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宁建规字[2010]1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我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市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联合制定了《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 南京市市政公用局 南京市园林局
二○一○年一月十五日
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涉及的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主要指监理企业派驻项目负责履行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以下简称“项目监理机构”)对人员、设施的配备,以及对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活动,以及对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我市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依法对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设施的配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总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专监”)、监理员应为本企业人员,且持证挂牌上岗。总监应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总监、专监应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或江苏省监理工程师。一级工程的总监应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且注册专业与工程类别一致(工程类别和等级的划分见附表一)。项目监理机构应设安全监理人员,并由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通过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的监理人员担任。
(二)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数量不得低于附表二规定的最低标准,且应满足监理合同相关文件的约定。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将经建设单位同意的监理人员配备名单和进退场计划报送监督机构。
(三)除离职、因年龄或疾病问题不能继续从业、建设单位要求等特殊原因外,自项目开工之日起半年内,监理合同中确定的总监和至少一名专监不得变更。工期不超过两年的项目,总监变更最多一次;工期超过两年的项目,总监变更最多两次。变更后的监理人员资格和专业应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总监和专监变更需经建设单位同意,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后及时报送监督机构。
(四)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现场应具备独立的办公条件,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规范标准和常规检测仪器。现场检测仪器可参考附表三配备,并应建立管理台帐,定期检定校核。
第六条 进入我市的外地监理企业,应及时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企业及执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录入工作。
第七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理工作:
(一)结合工程特点、周边环境、施工工艺等实际情况,编制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可操作性强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作职责、流程、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监理日记需全面反映质量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二)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和重要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督施工单位按审查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督促相关单位整改;
(三)强化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和工程各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及时进行资料审核、见证取样抽检和实体检查,严格规范监理人员签字制度;
(四)强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旁站,对施工现场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定期巡视,对主要进场材料和结构实体的质量进行平行检验;
(五)及时检查有否违反建设程序的问题,以及参建各方主体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情况。
第八条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以及参建各方主体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或不严格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行为,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并跟踪复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闭合处理,留存资料完整。责任单位拒不整改的,项目监理机构应书面报告建设单位或监督机构。
对未领取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等违反建设程序的行为,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并在告知建设单位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理企业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5个工作日内,将前一季度在监项目存在的建设程序违规问题进行汇总,按附表四规定的格式报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 监理企业应加强对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对各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每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工期不足三个月的项目至少检查一次),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
第十条 监督机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一)检查各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人员、设施的配备情况,以及监理企业对项目监理机构工作的定期检查情况;
(二)抽查监理资料是否内容完整有效、表格使用规范、人员签字准确,重点检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资料、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和分部分项工程报验资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及回复、旁站和平行检验记录;
(三)监督参建各方主体行为,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和现场安全防控措施,结合资料情况,检查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处理;
(四)监督主要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检查各验收环节的监理控制措施和质量责任是否落实到位。
第十一条 监督机构应监督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履行职责,推进支持监理工作有效开展。监督机构收到项目监理机构有关质量安全问题的报告后,应及时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
第十二条 对项目监理机构的下列行为,监督机构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
(一)监理人员配备名单和进退场计划未按要求报送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满足本办法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或监理合同相关文件的约定,总监和专监变更不符合要求,总监连续两次被查实不在岗的;
(二)现场设施配备明显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
(三)未履行监理职责,工程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要求相关单位整改的;
(四)监理资料虚假或缺失,问题处理不闭合,施工单位报审报验资料不及时审查,监理人员越级签字的;
(五)对未领取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等违反建设程序的行为,监理未告知建设单位或未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
(六)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需进行行政处罚的,监督机构应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实施“红黄牌警示制度”,亮牌信息统一在“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上发布,并记入企业和执业人员的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四条 各级监督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5个工作日内,将前一季度对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书面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项目监理机构下达的整改通知及相应整改落实情况;
(二)检查发现监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三)建议需亮红黄牌的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
对第(三)项内容,监督机构也可视实际情况即时报告。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监理企业亮黄牌:
(一)半年内,同一项目监理机构两次被下达整改通知书的;
(二)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整改通知书后拒不整改的;
(三)在监项目发生一般事故监理负有重要责任的;
(四)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的(暂停投标、资质降级除外);
(五)在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项目总监亮黄牌:
