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时间:2019-05-14 23:4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篇: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

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形势来看,利率市场化将给村镇银行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村镇银行规模小、知名度低、吸收存款能力弱、人才短缺、独立自主经营权受干涉、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将会被放大。要解决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自身改革调整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我行在对策建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行差异化政策

1、存款准备金率差异化管理

央行可否参照县域农信社标准,在必要时降低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流动性风险;同时通过央行的相关融资工具,在必要时及时施以援手,缓解流动性问题。

2、利率市场化差异化管理

对于成立时间早、营业网点多、人员素质高、盈利模式多样化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为其设定合理的存款利率上限,避免其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垄断性经营;对于成立时间晚、营业网点少、盈利模式单一的村镇银行,鼓励其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从而在金融市场实现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

3、存款保险制度差异化管理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建立公众信心,从根本上突破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负债业务发展瓶颈。但存款保证制度保费对村镇银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建议实行差别保险费率,降低村镇银行的保险费率。建议主管部门有计划的组织为为数众多的村镇银行联合出资适度补充部分资金,并考虑使用银行上缴的税收资金补充存款保险基金。

二、放宽村镇银行网点建设政策

建议监管部门放宽条件,允许村镇银行在市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批准机构向市内延伸,扩大服务半径。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更有效的吸收存款扩充资金,从而更好的给“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三、适度降低银行业税收负担

目前我国银行业税负较高,具体表现在税率较高且同时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建议适当降低所得税率,逐步向国际银行业靠拢。我国对金融业征收营业税,建议适当逐步降低营业税率。

四、充分借助发起行优势化解风险,资源共享

与村镇银行相比,发起行的业务规模较大、营业网点较多,结算手段齐全,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发起行的资金优势,与发起行签订流动性协议以及通存通兑的业务代理协议,借助发起行的网点和渠道,方便客户存取款,吸引客户来村镇银行办理业务。发起行也可以在产品研发、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村镇银行丰富产品线,弥补村镇银行在业务方面的弱势,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及时化解流动性风险,弥补村镇银行动态资金缺口。

五、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

1、提升客户服务品质

利率市场化使资金的价格放开,促使员工尽快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主动营销,为客户量体裁衣,推销金融产品。同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争取在客户拥有数量和质量上掌握主动,努力挖掘顾客的贡献度,不断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赢取更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2、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小,对利率风险管理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缺少掌握利率风险管理基本原理、精通利率风险控制技术的人才。各种管理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村镇银行必须要赶快抓紧对人才的培养,为迎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做好准备。

第二篇:小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一、总体情况

6月8日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扩大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动区间,双管齐下着力阻止经济增速再下滑,向市场发出政府稳定经济增长决心的信号。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此外,上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至1.1倍,下调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至0.8倍。这是人民银行从2008年12月以来第一次下调基准利率,也是央行第一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随着央行下调存贷基准利率和放开浮动区间,各大银行的浮动利率于6月10日已经呈现。浮动后,最高的银行一年存款利率达到3.575%(调整后基准利率的1.1倍,浮动区间上限),最低利率为3.25%(调整后的基准利率),五大行仍维持目前的3.5%(调整前的基准利率),但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4.65%和5.1%。

目前按照最高限标准来执行的大部为城商行,广东华兴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青岛银行等多家银行为吸引存款,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75%,比五大行的3.5%高出0.075个点。北京银行虽然没有调整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但是却将活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即0.44%。

二、央行下调存贷基准利率和放开浮动区间的意义

(一)这种双管齐下的减息政策说明当前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的严峻性,政府希望用更有力度的信贷政策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使国内经济复苏。

(二)这次央行减息其实是一次不对称减息。因为,不仅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有很大差别,比如活期存款利率仅下降0.1厘,而5年期存款利率则下调0.4厘。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存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

(三)这样的不对称减息也是一次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这次不对称的减息,就是通过存款利率上浮及贷款利率下浮的区间扩张来缩小银行利差水平,减弱国内银行的政策性获利。

三、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存款利率浮动机制的推出,将使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议价能力下降,即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的可能加大。

