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制日报:公交车安全升级需要制度保障
法制日报:公交车安全升级需要制度保障
如果杭州有关方面真正从过去其他城市发生的公交车纵火案中充分吸取教训,建立起完善的公交车安全保障体系,即使有人想在公交车上纵火,恐怕也没有机会下手
记者7月6日从浙江杭州市公安局获悉,从现场勘验、视频资料、调查访问等获取的证据表明,5日发生在杭州的公交车燃烧事件系人为放火案件,燃烧液体有香蕉水成分。目前,警方已初步锁定放火嫌疑人为公交车内被烧成重伤的一名男子(7月6日新华网)。
虽然发生在杭州的这起公交车燃烧事件没有直接造成人员死亡,但后果也相当严重,共导致32人受伤,目前仍有29人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5人。面对这一悲剧,我们不免想问:放火嫌疑人为何如此没有人性?而杭州公交车安全状况为何如此糟糕?在暴力、放火等事件频发的多事之秋如何系统构筑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按理说,关乎乘客生命安全的公交车理应是“安全车”,但从相关报道来看,公交车变为“危险车”的案例实在不少,以燃烧事件为例,有的是公交车自燃,有的是人为纵火。近年来,杭州公交车自燃事件已经发生过多起,而人为纵火案似乎还是第一起。
2009年至今,已经在贵阳、厦门等地至少发生过四起公交车人为纵火案,有的放火嫌疑人作案动机已经查明,有的至今还不清楚。但不管嫌疑人作案动机是什么,至少表明两点:一是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爆发期。理应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去化解社会矛盾,不要让某些矛盾升级为报复社会、威胁公共安全。
二是很多城市公交车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不少漏洞。虽然公交车上的人为纵火案在全国已经发生过多起,但似乎只引起事件发生所在城市的重视,并没有引起其他城市足够重视。这给人的印象是,发生在贵阳、厦门等地的公交车纵火案,只让相关城市有痛感,而其他城市由于没有“烧”到自己,似乎不够重视。
如果杭州有关方面真正从过去其他城市发生的公交车纵火案中充分吸取教训,建立起完善的公交车安全保障体系,即使有人想在公交车上纵火,恐怕也没有机会下手。虽然说,公交车运行特点决定了其安全检查的难度要比地铁、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更大,但不等于公交车安全无法保障。
笔者注意到,去年6月厦门发生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全国很多城市公交车安检升级,如厦门在刷卡进站位置新增安保人员对箱包里物品进行检查;乌鲁木齐BRT站台增加专职安检人员。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杭州公交公司将对BRT公交车做全面检查和应急演练。但从日前这起事件来看,杭州并没有真正吸取教训。
也就是说,虽然厦门公交车人为纵火事件当时引起了杭州有关方面重视,但这种重视并不是长期重视,也不是真正重视——真正重视应该是,以其他城市发生的事件为镜鉴,来检讨自己城市公交车安全管理有哪些漏洞,如何来修补漏洞,尤其是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公交车安全保障体系。
一般来说,容易发生纵火案的,要么是最拥挤的公交线路,要么是容易被有关方面忽视的公交线路。而日前发生燃烧事件的公交线路,恰恰是杭州十大最拥挤公交线路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杭州对公交车投入还不够,导致出事公交车起火时车上有80多名乘客,烧伤率自然很高。另外,公交车逃生之门能否顺利打开,也要反思。
无疑,经历此次事件之后,杭州公交车安全必然会升级。但这种升级是一时升级还是永远升级?如果没有制度化保障与有效监督,所谓安全升级还会是一种应景式表演。同样,其他城市从这次杭州公交车燃烧事件中吸取了什么教训,会不会和过去的杭州一样,也是一时重视,而后放松警惕呢?
