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铁加工配送业的发展状况(定稿)
钢铁加工配送业的发展状况
物流配送是一种新兴产业,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第三源泉。对钢铁企业来讲,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先进的仓储、拉近服务距离、满足用户的需求、追求用户利益、实现双赢。国外一些企业瞄准中国的汽车、家电、电器、电子等庞大的市场纷纷来中国导找合作伙伴,合资和独资建立钢材剪加工配送中心,这一现代营销举措,使国内的一些企业逐步开始转变过去的传统销售和采购管理模式,也使得物流配送很快的在中国崛起。按照最终用户的要求,钢材的加工配送加工中心将钢材经过矫正、清理、剪切、冲压等工序,把动态的钢材加工成下游用户所需的各种半成品或零部件,并通过其仓储、运输系统,及时地提供给最终用户直接使用。由于其具有社会化、现代化服务所产生的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对社会和下游企业的巨大效益日益体现,这种物流方式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物流的主要模式。
我国反映物流需求规模的全社会物流货物总值从2001年的19.5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0多万亿元,年均增幅近30%,但物流成本却降幅很小。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而生产成本中所含物流成本却高出他们两倍以上,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仍在20%左右,是美国不到10%的一倍以上。钢铁工业也是如此,虽然我国钢材产量已近6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尽科学,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等因素,零乱、分散、自成体系、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物流方式,凸显出成本构成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软肋,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竞争能力,鉴于钢材不能直接消费,必须进行一定加工的特性,中国地域辽阔,钢材最终用户需求多样,传统的如集贸式的钢材市场流通模式,已无法满足下游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下游行业自己配置钢材加工这种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由于效率低、成本高,将会逐步被钢材加工配送的专业物流体系所取代。
一、国内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超过300家,从投资和建设的角度看有5种类型:
1、国外企业在我国投资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近年来,国外钢铁企业在中国建厂,有针对性地设立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帮助用户降低采购成本。如韩国浦项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建有板卷加工中心,加工能力达40万t;日本商社从1993年起在中国建立有29家钢材加工中心,这些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资、合资和台资企业及一些较大规模的知名企业。
2、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投资建立钢材配送中心。如宝钢先后投资自建和合资在上海、天津、广州、杭州、青岛、重庆、沈阳、东莞等城市建立了钢材配送中心,年剪切配送能力已达到100万t。宝钢面对国际钢铁业的激烈竞争,选择与国际同行业的战略合作策略,2002年与国际知名公司日本三井物产签订了在中国共同发展钢材加工配送业的总协定和合资合同。据了解,未来5年内,宝钢的加工能力将达到250-300万t,加工配送中心将达到25-30家;鞍钢随着冷轧和硅钢项目的改造和新建,全面实施建立剪切配送战略,先后在上海、广东、山东、沈阳建立了钢材配送中心;攀钢也在广东等地建起剪切配送中心;武钢在90年代与日本三井合资在武汉建立了电工钢加工中心,近几年开始系统制定和实施建立剪切配中心的战略,目前拟在江苏太仓实施新建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品种齐全的物流配送中心;其它钢厂也正在考虑建立钢材剪切配送中心。
由此可看出,宝钢在国内已经建立了钢材剪切配送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国内稳定的市场营销战略。同时看出,国内大钢所建剪切配送中心以家电、汽车行业配套为主,设备先进,剪切精度高、质量好,与用户形成了供应链。
3、使用厂家自建分条、模切、冲片、套裁、落料生产线。如造船厂、集装箱厂、大型汽车厂以及冰箱、空调、洗衣机、电机厂等自建有钢材加工车间,作为企业产品的前工序,用于落料加工。
4、钢材代理商投资建设钢材剪切配送中心。代理商利用在资金和服务手段上的优势,与钢厂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成为供需双方的重要中间桥梁。为了稳定钢厂和使用厂家的关系,代理商主动投资建立仓储和剪切配送中心,这一势头非常之快,设备的档次及加工质量也越来越高,国内一些专业仓库、铁路线已具备了专业仓储和剪切配送功能。还有一些民间自发投资建设钢材配送中心。这主要是在较集中的钢材交易市场附近由民间自发投资建设剪切机组用于在钢材交易时按用户需求进行剪切加工。
5、主要城市社会自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通过调查与分析,近年来,我国自建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发展很快,加工能力已超过1000万t,主要以加工薄规格冷热板、电工钢、镀锌、锡板、彩板为主。
整体来讲,我国钢材深加工比重低。钢材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与下游行业的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使用钢材的综合成材率和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钢材的综合深加工比可达50%以上,其中线材达60%,棒材40%,管材30%,板材70%左右。而我国一般钢材的深加工仅为10%~15%左右。由于钢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也因此而失去了相当的市场,如何提高我国钢材的使用效率和成材率,改进钢铁行业的物流方式,加强与用户的战略合作,是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国内钢铁配送加工模式的发展
