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报道中不该出现的九类问题
新闻报道中不该出现的九类问题
程广民
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其缘由无疑是报道的新闻信息真实、清楚,介绍的知识准确、可靠,以致于不少受众已习惯于把它作为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读物。
但是,近年来有些新闻报道在这方面却辜负了受众,出现了以下九类不该出现的问题。
新闻要件不齐全 新闻报道的写法,同任何文体一样,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这自然是好事。只是 万变不能离其宗,仍要让受众明白新闻内容,不要留下什么疑问,也就是一定要把“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这五个新闻要件(即“五W”)一一交代清楚。这是新闻的基本常识。时下有些新闻报道却不是这样。2004年5月27日,有一家报纸刊发《贪嘴干部一尾鱼 无辜百姓一条命》的消息,转发自我国一家通讯社,发生地仅写“高安市”。笔者国内地理常识尚可,却不知高安市隶属何省,几番寻答不得,最后才在一张国内电话号码及邮码的表格中,从江西省56个地名中找到。可见这条新闻发生地交代不明确,给受众带来的麻烦不小。还有等而下之的,完全不提及发生地,简直像虚构的故事。如,《公交车冲进门诊部》,最为受众关注的肯定是发生地,此消息从导语到结尾就是只字不提,只配发一张“事故现场”的照片,似乎用来证明消息的真实性。
其次是有些新闻报道不交代时间,或者交代具体时辰却不交代日期。消息《三家医院接力救流浪汉》,就是写救流浪汉的全过程,精确到几时几分,却不说明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酷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有《十万居民紧急停电救小偷》,也是详述抢救过程,但对最后的结果,这一至关重要的新闻要件———小偷到底救活了没有或有无生命体症,却没有只言片语的交代,而且是在此消息发表于小偷被送到医院至少一天后,这不能不令受众遗憾。
前后叙述不一致 这类毛病,按说只应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实际上新闻报道中却不少。有的十分明显,受众通过上下文的分析,可以了解真谛;有的则反复思索,也莫衷一是。《当爱情和友情都成了往事》中,首先写道“1993年,20岁的我”,不难推出“我”出生于1973年,可是在刊载此文的2003年时,又说“我”现在已23岁,“我”的出生日期又变1970年了,难道出生日子可以像万花筒变来变去?
下面的前后叙述不一致更为严重。
有一篇杀人犯作案过程的报道,导读中写受害人是被“电线残忍地勒昏并抛入浴缸溺毙”,是死于“溺”。但正文中的叙述是将受害人“脖子捆住勒死,随即将其拖入浴缸”,是死于“勒”。两相对照,好像公安部门对受害人的死因在报道时还未确定。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篇叙写角膜捐献经过,开头无庸置疑地说明“眼角膜必须在患者去世后6小时摘取”,否则失去使用价值。后面的报道说捐献者“凌晨1点多钟”病逝,取出的时间却在“中午12时35分”,即捐献者死亡后近11个小时。这里前后的矛盾,不能不令受众大惑不解,从而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报道内容不恰当 目前最突出的,是不恰当地报道个人隐私以及政府、部门、单位的秘密。它重则触犯了法律,引起新闻官司;轻则给报道对象带来麻烦,报道者自身也难脱干系。如,2004年上半年,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司法不公的情况展开暗访,有一家中央级大报在版面上发消息,把暗访的开始时间、检查对象、范围、目的一一和盘托出,酷似在为有问题的人员通风报信。个中原因,极可能是写作者只注意到这内容有新闻性,却不具备传播性,以致在客观上造成了“帮倒忙”的负面影响。
有的报道内容本身并不存在“不恰当”,比如《仰头放风筝 一男青年跌落沙沟》,作为一条社会新闻刊发,全然不错。可是有一家报纸把它置入“轻松新闻”的栏目中,便有幸灾乐祸之嫌,受众有理由怀疑媒体的审美趣味是否有偏差。这是由于版面编辑处置不当造成的报道内容不恰当。
突出方法不正确 以同一时间段的比较,或者强调“第一”的方法,来突出某种意思,历来是新闻报道的有效之举。不过这“比较”必须是切切实实的对比,这“第一”必须是真正的第一。否则将适得其反。
2004年“五一”长假后,某大都市电台总结该年此时旅游人数之多,多到是去年同期的多少倍。这里的比较,就令受众觉得滑稽。因为2003年“五一”期间,众所周知,正是非典肆虐,全国停止放长假,旅游活动根本没有开展。这种比较,其价值只能是零。
伪“第一”突出法,当下在报纸上相对而言更普遍。2000年11月,为纪念我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我国邮政部发行了一套三角形邮票,好几家报纸宣称这是我国三角形邮票的“首发”。其实稍有邮票常识的人都知道,“首发”是1951年3枚一套的《保卫世界和平》。又,北京一家报纸一位首席记者撰文称2004年3月31日公布的一部《律师执行行为规范》,是“我国律师行业第一份完备的行为规范”,视1996年5月1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为乌有,把真正的“第一”推迟了8年。
还有涉及政治色彩的一例。2003年春,某省、市领导到企业植树,本来只是重复前任的一次普通活动,这个地方的党报却界定这是第一次到企业植树,与前述两例一样,意欲突出这篇报道的意义。然而分析起来,这可以说是向领导同志脸上抹黑。不是吗,我国植树节1979年就设立了,第一次到企业植树,多少省、市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可这个地方的领导的“第一次”岂不是太晚了吗?
