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的效果评价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与病人出院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长期过量饮酒所造成自身健康的损害及对家庭、社会危害的认识,变被动戒酒为主动戒酒,提高了患者的戒酒率。
关键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Abstract]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caused by alcohol.Method On July 2014~2014 year December i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40 cases of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alcohol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patients before discharge effec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situation of the disease between the regulation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alcohol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atients on long-term excessive drinking caused by its health damage and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and social harm,change from passive abstinence for active temperance,increase the rate of patients with alcohol.[Keywords]Alcohol induced mental disorders;Psychological nursing;Effect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R74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1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饮酒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现象。酒生产量及人均消耗量明显增加,酒依赖住院也随之增加[1]。长期大量饮酒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高其对长期过量饮酒所产生的对自身、家庭和社会危害的认识,使患者变被动戒酒为主动戒酒是十分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58岁,平均38.5岁;职业:农民8例,干部6例,工人19例,个体户7例;文化程度:小学2人,初中14人,高中及中专16人,大学8人;饮酒史:6~42年,平均2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2版(ICD-10?w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治疗方案、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1.2.2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1.2.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以真诚的态度与患者接触,关心、同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1.2.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酒依赖常见的表现。向患者讲解长期过量饮酒对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发放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手册,鼓励患者参加戒酒康复活动。
1.2.2.3加强心理辅导和社交训练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虽然解除了对酒精的躯体依赖但并没有消除对酒精的心理依赖。在此阶段以心理辅导加社交训练为主。工作人员向患者讲解康复知识、预防复饮的方法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同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时间表,有计划地安排社交训练、工娱康复等。
1.2.2.4出院前进行病人及家属座谈会
家庭及社会的支持是重要一环,让家庭和社会对酗酒有充分的认识[2]。鼓励家属对患者关心、体贴,让患者感觉家庭的温暖,帮助患者减少饮酒机会监督戒酒。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出院前对疾病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同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是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护士要用周到、理解、耐心、细致、热情的态度对待病人,以乐观、开朗、自信的情绪去感染病菌人,避免其发生任何行为、情绪、言语冲突,消除或缓解病人的不良心理,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3.2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负性情绪酒依赖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述情障碍[3]。因此,护理人员在做好疾病知识宣教的基础上,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了解其饮酒史、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及家庭情况,向患者讲解长期过量饮酒的危害、治疗方法及效果,介绍成功戒酒的经验,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采取解释、启发和疏导等方法,使患者从紧张、烦闷、焦虑、抑郁等情绪中解脱出来,增强戒酒的信心。
3.3加强患者的社会活动,使患者早日融入社会
指导病人家属帮助病人进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使其通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来恢复正常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扶持体系,一旦病人遇到危机,及时提供帮助,尽早化解。
3.4对患者家属和周围人的病症认识和宣传,是心理护理工作成功的保证
家庭中的爱与团结终会使患者摆脱羁绊和困扰,教育家庭成员要理解酒滥用是一种疾病,家庭及社会的支持是重要的一环,要教会家属学习新的应对技巧,使家庭成为具有治疗作用的环境。让家属单独与患者共同参加有关咨询,戒酒组织的活动,不断学习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不断鼓励患者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克服生活中的危机,以使患者如正常人一样,能以正常人的心理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持续戒酒。
参考文献
[1] 郝伟.精神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2] 季绍珍,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阶段性护理[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1,17(3):156-159.[3] 周朝当.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及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21-122.
第二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
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一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
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
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 癫痫
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
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
(4jd.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
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
预谋(=27.64)、作案目的(=13.0386)、作案动机(x。=23.5290)和作案后表现(×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
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
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关键词】癫痫;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刑事责任能力;犯罪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d9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o7—9297(20o6)03—0230—05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fien~ th mental disorder due to epilepsy.£,ⅳ l,0,zha ng do,un,hu ze—qing~。,et以1.department offorensic psychiatry,college ofpreclinicalmedcine andforensic medcine,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0041.2.mental health center ofwest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sty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due to epilepsy in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methods 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8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due to epilepsy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the record of forensic psychiatry assessment designed by ourselves and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ccmd一3,psychotic symptom group(51 cases,52.o4%),personality change group(42 cases,42.65%)
and inteligence impairment group(5 cases,5.31%).the crimi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psychotic symptom group and
the personality change group were researched by control analysis.results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due to epilepsy
who committed crimes were unmarried young male farmers,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were usual(4 .9%),they usually did
not have plans before the ofence(53.