现代物流的理念在上世纪90年代被我国钢厂所认知和接受以后,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了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化,一批钢铁企业和经销商不满足由坐等到登门的简单转变,而是把营销触角直接延伸到用户对门,实行对用户“量身定做,量体裁衣”式的供给。于是,各种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形成蔚为壮观的新兴产业。通过对初级产品的延伸加工,根据用户要求裁剪和半成品以及零件成型制作,极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不但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扩大了应用领域,密切了供需间联系,增强了营销服务手段,增加了钢厂返回料直接回厂数量,同时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也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由钢厂、经销商以及外资合资所建立的各种规格、品种的钢材加工中心已达上千家,装备良好、功能较齐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规模企业200家以上,有些企业决策者已将物流加工配送放置在企业产品营销的战略布局的高度,视其为经营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管理与指导,有布局规划,有专项开支,有计划考核,有专业培训,有人力资源,有信息反馈,有整改措施,有现场服务的规范化运作正在建立与形成。
宝钢、鞍钢等龙头企业一批大手笔运作和探索,其中有的钢厂在全国布点已近30家,加工能力已占本企业社会供应商品材的1/4左右。我国钢厂、经销商等建立的各种物流加工配送中心,面向汽车、家电、电子、建筑、轻工、钢窗、办公设备、集装箱、船舶、公路等行业,开始与用户建立起广泛合作与服务关系,使产品供应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如宝钢在全国建成了21个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其他大型钢铁企业近两年来处于起步阶段;流通企业建立了少数几家,如五矿钢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3个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今年镇江市在长江边上建立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中心。宝钢公司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经验是,加工中心选址应贴近用户,由于加工中心要为用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延伸增值服务,贴近用户的地理位置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有利于准确把握、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三、国内钢铁配送加工模式存在的矛盾
1、“开门迎客”与“关门制作”的矛盾
根据对现有加工配送行业的调研,多数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功能不齐全,产品单一,设备利用率差,效率低下,有些仅限于自营产品剪切,据京津地区走访,有剪切点的经销户近百家,服务手段仅停留在“笑脸+剪切”功能上,设备功能雷同,利用率不高,加工精度不高,投资回收慢,维护费用高。
2、服务功能的“单打一”与社会需求的“多功能”的矛盾
现代物流的概念引用热度不低,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的物流加工配送,是通过几个环节的综合运作,整体达到降低成本,增强服务的目的。例如板材加工,用户常需要分条、横切、冲片、套裁、激光拼焊整体配套,同时按生产进程、时间、计划投放现场,达到加工配送目的,而这方面我们钢材加工中心很少能够去承揽,制约了服务链的延展。
3、国产设备的“傻大笨粗”与用户需要“精细加工”的矛盾
建立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已成为钢厂、经销商经营中的重要环节与手段,这是一个相当有前景的市场,但可惜的是国内制造行业对其的理解与认识还停留在一般化概念上,由众多水平不高,研发能力薄弱的小型制造厂生产的产品简陋,精度较差,非标产品占主导地位,既便有国有大型制造厂参与,所产设备仍停留在“傻大笨粗”水平,设备事故频繁,停工停时率高,尽管报价较国外产品便宜,但总体算账,成本并不低,这对向汽车造船配送等需要精细加工的项目是极大不适应,这需要设备制造,特别是中钢设备等名牌冶金专业化制造单位认真分析市场,研发出适应各钢种、规格加工的系列定型和定向设备,追赶与替代进口,配合钢厂以供应创造需求,扩大需求,推动需求。
四、发展钢铁的物流加工配送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尽管物流加工配送这种模式被越来越多企业接受,并努力实践,但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不可忽视:
1、选址是关键。因为选址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钢材剪切配送的生产和经营,选址时,首先要考虑企业产品的客户群在哪些城市和地区;其二应考虑靠近水路、铁路、公路等;其三与用户距离越近越好,与用户门对门最佳,这样可为用户降低采购成本;其四还应认真分析和了解当地的同行竞争对手的布局情况以及社会同类产品的客户、潜在需求、争取新的客户市场;其五应考虑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如广东地区是一个钢材加工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是我国家电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外家电知名企业都有在广东建基地的计划。预计未来5-10年广东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中心;又如华东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钢材需求量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最集中的地区。再如其它地区的钢材使用厂家的个性化服务也是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加工精度、质量第一。通过对几家主要钢材配送中心的调研分析,可看出目前国内钢材加工配送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高”,剪切线的技术装备水平越来越高、产品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加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华南、华东地区近期新建或拟建剪切线所选设备一般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日本、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设备。
