。**陆路货运口岸已经省政府批复设立,**海关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在积极申报之中,现代物流和陆港经济正在孕育勃发。**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和2010陕西**卤阳湖国际通用航空节圆满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功召开,启动五省八市 “一证游”活动,成立“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华山创建5A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渭华起义纪念馆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少华山森林公园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32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31.4%。
(五)城镇化进程加快。深入推进“一城四创”和“市县联创”活动,优化中心城市,美化县城和重点镇。**中心城市通过省级园林城市技术评估和初步验收,新修城市建设总规已经省级评审。全年共完成投资58.38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18个,中心城市面积扩展到41平方公里。信达体育广场、310国道绕城改线、**客运中心站建成投运。市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前进路北段、三贤路等多条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国际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中心市区东大门、北大门、湭河两岸拆迁和“城中村”改造等工程抓紧实施。西禹高速绿化全面启动,渭河近堤绿化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中心区新增绿地面积550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37%。全市10个县城、102个重点镇完成规划修编,31项关中百镇工程任务全部完成,全年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7个垃圾处理场,新增日处理10.5万吨污水和850吨垃圾能力,城镇设施功能明显改善,承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40%。
(六)民生事业和谐推进。全年十大民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8.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完成21.3亿元,政策补助类完成26.9亿元。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46所149.8万平米,“蛋奶工程”在公办寄宿制学校全面实施。市中心医院迁建和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主体建成,新建成华阴、富平等5个县级医院和27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业教育园工程进展顺利,陕铁院、西北新世纪和扶贫学院入区建设。为37.2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39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韩城、华县试点推开。新开工建设廉租房43万平方米,8600户低收入家庭将会得到安居。研究制定了农民进城五方面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当年有11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通过省级验收,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09.8万人次。公安、信访等平安**建设和谐推进。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繁重。二是经济综合实力较弱,人均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还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五是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项目策划和建设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快,投资和发展环境还不尽人意。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与预期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推动赶超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201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居民增收、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进一步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全民创业,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兼顾基础和可能条件,建议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力争达到96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增长40%以上。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6亿元,增长1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
--辖区财政总收入达到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1亿元,增长20.6%。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600元,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增长16%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亿美元,增长27%。其中出口1.3亿美元,增长3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
--万元GDp能耗下降3.6%,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与措施
(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快速增长。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继续坚持市县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制度,成立工作组包联跟踪推进,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千方百计落实规划、土地、环评、节能等建设条件,采取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月度协调推进、季度新闻发布、半年督察观摩、年终考核奖励等行之有效措施,促使投资快速增长。
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10个,投资788亿元。在基础设施方面,积极推进大西高铁、西南复线、黄陵-韩城煤运专线建设,全面开工榆商高速罗敷-韦庄段,积极衔接建设**-玉山高速公路项目,继续建设沿黄公路、开工建设108国道**-大荔段改扩建工程,提高通行能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渭河下游综合整治和抽黄供水工程。加大“气化**”工程实施力度,建成韩城-**煤层气管道工程。在产业项目方面,继续抓好龙钢集团煤-电-焦油及炼钢一体化、渭化集团“双醋”联产、蒲城70万吨烯烃、合阳300万吨煤炭开发、韩城500万吨焦化等项目建设,力促富平苏陕工业园提早开工。在社会事业项目方面,完成市职教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和中心医院迁建项目。抓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体育中心、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国家救灾储备库、市县殡仪馆改造、华县金堆灾后重建等项目。
二是加强项目策划和前期推进工作。继续坚持重大产业项目策划工作目标责任制,高标准、高起点谋划项目,按照“有中做强、无中生有”的理念,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物流服务等领域,超前策划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着力策划一批百亿元以上的优势产业项目,重点抓好航空物流中心、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厂迁建、体验式红色旅游产业园、南山支流整治和平原水库建设等一批大项目策划工作。切实加大市级重点前期项目推进力度,完善建设手续,争取有一批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其他项目完成前期推进任务。
三是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模式,重点到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上市企业和大企业集团总部上门招商,招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招商项目合同引资到位资金达到300亿元。落实扩大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争取更多民间资金进入。加强银企项目对接,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大跑省赴京力度,力争使更多项目进入中省计划,全年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增长20%以上。