第三篇:护理疏导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所致精神障碍的作用探究
护理疏导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所致精神障碍的作用探究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疏导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有机磷中毒并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对患者进行护理疏导,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患者的变化。结果:经护理疏导,42例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负面情绪得到纠正。结论:护理疏导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精神障碍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
【关键词】护理疏导;有机磷;中毒;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781.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34-01
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急性中毒类型,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且死亡率高,中毒原因多为自服或误服。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病情发展,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医务工作者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时,应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2例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疏导,探讨护理疏导对患者的影响作用。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24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32.5±2.4)岁。甲胺磷中毒12例,乐果中毒13例,敌敌畏中毒17例。所有患者均为口服中毒,轻度中毒14例,中度中毒22例,重度中毒6例。误服中毒5例,其余37例患者均为自服。
1.2急救措施
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并进行导泻、活性炭灌服、洗胃及催吐等,以清除体内毒物。在洗胃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提高胆碱酯酶活性、加速毒物排泄、血液灌流、补充液体、解毒药物等治疗,如胆碱酯酶复能剂、抗胆碱药物等,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1]。严密观察患者的急救反应,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晰,生命体征有无明显变化,并记录好抢救过程,做好预防反跳的工作,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3护理疏导
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引导,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纠正患者的负面情绪。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烦恼,并给予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的痛苦感。根据患者的情绪、意志及个性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引导患者排解郁闷情绪[2]。对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帮助患者找出解决对策,了解患者的精神障碍致使因素,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改善措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宣泄负面心理,对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改善患者高压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当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时,应帮助患者排解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健康心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向患者说明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激发患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使患者坚强面对、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1.4评价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中毒原因、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等,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向患者说明问卷中的填写要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由调查者代写问卷,共发放42份问卷,回收42份。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误服、一时冲动、因矛盾恐吓亲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等是中毒主要原因,经护理疏导,42例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负面情绪得到纠正,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讨论
有机磷是一种毒性农药,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人体吸收后可在短时间内与胆碱酯酶发生结合,降低胆碱酯酶活性,并在体内形成乙酰胆碱,从而引发中毒症状。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大多由心理因素引起,对患者进行护理疏导,可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3]。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具备高度责任心,严密观察患者的变化,包括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疏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应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了解自己压力来源,清楚自己的心理需求,并对导致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尽量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解决问题,减少压力。在本研究中,42例患者经护理疏导,所有患者的不良心理均得到改善,情绪良好,积极配合治疗,后经治疗均全部治愈出院。说明护理疏导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精神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给予护理疏导,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纠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消患者的除精神障碍。
参考文献
[1] 曲辉.有机磷中毒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8(12):162-162.[2] 梁晓平.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2(06):124-125.[3] 闫桂花,谢秀霞,王钦.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病人的抢救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1,10(01):138-139.
