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5120字)20141212
论文题目
谈谈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字数:5244 【摘要】:在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员工不良心理现象,其行为轨迹直接或间接演变为事故,是一个极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试就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笔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安全生产; 心理现象;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长电公司 凌建华
在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员工不良心理现象,其行为轨迹直接或间接演变为事故,是一个极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试就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笔者进一步探讨。
一、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的常见现象
企业职工的心理现象,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它对安全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列举其中十种:
1、疲劳心理。疲劳是人体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员工疲劳心理主要有:精神恍惚,工作失误。人的疲劳使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员工带着疲劳心理,从事发电生产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
2、厌烦心理。厌烦是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大脑对工作失去兴趣,兴奋程度降低的现象。员工厌烦心理主要有:消极对待,抵触情绪。工作随便,不细致,缺乏主动性,没有挑战性。情绪取代理智,埋怨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人为我解决的问题。
3、浮躁心理。浮躁是人的情绪轻浮急躁,内心焦躁不安的现象。员工浮躁心理主要有:行为随便,过者为灾。不安心本职工作,片面追求荣誉、地位和待遇,缺乏踏实工作的耐性。内心显得异常脆弱,心绪不宁而浮躁,表现为过急期望改变命运的欲望。
4、麻痹心理。麻痹是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的知觉能力降低的现象。员工麻痹心理主要有:丧失警觉,事故频发。麻痹心理者,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当回事,得过且过,凭自己过去习惯经验去工作。
5、糊涂心理。糊涂是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现象。员工糊涂心理主要有:盲目操作,造成事故。工作关系糊涂不清,对工作任务不清楚,生产过程不熟悉,我行我素,难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
6、侥幸心理。侥幸是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的现象。员工侥幸心理主要有:习惯违章,自演悲剧。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一次违章不出事,再次故技重施,抱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心态,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已。论文题目
谈谈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字数:5244
7、紧张心理。紧张是人的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难以控制的心理现象。员工紧张心理主要有:处事慌乱,操作失误。在处理紧急事故时,心理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指挥不当或处理失误,造成事故扩大的严重后果。
8、依赖心理。依赖是做事依靠别人,不能独立自主的现象。员工依赖心理主要有:放弃主宰,遭遇不幸。在工作中完全依靠别人的支配做事,不能形成独立人格,自我防范能力差。工作没有主见,容易听信他人。
9、逞能心理。逞能是显示自己能力强、能干的现象。员工逞能心理主要有:工作错位,顾彼失此。自居有工作经验,技术高人一等,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盲目蛮干,一知半解充内行,忽视自身职责和安全责任,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10、逆反心理。逆反是一种无视行为规范或管理制度,我行我素的心理现象。员工逆反心理主要有:明知故犯,后悔莫及。视标准化工作程序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为图方便,嫌麻烦,简化工作程序。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二、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产生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心理现象,分析其原因,既有工作中的客观因素,又有员工认识上的偏差,还有员工心理素质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员工心理因素所致。
1、产生疲劳心理的原因:一是生活无规律,身体疲劳。业余时间不注意休息,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等,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清晰,记忆和思维障碍。二是不顺心的事情,身心疲惫。与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事业受挫折或情感危机等,造成情绪低落,意志衰退,动作紊乱失调。
2、产生厌烦心理的原因:一是员工对工作缺乏新鲜感,消极懒惰。工作地点偏远,人际交往少,内心寂寞。在工作中缺乏热情,敷衍了事,长期重复单调的工作。二是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受限,没机会晋升,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
3、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一是攀比地位。员工个人价值取向产生偏差,追求私欲,与人攀比。身边同事升任领导了,自己还在生产一线工作,不满工作现状。二是攀比待遇。生产一线工作辛苦,管理人员工作舒服,心里不平衡。
4、产生麻痹心理的原因:一是思想放松警惕。自认为从事电力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未造成安全事故,自认为技术水平过硬,不重视学习,思想麻痹。二是安全意识淡薄。对必要的安全知识、工作规程、规章制度的培训教育等,视为老生常谈,抛于脑后。
5、产生糊涂心理的原因:一是工作不思进取。平时不努力学习,不钻研专业知识,不熟悉设备性能,持混日子的态度。思维混乱,不知道什么是违章。二是疲劳心理的升级。现场工作时,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忽视安全规程,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
6、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一是习惯违章成自然。试图应用旧的习惯做法,侥幸处理新问题,侥而不幸。二是急于求成违章。为了求简、求快,省事,常把安全看作是多余的,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不去注意,明令禁止的违章行为,照样去做,出了事故才后悔莫及。论文题目
谈谈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字数:5244
7、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一是员工技术素质低。工作生疏,缺乏专业技能,对工作任务能否完成,心里没数,心理压力大,引起心理紧张。二是“违章受罚”阴影的干扰。习惯性违章被严重处罚的阴影,难以消除,心理特别紧张,心跳加快恐惧,工作能力降低。