常用词句上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数量不多,只是由于是常用的词句,每一次错用所造成的误导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先看错用常用词的例子。
噩耗,历来是“死亡消息”的代名词,如今权威辞典中也仍是这个意思。不少新闻报道中把某人不幸坠地、遭遇车祸以致生命垂危,家人得到这一消息,竟然称“噩耗传来”。如此误用,非同一般差池,不能不说是对伤者的大不敬。
常用词句上出现毛病,也有在语法上的。如一家省会党报的图片说明云:“他们用朴实的言语诠释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实际行动。”此句在“和实际行动”之前语法成份完整,意思表述清楚,就是加上这五个字,导致全句意思含混不清。究其缘由,是怨了“杂糅”的语法错读,即:把应该分开说明的两句话强行裹在了一起。另一种常用语句上的毛病是不合事理。有一家晚报,在介绍一个两天前已被击毙的歹徒简历时,一本正经地称他“至今无正当职业”,宛如他并未归西。“至今”置入此句中,荒诞不经,令人发笑。
称谓上的问题 称谓上出问题,暴露了编辑记者一些常识的缺乏。例如,完全不了解国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把现在村里负责人称为“村长”;完全不了解医疗界现状,就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简称为行政职务的“副主任、主任”;完全不了解古代女孩称谓的含意,在雅典奥运会报道中,就称“赵蕊蕊是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姑娘”,现已23岁的赵蕊蕊戴上指代十三、十四岁的少女的桂冠。
还有的称谓问题,不一定是报道的作者不懂,只是由于一时的疏忽,一般来说,也无甚了不得,但在某种特殊的场合,就有失体统,不太严肃。有一则消息称李敏之女孔东梅“是毛泽东第三代后人中惟一的女性”,便是称谓上的一大失误。因为按此说法推算,李敏自然是“毛泽东第二代后人”,那么毛泽东本人岂不是“毛泽东第一代后人”?
还有些称谓,本身并不错,只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给受众表述的意思欠明确,乃至出现歧意。以广播用语为例,有的大城市电台在述说中已习惯称某人配偶为“爱人”,便不知道这是指的“丈夫”还是“妻子”,下文再提及这个人物以代词“他”或“她”来称号,由于这两个字读音并且声调没有一点差别,受众仍不明白“爱人”的具体指向。
引导运用上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除了表现在不必用的地方却用了之外,更多的是在该用时却未用,致使表达的意思发生错位。它们不像“菜单”一类词语,不用引号,受众也知道其引申义。下面是该用引号而未用的两例。
一家直辖市日报,2004年6月5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左臂右膀之一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辞职,该报所拟的一行单排标题却是“布什断臂自救”,没有在臂字上加引号。这里,仅此六字,受众便只会以为是布什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甘愿砍下自己的手臂来保住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这则报道极像布什个人在医疗上的事情,难以联系到是政坛动态。
还有一张城市健康类报纸,在头版目录中推出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消除疲劳的6种自助餐”,此处也没有引号,显然谁都会以为这是在推介6种吃法。细看正文,方知是与“吃”风马牛不相及的健身方法。不用引号,恶果之状,由此可见一斑。
医学知识上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比以前要自觉和迫切,尤其是涉及自己日常生活的防疫知识。媒体对此有责任和义务,千万不可出错。而现实中却不是这样———
首都一家报纸刊发的一篇科普文章,文中有一个结论式的陈述句是:“有些生物有些病毒在高温下杀不死,包括艾滋病毒。”这不仅很不该地宣扬了艾滋病毒恐惧论,也是缺乏医学常识的表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时已经强调过:艾滋病毒是易于杀灭的,不值得过于害怕。科学已论定,它在摄氏56°时只要十分钟便会土崩瓦解。
更有甚者,一家发行于大都市的报纸,在知识性短文《狂犬病是怎么传染的》,竟然以惟一条件句式写道:“狂犬病只能通过狗作为媒介传染”。反之,只要不接触狗,就可以与狂犬病无缘,这也是一个极大的误导。已有许多资料表明,狂犬病的传播媒介,不只是狗,还有猫、鼠、兔,乃至其他野生动物,如黄鼠狼,这也是并非高深的防疫知识,且不知何以不知道。
历史知识上的问题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要求新闻报道在这方面一点闪失也没有,也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这里说的是在极其一般的历史知识上的错误,很遗憾地出现在媒体上。有一家在全国影响颇大的地方报纸,在一篇有关革命前辈的专访中,言之凿凿地告诉受众:“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语气非常肯定。历史事实却是1948年秋,仅仅是辽沈战役开始,淮海战役和平律战役于1948年11月才打响,此处反映了写作者、编者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太缺乏。要说这三大战役全部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1月。
