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全世界人们长期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和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粮食生产环境恶化、种粮成本不断提高和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等问题。在当前黑龙江省粮食连年丰收的前提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和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以推进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粮食产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30-02
一、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分析
(一)粮食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边疆,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以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粮食供给全国1/6的人口,在全国粮食主产区中牢牢稳固了“排头兵”的地位。
1.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足的耕地面积成为黑龙江省固守产量大省头衔的有力保证。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2004年开始,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落实“一免两补”等惠农富民政策,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维护种植面积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播种面积迅速增加,从2003年的786.3万公顷增加至2012年的1 151.9万公顷。
2.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黑龙江省1949―1982年的33年间,全省粮食产量年均递增2.1%;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年均递增7%;1990年以来增产明显,且产量基本稳定;进入21世纪以后,粮食产量更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09年开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重大部署,黑龙江省正式启动了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目前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4 000万吨以上,粮食商品量3 200万吨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 570万吨,粮食商品量达到4 465万吨,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丰收,首次超过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的河南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夺得全国双第一,粮食总产达到5 76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
3.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黑龙江省作为产粮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合理,大型优质客户资源丰富,为粮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全省农产品加工量达到3 500万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 7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150户。全省种植业基地面积发展到8 600万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禽、乳品和山特产品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二)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省在发展粮食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粮食产业发展的步伐迈的还不够大,与农业大省的发展定位尚有差距。
1.粮食生产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开垦、放牧和大量的建房,忽视了对黑土地的保护,导致耕地被毁,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大量流失。据有专家预测:黑土地水土流失如果不加快治理,再过40年,北大仓的黑土地将不复存在。
2.种粮成本不断提高。近几年,虽然国家支农力度加大,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但受种粮农资价格、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8%―9%的速度攀升,粮食纯收益呈下降趋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粮食生产受到威胁。
3.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目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速度、产业化程度均属于较低的省份之一。拥有资源优势的黑龙江水稻产区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区,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拥有巨大粮源优势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大收益。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5 012.5万吨,加工总量为1 040万吨,占比仅为21%。黑龙江省虽是产粮大省,却不是粮食加工强省,与国内先进省份在加工能力、精深加工程度上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农产品的开发都还停止在“原”字头上,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产品。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支持模式
(一)粮食信贷业务支持模式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综观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对粮食产业的支持模式也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
1.粮食信贷业务初步建立(1994―1998年)。1994年农发行成立后,粮食信贷业务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性任务的企业,这些粮食信贷业务依据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执行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任务,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
2.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运行(1998―2000年)。1998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重大调整,农发行粮食信贷政策也出现了相应调整,成为专司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调销、储备等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该阶段农发行发放的粮食贷款全部是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贷款实行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了农业发展。
3.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2000―2004年)。2000年开始,国家调整了保护价粮食收购范围,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先后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开始了粮食市场化改革。该阶段,农发行坚持市场定价,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收购,满足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资金需要。
(二)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支持模式
2004年5月开始,全国范围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所有粮食品种不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除了中央、地方储备及调控等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外,其余均由粮食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市场机制在粮食生产流通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最终确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其粮食信贷范围、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储备贷款、粮食调控贷款、粮食收购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多主体并存的粮食信贷业务综合服务的格局。