8、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一是教育不当。不愿意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念。思想上存在“安全生产靠领导,安全措施靠班长,操作过程靠监护,何必自己去操心”的思想。在工作中过分依赖他人,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上。二是自卑衍生。知识贫乏,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9、产生逞能心理的原因:一是个人英雄主义,表现欲强。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表现很自信、有把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二是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安规》和规章制度,“走捷径、找窍门”,有意漏项或跳项,简化工作程序。
10、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一是不适应规范化安全管理。思想上对标准化工作程序,消极对待;行为上不遵章守纪,图快图简;工作中不按工作要求,凭过去的经验进行工作。二是心理负荷重。各种文件规章多、培训考试多、各级检查多、工作考核多等,过多的预防措施,负荷过重,产生抵触情绪。
三、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现象的预防措施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企业员工随着工作特点、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变化,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已构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素质,应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
1、预防疲劳心理,实施心理疏导。一是要与员工心理接触。关心爱护员工生命,了解疲劳心理的症结,抓住问题的实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二是要深入生产班组,与员工和谐相处,了解身心疲惫的原因,做到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步调适员工心理状态,让员工舒展心情,缓解心理疲劳现象。三是要注意员工身体健康。在工闲期间,组织员工参加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外出疗休养,改善工作的精神状态。
2、预防厌烦心理,实施人本管理。一是实施人文关怀。要与员工交流思想,了解他们所需所想的心理,与员工之间缩小心理距离。尊重员工的个人兴趣和志向,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岗位或交换工作环境,增强新鲜感。二是制定生产员工倾斜政策。要生活上多关心、待遇上多优惠,合理调整工资待遇和劳保福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创建员工事业发展的平台。要鼓励生产员工参加技术职称的考试、技能等级的鉴定、技术能手的评选和“专家”的评聘,并将取得的资格,直接与职称晋升或职务待遇挂钩,激励他们对期望的目标充满信心。
3、预防浮躁心理,矫正价值取向。一是思想价值观导向。要调适心理状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个人前途与本职工作的绩效相联系,晋升机会总是为企业安全生产,踏实工作作出贡献的员工。二是行为价值观导向。结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安全工作行为,矫正员工的价值观取向。三是建立岗位竞争机论文题目
谈谈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字数:5244 制。要实行公开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使员工磨掉浮躁,涵养踏实,自觉控制浮躁心理。
4、预防麻痹心理,强化安全教育。一是加强安全责任教育。运用“例证法”说明电力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培养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安全常识教育。要以“安全生产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文化力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良好行为的习惯,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三是加强安全警示教育。运用“安全警示教育片”和“安全通报”宣传资料等,培养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等,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警惕性。
5、预防糊涂心理 明确工作关系。一是对班组成员明确工作现场相关知识。工作负责人针对现场工作要求,采取现场问答与解答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和工作规程等。二是明确交待工作现场的信息。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明确交待系统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状态和检修工作任务,明确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知晓。三是明确安全责任。工作负责人重申工作班成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安全生产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信息和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
6、预防侥幸心理,安全现身说法。一是再现血的教训。引用人为造成的伤亡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录像资料,再现事故的情景,让员工认识到,有章不循带来的后果。本人痛苦:死亡、肢残,痛不欲生等。家庭痛苦:一人遭难,全家遭殃。警示员工要以科学的态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请原事故当事人家属或本人现身说法事故悲剧。讲述事故发生的原因、违章操作的经过和思念亲人的痛苦,触动员工的心灵,警示侥幸心理者遵章守纪,使他们认识到,安全不是靠侥幸和运气,只有遵章守纪,才能确保安全。
7、预防紧张心理,强化教育管理。一是实施岗位培训目标管理。要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制定各层次的岗位培训目标,强化教育培训考试,激励员工岗位成才,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遇事才能沉着,应付自如。二是做好思想疏导。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克服紧张心理障碍,认识自己的不足。三是从严要求、从轻处罚。防范事故的发生,只有遵章守纪,制度约束,才能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发生事故的责任者,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罚,以达到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让员工感恩企业,为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8、预防依赖心理,鼓励独立自主。一是要鼓励独立自主,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要从思想上 “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观念。在现场工作时,发现疑问立即停止工作,并向负责人报告。二是要鼓励独立自主,增强安全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员工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做到:一想、二看、三复诵、四核对、五操作,消除员工过分依赖监护人的心理。三是鼓励自主培养自信心,加强自我培训意识。要求员工提高业务素质,制定安全措施,熟悉安全生产过程,逐步弱化员工依赖心理,增强独立工作的自信心。