(一)本办法第十五条所列情况中涉及相关项目监理机构的;
(二)一年内同一总监发生两次项目总监变更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监理企业亮红牌:
(一)亮黄牌期间,同一项目监理机构再次被下达整改通知书的;
(二)一年内由于同一项目监理机构原因第二次达到亮黄牌标准的;
(三)在监项目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监理负有重要责任的;
(四)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暂停投标或资质降级行政处罚的;
(五)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各类检查中被下达执法建议书的。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项目总监亮红牌:
(一)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情况中涉及相关项目监理机构的;
(二)一年内同一总监第二次达到亮黄牌标准的;
(三)一年内同一总监发生三次及以上项目总监变更的。
第十九条 亮牌的程序和时限: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督机构的报告和其他了解情况,及时确定拟亮牌的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并书面告知企业。
(二)企业对亮牌警示如有质疑,可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进行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确定是否亮牌。
(三)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企业若不提出申诉,即进行亮牌。监理企业亮黄牌时间不少于30天,亮红牌时间不少于60天。项目总监亮牌时间为企业的2倍。
第二十条 项目竣工后,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调查认定监理负有重要责任的,除依法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外,还将依据问题严重程度、监理责任大小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亮黄牌或红牌。
第二十一条 监督机构在亮牌到期之日起5个工作日前,应对相关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经查整改未到位的应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提出继续亮牌的建议。整改到位的,到期自动解除亮牌。
第二十二条 惩戒措施:
(一)被亮黄牌的监理企业在亮牌期间,被亮红牌的监理企业自亮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理行业协会组织的企业评优活动。
(二)被亮红牌的监理企业自亮牌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推荐进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承担政府投资工程监理企业名录。
(三)被亮黄牌的项目总监在亮牌期间,被亮红牌的项目总监自亮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理行业协会组织的总监评优活动。
(四)被亮红牌的监理企业在亮牌期间,相关招标人应拒绝其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理投标活动。
(五)被亮红牌的项目总监应立即更换,且在亮牌期间,相关招标人应拒绝其报名作为总监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理投标活动。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法
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作者:法规处
日期:2010-01-27
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监督管理办
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涉及的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主要指监理企业派驻项目负责履行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以下简称“项目监理机构”)对人员、设施的配备,以及对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活动,以及对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我市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依法对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设施的配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总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专监”)、监理员应为本企业人员,且持证挂牌上岗。总监应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总监、专监应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或江苏省监理工程师。一级工程的总监应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且注册专业与工程类别一致(工程类别和等级的划分见附表一)。项目监理机构应设安全监理人员,并由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通过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的监理人员担任。
(二)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数量不得低于附表二规定的最低标准,且应满足监理合同相关文件的约定。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将经建设单位同意的监理人员配备名单和进退场计划报送监督机构。
(三)除离职、因年龄或疾病问题不能继续从业、建设单位要求等特殊原因外,自项目开工之日起半年内,监理合同中确定的总监和至少一名专监不得变更。工期不超过两年的项目,总监变更最多一次;工期超过两年的项目,总监变更最多两次。变更后的监理人员资格和专业应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总监和专监变更需经建设单位同意,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后及时报送监督机构。
(四)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现场应具备独立的办公条件,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规范标准和常规检测仪器。现场检测仪器可参考附表三配备,并应建立管理台帐,定期检定校核。
第六条
进入我市的外地监理企业,应及时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企业及执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录入工作。
第七条
项目监理机构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理工作:
(一)结合工程特点、周边环境、施工工艺等实际情况,编制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可操作性强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作职责、流程、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监理日记需全面反映质量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二)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和重要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督施工单位按审查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督促相关单位整改;
(三)强化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和工程各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及时进行资料审核、见证取样抽检和实体检查,严格规范监理人员签字制度;
(四)强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旁站,对施工现场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定期巡视,对主要进场材料和结构实体的质量进行平行检验;
(五)及时检查有否违反建设程序的问题,以及参建各方主体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情况。
第八条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以及参建各方主体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或不严格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行为,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并跟踪复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闭合处理,留存资料完整。责任单位拒不整改的,项目监理机构应书面报告建设单位或监督机构。
对未领取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等违反建设程序的行为,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并在告知建设单位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理企业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5个工作日内,将前一季度在监项目存在的建设程序违规问题进行汇总,按附表四规定的格式报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 监理企业应加强对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对各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每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工期不足三个月的项目至少检查一次),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
第十条
监督机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一)检查各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人员、设施的配备情况,以及监理企业对项目监理机构工作的定期检查情况;
(二)抽查监理资料是否内容完整有效、表格使用规范、人员签字准确,重点检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资料、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和分部分项工程报验资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及回复、旁站和平行检验记录;
(三)监督参建各方主体行为,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和现场安全防控措施,结合资料情况,检查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处理;
