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监会刘成相
银监会刘成相 努力实现不良贷款的“真降”
尽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呈下降趋势,但是仍有很多因素会加大新增不良贷款的数目。银监会将严格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持续监管分类准确度,实现不良贷款的“真降”。并将动态跟踪各类贷款间迁徙变化路径和趋势,对商业银行实行差别化监管。
长期以来,贷款的信用风险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几乎占据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绝大部分。在日前举行的银监会主席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总结了2003年扩大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以来的得失。他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行五级分类管理过程中,绝大部分机构还没有按照五级分类方法对非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测考核。”并指责一些机构“重形式轻实质”的走过场行为。其实,为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从1997年开始,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正式明确了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要建立垂直领导体系;1998年又发行了2700亿特别国债,用以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剥离了国有商业银行1.4万亿的不良贷款;2004年,又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同时对历史不良贷款进行彻底的剥离和处置。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方案也在马不停蹄的进行当中。
经过综合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全部达到国际良好银行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重新认识四大国有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以及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的监管,是摆在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
不良贷款存量下降
由上图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总体上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建两行注资后剥离及核销了大量不良贷款所致。不良贷款状况整体趋于好转,是在总体贷款规模不断增长、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趋于严格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形成的。图中反映的2002年以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曲线逐步背离现象,主要是由于近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贷款投放逐步加快所致。由长期趋势图也可以看出,三年来不良贷款的下降不仅仅有注资、剥离等政策性因素,商业银行切实改善了运营机制和经营管理是不良贷款下降的内在原因,当然这也体现了银监会成立以来对不良贷款加强监管和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取得的成效。
新增不良贷款如何形成
在股份制改造前,行政干预是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但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
社会信用和法律环境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对不良贷款的集中剥离和处置使部分企业产生了“赖账受益”的错觉,这对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将不得不继续面对企业和地方政府逃废银行债务、地方保护等风险并承担由此带来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司法部门执法出于各种目的对债权人保护不力,与金融运行密切相关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比如,1986年版的《企业破产法》是改革初期确定的,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也是导致不良贷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宏观经济方面。现行的投资体制常由于地方政府的好大喜功造成行业过热、产业结构失调、生产能力过剩,给银行带来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对行业贷款比较集中的银行表现得尤为突出。
金融市场方面。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国民储蓄向投资转化过度依赖金融中介,资本市场融资困难也加剧了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恶化,使企业经营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二是我国长期实行金融压制政策。尽管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贷款已无上限,存款亦无下限,但对存款利率的压制,使平均资金成本偏低,造成全社会的投资冲动,加速了大企业集团低成本的盲目扩张,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增加了银行贷款集中度风险。
银行内部管理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并非意味着成功地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减少内部委托代理环节,提升对分散、庞大的组织体系的管理水平,都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控制不良贷款的发生、确保改革的成功,是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认真研究和思索的问题。
不良贷款影响实体经济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良贷款在全社会的货币经济视角下并无资金损失,也无社会资源的减少,只是资金所有权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转移,是一种“零合”博弈,甚至认为不良贷款的背后是实体部门资源的优化组合过程,根本不存在社会福利的损失。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和有害的。
不良贷款的形成是整体经济金融问题的集中反映。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看,无论投资成败与否,投资过程就是创造产值的过程,但投资失败将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财富的贬值。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资源投入没有产出或未达到应有的产出,必然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比如,过去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几乎全部贷给了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却只创造了全社会不足30%的产值,银行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这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国有资产的流失,造成了银行的“惧贷”心理,最终阻碍社会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进而影响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005年如何监管
2005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逐步到位,银监会改变了过去针对历史不良贷款包袱的简单“双降”监管法。而是严格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持续监管分类准确度,努力实现不良贷款的“真降”;动态跟踪各类贷款间迁徙变化路径和趋势;结合各行资本充足和拨备充足状况,综合评价各行抵御风险能力,实行差别化监管,同时加大透明度建设。
2005年,银监会将持续监管分类准确度,加大对不良贷款真实性的现场检查力度,考核各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分类偏离度。在贷款质量偏离度检查中主要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具体采用以贷款客户为抽样单位的PPS不等概率抽样法。从方便性与国际惯例方面考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偏离度考核,采用不良贷款比例绝对偏离度。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情况将纳入对该机构评级和对有关高管人员的考核评价当中。对偏离度较大的银行要明确必要的后续监管手段,跟踪该机构整改情况。
2005年银监会将通过建立贷款质量迁徙情况统计制度来全面统计和分析有关情况,加强对不良贷款变化情况的监测和风险提示,反映不良贷款形成和变化趋势,推动银行机构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贷款迁徙变化情况表的分析可从贷款迁徙情况、当年新发放贷款的质量情况、当年新形成不良贷款情况、不良贷款的处置情况、不良贷款的重组情况、不良贷款变化的因素贡献、不良贷款的周转情况、不良贷款期初期末形态对比情况等八个方面进行。
另外,商业银行当年及短期内不良贷款的下降有很大的操作余地,如果只注重对商业银行当年或者短期的不良贷款变化情况进行考核,或过分强调当年的不良贷款监管成效,就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的短期行为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反映当年不良贷款“双降”情况的同时,还应整体反映一个时期以来不良贷款的总体变化趋势。通过短期与长期分析相结合,科学地把握不良贷款走势,客观、全面地评价监管工作和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成效。