9、预防逞能心理,落实安全责任。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规》制定工作考核细则,将安全生产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开展“反违章”论文题目
谈谈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字数:5244 活动。平时多检查、多督促、多防范、多纠正违章行为,开展千次操作无差错和安全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激励员工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工作规范等内容,宣贯到各生产班组,明确员工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安全文化与员工的安全意识相融合,树立安全思想意识,才能发生质的改变,安全管理才能治本、持久、深远。
10、预防逆反心理,启迪思想认识。一是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严禁未经“工作许可”就盲目工作,弱化“逆反心理”,启迪员工正确认识标准化工作程序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二是正向要求的逆向提问。要坚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员工应该做什么改变为员工不应该做什么,启迪员工怎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维性,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的水平。三是“亲情化”沟通。要尊重、关心、理解员工,工作中要少批评,多指导,以教训方式改变为说服形式,深入基层,真诚与员工沟通思想认识,营造温馨、和谐的安全工作氛围。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生产,要重视客观因素上的预防,又要重视员工心理上的矫正,更要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实现标本兼治。人人都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欲望,都珍爱自己的生命,谁也不愿发生事故,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在电力安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家庭、企业、社会等方面形成合力,预防员工的不良心理疾病,培养员工良好心理素质,把握天下第一关,才能杜绝安全事故、构建和谐企业。2011/04/05
①该论文发表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2011年5月
邮编:313100
地址:浙江长兴迎宾大道888号 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 人事保卫部 凌建华 电话:0572—2429016 手机号码:***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第二篇: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员工不良心理现象,其行为轨迹直接或间接演变为事故,是一个极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试就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笔者进一步探讨。
一、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的常见现象
企业职工的心理现象,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它对安全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列举其中十种:
1、疲劳心理。疲劳是人体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员工疲劳心理主要有:精神恍惚,工作失误。人的疲劳使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员工带着疲劳心理,从事发电生产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
2、厌烦心理。厌烦是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大脑对工作失去兴趣,兴奋程度降低的现象。员工厌烦心理主要有:消极对待,抵触情绪。工作随便,不细致,缺乏主动性,没有挑战性。情绪取代理智,埋怨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人为我解决的问题。
3、浮躁心理。浮躁是人的情绪轻浮急躁,内心焦躁不安的现象。员工浮躁心理主要有:行为随便,过者为灾。不安心本职工作,片面追求荣誉、地位和待遇,缺乏踏实工作的耐性。内心显得异常脆弱,心绪不宁而浮躁,表现为过急期望改变命运的欲望。
4、麻痹心理。麻痹是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的知觉能力降低的现象。员工麻痹心理主要有:丧失警觉,事故频发。麻痹心理者,对安全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当回事,得过且过,凭自己过去习惯经验去工作。
5、糊涂心理。糊涂是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现象。员工糊涂心理主要有:盲目操作,造成事故。工作关系糊涂不清,对工作任务不清楚,生产过程不熟悉,我行我素,难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
6、侥幸心理。侥幸是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的现象。员工侥幸心理主要有:习惯违章,自演悲剧。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一次违章不出事,再次故技重施,抱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心态,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已。
7、紧张心理。紧张是人的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难以控制的心理现象。员工紧张心理主要有:处事慌乱,操作失误。在处理紧急事故时,心理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指挥不当或处理失误,造成事故扩大的严重后果。
8、依赖心理。依赖是做事依靠别人,不能独立自主的现象。员工依赖心理主要有:放弃主宰,遭遇不幸。在工作中完全依靠别人的支配做事,不能形成独立人格,自我防范能力差。工作没有主见,容易听信他人。
9、逞能心理。逞能是显示自己能力强、能干的现象。员工逞能心理主要有:工作错位,顾彼失此。自居有工作经验,技术高人一等,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盲目蛮干,一知半解充内行,忽视自身职责和安全责任,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10、逆反心理。逆反是一种无视行为规范或管理制度,我行我素的心理现象。员工逆反心理主要有:明知故犯,后悔莫及。视标准化
工作程序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为图方便,嫌麻烦,简化工作程序。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二、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产生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心理现象,分析其原因,既有工作中的客观因素,又有员工认识上的偏差,还有员工心理素质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员工心理因素所致。
1、产生疲劳心理的原因:一是生活无规律,身体疲劳。业余时间不注意休息,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等,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清晰,记忆和思维障碍。二是不顺心的事情,身心疲惫。与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事业受挫折或情感危机等,造成情绪低落,意志衰退,动作紊乱失调。
2、产生厌烦心理的原因:一是员工对工作缺乏新鲜感,消极懒惰。工作地点偏远,人际交往少,内心寂寞。在工作中缺乏热情,敷衍了事,长期重复单调的工作。二是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受限,没机会晋升,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