另有一例表现出的问题更严重。那是由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掌握得太少,致使文章中冒出“早在1969年5月18日,当时作为国家副主席的林彪……”这样的文字,而且它就出之于一篇有关“文化大革命”“大揭秘”的通讯中。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点“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国家主席”一直是林彪的反革命政治纲领,他自我爆炸的起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由于这一纲领不能得逞,且不知此文作者及发文编辑何以连这一点也不知道,竟让林彪当年已破灭的野心得以在此文中实现。
(作者系长江日报主任编辑)
第二篇:英文简历中不该出现的语句
英文简历中不该出现的语句
“Finished 8th in my high school graduating class of 10.”
“Qualifications: No education or experience.”
“I am relatively intelligent, obedient and loyal as a puppy.”
“My compensation should be at least equal to my age.”
“Reason for Leaving: It had to do with the IRS, FBI and SEC.”
“Fired because I fought for lower pay.”
“Size of employer: Very tall, probably over 6'5”
“Please disregard the enclosed resume-it is terribly out of date.”
“Reason for Leaving: My boss said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near.”
“Reason for Leaving: The owner gave new meaning to the word 'paranoia.' Iprefer to elaborate privately.”
打字错误与语法错误:
“Here are my qualifications for you to overlook.”
“Strengths: Ability to meet deadlines while maintaining composer.”“I am a rabid typist.”
“Work History: Performed brain wave tests,1879-1981.”
“After receiving advice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ngels, I have decided topursue a new line of work.”
“Accounting cleric.”
“As indicted, I have over five years of experience analyzing investments.”“Suspected to graduate early next year.”
“Disposed of $2.5 billion in assets.”
“Proven ability to track down and correct erors.”
“Accomplishments: Oversight of entire department.”
“Am a perfectionist and rarely if if ever forget details.”
“Accomplishments: Completed 11 years of high school.”
不应有的幽默:
“Note: Keep this resume on top of the stack.Use all others to heat your house.”“Assisted in daily prepara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consumable items in afast-paced setting.”(Translation: Short-order cook.)
“But wait...there's more.You get all this business knowledge plus a grasp ofmarketing that is second nature.”
“I have an excellent track record, although I am not a horse.”
“My fortune cookie said, 'Your next interview will result in a job'-and I likeyour company in particular.”
“Title: Another resume from the 'Profiles in Excellence' series.”
“Also Known As: Mr.Productivity, Mr.Clever, Mr.Fix-it.”
“Trustworthy references available upon request-if I give them a few bucks.”“Let's meet so you can 'ooh' and 'ahh' over my experience.”