(二)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民生十大工程,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使用,全面完成48亿元投资任务。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蛋奶工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实施高中进城工程,加快**职教园区建设,规范民办教育机构,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等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基本药物制度,强化药品市场监管和整治,启动县级公立医院试点,继续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门诊报销范围和比例,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城乡公共健身场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快完善8个县市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落实中省改善民生政策措施,发挥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推动全民创业,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人。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2.5万套162.6万平方米,落实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政策,妥善解决县乡干部、农村教师和乡村医生住房问题。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2万人、107万人、29.1万人、14.5万人和9万人。努力稳定价格水平,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抓好市场供应、煤电油运总量平衡和应急调度,切实减轻物价上涨对群众带来的影响,增加低收入群众、离退休职工及相关群体的生活补贴。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增强园区产业聚集功能。坚持集团化引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按照“一业主导、多业配套”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优化园区功能和项目布局,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引导园区朝着集群化、特色化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协调配套的工业聚集区。力争2011年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面推进高新区、经开区建设和创新,积极实施卤阳湖调配供水工程,尽快引进一批航空物流项目和企业入驻卤阳湖,实现通航产业招商新突破。
二是狠抓骨干企业扩能升级。围绕做大做强煤及煤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协作配套,延长能源化工、食品加工、机电配套等产业链条,扩大产能规模。支持龙钢、金钼、渭化、陕化等企业集团加大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年内龙钢集团产值突破400亿、金钼集团突破150亿元、渭化和陕化突破100亿元。重点抓好合阳西卓子、山阳等煤田开发,使全市煤炭生产能力提升到2000万吨以上。切实推进渭化双醋联产、陕化节能减排、陕港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华县10万吨丁二醇、中联重科、雨润集团、舜天能源等项目投产达效。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户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20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创建省级低碳城市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广韩城循环经济经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经开区、卤阳湖低碳示范区试点。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促进节能项目实施,全面推进紫兆垃圾分类处理设备项目建设,形成年生产垃圾环保设备50台的能力。
(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稳步提高粮食生产。继续扩大奶畜、果蔬生产,以建设富平奶山羊,临渭、合阳奶牛,澄城、潼关生猪,大荔、蒲城秦川牛等畜牧产业重点县为重点,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抓好富平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华阴农垦区建设,做大做强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的百万亩优质粮果、绿色瓜菜基地。
二是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继续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专业村、特色乡镇。采取财政贴息、信贷等方式,引导支持雨润集团、安德利果品、陕富面业、兴隆乳业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施产、加、销联盟,推行农业标准化、基地化、集约化生产。大力培育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开发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三是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民增收水平。继续实施抽黄大型灌区泵站改造,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解决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切实抓好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引导农民发展农村新型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搞好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实施黄河滩区、临渭和二华夹槽群众外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千村千企扶助行动”。
(五)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镇建设。
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一城五创”(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创业型城市和省级环境模范城市、低碳城市)活动,加大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完成城市东大门、北大门、湭河两岸、西岳中段、西南京路中段拆迁改造,新建改建17条城市道路,打通主城区全部断头路。规划渭河景观建设工程,实施渭河近堤、310国道、渭清路两侧、滨河大道、西潼高速、老城区景观绿化工程,构筑南源绿色屏障。抓好国际商务中心、城市综合体、商业圈拓展、老货运站片区改造等项目,加快凤凰国际酒店、鸿基大厦、五星级酒店建设进度。进一步配套完善电网、供热、供气、给排水改造等市政工程及主题公园、休闲广场。年内中心城市建设工程实施157项,计划投资完成110亿元左右。
二是全面加强县城及小城镇建设。以韩城、华阴、富平、蒲城为重点,扩大县城规模,提高产业和人口的聚集能力。加大县城创卫力度,力争县城全部实现省级卫生城市。继续抓好一批人口规模在3-5万人的重点镇建设,配套建设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和区域性商住小区。实施农村新型社区试点工程,重点推动富平、华县、韩城等县市有选择地确定一批试点村镇,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社区试点。
三是落实好城乡统筹配套政策。启动编制韩城-蒲城-富平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善农村居民进城就业落户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险、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经适房购买等切身利益问题,全年推动农民进城达到20万人。
(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华山“5A”景区创建成功为契机,做大做强华山旅游集团,加快华山文化创意园、华山主题公园及西岳庙保护性开发项目建设,加大“华山论剑”品牌策划宣传力度,将华山建成我市旅游的龙头和精品。实施白水仓颉庙、韩城梁带村古墓、党家村民居、大荔沙苑旅游等开发建设,形成市域间、县域间旅游精品线路。办好第三届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抓好旅游营销和服务工作,丰富旅游内容,扩大旅游消费。借助西安世园会平台,举办多项营销主题和宣传活动,加大旅游促销推介,与组委会签订旅游协议,推出分流世园会游客的联动计划并列入世园旅游专线,力争承接世园旅游人数200万人,全年旅游人数突破1600万人,旅游文化总收入达到130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升级。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竞争机制,加大投入,加快谋划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富平陶艺、华县皮影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重点抓好**鸿基世业文化园、富平汉唐石刻艺术文化产业园和**文化艺术中心、文豪国际中心、电影传媒大厦、**报业大厦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报业集团、演艺集团、影视集团等文化改制企业加快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是促进城乡消费快速增长。激活城乡消费市场,加快培育汽车、住房、养老、培训、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文化消费,增加教育、文化娱乐、影视消费,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消费。切实扩大农村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等农村流通工程,加快农村流通设施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汽车、摩托车和农机具下乡规模,改扩建18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农家店1000个、农资配送中心120处。