各商业银行存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司类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而存款利率浮动机制的推出对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影响要大于对公司类存款业务的影响,因为储蓄存款的存款期限普遍高于公司类存款,商业银行长期贷款等高利差贷款也必须依托长期限的储蓄存款作为资金支撑。因此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实行,必然导致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利用新的价格武器抢占四大银行储蓄存款份额,造成储蓄存款业务市场整体竞争环境更加激烈。

(二)储蓄存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制后,商业银行将受到存款成本上升的困扰。

存贷利差的收窄将成为一种长期化的趋势,这将迫使商业银行拓展以中间业务为代表的其他非传统存款货币银行业务。可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彻底改变。

(三)存款争夺从暗到明。

之前,商业银行开发了很多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通过上浮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存款利率的上浮只不过是将部分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理财产品资金转换为银行存款,金融机构整体成本并不会明显提高。从长期而言,利率市场化开启,必然会加剧各家银行之间的存款争夺,银行之间的差距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拉越大。降息后,贷款利率降了,而存款利率如果不变的话,对银行的息差会有很大影响。但城商行存款少,压力不会这么明显,所以会更愿以高利率来吸引客户。

(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存贷降息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将下滑。此次降息后,净息差的萎缩对银行业绩形成了较强的压力,会进一步导致理财收益的下滑。

(五)竞争加剧,传统信贷业务发展受阻。

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冲击银行传统业务,减少利差收入。利差缩小,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促使银行改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然而此次降息对大型银行更为有利,因为大型银行的存款多,即使小银行把存款利率调高到最高的3.575%也比大银行的3.5%高不了很多,储户也一般不会因为这么小的差额而转移存款。

(六)积极影响:

1、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定价权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现在商业银行可以花很少的资源在定价上,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定价必将是商业银行资源投入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其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

2、从表面来看,存、贷款同步减息维持了名义息差,但扩大利率浮动空间,却让各家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见真章,从而促使金融部门更有效率地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有真实需求的部门,如产品有市场却告贷无门的中小企业等。这正是央行以减息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所在。

3、提高存款利率对小银行的影响不能一概定论。一般小银行的客户以中小企业居多,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银行在资金定价方面空间可观。但是,这与地方经济又息息相关。如果该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中小银行在当地的贷款议价能力较强,那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对于该银行的利润影响不大。但是,若当地民营经济不活跃,以大中型国企为主,中小银行在贷款议价中无定价权,那么一味地提高存款利率,显然不利于银行经营。

4、在央行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小银行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浮动空间来揽储,这样其竞争优势得以体现,市场上将出现差异化的利率分布,而这将显著考验银行的定价能力。然而,同时出台的降息政策有效缓冲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虽然影响深远,但是对于这一刻处于改革中的银行而言,感受要比没有降息政策来得轻一些,而且在没有给它们带来更大影响的前提下,给了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以时间和空间。

四、应对措施

(一)追随式利率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小银行跟随大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这种行为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因为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号召力比较强,小银行根据其价格参考定价,至少能保证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

(二)突出特色,做强自身的传统信贷业务。

在传统业务能力升级方面,中小银行将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大的考验并可能面临明显的挤出效应:一是为争夺市场,大型银行会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出现逆向走势,进一步降低行业整体利差水平(大银行的资金成本更低);二是中小银行通过机制和产品业务创新形成的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化经营优势,将受到价格竞争的直接冲击,经营转型的步伐将更为艰难。

(三)开发新金融服务产品,合理调整信贷资产结构,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目前,国外先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普遍在40%~60%。有些大型银行甚至更高,如瑞士银行的中间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美国花旗银行70%的利润来自中间业务。从国内上市银行来看,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能力偏弱,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高,而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又更显落后

(四)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利差的短期缩小,长期依靠传统业务的中小银行将面临较大打击,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其核心在于发挥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成本优势,回归服务中小企业的本性,走差异化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五)科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挑战的背景下,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加大投行、理财、资金托管等中间业务发展无疑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由之路。中间业务对资本消耗较少,在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的监管约束下,银行力求加强中间业务收入等轻资本消耗业务谋求转型。