2005年,银监会还要实行分类考核,进行差别监管。具体思路如下: 对股改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经营状况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测和考核,应特别关注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看其是否能达到国际良好银行水平,还应对新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同时,要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心,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严格信贷管理,对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特别关注是集团客户、关联贷款情况以及和风险管理状况。对于其他经营状况较差、历史包袱重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堵塞管理方面漏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同时,切实按照有关标准准确进行贷款分类,把不良贷款的基数搞准,在要求不良贷款“双降”标准的情况下,做实利润,增加拨备,采取多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多渠道筹集资本,充实资本金。(文/中国银监会统计部主任 刘成相)
第二篇:开题报告刘相希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部)名 称 :商务管理系
专 业 名 称:财务会计教育(审计)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指 导 教 师:郜秀菊
2013年 12 月 22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第三篇:刘成高个人简历
刘成高简历
一、基本信息
刘成高,男,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铸信地产投资总监,经济学博士,执业律师。
二、主要履历
1989.09-1993.07,四川师范大学政法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3.07-2001.09,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工作,任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
1997.01-1997.12,四川省委组织部下派四川甘孜州工业学校支教锻炼,任校长助理;
1998.09-2000.07,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7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1999年开始担任兼职律师至2002年; 2001.09-2005.07,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曾任四川托普企业集团任董事长助理,四川亚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常务副主任,担任执业律师至今。
2005.07-至今,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作,担任本科及硕士《经济法》、《房地产实务管理》等课程教学,担任MBA、教育经济管理、技术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2.04-至今,任铸信地产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2013.11-至今,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第四篇:蜀相教案成稿
蜀相
一、导语:
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可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在代代英豪之中,有个熟悉的身影更是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他手执羽扇,头戴纶巾,他借东风,战群儒,创蜀汉,济后主,出祁山,擒孟获,伐中原,他虽死而有憾,却赢得了后世的推崇与敬重。这个人正是我们所熟知的蜀国丞相——诸葛亮。(板书:蜀相)人称“智绝”的孔明历来为后人称道,那么当一代诗圣杜甫来到武侯祠的时候又作何感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杜甫,来观《蜀相》。
二、诗歌鉴赏方法及步骤:
1、方法:
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提到了我们常用的两种鉴赏方法: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同时也要注意联系作者的生平、为人,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及时代背景。
2、步骤:
1)透过题目,推测内容 2)解读作者,通晓风格 3)了解背景,感受境遇 4)抓住意象,还原意境 5)把握情脉,归纳主旨 6)分析手法,总结特色
三、解题:
从题目上看,本诗应该是写诸葛亮的,可是注解中却告诉我们这是杜甫凭吊武侯祠时的咏史之作,那么作者为何将诗题定为“蜀相”而不是“武侯祠”或“诸葛祠”呢?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呢?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内容时要注意思考。
四、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为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其为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见证了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黎民的辛酸。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被誉为“诗史”。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与“诗仙”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流传后世。
杜甫的一生,是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同“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冷酷现实这一矛盾冲突中度过的,他自比上古贤臣,渴望遇上明君圣主,然而时世多艰,命途多舛,终不能如愿。尽管如此,他仍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着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其文章的深沉蕴藉,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影响着代代后世子孙。透过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悲伤与哀怨。
五、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拜谒武侯祠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作者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理想落空,生活困窘。因此当诗人逃难至成都,凭吊武侯祠时,面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难免倾心羡慕而又愁肠百转。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回顾了作者,了解了背景,这正是知人论世的要求。下面我们就真正走入诗篇去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
六、诵读:
听范读,注意体会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
生自读,思考作者来到武侯祠时见到了哪些景物 生齐读。
七、赏析:
(一)赏析前四句
1、诗歌最讲究的是意象和意境,这首诗作者都写到了哪些意象或是景物呢?
明确:祠堂,柏,碧草,黄鹂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意境?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翠柏——森森:森森,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古柏参天,即祠堂之所在,足见其历史之悠久,(同时古柏环绕能让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气氛或意境呢)也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碧草——映阶,自春色:映阶,映照着台阶。碧草掩映台阶,本是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此处却是自为春色,无人观赏。另外,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到这里来。
黄鹂——隔叶,空好音:黄鹂隔叶,足见树木长势繁茂,莺啼婉转,本来悦耳动听,可是此处却是空自悠扬,无人倾听。
小结:诗人一路寻来,心中有着无限的期待,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而那正是作者心思神往的诸葛祠堂。我们似乎可以想见,诗人急匆匆,步切切寻到祠堂,当他步入祠堂之时,看到的却是满院碧草萋萋,听到的也只是数声鸟鸣。这样的意境,我们只能用寂寥、冷落、凄凉来加以概括。而这些恰恰是“自”与“空”为我们传达出来的信息。
(二)赏析后四句 1、有人说颈联凝练地概括出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是否能看出来?你能想到的有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取荆州,收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屡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有对联为证: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有着光辉的一生却是一个悲剧的英雄。
2、这两句全是在说孔明吗?为什么在这里要提到刘备?