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建设核桃、棉花、苹果、精细化工等一批产学研服务平台,积极申报组建3-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争取列入省级服务业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富平汽贸物流园、潼关物流港、白水昌盛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策划和组建**华山银行,重点引进1-2家大型商业银行来渭布点分设机构。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高点起步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14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14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14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14年4月2日
第四篇:大溪河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凤阳县大溪河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大溪河镇党委 大溪河镇人民政府
(2013年9月5日)
大溪河镇位于凤阳县东部,花园湖畔,距凤阳县城27公里。东邻明光市,南部与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相连,北连淮河黄金水道,南洛高速公路和省道307贯穿全镇,距京沪铁路仅4公里,地埋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现大溪河镇由原大溪河乡和江山乡合并。镇行政区划面积88.1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0.4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93户,总人口30697人。
一、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情况
我镇农业基础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近年来,我镇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
1、农业产业
(1)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我镇是农业大镇,小麦水稻是我镇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全镇小麦播种面积64523亩,单产305公斤,总产1.95万吨。水稻播种面积64972亩,单产515公斤,总产3.33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5.28万吨,比2011年增产3.3%,粮食生产获得丰
收。2012年农民纯收入已达7911元,比2011年增长46.8%。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我镇农业调整规划,抓好落实,加快步伐。一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增加农业科技含量,重点落实2.5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暨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和6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茭白、芡实、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面积,2012年全镇茭白种植面积500亩,莲藕1000亩,芡实3100亩。三是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设,发展订单农业,我镇境内的凤阳县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立项投资4000万元,2012年扩建年产10万吨大米生产线,年产值4亿元。
(3)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畜牧业着重发展养殖大户的规模养殖,全镇共有养猪大户4个,养禽大户7个,大牲畜和家禽存栏量和2011年基本持平,全镇牛存栏量129头,羊存栏量319头,生猪存栏量2356头,禽现有存栏量76200只。
2、工业产业
大溪河镇工业发展基础较弱,但随着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镇内工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镇内有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力生公司、天瑞水泥厂、毛山金矿等发展势头良好工业企业。
3、第三产业
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餐饮业、商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镇辖区内有餐饮业16家,商业零售业100余家。第三产业正变成我镇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新推手
(二)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及财政收入情况
1、现状
近几年来我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镇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 3.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62亿元,年均增长达1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比重得到提高,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6%。12年实现财政税收245万元,同比增长42.44%,农民人均收入达7911元。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1582万元(2)财政总收入,完成245万元,同比增长42.44%。(3)粮食产量45641吨同比增长4.7%,(4)共引资项目3个,其中已投产1个,2个在建。招商引资完成达0.6亿元。
2、存在问题
我镇地区总产值中稳中有升,财政收入虽有上升但进度缓慢,主因是我镇三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延伸不足,三产传统服务业多而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3、下一步产业发展建议(1)在三大产业上,抓结构调整
建议成立由县级领导牵头、县有关部门参加的大溪河镇产业
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大溪河镇产业发展工作,合理优化调整我镇产业结构比例。重点扶持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科学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力争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速度增速达30%以上。
(2)加大招商力度,科学编制招商项目
以项目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打造我镇新农业亮点。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
1、现状
我镇共有劳动力资源19057人,其中外出务工8000多人,返乡创业2000余人。我镇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1)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库的建档工作,摸清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对外出务工人员一一建立台账。
(2)落实了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对“4050”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在培训。
(3)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并发放小额创业贷款共计700多万元。
2、存在问题
由于政策、资金等相关配套项目的支持少,镇对于返乡创业人员的支持力度不够大。
3、建议
上级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以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
(四)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土地流转情况
1、现状
我镇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主要通过农户之间土地转包以及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两种方式实现。
目前我镇土地流转2020亩,涉及流出户数150户,流入户数28户。流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转包,流转期限3年,二是租赁流转期限5年。
农户间转包较为普遍,表现在亲属和本村村民之间,没有书面合同,流转土地分散,规模小,期限短。
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委会,流转土地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流转期限达5年以上,按年支付租金给农户。
2、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土地流转规模低,水平低、特别是农户间流转期限短,欠规范。
3、建议
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力度。