跟帖
不容任何闪失
城市安全管理是一个环形链条,处于链条上端的是政府主管部门,之下为具体事务的管理层、执行层,这些层面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酿成事故。为保障安全链条健康运转,还需一系列措施和机制,包括安全教育、安全责任、制度管理、检查落实、隐患整改、安全培训、安全资金投入等,这些环节哪怕有一点闪失,都极有可能为事故开绿灯。可见安全责任需要落实到每个环节和细节,只有强化责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事故。
江苏 尹卫国
第二篇:安全管理需要常升级
安全管理需要常升级
时下,升级一词广为流行。杀毒软件常升级能起到防范病毒的作用,网络游戏常升级能使游戏越来越精彩…。由此,使我联想到企业的安全管理。随着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深入,设备结构逐渐更新,给传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一.要在安全理念上常升级。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我们在安全管理上依旧采取原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思维模式,必然会跟不上节拍。定要树立超前防范意识,善于在精细化管理中分析和发现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找出安全管理中潜在的隐患和危机,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其二.要在技能素养上常升级。目前,公司引进了许多新设备,这也给我们的设备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精通设备结构、原理和必须的安全操作规程,摸不透其性能、脾气,温顺的机械就可能变为肆虐的烈马无法驾驭,给人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上岗前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筑牢安全防范的“铁网”。
其三.要在管理制度上常升级。制度是安全管理基础,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深化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摘自《际华》
第三篇:20130709-安全升级需要全面创新
安全升级需要全面创新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发布时间:2013-7-9
当前,数字化生产设备、新工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给传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必须不断更新安全管理理念,从思想、培训、管理、制度上全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不断为安全生产升级。
一要创新思想教育,在理念上升级。企业应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引导员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强化新的安全思维模式教育,使员工不断在安全理念上升级。
二要创新安全培训,使安全素质升级。企业应根据数字化生产需求,打破以往安全教育模式,积极开展网络办公自动化生产设施操控、维护、应急处置培训和微机使用操作培训等各种信息化培训,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不断创新,使员工安全素质升级。
三要创新管理模式,在安全机制上升级。企业要建立实施厂、分厂、队(车间、站、库)、班组四级“链条型”安全生产管理,实行操作、确认、监控集一体的“链条型”安全生产模式,使管理和生产自上而下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机制。
四要创新规范制度,在管理制度上升级。企业要细化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突袭检查制度、生产操控安全确认监督制度、“四级”
(个人、班组、站队和分厂)检查制度和“四级”巡检制度(基层领导巡检制度、技术员巡检制度、运行人员巡检制度和维修人员巡检制度)、安全责任连带制度等。同时,严格坚持生产交接班制、操作票制、岗位练兵制等管理制度。此外,还要根据其他单位事故教训,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运行、监控、应急保障于一体的生产安全体系,确保生产时时日日安全、全天候安全、长周期安全。
第四篇: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制度保障
网友整理 http://wuyoupin.anyp.cn
申论参考--建设节约社会需要制度保障
席卷全国大部地区、持续不断的高温浪潮导致的用电用水紧张,加上国务院最近颁布的有关文件,使得节能、节约在最近几天又一次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焦点话题。
有人感叹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有人感叹节约作为一种美德,已经被相当一部分人淡忘甚至遗弃。事实上,随着各种资源的持续紧张、油价的不断上涨,节约能源这个概念,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非常广泛的共识。尤其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他们所处的地位更高、了解到的信息更多、对节约能源的认识更深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成为节约模范的群体,却被发现是浪费最大的群体之一。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政府机构人均耗电量,竟然是居民的7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官员表示,一些政府机构办公楼灯长明、水长流,一些单位盲目追求豪华装修、超标准配车,浪费现象确实比较严重。
为什么有地位、有知识的干部群体,反而成了浪费群体。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所浪费的水、浪费的电,用不着自己买单。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一套制度保障,更确切一点说,需要一套奖罚分明的制度保障。
这样的制度,必须坚决杜绝、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技术设备,使这样的技术设备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无从立足。
这样的制度,还必须配备相应的、具备威慑力的法律法规,使得资源使用者不敢浪费,一旦浪费必受重罚。
这样的制度,还应该充分利用价格机制,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
比如,在水的方面,实行梯级水价、超额加倍收费;在电的方面,加大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之间的价格差异。
这样的制度,还应该对节能产业实行优惠的税费政策。对于那些采用节能技术、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不但在税费方面给予适当减免,还应进行相应的物质支持和鼓励。
这样的制度,更应该抓住党政机关这一庞大的资源消耗群体,制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奖罚规章,使这些国家干部们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养成节约的习惯。
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至少在现阶段,光培养观念不够,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使节约者受到奖励、浪费者受到处罚。
这样一套制度建立并完善、坚持下来,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建设成为一个节约型社会。
第五篇:乘坐公交车需要了解的安全常识
为避免灾难发生,乘客在车上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开展自救,是不能忽视的安全问题。对此,消防安全防范常识将其概括为一个“及时”、三个“切忌”、四个“留意”,以此提高民众对公共消防安全常识的知晓率。
一个“及时”:及时制止犯罪分子。无论多么完美多么高水平的伤后救治,都不如阻止灾难发生有效。在乘车时,乘客如果发现车上乘客有泼洒易燃物或有类似人为纵火的危险举动,应该立刻联合其他乘客加以阻止,避免灾难发生。此时阻止危险举动,就是最好、最及时的自救。
三个“切忌”:车辆一旦发生火灾,首先切忌慌乱,要保持冷静,节约体力,服从救援人员指挥,有序逃生、自救和互救;切忌大喊大叫,防止制造混乱,最重要的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热气吸入呼吸道,造成损伤;如身上着火,下车切忌快速奔跑,以免风助火势,造成更大伤害,应就地打滚扑灭火焰,或由他人协助快速扑灭火焰。
四个“留意”:留意接受安全检查,不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留意不要在车上吸烟,使用明火;留意灭火器、安全锤和车门应急开关位置,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协助灭火或及时逃生;留意车内异常气味和可疑人员,发现火灾迹象,及时报告或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