总体上看,农发行各发展阶段的支持模式都是以支持粮食产业全方位发展为基本目标,支持粮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了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及调控市场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信贷资金支农助农的作用
1.全力支持粮食储备规模有效增长。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或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效果,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可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在储备粮资金供应上,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足额供应,努力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以确保储备粮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2.做好市场性收购资金的投放工作。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适应粮食市场变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按照市场定价、企业自主、理性入市的原则,积极支持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自主经营,参与市场性收购,强化市场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确保国家制定的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3.加快产业化龙头及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经实践证明带动农户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最有效途径。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使其成为推动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综合功能
1.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业保险的参与和扶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黑龙江垦区得到了尝试和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互制保险模式。但由于该模式主要是针对黑龙江省农垦系统,覆盖全省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鉴于此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以充分发挥其政策导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向功能。
2.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业务。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可由其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更好地吸引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粮食产业发展中来,进而改善农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为国家粮食安全创造条件。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应把农业贷款担保业务作为今后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全省粮食产业发展风险高的后顾之忧。
3.设立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国家为改变农村金融市场日渐萎缩的不利局面而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的精神,抓住时机,准确把握村镇银行的准入政策,积极筹建并成立有利于扶持“三农”发展的村镇银行,并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投行业务
1.开办农机金融租赁业务。黑龙江省具有开展大型农机设备融资租赁的条件和环境,在大型农机具方面一直保持着刚性、线性需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对农机需求旺盛,农机化工作一直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趋势,这些均为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提供条件。
2.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发展粮食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为全省发展粮食产业搭建的融资平台主要是以贷款为主的债权形式,难于较快实现向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发展农业投资基金业务,创新融资方式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成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建设
1.完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各种信贷管理制度,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各项制度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规范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快信贷上报的速度、简化信贷受理的程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黑龙江省农发行机构粮油信贷业务已由传统的流通领域逐步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整个产业领域延伸,随之而来的信贷风险也由单一风险向多元化风险转变。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有效提高粮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3.实施工作考评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粮油信贷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科学的工作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激励和惩罚运行机制,尽快建立以政策目标实现为主要内容的、权责利相结合的、不同层次的经营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 白钦先,王伟.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 甘绍群.“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研究[J].武汉金融,2004,(3):34.[3] 宫海鹏,胡胜德.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7):30-31.[4] 张玉华,等.黑龙江粮食持续增产面临多重挑战[N].中华工商时报,2011-08-24(2).[5] 李钧,等.粮食供求形势及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研究[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7):30-32.[责任编辑 王 莉]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探讨
当前形势下,支持农业基础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举措。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 金融 机构,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宏观 经济 形势的需要,为支持新 农村 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农发行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现状,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推进农村经济 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农发行提出新期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要建立 现代 农村金融制度”,并明确提出了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这些要求为农发行信贷支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也为农发行在支持“三农”中切实加大力度、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的 历史 发展阶段对农发行改革发展提出新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发行提出了“办好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和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新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立足“三农”谋发展,把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促进生产条件改变、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支柱和骨干作用。
(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农发行进一步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作用提出新要求。当前形势下,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与农发行的信贷业务都是密切相关的,农发行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贡献。因此,农发行应把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认真履行职责和一项 政治 任务,抓好落实,有所作为。
