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刘治国)

时间:2019-05-14 23: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刘治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刘治国)》。

第一篇: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刘治国)

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 刘治国

内容摘要:通过对学生倾听现状的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需要填充的成长特点;改革滞后的课堂教学;不得要领的方法获得。采取的措施:建立民主、亲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创设情境,乐于倾听;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恰当评价,鼓励倾听;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关键词:倾听 现状 方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倾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1、课堂倾听的现状及分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的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明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不顾听讲;当老师讲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学生却在一边旁若无人地干起了自己的事情。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达,唯我独尊,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造成这一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1、需要填充的成长特点。

1.1.1、自我中心。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太阳”,想什么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往往把在家养成的这些习惯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中来,认为自己的想法做法一定是对的,别人就应该听他(她)的。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听就听,想说就说,毫无顾忌。

1.1.2、没有玩伴。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大人工作又比较忙,很多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和玩具交朋友,缺少与其他小朋友更好沟通的时间和机会。于是表现在课堂上:上课和“我”没多大系,“我”玩“我”的,文具、学具等自然就成了他(她)的玩伴,无心听老师和小朋友的发言。1.2、改革滞后的课堂教学。

1.2.1、教学内容本身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虽然新教材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但教材呈现给学生的信息资源大都是静态的画面,与一定地区的孩子的实际不一定相符;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当然学生也就不会有“倾听”的欲望了。

1.2.2、教学设计过于陈旧、单一。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或多或少受到陶冶,但又有多少的理念能与实践结合;一边讲着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一边实践着教师向学生的传递;一边讲着联系实际教学,一边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这样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孩子怎么会爱听。

1.2.3、评价机制跟不上。如今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多样了,但那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导”又“哄骗”,千方百计靠物质奖励来维持课堂上的40分钟。长此以往,孩子们会滋长一种“功利性”或产生 “浮躁”心理,静不下心来倾听,更静不下心来思考,总之,这些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1.3、不得要领的方法获得。

1.3.1、缺乏倾听的耐心,往往一个小朋友回答不出问题,不出两秒,下面就“我!我!”一片,即使刚才那位小朋友想回答了,其他小朋友根本听不进去,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1.3.2、缺乏倾听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主体缺陷——强调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说,忽略了从其他学生处获取有效信息;方式片面——强调了全盘肯定、接受的获取式倾听与表达,忽略了批判的思辩式倾听与表达。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给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2、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2.1、建立民主、亲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倾听。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从高高的三尺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往,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一次我在给学生上数学课时,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道题目的答案,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有有一道题目的答案你说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我就对她进行了表扬:你听 得真仔细!当我把一朵大红花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我们班的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通过这件事是我们班的同学认识到:原来课堂上倾听是这么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停地对学生倾听的进行奖励,还帮助那些喜欢做小动作的同学改正了这一缺点,使我班的上课纪律有了很好的转变。

一个人发言,大家认真倾听,不但可以听得明白,还可以鼓励说的人越说越起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听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吸取他人之长,充实自己。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你有些什么补充?”“请你评一评他的说法?”……这样,师生间、生生间学会了相互欣赏,不但学生说得好时教师给予表扬、赞赏,教师讲述得精彩时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给予鼓掌。学生说得好的时候,大家也都可以为他贺彩。带着互相欣赏的心情,就会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2、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叫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是好的老师,但倾听对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4 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①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如《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2005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05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2.3、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一定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数的认识与计算是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数的概念与使用本源于生活。例如:在教学“数数”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5”表示时,学生刚开始时只是凭空去想,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却“视而不见”,所以回答也是简简单单,平平常常,没有创新,思路狭隘。于是我及时给予点拨,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事物。结果,同学们的思维闸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有的说:我的衣服上有5个扣子,可以用5表示;我的铅笔有5支,可以用5表示;我们班墙壁上有5幅画,可以用5表示;有的说:我们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可以用5表示; 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还有的说,5个脚趾头可以用5表示。事实证明,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发言思路活跃、丰富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同样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对生活中的数学越来越敏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2.4、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2.5、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2.5.1、倾听前的明确目标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你有什么反驳的意见”,“你 6 还能想到什么?”等目标指令性问题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5.2、倾听中的方法指导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2.5.2.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5.2.2、发挥榜样示范功能。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 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5.3、倾听后的独立思考