(五)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2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582万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2113元
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2年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85万元,同比下降35.8%,财政收入完成245万元,同
比增长42.44%,3、2012年当年粮食产量完成45641吨,同比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911元,同比增长15.1%
二、集镇建设管理情况
(一)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目前,大溪河镇镇域面积2平方公里,已建成南苑、小侯、丰源三个移民小区,每个小区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以上,城镇常住人口6100人。
1、小城镇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已通过大溪河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份进行前期筹备工作,11月份动工。
2、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1)2011年完成了307省道大溪河段的慢车道、绿化带及下水道的改造,总长度在2.1公里,并重新架设了78盏路灯,共投入资金310万元。
(2)2012年完成了长大路及江山街道的下水道工程,总长度5700米,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3)2012年完成了307省道石塘段的慢车道、绿化带和下水道、路灯等改造,总长度1500米,共投入资金150万元。
(4)2012年建成垃圾中转站一座,占地面积7.9亩,投入资金156万元。
(5)2013年建成文化站综合楼和文化广场。综合楼建筑面
积358平方,广场面积2000平方以上。
(6)2012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5户,拨付资金223.6万元。
3、完善进镇农民社区管理化
完善城乡低保体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纳入保障范围979户共1685人,季度发放低保总金额362040。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和大病救助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医疗支持。2013年一事一议奖补上报项目30个,合计筹集资金1793340元。
(二)存在问题
1、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严重制约着小城镇建设发展。
2、由于土地指标的瓶颈,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无法落实,严重制约着我镇小城镇的外延式发展。
3、小城镇管理力度不够,由于乡镇建管站缺乏执法主体资格,缺乏执法手段,“脏乱差”现象和违建现象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小城镇的规划编制。
2、进一步扩大创建队伍,加大管理力度,购置洒水车和垃圾清扫车,重点治理街道脏、乱、差。
3、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监督管理工作,和县执法部门密
切配合,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严肃查处乱占乱用土地行为。
4、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能够落实相关政策,土地、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环境等相关部门能整合各项资金对口扶持,以扩大小城镇的建设投入,支持小城镇建设发展。
5、建议能够改革现有的行政执法部门的体系,赋予乡镇行政执法资格,以便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三、社会矛盾化解情况
(一)基本工作情况
1、矛盾纠纷情况
2013年上半年,我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50件,除前期存量外新出现44件,调解50件,调处率100%。
2、工作开展情况
2013年上半年,我镇除每半月正常对全镇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进行排查外,对上级重大节点和重要活动期间,还开展特殊时期的专项排查和调处,在重要敏感时期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上访。
(二)农村信访矛盾焦点
1、农村用地和农民建房问题
反映农村集体土地在征用过程中违规操作,违规出租、占用和转让农村集体土地,致使群众利益受损。反映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对危房改造对象分配和改造发放存在不公平现象。
2、邻里宅基地纠纷问题
因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的邻里宅基地纠纷时有发生。
3、计划生育方面问题
因奖扶政策及计划生育手术而带来的矛盾隐患问题也较多。
4、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该类案件涉及农村土地、荒山、荒滩、鱼塘、草地等多种类型。由于他们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不妥善处理,就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上访、缠访、闹访、缠诉等事件。
5、村集体资产和财务问题
一是反映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问题,如土地、鱼塘承包,集体房屋出租、出售,不实行公开招标,搞暗箱操作,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二是村级财务不公开,村里财务混乱、账目不清,群众对村里财务状况不了解,认为干部都存在滥用职权,贪污公款嫌疑。
6、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主要集中在民事纠纷赔偿、刑事伤害案件赔偿等执行不到位,上访人往往因执行难对司法公正提出质疑,进而放弃法律渠道改为向党委、政府上访求决。另外调解纠纷难,由于双方自身因素、诉讼成本、相关政策法律及调节人能力的影响,调解成功率不高,纠纷当事人转向党委政府和信访部门反映,认为找领导来得快,成本少,实惠多。对这些案件,我镇已多次向信访人宣传解释并告知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他们仍然采取信访途径解决。
7、征地补偿、移民安置问题
有些群众因为对于政策不了解,或是受到利益牵引,在征地补偿、移民安置方面有异议,镇干部通过耐心说服,多数妥善解决。
8、村民塘坝用水问题
入夏以来,连日高温,已经创下历史记录。高温不退,降水罕见,造成干旱,农民种庄稼缺水,为了争取水源,也造成了不少纠纷,均已妥善处理。
(三)基本工作方法
1、建立一套工作机制。首先做到有人办事。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根据案情,确定包保责任人,并限时汇报办理情况。对不能解决或不属于我镇解决的,告知当事人或陪带当事人向有权处理机关反映。做到事有人问,问有结果。
2、做到集体讨论研究。对那些复杂的矛盾纠纷,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方案。
3、包案领导带案下访。根据案情,包案领导深入一线,和当事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4、加强督察督办。对那些久拖不办或敷衍塞责的,由镇维稳办以督查督办单的形式督促办理。
(四)基层工作难点
当前我镇信访工作形式严峻,遇到了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将影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访考核机制问题
目前,信访机制存在严重问题,上级机关不管信访人反映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属于无理取闹或缠访闹访、甚至以上访为生存之道、发财路子,只要有人上访就登记就交办,办理不及时就催办、督办、甚至严肃批评,更有甚者动辄要求地方主要领导在规定时间内去带人,不在期限内带人的就处理干部,每年还制定严厉考核制度,凡是越级上访的,或赴省进京上访或非访的,达到一定人数或次数,就要处理地方干部或实行“一票否决”严重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耽误了地方经济发展
2、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
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甚至错误的认为“进京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
3、少数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
少数村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极个别村干部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
4、少数人背后怂恿组织上访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包括以信访敛财为目的的不法分子),背后挑起群众与政府对抗,煽动上访。一些上访老户利用与政府的对抗情绪,暗地挑唆,怂恿他人越级进京上访。
(五)在化解社会矛盾上的创新举措
综合上述问题,面对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1、强化认识,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镇政府要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解决,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
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2、突出重点,加大“三种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疏导力度。要认真宣传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