二、农发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一)合理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重点投向
一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发展上,要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切实履行支农职责,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并根据当地政府的财政实力和实际项目,以及农发行信贷计划,发挥整体优势,集中信贷规模做一些立全局、看长远、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性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要把握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找准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加大信贷投入,切实解决社会关注、政府关心、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重要项目及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地方财政实力大小、风险承受强度等因素,确定信贷支持的先后顺序。当前要首先要支持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中所列重点领域、行业中符合我行业务范围的项目。其次要支持信用环境好、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较足、可用财力充实的地(市)以及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第二还款来源有保证、资产质量好的项目。
第三篇: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
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1-8-11信息来源:《商业经济》2008年第7期
文/梁彦君辛立秋
外向型农业是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包括高新农业技术)为核心,进行农业生产诸要素跨国界、跨地区优化组合,迅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高市场占有率以及高增值率的农业经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发展外向型农业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性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在支持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其发展定位的转变,支持农业的功能趋于弱化。
一、国外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
(一)美国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情况
美国的商业性金融包括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等私营金融机构的农贷以及个人和经销商的贷款。美国近90%的商业银行经营农贷业务,尤其是设在小城镇的4000多家商业银行,农业贷款一般占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地理位置等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设在主要金融中心的大银行一般向从事畜禽生产企业和全国范围内的特种作物提供资金,同时,允许设立在分支行的州对大农场乃至小的农业企业服务,特别是为农工联合企业和农产品出口贸易融通资金;设在小城镇的商业银行主要向农户或农场提供贷款,被称为乡村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只提供农业长期贷款。
(二)德国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情况
德国的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各银行都可提供农业贷款,其中储蓄银行共有477家。截止2004年底,其信贷资产规模为22840亿欧元,在农村信贷市场的份额为35%左右,是农村信贷的第二大供给者。
(三)印度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情况
商业银行是印度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但是流向农村的信贷资金从未充分满足农户的需要,因此,印度政府在1969年至1980年依据《银行国有化法案》进行了两次银行国有化运动,直接控制国有银行,并强制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和网点。这一政策的推行与实施,使得印度商业银行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网点数量大大增加,在减轻商业银行压力同时,也增强了商业银行为农村服务的热情。印度商业银行除了向农民提供购买抽水机、拖拉机及其它高价值的农机具、购买牲畜、发展果园等直接贷款外,还向有关农业机构提供间接贷款。自1975年开始,印度政府
设立了地区农村银行,专门为信贷服务薄弱地区的贫困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二、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大幅度减少
遵循商业化经营的原则,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为例,从2003年到2006年,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其在县以及县以下单位的网点,农业银行减少了23家。2007年5月份,黑龙江省信用联社党委书记李久春在黑河市调研中发现,当时黑河市辖区内的18家农行基层营业网点不断撤离农村地区,部分地区已经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农业银行虽然农字当头,但自2001年以来,已经有50﹪以上基层营业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二)农业银行存在经营风险
农业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国有银行,其业务对象的重点应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由于农业具有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特性,它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是集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于一身的弱质产业,这也意味着农业银行不仅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共同面临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而且还要独自承担自然风险,而当前形势下,还难以建立合理的规避和转移这种由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机制。由于黑龙江省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使得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农业自然灾害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贷款风险的大小。
(三)农业银行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银行贷款供给不足,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大规模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从农村部分地区撤出,同时县支行贷款权被上收,在农村地区已成为单一的存款机构,且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上存流向城市,极少回流农村用于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当前农业及农村经济所得贷款数量少,难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在黑龙江省,占有贷款需求60%以上的农民不是靠贷款发展,而是靠贷款维持生存。没有融资渠道,就意味着农业简单的再生产链条可能断裂,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四)信贷支农投放受到制约
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农业银行信贷支农功能弱化。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来看,信贷支农的主体是农业银行,但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资金回收期长,收益率低而且风险较大,作为商业性银行的农业银行资金投放已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并且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及经营范围的收缩,近年来,农业银行撤并了县以下大部分营业网点,基本退
出了农村信贷市场,长期保持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进一步弱化。此外,由于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差,也影响信贷支农投放。主要表现为:一是信用体系不发达,对农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的资信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信用档案,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和跟踪监控。二是逃废债务现象严重。部分农户信用观念差,认为支农信贷是社会救济,贷而不还。
