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门窗车间需要改进的若干点
门窗车间需要改进的若干点
一、生产效率不佳
主要表现在:
1、员工生产热情不高
2、发现有消极怠工现象
3、发现有返工返修现象
4、工序不衔接,要待料 建议措施:
1、改革计薪制度(由现时的计时制改为计件制,实现多劳多得,开启企业与员工双赢制,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
2、完善车间生产制度,有效约束生产员工的作业行为
3、加强品质监控力度,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双管齐下(生产管理必须管产品质量)
二、改善人事配置
主要表现在:
1、生产管理人员过多,而且都是脱产的
2、需要配置的岗位空缺(行政人事、电工维修、质检等)建议措施:
1、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优化(30来人的门窗车间,况且业务量不是很足,车间管理需要4人?)
2、增加:1)行政人事专员1人(行政制度完善、后勤管理、也为日后生产员工增加做准备)2)电工维修1人(设备保养维护、现时厂区设备维修、设备建档及操作规程)3)品控1人(车间产品质量监控)
三、工艺流程及生产功能区域不清晰
主要表现在:
1、生产工艺流程不清晰(外行看来会比较纠结)
2、生产功能区域有交叉(自认为哪里方便就在哪里做)
3、区域标示货不对板(车间区域标示牌有很多,但实际能对上相应功能的区域又有几个?)建议措施:
1、门窗工艺流程梳理,制定出清晰的工艺流程图
2、功能区域重新规划,要清晰明了,按工艺流程编排(按流水形式布局)
3、标示牌重新核对一次,按规定区域张贴,该撤掉的撤掉,该增加的增加,没必要划那么细,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外框)下料-加工-拼装-包装(窗扇)下料-加工-拼装-玻璃安装-包装
四、工休制度改革
主要表现在:
1、打疲劳战(晚上加班、周末周日照常上)建议措施:
1、必须提高生产效率
2、从成本点出发,既然绝大部分员工是日薪制,就必须要控制加班
3、当天的工作量必须要求员工尽量在当天的白天8小时内完成
4、如有紧急工作,也只能安排少数人加班,而不是全体人员加班。哪个工序紧张,就哪个工序的人加班
五、人员安排布置与工作量
主要表现在:
1、员工工作状态比较松散
2、业务量不多
3、有些工序在打人海战术 建议措施:
1、精简人员(实行人员考核,优胜劣汰,除非考虑以后幕墙车间的人员储备)
2、提高管理人员技术素养和管理素质(合理安排人员)
3、各工序精细化分工
六、财务支出与收入计算
主要表现在:
1、人员管理与工作松散
2、每天每月的产出是否有统计?利润几许?
3、每天付出的成本几许?
4、不算账的生产是很恐怖的建议措施:
1、生产每天的产出量必须呈报,专人对所报产量进行核对
2、财务核算每天的支出与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盈利(代加工厂这点尤其重要)
3、进行产量评比,或许生产管理直接与产量挂钩(有奖有罚,实现双赢)
七、老板参与车间的管理
主要表现在:
1、很多时候都见到老板在车间忙来忙去
2、老板还亲自调配员工在车间作业
3、似乎老板比车间任何一个生产管理员还要忙
建议措施:
1、完善车间人事架构及岗位职责(管理问责制)
2、各自明白各自的职责,各自管理好各自的一亩三分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3、既然车间有那么多管理人员,就必须放手给他们大胆的去做,意识形态必须要改变
4、老板有老板的事情,车间管理有车间管理的事情。老板什么都管,必然会导致懒政(简单一句话:老板多接业务,员工多干活干好活)
5、老板基本只需管结果,过程由生产管理来做。你提出你的要求和目标,让生产管理去实施和计划。你提出你看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并提出你的意见,具体需要完成改善的时间,其他事情都交由管理去做
八、厂区的环境卫生、摆放
主要表现在:
1、整体来说还是过得去,但车间及厂区的边边角角位置就差强人意了
2、各个区域的物品摆放还是比较乱 建议措施:
1、各区域的卫生摆放分工责任明确
2、车间的卫生和摆放必须是车间自己负责,保洁员不参与车间的保洁。明确划分区域,以各小组为单位负责各自区域卫生及摆放
3、设置专门区域摆放杂乱物品
4、工厂大门口必须保持干净整洁(这是招牌)
九、工厂规章制度建立、人事行政缺失
主要表现在:
1、车间有点管理无章,放养式的管理比较突出
2、厂区各个地方出现管理真空
3、设备无保养、无维修
4、宿舍、厨房、餐厅等无管理 建议措施:
1、招聘一名专职人事行政人员
2、尽快建立及完备管理规章制度
3、后勤的事情要抓起来(宿舍、厨房)
十、加强生产计划
主要表现在:
1、多次发现存在停工待料现象
2、前后工序不衔接(后工序要的材料前工序还没生产完要等)建议措施:
1、生产管理每天必须有书面的生产计划安排
2、物料计划提前在一周前做好
3、物料主动催主动跟进,不要被动的去等
第二篇:成长,需要仰望点什么
成长,需要仰望点什么
濮院小学费忠孝