(四)监督主要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检查各验收环节的监理控制措施和质量责任是否落实到位。
第十一条
监督机构应监督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履行职责,推进支持监理工作有效开展。监督机构收到项目监理机构有关质量安全问题的报告后,应及时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
第十二条 对项目监理机构的下列行为,监督机构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
(一)监理人员配备名单和进退场计划未按要求报送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满足本办法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或监理合同相关文件的约定,总监和专监变更不符合要求,总监连续两次被查实不在岗的;
(二)现场设施配备明显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
(三)未履行监理职责,工程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要求相关单位整改的;
(四)监理资料虚假或缺失,问题处理不闭合,施工单位报审报验资料不及时审查,监理人员越级签字的;
(五)对未领取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等违反建设程序的行为,监理未告知建设单位或未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
(六)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需进行行政处罚的,监督机构应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实施“红黄牌警示制度”,亮牌信息统一在“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上发布,并记入企业和执业人员的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四条
各级监督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5个工作日内,将前一季度对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书面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项目监理机构下达的整改通知及相应整改落实情况;
(二)检查发现监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三)建议需亮红黄牌的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对第(三)项内容,监督机构也可视实际情况即时报告。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监理企业亮黄牌:
(一)半年内,同一项目监理机构两次被下达整改通知书的;
(二)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整改通知书后拒不整改的;
(三)在监项目发生一般事故监理负有重要责任的;
(四)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的(暂停投标、资质降级除外);
(五)在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项目总监亮黄牌:
(一)本办法第十五条所列情况中涉及相关项目监理机构的;
(二)一年内同一总监发生两次项目总监变更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监理企业亮红牌:
(一)亮黄牌期间,同一项目监理机构再次被下达整改通知书的;
(二)一年内由于同一项目监理机构原因第二次达到亮黄牌标准的;
(三)在监项目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监理负有重要责任的;
(四)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市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暂停投标或资质降级行政处罚的;
(五)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各类检查中被下达执法建议书的。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对项目总监亮红牌:
(一)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情况中涉及相关项目监理机构的;
(二)一年内同一总监第二次达到亮黄牌标准的;
(三)一年内同一总监发生三次及以上项目总监变更的。
第十九条 亮牌的程序和时限:
(一)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监督机构的报告和其他了解情况,及时确定拟亮牌的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并书面告知企业。
(二)企业对亮牌警示如有质疑,可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进行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确定是否亮牌。
(三)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企业若不提出申诉,即进行亮牌。监理企业亮黄牌时间不少于30天,亮红牌时间不少于60天。项目总监亮牌时间为企业的2倍。
第二十条 项目竣工后,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调查认定监理负有重要责任的,除依法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外,还将依据问题严重程度、监理责任大小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监理企业和项目总监亮黄牌或红牌。
第二十一条 监督机构在亮牌到期之日起5个工作日前,应对相关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经查整改未到位的应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提出继续亮牌的建议。整改到位的,到期自动解除亮牌。
第二十二条 惩戒措施:
(一)被亮黄牌的监理企业在亮牌期间,被亮红牌的监理企业自亮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理行业协会组织的企业评优活动。
(二)被亮红牌的监理企业自亮牌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推荐进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承担政府投资工程监理企业名录。
(三)被亮黄牌的项目总监在亮牌期间,被亮红牌的项目总监自亮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理行业协会组织的总监评优活动。
(四)被亮红牌的监理企业在亮牌期间,相关招标人应拒绝其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理投标活动。
(五)被亮红牌的项目总监应立即更换,且在亮牌期间,相关招标人应拒绝其报名作为总监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理投标活动。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
第三篇: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南京市政府
【颁布日期】 19950413
【实施日期】 19950413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以下简称施工招标投标)的 管理,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交易行为,促进本市建筑市场的健康发 展,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投资建设的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和技 术改造工程项目(包括土木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管道线路敷设工程、装 饰装璜工程等),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工程项目外,必须按照本办法 实行施工招标投标。
下列建设工程经南京市建设委员会批准,可以不招标:
(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的抢险救灾、科研试验、保密工程;
(二)外方投资比例在60%以上的建设工程;
(三)国内私人投资、外商独资的建设工程;
(四)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下或者工程造价在100万元以 下的建设工程。
不招标的工程,应当通过议标发包。议标的具体办法由南京市建设委 员会另行制定。
第三条 施工招标投标应当坚持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平等竞争的原 则。
第四条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负责本市施工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施工招标投标的法规、规章;
(二)负责指导与监督施工招标投标活动;
(三)审核招标、投标单位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审定标底;
(四)审批招标投标代理机构、标底编制机构和标底审查机构的资质、资格;
(五)审查施工合同,监督合同的履行。
施工招标投标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招标办)负责。
【章名】 第二章 招标
第五条 建设单位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它组织;
(二)有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经济、技术、管理人员;
(三)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的能力;
(四)有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
(五)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活动的能力。
不具备前款第(二)至
(五)项条件的,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社 会中介机构代理招标。
第六条 建设单位或者代理招标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简称招标单位)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组织招标活动;
(二)选择和确定符合资质条件的投标单位;
(三)根据评标、定标办法,选定中标价格和中标单位。
第七条 建设项目招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工程概算已经批准;
(二)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国家、部门或者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计 划;
(三)已经规划部门批准,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四)工程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五)有满足招标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第八条 招标单位可以对项目的全部工程、单位工程或者专业工程进 行招标,但不得对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招标。
