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时间:2019-05-14 23:5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第一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摘要】文章站在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角度上,对云南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对1991-2011年的数据检验,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金融支持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目前还是云南旅游业的一种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充分运用产业内在要素的投入,同时,从融资模式来看,间接融资依旧在发挥主要的作用,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云南 旅游产业 金融支持 协整关系

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作为云南省的特色产业,正在迅速突起,旅游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的研究将针对以往文献中的不足之处,从金融支持对云南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来展开分析,在分析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希望对未来的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想法。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有众多学者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尚处于快速成长期,各地在旅游业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鉴于本文研究的地域性,文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多数文献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点,主要论述影响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存在融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运用金融支持促进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胡永政,胡庆龙(2007)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个金融支持乏力的“规模瓶颈”[1]。叶春明,赵宇华(2009)认为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2]。郑才林,林明恒,胡峰(2009)提出了金融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措施,他们认为海南需要创建更具活力的金融体制机制,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饶文津(2010)通过实证的角度认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相关性,探讨了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4]。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0)以武夷山旅游经济区为研究基础样本,就当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如何助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如何加强两岸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5]。那铭洋(2012)认为旅游产业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导致相关发展面临大量问题。寻找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必须抛开传统的放贷模式,在金融创新中寻找增长点[6]。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文献从云南的角度论述金融支持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郑云波,沈鹏飞(2008)通过分析迪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支持与旅游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观点[7]。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以云南丽江金融支持旅游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当地应当拓宽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筹融资渠道,推动创新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方式,着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8]。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大都是集中于商业性金融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现有文献对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对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对云南特色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仅限于简单描述,并没有从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际承接模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数量较为有限。

二、云南旅游产业金融工程支持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0年,云南旅游总收入为5.87亿元,而到了2011年,旅游总收入为1300.3亿元,这个数字比1990年增加了221.45倍。2011年,云南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39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接待国内旅游者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95.7亿元,同比增长30.4%;旅游业总收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29.7%。①

可见,“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呈现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为了实现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思路,云南旅游产业正在不断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云南旅游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买进,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是提升旅游项目吸引力、拓展云南旅游市场的关键。

但是,就云南当前的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模式现状而言,一方面,云南省的金融机构依旧是工、农、中、建的这四大银行占有重要地位,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中并没有很好利用证券行业来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关于云南省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上是存款、贷款和某些中间业务,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何树红,刘玉清,2011)[9],金融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比较乏力。

三、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为金融业的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另外,金融支持模式的多样化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本文试图分析云南旅游产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比较的一致性,采用了旅游总收入来衡量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金融深化比率来表示金融规模地增长情况。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本文运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云南金融资产的配置状况。本文运用模型(1)来表示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长期数量关系。

Tourismt=α1+β1Financet+μt(1)

Tourismt表示旅游总收入,Financet表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α1表示常数,β1表示金融市场发展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μt代表随机误差项。在这部分实证分析中,模型(1)中的所有数据均是云南省的年度数据,来自于199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一)平稳性分析

本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在这里,本文运用Eviews6.0来对所有变量展开ADF检验,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异方差性,在对所有变量取了对数之后,再进行实证分析。

从表1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中的所有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而言,其一阶的差分序列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说明各个样本序列存在明显的1阶单整现象,也标明云南省1991~2011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两个时间序列表现出突出的非平稳特征,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需要展开协整分析。在以上验证旅游产业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均为之后,本文需要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现象,这样,本文打算运用方法来进行讨论。

(二)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的长期数量关系

1.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之间的协整检验。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表2的结果:

从表2回归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模型(1)的常数项和对于被解释变量呈现出明显地显著影响,其参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值。从回归系数来看,系数均为正数,同时,系数值较大,金融市场深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回归系数为6.167308;说明每当金融市场深化1%,旅游业的收入就会提高6.167308%。另外,靠近于2,而的值较大,达到了0.922375,说明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本文在保留上述回归残差序列之后,展开,其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意味着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一种特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之后,来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它是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内容。本文的误差修正结果如下:

从表4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变量的符号与其长期均衡的符号表现为一致性,而值也没有问题,其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号,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而对于模型的显著性而言,短期内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从影响系数来看,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规模每增加1%,本期旅游业发展可以显著的提升0.526284%;而滞后一期的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却存在阻碍作用。此外,由于短期调整系数都不显著,这说明金融市场深化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修正效果不好。另外,回归的值较低,标明模型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效果不佳。