二是加大矛盾纠纷排处力度。要定期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矛盾纠纷排查,力求做到网面要宽,网眼要细,在“全、深、快”上下功夫。与此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本着“早动手、早解决、早息访“的原则,对一些合理诉求,能立即解决的要立即解决,需要分期解决的要约定解决的时间;对一些尽管诉求不合理,但家庭确有困难的,要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给予必要的关心;对一些无理取闹,要进行必要的训诫,讲清政策,讲清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害,让他们早日停诉息访。
三是加大敏感时期管控力度。有的上访人利用敏感时期出去“走一走”,他们中有的怀有政治目的,有的不明真相,甚至出现告“洋状”、非正常上访,以此对政府施加压力。因此,做好敏感时期信访工作,对一些想出风头的人实施必要的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3、明确责任,健全“三种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责任机制”。要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要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包案领导要亲自挂帅,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要追究包案领导的责任。
二是健全“分级负责机制”。“村级防线”是处理信访问题的“第一道关口”,此关口由各片负责,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逐一登记,分解到位,逐级解决,镇党委要将信访工作纳入对片和村全年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对凡属村级责任发生越级上访的,取消所在村综合奖评奖资格,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信访工作的有序运作。
三是健全“信访督查机制”。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
四、镇乡队伍建设情况
我镇有镇干部62人,其中公务员(在职在岗)20人,公务员(离退休)14名,事业单位(在岗在职)8人,事业单位(离退休)2名,大学生村官3名,三支一扶2名,选派书记2名,镇自聘人员11名;村干部209人,其中村“两委”58名,村计生
专干17名,村维稳专干10名,村人社信息员10名,村自聘村民组长114名;机关单位(含基层站所)22个。
(一)镇村干部工作现状
1、镇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状态欠佳
(1)传统的家族思想模式给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带来巨大阻力。
(2)镇村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工作方法单一,工作上存在怕群众上访,怕责任追究,以致不愿干事,不敢干事,不想干事。
一是盲目服从心理。满足于“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的工作状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安于现状心理。部分镇干部思想比较保守,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不愿或不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消极心理。有的镇村干部精神萎靡,面对差距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消极应付工作,被动完成任务。
2、镇干部工作环境差、待遇较低
镇干部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遇到法定节假日还要继续工作,配套的奖励措施却跟不上,造成部分镇干部心里有情绪。有时还往往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这些因素使部分镇干部不安心干本职工作,思“城”心切,都想往城里,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3、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镇干部要管理本地区的多项工作。法律赋予乡镇政府履行职
能的权力却越来越少,造成职权行使“虚化”和“悬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村工作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工作面广,工作量大,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面对各项工作,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这让镇干部在工作中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闪失。
4、镇干部信访工作任务重
(1)纠纷类型多。主要表现在民事纠纷、家庭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土地边界纠纷、婆媳关系、赡养纠纷、生活实际困难要求救助等等,以及经济纠纷、涉法涉诉等。
(2)越级上访案件较多。一是我镇交通便利,农民维权意识较高,直接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二是部分群众不走信访程序,不事先通过村委员会解决,直接到上级上访。信访案件突发性增强,给基层信访单位的应对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解决信访问题的成本。
(3)调解难度大。一是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因时间较长、涉及面广,或因政策变化等原因难以调解;二是上访人诉求超出政府的能力范围,无法满足其要求;三是信访办职能有限,无法采取强硬措施,只能采用软化办法,导致工作被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镇干部提拔、交流的慢,造成大部分干部对个人前途感觉到无望,工作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干部把本应下村工作为主变成“坐镇指挥”,平时多数时间待在单位,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 的状态,村里有要求时也等村干部找上门来,很多时候是镇里布置了工作任务,或是村里出了事,才到联系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书记或村主任作个交代,很少接触群众。
2、镇干部在提拔民主测评阶段出现了严重的不正之风。考核往往以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往往是“只要人际关系好,照样得高分”。造成了平时工作上“不敢碰硬,装老好人”的同志,民主测评时得高分,平时“工作过的硬,踏实能干的同志”得低分的不正常现象。还有些乡镇干部,平时工作根本不干,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左右逢源,到了民主测评时请客送礼,搞贿选。这种不正之风严重挫伤了平时那些埋头苦干,工作过硬的同志积极性。
3、镇事业编制的干部进不了公务员队伍,个人发展机会不大,往往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为民办事不够。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
(三)加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1、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要加强镇村干部为农民服务意识教育,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和依据。
2、在强化培训上下功夫。大力开展镇村干部技能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重要形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切实提高镇村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3、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在干部管理上,要建立约束机制,实现用制度约束人,要积极营造一股好学之风、正气之风、团结之风、为民之风。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轮流值班制度、制定奖惩激励措施,把干部考勤情况与干部的经济报酬挂钩,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考核能促进和推动武店工作,调动镇村干部的积极性。
4、在关心和爱抚基层干部上下功夫。要正确对待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对于镇干部在农村工作的艰难程度和辛苦程度,各级各部门要给予理解和同情。对镇干部所做出的工作成绩要给予关注和鼓励。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既要严格要求,同时要给予正确引导。武店条件艰苦,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安心在武店镇工作的进行交流,对表现突出的提拔重用,以激发干部活力。
5、在对基层倾斜政策上下功夫。一要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到位。二要进一步放权于基层,使乡镇拥有对本辖区的人事管理权、财政支配权、规划决策权、计划协调权、指挥监督权,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灵活运转的管理体制,三要明确地建立一种城乡干部交流的制度。对县直机关中没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年轻人,每年应安排一批到乡镇去工作;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每年应择其政绩突出者,或个人、家庭确有某些实际困难者,调一些到县城的单位。
(四)干部管理培养情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制度法纪防线。完善干部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塑造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形象。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政务财务公开,加大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各村成立了村级事务监督小组,开展了“阳光村务”建设。
