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急诊护理工作中保护患者安全降低医疗纠纷
急诊护理工作中保护患者安全 降低医疗纠纷
2010级护理管理班
伍艮玉
2010500812 摘要:急诊科是急、危、重患的抢救中心,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具有较大的医疗风险,医疗投诉与医疗纠纷的产生主要由医患矛盾激化、管理因素、侵权因素、医护耦合性因素等引起,本文从了解急诊科室容易发生纠纷的护理环节,分析其可能导致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与平衡好医患利益关系对提高护理质量,完善和加强医患纠纷管理体系,防止和减少急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急诊护理 医疗纠纷 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人群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医患矛盾的升级,医疗纠纷的发生亦呈现上升的趋势。急诊科是急、危、重患的抢救中心,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具有较大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不仅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还可能会给医院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与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和总结急诊科室容易引起医患间纠纷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与平衡好利益关系,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急诊急救过程中产生的医患矛盾,不仅是防止和减少急救医疗纠纷的发生的关键,也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易发生纠纷的护理环节
急诊科室属于医院的一个特殊部门,是生命的绿色通道,也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急诊科室除固定的工作人员外,还有其它科室轮转的工作人员,医疗投诉与医疗纠纷的产生主要由医患矛盾激化、管理因素、侵权因素、医护耦合性因素等引起。
1.1 交接环节
交接环节是指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工之间的交接。任何交接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导致医疗缺陷而引发纠纷。1.2 查对环节
查对环节是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关键环节
“三查七对”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三查”包括各种治疗处置前、中、后的检查。“七对”包括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医生开出的医嘱必须经双人查对才能执行,若某个环节大意,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1.3 医院感染控制环节
感染控制环节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防止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收费环节
医疗收费环节是患者及家属最关注的环节。目前多数医院的收费系统是电脑联网,如不注意查对会出现当日多收费。而且,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由护士催缴,若不注意催缴费用的技巧会引起患者对护士的不满,而引发护患纠纷。
1.5 沟通与告知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普法工作的深入,患者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对医疗技术质量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患者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主要表现为:要求多了解治疗的有关信息,要求医务人员多解释和沟通,要求自己得到尊重的意识增强。2 降低医疗纠纷措施
根据上述引发医疗纠纷的诸多原因,在防范医疗纠纷时,医院应根据相应的原因采取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
2.1 加强交接环节的管理
注重护士与医生之间的医嘱交接环节。对医嘱有疑问,或是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一定要询问清楚后再执行;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及值班医生,以便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在护士与护士交接环节中注意医嘱、病情、各种处置、用药、过敏史、手术伤口、引流管、皮肤、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环境、饮食等交接,尤其是对术后、新入院、病情危重的患者一定要认真做好床边交接,护士在与护工的交接中注意患者的基础护理、安全、饮食起居等交接。
2.2 重视查对环节的质量控制
“三查七对”是护理核心制度中关键环节。护士在执行各种治疗、处置前、中、后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尤其是在输血、手术患者接送及手术部位的确认中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并认真填写护理文书,做到时时、班班、人人重视查对,以避免因查对不严而发生的医疗纠纷。
2.3 严格规范消毒隔离、感染监控环节 消毒隔离、感染监控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和标准预防制度。重视各种操作前后的洗手,杜绝发生交叉感染。2.4 加强收费环节的管理
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患者对有疑问时,及时协助查询并详细解答。认真执行收费标准,乱收费、多收费,收费清单与医嘱不相符。2.5 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形象 医务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取信于患者的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被动局面。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自律、慎独、敬业和无私奉献。其次,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等边缘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适应人们高期望值的需要,也才能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2.6 掌握沟通技巧,开通交心桥梁 沟通阻障是医患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讲究语言艺术,说话恰到好处。谈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语气柔和可亲,语速不快不慢,语言简练而重点突出。用刺激性的语言,强制性的口气,超高的语调,拖沓不清的措辞。另外还要注意行为沟通,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护理人员的表情、眼神、手势、体态等。与病人交谈时面带微笑,是赢得患者好感的最快途径。目光的适当相接,柔和、自信会增加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患者易于接受。