3.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如何确定因果关系检验中的滞后期数是一个关键的内容。一般而言,滞后期数量的多少会对因果性判断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这里,本文打算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做出判断。

根据表5中计算结果,滞后期数量应当确定为4阶。

从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不是金融市场深化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市场深化却是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对于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而言,云南当地金融市场的变化明显领先于本地旅游业市场的改变,这和前文模型(1)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云南本地金融市场深化可以显著的提升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从长期来看,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与旅游总收入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但是,短期而言,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和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它们应该具有均衡关系。

同时,本文还得出金融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这些都说明金融资产规模地扩大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强助推力之一。但是,关注云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必须重视金融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为了更好的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云南需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而又与国家金融发展和云南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协调关系的金融组织体系。这样,可以很好的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提供“支持”,做到最好的给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就是最优的。从金融支持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云南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金融业对于以丽江为代表的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智勇,赵越,2007)[10]。但是,从云南整体的状况来看,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资产组合中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缺乏可供用作银行贷款担保的固定资产,且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第二,云南的金融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体现在推动产业内相关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的优化,做好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云南旅游产业也可以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积极做好旅游文化市场营销,提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品牌设计和推广创新、强化区域整合营销创新等创新策略(何池康,2010)[11]。

第三,云南必须大力拓展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云南通过间接融资对旅游产业产生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地,但是,云南现代化的金融市场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旅游企业也不能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筹资形式来改变企业内部的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从中国现在旅游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大部分的知名企业均集中在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例如锦江酒店、宋城股份、北京旅游以及黄山旅游等。而云南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旅游上市企业,但数量始终非常少,仅有云南旅游和丽江旅游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这也间接表明云南旅游业还没有运用直接融资形式来对旅游业形成支持作用,利用资本市场筹措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节奏依旧较为缓慢(王智勇,赵越,2007)[10]。可见,云南当地的旅游企业在积极开拓融资方式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建立适应旅游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来达到多样融资方式并存的目的。

第二篇:金融产业发展调研分析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强市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现。如何推进我市金融产业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最近,针对我市金融业发展这一课题,我们到有关单位、部门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

一、我市金融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典当、信托和租赁业,在我市主要表现为前五种。近几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金融工作的政策部署,积极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创新,金融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一)金融业规模发展壮大。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自身实力大为增强。2006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市级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702.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86亿元、贷款余额483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41%、56%、104%和111%。保险业2006年实现保费收入11.58亿元,较2003年增长57%。证券营业机构2006年股票、基金及权证交易量实现87.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9%,今年1-5月份实现交易量204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133%。担保业和典当业有了初步发展。到2006年底,全市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达11家,总注册资本金1.1亿元,累计担保金额3.2亿元。典当行达三家,业务开展良好。

(二)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以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商业化改革,2006年银行业实现利润7.5亿元,而2001年亏损4.4亿元,不良贷款率比2001年下降了19.2个百分点。省银监局评选的良好银行中我市有3家入围。昌润典当公司自成立至今,没发生过一笔呆坏帐,2006年昌润典当公司在全省96家典当行年审汇总中,排名第6位。

(三)金融改革和创新步伐加快。2003年11月,城市信用社成功并入华夏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进展,8家农联社获准发行了3.2亿元的央行专项票据。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完善,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保险企业推行的契约式联防保险,得到了保监会的充分肯定。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到2006年底,全市银行机构保函余额2.28亿元、保理余额5.35亿元、国内信用证余额1340万元、国外信用证余额9084.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0.23亿元、1.69亿元、1240万元和4224.5万美元。