3、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一是攀比地位。员工个人价值取向产生偏差,追求私欲,与人攀比。身边同事升任领导了,自己还在生产一线工作,不满工作现状。二是攀比待遇。生产一线工作辛苦,管理人员工作舒服,心里不平衡。
4、产生麻痹心理的原因:一是思想放松警惕。自认为从事电力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未造成安全事故,自认为技术水平过硬,不重视学习,思想麻痹。二是安全意识淡薄。对必要的安全知识、工作规程、规章制度的培训教育等,视为老生常谈,抛于脑后。
5、产生糊涂心理的原因:一是工作不思进取。平时不努力学习,不钻研专业知识,不熟悉设备性能,持混日子的态度。思维混乱,不知道什么是违章。二是疲劳心理的升级。现场工作时,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忽视安全规程,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
6、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一是习惯违章成自然。试图应用旧的习惯做法,侥幸处理新问题,侥而不幸。二是急于求成违章。为了求简、求快,省事,常把安全看作是多余的,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不去注意,明令禁止的违章行为,照样去做,出了事故才后悔莫及。
7、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一是员工技术素质低。工作生疏,缺乏专业技能,对工作任务能否完成,心里没数,心理压力大,引起心理紧张。二是违章受罚阴影的干扰。习惯性违章被严重处罚的阴影,难以消除,心理特别紧张,心跳加快恐惧,工作能力降低。
8、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一是教育不当。不愿意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念。思想上存在安全生产靠领导,安全措施靠班长,操作过程靠监护,何必自己去操心的思想。在工作中过分依赖他人,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上。二是自卑衍生。知识贫乏,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9、产生逞能心理的原因:一是个人英雄主义,表现欲强。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表现很自信、有把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二是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安规》和规章制度,走捷径、找窍门,有意漏项或跳项,简化工作程序。
10、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一是不适应规范化安全管理。思想上对标准化工作程序,消极对待;行为上不遵章守纪,图快图简;工作中不按工作要求,凭过去的经验进行工作。二是心理负荷重。各种文
件规章多、培训考试多、各级检查多、工作考核多等,过多的预防措施,负荷过重,产生抵触情绪。
三、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现象的预防措施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企业员工随着工作特点、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变化,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已构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素质,应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
1、预防疲劳心理,实施心理疏导。一是要与员工心理接触。关心爱护员工生命,了解疲劳心理的症结,抓住问题的实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二是要深入生产班组,与员工和谐相处,了解身心疲惫的原因,做到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步调适员工心理状态,让员工舒展心情,缓解心理疲劳现象。三是要注意员工身体健康。在工闲期间,组织员工参加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外出疗休养,改善工作的精神状态。
2、预防厌烦心理,实施人本管理。一是实施人文关怀。要与员工交流思想,了解他们所需所想的心理,与员工之间缩小心理距离。尊重员工的个人兴趣和志向,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岗位或交换工作环境,增强新鲜感。二是制定生产员工倾斜政策。要生活上多关心、待遇上多优惠,合理调整工资待遇和劳保福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创建员工事业发展的平台。要鼓励生产员工参加技术职称的考试、技能等级的鉴定、技术能手的评选和专家的评聘,并将取得的资格,直接与职称晋升或职务待遇挂钩,激励他们对期望的目标充满信心。
3、预防浮躁心理,矫正价值取向。一是思想价值观导向。要调适心理状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引
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个人前途与本职工作的绩效相联系,晋升机会总是为企业安全生产,踏实工作作出贡献的员工。二是行为价值观导向。结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安全工作行为,矫正员工的价值观取向。三是建立岗位竞争机制。要实行公开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使员工磨掉浮躁,涵养踏实,自觉控制浮躁心理。
4、预防麻痹心理,强化安全教育。一是加强安全责任教育。运用例证法说明电力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培养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安全常识教育。要以安全生产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文化力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良好行为的习惯,增强安全 等。家庭痛苦:一人遭难,全家遭殃。警示员工要以科学的态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请原事故当事人家属或本人现身说法事故悲剧。讲述事故发生的原因、违章操作的经过和思念亲人的痛苦,触动员工的心灵,警示侥幸心理者遵章守纪,使他们认识到,安全不是靠侥幸和运气,只有遵章守纪,才能确保安全。
7、预防紧张心理,强化教育管理。一是实施岗位培训目标管理。要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制定各层次的岗位培训目标,强化教育培训考试,激励员工岗位成才,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遇事才能沉着,应付自如。二是做好思想疏导。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克服紧张心理障碍,认识自己的不足。三是从严要求、从轻处罚。防范事故的发生,只有遵章守纪,制度约束,才能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发生事故的责任者,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罚,以达到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让员工感恩企业,为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8、预防依赖心理,鼓励独立自主。一是要鼓励独立自主,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要从思想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观念。在现场工作时,发现疑问立即停止工作,并向负责人报告。二是要鼓励独立自主,增强安全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员工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做到:一想、二看、三复诵、四核对、五操作,消除员工过分依赖监护人的心理。三是鼓励自主培养自信心,加强自我培训意识。要求员工提高业务素质,制定安全措施,熟悉安全生产过程,逐步弱化员工依赖心理,增强独立工作的自信心。