明确:1)不是。前一句还提到了刘备。
2)提到刘备,是因为刘备君臣和衷共济的鱼水深情正是孔明可以建功立业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这也正是杜甫渴望却无望的。此联既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隐衷。
3、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诸葛亮的歆羡有加,然而如此英雄却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那么英雄为什么会泪满襟呢?而这里的“英雄”又是指谁呢? 明确:
1)我们在遇上伤心事时可能会落泪却未必满襟,这里不仅写到“泪满襟”而且冠以“长”字,可见悲之深,伤之痛。这也正是英雄们对其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可设小问:为什么用“长”却不是“常”?)2)“英雄” 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他们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这里的英雄不是单指哪个人,而是泛指包括诗人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诗人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也。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读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读出了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心愿未了的叹惋,这是为诸葛亮发出的哀歌,也写尽了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4、诗人为什么能和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他的情感为什么是深沉和悲伤的呢?(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答题)明确:
1)杜甫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与诸葛亮志愿相同、英雄相惜。2)《蜀相》作于唐肃完上元元年春天。759年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会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备感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5、分析到此,我们再来看看提在课前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此诗写诗人在武侯祠吊古,为何为“蜀相”为题,而不是“诸葛祠”或“武侯祠”,如此安排有何深意?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诉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之情,如此命题,直达目的。而武侯祠只是作者抒怀的一个媒介,一个契机。由祠写到诸葛亮更能体现诗歌的主旨。同时写祠也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八、总结:
杜甫一生心怀天下,志在匡国,他渴望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却始终没有机会。虽然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为此他常常吊古抒情,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借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九、布置作业:
试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第五篇:刘相宏 故事汇观后感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2013年五月四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的日子里,我们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及12级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在理工大厦720 共同观看了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寻访先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
会议中我们共同观看了《重温周总理与观音桥》、《胡耀邦与共青城》、《小平小道》、《三湾改编》四段历史经典。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他们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更加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接受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的一次深刻洗礼,让我比较形象领略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当年生活和战斗的风采。
会后,带着对江西这片土地历史足迹的着迷,利用课余时间我看完了剩下的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历史经典故事。原来仅仅知道江西是红色革命发源地、南昌是八一起义的地方,仅仅是知道这个名字,却没有对它有深入的了解。而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深深地为之震撼。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八一军旗在这里升起,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编织,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红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方志敏、贺龙、陈毅等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重温周总理与放牛娃》,在庐山观音桥上周总理与放牛娃周桂花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和蔼可亲,他的一举一
动都是他关心民众的真实写照。《胡耀邦与共青城》,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共青城”这三个字的由来,以及他对我们这些青年的勉励——“中国青年的光明前途,靠自己去开辟”。《小平小道》中,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思考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从工厂到家的那条小路来来返返,日复一日,“小平小道”上也就有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四进南昌——陈赓》,1927年从苏联学习回来的陈赓第一次来到了位于南昌的北伐军总司令部。在南昌起义中,陈赓第二次来到了南昌,负责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安全。第三次来南昌是被北洋军阀从上海押到南昌,第四次是为了解放南昌。他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这次则以胜利者来此。前三次进城,或以亡命客,或以阶下囚,或以站不住,但均表现我党之艰苦奋斗。若无前三次,则无今日之光荣”党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中国的发展道路上一样会出现很多巾帼英雄,古有花木兰、今有増志、王泉媛、泄煜华,在《井冈山母亲——増志》这段历史足迹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她青少年便投身革命,本可以留在孩子身边抚养他长大,但她毅然选择了参加革命,临终,与山为伴,看守这片土地,儿子受她遗言将骨灰洒在了井冈山上。《红军团长王泉媛》,1930年王泉媛在吉安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长征,两年后成为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被北洋军阀逮捕后她一直坚持“一定要活着回到党的怀抱”,1989年76岁的王泉媛恢复了党籍,她一生无生育却收养了六个子女,这是怎样的一个母亲,一位战士,不得不敬佩。《一
生守望,一世情缘》,1920年,在兴国县施煜华被卖给李才莲做了媳妇,后没多久李才莲投身革命,施煜华留在家里照顾公婆。这一别何时再见便成了未知数,她坚持等待,总有一天才莲会回来,不会写字的她学会了写一些简单的字,将自己的思念一笔笔写在信纸上,因为不知道才莲在哪,她便将写好的信一封封收藏好,等着给回来的才莲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婆也劝她改嫁,可她一直迟迟的等待,直到死,她还一直相信李才莲会回来,这是怎样的信念和感情,让人为之感叹。
在江西的这片土地上有着太多太多的历史经典,抹不去的红色记忆。作为一名身在江西的共产党预备党员,我更加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要切实学习我们的党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牢记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成为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对党、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不断拼搏,完善自己,奉献社会。
刘相宏
2013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