(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增强。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2002、2004和2005年积极牵线搭桥,召开了三次大型银企合作洽谈会,共签约资金320.97亿元,涉及74个项目和138家企业,实现了银企双赢。2002年到2006年,年均贷款增加51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加贷款52.5亿元。特别是工商银行**分行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工商银行二级分行经营30强,2006年名列第16位,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22.5亿元,占全市所有贷款新增额的42.9%,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2003年以来,各保险公司为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共计2726.6亿元,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保险金12.3亿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的作用。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先后组织开展了净化信用环境系统工程、诚信金融创建、金融安全区建设、信用**建设等活动,有效改善了全市信用环境。2005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把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纳入了对各部门和县级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2006年下发了《**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开展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评选活动,进一步优化了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2006年,高唐县被评为省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市金融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金融的现代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金融实力差,资源相对不足。金融业增加值总量(13.42亿元),仅是济南市(122.8亿元)的10.9%,增速比济南(22.5%)低10.5个百分点,比gdp增速低5.3个百分点,贷款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低于滨州近20个百分点。除按行政区划设立的金融机构外,我们缺乏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的有10家,我市仅有华夏银行一家。地方性银行只有农村信用社。证券营业机构只有齐鲁证券一家。担保业实力太小,2006年,我市11家信用担保机构中,有5家未开展任何业

第三篇:云南旅游产业集群问题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集群问题分析

【摘要】云南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在旅游产业上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如今,云南旅游产业体系已较为完备,并对云南铁路、民航、餐饮、宾馆、商贸、文化事业的拉动作用突出带动了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成为了支撑云南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其中较高企业聚集度的云南旅游企业的国际集团化发展成为增强云南旅游企业实力的有效途径。此外,云南旅游产业的集群文化也初见端倪,昆明的《云南映象》、大理的《蝴蝶之梦》、丽江的《丽水金沙》、西双版纳的《勐巴拉娜西》等大型歌舞聚餐,体现云南旅游集群发展中的文化品味与内涵。当然,云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随之产生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所以,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云南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问题对策

【正文】

21世纪是一个市场化、技术化、生态化、消费化、个性化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价值观的改变,旅游这一需求将从传统的旅游方式向着多样化的旅游方式转变,新的旅游需求类型也随之出现。而21世纪以来云南旅游业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现今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云南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并已基本形成体系,且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旅游业现已成为云南省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云南历来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荟萃了大量各种类型且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如“四季如春”的昆明,“白族之乡”大理,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黎明之城”景洪,有“天然森林公园”和“动植物王国”之称的瑞丽等等。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60余处,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国家级、省级、州市级自然保护区111余个。从白雪皑皑的冰川,到四季常青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风光,几乎浓缩了从最南端到最北端的所有景色,所有的这些景色都让人无限憧憬,朝思暮想,流连忘返。也就是它们共同构成了云南绮丽景观的独特优势。

(二)文化资源

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得益于其秀美奇特的自然景观,还依托于其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风情为基础。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等,而这些风格独特,古朴自然,历史悠久的多元文化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三)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引进了许多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了云南省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水平,加快了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也为云南省融入东南亚旅游圈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云南省发展国际旅游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

场空间。为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纳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同时,随着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的需求随之增加,这也将为云南省旅游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纪元以后,云南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产业规模和基础社会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利用邻近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建设国际大通道,配合云南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和水运建设,与周边国家和国内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并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形成了包括景点、文化、交通业、餐饮业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云南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三线、五区”的基本格局,“三线”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东南旅游线、滇西南旅游线和滇西北旅游线;“五区”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以丽江为中心的滇西北旅游区、以大理和瑞丽为中心的滇西旅游区、以景洪为中心的滇西南旅游区、以建水和罗平、丘北为中心的滇东南旅游区。同时也向国际国内推出了“四地、六大产品、就想重点工程”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四地”即在建设昆明中心旅游城市的同时,重点建设大理、丽江、景洪、瑞丽等四个二级旅游城市;“六大产品”集中体现了有云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态,其中包括世界罕见景观的观光旅游,四季如春温和气候的度假旅游,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旅游,雪山旅游,热带动植物旅游,丰富多彩的综合娱乐旅游等;“九大工程”是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支撑的工程项目,包括旅游目的地工程,旅游度修区工程,旅游集散地工程,旅游骨干企业工程,旅游地面交通工程,旅游则物工程,旅游教育工程,旅游促销工程和云南旅游救援中心等。如此一来,已形成的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旅游城市功能综合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健全,再加上旅游综合运输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也为云南“十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由于云南特有的气候类型、绮丽的风光、风格各异的民族风情、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我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云南旅游部门估计,2010年底,云南旅游业总产值占全省全年生产总值的10%以上,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云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云南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猛,然而旅游企业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使得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开发后保护力度不够,造成许多旅游景区和景点的旅游设施和自然环境都超负荷运转。同时还盲目效仿人造景观,导致景区和景点负荷退化,从而难以推出新颖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也使得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旅游业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云南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一些地区