2.7 互相尊重理解,学会换位思考 对患者缺乏尊重和理解,是引起纠纷的重要根源之一。由于医患之间对疾病信息掌握量的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尽管青霉素试敏阴性,可在静脉滴注时却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纠纷。为了预防这类纠纷的发生,就应提前对患者履行风险告知,既取得免责条款,也取得患者的理解。反过来,医护人员也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感受,患者并不想无理取闹,在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辜的。只有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在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中,才能取得解决问题的满意效果。
2.8 构建和谐氛围,医护合作双赢 和谐的科室氛围是医患和谐的前提。尊重和理解,不仅来自于医患之间,同时来自于医护之间。医生和护士是急诊科两个不可缺少的群体,医护关系如何,合作程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抢救质量,也影响患者对急诊科的信任度和评价。尤其在有可能出现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情况下,分歧意见和对医生(/护士)的评价不能在患者面前流露,这将对患者起到暗示作用,在潜意识中给患者灌输了治疗或护理有问题的思想,为引发医疗纠纷埋下了种子。所以,医护人员之间同样需要互相理解、尊重和支持,双方都要有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才能合作双赢。
2.9 尊重患者权利,实施人性化护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觉醒,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医疗工作可以说一脚踩着医院的大门,一脚踩着法院的大门,尤其是现在的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遵循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医疗事故鉴定以有无医疗事故为准,而司法鉴定则侧重于医疗行为中有无过失,医疗事故鉴定否认事故的情况下,司法鉴定则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治病救人不可避免地具有双刃性,所以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人性化护理尤为重要。
2.10 加强护理管理,落实规章制度 在日常的管理中,常因物品准备未达到100%,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文件记录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引发纠纷。尤其在病情急,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如查对不认真、用错药或给错用药途径等。预防这类纠纷的主要措施就是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强化急救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长抓不懈,制订切实有效的考核措施,增加考核力度,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3 结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觉悟的提高,患者对就医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医疗纠纷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发生时,应该尽量避免单独与患方相对,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解决方式处理好急诊急救过程中产生的医患矛盾。在工作中应加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与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善、正确处理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证;并取得全社会的支持、理解和关心,才能够有效地防
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张静 《卫生法律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徐珍丹 加强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803-1804;
[3] 王惠玲.浅谈急诊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95.
第二篇:护理工作中防范医疗纠纷的体会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防范医疗纠纷的体会
袁洪彬李啸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无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如何正确防范医疗纠纷是每位临床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为加强防止医疗纠纷,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1.1 护理管理者定期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临床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考试、法律知识竞赛等来强化、充实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1.2 护士长利用晨会、交接班及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并经常阅读报纸或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案例,从中吸取教训等。对平时科室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苗头及患者反映不满的方面,随时组织护士分析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2 改善服务态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1 纠纷多出现在护士讲话不谨慎、太随意;对患者态度冷淡、对病情不关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正确解答;少数语言生硬、顶撞等;缺乏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另外因临床护士人力不足、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琐碎复杂,再加上值夜班过勤,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交谈、沟通,因此有时候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或误解。
2.2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上班后立即进入护士的角色,不能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不能把个人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同事和患者。同时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更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患者家属。在与患者和家属交往中语言要亲切,应面带微笑、步态轻盈、态度和蔼,认真履行好护士的职责。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宽松和谐的就医环境。