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1、让阅读成为习惯
无法考证是哪位哲人说过,“读书人要像读书人”。在我的理解中,教师可能要算是读书人中最应该像“读书人”的一个群体了。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我更愿意用“责任”二字来作为对这一份职业和事业的全部注解;而“责任”让我们必须要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在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各种理念纷至沓来。那么,这些理念又如何才能帮助我们尽快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呢?管建刚老师在《不做教书匠》中说得好,理念是“读”出来的。这种“读”,不仅仅只是用眼睛去看,这种“读”,应该是一种内功的修炼。“教师怎样去修炼这项内功,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很庆幸自己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就遇上了这诸位“大师”,正是由于他们的指点,才使得初出茅庐的我,对于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情怀。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管建刚老师说,“读书,是精神一辈子修炼的需要。”我说,信息文明时代的任何一个文化人,他都无法拒绝书对自己精神需求的补给,他可以没有娱乐,可以没有朋友,但是,他不能没有书。
正是有了这些精神营养的指导,才使得我这个新班主任一上台就风风火火地在班级里建设了图书角。有位哲人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咱们交流一下,你有两个思想,我也有两个思想。换言之,你有一个书,我有一本书,咱们交流一下,你可以阅读两本书,我也可以阅读两本书。更何况,咱们班有43位同学。
于是,看到那些个调皮的男孩子在下课时间也兴致盎然地捧着本
书阅读,我感到了由衷的幸福。
记得星期四的体保课上,几个男孩子跑到操场上捉来了好多蛐蛐在教室里玩耍。面对女生的“告状”,我火不打一处来。正当我准备去教室好好教训一番这些臭小子的时候,一本书突然出现在我的视角——《昆虫记》,一下子计上心来。
我心平气和地走进教室,男生们早已把蛐蛐们装进瓶子里,我随时拿起一个瓶子,仔细地观察起来。说老实话,对于这些玩意儿,我并不了解,所以好奇心也使我想对它们有个了解,我随口问道:“对于蛐蛐,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男生们一个个小手高举,你一言我一语地述说着自己对蛐蛐的认识。
“男生们喜欢昆虫,这个老师并不反对,但是——”,随着我声调的拖长,他们一个个抬起了头,我扫视了一周,说,“一个男孩子,用这蛐蛐来吓女孩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没有什么疾言厉色,但分明看到好多男生羞愧地低下了头。批评不是我的本意,我拿出准备好的《昆明记》,向同学们推荐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处理班级里的偶发事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但是我想作为一个为人师者,应当尽自己所能去培养自己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吃书长大的。
2、向名师学习
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看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视频。课上,于老师的一个教学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老师布置学生读课文作批注,几名优秀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并急于举手作答。见此情景,于老师走到他们跟前,轻声说:“写完了吗?那就等等其他同学吧。”说完,他起身继续巡视。刚走两步,旋即转身,对那几位学生耳语了几句。那几名学生马上眉飞色舞地离开座位,像老师一样巡视起来。课后,于老师对自己的“耳语”作了解释,原来他是对那几位优秀生说:“你们班谁学习有困难,快去帮帮他们”。
这一细节虽小,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或许在平常教学中,让优秀生先等一等,我们也经常这样做。但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优秀生在等待中有所收获,学困生在被等待中走得更快,却是我们所欠缺的。于老师正是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却真实生动、充满智慧和个性魅力的教学细节来编织课堂的美丽。课堂的魅力正是缘于细节的精彩!