经过倾听后学生的思维,是经过交流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差异,有的甚至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落差。倾听就是这种差异的纽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倾听、交流、讨论或辩论,使每个个体认识到自己原来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想法的合理性,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倾听后要善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善于对他人的观点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学会处理倾听后的结果,进一步对生成的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和体验。有了独立思考才能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 程,让思维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索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参考文献:

王成全:《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78页 成尚荣:《学会数学地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1页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23页

林崇德:《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45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页

第二篇:谈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谈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 “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71 页

佐藤学教授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语言,包括身体所发出的无声语言,感受学生在课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动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从而共同走向创造性的学习。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但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在我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时常出现上述现象,由此引发我对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思考,以下是我对培养倾听习惯的一些想法,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

我们的学生不会倾听,不善于倾听,更不乐于倾听,这是为什么呢?慢慢观察,细细想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从学生的角度看,小学生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一直集中,但他们又表现欲很强,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却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所以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的情况:一个学生正在发言,其他的学生要么觉得别人的回答是否正确与自己无关,自己没事可做,干脆干点别的事情;要么别人还没有说完就抢着说,就怕老师没注意到自己。

2、从教师的角度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许多老师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答案是否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一致,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更不大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听,如何想。况且我们往往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却很少郑重其事地表扬那些专心倾听的学生。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会因为忽视倾听的作用,而变得学习态度浮躁,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1、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善于组织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记得那次猜数游戏:老师手心里写了一个数,首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几。学生每猜一次,我都提示性的告诉他大得多(或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学生每次都能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的猜中我手心里的那个数。而且兴趣极高,猜了一回还想再猜一回,有的同学甚至还要求我这有节课一直进行这个游戏。当时我记得随便叫一位同学都能回答得很出色是啊!如果根据知识的要求,能变着样来吸引学生,那自是上策。其次,教师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或增加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督促他们不得不听。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有能力设计得这么生动有趣的,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会算的孩子对口算方法的探索兴趣不大,不会算的同学却无从着手。为了真正达到交流的效果,我改变了提问的方式:会计算的同学将自己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反馈时提问“你的同桌是怎么计算的?”记得第一次这么提问时,好多孩子站起来傻了眼,但这样的问题多提了,孩子们交流的目的也就出来了;不用交流的问题,当一个学生说好后,接着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刚才是怎么说的,哪怕是简单的重复。平时以听算来完成口算训练(或口算接龙),即使是一道口算题,也可以叫好多同学来说答案。

2、教师先学会倾听

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略学生的发言,或者希望学生的发言能够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好不要被打断,尤其是公开课更是如此。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学生回答“是的”或是不住点头,你又怎能肯定学生是真的理解了,或是明了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呢?有的教师会说:“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想着,接着该怎么办,下一步该轮到哪个环节,所以有时会忽略学生的发言。”是的,作为教师,我们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制订好的教学内容而不能兼顾学生的发言。那么,我们也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要求教师面对学生时,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心灵交融的课堂意义就在于,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教师的倾听也许与讲课同等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这样,课堂中学生“发言和发言之间的微妙的相互碰撞或相互联系才能产生出来”。对此,佐藤学教授的比喻非常有趣而又恰当,他把学生发言和教师倾听比喻成投球手和接球手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准确无误的“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并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那么,教室里的“投球”将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也会因此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让学生懂得倾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刚入学,还不懂怎样去倾听,教师有必要跟学生约法三章让他们懂的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发言。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数学课上要求学生当老师讲课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带着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专注”听讲。老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教师身上;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要听请老师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听时要做到: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听同学回答问题时,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也要尝试在对发言者提出的意见或补充之前,先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我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我还有补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倾听中切忌高高在上或对立,要明之以理形成自觉,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

4、利用教师评价,激励倾听

评价是外驱动力,评价到位可达到浸润心灵,激发学习动力,不断“催我自新,教我惭愧”,让学生在愉悦中倾听,在倾听中深度思考,在思考中静心。即使再平淡的课堂,课堂上总是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抓牢其善听的“闪光点”,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你真会听”、“你听得最认真,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以身示范地倾听学生的繁衍,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虽然是这评价简短,它却使发言者在全班学生前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了老师的爱。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感情,都可以把肯定、赏识和关爱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

总之,倾听是为学生打开更广阔交流空间的金钥匙。教师应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

摘 要: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 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质疑能力 质疑方法 质疑情景

引 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 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慢慢引导,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可以说,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有了疑问,才会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会比解答一个问 题更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凡是那些平时爱提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会比别人优异,而那些从来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一定平平,甚至是落后于别人的。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把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而是懒于思考,当然也就发现不了问题,一切只是被动的接受,甚至是不懂装懂。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是比较差的,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的。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必不可少。那么,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我想简单地谈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的心理环境。