9、预防逞能心理,落实安全责任。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规》制定工作考核细则,将安全生产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
人。二是开展反违章活动。平时多检查、多督促、多防范、多纠正违章行为,开展千次操作无差错和安全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激励员工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工作规范等内容,宣贯到各生产班组,明确员工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安全文化与员工的安全意识相融合,树立安全思想意识,才能发生质的改变,安全管理才能治本、持久、深远。
10、预防逆反心理,启迪思想认识。一是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严禁未经工作许可就盲目工作,弱化逆反心理,启迪员工正确认识标准化工作程序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二是正向要求的逆向提问。要坚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员工应该做什么改变为员工不应该做什么,启迪员工怎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维性,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的水平。三是亲情化沟通。要尊重、关心、理解员工,工作中要少批评,多指导,以教训方式改变为说服形式,深入基层,真诚与员工沟通思想认识,营造温馨、和谐的安全工作氛围。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生产,要重视客观因素上的预防,又要重视员工心理上的矫正,更要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实现标本兼治。人人都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欲望,都珍爱自己的生命,谁也不愿发生事故,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在电力安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家庭、企业、社会等方面形成合力,预防员工的不良心理疾病,培养员工良好心理素质,把握天下
第三篇:扬声器不良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扬声器(喇叭)生产中的问题
分析及改善措施
扬声器音低,灵敏度低:
原因1:
音圈局部短路,但仍有磁力产生作用。可能是局部烧焦短路和绝缘漆脱落部分短路。
预防措施:
a:生产前要检查好音圈有无短路。
b:让在它额定的功率内工作,以免大功率烧坏音圈。c:检查音圈直流阻抗是否偏差过大。
原因2:
音圈定位太高,太低。
预防措施:
a:音圈定位时音圈的卷面高度中心要与华司高度中心在同一平面。
b:扬声器上的顺性材料没有了弹性,音圈下沉,音圈只有小许的卷面在磁隙里,需更换新的顺性材料。
原因3:
磁铁磁性能差,如磁等级小,磁没有充饱和等。
预防措施:
a:选用磁性能较好的磁铁。
b:注意充磁电压要达到扬声器喇叭充磁所需电压。
c:充磁时要注意充磁间隔时间,等充磁电压恢复后再进行充磁。d:充磁要让磁铁充饱和。
原因4:
振动材料。
预防措施:
a:检查振膜的质量、厚度、材质一致,以免影响扬声器高频上限、低频下限、频率特性、灵敏度等。b:注意顺性元件的软硬度,让扬声器的频宽一致。
二、扬声器有异音:
原因1:
中心胶部位脱胶,由于工作温度高,功率过大、生产工艺等。
预防措施:
a:根据扬声器的额定功率采用合适它的中心胶。
b:对扬声器进行各种实验或听音时让它工作于额定功率、特定的频宽内。
c:双组份的中心胶要按规定的比例让它进行充分混合,要在胶水可操作时间内放入振膜。d:在拨音规前检查中心胶是否完全干透,以免忙目拨规使音圈偏移和破坏中心胶固化结构。e:检查中心胶有无断胶、胶水是否足够。
原因2:
音圈变形,温度过高膨胀变形。
预防措施:
a:生产前要检验好音圈骨架有无变形。
b:注意音圈表面的贴纸有无起泡、粘得是否牢固、表面有无卷起,以免贴纸受热膨胀而和华司产生磨擦产生异音。c:选用耐高温的音圈骨架。
d:套音规时要先检查音规上有无胶水。
原因3:
音圈散线。
预防措施:
a:生产前检查好音圈有无散线,绕线是否紧凑、跳线。b:让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工作。
c:音圈线的自贴力不够,不能耐高温,好的音圈自贴音圈线应在额定的高温下粘得更紧。
原因4:
音圈尾部卷起,大振动时音圈撞到T铁。
预防措施:
a:套音规时先检查音圈尾部是否变形。
b:如是音圈定位过低,将音圈卷面中心与华司高的中心调到同一平面。c:如是顺性材料老化或失去弹性引起,更换新的配件。
d:音规外径过小,在生产时音圈松动下滑,扬声器在振动时打到T铁底部。
原因5:
磁隙有杂物,如铁屑、胶水或胶水卡住音圈等。
预防措施:
a:做磁路时将磁铁内壁的磁屑擦干净,检查T铁和华司有无电镀层脱落的现象。b:在放音圈前将磁路中的灰尘吸干净。c:整个扬声器生产环节做好防尘措施。
d:在打华司胶弹波胶时注意不能让胶水溢到或流到华司中孔。
e:检查好弹波中孔是否过大、中孔有无破损以免让中心胶流至华司中孔卡住音圈。f:音规、磁规上有胶水的先要把胶水清洁干净。g:生产时检查音圈卷面上有无胶水。
h:在生产磁铁内径和华司内径相差较小的扬声器时,注意磁路胶要打在磁铁内径向外一点,以免磁路胶溢到华司中孔里而引起擦圈。
原因6:
振膜变形产生移位。
预防措施:
a:生产时注意不能用手大力的去按纸盆,使纸盆变形而引起擦圈,特别是金属振膜刚性虽强,但韧性很差,变性后不易恢复。
b:来料需要检查纸盆是否变形。
c:如是纸质材料要注意防潮,以免受潮而变形。
原因7:
纸盆破裂,可能振膜受潮或使用时间过长老化。
预防措施:
a:纸盆扬声器要特别注防潮,如晚上裸露在室外,被雨淋等。
b:扬声器不能过长时间老化或超大功率老化以免纸盆锥部碳化而破裂。
c:扬声器长时间和超大功率工作同时也会因振幅过大使振膜受损而引起破裂。
原因8:折环老化失去弹性或脱胶。预防措施:
a: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对折环有腐蚀性的物质。
b:在施边胶时,胶量一定要足够,要让有限的粘接面积承受大的振动。
c:边胶要让折环和盆架完全粘好,以免产生缝隙而让折环和盆架相对振动而产生异音,特别是泡边。d:要检查盆架与折环的胶合面是否平整,防止不平引起折环脱胶,粘接不好。e:如是折环老化,发霉、发白、无弹性需更换折环。
f:折环要在施完边胶后要及时放入,不要因为怕翘边等边胶起膜再放入。
原因9:
弹波老化失去了弹性或弹波变形、断裂。弹波部位胶水没有到位。
预防措施:
a:打弹波胶时,在粘好弹波与盆架的接触面同时让它外围一定要有均匀的一圈溢胶,并且要让弹波胶渗入,弹波放入要及时。
b:不能采用弹性差基至没有弹性的弹波。c:有损坏的弹波不要使用。
d:不要让弹波受潮和其它稀释物质而让它失去弹性。
原因10:
盆架变形。预防措施: a:盆架来料不良有变形不要生产。
b:生产过程中不要去摔扬声器,至使盆架变形而损坏。.原因11:
T铁中柱生锈,偏离中心。
预防措施:
a:T铁因电镀层脱落或没电镀不要采用。
b:长时间隔放而使T铁中柱生锈的不要采用。c:检查T铁中柱有无松动、毛刺等。d:有缺口的磁规不要用来定位。
原因12:
华司与盆架之间露风产生杂音。预防措施:
a:补风胶打得过少或完全没有打胶
b:盆架底部有变形,生产前注意挑选。c:华司表面有不平,而产生露风。
原因13:
锦丝线打到纸盆产生杂音。
预防措施:
a:锦丝线要按规定的长度进行生产,不能过长。
b:锦丝线从纸盆出来后一定要向上或向下按纸盆的弧度出线。
c:如果锦丝线出线较低,可将它从纸盆锥部用胶粘着向上引出,再按一定的弧度牵至端子。
三、扬声器断断续续有声音:
原因1:
音圈引出线折断但有接触。
预防措施:
a:在绕引线时用力过大、没有给音圈引出线余量。b:八字胶没有完全覆盖音圈引出线或没有打八字胶。c:音圈引出线生产前不能故意去折。
原因2:
焊接部位假焊。
预防措施:
a:焊锡要到位,焊点要求光亮、无虚焊。b:检查音圈引线有无脱漆、上锡、氧化。
原因3:
锦线丝折断,接触不良。
预防措施:
a:如果是纸盆附近的锦丝线折断,一般为锦丝线过短、八字胶过少、在锦丝线上覆盖的胶水过长;生产时八字胶要控制好胶量,以覆盖锦丝线与振膜五毫米为准。b:如果是在锦丝线的弧度处,一般为锦丝线成直角形而使受力点单一折断,生产时应让锦丝线形成较大的弧度引向纸盆。c:如果为端子板附近绵丝线断,一般为焊接时间过长,使锡点焊得过长、锦丝线氧化使得锦丝线过硬而不耐折。
四、球顶高音主要故障: A:无音
原因1:引出线断,引出线余量不够长振断,线材质量差或压线不到位。预防措施:
a:生产一定要将音圈至支架间的引线用捏子压成一个 “S”形,但注意不能用力过猛。b:音圈线采用质量好的线材。
c:需要让音圈引出线贴在音膜上并用胶水固定让它紧贴音膜引至支架。
原因2:引出线与锦丝线部位断开或假焊,一般为音圈来料不良。预防措施:
a:音圈引出线与锦丝线没有焊接好。
b:引出线与锦丝线焊接点粘合胶要耐高温耐磨擦,同时焊接点要用胶水牢固的粘在音圈骨架上。c:引出线是否上锡、氧化、脱漆。d:引出锦丝线比较细或接确不良。