于老师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于是,我经常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上网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从中深深地体悟到了名师精堪的教学技艺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从名师们的身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于是就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
就拿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说,由于是乡镇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弱,再加上班上有一半学生来自外地,从小的生活、学习习惯都迥然不同,学生之间的层次较大。
每次上课,发言的总是那么两三个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我模仿了于老师那一个教学细节。
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面对两三只小手时,我总让他们等等其他同学,多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几个回合下来,举手的同学很明显地增加了。更让我兴奋地是,班上竟然有同学注意到了我这个细节,有作文里拿我跟其他老师作了比较,并向我表示感谢。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幸福。
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自己少年时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时,曾经这样写道:“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透过孩子的眼光,不难看出教鞭轻落的背后是蔡芸芝老师对孩子无尽的爱。正是这些平常而不起眼的细节深深影响了孩提时代的魏巍,以至数十年后他仍记忆犹新。
思考,能让人的灵魂迸出火花,而有所仰望,是我们思考的动力。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贝多芬也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永远达不到崇高的境界,但我们依然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行走,在心底竖起精神的路标,让仰望作为我们教育生命的坚强支柱,支撑起富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教师的成长需要仰望,生命因我们的仰望更精彩!
第三篇:需要改进的建议
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首页—未登录
1,首页大图建议做成幻灯效果,尺寸待定
2,登录模块:手机登录
1)输入手机号,获得验证码,并且录入框中保留手机号
2)关于验证码的校验问题,如果输入错误是否需要重新发送验证码
3,商业信息
1)建议用户打开portal页,位置区域显示用户当前所在位置。
2)商业信息分类
(一)停车引导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相关停车场所信息,不需要提供当前是否有停车位。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停车位的信息,右边栏显示停车位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二)餐饮服务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餐厅位置,要求有信息可以进行推荐。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餐厅的信息,右边栏显示餐厅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三)休闲娱乐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餐厅位置,要求有信息可以进行推荐。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休闲娱乐的信息,右边栏显示休闲娱乐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四)商场购物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相关停车场所信息,不需要提供当前是否有停车位。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商场的信息,右边栏显示商场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五)酒店服务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餐厅位置,要求有信息可以进行推荐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酒店的信息,右边栏显示酒店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六)Cbd资讯
显示10条最新cbd资讯,资讯需要有分类标签,且这个版块最好能有加上图片。
点击新闻标题文字链,弹出一个弹出框,框中显示资讯正文,框的尺寸待定。
(七)促销活动或改为优惠券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促销活动信息,要求有信息可以进行推荐。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活动点的信息,右边栏显示活动点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八)金融服务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金融位置,要求有信息可以进行推荐建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金融服务的信息,右边栏显示金融服务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九)卫生间