三、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对策
(一)强化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经济的服务功能
解决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必须扭转商业性金融出现的与农业分离的倾向。鉴于农业发展银行功能仍然缺位、农村信用社实力有待增强、民间金融尚需规范等历史和现实因素,农业银行应是有限度而不是完全的商业化。因此,需要重新调整农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来满足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首先,农业银行应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满足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不可盲目撤并农村经营网点,在经济发达地区要扩充服务功能。其次,要发挥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是要引导农业银行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机会,使商业银行服务农业变被动为主动。二是要引导农业银行创新对农业的金融支持策略,如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作为对其支持与否的决策依据,推出或强化营销农村经济主体需要的金融产品,建立和完善涉农贷款的营销激励机制等。
(二)发挥农业银行支农的主导作用
发挥农业银行得天独厚的网络和网点优势,支持农业经济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业银行要加快发展相关的业务,使城乡联动优势充分显现,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农民增收。选择区位条件好、产业支撑有力、还款来源稳定的县域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大力拓展个人消费贷款,农村推广的产品应以个人住房贷款和营运车辆贷款为主打产品,以扩大农行在当地的影响。具体包括: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在大力支持大型骨干项目建设的同时,支持能源体系建设,支持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的水电建设,为建设农村能源基地提供配套信贷资金。二是支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上规模、有特色、科技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服务链条延伸到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开展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业务,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规避市场风险。
(三)加大商业银行支农信贷的有效投放
农业银行及各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结合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与趋势,加快信贷业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增强支农工作的主动性,通过银(社)团贷款方式、与农信社
联合解决农村不同层次特别是涉外农业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打破区域界限,实行异地融资,促进农村资金融通的有效性、合理性。此外,应该适应市场竞争,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有效供给普遍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风险,使商业银行完全有条件支持农业发展。从维持正常经营和提高盈利规模的角度,商业银行应结合外向型农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从外向型农业融资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拓展业务,增加利润增长点。在市场广度方面,农业银行应该调整经营发展战略,重视和细分外向型农业融资市场。
农业银行要加快设立外向型农业信贷部门,积极开拓外向型农业信贷市场,培育优质中小客户,重点支持发展有潜力、产品有市场、但资金暂时不足的外向型农业。在市场深度方面,商业性机构应按照市场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基础上,加强业务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积极利用金融产品创新的手段为农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不断满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四)整顿农村信用环境
为了提高信贷支农,一个重大的举措是整顿农村信用环境。而实施这一举措的关键是增强贷款诚信保障。一是要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逃废债行为,要让债权农业银行全程参与、监督,按照金融债务优先保全原则,坚持债随物走,尽可能得到落实,另外,政府要支持债权农业银行依法起诉及清收贷款,尽力解决司法判决执行难问题,维护债权农业银行合法权益;二是要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广泛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按照信用等级发放贷款证,形成户主登记(建立信贷关系)、农户申请、调查核实、资信许定、核准额度、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证年检等一个完整的过程,既方便居民贷款,又降低风险;三是要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户信用咨询系统,为支农信贷机构贷前信用及财务状况调查提供可行依据。
(五)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农村利率完全市场化将充分发挥市场定价的灵活性,有利于克服农村金融抑制,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能力,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方向,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当然,农村利率完全市场化也会给农行的内部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练好农业银行内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大农行贷款浮动利率改革的试点范围,加大试点力度,鼓励各试点县(市)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模式,并注意对不同试点模式的比较,为农村利率完全市场化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赵磊,王金媛.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8,(2).[2]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C].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3]李孟君.谈我国信贷支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4,(5).[4]刘永强.农业银行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思路[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11)
第四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227]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胡继连.山东农业大学,2009.农业是人们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机能,通过人工控制和培育以获得产品的基础产业,容易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如旱、涝、风、冰雹、寒潮、病虫害等)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既是降低农业生产系统性风险、保障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
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迫切需要。-----------------------------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最最最重要的,重要的,重要的↓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QQ:47935525),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左右吧,你就可以从他们家得到一份有200-500篇非常专业,且最贴近你所写论文主题的重点大学硕博士论文目录,基本能涵盖所有和主题相关的论文,然后会让你从目录中再挑选出其中30篇左右最贴近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全文给你,全文文字都可以复制黏贴的哦,就是这些精选后的论文内容构成了我这篇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血肉。
就这样子,本来拖延了进度的我,仅仅花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论文,成为一篇立意新颖,博采众长的优秀论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
-----------------------------