四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风险防控及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认真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
2、干部管理
一是加强镇村干部的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端正思想,心系群众,沉下身子,干事创业。
二是明确了党政班子分工,制定了镇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工作汇报制度以此来提高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树立争先进位意识,促进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四是加强后备年轻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制定了后备干部、党员发展计划,确定各支部培养任务。
第五篇:大山乡经济社会发展作情况汇报
大山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4月2日)
县委办公室: 大山乡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强烤烟、甘蔗、核桃、茶叶、畜牧五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龙胆草、澳洲坚果等新兴产业,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关注民生、综治维稳等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在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努力推动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山乡位于永德县城东南部,地处永康河和南桥河上游,毗邻永康镇、德党镇、班卡乡和崇岗乡,距县城德党48公里,有国土面积175.5平方公里,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11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120户20734人,乡内居住着汉、佤、布朗、拉祜等九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4%。2010年末,全乡经济总收入109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6元,粮食总产量9170吨,人均有粮431公斤。全乡水利化程度36%,森林覆盖率28%。烤烟是大山乡的主导产业,2010年,全乡种植烤烟7586亩,产量达24700担,实现产值1867万元,其它产业有核桃、畜牧业、甘蔗、茶叶等。乡境内有水电站4座,年发电量6810万度,境内的小石城煤厂勘测蕴藏量48万吨。乡党委下设机关党支部8个,村党总支8个、农村党支部22个。现有党员1053名(其中:预备党员174名,农村党员911名,少数民族党员186名,女党员143名)。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大山乡结合实际,紧紧围绕“抓党建、强素质、树形象、抓教育、树新风、打造品牌举旗臶 千方百计促发展”作为党建和经济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多措并举,促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繁荣稳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地成绩。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934万元,较上年增1882万元,增21%;农民人均纯收入3286元,较上年增496元,增18%;粮食总产9170吨,较上年增50吨,增0.5%;人均有粮431公斤,较上年增18公斤,增4.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山乡结合实际,协调各方,统筹发展,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狠抓产业发展,从突出产业特色上作文章,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发挥优势,做强做大烤烟、甘蔗等支柱产业,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乡农村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做强做大烤烟产业,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全乡种植烤烟7586亩,产量达24700担,实现产值1867万元。烤烟产业带来的效益连年攀升,农民种烟积极性不断高涨,烤烟实现了稳健发展。二是甘蔗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全乡新种植甘蔗2586亩,现有甘蔗面积达到10136亩,2009至2010年榨季,农业产量23375吨,总产值达694万元。三是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类产量、大牲畜出栏率和生猪出栏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确保了畜牧业稳定、健康、有序发展。全乡肉类总产量达2299吨,畜牧业总收入3961万元,较上年增1133万元,增40%。四是茶叶、泡核桃等后续产业稳步推进。全乡有茶叶14266亩,实现产量489吨,收入685万元;有泡核桃8.4万亩,挂果面积1.07万亩,实现产量200吨,产值600万元。五是龙胆草、澳洲坚果等新兴产业得到发展。全乡共种植龙胆草2100亩,澳洲坚果736.8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为全乡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固。全面落实国家各种剌激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粮食总产9170吨,人均有粮431公斤,确保了全乡粮食安全生产。
(三)干群合力、真抓实干,项目建设业绩突出。全乡共有建设项目11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个,县级重点项目5个,乡级重点项目5个。项目众多,任务繁重,我们加强了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实施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名领导、一个工作组跟踪服务,主动协调各方,举全乡之力认真解决重点项目建 设中的征地、拆迁、补偿以及施工环境等问题,确保了各项重点项目顺利进行。一是积极协助抓好省级重点工程施孟二级公路建设。施孟二级公路横贯大山乡27.1公里,涉及三个标段,麻栎寨、大山、忙兑、税房等四个村委会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乡、村两级积极配合二级路指挥部和施工队做好征地拆迁、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组织并有效管理施工队5个,有效保证了大山乡境内三个标段的工程进度。二是投资158.2万元,完成玉华、纸厂、笼楂、忙角、税房等5个村民委员会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实现全乡村村都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目标。三是投资11.8万元,完成大山乡畜牧兽医站办公楼建设。四是完成笼楂秧田沟、街子、左家寨等自然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件,有效解决458人和1650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五是投资300万元启动永德县大山乡2010年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共48套,该工程于2010年 6月9日破土动工,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17.6万元,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工。六是投资355万元,启动永德县大山乡玉华村帮坡安臵点扶贫搬迁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3.3万元,预计4月底前完工。七是投资30万元,启动大山乡文化站综合楼建设。
(四)新家园行动计划成效明显,群众生活显著提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新家园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村容村貌不断改观。新家园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乡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齐抓共建的方式,全面推进新家园建设。充分激发各村居民主动支持、互动参与旧村旧房改造的热情,全乡新家园行动重点布局在施孟二级公路沿线,涉及麻栎寨、大山、税房等3个村委会,全面启动了税房村旧房改造行动和玉华村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全乡累计发放资金167.5万元,圆满完成县上下达的旧村旧房改造145户任务。通过群众筹措资金,投工投劳,政府适当进行补助的办法,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进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完成税房街子组硬板路建设1公里,以大山村大地自然村、麻栎寨村新寨自然村为重点完成改厕215户,使农村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整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6条73公里农村通达公路进行全面复修和管护,完成了部分老路技改和修复,新推蔗区公路29公里;修复大小水利工程185件;修建小烤房60座,修建卧式密集型烤房群4群40座;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亩,恢复灌溉面积300亩。