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论文(本站推荐)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如何安全地进行院内转运。方法对109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在等待检查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场给予心肺复苏后立即转到最近的急诊科抢救室抢救无效死亡,余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结论应针对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减少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保证转运快速、安全、有效。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
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经过初步抢救后,常常由于明确诊断和继续治疗等原因,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进行院内转运,根据是否需要辅助检查以及检查时间长短不同,转运时间一般在10min~45min。据据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1]。因此,做好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对降低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09例急危重症患者中男85例,女24例;创伤42例,心血管疾病27例,脑血管疾病30例,急性中毒10例;其中留置针静脉输液者109例,鼻导管吸氧者65例,留置引流管者81例,机械通气者4例。
2转运方法
2.1转运前的准备
2.1.1患者的准备
经过初步抢救,患者的病情相对平稳后即可转运。确认静脉输液通道通畅,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各引流管道引流通畅,固定妥善,搬运前夹闭引流管,搬运后开放,防止引出液逆流造成感染,必要时放空引流袋,记录出量;分泌物较多者转运前再次吸痰,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给氧;对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检查并记录气管导管距门齿的长度;对体位有特殊要求者要确保体位正确,使用必要的支撑物和固定;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并记录;注意保暖,躁动者给予保护性约束。
2.1.2医护人员的准备
文献报道转运意外事件大部分与转运人员有关[2],护送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实施转运的人员要熟悉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搬运技巧,善于处理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3]。
2.1.3仪器设备的准备
检查转运时携带的设备运转正常、电池电量及氧气袋(瓶)储氧量充足,使用呼吸机者另备简易呼吸囊。将仪器放置于合适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在转运过程中使用和观察病情。
2.1.4药品准备
除按常规备好基础生命支持药物外,如患者病情需要另备特别的药品。
2.1.5科室间的沟通
转运前打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告知患者病情、抢救经过、阳性体征、使用的药物、仪器设备,使之提前做好接收准备。
2.2转运中的护理措施
2.2.1管道的护理
观察液体滴入是否通畅,有无外渗,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及时更换液体;各引流管无扭曲、受压,固定妥当,引流通畅,引流袋放置于低于引流口位置,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机械通气患者确保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如有脱管,按应急预案处理。
2.2.2呼吸道的护理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氧气枕时适当加压;分泌物多时及时吸痰;呕吐时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呕吐物,防止误吸。
2.2.3病情观察
护士位于患者的头部位置,观察面色、呼吸情况,注意与患者交流,倾听主诉,及时发现意识变化,增加患者家属的信任度和安全感;创伤出血的患者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必要时加压包扎;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是否正常。
2.2.4应急处理
如途中发生病情变化,按照及时、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重新评估后再行转运。
2.3转运后的交接
2.3.1安置患者
交接双方一起将患者搬到病床上,搬运方法正确,防止二次损伤,安置合适体位,理顺各管路。
2.3.2书面交接
规范交接流程,使用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急诊科护士与病区护士以表格的方式进行交接,采用打勾形式,简化书写记录,保证交接内容完整,有效避免部分医疗资料遗漏,提高交接质量,将危重患者交接工作标准化。交接完成双方签字确认。
3结果
转运的109例急危重症患者中有1例在等待检查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场给予心肺复苏后立即转到最近的急诊科抢救室抢救无效死亡,余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
4小结
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且受到转运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急救条件的限制,对患者而言存在极大的风险。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转运前做好相关科室的沟通、患者评估、相关仪器设备及药品的准备,转运时配备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转运中保持合适的体位,严密观察病情,迅速有效地处理危急状况,转运后交接时快速全面,注重危急值和既往史的交接,即可减少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转运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3]韩瑾琪,何晴.危重患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7):660-661.