第三篇:篮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篮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一、提供了首发名单之后
(1)如果出现某队队员受伤,通过裁判员可以允许替换。
(2)如果在跳球开始比赛前发现非首发名单的队员上场,必须纠正并替换。比赛开始后,不纠,比赛继续并不给予处罚。
二、教练员负责制。
(1)球队席发生的问题由教练员负责。
(2)比赛期间只允许教练员在球队席保持站立。
(3)他无权和裁判员讲话,只能在死球期间有礼貌的到记录台询问技术数据。
(4)在没有与纪录台建立起视觉联系时,他必须到纪录台前请求暂停。
(5)他无权请求替换,只有替补队员才能向记录台请求替换。
三、比赛或节的开始。
(1)赛前不再选择球队席和球篮。秩序册中名字在前的队为主队,后面的为客队。主队坐在记录台的左侧,攻右侧球篮;客队反之。如果双方队同意,可以互换球队席和球篮,也可以只换其中之一。所有选择须在赛前20分钟决定。
(2)比赛开始,任一队少于5人不能开始比赛。如果球队因任何原因不能按时比赛,超过比赛开始时间15分钟后,均以20:0计负;没有超过比赛开始时间15分钟,并有合理的理由,不进行处罚。
(3)比赛或节的开始,如果出现双方进攻方向错误,一经发现立即停止比赛,只要不置某队于不利。在此期间发生的时间、比分、犯规均有效。
四、成死球的几种特殊情况
(1)A4投篮,球没离手。此时:
1.B4对A4犯规,判给A4罚球,2.B5对A5犯规,投中有效,处理B5的犯规。
3.A5对B5犯规,投中无效,处理A5 的犯规。
4.A5与B5发生双方犯规,投中无效,处理双方犯规。
(2)A4投篮,球没离手。此时:
1.24秒响后,紧接着B4对A4犯规:24秒违例在先,投中无效,B4的一般性犯规不处理。(除了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犯规)
(3)A4投篮,球离手,球在空中,24秒响后,此时,B4对A4犯规:
1.球不可能触及篮圈,2.球触及篮圈,3.球投中,4.B5对A5犯规,或A5对B5犯规。
答:
2、3情况下,24秒违例不成立,处理B4对A4犯规以及4中的犯规。
1情况下,24秒违例成立,一般性犯规不处理,包括4中的犯规也不处理。如果是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犯规,先处理犯规的罚则,再处理24秒违例的罚则。先罚球两次,不站位,一掷取消。最后由B队在罚球线的延长线掷球入界开始比赛。
五、形成争球的情况
(1)第一节跳球后,双方都没有首先控制球就形成了争球或双方犯规,由当事人重新跳球开始比赛,消耗的时间有效。
(2)最后一次罚球或仅有一次罚球时,球停留在球篮支架上一次跳球情况出现。其他次罚球,球停留在球篮支架上,是死球。按没有罚中处理
(3)在比赛中将球卡在球篮支架上,虽然球触了篮圈,只算一次跳球情况出现,24秒要连续计算。
六、脚踢球
必须是故意用脚或腿拦截球,没有膝部以下的概念,没有球碰脚、脚碰球的概念。拳击球按脚踢球的方法处理。24秒须回表。
七、掷球入界和球出界
(1)除了上场比赛的10名队员,其他人或物都是场外的物体,裁判员如同他所站位置的地面。
(2)篮板除了背面是场外部分,其他五个面都是场内部分。
(3)掷球入界必须使球直接传到场内,触及场内的部分和队员,球直接触及场外部分是违例。
(4)掷球入界时,直接将球从场内穿过,未触及场内队员,是掷球入界违例,由对方队员在原掷球入界地点开始比赛。
(5)投中篮或罚中篮后在端线掷球入界时,原则上不需裁判员递交球。只需在5秒之内传入场内。但是如果掷球入界的队员故意不去拿球,延误比赛。裁判员为了使比赛尽快的开始要去拿球,然后递交,传给或将球放置在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的地点上,然后开始计算5秒。
(6)需裁判员递交的掷球入界,递交后不能更换掷界外球的队员。该队员沿界线在裁判员指定的掷球入界地点横向移动,双向累计不超过1米的距离。
(7)球出界、队员出界、队员使球出界。
1.在界线上或中线上,双方在争抢球,按争球处理。
2.人球分过,队员从场外跑进场内再触球,合法。
(8)掷球入界时,将球传到对方队员的背部,再跑进场内触球,合法。
(9)掷球入界队员持球的手超过界线的立体面,场内的任一队员都不能去拿、拍击该球。违反此规定,进攻队是违例。防守队先警告,再犯就是技术犯规。
八、运球
(1)队员没有控制球就没有运球的概念。
(2)只有两次运球才是违例。
(3)一次运球中没有步数和拍击数的限制。
(4)运球前后可以出现漏接,只要裁判员认为是漏接,没有次数的限制。
(5)运球后漏接中出现拍球击地后再拿球是两次运球违例。
(7)A4运球前,将球抛过B4的头顶,球落地后继续运球,合法。
九、带球走。
(1)队员没有控制球就没有带球走的概念。
(2)静止间,任一脚都可以成为中枢脚
(3)移动中,持球停步,先落地的脚为中枢脚。
(4)可持球单脚落地后再跳起,两脚必须同时落地,否则违例。此时两脚为单一的中枢脚,即球离手前,任一脚都可以做为中枢脚提起投篮或传球。
(5)允许抬起中枢脚投篮,球离手后中枢脚才能落回地面。
十、三秒
(1)球队在前场控制球,且计时钟开启时,才有此限制。
(2)以队员的双脚置于限制区外证明队员身处限制区外。
(3)当队员试图离开限制区;或他或他的同队队员正在投篮时;不获利时超出三秒时,裁判员要给予默许。
十一、球回后场。
球回后场违例必须具备的条件:
(1)该队控制球,(2)该队使球进入前场,(3)该队的原因使球回到后场,(4)在后场该队的队员首先触及球。
十二、8秒、24秒。
(1)场内控制活球开始计算。
(2)8秒和24秒同步连续计算。只有当球队没有对球失去控制,球进入前场又合法地回到后场,8秒重新计算,24秒连续计算。
(3)8秒违例要将球吹在后场。
十三、干涉得分和干扰
只有投篮和罚球的球离手后才有此限制。