2.2.1 与患者初次见面要赢得患者的好感 护士应根据病例首页上的职业、年龄等来判断对方的情况,寻找话题,想法缩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比如年轻的家庭主妇大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年人多关心自己的老伴等,护士应以健康的思路引出话题,接近对方所关心的焦点,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2.2 亲切待人,用平常之语 对患者绝对不要应用医学术语,要让对方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和你敞开心扉的交谈,让患者感到你真* 袁洪彬(主管护师)、李啸虎(护师)四川省遂宁市民康医院629000
诚的关心。
2.2.3 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脸部表情 护士应用真诚、自然的微笑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能忽略这一点。
2.2.4 谈话结束时应感激病人 病人选择我们医院就是对我们的信任。谈话结束时应带上感谢的话语,并在离开病房时要轻关门,有些年轻的护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关病房门时“砰”的一声就离去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良好护患关系也就烟消云散了。
2.3 掌握分寸,适可而止 在于患者沟通时,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应从尊重、理解和关心做起,还要根据患者病情灵活掌握说话的分寸和艺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3.1 纠纷表现 由于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和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所致。如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抢救患者动作迟缓,观察病情不严密和处理问题犹豫不决,对治疗和饮食不关心,重危病人护理不及时周到、态度生硬、解释工作不耐心等。
3.2 规范护理文书 护理文书是严肃的法律文件,作好护理文书可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文书,做到书写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丢失、主观臆造等。护士长每周检查各项护理文书,严格把关,如果发现医生病历与护理病历不一致,应及时核对、纠正,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3 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是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3.4 严格执行医嘱 医嘱通常是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依据,应具有法律效力。
3.4.1 认真核对医嘱开出的时间、浓度、剂量、方法,执行签名时一定要注意开出时间与执行时间基本一致,有疑问及时指出,若发现医嘱有明显的错误时则有权拒绝执行。
3.4.2 严格限定口头医嘱范围,急救患者可执行口头医嘱,使用时护士重复一遍,并与医生再次核对后方可执行,事后护士负责督促医生补立医嘱;除特殊情况外,拒绝执行任何口头医嘱。
3.4.3 明确分级护理内容,分级护理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护理的依据,遇到病情变化时,护士按等级护理,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护理,对特护要详细记录。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4.1 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的组织“三基训练”,定期安排好护士每人自造一个课题,准备讲稿、备课,人人都有机会上台当讲师,每名护士都得到锻炼和提高。经常组织临床护士岗位练兵,对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考核前三名院里给予较高的现金奖励,将会大大激发护士学习积极性,使护士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4.2 以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各项护理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功,每名护士要熟练扎实掌握,并执行病人选择医生、护士的原则,得到病人的满意。
4.3 进行不间断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巡视病人,详细了解病情,做好护理记录,防止隐藏的某些不安全的因素。维护患者自主权 珍惜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健康权利是护士的天职。护士在给病人进行操作时,需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操作目的和意义,在病人及家属同意下进行,若病人及家属对操作不理解,提出质疑,并有抵触情绪时应耐心解释,帮助病人及家属作出决定。经多方解释仍不能接受者则要尊重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让病人及家属留下“后果自负”的字句等,以避免纠纷。6 体会
6.1 加强医疗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让护士懂得学法、守法的重要性,了解在护士工作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从而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工作责任心。
6.2 提高护士对医嘱的合法性认识,医嘱由医生开出,护士执行时必须核对,无异议后执行。当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护士需要先通知医生,获得医嘱后给予及时处理。
6.3 在新形势下,如何防范护士工作中的医疗纠纷,建立新型和谐护患关系,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医院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精神科临床护士只有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积极投入到医疗卫生改革中去,以人性化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再加上恰当运用好沟通技巧为病人服务,才能得到病人的理解和认可,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通迅作者:袁洪彬
联系电话:0***
Email:730205czj@163.com
通讯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民康医院629000
第三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
1.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自身的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注意服务态度,尊重病人,尊重病人的权力。在医疗服务中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注重同患者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2.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护理技能质量就是生命,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娴熟的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保证高质量的护理和高水平的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
2.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同时在工作中要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的职业道德,沉着、冷静、果断,保证从源头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2]。