第二篇: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
时间: 参加人员:
急危重症患者经急诊救治后,需转运至各检查室以明确诊断,或转运至临床科室进一步治疗与护理。途中虽短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但如果运送不当,易发生意外不良事件,如坠床.窒息.意外脱管.心搏骤停等。因此,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是一个护送.监护.治疗的过程,是急诊科救治与病房诊治连续性的关键环节。一.危险因素
1.病情因素: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在转运途中可能因病情不稳定,检测治疗设备限制和人员不足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导致患者发生危险因素,其中31%是与患者病情相关,循环系统如血压异常.心律失常.动静脉栓塞,呼吸系统方面,如低氧血症.呼吸道高压.痰液较多.剧烈咳嗽;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如烦躁.抽搐.出血.高热等,严重颅脑外伤.脑出血.心梗.心衰.心脏损伤.心包填塞易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血气胸.多发性损伤内脏损伤.宫外孕.心脏疾患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发生低血压甚至休克
2.转运因素:选择的搬运工具不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缺氧.肺动脉栓塞.颈部和肢体的损伤.骨折加重以及伤口裂开.坠床,还可造成人工气道.输液导管.胃管尿管等滑脱或移位。搬运中体位的改变也会导致监护探头 血压袖带移位,仪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护士对病情的判断。此外,如果转运过程中缺乏人性化设计,例如:转运等待时.转运路线拥堵.无障碍设施少,都会延长转运时间,增加转运风险
3.人员因素:转运时如果没有安排合适的.足够的医务人员护送,或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熟练.工作责任心不强.在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准确 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预见性不足,以及不能及时正确判断和有效处理出现的意外情况,就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4、药物与设备因素:如果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缺少可携带的监护设备和相对完善的急救设备以及药品,使医务人员不能及时持续检测病情,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则会贻误病情。较常发生的与药品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包括:使用氧气枕使氧流量很难调节或在放射检查等过程中无人看护,使氧气不能准确或连续供给;没有配备简易呼吸气囊或呼吸囊漏气;药物配备不足,静脉通路不畅或堵塞 ;监护仪功能异常.电池电量不足.干扰.屏幕显示不清;吸引设备无负压吸引或吸引力不够等; 5.沟通因素:患者转运前转运人员未能与接受科室或患者家属沟通病情.转运的目的和风险.转运时医护人员的协调不妥当,接收科室的床单位.监护设备和吸氧吸痰装置等准备不完善,不能及时.顺利地接受治疗和监护,就会影响安全运送,甚至出现送错科室的情况;而运送人员将患者转运后,如果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交接不严密细致,使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不能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心理状态等,也会影响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二.整改措施
(一)转运前
1.风险评估
对于危重患者是否必须转运进行分析与评估,对途中患者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 患者承受能力 转运人员的应急能力需全面评估。转运前对患者各系统评估。(1)循环系统评估:心率.心律.血压,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2)呼吸系统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痰液量.性质.气道是否阻塞.血气分析等(3)神经系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等(4)机械通气患者评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模式与参数设定.影响呼吸机转运因素.用药情况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问题。2.转运前准备
(1)患者准备:a。转运前确保患者气道通畅,气管插管患者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强固定,并标定插管深度,以防转运途中不慎使导管脱落b。有气道阻塞的患者吸净分泌物,放置口咽通气管并固定妥当c.有颈椎损伤的患者需用颈托固定好d。颅脑损伤 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准运前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控制烦躁,妥善约束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等。e。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扭曲 挤压,清空尿袋f。选用浅静脉或深静脉留置,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并估计途中液体量是否足够g。检查呼吸机,转运前需要更换转运途中和接受单位可用的通气模式,并保持患者病情稳定h。循环功能不稳定者需积极复苏治疗,血压稳定后方可转运,转运前观察并记录意识 瞳孔 生命体征等,以便于和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进行对照
(2)家属准备: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同时将转运风险评估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家属或患者理解并签字同意,从法律的角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使其有思想准备,减少纠纷发生(3)护送人员准备:一般为2-3人,其中1名护士,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负责转运。转运人员应熟悉途中所应用的治疗护理措施,熟悉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及各种意外应急预案,如心肺复苏 畅通呼吸道技术 静脉留置技术等;掌握意外脱管 供氧中断 意外坠床 窒息或呼吸困难 意外心跳骤停等应急预案
(4)转运设备准备:多功能监护仪 气管插管器材 急救箱 注射泵 输液泵 简易呼吸囊 除颤仪 便携式氧气枕等,应确保功能完好(5)转运药品准备: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阿托品 地西泮等,携带足够的液体和静脉滴注用药,如果在CT MRA等检查时患者躁动可注射地西泮5-10mg。针对转运途中经常出现的颅内压增高 烦躁等,还需要增加配备降颅压 镇静镇痛药物等