三是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向农民群众发放各类补贴、扶持资金376.6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70.4万元,良种补贴资金40.9万元,家电、汽车下乡补贴资金26.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90万元,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37万元、兑现能繁母猪死亡赔偿金11.8万元,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社会环境和谐平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 展的理念,着力推进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更好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全乡人民分享。综治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城乡联动的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工作网络体系更加健全,“五五”普法活动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隐患及时处理工作扎实开展,围绕全县重大工程建设的政策宣传、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稳步推进,平安和谐大山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以文明村寨、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优质服务窗口、先锋岗位等为创建载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得到落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注重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整治,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加强对危险化学药品和爆炸物品的管理,严厉打击“三车载人”,有效扼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深入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云南省计划生育条例》,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方针,全面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推行“三结合”,狠抓“三术”工作。年内,全乡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3对,享受“教育三免费”161人,完成“三术”任务350例,计划生育率达95.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积极应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将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较好完成了生产自救和大春粮食作物播种各项工作,通过发动群众,全乡共投入抗旱劳力12756人次,对原有的沟渠、管道、水池进行修复,共投入塑胶管材15吨,修复大小沟渠24条,开挖小水坑1177个,修复大小水池、水窖1000多个,妥善解决了全乡4843户农户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农村低保、扶贫济困、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定补制度,全乡纳入农村低保602户1802人,城镇低保105户194人,共发放低保资金180.83万元;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0人、困难人员就业1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人;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乡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163人,收取资金101.952万元,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目标任务。高度关注残疾人、五保老人、低收入群体、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全年发放救济粮15万斤、救济衣服20袋、被子150张、五保供养金17.33万元、优扶金2.12万元。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完成新建税房完小师生宿舍楼309平方米,启动麻栎寨完小、大山中心完小、笼楂完小、玉华完小师生宿舍楼和大山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复查;“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控辍保学工作措施有力,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两免一补”政策有效落实,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和贫困学生救助体系逐步建立;校舍安全工程稳步实施。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保持在97.51%和99.81%以上,巩固率保持在99.71%和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6.5%,辍学率中、小学分别控制在1.39%和 0.41%以内。医疗卫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完善乡、村卫生设施,推进规范经营服务,切实抓好医疗护理和疾病预防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农民病有所医, 2011年收缴参合金58.27万元,农民群众报取新农合住院补助资金177万元,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民业余文艺宣传队、农村文化中心户等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以节庆文化、校园文化为重点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普遍开展,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丰富;广播、电视接收得到有效规范,覆盖率明显提高。重点工作业绩突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较好的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粮食、供销、统计、消防、档案、保密、邮政、通讯、国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三、工作思路及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1、总体工作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力打牢农业基础,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充分发挥大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实施项目攻坚,再创 辉煌,建设繁荣富强、平安和谐的新大山。
2、工作目标:实现经济总收入1.3亿元以上,较上年增2296万元,增21%;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以上,较上年增690元,增21%;粮食总产量达9230吨,人均有粮达450公斤;烤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圆满完成县上下达12600亩3万担任务,中上等烟叶比例达到100%以上;完成县上下达4100亩甘蔗种植任务;加大高优茶园建设力度;畜牧业总产值增长在2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工作要点
1、切实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1)进一步抓好烤烟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统一思想,发展烤烟产业的信心、决心不动摇。在优化生产布局,提高质量效益,推动烤烟下田,规模连片种植,抓死节令,加强服务和管理,加大科技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上下工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程。按质按量完成县上下达给我乡12600亩3万担的烟叶收购任务,着力提高中上等烟叶比例,使中上等烟叶比例达到100%。
(2)进一步抓好泡核桃产业稳健发展。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冷凉山区主导产业稳步推进。全面落实核桃“三率”建设管护措施,严格按照“十个一”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已种植8.4万亩的管理抚育工作,加快推进收益进程。
(3)进一步抓好畜牧产业效益提升。整合项目资金,扶持 一批养殖大户,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加大草山建设力度,带动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科学饲养水平,提高畜禽出栏率和商品率,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控、防控,年内实现畜牧业总产值递增22%以上。
(4)进一步抓好甘蔗、茶叶产业稳步发展。在扩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上狠下功夫,促使甘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克期完成4100亩的甘蔗种植任务,使全乡甘蔗面积达14236亩,产量达5万吨。同时,切实抓好10/11榨季的砍运榨工作,做到有序、平稳进厂,确保公司和蔗农的利益。要顺应市场经济复苏,借势发展,进一步引导农民加强对现有茶园的改造、投入和管理,做好茶园规划与技术服务,做到应管尽管,应采尽采,使茶叶产业不断得以巩固、做强、做优。