3、加工能力在品种、厚度上要有优势。据了解,目前国内所建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加工能力均在10-20万t/a左右,这主要应看市场需求情况及个性服务量,还应考虑未来需求。如杭宝每年综合加工能力在20万t;攀钢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年加工能力在15万t;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中国台湾省中钢等钢铁企业在广东、上海、江苏等地设立的剪切配送中心年加工配送能力基本在10-20万t,加工的产品均为冷板、电工钢等,厚度均在0.15-4mm之间。因此,企业在拟建钢材剪切配送中心时,应考虑厚板的加工配送。
4、招投标是设备采购的最佳方式。从宝钢的成功经验来看,钢材剪切加工配送中心所用设备大多采取招标方式。目前国际上除温格尔公司外,还有意大利菲米、西班牙菲戈、美国吉瑞、韩国大铉、中国台湾省等设备供应商。
总之,未来钢铁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钢材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在资源和质量均能满足用户需求时,物流配送必将成为钢铁企业的营销战略。针对目前国内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如何通过信息沟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整合资源、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是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努力方向。如何走向协同合作,创造共赢局面,进而形成我国钢铁物流加工配送体系,达到信息化、功能化、集约化、社会化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也是开创我国钢铁物流加工配送的新局面,提高服务水平与竞争能力,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必然选择。
五、钢材加工配送未来发展方向
各地钢材市场形式延伸的钢铁物流基地,正向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上海宝山、广东乐从等一批钢材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后,一些地区结合自身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着手整体战略规划并加以实施,大力发展以钢铁研发、钢铁贸易、钢铁物流、钢铁会展、钢铁文化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中心。未来提升钢铁行业竞争力的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钢材加工配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提高钢材流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目前国际上著名钢铁企业主要通过完善营销网络和加工配送中心来提高服务,发达国家的钢铁经销商则主要通过对产品的二次生产,即加工、配送,在延伸服务中获取效益。我国具有一定程度专业化、加工质量较好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超过200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但是目前国内钢材加工配送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物流要求,布局分散未形成网络体系,信息化程度低以及深加工能力不强等。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国内要发展基于供应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需要实现客户化、网络化、规范化、一体化。
六、东三省的钢铁加工发展前景及百科加工中心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东北地区是钢铁消费大户,2007年,在汽车制造、机车制造、门窗制造、包装容器、农机制造等行业的板材消费量总量为730万吨,其中60%集中在辽宁省;辽宁省造船业完成的产值占全国造船产值的三分之一,消耗各类船板60万吨;2007年,仅辽宁省的钢铁年交易量就达到3000万吨,交易额在700亿元左右。东北是国家建设重点,在以装备制造业、汽车业、造船业等为发展主线的进程中,钢铁的需求量将高速增长。这面临两个问题,其一,由于钢铁需求量迅速增大,必须解决钢铁的物流问题;其二,由于造船厂的生产空间、材料预处理能力、加工能力等都难以满足发展计划要求,客观上要求造船厂向船体总装上发展,把能够外包的业务全部外包。其它重点发展行业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无疑给现代钢铁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会。从市场划分的角度看,象大众、一汽这样的大型企业客户,多半由钢厂直供;小型企业的需求比较繁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到钢材市场上去采购,或有经销商为这些企业服务;而那些大中型企业,需求量在钢厂挂不上号,小的经销商、代理商又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有外包业务的企业,要求更高,只有现代钢铁物流企业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大中型企业的需求总量不比大型企业少,这么大的客户足以养育大规模的现代钢铁物流企业。
目前,百科沈阳加工中心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交易大厅、加工厂房、仓储库房等),6条冷板、热板加工、焊接生产线,各种吊装设备及配送车辆。年钢铁吞吐能力200万吨,加工能力50万吨。
第二篇:采购业发展状况
一.采购人员的职业现状以及发展
