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探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探析
【摘要】: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 凸显出来。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问题 对策
一、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们来讲,既增加了就业难度,也增加了就业心理负担。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情绪障碍
1、焦虑。在择业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引起毕业生焦虑的主要问题有: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是否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在招聘中屡屡被拒绝怎么办等。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
2、急躁。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心理紧张等现象,有的甚至会怨用人单位优柔寡断。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上,在对用人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尤其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落实单位的一些学生,心理更为急躁。急躁使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3、抑郁。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导致情绪低落而产生抑郁心理。抑郁心理往往在性格内向、气质类型为抑郁质的毕业生中最易出现。处于抑郁状态的毕业生,一般较长时间陷于择业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生活中稍有不顺心的事,情绪就很难平静。(二)自我认知障碍
1、自卑。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自卑不仅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2、自傲。这部分毕业生自认为高人一等;或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在择业时,他们的期望值很高,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一旦产生自傲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烦躁的心理现象。
3、依赖。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向用人单位展示和推销自己,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和家庭,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有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一方面想找称心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奔波,所以对职业选择左顾右盼,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劣势。
4、攀比。在就业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以及能力和性格、碰到的机遇各不相同,因而职业选择上不具有可比性。而青年毕业生大都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强。大学生不屑到基层工作,总想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使得毕业生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
5、从众。大学生处在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社会潮流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众心理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在择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盲目选择大城市、机关工作。其实这样做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大众并不会从职业发展、个人前途、国家需要等方面去考虑,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三)人际心理障碍
1、怯懦。怯懦是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人际心理障碍。有的大学生在面试中面红耳赤、语无伦次,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印象,以致于不敢放开说话。这些同学渴望公平竞争,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
2、冷漠。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心理,是逃避现实的表现。当一些大学生受到挫折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意志麻木等消极态度。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只能听天由命,对前途失去信心。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3、嫉妒。嫉妒心理,就是指看到别人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觉得不甘心,并产生恼怒的情绪。有嫉妒心理的大学生往往自私、心胸狭窄、虚荣心强。嫉妒的对象往往是与它们专业、才貌、兴趣相近或是性别相同的同学。在就业过程中,嫉妒使他们对人际关系逐渐冷漠。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克服上述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健康稳定的择业心理,这不仅有利于择业目标的合理定位,也有利于择业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就业环境和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传统产业比重下降,原有吸纳大学生的行业在萎缩,而且,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公务员队伍在精减和分流,事业单位也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这些原有的吸纳大学生的主渠道越来越窄。与此相反的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却在成倍地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总数比2003年又增加68万人,达到了280万人,增幅达32%。同时,该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再就业约有2000万人,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峰叠加0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紧张。社会整体就业难的大环境,使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产生了担忧和疑虑,造成焦虑性等不良心态。
(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和就业机制不健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地域范围和社会评价,片面追求就业的/福利化0、/非风险化0,过分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社会需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造成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从、患得患失等不良就业心态。又由于就业制度本身尚处在继续深化之中,就业机制还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尚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加上就业市场尚未规范,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由此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妨碍了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的心态失衡。
(三)高校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将更多的是融知识、能力、管理和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而一些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没能按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毕业生供大于求。一些高校在扩招后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等现象。教育体制的弊端造成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淡化和弱化的倾向,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导致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没能主动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导致部分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择业心态。
(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结构性缺陷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教育体制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往往脱离现实,择业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第三,由于大学生都属于初次就业,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一旦遇到问题和挫折,则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学校大力支持与配合
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择业思想和择业观
1、调整就业期望值。毕业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
业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大学急剧扩招,使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了解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情况,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能力、气质、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
重要成分,它与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及心理认知水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意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3、增强择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源动力, 它体现了求职者的精神面貌,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进而决定了择业能否成功。试想,一个精神萎缩、畏首畏尾、迟疑不决的人如何打动别人呢?所以大学生要不断地按照社会的需求去充实和提高自己,以增强
择业自信心,实现顺利就业。
4、培养自我的独立性。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社会并不
把他们当作学生来看待,社会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十分重要。有了这种独立意识,才能积极和有意识地去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和自理。具备独立应付工作的能力,而不是等待别人的安排和指导。
5、做一些相关的心理测验。毕业生可在专业人员的指
导下,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二)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
1、理性情绪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解释和评价引起,如果改变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领悟到理性观念,情绪困扰就消除了。例如有的学生在择业中受到挫折便消沉苦闷,其原因在于他原本认为“择业应当是顺利和理想的”,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定势,才导致不良情绪。大学生在择业中处于消极状态时,要善于从中分析、抽取非理性的观念,概括出理性的看法,使自己走出非理性的误区。