(5)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安全。实施稳粮调结构战略,普及推广良种良法,调优品种,调优结构,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6)进一步培育澳洲坚果、龙胆草等新兴产业。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开发澳洲坚果、龙胆草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争取实施县乡道路路面改善项目,推进乡、村、组公路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确保畅通。二是切实做好施孟二级路工程工队管理,为全县重大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三是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抓好农田水利冬春修,认真组织开展好全国水利普查,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资力度的契 机积极争取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工程项目,并加大现有水利设施的管护力度,逐步提高全乡的水利化程度。四是积极争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项目和移动通讯覆盖项目。五是抓好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六是积极争取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抓好在建校安工程项目建设。七是完成乡廉租住房建设、玉华村帮坡安臵点扶贫搬迁移民工程建设和文化站综合楼建设。八是抓好烟区、蔗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九是加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乡项目建设投入,依托项目带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实施好扶贫开发项目,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
认真组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好扶贫开发项目,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和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规范土地直补、良种补贴等支农资金的发放,加强农民的引导,使惠农政策更好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依托社会帮扶、外资项目,推进产业、科技扶贫开发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继续抓好2010年整村推进项目扫尾及2011年的整村推进项目。三是按照县政府关于新家园行动计划的相关政策和要求,2011年大山乡旧村旧房改造任务5个,260户,其中,拆除重建160户,加固改造100户,重点涉及玉华村梅子寨、大山村大山自然村、税房村红泥塘自然村、麻栎寨村怕红一组和户威旧寨等村组。四是着力推进法律、科技、文化、卫生、文明新风“五进农家”和“三下乡”活动,11 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力度。
4、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平安和谐大山(1)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加快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制定群体性事件处臵预案,依法、合理、及时、稳妥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抓好禁毒防艾工作;深入推进平安乡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平安乡”、“无毒乡”、“无邪教乡”的创建成果。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大山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保障。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职工,教育人民群众,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着力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认真贯彻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开展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文明单位、文明村寨、和谐村寨、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巾帼文化中心户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着力构建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保障群众合理的利益 诉求,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制度建设。
5、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进程(1)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控辍保学”为重点,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排危力度,推进校安工程建设,落实教育督导评估责任。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结合产业发展,多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坚持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巩固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和文艺宣传队伍建设成果,依托宣传阵地,多形式开展大众化的群众文体活动,利用各种节庆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文体活动,凝聚力量,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2)推动卫生、计生、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抓好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参合率达95%以上,做到应保尽保,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防止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抓好传染性疾病防治防控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严肃处理非法生育和计划外生育,严禁超生,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创建成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等工作,防范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劳动保障和救灾救济工作,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城镇低保、五保供养等工作,做好抗灾救灾,优扶安臵,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扩大社会保险和民政救助覆盖面。
(4)抓好国土资源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禁止乱采、乱挖、乱占,严厉打击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合理利用土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护林防火工作的宣传力度,严禁乱砍滥伐,加强荒山造林和“四旁”植树,切实巩固提高全乡的森林覆盖率。
(5)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服务网络。推进农民服务站(点)规范运作,搭建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样榜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在农村的引导、辐射和带头作用,有效解决村级农业科技推广和动物防疫网络断层问题。
(6)推进金融、粮食、供销、市场、邮政、通讯等工作发展,为机关工作正常运行,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支持和 保障。
6、继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行力和领导水平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建设“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两大重点,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团结统一,用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和规范执政行为,用“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促进班子和谐。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使党委班子始终保持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抓大事、议大事、把方向、谋大局水平不断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严格实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互相通气、相互支持、互相补台、相互信任、相互谅解,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认识上胸怀全局,行为上维护全局,充分发扬民主,营造民主团结和谐氛围,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维护班子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