(六)信贷产品和相关费用合理定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快电子化、网络化等多渠道虚拟化客户服务的建设。

第三篇:小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一、总体情况

6月8日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扩大存贷款利率的上下浮动区间,双管齐下着力阻止经济增速再下滑,向市场发出政府稳定经济增长决心的信号。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此外,上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至1.1倍,下调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至0.8倍。这是人民银行从2008年12月以来第一次下调基准利率,也是央行第一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随着央行下调存贷基准利率和放开浮动区间,各大银行的浮动利率于6月10日已经呈现。浮动后,最高的银行一年存款利率达到3.575%(调整后基准利率的1.1倍,浮动区间上限),最低利率为3.25%(调整后的基准利率),五大行仍维持目前的3.5%(调整前的基准利率),但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4.65%和5.1%。

目前按照最高限标准来执行的大部为城商行,广东华兴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青岛银行等多家银行为吸引存款,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75%,比五大行的3.5%高出0.075个点。北京银行虽然没有调整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但是却将活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即0.44%。

二、央行下调存贷基准利率和放开浮动区间的意义

(一)这种双管齐下的减息政策说明当前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的严峻性,政府希望用更有力度的信贷政策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使国内经济复苏。

(二)这次央行减息其实是一次不对称减息。因为,不仅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有很大差别,比如活期存款利率仅下降0.1厘,而5年期存款利率则下调0.4厘。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存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

(三)这样的不对称减息也是一次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这次不对称的减息,就是通过存款利率上浮及贷款利率下浮的区间扩张来缩小银行利差水平,减弱国内银行的政策性获利。

三、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存款利率浮动机制的推出,将使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议价能力下降,即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的可能加大。

各商业银行存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司类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而存款利

率浮动机制的推出对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影响要大于对公司类存款业务的影响,因为储蓄存款的存款期限普遍高于公司类存款,商业银行长期贷款等高利差贷款也必须依托长期限的储蓄存款作为资金支撑。因此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实行,必然导致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利用新的价格武器抢占四大银行储蓄存款份额,造成储蓄存款业务市场整体竞争环境更加激烈。

(二)储蓄存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制后,商业银行将受到存款成本上升的困

扰。

存贷利差的收窄将成为一种长期化的趋势,这将迫使商业银行拓展以中间业

务为代表的其他非传统存款货币银行业务。可以说存款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彻底改变。

(三)存款争夺从暗到明。

之前,商业银行开发了很多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通过上浮存

款利率吸收存款。存款利率的上浮只不过是将部分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理财产品资金转换为银行存款,金融机构整体成本并不会明显提高。从长期而言,利率市场化开启,必然会加剧各家银行之间的存款争夺,银行之间的差距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拉越大。降息后,贷款利率降了,而存款利率如果不变的话,对银行的息差会有很大影响。但城商行存款少,压力不会这么明显,所以会更愿以高利率来吸引客户。

(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存贷降息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将下滑。此次降息后,净息差的萎缩

对银行业绩形成了较强的压力,会进一步导致理财收益的下滑。

(五)竞争加剧,传统信贷业务发展受阻。

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冲击银行传统业务,减少利差收入。利差缩小,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促使银行改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然而此次降息对大型银行更为有利,因为大型银行的存款多,即使小银行把存款利率调高到最高的3.575%

也比大银行的3.5%高不了很多,储户也一般不会因为这么小的差额而转移存款。

(六)积极影响:

1、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定价权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现在商业银行可以花很少的资源在定

价上,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定价必将是商业银行资源投入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其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

2、从表面来看,存、贷款同步减息维持了名义息差,但扩大利率浮动空间,却让各家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见真章,从而促使金融部门更有效率地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有真实需求的部门,如产品有市场却告贷无门的中小企业等。这正是央行以减息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所在。

3、提高存款利率对小银行的影响不能一概定论。一般小银行的客户以中小企业居多,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银行在资金定价方面空间可观。但是,这与地方经济又息息相关。如果该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中小银行在当地的贷款议价能力较强,那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对于该银行的利润影响不大。但是,若当地民营经济不活跃,以大中型国企为主,中小银行在贷款议价中无定价权,那么一味地提高存款利率,显然不利于银行经营。