随着跨国采购,联合国采购,全球采购等新生事物频繁出现,采购也成为了企 业营销物流链的关键环节,生产型的企业通常要用销售额40%-70%进行原材料,零部件采购,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采购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最终产品的定价情况,和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情况,只有通过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的采购协同作业,供应链系统方可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同时降低库存成本。采购师可以在企业中充当一个杠杆的作用,他展示能力大小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衰败。采购人员能采购到最低价格的原料事实上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生死存亡。这个领域的人才也愈加抢手
*采购员发展前景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加工厂,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国际采购巨头纷纷将中国地区作为自己跨国采购业的基地。采购人才是中国地区最缺行业之一。国家采购、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快速催生采购管理队的迅猛成长,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采购迈进。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它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也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冲击。因此,对专业采购人员的争夺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之一。那些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采购人员,已成为我国目前非常紧缺的人才。很多跨国公司在加速扩张的同时,也在拼命 “挖人 ”,从高级管理者到普通采购人员,无不成为被挖的对象,整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都呈直线上升趋势。依据国家权威媒体的报道:未来 3-5 年,我国专业采购人才需求量约为 100-150 万,而目前该领域正规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高等教育尚属空白。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只有生产和销售才是利润中心,而采购是当然的 “消费中心 ”,但如果由专业人才,采用科学的采购方法,就会少花钱,就成了 “利润中心 ”,而且少花的钱都是纯利润,有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成本每降低 1%,销售收入就会增加 16%,从而使采购成为撬动利润的白金杠杆。
在国内,目前采购从业者的薪金水平呈现 “水涨船高 ”的趋势。某招聘网提供的今年第一季度薪酬报告显示,东莞地区采购人员每月平均薪资在 4000 ~ 10000 左右,国内在 3200 元左右。外企人才交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大城市的职业采购经理的平均月薪都在 7000 元以上,在外企工作的职采购经理年薪在 15 - 20 万。(以上数据可能略有出入)
至于采购人员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多条职业通道可供选择:一,走管理之路,做一个职业的采购经理人,现在的职业采购经理人的报酬不菲;二,升级采购到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企业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也会有丰厚的报酬;三,自主创业,采购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接触的人多,了解的信息多,如果你能把握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自主创业并非难事。目前报考采购师人数越来越多,已成为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据国家紧急人才办公室的调研数据显示:未来3-5年,我国专业采购人才需求量约为100-150万,物流采购专业人才成为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市场对于采购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采购从业者的薪金水平亦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摘自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网
第三篇:中国奶牛业发展状况
中国奶牛业发展状况
摘要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牛业的发展是改善人民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措施。奶牛饲养业是现代国家农业的核心行业,大部分发达国家乳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值的1/3以上;我国奶牛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从建国后开始发展,到80年代后的大发展使我国奶牛业的乳品工业成为一个高效的独立产业。不过我国奶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相当严重。一方面如奶源紧缺,人均乳品消费量低,国家政策的倾斜,因此我国奶牛业仍具有较好的前景,仍是目前的朝阳产业,一方面奶制品质量较差,奶牛养殖结构不协调、牛奶加工及销售模式不完善、奶牛的产量虽然得到提高但相比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牛奶企业的信誉存在危机,奶农的养殖信心危机,消费者信息危机等,都制约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关键字:奶牛业发展迅速制约
前言