1不难理解,人只有在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下,思维才不会被束缚,才会表现得异常活跃,可以说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是学生们进行大胆探究,大胆质疑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易接纳、宽松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惑等。要想做到以上所说,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地去构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师生之间要能做到真诚相待、宽容理解,彼此敞开心灵的大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其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教师要放下“架子”,以“朋友”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气氛,更要充分的发扬民主、平等,消除专制的教育气氛,认为你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思维必须跟着你的节奏走,你讲学生听,你问学生答的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更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高高在上,你的先知先觉,把你所说的,教材上写的统统当作“真理”。否则,他们是不敢去质疑,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久而久之,思维活动也就停滞不前。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赞赏。孩子的思维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大人的思维,对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不管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没有思维价值,甚至是幼稚可笑的,我们教师都应该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都应肯定他们是动了脑筋了,要维护学生们这种质疑的积极性,而不是站在成人或师者的角度去点评,用“你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你不觉得你问的是多余的吗?”等等这样的话语去反问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无异于给学生那刚刚燃起质疑探究的思想火种一盆冷水!对此我平时在班上就很注意给学生灌输这样的一种理念:只要能提问的孩子就是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大教育家孔子都说过要不耻下问呢,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求学的人了,只要你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你是真的在思考,在动脑筋,这比那些一直没有问题的人棒多了。正是在我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班上的孩子也都渐渐地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了,并且还以能问、善问为荣呢。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

兴趣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什么,只要学生对此感兴趣,那就好办了。同样如此,要想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质疑问难,教师就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质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而去学习探究。如我在教学《包公审驴》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包公平时在审理正常案件时的一些影视片段。这时,就有学生问我了:老师,你放的影片都是包公审人的案子,可课文写的是包公审驴,驴又不会说话,他那怎么审呀?在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我笑着对他说:“不急,驴是不会说话,可这里的法官是断案如神的包大人,他多聪明呀,不信你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听我这样说,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认真地读起来。正是因为那些影视片段给学生创造了质疑的情境,才有了那位同学的点睛之问,也正是因为那个点睛之问,那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除了创设有利于学生质疑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外,我还根据孩子们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在班级中举行一些比赛性质的活动,如评比“问题之星”,看看谁在一周时间里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还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我们的问号》,然后予以表扬鼓励,在这些活动的刺激下,孩子们上课时都愿意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了。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三、积极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质疑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质疑方法,那才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帮助,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到底该怎样去指导呢?我在平时教学中多是这样做的:

1、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众所周知,文章的题目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想了解文章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题目尝试着用“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这几个问题来质疑。如教学《天路》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据题质疑,引导学生提出“天路”指的是什么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 为什么称青藏铁路为天路?”这样的几个问题,学生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很快便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2、抓住重点词语或重点语句进行质疑。抓重点词语进行质疑,这种质疑方法对于古诗的学习效果尤为明显。如学习“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古诗,当学生问出“怜”是什么意思,“屐齿”又如何理解,“小扣”是什么意思时,再结合老师的讲解,那这句诗的意思就很清晰明了。抓重点语句进行质疑对学习长篇课文是很有帮助的,如《挑山工》这篇文章,课文篇幅较长,若一段一段学习,就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我引导学生这样去学习:文章结尾说:“从泰山回来后,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着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一开始有人说“它”指的是这幅画,我又问道“作者为什么需要这幅画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这幅画很值钱?”学生们在思考后发现“它”表面看好像是指这幅画,实际上作者需要的是挑山工的精神。在学生回答出挑山工的精神后,我又让学生回到前面课文中具体感受挑山工的精神。抓住了这样的重点语句去学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就如同剥茧抽丝般,很快就能理解主要内容了。

3、对文章结构进行质疑。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的难度有点大,一般学生都不会主动地对此质疑,这更要我们教师去点拨,慢慢引导,不能操之过急。如《丝绸之路》一文中,课文主要写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课文却在开头写恺撒大帝看戏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学生能提出这样的疑问,他就不难理解课文内容了。

诚然,一篇课文中值得质疑的地方很多,质疑的方法也很多,倘若学生能够针对一点或几点进行质疑问难,那都是非常不错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及时的予以表扬鼓励。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掌握质疑的方法,形成质疑的能力,让质疑问难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周慧霞:《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天津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及能力的阶段性小结