基于用户当前所在位置,就近(范围标准)推荐10条卫生间位置,有更多的列表,随着用户所在半径的增大来划分。
点击每个卫生间的信息,右边栏显示卫生间的地图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两个点)
补充说明:在所属半径分类中,不足10条的则按照最近的位置点来显示。
3)右边栏地图显示区域上需要加上一个广告位,广告内容可以从后台按照分类来发布。
4,页尾bottom需要加一个,样式我来做。
5,工具条的问题
6,错误页面问题
7,促销信息分享问题,以及认证弹出框问题
8,手机认证和微博认证的区别
9,引导提示流程。提示用户需要先进行认证。
第四篇:原煤车间破碎点记录(本站推荐)
落地回洗运输过程破碎:破碎率37.4%,统计自9月返煤时202占回洗煤的比例来计算破碎率,平均值为42.6%,再通过实验抛除原煤筛分不净末煤5.2%,得出原煤落地的回洗破碎率为37.4%,块煤损失率=37.4%*当月块煤率,以本月为例,块煤率预计为5%,则,块煤损失率为1.87%,落地回洗运输过程所经历的主要转载点有:刮板机→原煤分级筛(2次),107皮带头→201皮带(2次),201→落地,返煤平皮带→返煤斜皮带,返煤斜皮带→刮板机。(标红的为主要破碎点)
洗选过程中转载破碎:破碎率8.48%,除212筛子到216、217筛子有实验数据,其它转载点均为估算值,块煤损失率=8.48%*当月优中小块产率,以本月为例,上旬优中小块产率为5.72%,则本月上旬块煤损失率为0.49%。洗选过程中所经历的转载点主要有:201皮带→新刮板机,跳汰机→207筛子,207筛子→1米皮带,1米皮带→浅槽,212筛子→216、217筛子,216、217筛子→配仓皮带。
合计:合计预计破碎率为2.36%
附我厂原煤车间主要转载点落差数据(实测值):
109筛子→刮板机……………………………………1号转载点(落差1270)
刮板机→104、106、博后筛……………………………2号转载点(落差3480—3660)104、106、博后筛→107………………………………3号转载点
107→201…………………………………………………4号转载点(落差1230,斜距1400)
201→跳汰机溜槽………………………………………5号转载点(落差960,斜距1030)
跳汰机→207……………………………………………6号转载点(落差1500,其中弧形筛到207为560)
207筛子→1米皮带……………………………………7号转载点
1米皮带→浅槽…………………………………………8号转载点(落差1400)
浅槽→212筛子…………………………………………9号转载点
212筛子→216筛子、217筛子………………………10号转载点(212到下行溜槽落差420—610,溜槽到216、217为2120,且溜槽水冲击较大,块煤与溜槽挡板冲击大)
108→优中仓……………………………………………11号转载点
201→打落地转折溜槽………………………………12号转载点(落差2900—3500)
第五篇:我们需要读点国学经典
我们需要读点国学经典,小学生也需要读。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读国学经典,是为了往世,承继历史,弘扬传统,更是为了将来,因为经典中蕴含着现代因素,昭示着未来。
有人曾这么诗意地阐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黄河长江,是万里长城,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是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我们,尤其是孩子们读国学经典,就会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我还想这么表达: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母亲的笑脸、温暖的胸怀、甜美的乳汁。我们,尤其是孩子们读国学经典,好比依偎在母亲温暖的胸怀,好比吮吸着母亲甜美的乳汁,在安全、温馨中拥有纯粹的心灵。
学者们以理性的方式阐释传统,比如美国的希尔斯。他说,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此,国学经典不仅是属于过去的,也是属于现在的,还是属于未来的。我们,尤其是孩子们读国学经典,就会拥有规范的力量,生成丰富想象的力量,焕发巨大的创造力量。
其实,孩子们是喜欢读国学经典的,当然,这需要我们的激励、开发和指导。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需要编写最适合孩子们读的书。这样的书,好比是凸透镜,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又最适合孩子们读的内容选取出来,产生文化聚焦。这是一件很难的事。现在,《国学经典特级读本(小学版)》已编写完毕,我以为还是适合孩子们读的。教师们已对这套读本做出了评价。我很赞同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评点,编者既有国学研究专家,又有一线优秀的特级教师,“他们了解儿童,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编写体例切合儿童,生动形象”。由于是“经典原文”,又有“特级注释”和“特级解说”,所以内容规范、准确,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由于有“经典故事”、“特级拓展”,所以内容生动、丰富,视域开阔,小学生喜欢读;由于还有“国学密码”,介绍了约400则国学常识,所以有足够的知识营养和精神营养。这样,《国学经典特级读本(小学版)》有分量,有一定的品位,又有较大的可读性。
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我相信孩子们在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中,随着国学经典,重温历史,随着时间的流淌,心灵丰盈,和祖国一起走进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