我国奶牛业从建国时开始起步,但发展一直较慢,1949 年建国时,我国只有12 万头的奶牛。建国后,我国奶牛业稳步发展,但仅局限于大中城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奶牛业发展停滞,还一度回落。我国奶牛业产品从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其中1978年,我国仅有奶牛及改良牛47.5万头,总产乳量97.1万吨泌乳母牛单产水平3000kg,人均10.1kg;2007 年,我国奶牛存栏1 218.9 万头,比1978 年增长了24.7 倍,年递增率为11.8%;奶类总产量3 633.4 万吨,比1978 年增长了36.4 倍,年递增率为13.3%,已跃居世界第3位;泌乳母牛单产水平为4800kg,比1978年提高了60%,人均27.5kg,比1978奶牛增长了1.7倍(徐娜,2010),但是离世界发达国家人均100kg以上相差甚远,奶牛产值业约占畜牧业的5%相比发达国家35%差距较大。虽然我国奶业发展迅速,但是主要靠增加奶牛的数量来提高产乳总量,奶牛的平均产乳量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与此相反,发达国家则每年的奶牛数量在递减,而牛奶的产量去保持稳定或递增,如美国1950年奶牛2190万头,总产乳量5289万吨,2004年奶牛头数为901万头,总产乳量达7748万吨,奶牛年平均产乳量达到8599kg(徐娜,2010)。同时由奶牛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市场的大量需求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产品
质量监管力度不严导致更多的掺假造假。2008 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奶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奶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奶农的养殖积极性、牛奶企业的诚信、国家的公信力和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遭到前所未有的危机;经过近三年的治理整顿,当前奶业生产有所恢复,由粗放增长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但高质量奶源建设严重滞后等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现代奶业任重道远。
我国奶牛业现状分析
一、奶牛养殖生产模式
目前,我国约有1400万头奶牛,年产3400万吨。奶牛饲养量和产奶量年增长率均为10—15%,主要是靠增加奶牛饲养量来获得。中国仍要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进口大量的奶制品。
1、养殖分布不平衡由于荷斯坦奶牛耐寒而不耐热,牛奶的生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北,而主要消费地区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北方的草资源和水资源逐渐耗竭,奶源过剩,原料奶价格下降;南方鲜乳供应受限,许多地区只能饮用常温保存奶或含奶饮料,或用奶粉替代, 所以“大头娃娃”和“结石娃娃”在南方出现最多。
2、养殖模式以散养为主奶牛养殖规模小,单产水平低。我国奶牛养殖的主流模式是农户散养,平均饲养规模为7 头,占奶牛饲养量的60%;国营农场一般养800到2000头奶牛,通常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约占全国奶牛头数的8%;大型乳品加工企业此类牛场一般1000-10000头奶牛,通常要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约占全国奶牛头数的30%,主要通过合同方式收购,形成了所谓“公司+农户”模式,但是由于企业与农户只有合同关系,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就可能出现合同违约问题。
3、忽视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除了自然死亡外, 没有淘汰低产牛,有悖于科学生产理论。奶牛屡配不孕,产奶量愈来愈低;饲养只重视精饲料, 不重视青粗饲料, 许多地方采用精料加稻草的模式, 既浪费精料,又影响牛奶品(乳蛋白质偏低);在疾病控制方面, 一些地方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都没有控制,要么不检疫, 要么检疫后不淘汰。
二、牛奶的加工与销售模式
1、在牛奶加工方面
①片面追求大规模。因为追求规模, 原料供应不足, 这种现象在南方省市特别明显。南方某省乳品加工企业设计加工能力达300万,t 而年产原料乳实际不到16万t 迫使加
工企业向邻省收购原料乳, 既增加了运输成本, 又无法保障原料质量, 还刺激奶农将挣钱的希望寄托在涨价而不是提高生产水平。
②产品结构中的保鲜乳比重较低。产品结构中保鲜乳比重偏低, 主要受原料奶来源制约。在南方, 因为原料乳不够, 只好从北方或国外运来奶粉进行二次加工, 生产常温保存奶, 或者生产含乳饮料(用少量原料生产大量产品);在北方, 因为液态奶市场有限, 只好加工成奶粉, 供南方二次加工。例如在2007年, 全国牛奶产量3 525 万,t 生产了346.5万t干乳制品, 相当于2 888万t原料乳(81.9%)用于生产固态奶, 即使在乳制品出口较多的澳大利亚, 也只有约一半的原料乳用于生产固态奶(主要供出口)(甄妙,2009)。我国现阶段乳制品进口多于出口, 固态奶比例如此之高, 实在是在浪费资源,并损害消费者利益。
③产品包装偏小。液态液包装以200 mL规格占比例较高, 包装成本偏高, 使我国消费者实际花费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加工企业也没有好处, 受益的是交通运输部门和包装部门。
④奶制品加工技术仍然薄弱。牛奶加工类型少,品种单一,工艺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鲜奶的一半用于生产奶粉,主要是加糖奶粉。我国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1 600 多个,中小企业占九成以上,大部分技术装备水平低,产量质量不稳定。
⑤产业化组织程度还需提高。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方式落后,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下。六成以上的鲜奶仍然由小型乳品企业加工处理。导致奶业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贡献率仅有30%,发达国家则达到70%—80%。虽然出现了一些注重奶源基地建设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但还处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阶段,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2、在牛奶销售方面