(1)投篮的球在篮圈水平面之上,球开始下落,有可能中篮时,A/B队员触及球;投篮的球在球触及篮板后,球的整体在篮圈水平面之上,A/B队员触及球,是干涉得分。
(2)球直接触及篮圈时,A/B队员触及球篮,篮板是干扰违例。
十四、投篮动作。
(1)根据裁判员的判断,确定是否是投篮动作。
(2)投篮动作,球必须在手中停留之后。运球中没有投篮动作的概念。
(3)投篮的球触及了篮圈的下沿,24秒要回表。球整体从下方穿过篮圈,是违例;没有整体穿过,正常比赛。
十五、暂停和替换
(1)新增加两种暂停或替换的机会:
1.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罚球成功后。它是一次完整的暂停或替换的机会,替换没有人数限制。
2.两罚一掷,两罚之后,不管罚中与否,一掷之前。双方都可以暂停或替换。
(2)第四节或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在后场掷球入界的队,请求暂停后,要骑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线掷球入界开始比赛。球可以传到场内的任一地方。
(3)投中篮,非得分队暂停的首选权和最后两分钟内增加替换的首选权。
(4)发生防守队的干涉得分和干扰违例,前38分钟按违例处理。双方都可以请求暂停和换
人。最后两分钟按有效投中处理。只有非得分首先获得暂停和换人的机会。
(5)发生犯规,必须等到裁判员与纪录台的联系结束以后,记录员才能发出某队请求暂停和换人的信号。
(6)队员受伤超过15秒后,A或B队请求暂停被准许,在暂停期间或后他恢复了,请求参加比赛是可以的。
(7)裁判员已递交球后,发现纪录台有暂停或替换的情况出现,可以将球从队员手中要回来,视情况给予暂停或替换。但纪录台在裁判员已递交球后,就不应再发出信号。裁判员有权认为暂停或替换机会已过,即使纪录台已发出信号,也可以不给暂停或替换。
十六、关于合法的身体接触
(1)攻守双方都有圆柱体、垂直原则的权利和义务。
(2)球手一体的概念。对持球的手,腕部以上,手背,手掌,手指,完全是为了去抢断球,可以触及。打在手臂上永远是犯规。
十七、双方犯规
(1)同时、几乎同时、相互间。
(2)永远没有罚球的原则。不考虑球队全队犯规累计次数。
(3)由原控制球或有球权的队掷球入界开始比赛。
十八、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1)只判断动作,不考虑意图的原则。
(2)不努力去争抢球并发生接触。
(3)同一队员两次将取消比赛资格。
十九、技术犯规
(1)比赛中没有身体接触的犯规。
(2)休息期间包括有身体接触的犯规。
二十、罚球
(1)如果对方队员违例,罚中算,罚不中重罚。
(2)如果本方队员违例,罚中不算,没有重罚。
(3)如果只有1次或是最后一次罚球,本方队员违例,则对方掷界外球。
第四篇: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一)、外业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外业测量工作基本完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界址点选取不合理,存在漏测、省略现象;
2、界址线类型发生变化处缺失界址点;
3、存在两个界址点之间距离过长现象(距离过长时应增加界址点控制界址线走向);
4、界址线类型注记与实地不一致;
5、界桩缺失现象存在,三村交界处没有水泥桩;
6、部分地块明显拐点处无标识、漏桩;
7、权属调查不清楚、有交叉混合现象;
8、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国道209、高铁等部分国有边界不清楚;
9、部分纠纷一直停滞未解决。
(二)、内业整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标段每个乡整理出一个村的完整资料,存在的问题如下:
1、地籍调查表中界址调查员签名少一人、表中需要签字部分未签字、宗地草图绘制不规范、宗地地类未填写,四至填写过于简单、界址线位置、界址线类别表述不清;
2、部分地籍调查表、归属状况证明、指界通知书、身份证明书、指界员证明书、宗地草图勘丈日期未填写;
3、缺少法人代表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推荐指界员证明书、测量时现场绘制的宗地草图、公示照片;
4、地籍调查表中不允许出现空白项,没有表示的应在空白处画“/”;
5、部分资料身份证复印件模糊不清。
第五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
班级:10新闻2班姓名:钱 亮学号:104125221
5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以何种身份出现
“防火防盗防记者”已成为当今社会“新三防”的内容,这种新的叫法的出现,我们一方面可以看成是一种恶搞,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人们对记者的“恐惧”。任何一种新现象或名词的出现,都不是毫无理由的。同样,“新三防”的出现也是这样,这种叫法的出现,可以反映出公众对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担忧和对记者报道新闻的根本出发点的质疑。作为受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不再像以往以天的单位更新,尤其是当下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新闻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提高本媒体和自身的知名度,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的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