4、在央行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小银行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浮动空间来揽储,这样其竞争优势得以体现,市场上将出现差异化的利率分布,而这将显著考验银行的定价能力。然而,同时出台的降息政策有效缓冲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虽然影响深远,但是对于这一刻处于改革中的银行而言,感受要比没有降息政策来得轻一些,而且在没有给它们带来更大影响的前提下,给了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以时间和空间。

四、应对措施

(一)追随式利率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小银行跟随大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这种行为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因为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号召力比较强,小银行根据其价格参考定价,至少能保证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

(二)突出特色,做强自身的传统信贷业务。

在传统业务能力升级方面,中小银行将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大的考验并可能面临明显的挤出效应:一是为争夺市场,大型银行会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出现逆向走势,进一步降低行业整体利差水平(大银

行的资金成本更低);二是中小银行通过机制和产品业务创新形成的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化经营优势,将受到价格竞争的直接冲击,经营转型的步伐将更为艰难。

(三)开发新金融服务产品,合理调整信贷资产结构,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目前,国外先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普遍在40%~60%。有些大型银行甚至更高,如瑞士银行的中间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美国花旗银行70%的利润来自中间业务。从国内上市银行来看,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能力偏弱,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高,而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又更显落后

(四)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利差的短期缩小,长期依靠传统业务的中小银行将面临较大打击,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其核心在于发挥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成本优势,回归服务中小企业的本性,走差异化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五)科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挑战的背景下,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加大投行、理财、资金托管等中间业务发展无疑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必由之路。中间业务对资本消耗较少,在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的监管约束下,银行力求加强中间业务收入等轻资本消耗业务谋求转型。

(六)信贷产品和相关费用合理定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快电子化、网络化等多渠道虚拟化客户服务的建设。

第四篇: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转型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以贷款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以及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实现经营转型和发展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与时俱进、以变求存的必然选择。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市场更完善,金融体系更健全,银行之间揽储竞争力增强,存贷利差收窄,利率风险增加,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产生了内生动力。通过与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经营现状的分析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应坚持以创新为手段,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加强市场及同业信息研究,不断拓宽业务新领域;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优化组织结构,改造营业网点业务模式。尽快改变以收入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新兴金融业务作为新的战略选择。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有所提高,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比例管理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对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仍然属于一种比较初级的管理模式,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离2003年新巴塞尔协议监管要求相差更远。因此,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利率风险水平控制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事先制定所愿承受的限度之内,并尽可能提高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即将实现在一定利率水平上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终目标。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以货款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以及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实现经营转型和发展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与时俱进、以变求存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战略导向、风险管理和业务支持体系并不能完全有效地促进业务转型。

第五篇: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分析及建议

随着2000年9月21日外币贷款利率的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将呈加速之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将我国利率进一步改革的进程安排得十分紧凑.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目前我国的这种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

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二、为利率市场化积极创造条件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1)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2)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3)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1)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而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利率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银行和企业的改革状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放松管制,即放宽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和企业的市场化进程。(2)明确利率调整目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而不是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只有从国民

下载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镇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率市场化下全球的应对策略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和几乎所有债券市场上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以及国内外币存款的利率都已经放开。当前,我......

    中国农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应对

    中国农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应对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虽然从近些年的盈利状况来看,盈利颇丰,但是这种盈利依然......

    利率市场化调研

    利率市场化调研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12年6月8日和2012年7月6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及浮动区间进行了调整,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将引导金融企业和个人进入一个全新自由的投资理财空间。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是当前面临的......

    利率市场化步步紧逼 银行如何泰然面对

    利率市场化步步紧逼 银行如何泰然面对 经历首次非对称降息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6日均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3.25%,保持原有浮动空间;招行、民生、光大等商业银行将......

    村镇银行发展对策探讨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分析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分析 河南新野建信村镇银行 陈宇 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非常荣幸参加“欧洲货币”的中国会议,感谢会议的主办方:中国银行、欧洲货币集团、汇丰银行hy;,也感谢会议的其它支持者。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有效运作金融市场(MakingFinancial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