市场消费是奶业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奶业能否持续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培育开拓奶类消费市场, 把乳制品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但从目前看, 我国奶业市场需求潜力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根据2007年版的《膳食指南》每人每天应喝奶300 g, 是目前实际人均消费量的3.9倍。当前我国农村不是没有饮奶的需求, 而是没有消费能力。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增长速度与人均GDP的增长呈正相关, 收入每增长1%, 乳制品消费就会增长0.67%。随着经济的发展, 乳品消费将愈来愈多。保鲜奶在所有产品中是营养价值最高的, 加工成本是最低的。发达国家喝保鲜奶的比例相当高, 美国是
99.75% , 加拿大是99.9%, 英国是98.92%, 而我国仅为29.62%。保鲜奶可大量使用循环型的玻璃瓶等包装, 将对节约资源、减少城市环境污染起积极作用。有关专家对南京卫岗乳业巴氏杀菌奶玻璃瓶进行了统计分析: 公司几十年来已累计生产了160亿瓶保鲜奶, 如果全部使用无菌纸包装, 将消耗8.68万t的纸, 相当于耗费0.467万公顷的森林(蔡敬东,2006)。因此保鲜奶包装既节能又环保, 所有这些预示着我国保鲜奶的发展存在极大的空间。
三、奶产品质量
由于奶源需求大大高于供给,奶源质量问题至今尚未得到保障。
1、养殖基础薄弱。奶业公司+奶农+奶户的产业链模式断裂,难以形成一体化,没有责任主体,这是奶粉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条完整的奶业产业链共包括良种繁育+饲料销售+奶牛养殖+原奶收购运输+乳品加工+经销营销+超市零售+消费者购买八大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如果把产业链比喻为奶业大厦,无疑奶牛养殖是整座大厦的地基,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但恰恰是这个最基础性的环节却一直处于最弱势地位,奶农承担的生产风险最大,获得的利润最低,受到社会的关注也最少。而且大多数奶农是多种经营的小农户,除了养牛之外还要干其他农活。多数农民都是刚开始养奶牛,对奶业相关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
2、我国奶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奶制品质量的提高。即使在牛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清洁等问题。导致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
3、国家的监管力度不严,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一是对乳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 标准体系不完善, 监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二是对奶站的监管缺失, 对掺杂使假、压级压价等行为打击不力, 致使奶站运营管理混乱;三是法制建设滞后, 行业指导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致使民众对政府服务能力提出质疑。国家曾经对一些口碑好、质量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实行免检, 使一些乳制品企业有机可乘, 利用一些方式来使自己的产品看起来优质、做市场领袖并且还要节省成本, 达到赢利的最终目的。他们不是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来以质量取胜, 而是利用某些不正当方式来达到目的。因此, 政府乳品质量管理和监管方面的缺失是这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四、结论
1、中国的奶牛业正在快速发展,以满足庞大的人口饮食习惯快速变化的要求,仍是我国的朝阳产业。
2、中国的产奶量将继续增加,但仍跟不上需求上升的步伐,这个缺口仍需要由进口奶制品来填补。
3、我国的养殖生产模式以散养为主,生产效率偏低,南北差异较大。
4、中国奶牛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产业链仍然长而复杂,缺乏奶牛饲养管理经验和技术,受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华中和华南地区)。
5、中国乳制品质量仍然得不到保障。
五、建议
1、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重塑国产奶制品形象。
2、整合奶业价值链, 保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
3、强化企业的自律意识,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4、推进科学饲养机制, 提高养户饲养技术,实行规模化饲养。
5、完善乳制品质量监测, 加强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娜.美国奶牛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10(11):40-43.2.甄妙.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J ].经营管理者,2009,(13): 122.3.蔡敬东.巴氏杀菌奶消费与发展趋势分析[ J].中国乳业,2006,(9): 27-28.
第四篇:草产品加工发展业概况
草业发展与人类利用课题论文
草产品加工发展业概况
学院:食品学院
学号:20094061324
姓名:张荐
草产品加工发展业概况
摘要:我国草产品加工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企业总设计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产业化格局雏形已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草产品加工企业超过390家,主要分布在北方省区,而且90%以上为民营企业,实际生产加工量约230万吨左右,其中国内省区间销售近100万吨,国内市场主要为上海、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出口日韩等国31万吨。
关键字:草产品发展企业生产市场销售
前言:草是生物,国内外以草类为对象开展生物高新技术的研究,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都是最早也最广泛的应用对象之一。草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系统内与系统外各要素的关联及运作规律,投入与产出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等等,也是草地科学重要领域。草的基础性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从草业现状来看,在应用科学与开发研究方面日益迫切。
1.草产品种植及饲料加工