2.5加强急救器械与药品的管理急救器械与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抢救结果,各类抢救器械与药品管理应由专人管理,固定位置,使急救器械始终处于完好的状态,保证随时使用。
2.6完善病人费用清单制做到住院病人每日清单制,增加透明度,避免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使病人明明白白消费。
2.7加强基础护理根据护理人员及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各班工作,工作忙的班次要相应安排多个护士,以确保病人随时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及护理。
2.8在护理操作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告知在护理操作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告知,可以让患者在了解每个医疗活动的目的、意义后,作出理性的自愿选择,这样避免了患者在不知情时的各种担心,减轻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也使患者对治疗结果有了切合实际的期盼,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心理准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协助治疗关系,使治疗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并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3]。让患者具备必要的医疗风险意识,实事求是地对待疾病,尽可能避免各种医疗纠纷。
2.9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整体护理把护士还给病人,真正把患者放到第一位,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护患关系,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第四篇:儿科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专题
儿科急诊护理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准。小儿急诊是抢救患儿生命的第一线,许多危重患儿须经急诊抢救,如何保证急诊抢救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人员思想管理
1、提高急诊抢救意识
急救意识是急诊科护士最主要的意识。急诊病人来院时,急诊护士要马上判断出是病情急还是“家长急”,迅速作出相对应的处理。坚决杜绝司空见惯的心理和工作忙乱的状况。
2、强调护士行为的法律性
急诊工作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患儿及其家长,护士不但要沉着、冷静、果断进行工作,还要知法、懂法、执法,以此来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制订急诊工作流程、急危重症患儿的抢救预案
明确职责和分工,用管理制度规范每个护士的行为。要求每个人在工作时间内都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2、严格急诊护士的准入制度
急诊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只有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应变能力灵敏,有较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入科后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正式准入。
3、严格进行护士的专科培训工作
首先保证每年的心肺复苏(CPR)培训每人必须参加,要求护士100%过关,再根据不同年资的护士制订业务培训计划,重点在加强穿刺技术、急救技能、抢救中的配合等。
三、重视质量监控
1、护士长要加强质量监控
重视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急救药品、器材准备充足,急救设备功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100%。对每个护士、每个班次的工作都要做到随机检查。每天有工作检查重点,每周有工作检查计划,每月有工作检查小结,动态保证质量监控。
2、增强安全管理意识,要求人人参与管理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视。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组,层层把关、层层控制、负责科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每月组织小组长对当月出现的问题进行书面分析、讨论,并提出整改方案,在每月的护理分析大会上提醒大家注意,同时将问题与护士个人见面,让护士知晓自己本月的缺陷以利更好地改进工作。
3、重视监督与检查的有机结合,提高安全的有效性
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全体护理人员的责任。要使全体护理人员都懂得安全操作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护理管理者围绕如何有效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方面,执行定期检查和平时督促相结合,及时发现并分析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以贯彻预防为主。
四、把握儿科门急诊特点,弹性安排工作
儿科急诊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在季节交替时节、温差较大时节就诊量显著增多。根据季节特点建立灵活快捷的调配机制,弹性安排。同时在人员搭配上注重能力强弱的组合,突出各自的优势互补;节假日期间,排好备班,随时根据病人特点调配护理人员力量,保证及时满足急诊需要。
5 重视急诊患儿的安全转运
在急诊经过初步处理,病情危重患儿复苏后需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护,复苏抢救成功后仍然需要密切观察、评估和支持心肺功能。安全转运的目的是保护脑功能、预防继发性的器官损伤,使患儿在最佳生理状态下转运到下一个治疗地点得到进一步的治疗。质量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是质量的表现,通过加强儿科急诊的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促进了危重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第五篇:2009急诊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2009急诊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一: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建立和完善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一般治疗操作前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实施者应让患者(或家属)讲述患者姓名,作为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在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应由医师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实施双重检查。
1.2院前急救患者身份识别要求核对出车地点和联系电话,确认救治患者的身份。对“流浪乞讨人员”可使用“无名氏年月日”的方式进行识别。1.3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制度。
目标二:提高分诊准确率
1.环境布局合理,有分诊区、侯诊区、诊室。2.建立预检分诊核心制度,有清晰明确的分诊指引。