本论文试图运用准公共产品理论、博弈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作为分析工具,系统总结研究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典型模式,并专门考察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一)梳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认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事关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既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也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准公共物品理论分析表明,无论是多风险或一切险,农业保险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环境营造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成的根本原因。博弈论分析表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可以有效调动农业保险经营者开办业务、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政府、农业保险经营者、农民三个相关行为主体互动平衡的主导因素。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表明,制度在发展中处于基础和根本的地位,研究发展问题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制度设计和实施的相关内容,其中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力最强,可以运用行政、经济或法律手段诱导和强制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并履行相应的职责。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大大增加社会总福利。农业弱质性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业多功能理论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政府对自然灾害的补偿和救济内容,实施的意义广泛而重要,并且对国际贸易不产生扭曲作用,是WTO框架下政府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措施。(二)按照政府干预和扶持力度的强弱,可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早期波折阶段(1950-1993年)、制度缺失阶段(1994-2003年)和恢复试点阶段(2004年至今)。其中,1994年以前的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种萌芽形态和简单形式,2004年是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另一个重要分界时点。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曲折成因及其启示表明,对于政府、农业生产者和保险公司三个行为主体而言,政府财政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决定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供给水平和农民有效需求水平。没有政府的积极介入和有力支持,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很难有稳定、持续发展,更难以摆脱曲折、徘徊、萎缩的发展困境。这一历史实践也启示我们,政府采取合理的方式积极介入,尽快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是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不断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的关键。(三)2004年以后,我国多个省份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探索,主要形成了上海安信、黑龙江垦区阳光相互制、吉林安华、新疆建设兵团中华联合、浙江共保体等五大典型模式。这五种模式的相同点体现在:地方政府主导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兼顾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实现保险规模扩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分散风险以及实行“以险养险”等方面,这些制度设计有效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开办条件的限制,五种模式在区域特色、经办主体、保险对象、保障方式与程度、政府扶持力度、扩散效应等方面有所差异。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财政补贴是否有力是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四)2006年,山东省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从对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情况的专门考察来看,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在帮助试点地区农户分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新生事物,在山东省刚刚起步,制度设计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色彩比较浓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不够完善、保险责任与农民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个别险种保险责任认定困难、农民群众保险意识淡薄且消费能力有限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相互平衡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问题,成为制约今后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五)从世界范围看,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较为典型的有以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模式,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模式,以及前苏联模式。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想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完善的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专设的管理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另外,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险种与承保范围、保险责任、实施方式等经营层面上也有显著不同。这些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启示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益经验和一般规律,结合国情,加强制度创新,健全完善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六)在我国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探索,抓住关键,勇于实践,积极推进,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尽快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设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多渠道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制度,促进承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投放相结合制度,实现农村银保互动发展;坚持自愿与适度强制相结合,为提高参保率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资金使用与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保值增值。
第五篇: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对嘉祥县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嘉祥县支行
摘要: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文件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农场正在迅速兴起,并有可能成为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动力。为了解当前家庭农场发展现状、金融需求及供给状况、存在困难和问题,人行嘉祥县支行组织了专题调研,并借鉴国外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启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家庭农场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在中国,家庭农场有点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它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同时,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目前,家庭农场的成立一般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后正式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后允许正式挂牌成立。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主要包括: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苗木繁育、农产品销售、休闲