1.1概述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退耕还林(草)工程列为西部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海南是青海省畜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同时又是谷物饲料生产相对薄弱,饲料工业发展滞后。发展高效草食型和节粮型生态畜牧业是全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必需要以发展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予以支撑,海南州通过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调整种植业结构,为发展以草产品为主的饲料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生态建设来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饲草生产基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1.2市场情况
海南州畜牧业生产长期依赖天然草地放牧经营的粗放型畜牧业经济,饲料工业发展相对滞后,饲料工业面临着产品结构单
一、科技含量低、设备陈旧老化、经营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问题。草产品生产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体系,草产品生产仍是空白。目前,我国饲料产品保持刚性增长态势,但国内商品草市场容量约1000万吨,能形成商品的草产品不足20万吨,只占国内市场缺口的2%。从省内市场分析,全省饲料产品年需求量约123万吨,目前饲料年生产量为9.8万吨,仅为饲料年需求量的8%。可见现代畜牧业对草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草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1.3工艺技术方案
草产品加工工艺主要采用人工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和混合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人工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是将牧草适时刈割后直接运往苜蓿草产品加工厂,经人工快速烘干后加工成草产品;混合脱水干燥过程及工艺流程是将牧草适时刈割后,经切割压扁后在田间凉晒,待水份降低40%—50%,集垛切割后运往草产品加工厂加工成草产品。
1.4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基地建设及草产品加工厂建设两大部分。建设良种草生产基地10万亩,建设集雨窖2万座80万m3,配置2万台(套)移动式喷灌机;草产品加工厂建设征用厂区建设用地30亩,建设草产品加工车间、办公楼、库房、贮料场等。购置捆草机、烘干设备、草产品加工包装设备,配置仪器设备等。
1.5总投资及效益估算
项目投资8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9400.00万元,企业利润(税后)2509.22万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828.04万元,农牧民增收150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0元。
2.草业的科学技术
2.1草地资源与区划研究
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利用遥感及信息等先进手段和实地调查、点面结合等方式,掌握草地资源现状及动态监控,对资源及分区做出科学评价,制定全国和地方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开发利用规划,以便有步骤、有计划地保护和开发。
2.2草种选择与品种掊育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由于我国人力、技术、财力投入不足,育种工作远不适应草业发展。又因为草与大田作物在良种繁育方面有其特殊性,加上重农轻牧等因素,多年来虽做了一些工作,但至今草的良繁体系和种子基地为数极少,且不够规范。至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草坪草,国内基本没有选育机构,90%以上靠进口,不但耗费大量国家外汇,而且常因适应性差而在生长期、保绿期都大大低于原产地的性状。牧草、草坪草、水士保持用草都迫切需要技术结合,加快选育进度,并建立相近在退耕还草及生态建设中已把草建立在以国产种子为基础的良种繁育和种子生产基地是草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2.3草业加工及产后处理
草坪在建植以后,要精心维护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及环境效益。而牧草在收获后要最大限度保存其水分,植株内的可消化营养物质才能体现最佳商品价值。我国草业加工技术不但无法和先进国家相比,而且与我国其他农作物也有差距。一般在牧草收割后依靠自
然脱水干燥,经露水浸润或雨淋能使草可消化营养损失5%至30%以上。牧草打捆、烘干、粉碎制料等都只有个别程序有研究或探索,由于生产规模以及建设投资大,至今还几乎是空白。要形成商品草产业,加工是薄弱环节,依赖进口设备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适合我国草业加工机械化技术研究应及早纳入日程。
2.4变革畜牧饲养方式
节粮型和草食型畜牧业发展是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其中草地畜牧业是主攻目标。长期以来,草地承载量过大,且以放牧饲养方式为主,导致草地超载,遭受破坏而退化。要彻底转变数量型发展观,改变纯放牧饲养方式,以提高草地畜产品为目标,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对草地资源加强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半农半牧区全面推行半舍饲和舍饲饲养,在牧区推行划区轮牧和半舍饲饲养。这方面已有了相当的技术贮备,关键是要采取行政、法制及经济结合手段,使有效的科技措施加速推广和落实。
2.5发展草业配套技术及相关产业
以草坪为例,草坪是美国十大工业产业之一,即要有优良品种的种子,又要有专用的复合肥、专用农药和专用种子包衣,即要有草坪建植的场地、播种、铺卷等机械设备,又要有草坪管理和维护的剪割、排灌等机具。无论是草坪、饲用牧草及天然草地都必须有系统配套技术。而从商品和市场而言,也由主导产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科学和技术是产业和经济的原动力。草和农作物一样,需要有科技的支撑才会形成有效益的产业。几十年来,草业科技队伍有了基础,专业教育体系也已建立,但由于投入不足,所培养的人才不少改行、外流,有的过早地在“商海”中开拓和拼搏,困难很大。国家应尽快加强草业科教体系建设和投入。