第九条 施工招标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或者其它方式发 布招标公告,接受符合分招标文件要求的施工企业的投标报名;
(二)邀请招标:由招标单位向具有承担该项工程施工能力的三个以 上(含三个)企业发出招标邀请。
第十条 招标单位招标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组织招标工作小组;
(二)向市招标办递交招标申请表;
(三)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
(四)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招标邀请书;
(五)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各申请投标的单 位;
(六)召开招标会,向合格的投标单位分发招标文件;
(七)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进行答疑;
(八)成立评标组织;
(九)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当众开标;
(十)组织评标,决定中标单位;
(十一)签发中标通知书;
(十二)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凡属国家重点项目和大中型项目的施工招标,除应当符合前款规定的 程序外,招标单位还应当在标书发出之前,将标书及有关资料报南京市计 划委员会核备。
第十一条 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综合说明,包括工程概况、招标范围、招标方式、现场条 件,以及对工程开工竣工时间和质量等级的要求、对投标企业的资质和施 工经验的要求、对投标保证金和合同履约保证金的要求、对编制投标书的 要求及评标和定标的办法、招标活动的日程安排等有关事项的说明;
(二)合同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的支付办法、主要材 料和设备的供应方式以及材料和设备价格的结算办法、奖罚办法、合同价 款及其调整条件、保修金数额及其支付方法等;
(三)技术规范,包括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对材料的质量和试验以及 对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等;
(四)工程量清单,包括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计量方法、清单章节划 分办法、工程量清单汇总表、清单项目表以及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设备 数量及价格清单表等;
(五)必要的设计图纸以及技术资料;
(六)各种文件格式;
(七)其他参考资料。
第十二条 招标文件经市招标办审核后,招标单位方可组织施工招标。
第十三条 招标单位不得将要求投标单位垫付建设资金作为招标的条 件。
第十四条 招标文件一经发出,其内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补充;确需 变更或者补充的,应当报市招标办批准,并在投标截止日期7天前,以书 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单位和编制标底单位。
第十五条 招标文件发现后10天内,招标单位组织答疑会。答疑纪 要作为招标文件的补充,应当报市招标办备案,并分送所有投标单位和编 制标底单位。
第十六条 发出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的期限,三等工程不少于15天,一、二等工程不少于30天。
【章名】 第三章 标底
第十七条 标底是招标单位对招标工程造价的预测或者控制范围。工程施工招标必须编制标底。
第十八条 标底由招标单位自行编制,或者由具有编制标底资质的社 会中介机构编制。
第十九条 编制标底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有关资料,参照国家规定的技术、经济标准定额及规范,计算工程量和编制标底;
(二)标底价格应当由成本、利润、税金组成。标底价格中应当包含 施工不可预见费、包干费、技术措施费和工期奖等。工程质量要求优良的,还应增加相应费用;
(三)一个招标项目只能编制一个标底。
第二十条 本市标底审查单位的资格,由南京市建设委员会认定。标底必须经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南京分行或者其他具有资格的单位审查。
凡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标底必须经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南京分行审查。
第二十一条 标底一经审定应当密封保存至开标时,开标前应当严格 保密,不得泄漏。
【章名】 第四章 投标
第二十二条 凡持有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施工企业或者施工企业联合 体,均可以按照本办法参加施工投标。
第二十三条 在施工招标投标中,投标单位有权根据经营状况和招标 文件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自主确定投标报价,有权对要求优良等级的工程提出优质价格。
第二十四条 投标单位应当向招标单位提供下列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许可证或者南京市建设委员会 批准进入本市投标的证明;
(二)企业简历;
(三)自有资金情况;
(四)企业职工人数,包括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数量以及平均技术等 级;
(五)企业自有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六)近三年竣工的主要工程以及履约情况;
(七)现有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在建和尚未开工工程一览表。第二十五条 投标单位领取招标文件时,应当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数额,向招标单位交纳投标保证金,其额度一般不得超过1万元。第二十六条 交纳投标保证金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以现金或者支票支付;
(二)由投标单位提供银行保函或者金融机构的保证书。
第二十七条 招标单位发现招标文件后,由于招标单位的原因而中止 招标的,招标单位应当双倍返还投标保证金;投标单位自行退出投标或者 中标后拒签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投标保证金。
第二十八条 投标单位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书。投标书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综合说明;
(二)按照工程量清单计算的标价及钢材、木材、水泥等主要材料用 量;
(三)施工方案和选用的主要施工机械;
(四)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五)计划开工、竣工日期以及工程总进度;
(六)对招标文件主要条件的确认。
第二十九条 投标书必须加盖单位和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 委托的代理人的印鉴,由投标单位密封后,在规定的期限内送达招标单位 指定的地点。送达的投标书确需更正的,投标单位必须在投标截止日期前,用正式函件更正。
第三十条 投标单位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报价 投标。
第三十一条 投标单位可以提出修改设计和合同内容等建议方案,并 做出相应标价和投标书同时密封送达招标单位,供其评标时参考。
【章名】 第五章 开标 评标 定标
第三十二条 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在市招标办的监督下,由招标 单位主持。
第三十三条 招标单位应当邀请投资各方及其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 代表组成评标组织,专业复杂的工程或者大型工程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 加。
第三十四条 招标单位应当邀请投标单位和评标组织成员参加开标会 议,并可以邀请开户银行、公证处等有关单位参加。开标时应当当众启封
投标书以及补充函件,并公布投标书的主要内容和标底。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标书无效:
(一)投标书未密封;
(二)投标书未加盖单位和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委托的代 理人的印鉴;
(三)投标书未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内容不全或者字迹模糊,辨认不清,影响评标;
(四)投标书逾期送达;
(五)投标单位未参加开标会议。
第三十六条 评标组织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评标、定标:
(一)综合因素评标、定标:采用评分或者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投标 单位所投报的工程价格、主要材料用量、工期、质量、施工方案以及施工 企业的业绩、信誉等进行综合评议,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二)单因素评标、定标:仅对投标单位投报的工程价格进行评议,选择其中合理的低标中标。
第三十七条 评标、定标办法一经确定,开标后不得更改,招标单位 必须严格执行。招标单位未按规定定标的,定标结果无效。
第三十八条 开标到定标的期限,三等工程不得超过7天,一、二等 工程不得超过15天,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
第三十九条 定标后,招标单位应当在7天内将市招标办审核过的中 标通知书发送中标单位,同时通知未中标单位;未中标单位应当在接到通 知后7天内,向招标单位退回招标文件及有关资料;招标单位同时向未中 标单位退回投标保证金,并付给未中标单位适当的标书编制补偿费;招标 单位应在施工合同签订后将投标保证金退给中标单位。
第四十条 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应当依据招标文件和投标书,在中标 通知书发出后15天内签订工程施工合同。
【章名】 第六章 罚则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南京市建设委员会按照本办法给 予处罚:
(一)应当招标的工程而款招标的,责令不准开工或者停止施工,并 对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分别处以工程造价2%以下的罚款;
(二)招标单位未经审批,擅自组织招标的,招标无效,并处以10 万元以下罚款;
(三)招标单位隐瞒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以及资金保证等真实 情况的,处以工程造价2%以下的罚款;
(四)投标单位弄虚作假,不如实填写投标申请书的,取消其6-1 2个月的投标资格,并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五)定标后,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施工合同的,除责令责任方承担 对方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外,并对责任方处以中标价2% 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招标单位、标底的编制单位或者审查单位泄露标底,影 响招标投标工作正常进行的,由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对责任单位处以工程标 底价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取消 编制标底人员的编制标底资格。
对以非法手段获取标底信息而中标的投标单位,取消其对该工程的中 标资格。