(6)书写好交接内容:a.抢救记录包括患者入院主诉 阳性体征 病情和治疗 检查 护理措施等;转运前的情况及对症处理,语言描述恰当 详细 完整 客观,避免出现遗漏,一面为护患纠纷的发生买下隐患b。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单
3.转运前联络与协调(1)转运前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接收准备,如:需要什么样的床单元,需准备那些急救仪器 联系好接受时间,以便患者一到即能接受检查 治疗 手术等(2)及时通知其他随行人员,如呼吸机治疗师 电梯管理人员(3)设计人性化转运路线,以快捷 不重复为主旨,尽量缩短等待 交接时间。转运前电话通知应做好详细记录 4.转运中
(1)转运中安全体位 a.意识障碍或呕吐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b.有脑脊液耳漏的患者头偏向患侧c。胸部损伤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d烦躁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并拉上护栏e.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2)转运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a.呕吐时,用戴手套的手或便携式吸引器吸引清除分泌物b.痰多时,用便携式吸引器或注射器连接吸痰管抽吸。C.呼吸浅慢或无自主呼吸的患者给予呼吸囊或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防止管道滑脱,参数设置尽可能与转运前相同。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应急处理
转运途中护士始终站在患者的头侧,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意识 瞳孔 面色 口唇及四肢末梢循环的改变,注意心电监护中各项指标的变化,途中如心搏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同时向最近科室转运,呼叫附近医务人员组织抢救。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a.转运途中循环支持应采用输液泵或推注泵,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急救时用药b.有动脉留置针的患者,途中必须暴露穿刺部位,以便观察,防止滑出大出血c.转运途中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防止滑脱 扭曲 挤压。
5.转运后 协助将患者搬至病床,通过医-医,护-护交接,理顺并固定管道,交代病情:转运途中患者病情 用药情况 治疗详细过程 患者心理状态。接收科室医护人员了解交接内容后,记录并双方签名。转运后回科室进行物品清点 补充 清洁 消毒保养,使之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第三篇: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流程
2015.11 业务查房大纲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查房背景及查房目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易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现组织此次护理查房。
二、病历介绍
三、转运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患者病情评估不足;护士分工不明确;电梯不能及时到位;转运中未携带监护仪及急救药品;个别财产交接无记录等
四、原因分析:转运护士分工不明确,无便携式药品箱,无转运带药目录,对转运中可能出现的病情估计不足等。
五、整改措施:规范转运前评估内容
规范转运前准备项目
制定转运前护士分工标准
制定科室转运带药目录及转运核查单
细化危重患者转运流程
六、针对科室流程进行危重患者转运应急演练
七、问题与讨论:科室转运流程存在哪些不足
危重患者转运前准备
患者评估仪器设备完好备用转运箱完好备用转运药品齐/在全有效期内齐全/电量充足人员评估其他评估电梯/接收科室病情评估风险评估意识状/生态命体征脱管/坠床/压疮气道/静脉通/管路路知情同意允许转运转运前准备就地抢救患者准备呼两管保转运箱准备仪器设备准备人员准备其他准备吸循环系统稳定条静脉通路携转运箱路妥善固定暖病床电梯于本楼层备用医护人员各一接收科室药品设备循环管理设备家属随从人员携病历通气设备/转科交接本开始转运
第四篇:危重患者管理
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郊区人民医院
危重患者管理办法(试行)
加强危重患者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建立危重患者管理体系,是对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全方位的管理,促进各个科室之间工作的紧密配合,促进医疗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办法。
一、急诊管理。
1、急诊医师接诊危重病人时,应立即处置病人。院前救治现场及转运途中应进行简单、必要的处置,并向患者方交待病情;嘱咐调度员协调医院相关科室人员待命,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值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值班护士长,并酌情上报医务科、分管院长、院长进行全员调度进行抢救准备工作。
目标:从患者进院到开始处置时间≤5分钟,急诊抢救患者立即处置。急诊输血时间≤30分钟;急诊死亡病历讨论时间≤1周、尸检病历≤ 2周。院前急救出车时间≤3分钟;急诊危重患者会诊到达时间≤10分钟。
2、急诊医师在处置病人时,如遇有疑难急诊患者应立即请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会诊,上班时间应10分钟内(晚上15分钟内)到场参加会诊,以免延误诊治。严格落实针对急诊患者的各种会诊制度。特别是针对多系统疾病和复合伤及需要多学科协同抢救治疗的患者,各相关科室必须严格按规定参加会诊,不得互相推诿。收治患者有不同意见时,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决定收治至适当科室,相关科室应无条件服从,不得互相推诿。
3、重大抢救、突发医疗事件、群体性及特殊事件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并报告医务科(总值班),以便协调全院进行抢救。
4、医务科每年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急诊知识、急诊技术操作和急诊应急能力的培训和检查,加强急诊科技术质量的管理。急诊科应加强“三基”及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使每一位急诊科医生都能熟练处理急诊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除颤、CPR以及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和转运以及急诊监护仪、呼吸机的使用
等。
二、住院管理。
1、住院时急诊医师应与病区医师进行面对面交接班。
2、患者到达病区的处置时间争取达到以下目标:危重患者立即处置;急诊输血时间≤30分钟;急诊手术当日实施,抢救手术≤1小时实施;危重抢救患者会诊到达时间≤10分钟。
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重患者经治医师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上级医师、科主任应在1小时内组织科内、科间会诊,科间会诊未解决问题的,随时报请院内会诊(办公时间报医务科,非办公时间报总值班);疑难患者应在6小时内组织院内会诊;危重患者抢救到场时间≤10分钟;危重患者抢救记录6小时内补记;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24小时内完成。死亡病历讨论时间≤1周、尸检病历≤ 2周。