原因3:音圈烧坏,一般为功率过大。预防措施:
a:听音要加合适电容、并让它工作在额定的频率范围。b:让在额定功率内工作。
c:如要打磁液的扬声器没打或少打。d:音膜胶不能耐高温而胶落。
五、音小,灵敏度低
原因1:
音圈部分烧短路或局部短路。
预防措施:
a:听音要加合适电容并让扬声器在额定功率内工作。b:来料时检查音圈线有无脱漆、断线造成短路。
c:音圈直流阻抗与清单是否一致,偏差要在额定范围内。
原因2:
音膜扼环失去了恢复力,下垂,音圈不在磁隙中心。
预防措施:
a:音膜扼环失去恢复力经常在丝、绢、布做的球顶扬声器发生,是由于长期工作、受外力压所制、在老化了的软材料扼环音膜上比较长见。
b:可选用恢复力较好的材质做球顶音膜。c:音膜扼环生产时不能拉或人为去压。
d:生产时在返修中恢复力较差的扼环不要采用。
e:音膜透气性差的要打通气孔,让前后腔气压相等,防止音膜下陷。f:音圈在磁隙中被卡死,而中高频减少。
原因3:
磁体质量差。预防措施: a:选用磁性能较好的磁铁。
b:注意充磁电压要达到扬声器充磁所需电压。
c:充磁时要注意充磁间隔时间,等充磁电压恢复后再进行充磁。
原因4:
振动部分。
预防措施:
a:来料检查音膜质量、厚度、高度是否一致。
b:生产时胶水用量要一致性要好,以免影响高频伸延。
c:要求使用磁液的扬声器要控制其使用量,使fo附近频率特性一致。d:注意音膜的后腔外理一致,让高音起始频率一样。其它原因: 高音扬声器打磁液的注意磁液的量,如若磁液的量不一样,声音大小会因中高频衰减程度不一样而产生音高音低的现象。磁液的量过大,会因中高频SPL低而声音小;磁液的量小则反之并且容易烧坏。
制作:汪 勇
2012年11月08日
第四篇:关于企业安全生产中突发责任事故产生原因
在企业的生产中,任何人都不愿意发生工伤事故,包括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但是,事故往往在违背人们意志的情况下频频发生,有的企业,在其设备、场地、环境、物流等本质安全状态下,仍然有事故发生。究其原因,是人的问题。通过发生事故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来分析,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是“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是靠“人”去操作,选择、运用和改造。尽管通过安全性评价,解决了或者说消除了物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但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保持它,仍然会改变,由安全状态为不安全状态,出现违反人的意愿的情况和现象。
无论管理人员或操作工人,安全常识欠缺,技术水平低下,自我防范意识淡薄,不良习惯操作,精神状态疲倦等,都是“人”这个不安全因素产生事故的根源。因此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要解决人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教育
教育应分对象和层次。所谓对象,即分领导管理层和操作工人群体。所谓层次,即不同的对象应该掌握了解安全知识和常识的深度和范围。作为领导管理层,其掌握的安全知识应该比生产工人广泛,应该了解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方针、法规和制度,应该具备有发现、制止工人违章现象和事故隐患的能力,同时应具备组织对隐患整改的意识和水平。特别是领导者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为了顺利进行有效的生产,如同需要生产管理一样,也需要安全管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是一句空话。管理管理,不但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顺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二字,不能只停留在会议上、标语口号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领导者的行动上。从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及一般管理人员,只要在生产现场,就应该负有发现隐患,制止违章,整改隐患的责任,深刻地意识到安全与提高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生产工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本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知识,进行规范作业,自觉遵守工艺守则和安全操作规程。在群体作业中,服从指挥。在特种作业中,应该了解其危险性,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同时对工人要讲明,不能图一时的方便、一时的懒惰去违章作业。发生事故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企业,而是本人。通过对各个层次职工的强化教育,安全生产的观念和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就能抵制管理层的违章指挥和减少操作者的违章作业,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伤事故。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新职工进厂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中层以上干部教育,班组长教育,安员教育,换岗、复工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通过这些教育,使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全体职工的行为中得以强化,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使安全管理覆盖到整个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二、强化检查与考核
在一个企业中,由于各人处的位置不同,岗位不同,所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深度不相同,在安全方面所花费的精力也不相同。笔者曾在生产分厂管理生产,现在专职管理安全,对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深有体会的。前者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管理上,这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并且,生产现场是动态变化的,不安全因素始终是存在的,隐患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特别是管理者和操作者在安全常识方面缺陷,加上一些不良习惯或习惯性违章,自觉或不自觉违章,这就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一个最大隐患。这就需要专职安技人员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对那些有意或无意的违章现象进行坚决制止、严格考核。
检查的方式有许多,我们经常采用的是,交叉检查,节假日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等。
所谓交叉检查,即将被检查单位的安技员分成三个组,甲组单位安装员检查乙组生产现场,乙组检丙组,丙组检查甲组。检查与被检查单位的安技员工互不见面,这样就避免了互相打不破情面,或互相包庇的现象。这种检查有一种宣传效应,对那些自认为不会出事而违章操作的人敲个警钟,同时也促使各单位安技员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搞好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日常检查对于制止生产过程中的习惯性违章及不良的操作习惯起了很大作用。安技部门每天派人到生产分厂进行巡回检查。由于检查巡回没有固定的路线和时间,经常能发现那些违章者,如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有些人自认为干了十几年都没出事,自己小心点就是了,他就不知道出事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这是明知故犯。还有青工叼着烟去搬乙炔瓶,有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类似的现象通过日常的检查就能随时发现、制止。