2、合理宣泄法。大学生择业中处于焦虑、抑郁等状态时,不能一味地把它们藏在心底,而应进行适当的宣泄。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甚至可以大哭一场,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或消除。另外,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如打球、爬山等去缓解这种不良情绪。但宣泄情绪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宣泄要适度,没有破坏性。
3、情绪转移法。情绪低落时,可以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例如,学习一些新知识或技能,或是参加一些自己有兴趣的活动,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不良情绪中。
4、自我激励法。毕业生在择业面试中常常出现胆怯、信心不足等现象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进行调节。例如,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来调节情绪,在心里默念“我会发挥得很好”等语句,或者将其写在纸上。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织之中,处理不当就难以保证心理健康。倘若对就业的各种情况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能自如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尽快适应社会,实现顺利择业。
参考文献: [1]刘燕,大学生就业障碍及其调试[J].社会研究,2005(4):67-68.[2]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8.[43高宏.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16.[5]荣建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J].大学生就业,2005,(16):72-73.[6]邱显清,德育改革与创新[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8.[7]张钰.试论大选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
第二篇: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又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才可说有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程度高,自我期望值高,倍受社会瞩目和期待,但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较高。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一)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交往能力较弱,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或缺乏心理准备,不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因而感受到强烈的“人际危机”,故封闭自己的心理,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二)应对挫折能力差
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某些心理挫折,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失落、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就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使得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磨难的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
(三)情感焦虑,情绪体验强烈
一方面,从生理发育来讲,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常会为感情纠葛而产生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情感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都比较敏感,尤其当涉及到的是与他们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很快就会引起情绪、情感反应。由于人际交往的障碍,闭锁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
(四)不完全社会化
大学时期,由于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即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由于这种不完全社会化,使得大学生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
二、对策
我们高校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必要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学生确立适应自己的恰当的奋斗目标,使之能通过艰苦努力,最终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二)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让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加人到各种活动中,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既有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色彩,重新调整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合理位置,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韧性。
(三)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并适当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知识教育是从主体、从根本上人手解决问题的关键,如开设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及有关常识,既能减少因自身生理、心理发展而带来的不安和忧虑,也可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奠定心理基础。对那些确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适当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真正走出心理误区。
第三篇: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 舒雨
摘要:面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越来越迷茫,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急躁、自卑、羞怯或自负、攀比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原因, 也有社会环境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客观把我形势、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正文: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面对每况日下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特别是刚从学校这个象牙塔里出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我认知失调
1.自负心理。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很有才华, 高人一等, 因而傲气十足。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清醒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正确估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自命不凡,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对工作挑三拣四,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在择业过程中过分挑剔, 结果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出现很大反差。一旦不能如愿, 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现象。
2.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极度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觉得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学历层次不高、人长相平常、既没有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可调配,总是自惭形秽,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择业中, 缺乏自信和勇气,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不敢竞争。老是悲观失望、缩手缩脚, 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3.盲目攀比。事事攀比的大学生, 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 极易受别
人干扰。他们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就业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瞻前顾后, 人云亦云, 盲目攀比, 见异思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上,这也不利于就业。
(二)情绪困扰
1.焦虑心理。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还未踏出校门的大学生们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惑和焦虑。部分大学生在还未毕业就感觉就业前景渺茫,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担忧和失助,担心自己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只要一想到将来就业就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意志消沉,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很多大学生听说就业难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急躁现象。他们在就业目标上缺乏理性思考,行动上漫无目的;认识上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结果事与愿违。在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送出简历后希望用人单位快速给予答复;有的学生东奔西跑,四面出击。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上, 在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的情况下草草签约, 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偏差或发现了更好的岗位,便追悔莫及。
3.挫折心理。大学生生活经历比较简单, 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在就业问题上容易受到挫折。很多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一旦在就业过程中受挫就陷入无边的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无法自拔。这往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甚高造成的, 而且通常是期望值越高, 挫折感就越重。如果在挫折中不是认真反思, 而是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 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三)人际交往障碍