3.草业与科学经营管理
3.1产业政策
草业具备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效益,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广大的天然草地属于第一性生产,多数是通过第二性生产转化为畜产品而评价其效益。因此,除了极少商品草流通以外,几乎不对草地做直接经济评价。投入极少,放牧饲养的产出也有限,虽然科学家们提出用单位面积草地生产畜产品单位(羊单位)借以评价草地生产力,然而在国家经济统计仍无法表达,从而对60亿亩草地资源难以做出经济运行的评价。另外种植的生态草地为水土保持、绿化等,目前也还缺乏评价标准,只有概念上社会效益。这些都不利于草产业发展和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利用。如果每亩草地提高10元的生产价值,则国民经济就增加600亿元,影响及潜力是巨大的。因此看来,研究和建立对草地生产力的评价方法,并列入国民经
济统计系列,对草业的发展是必要的,草业作为经济与生态功能俱备的产业应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与鼓励。
3.2产业机制
草的产业化即商品化,商品发展要培育市场。草的市场不仅客观存在,而且需求迫切。草地改良和畜牧业要有优质种和饲草,国土治理和生态建设需要大量草类,而国际市场也极为关注我国的草业。近年来,欧、美、大洋洲不少草种企业经调研基础后在我国一些有条件发展的省分、地区建立草种和饲草(特别是豆科苜蓿)基地,打算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太廉价劳动力改变过去由欧、美大陆远洋运草到东南亚大市场的格局,在中国生产,就近销售。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工业企业也开始投入草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的行列。中国加入WTO以后,草业将是备受青睐、有诱惑力的领域。前些年欧美国家仅仅为了利用苜蓿种子生产蔬菜沙拉,一个定单几乎把我国北方生产的苜蓿种子全部收购,而我国生产却急需繁殖苜蓿种子。近年来由于提高了价格,外商无利可图才保证了种子生产。由此可见,草业发展前景可以预计,但是草业的形成必须有政府行为,企业参与,商业动作。政府无疑要规划引导和扶持产业的形成,同时要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源投入到草业发展的行列。当前国家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措施以适时调整结构,加强生态建设,这是英明决策,而且在实施中考虑到农民利益,政府给以补偿。国家提出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实际上把退耕还草的生态效益和舍粮种草调整结构获取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这必然对草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极大的契机。总之,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完善是草业发展必然遵循的规律。
3.3科学经营
随着饱温问题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普遍提高。特别是大连市率先扩展城市绿地,大量发展草坪以来,大中小城市甚至较大集镇也铺设草坪,草坪业迅速形成诱人的巨大市场,包括长期在科研、院校从事草业草坪的企业有大小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十万人,除园林部门是国营企业外,大量为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仅少数有影响力,一般规模小,经营极不规范。15年来,进口草坪种子从10吨提高到4000吨左右,增长400倍,而每亩草坪的建植可获和工程获利都颇可观,但是建设在国外草种基础上的产业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和病害等,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建植后的草坪由于护理不足而短年废弃,造成不少损失。草业包含草坪,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也是有较大效益的产业,但它应是持久的,不应该急功近利。从草业来讲,关键在于造就善经营又掌握技术的人才,在于研究开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天然草地,大面积人工草地的改良与建立,都需要持之以恒、深入实际地扎实工作,才能开拓成有前景的产业。因此,必须提高产业经营队伍的素质,有高度
责任心,讲信誉、定标准、创名牌,做到规范经营、集约经营,才能顺利发展。
3.4科学管理
草地有牧区天然草地、农区人工草地、城市绿化草地之分,但统属草本植物,具有共同的属性、特性及科技内涵,因而目前在草学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及科技管理方面是统一的。但因为草又具备经济、生态、生活等多重功能,从管理职能上必然隶属不同的相关部门。80年代中期一度强调种草种树,草地科学家根据钱学森同志的构想而呼吁过建立草业部、草业局以加强专业管理,这只能随着事业发展与实际可能,留待将来去考虑。当前草与林,草与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及水利设施的生物利用,草与铁路、公路、坡地、机场建设,草与保健药物,草与加工工业,草与绿化、体育设施,草与环境生态建设等密切相关,虽然许多职能分工管理是明确的,但也有职能交叉、事业相融的方面,应该着力加强草地主管部门的管理力量,特别是当前面临生态问题的压力较大,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部门的统筹规划,加强各级政府统筹协调,一方面推进行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站在全局高度互相支持配合,以发挥草业在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发;王庆锁;苏加楷试论中国苜蓿产业化[期刊论文]-中国草地 2000(01)
【2】戴冠英我国苜蓿产品出口前景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期刊论文]-草业科学 2002(08)
【3】张焕强紫花苜蓿产品的市场分析 2001(11)
第五篇:数控加工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数控加工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数控技工”的现象。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