第四十三条 招标单位或者投标单位在施工招标投标中违反《中华人 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件》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 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 出处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五条 在施工招标标中发生纠纷的,招、投标双方可以协商解 决或者由市招标办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 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 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章名】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中所称一等、二等、三等工程,按建设部规定的 标准确定。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南京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9年10月13日市 政府批转市城乡委的《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 同时废止。
第四篇: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正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正)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管理部门)
市和区、县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劳动保护监察 工作,依法行使国家监察职能。
第四条(安全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员)
市建委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设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根据 市和区、县立项审批的管理权限,具体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督检 查工作。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在业务上接受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的指导。
市和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以下统称安全监督机构)设建设工 程安全监督员(以下简称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应当经市建委会同市 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员证》后,方可从 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监督员的具体资质条件,由市建委和市劳动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五条(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下列与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协调工作:
(一)在施工开始前,组织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文件 的安全技术交底;
(二)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勘察、设计文件规定的安全问题,及时组织勘 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
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任务整体发包给一个单位总 包的,应当由建设工程总包单位负责前款规定的协调工作。
第六条(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及其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应当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持施工工 地的基本安全条件和状况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施工开始前,组织各施工单位共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各施 工单位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衔接进行协调;
(二)对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交接过程中或者交叉作业时出现的安全问 题及时进行协调。
前款所称的施工工地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发包给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施工单位承包的,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为施工 工地管理单位;
(二)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发 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承包的,该施工单位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的,应当配备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相适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未配备技术管理人员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 监理单位履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职责。
第七条(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负责本单位承担的施工任务范围内全部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施工承包合同中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八条(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对施工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考 核的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
施工单位不得安排未接受过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施工 人员上岗作业。
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从事电工、金属焊接、起重机械设备操作等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 当由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 岗。
施工单位不得安排未取得有关特殊工种考核合格证明的作业人员从事 特殊工种作业。
第十条(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的确定)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一)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在施工工地的主管人员为全面负责施工安全 管理的责任人;
(二)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为所在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安全 管理的责任人。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将按照前款规定确定的责任人 名单报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施工安全管理员的配备)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和特点,配 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员,并明确其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职责 范围。
第十二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制定和组织落实专项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所有施工人员(包括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的其他建筑劳务人员,下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市建委应当协同市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有关的 地方标准。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开工的安全条件限制)
凡施工现场的状况不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不具备开工所需的 安全条件的,不得开工;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强行要求开工的,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并可以向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 告。
第十四条(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在施工 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根据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施工现场的事故易发区域,设置专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设 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三)根据季节或者天气特点,设置或者调整专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
建设工程涉及公共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 周围设置专项的公共安全防护设施。公共安全防护设施的有关费用应当在 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施工承包合同中未作约定的,应当由建设单位负担。
第十五条(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
施工单位安装、使用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
(一)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 格后方可安装;
(二)在使用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在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安 全。
第十六条(电气安全保护和防火安全)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电气安全保护和防火安全的有关规定,并 达到下列要求:
(一)保持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线路处于安全、可靠的可使用状态;
(二)确保用火作业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完 好、有效。
第十七条(施工中的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向不同 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的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八条(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施工安全所必须的、符合规定标准 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九条(施工人员作业的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达到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
(一)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 ;
(二)按照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发现施工现场安全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向 安全管理员或者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报告。
施工人员对管理人员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作业 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可以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或者安全监督员报告。
第二十条(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的安全巡视和检 查,督促施工人员遵守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以及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者 纠正。
第二十一条(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对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执行本办法有关规 定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者抽查。
安全监督员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施工作业,应当 责令施工工地管理单位、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人员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施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应当在下列规定期限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以 及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一)一般伤亡事故在24小时以内;
(二)重大和特大伤亡事故在2小时以内。
建设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施工安全情况的评价和处理)
建设工程竣工时,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情况作出评 价,并向施工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情况的证明应当作为 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施工安全管理不符合本 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市建委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作 出降低资质等级的处理。
第二十四条(行政处罚)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 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五条第一款,第六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二十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 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处分。
(二)违反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 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 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 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处分。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可以责令其停止施工。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按照劳动保护监察 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处罚的制约)
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本办法 有关规定的同一行为,不得予以两次以上罚款的处罚。
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实施处罚的情况抄送 同级劳动行政部门。
第二十六条(处罚程序)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 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七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 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 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 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对安全监督员的处理)
安全监督员未依照本办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点击次数:312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法规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 【颁布日期】1997年12月19日(修正)【实施日期】1997年12月19日
(1996年8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31号令发布,根据1997年12月19日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其监督管理。第三条(管理部门)
市和区、县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劳动保护监察工作,依法行使国家监察职能。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的行业主管部门;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建管办)依照本办法,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市劳动行政部门的指导。
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辖区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安全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员)
市建委和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设立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根据市和区、县立项审批的管理权限,具体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在业务上接受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的指导。
市和区、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以下统称安全监督机构)设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员(以下简称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应当经市建委会同市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员证》后,方可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安全监督员的具体资质条件,由市建委和市劳动行政部门另行规定。第五条(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下列与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协调工作:
(一)在施工开始前,组织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文件的安全技术交底;
(二)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勘察、设计文件规定的安全问题,及时组织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
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任务整体发包给一个单位总包的,应当由建设工程总包单位负责前款规定的协调工作。
第六条(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及其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应当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持施工工地的基本安全条件和状况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施工开始前,组织各施工单位共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衔接进行协调;
(二)对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交接过程中或者交叉作业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前款所称的施工工地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施工任务发包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施工单位承包的,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
(二)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承包的,该施工单位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
建设单位作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的,应当配备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未配备技术管理人员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履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职责。