缺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在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同时对生物资源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的现象时常发生,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甚至毁灭的悲剧,这将严重地阻碍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给生态旅游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地方传统文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因为旅游产品结构的单一,旅游市场促销力度不大,所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表现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从而导致民族传统文化极度褪色。为了迎合大量旅游者的爱好,开发商便让当地的传统习俗以及一些仪式改变了原有的功能,使之成为商品,纯粹的只是将习俗礼仪为游客表演一番,更有甚者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多年一次神圣的宗教礼仪时,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包装成为商品出售给旅客,使得这些原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变得商品化。

四、对云南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

从地理环境来看,云南不仅仅处于长江、怒江、澜沧江、伊洛瓦底江的上游,还是珠江和红河的发源地。所以云南的生态及环境状况不仅仅对我国东部地区有重大影响,对东南亚的国家也将产生重要作用。目前,由于个方面原因,云南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使得加强云南生态保护成为云南今后可持续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二)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云南省政府提出,在充分发挥云南旅游资源优势,注重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快精品名牌旅游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力争经过5—10年培育和建设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精品名牌旅游产品,具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节会赛事活动,具有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名牌旅游企业,使云南旅游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还应该优化产业结构,注重系列产品、项目的发展,这样才能加快旅游产品向名牌化发展。

(三)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及效率

随着旅游产业体系发展并能与之相互促进的便是社会综合服务体系。若要使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更好,就必须彻底改善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软件环境,即建设高效率的高质量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变化与游客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

(四)保护民族文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树立保护是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的开发是最有效保护的新观念。虽然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其目的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却是不可或缺的。在开发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发展,至少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形成或遗留下来的,现在的我们应该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意识到它存在的价值。

总之,当前云南省旅游业正进入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转变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使云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严杰.《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J] 企业技术开发,2010-08

(16)

[2] 黄磊.《培育旅游产业集群 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 [J] 经济问题探索,2007(02)

[3] 晏钢 杨伟.《云南与周边国家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 董棣 张松.《促进云南旅游业大发展的政策建议》 [N] 云南日报,2006-04-27

[5]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云南旅游发展形势》 [EB/OL]2011-03-11

网址参考:

第四篇: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意见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意见 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无锡银监分局

市外经局市中小企业局

(2009年6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

各银行与园区要积极对接,足额授信,按期放款,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加大服务外包企业信贷投放

各银行要不断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针对服务外包企业发放贷款,积极做好服务外包企业项目开发、设备引进、人才引进和流动资金的信贷服务。

三、发展多种银行信贷产品

各银行要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开发质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学员培训学费贷款(并给予贴息支持)、并购贷款以及贸易融资产品等适合服务外包企业的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满足服务外包企业融资需求。

四、建立银行专营服务机构

各银行要全部设立服务外包中小企业专营服务部门或机构,提高对服务外包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鼓励银行在园区设立重点服务于服务外包企业的分支机构,提供专门服务。

五、设立园区自助银行网点

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各银行要根据园区的建设情况,合理规划布点,及时设立自助银行,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适当提高信贷风险容忍度

服务外包是新兴产业,很多企业的发展处于初创阶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各银行对于基本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适度放宽授信质量考核要求、授信审核条件,建立适合服务外包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估和奖惩办法,适当提高信贷风险容忍度。

七、发挥园区资产担保作用

各园区充分发挥多年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担保作用,落实登记和评估手续,为本园区内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或反担保支持。

八、发挥担保机构担保作用

各市(县)、区指定1-2家担保公司,为本地区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服务。引导市再担保公司为担保公司的服务外包企业贷款担保提供再担保。

九、推动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鼓励和引导服务外包企业上市,借助资本市场提升服务

外包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将进入国内服务外包50强的企业列入上市重点扶持计划,重点指导,重点推动。各园区分别列出3-4家潜力大、前景好、入围“123”计划的骨干服务外包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给予重点培育。

十、推动优质企业发行债券

鼓励发展前景好、资信优良的服务外包企业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各银行和证券机构积极帮助服务外包企业做好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的发行承销和推介服务。

十一、引导创投企业参与投资

根据《无锡市创业投资引导发展专项资金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无锡市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暂行办法》规定,用好创投引导和补偿资金,鼓励创投机构投资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加快优秀初创企业成长壮大。