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及能力的阶段性小结

经过上个学期的培养,大部分的学生已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课堂坐姿端正,同学发言的时候,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看,插嘴现象减少,基本上,大部分同学已经意识到如何做个文明的倾听者,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中低下学生存在“假听”、遗忘快的现象:他们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而这些行为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或者是“左耳进,右耳出”。针对这个情况,本学期来,我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了这些同学身上。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㈠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㈡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小学生来,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社区,让学生走一走;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就说谁表现好、有认真倾听、能回答对问题,就把老师的教具(一些卡片)奖给他。这些举措都能引起这些学生的倾听兴趣,使他“想听”了。

㈢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是在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题的时候,一是要把一个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可以说这是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听同

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㈣把“听”与“说”结合起来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对于差生来讲,更是要让他多说,刚开始可以是重复别人的回答,慢慢地可以让他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是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地去诱导他们,可以先示范,或和他们一起把答案说完整,再让他们说一遍,多鼓励、多些机会让他们发言。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㈤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评价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老师评价,还有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

可以说,学习好的学生各有各的优点,而学习差的学生课堂上的倾听能力一定不好。但是面对教学任务重的情况,难免顾此失彼。要想培养差生的倾听能力,如果只是利用课堂时间,那教学任务很难保证完成,如何取得一个平衡,应该会是我下阶段的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听”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特别对低种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在日常的学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就不懂得静下来

认真倾听,常常刚听了个开头,就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平时的小练习中,也有孩子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反反复复的提出了无数次的要求,让他们认真听,但是效果都不是非常明显。在本学期的研究中,我着重对我班学生进行了“听”的训练,变以前的说教问渗透教育,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1、以身作则: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

2、细化要求: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所以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3、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往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一般就是“你很聪明”,“说的不错”之类面上的评价,缺乏针对性。所以我改变了评价的方法。比如:有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我就会说“看来,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因为他在认真的听老师说的每一个字”;当有的孩子按老师要求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就让他来说说,为什么他每一项任务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就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及能力的阶段性小结

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及能力的阶段性小结

经过上个学期的培养,大部分的学生已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课堂坐姿端正,同学发言的时候,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看,插嘴现象减少,基本上,大部分同学已经意识到如何做个文明的倾听者,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中低下学生存在“假听”、遗忘快的现象:他们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而这些行为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或者是“左耳进,右耳出”。

或者是他的精神在走神。

针对这个情况,本学期以来,我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了这些同学身上。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㈠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㈡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小学生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社区,让学生走一走;在学习“认识物体”时,就说谁表现好、有认真倾听、能回答对问题,就把老师的教具(一

些卡片)奖给他。这些举措都能引起这些学生的倾听兴趣,使他“想听”了。

㈢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是在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题的时候,一是要把一个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可以说这是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一要听明白,二要思考有无不认同的意见,三要给自己带来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㈣把“听”与“说”结合起来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对于差生来讲,更是要让他多说,刚开始可以是重复别人的回答,慢慢地可以让他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

能是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地去诱导他们,可以先示范,或和他们一起把答案说完整,再让他们说一遍,多鼓励、多些机会让他们发言。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㈤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评价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了也不是太好。当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老师评价,还有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

可以说,学习好的学生各有各的优点,而学生差的学生课堂上的倾听能力一定不好。但是面对大班化、教学任务重的情况,难免顾此失彼。要想培养差生的倾听能力,如果只是利用课堂时间,那教学任务很难保证完成,如何取得一个平衡,应该会是我下阶段的目标。

下载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刘治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刘治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摘要: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只有让孩子学会倾听,才能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表达; 学会倾听,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有效的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课堂中很多学生的心静不了,只顾自己说、自己做,不会耐心......

    浅谈教师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教师倾听能力的培养 密云县第三小学 李晓英 “对人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实际上既是社会文明的内涵,也是教育文明的内涵。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教育就是文明的教育,......

    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第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基本思路:更新理念 转变方式 开发目标 探究内容 实践求真 物化提炼......

    浅析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生倾听习惯和发言能力的培养2(合集五篇)

    小学生课堂倾听习惯和发言能力的培养 胡秋梅 倾听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可以发现,好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学舌不清,人称混淆,听话、说话抓不住主......

    《小学生课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倾听,早就存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今天已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并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

    浅谈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刘小华)

    浅谈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常宁市依湖完小刘小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那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我们要从小学英语抓起,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