第七条(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负责本单位承担的施工任务范围内全部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施工承包合同中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八条(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对施工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的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施工单位不得安排未接受过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上岗作业。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从事电工、金属焊接、起重机械设备操作等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当由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单位不得安排未取得有关特殊工种考核合格证明的作业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第十条(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的确定)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一)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在施工工地的主管人员为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二)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为所在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人。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将按照前款规定确定的责任人名单报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施工安全管理员的配备)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前,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和特点,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员,并明确其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职责范围。
第十二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制定和组织落实专项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所有施工人员(包括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的其他建筑劳务人员,下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市建委应当协同市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有关的地方标准。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开工的安全条件限制)
凡施工现场的状况不符合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不具备开工所需的安全条件的,不得开工;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强行要求开工的,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并可以向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根据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施工现场的事故易发区域,设置专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三)根据季节或者天气特点,设置或者调整专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检查。建设工程涉及公共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专项的公共安全防护设施。公共安全防护设施的有关费用应当在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施工承包合同中未作约定的,应当由建设单位负担。
第十五条(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
施工单位安装、使用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二)在使用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在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安全。第十六条(电气安全保护和防火安全)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电气安全保护和防火安全的有关规定,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保持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线路处于安全、可靠的可使用状态;
(二)确保用火作业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第十七条(施工中的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向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的安全技术交底。
第十八条(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施工安全所必须的、符合规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第十九条(施工人员作业的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达到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
(一)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
(二)按照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发现施工现场安全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向安全管理员或者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报告。
施工人员对管理人员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作业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可以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人或者安全监督员报告。
第二十条(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
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的安全巡视和检查,督促施工人员遵守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发现安全事故隐患以及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者纠正。
第二十一条(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对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执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者抽查。
安全监督员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施工作业,应当责令施工工地管理单位、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人员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施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的,施工工地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下列规定期限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以及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一)一般伤亡事故在24小时以内;
(二)重大和特大伤亡事故在2小时以内。
建设工程施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三条(施工安全情况的评价和处理)
建设工程竣工时,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情况作出评价,并向施工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情况的证明应当作为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施工安全管理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市建委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
作出降低资质等级的处理。第二十四条(行政处罚)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五条第一款,第六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二十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处分。
(二)违反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予以处分。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市建管办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停止施工。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按照劳动保护监察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处罚的制约)
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同一行为,不得予以两次以上罚款的处罚。
市建委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实施处罚的情况抄送同级劳动行政部门。第二十六条(处罚程序)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款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第二十七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对安全监督员的处理)
安全监督员未依照本办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施行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