十二、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大力发展科技保险,积极推动保险公司提供适应服务外包企业产品研发、技术设备出口、出口收汇、商账追收等业务特点的保险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

十三、强化融资服务平台功能

强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提供信用担保、信用评级、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上市等融资服务,并为企业提供发债辅导、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咨询服务,为服务外包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

十四、加快服务外包信用体系建设

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要加快开展服务外包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促进企业和银行建立长期的信用关系。

十五、提高外汇业务服务水平

加强外汇政策宣传,提高结汇效率,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外汇收付和资金汇兑的便利化。适当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外汇收支审核手续。加强对企业收汇情况的分析、监测和指导。

十六、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培育

促进企业对照信贷基本申请条件,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强化企业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七、搭建政银企互动合作平台

加快建立完善企业融资信息库,及时向银行推介企业信息和融资需求。定期组织我市重点扶持的服务外包企业与银行进行对接活动。加强跟踪服务,对服务外包企业贷款进行专项统计和监测分析,及时跟踪和调研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情况。

十八、加强对金融机构奖励引导

根据《无锡市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各银行支持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新增贷款进行考核奖励;根据《市政府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锡政发„2008‟36号),对投资服务外包企业项目金额达到一定

比例的各类投资基金进行奖励,对为服务外包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金额达到一定比例的担保机构进行奖励。

第五篇: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思考

关于对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 的思考

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坐落于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腹地,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5年,西峰成立县级市,2002年撤市设区。全区现辖5乡2镇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856个自然村、15个社区;总人口37.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1万人);总面积9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24万亩,山、川地14.8万亩),境内沟塬交错,植被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500毫米,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雨养旱作农业区。

一、扶贫开发工作背景及现状

西峰区自1986年开始扶贫攻坚,1996年整体解决温饱;2002年国、省扶贫政策和资金中断后,全区上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老区精神,坚持不懈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我区被列为六盘山“天窗”县(区)之一,2013年被列为省级“插花型”贫困片带扶持范围。目前仍有贫困户4585户,贫困人口1.83万人,贫困面7.12%。今年以来,在省、市各级领导关怀支持及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上下全力开展扶贫攻坚,走精准扶贫之路,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初显成效。

二、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现状

由于我区不是国扶省扶重点贫困县区,贫困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资金短缺。去年以来,为了破解这一制约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时积极学习兄弟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决定在10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领导,政策护航。区上成立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扶贫办设立互助资金监管办公室,乡镇设立了扶贫工作站,各试点村均成立了村级扶贫互助协会,配备了大学生干部。讨论出台了《西峰区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扶贫贷款资金管理细则》、《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规划》、《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7)》。区政府向国开行兜底承诺,区财政列支100万元作为担保金注入担保公司,由市经投公司在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为我区贷款1000万元。

二是严格选村,精准定户。按照“1+9”试点模式和5个选择试点村的标准,选定新庄村为区抓试点村,罗杭、湫沟、左咀、铁楼、沟畎、东坪、老山、芦子渠、田畔等9个村为乡抓试点村,实现了乡(镇)试点工作全覆盖。贷款资金拨付我区专户后,我们在1个工作日内将贷款资金拨付到试点村扶贫互助协会专账,由乡村负责投放到467名农户手中,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其中贫困户占60%以上。单笔贷款2万元及2万元以下433户,单笔贷款2-5万元34户(大户带小户)。

三是多措并举,降低风险。紧密跟进贷款资金后续管理工作,安排专职人员进乡驻村严格抓好扶贫互助协会财务管理及跟踪问效。聘请种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了田间、地头、圈舍现场指导为主,集中授课、座谈交流同步开展的方式,结合试点村产业特点,持续开展“143”技术到户培训,共培训养殖户300余人,种植户450余人,技术员、防疫员30余人,使受训农户掌握了致富产业技术技能,确保贷款户在春耕生产中利用培训过的技术技能科学经营,取得经营实效。