第四篇:宫颈癌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体会
宫颈癌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10例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宫颈癌患者存在焦虑、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经过心理护理得到消除,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妇科 宫颈癌 心理护理
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它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宫颈浸润癌为45~55岁。宫颈癌患病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当患者被确诊为宫颈癌时,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手术是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更多的患者面临癌症和子宫缺失的双重压力,担心放化疗带来的自我形象的改变和严重的毒副作用,不能坚持治疗;担心失去家庭和孩子;担心疾病的预后等,极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其特征如下:临床资料
本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10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7~18个月,手术方式:子宫全切7例,子宫部分切除3例。术前均征求患者家属意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8例要求保留,2例可不保留。心理特征分析
2.1 焦虑心理
疾病初期患者只是猜疑,存有侥幸心理,甚至并不在意。当确诊为癌变后,患者精神出现反常,表现为极大震惊和十分痛苦,出现焦虑不安。主要表现为: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愈后如何,是否会有转移病灶;担心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担心住院给家庭带来的重大经济负担和生活拖累。
2.2 恐惧心理
由于生活环境和角色的突然改变,入院后又面临手术以其相应地化疗,所以患者一时感到非常恐惧。比如对术前准备不理解,像备皮、导尿、灌肠、入手术室麻醉,锐利的手术器械,手术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等均可引起病人恐惧心理。
2.3 自卑及自杀心理
宫颈癌晚期患者往往存在自卑心理,时常处于孤独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不愿与外人接触,隐瞒病程回避谈病,情绪低落等;有的住院时不愿出病房门,拒绝亲友看望,拒绝同他人交往等。随着患者病情恶化,体质虚弱,疼痛难忍,对治疗技术持怀疑态度,从而产生一种厌世的心理状态,严重者出现自杀心理。心理护理
宫颈癌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要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才可能有奇迹出现。首先是认知疗法。即在病人刚住院时做心理疏导工作,通过与病人交谈,讲解癌症知识,引导他们认识到“癌症并非意味死亡”,并能正确地对待病情和治疗。其次是行为疗法。在治疗中,病人因手术、放化疗引起的疼痛、呕吐等不适感,或因经济、家庭方面的忧虑造成精神抑郁或焦虑时,心理医生通过启发病人沉思冥想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达到减轻疼痛或恶心的感觉。三是集体心理疗法,即组织同类同期疾病患者组成小组,让他们在病情讨论或经验交流中相互安慰、启发和鼓励,或请抗癌明星现身说法,鼓舞斗志。小组集体心理治疗约每周一次,持续一个月,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抗癌的信心和斗志得以增强。而且,这种方式病人容易接受,促进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康复。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关心、安慰、鼓励病人积极接受治疗,以免贻误病情,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强调心理对病情的作用,支持患者以积极的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住院期间应得到尊重,称呼得体,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谈,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掌握病人的主要矛盾,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为病人排忧解难、消除病人精神上的各种压力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促进护患友好交流,减轻心理负担起着积极作用,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
3.2 及时传递疾病的相关信息
向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让其了解到癌症不是只等于痛苦和死亡,特别是宫颈原位癌病人的治愈率可达99%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减轻痛苦,提高生存率已不是不可能,从而使病人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充分调动机体的潜在力量,与疾病作斗争。
3.3 区别不同情况,对病人适度保密病情
对病人的真实情注意适度保密,尤其是对老年及缺乏医学常识的人,以免病人过于紧张和恐惧,影响患者的康复。
3.4 换位思考,满足病人心理要求
护士应用换位的想法,给予同情、理解,并讲解性生活不仅是一种身体刺激反应,只要夫妻恩爱,即使子宫切除,仍可有满意的性生活。还可以向病人介绍一些术后恢复良好的实例,帮助消除对术后性生活的困扰,给病人建立信心,使其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3.5 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配合促进病人康复
家属心情的好坏及态度能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家属的配合是分不开的。病人由于被病痛折磨,常将急躁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而家人的辛苦和委屈又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对病人失去耐心,因此要非常注重家属的思想工作,劝导他们克制自己,与医护人员配合,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早日康复。同时要主动与丈夫交流,讲清即使子宫切除术后仍可有满意的性生活的科学道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认识,并鼓励丈夫对妻子表达爱意关怀。体会
心理护理改变了被动护理模式,本组10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通过心理护理,不仅让护士进一步了解到病情,同时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恐惧、自卑的心理,为进一步治疗及康复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体会到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对患者要既理解、同情,而不是批评、讽刺、嘲笑,尊重患者的要求以满足患者心理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及不同的文化修养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使护士进一步了解了病情,改变了原先的那种被动护理的模式,是整体护理的具体体现,提高了护理质量。重树个人自信,不要再当自己为病人,要积极参加癌症康复会,与其它癌症康复患者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应在最大程度上扮好身为倾听者、提倡者、护理者的角色,尽量学习了解病情,明白病人的焦虑,与他们多多沟通。认真建立好随访制度,病人出院后,护士经常与病人及病人家属保持联系。充分了解病人病情和痛苦,让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配合,以得到最佳效果,为持续治疗和最佳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宫颈癌术后心理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10(3).[2]陈玉真,李瑞民,李慧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5).