1.依赖心理。部分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甚至饭来张口,衣来升手,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 害怕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不懂得如何去拼搏争取,在求职过程中,抱着守株待兔的心理,总想依赖于学校,老师,父母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坐以待“毕”,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2.羞怯心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 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腼腆扭捏、不好意思的现象。他们谨小慎微, 不敢放开说话, 不能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他们希望公平竞争, 但在机遇到来时, 却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从而影响他们的就业。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
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有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原因, 也有社会环境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
1.青年期特有的心理特点。大学毕业生一般在22 周岁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普遍具有好冲动、好幻想的特点, 接受新事物快, 自我意识强, 有一定的叛逆心理, 同时独立性强,有一定的责任感。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心态不稳定, 心理和生理发展不是很同步。他们在大学期间习得的专业知识并不完善, 从校门到校门, 阅历肤浅, 这些都会导致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会有很大的差别。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 部分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就会表现出心理问题, 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障碍。
2.个人就业能力的欠缺。随着社会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竞争、机遇和挑战, 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但由于教育体制本身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导致其能力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还不能完全客观地评价自我和认识社会, 在择业时就难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3.就业思想观念的偏差。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状况认识不够, 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一部分毕业生仍然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 自我定位较高, 成才期望值也较高, 以为自己与其他劳动力不是一个档次, 理应到大城市, 到机关坐办公室。具有这种观念的毕业生, 在就业过程中绝大部分都会“碰钉子”而遭遇心理挫折, 从而产生心理失衡, 出现心理障碍。
(二)社会环境和制度方面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 这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 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在社会转型期, 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经济要求等价交换和竞争, 它在唤醒人们竞争意识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受此影响,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地域选择和社会地位, 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自身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 忽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需要。
2.人才供需矛盾。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较低, 学生的学费便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 许多学校盲目扩招, 争先恐后设置那些师资限制少、投资低的专业, 造成专业趋同, 就业群体专业结构不合理, 增加了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同时, 部分高校师资力量欠缺, 专业落后, 知识老化, 也使毕业生的“含金量”不足, 在择业过程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
3.就业制度不完善。1985 年开始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1993 年开始实行“自主择业”, 2002 年建立市场导向、政府推荐、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结果是把就业责任主体从国家变成毕业生个人, 明确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 目前就业机制还不健全, 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规范不全,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因而还显得比较狭窄, 且不是完全畅通。同时, 还未完全形成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
4.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政治思想、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教育实践中, 却往往忽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忽视社会责任感培养, 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单一, 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教授毕业生有效的择业方法和技巧。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
(一)大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客观地认识自我。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知自我。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及优势和劣势,明白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避免择业时的盲目性。同时,还要将自己与社会上他人及职业要求作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增强自身的就业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就业的质量。就业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历史抱佛脚”就可以换来的,而是靠长年累月的锻炼和积累得来的。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求职能力,包括
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工作等。另外,大学生初涉职场,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难免会遇到许多挫折,在遇到挫折时要懂得调整自我心态,有能力改变能改变的事,有勇气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分清这两种事。遇到情绪不良时,要懂得用适当的方法宣泄化解,譬如运用自我激励法、情绪转移法或自我慰藉法等。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在就业时,既要注意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能太过急功近利、求贤怕苦。在就业时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意识,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在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下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社会学校方面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平台,完善相关的就业体制
1.社会方面。创造应有就业环境,完善相关的就业体制,保证就业的公平公正,促进毕业生就业。大学生是社会素质较高的一群,解决其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大问题,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还要针对性的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使得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坚强后盾,解决他们的就业心理问题,十分重要,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从心理学角度对他们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并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客观把握形势、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才能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方成智 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心理教育研究
冯霞.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贺志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成因.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8 年第4 期
牟莹.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科技信息
王国燕 鲁丽娟.大学生就业心理之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特别关注
第四篇: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
1、盲目自信的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就业中受挫。
2、自卑畏怯的心理
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更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3、急功近利的心理
有些同学在就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不要福利等。这种心理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
4、患得患失的心理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你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就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
5、过分依赖的心理
依赖心理在求职就业中又具体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热闹;另一种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倾向,不主动选择,积极竞争,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
6.仕途心理
“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哪知这些地方是实力和关系的大比拼,远非常人所能进入,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
7.攀比心理
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苦和冷清。
8.依靠心理
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出外应聘总爱拉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冀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和魄力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9.依附心理
自己不急着找工作,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买来的职位恐怕难做长久。
10.乡土心理
这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就业。
11.保守心理
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虎气、义气皆无,这样的人自然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12.低就心理