3.有开放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的工作指引,有大批伤员的分流方案。
4.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取得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具有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N2级以上的护士担任分诊,确保分诊有效。5.主动接诊,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使用标准的服务用语。
6.提高分诊准确率,合理安排就诊次序(按病情分级安排),对各类病人的安置措施恰当。
7.有预见性地发现问题,能发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指征,落实危重患者优先处理措施。8.组织协调各部门,保证大型抢救顺利完成。9.及时化解、处理护理纠纷苗头,按要求上报。
目标三:构筑院前、院内急救的绿色通道
1.建立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流程,完善急救的应急预案。2.院前急救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取得执业资格;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经过急诊专业化培训;或具备N2级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护士担任。3.落实恰当的现场处理措施,如呼吸、循环、气道、静脉通道等管理,为院内急救创造有利条件。
4.实施院前急救时与患者(或家属)、医院相关科室及其他相关部门(120、110)进行有效沟通,为患者的下一步救治做好准备,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无缝隙。5.完善院前急救相关文件书写记录,交接清晰。
目标四:规范救护车管理
1.有完善的救护车管理制度,严格按照“120”急救中心要求配备救护车上物品及药品。
2.救护车物品及药品管理做到四定两及时:定人负责、定位放置、额定数量、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检查急救药品、物品有效期,及时更换。检查车载仪器的性能,保证完好率达100%。
3.根据需要配备防护用品,做好医务人员接收疑似传染病或特殊患者的职业防护。4.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有清晰明瞭的使用流程标示牌,操作者能掌握并熟练使用,熟知性能及保养方法。
5.急救药品放入袋(盒),按作用分类,物品、药品有备用基数。
6.遵守无菌原则,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尽量分隔放置。救护车常规每天一次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及紫外线空气消毒;转运疑似及确诊传染病患者后,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擦拭后紫外线照射60分钟,强度不低于70μW/m3,空气消毒后必须开窗通风。7.床单、枕套、被套每患者使用后更换一次。
目标五:提高急救用药安全性
1.出车箱、抢救车急救药品按要求定人负责、定位放置、额定数量、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2.急救箱药品必须标识清楚,注明药品名称、剂量,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即将过期药品必须及时清理。
3.院前急救用药时护士与医生共同落实双人核对工作,针剂药品保留安瓿,回院核对后及时补充药品;院前急救用药后必须及时记录在院前急救单。
4.用药前使用两种识别方法准确核对病人资料,特殊病人核对腕带识别资料。5.使用呼吸兴奋剂、血管扩张/收缩剂、镇静、止痛、催醒等药物时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6.特殊用药如使用血管扩张剂需要挂血管扩张剂标识牌。
目标六:正确使用除颤仪
1.除颤仪必须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足够电量,用后立即补充用物及进行清洁整理;每周检查仪器设备功能及保养清洁,并记录在册。2.除颤仪有清晰明确的操作流程标示牌,科室提供原始操作方法的依据(如说明书)。3.除颤前要去除或避开患者身上金属及导电物质。
4.除颤时机的选择:心电示波呈室颤波形,立即实施非同步除颤。5.非同步除颤能量选择:单相机360J、双相机200J。6.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7.除颤后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并观察心电示波情况。
8.除颤后及时观察电击部位皮肤有无灼伤、疼痛等、以及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应积极处理。
目标七:提高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水平
1.转运患者前应进行病情及伤情的评估,准确分类,使用正确的运输工具。2.制定危重患者及脊椎损伤患者搬运操作流程。
3.危重患者搬运及转运过程,要注意患者或伤者的呼吸及脸部表情,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不明病情时,尽量不要移动患者。
4.未排除有骨折及脊椎损伤患者必须做好固定再进行搬运,转运过程必须避免晃动,疑有脊椎损伤者使用硬板担架。5.脊椎损伤患者搬运时由3-4人动作一致平放到担架上或将伤员平移到担架上,用三角巾或其它宽布带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以防移动。严禁一人抱肩一人抱腿的方法,以免造成脊柱扭转、脊髓断裂和下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6.院前急救时根据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后(最好使用留置针)再转运;转运过程注意固定输液位置,保持输液通道开放。
7.根据病情正确使用危重患者转运护理单,危重病人转运有专人护送,有记录。
目标八:提高院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1.建立和完善心脏骤停的急救配合流程。
2.评估患者情况,准备相应的急救仪器、物品、药品。3.到达现场后,合理摆放急救物品,以便抢救时取用。4.迅速摆好体位,判断呼吸、循环情况,实施CPR、除颤术。5.准确无误执行抢救的口头医嘱: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后执行。6.转运途中做好病情的监护。
目标九:院前创伤患者的救护配合 1.建立院前创伤患者救护配合流程。2.迅速做好伤情评估,合理准备急救物品。3.正确使用职业防护物品。
4.严格遵守创伤救护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转运。5.迅速判断,协助医生确定实施救护方案,确保救护人员及患者安全。6.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7.转运途中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
目标十:建立与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完善突发事件各种应急预案。
2.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级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抢救物品、药品,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完成。3.现场查看应急护理人员的通讯情况。
4.出现突发事件时带班护长或组长能够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报告程序及时限:当护理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立即报告护长及科护长。
6.与有关部门协调,完善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建立院前急救-院内重症监护-院内各部门的协调一条龙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