在检查过程中,凡发现违章现象,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职工都一视同仁,严格考核,照章罚款。当然,罚款不是目的,目的是让违章者明白,为了自己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切忌不要违章操作。作为管理者和考核者,决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要明白“严是爱,宽是害”这个道理。通过反复检查,反复整改,生产现场的违章现象
就能降下来,从而控制违章造成的工伤事故。
三、指标分解考核和层层负责制
作为安技管理人员的检查和专业人员的检查,毕竟是有限的,要发挥生产单位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积极性,还得靠一些行政措施和管理手段。每年年初,由各二级单位行政一把手与工厂法人代表签订本的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了各单位在本的安全工作
内容,工伤指标,由工厂下达给各单位,各单位再与本单位的工段或班组的一把手(工段长或班组长),签定本工段(班组)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分解指标。这样,通过自上而下的指标分解和目标责任的落实,再通过自下而上的工作保证,达到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工伤事故的目的。
四、生物节律的运用
生物节律理论是从人的因素角度来分析发生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找出人的内在症结。专家们认为,影响人体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体力、情绪、智力三节律,一个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到死亡,都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用正弦曲线表示),从出生之日的零点开始,先进人高潮期,经过临界期,然后向低潮期过渡。在高潮期内,表现为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低潮期内,人容易疲劳、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低等等。如果三种周期正好都处于临界期,那么这一天就叫“危险日”。此时人体内处在复杂的变化状态,引起心烦意乱,极易出事故。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曾对1981~1985年12例起重伤害事故和1993年一起断臂事故进行分析。13起事故中有11起事故的当事人的生物曲线都分别处于低潮期和临界期,占事故总数的84.6%。这个结果说明,事故发生除了与设备、环境有关,也与当事者本人当天所处的生物节律状态有关。
过去,我们分析事故时,主要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而分析人的因素时,往往也只是分析事故责任者有没有违反操作规程,而没有探索人的内在因素。生物节律理论的提出,给我们预防事故、控制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对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起重工、高处作业等危险系数较大的工种,通过人体曲线的计算,预测出从事该工种作业人员的临界期和危险日,以便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以上叙述肤浅地从几个测面分析了“人”的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如何控制人的行为来制止事故的发生。总之,通过严密的行政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经常性的严格检查,采取过硬的考核手段,对生产现场进行控制,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才能实现减少事故或不发生事故,促进企业生产顺利进行,提高效益。
第五篇:浅谈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
浅谈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
摘要:本文综述了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的相关危害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控制习惯性违章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和可行的防范对策。从而对习惯性违章有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也为企业内部夯实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进程、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习惯性违章,安全生产,危害特点,控制对策
一般来说,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可归为两大类,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中,9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引起的,而其中绝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作业紧密相关。
何谓习惯性违章?就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被时间慢慢积淀,继而转化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和工作习惯,是诱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土壤和温床。“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一事故规律表明习惯性违章的最终后果必然是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原因及其危害性,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1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及特点
1.1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习惯性违章行为比偶然性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机会更多,概率更大,因而危害更大。偶然性违章行为只发生在个体身上,或个别时段和个别程序上,其原因大多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只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实施有效的监护,基本上可以控制此类行为的出现;习惯性违章则不然,行为者往往熟知安全规定和规程,清楚其做法可能产生的危害,属于有章不循,常常仗着“艺高人胆大”,按自已认可的行为方式作业,削弱了安全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人们对这种违章行为见的多了,习以为常后,渐渐就失去了警惕性。久而久之,影响面大,纠正起来也十分困难,如同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1.2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2.1顽固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而具有顽固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要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定式不改变,动作方式不纠正,这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重复发生,直到行为者受到事故的惩罚。如有的电工验电时不用验电工具,而是用手背去碰触;这些习惯性行为对这些从业者来说,常常难以改变。
1.2.2潜在性
从一些事故案例中发现,某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识所为,而是行为习惯使然。行为者尽管在作业前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但由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发生了作用,无意识地违反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出现误操作或误作业,导致事故的出现。
1.2.3继承性