3、科主任主持的危重、疑难患者科间或院内会诊,尤其是ICU患者,办公时间相关科室主任参加,非办公时间由值班医师参加。
4、科主任要加强科室的管理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科主任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上,严防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对危重患者,科主任要积极主动做好科间配合和协同抢救治疗,不允许出现互相推诿和延误治疗等情况。
5、规范医技科室检查项目,明确危重患者辅助检查出报告的时间,凡经治医师在检查项目申请单上注明危重病人字样的,B超、心电图现场出报告;常规化验20分钟出报告;X线、CT 半小时出报告。检验科急诊检验项目必须满足临床要求,不得推诿。
三、目标管理。
1、要求急诊科统计各项指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危重患者入院至接诊时间、首诊接诊至开始治疗时间、确定住院到实际住进病房时间、确定手术至开始手术时间、确定输血至开始输血时间、确定影像等辅助检查至出报告时间,并作为危重患者常规统计指标纳入质量管理要求。对所有的死亡病历均在院内和科内做好讨论、分析和总结工作。
2、对上述各项指标定期进行分析,对影响上述指标的关键因素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危重病人的抢救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危重病人管理的水平和抢救难力。
3、每例危重病人抢救结束后均要进行分析评估本次抢救的效果,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以利提高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第五篇: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的观察与护理_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的观察与护理
论文关键词:急诊室 医院 危重患者 转动 观察 护理 1 资料
转运的目的
进行CT、X线片、B超、磁共振、急诊手术以及运送到病房进一步治疗。3 转运的要求
3.1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 急诊护士与当班的医生一起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用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果患者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平稳,而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应有当班医生一起护送,并做好充分准备,如急救药品、仪器等。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才能实施转运。
3.2 转运人员的要求 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要2名陪同人员,要求当班医生一起护送。
3.3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处理 转出科前由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昏迷病人给予带上手腕带,做好患者的详细交接班(护理记录单或病人交接单),了解患者的病情,转运前10 min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准备好床位并交待需要的特殊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吸痰器、洗胃机等,确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准备后送入。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滑脱,清空尿袋,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蓄电池情况,保证电量充足。转运前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先行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备好人工呼吸气囊和便携式呼吸机。妥善约束烦躁患者,适当适用镇静剂。输液时选用静脉留置针,特殊药物用微剂量输液器或微泵。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给氧,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尽量避免使用氧气袋供氧,因为氧气袋的氧浓度与氧流量难以估计。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4 转运途中的护理 转运时抬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保持安全合适的转运体位,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转运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部在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高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神志、面色、有无躁动、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避免脱管、堵管,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做好应急处理,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转运途中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做好转运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及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救治等。3.5 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 到达目的地,护送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将患者搬至病床,做好交接,交接内容采用专门的护理记录单或转运病人交接单,交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病情、检查项目、化验项目、过敏试验结果、输入药物情况、各种管道在位情况、伤口情况、应用止血带情况、皮肤情况以及各种术前准备等,双方科室交接人员签名。4 小结
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转运前的正确评估,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做好人员、仪器、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不间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可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性和伤残性,为明确诊断,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