第五篇: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乳 腺 癌 患 者 的 心 理 护 理
南京妇幼保健院 王琴 董琳
关键词:乳腺癌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摘要: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1]
。严重威胁着女性病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根治乳腺癌对女性意味着失去女性的第二性征, 形体的完整性和对称性遭到破坏, 导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 影响其家庭和社会生活。手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又会造成病人生理和心理双重功能障碍。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对乳腺癌病人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疾病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主动性,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乳腺科行乳腺癌根治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57例,均为女性;年龄21到85岁,平均53岁;住院时间12天到18天;均在术前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1.2消极心理分析
焦虑、抑郁、自卑是乳腺癌病人最常见的情绪反应
[2]。
1.确诊期:由于对恶性肿瘤的了解不足,从而对癌症布满惧怕,害怕死亡。患者往往表现为孤独和焦虑,自卑、疼痛、担忧和失望四种类型。担心较长时间的治疗期、各种治疗手段的副作用、经济上的负担、因病影响工作生活等。
2.手术期:手术会引起严重心理应激反应。国外学者道,手术引起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5%~60%。手术的费用、效果、意外,术后出现局部疼痛、乳房缺失、肢体活动障碍,以及麻醉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是造成此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3.放化疗期:放化疗会出现咳嗽、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脱发等。这些副作用成为此期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4.康复期: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乳腺癌患者开始从事各种活动、工作和交际。研究发现7O %乳腺癌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的问题,易产生负性情感,尤其是年轻女性担心第二性征的缺乏,减少女性吸引力。由于身体形象的改变担心配偶性欲下降,表现自卑、忧虑,甚至对生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2.护理
2.1 心理疏导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 对特殊情况采取适度保密的措施,避免病人过度恐慌, 可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对已得知病情的病人, 应主动与病人沟通交谈, 耐心倾听
[3]病人的心理感受, 为病人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 ①对紧张恐惧型患者,应加强宣教,介绍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强调乳腺癌并不可怕,只要采取适当的手术及综合措施,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②对抑郁焦虑型患者,应关心体贴患者多与交流,鼓励患者将抑郁的感受发泄出来,让患者尽量放松,列举其她治疗成功患者的实例,增强她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给予更多的关怀;③对自卑型患者,因这类患者往往文化程次较高,且年龄较轻,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向其解释外表的缺陷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的,如购买合适的义乳,使其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选择最佳的方式重塑自我,恢复自信。
2.2 家庭支持 帮助家属分析病人情绪失控的原因,丈夫要多体谅、多理解病人, 在病人面前保持良好心境,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治疗者通过与病人家庭中所有成员, 主要包括病人父母、兄弟姐妹和丈夫有规律的接触与交谈, 使家庭内部发生某些变化, 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家庭成员的关怀, 减轻病人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尤其是老龄人,家庭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给病人创造一个倾诉发泄的环境,一个安全修养的环境, 一个理解支持的环境。
2.3 创造温馨的治疗环境 护士不仅要以温暖的语言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赢得病人信任,还要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保持环境安静优雅、光线充足、温馨舒适,定时开窗通风,维持病房适宜温度, 促进病友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病人处于轻松、乐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2.4 个体心理干预 手术导致的躯体外形改变可影响病人的自尊、女性魅力和性功能, 使其具有更多、更复杂的心理冲突和负性情绪体验。资料显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1)失去了女性第二性征,减少了性吸引力,怕引起性生活障碍,影响夫妻关系及家庭稳定性;(2)由于形体缺陷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心理干预的主要策略包括:医护人员通过实施劝告、安慰、支持、解释、保证等言语交流,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通过教育,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向患者传播正确的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构建健康的生活理念;动员家庭及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如放松训练、暗示治疗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3.做好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护士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进行健康指导,帮助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引导乳腺癌病人培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加强有氧锻炼,气功、太极拳、散步、慢跑等,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还可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而且还能促进性格开朗,增加心理健康。乳腺癌病人中,用积极的应对和接受的态度来面对问题时,可以有乐观的情绪调节能力, 从而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健康地回归社会。【参考文献】
[1]沈镇宙,陆劲松.乳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8,11(5):388-391.[2]Fawzy FI.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what works and what doesn’t[J].Eur J Cancer,2006,35(11):1559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