物极必反,同样道理,我们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新奇、吸引眼球性,弃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于不顾,这种情况下,不仅新闻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记者的个人品性和职业道德也值得我们质疑。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避免“防火防盗防记者”新叫法的出现。那么,我们的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到底该以何种身份出现了?我们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报道新闻呢?
在课堂中,我们看了两部电影,分别是《无形杀》和《搜索》,两部影片中都讲述有关记者行业的一些事。《无形杀》中,作为魔兽玩家的高飞在一次网友聚会中认识了美丽的少妇林燕,两人开始网下约会。林燕的丈夫程涛在一天夜里无意中发现妻子与高飞的热辣网上对话。盛怒之下,他在网上发表了匿名信,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备受关注,网友对他开始“人肉搜索”。以至高飞和林燕的个人信息被全部披露在网上,同时对高飞和林燕下达了网上通缉令,他们所有的正常生活完全失控。影片中的两位网民跟踪者,则是整部影片中我认为最出彩的人物和最重要的一个线索。这两个人物,一个代表了网站为了谋取私利的阴险丑恶的假正义嘴脸的网络记者,另一个则代表了普通的不能明辨是非跟风说话的网民。影片中的记者为了网站和个人的利益,利用一个不能明辨是非跟风说话的网民,弃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于不顾,通过利用网民的心里,毫无顾忌的使用“人肉搜素”,揭露他人隐私,最终使得女主人公死去,影片的片名用的很贴切,《无形杀》很好地概括了影片的主题。看完影片后,也才真正理解了“无形杀”的真正含义,影片的片名可谓是匠心独运。那么,到底什么是“无形杀”,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相同的认识——网络的暴力,所有参与其中的网民和媒体都是侩子手,用一把把无形的刀,杀死了少妇,毁灭了所有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这场谋杀是蓄意的,从而造成了一场人间现实的悲剧。我们的记者在影片中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私利使记者在报道这件新闻事件中迷失了自我,记者在这件事中已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和记述者,他已经成了整件事件的策划者和帮凶。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搜索》中叶蓝秋的死,可以说是也死于我们的网友的口诛笔伐,死于我们的记者的纠缠到底和无底线的“人肉搜索”,叶蓝秋只因为一次公交车上没有给老年人让座,从而导致自己处在了被大家讨伐的风口浪尖上。我们的记者在影片中,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所谓的收视率,把一件很小的事,大肆渲染,利用网民的“愤青”心里,制作新闻热点,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的的记者和网民又一次成为了悲剧事件的最终罪魁祸首。
两部影片中,我们的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上,都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在新闻报道中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始终保持着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不能参杂个人感情,要力求实事求是,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向受众揭露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还原事实真相,从而通过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向着理性和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在新闻报道中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就要坚守得住职业道德这四个字。每一个职业都不能离了这四个字,但是作为一个特殊性的职业,这四个字更要时常记在新闻工作者的心中。当你在报道一件新闻事件时,请想想后果与对群众的负责。当你看到一件事需要报道的时候,也请据实而写。坚守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职业的负责,也是对群众对事实的负责。作为新闻工作者,始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弃社会职责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