从对一些职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分析发现,不是他们自已“发明”,而是从师傅那里“学”来的,看到老职工或师傅违章操作或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便盲目仿效。正是这些老职工懂得工作中的省力窍门,而又没出事故,才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1.2.4侥幸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在一次活动中,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这种错觉,增加了人们的侥幸心理。如开快车,十次百次可能都不会出交通事故,这加重了司机的侥幸心理。结果才有“十次事故九次快”的经验之谈。
1.2.5排他性
根据调查,某些职工对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或规程比较熟悉,业务能力较好,但对新的规定或规程学不进去。凭经验想当然办事情,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种种表现,究其原因是违章者遵章守法的思想淡化或缺失,安全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形成的。
2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分析,导致习惯性违章的形成有以下行为及心理:
2.1侥幸和取巧心理
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烦琐,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就是因为偶尔违章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了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而埋下习惯性违章的祸根。
取巧心理: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逐利心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作业人员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2.2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
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笔者统计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故中,不少就是站长、班组长等技术骨干违章造成的。
2.3文化氛围对个体的影响
任何违章行为者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存在,都是与集体或班组紧密相联的,当一个班组的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没有出现过问题,于是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这样就会对班组其他同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看见别人违章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还有在企业的生产安全培训过程中,一些经验老道、技术强的老师在授课时,不自觉地将自己身上的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传授给员工。
2.4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器具和设备,由于人机界面不符合操作安全、高效、方便、宜人等要求也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配置的安全器具或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设备等在人机界面是否符合操作要求方面缺乏考虑,使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导致员工不愿意佩带使用或不能按规定要求操作而违章。
3控制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首先要领导重视。安全产生的效益基本上是企业的虚拟效益,常常是出了事故以后才能算出结果,平日里看不出成绩。只有领导重视,现场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所以才敢真抓严管,才能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抵押制度,通过实行严格、合理的奖惩激励,对遵守安全规程、不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安全先进者,实行重奖,树立一个标杆,使职工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对经常发生习惯性违章的从严考核,实行重罚,使其刻骨铭心,让违章者胆寒,遵章者荣耀。对其他人员可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树立消灭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氛围。
3.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是根本,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根本措施。在刚入行时,即开展对职工的集中安全技术培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级安全教育,使职工理解和熟悉正确的操作方式和作业程序,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有关的安全规定,做到安全培训全员化。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识别和纠正违章行为的能力。
3.3推广企业安全文化发展,建立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倡导企业安全文化,推广辩论和研讨班的形式,在辩论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素养,培养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建立起班组、车间以及公司内部的对作
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比、公布的三级管理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公司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公司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每名工人和干部都能自觉的用“安全第一”的生产思想、“安全第一”的技术能力、“安全第一”的生产指挥原则、“安全第一”的协作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定期开展业务比赛,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纠正。
3.4消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创造安全和谐健康的生产物质环境,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在适当的安全投入比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本质安全的要求。现代安全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为了防止万一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唯一的办法就是使设备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或符合防止人身事故发生的防护要求,剪断事故链,防止事故发生。
3.5推广标准化作业。
所谓的标准化作业就是在有关规程和规定的指导下的规范作业。标准化作业是将准备作业、实施作业和作业善后处置中的每个具体步骤、操作方式、进度、待检点和关键点等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大大减少随意性作业的机会和条件,是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可靠保障,做到安全质量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