一年的实践证明,建立“一体系四保障”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机制,采取五户信誉联保、“双联”干部担保,“143”技术到户实保,风险防控措施强;贷款条件优惠,按年结息,贷款审查效率高,农户使用便捷,放款速度快;充分发挥了政府组织优势,实行全程公开透明公示制度,可复制性强,易于推广。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不是简单地发放贷款和扶持产业,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政府“一头热”的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变政府过去包办代替为指导服务,实现“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为“今天主动参与我要干”的思想观念大转变,从而彻底根除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群众树立“借鸡下蛋、下蛋还鸡”的创业意识,推动群众依靠贷款资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扶贫攻坚暨“双联”行动推进大会上对我区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计划4年争取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4.9亿元,把这项工作作为我区今年减贫摘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即知即改的重要任务。继续按照“先抓试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区推广”的工作思路,争取落实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2000万元,新增24个试点村,共在34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占全区行政村总数34%,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三、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资金来源仍显单一。一方面,我区2014年计划争取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2000万元,按照单户贷款额度在2万元及2万元以下计算,仅能覆盖1000余户贫困户,而我区现有贫困户4585户,覆盖率约为22%。另一方面,全区直接面对贫困农户的准金融组织仅有村级扶贫互助协会,扶贫贷款资金来源局限于国开行,没有其他银行的资金投放。二是金融支持深化程度不够,到户贷款贴息覆盖率不足。一方面,我区金融扶贫产品缺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近年来金融扶贫的主要抓手仅有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同时由于我区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区,也没有双联惠农贷款的投入,多年来处于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资金“双缺”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到户贷款贴息资金较为缺乏,今年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为我区整村推进项目村配套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贴息期限只有1年,而国开行扶贫贷款最长期限为2年,且仅涉及8个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覆盖率24%。

三是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风险防控机制有待加强。一方面,尽管我区村级扶贫互助协会严格按照金融行业财务管理标准运行,使用互助资金管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但未与业务主管部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担保手段较为单一,“5户联户信誉担保+双联干部担保+财政工资担保”的“三选一”担保模式,虽然降低了农户贷款“门槛”,也降低了贷款资金风险,但是双联干部的数量毕竟有限,财政工资担保更是“一人难求”,大多数贷款户只能依靠本村亲朋好友联户担保。按照每村有50名贷款户计算,需要担保户250户,而我区部分规模较小的行政村,全村户数不足300户,面临担保力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143”技术到户培训、公办担保公司担保、农业保险推行等风险防控机制虽然已经健全,但进展程度不平衡,如农业保险介入深度不够,覆盖产业种类较少。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贷款总量,拓宽贷款资金来源。通过突出抓好34个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的产业增收、能力建设、技术到户、民主管理、参与式扶贫等体制机制创新,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进一步增强国开行加大贷款资金投入的信心,坚定其他银行向我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投放贷款资金的的决心。

二是优化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贷款供给,争取贴息资金扶持。探索改进扶贫贷款资金投入方向,重点支持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贷款资金优先投向扶贫对象,优先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行以“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扶贫贷款资金”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以贷入股,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丰富增收渠道。支持家庭农场、明星示范户等“职业农民”的信贷需求,通过适当放宽产业大户的贷款限额,提高他们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同时将帮扶效果与第二年申请贷款限额挂钩,建立奖惩制度,推广“大户带小户”及“致富一户,带动一片”发展模式。努力向上争取国、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扩大到户贷款贴息受益面,降低贷款户使用贷款成本,提高贷款农户收益率,激励农户利用贷款资金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提高扶贫互助协会服务水平,强化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扶贫互助协会贷款资金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财务管理与手工账务管理同步运行,逐步实现担保措施合理化、多样化,逐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加大保险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和范围,积极开发保险品种,将保险责任扩大到包括暴雨、暴风、洪水、冻害、常见病虫害、大规模疫病等主要大灾,丰富种养业保险品种,切实降低贷款资金风险。

下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转移论文 金融支持论文(最终定稿)

    产业转移论文金融支持论文 略论金融如何支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析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析中国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1-03-24旅游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在当前国家加快产......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摘要(共5篇)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摘要   正文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2012年01月03日14:48    复制链接打印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全省“科教兴旅”战略,充分发挥旅游科研工作对旅游产业......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审查稿)(定稿)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审查稿)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族风情、高原低纬度的多样性气候、多样化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与东南亚和南......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云南省旅游局 二〇〇九年九月 一、云南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

    关于金融支持定西市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金融支持定西市马铃薯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 导意见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

    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供稿) 2009年5月19日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本木食用油料树种,其茶仔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联合国粮......

    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发布时间:2011-2-18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本研究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分析来解释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