与保守心理相反,这些学生人总觉得竞争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风,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找个买家草草卖出。对于一些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也闭着眼睛签订,给
以后工作带来严重隐患。
13.厌世心理(不平衡心理)
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找出症结所在,反而怨天尤人,认为老天对自己不公,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解决办法:
学校职业指导工作除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求职信息之外,还要为学生分析即时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走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加强学生就业前技能强化训练及纪律意识的教育,传授求职和应聘技巧,进行心理辅导、职业咨询及能力测量、个性测量等。
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大事,因此每个毕业生都应该谨慎对待。但在谨慎的同时也不应该给自己施加太大的精神压力,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信、豁达、乐观,不怕挫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心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挑战和挫折,这才是战胜生活的不二法门。
社会上的主风气是决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因素。整个社会信仰的缺失最终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现今的社会来的价值取向是“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齐”。这些思想也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里。使得他们在就业的时候只关注工资和福利等待遇情况,完全忽视了自身的特长、爱好和兴趣。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无法发挥所长,真正的到自己所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去,最终也就无所成就,碌碌一生。这也是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和大学生群体深思的一个方面。所以,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保障。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教育对策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教育对策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来自于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要针对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通过树立大学生积极的健康观、培养其健康的学习心理、开设心理门诊、进抒心理咨询和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途径进行教育与转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未来的人才,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来看,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只有在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好教育与转化工作。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1.来自学业竞争的心理障碍。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进入大学的人往往以竞争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一片赞扬声与羡慕的目光下,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中,以往的优越不复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能正确认识理想中的自我和摆在他们面前的客观现实,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引起心理失衡。
2.来自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良师益友,以求得被人理解和接纳是大多数新生强烈的需要。但由于交往的机会较少,缺乏主动性,加之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等原因,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交换思想,致使一些大学生由于自己找不到知己而闷闷不乐,有的因不被别人理解而惆怅。他们内心矛盾、焦虑、抑郁、感到孤独,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来自自我评价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基本上能从理论上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较明确的自我主张,但有时他们又过高地估价自己,实际上又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常常面临着自我否定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带来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使自己陷入自卑与孤独,无论对自己估价过高还是过低,都容易失去心理平衡。
4.来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障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生理上性机能已充分发育,性意识体验也十分强烈,但是,社会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又使他们理智地对待生理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矛盾。有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一矛盾而为性问题烦恼、焦虑。
5.来自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障碍。在多年高考的压力下苦熬出来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思想上极易产生轻松情绪,加上进入大学以后又没有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造成一些大学生感到事事没劲,精神萎靡,学业荒废,缺乏动力,出现无意义感心理障碍。还有的学生因存在某些消极的思想定势,对宣传教育传递的思想信息,不假思索,一概排斥,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有的大学生会对政治性、思想性的正面宣传
或教育持冷漠、不关心甚至抵触的态度,常常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一代新人的培养。明确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成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
1.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树立积极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两个文明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社会的发展又迫使人们卷入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各种生活刺激增多、污染严重的境况之中。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选择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个体身心健康相统一的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们期望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2.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健康的学习心理对大学生完成学业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惰性心理、厌学心理、惧考心理、怯场心理、舞弊心理等等。一年级新生刚刚从紧张、高竞争的中学生活来到相对独立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中,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尚未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依靠教师的心理还未完全克服,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考取大学的都是中学学习的尖子,一旦在大学竞争压力下受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针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不健康心理,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3.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是通过咨询者与被咨询者的交谈接触的过程,给被咨询者以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和帮助,并进行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缓解心理紧张和冲突,解决心理上的困扰和精神上的苦恼。其主要内容是:宣泄、疏导被咨询者的情感以缓解情绪压力;协助被咨询者改善认知结构,以正常经验取代旧的不正常的经验,树立对人、对己、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为被咨询者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建立与人相处的和谐关系,培养其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
4.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测量是一种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技术,亦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通过心理测量,为我们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信息和依据,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依据。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对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更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而应把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6.加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要积极寻求解脱并找出教训。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放弃成见、身心放松,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学习和生活上的不愉快虽然时有发生,但应自觉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正视现实并与其保持正常的接触;对周围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的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如果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加强了,那么他们将获得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时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将随之而增长,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除掉精神障碍。
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基础建设,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1999.(2).[2]吕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刍议[J].中国冶金教育,1999.(3).[3]董丁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3).[4]张智武,周晓波。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9.(3).[5]朱家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