垂钓等一体化。注册资金基本采用“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模式。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在人行的积极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14年12月末,已注册家庭农场130余家。
二、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及供给状况
(一)金融需求情况
一是融资需求额度普遍较大。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融资缺口也不断放大,最主要的表现在融资额度的增幅较大。与普通农户不同,家庭农场一般经营规模较大,重视先进设备等资本的投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更多,一般3-5万元的小额贷款已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据对100家家庭农场调查显示,占比70%以上的家庭农场贷款额度均在100万元以上。
二是融资期限逐渐多元化。相比普通农户主要以短期融资需求为主,家庭农场对融资期限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既有季节性较强的短期融资需求,也有较大规模的中长期融资需求。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普遍农户贷款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大多为临时性周转需求,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短期融资主要用于购买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期限一般在6-12个月,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长期融资主要用于租用及整理土地、购臵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期限一般在1-3年。家庭农场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获得好的经营收益,需要在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投资的回收期相对较长,因而对贷款的期限要求也更长。
三是融资用途、金融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随着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种养殖业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挺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期,农业产 2
业链条上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信贷支持,导致家庭农场等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需求也发生了转变,贷款用途开始由单纯的传统种养殖需求向生产、经营与消费多元化需求转变。同时还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如资金汇兑、结算、信用卡等服务,另外,部分家庭农场反映,期望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相关方面的政策咨询以及农资、农产品销售、价格等市场信息服务等。
四是对农业保险具有较强需求意愿。规模化的农业经营项目易受病虫害、生态环境、气象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且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生产投资周期更长,投资规模更大,因此对农业保险分散化解风险的需求也更为强烈。
(二)金融供给情况
一是贷款额度小,承贷主体以个人名义为主。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近年来,随着金融支持“三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县涉农贷款占比逐年提高。虽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出现的农村经营主体,但入股社员大部分是农户、种养殖大户等,他们已经从普惠制的金融服务“三农”中获得信贷支持。从调查情况看,100家被调查的家庭农场中,有18家家庭农场不需要贷款支持,其余72家家庭农场均获得了10万元以上到100万元以下不等的贷款支持。出于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这些贷款以个人名义承贷用于家庭农场经营者居多,占八成以上。
二是贷款供给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贷款方式以抵押保证为主。目前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的主要是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涉农金融机构支持户数占到了八成,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也进行了支持,但数量较少。其中农村信用社对家庭农场的支持介入最早,支持金额最多,充分体现了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广泛 3
分布于农村地区,点多面广大,与家庭农场距离最近,特别是许多家庭农场其前身就是种养殖大户,与农村信用社接触较多,取得过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对法人的情况比较了解。贷款方式上主要是抵押、保证、联保等,其中抵押贷款形式最多,抵押物主要是房地产,保证贷款主要有企业担保、法人担保、公务员担保和村委领导担保。
三是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涉农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近年来,嘉祥县金融机构深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广了一大批适合农村特点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家庭农场可选择的信贷产品范围逐步扩大,主要包括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商品住宅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林权抵押等。同时,针对家庭农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涉农金融机构还尝试采用供应链融资等新途径,以不断满足家庭农场贷款需求。方便家庭农场的资金使用,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不断加快辖区金融电子机具和自助服务终端布设进程,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和社区延伸。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已经建设自助银行55个,布放ATM机110台,POS机6650台,并为辖内家庭农场全面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与金融不对接制约金融支持有效发挥
家庭农场所拥有土地为农村耕地,主要通过包括出租、转包、抵押、担保形式流转而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虽然《物权法》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地位,但《物权法》和《担保法》还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担保物范围有限,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宅基地等不动产受制于法律规定,无法直接抵押融资,而地上种养物、种植 4
大棚等地上附着物以及农产品等动产抵押法律虽未作限制,但相关担保创新明显滞后。重要的是,当前流转土地抵押贷款没有登记评估部门,贷款无法运作,流转农户创业资产不足。随着未来土地流转速度、规模的加快和扩大,如果不能解决流转土地抵押问题,农户及相关企业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与家庭农场生产无法匹配
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目前,金融机构对农户最高贷款限额一般限制在100万元以内,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农药、化肥、柴油、饲料等农资价格高企,生产经营规模化,因而贷款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租赁转耕地的租金要在生产前一次性付清,畜禽养殖的前期投入较为巨大。同时,金融机构都以提供1年期的短期生产性贷款为主,而家庭农场生产周期一般为1至3年甚至更长。这导致农户在贷款投资于有生长周期超过1年的农产品项目时,固定的贷款周期有可能产生拖欠风险。调查显示,土地流转前农户贷款的期限多为1年,1年以内的贷款基本能满足种粮农户的生产要求;土地流转后,家庭农场贷款期限大多在3年以上才能满足农户的扩大生产需求。因此,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期限短期化与农业本身的自然生长周期不适应,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增加了银行回收贷款本息的难度,一定时期内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便和短期内无法偿还贷款的问题。
(三)滞后的农业保险体系难以分散家庭农场经营风险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属于天然弱质产业,受自然天气、虫害疫情、市场行情等影响极大,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农业生产收益的不确定性远高于其他行业,尤其是家庭农场以分散土地流转后增大了农业风险。农业保险由于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加之高赔付率,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应对 5
机制,没有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辖区商业保险少有涉足农业,品种只有能繁母猪保险、奶牛养殖等险种,农业保险险种未能覆盖全部农产品,如鱼、虾类水产品没有相应的险种,经营此类产品的农场主无法投保。由于农业保险的低投保率、低赔付率使金融机构探索以农业保险为担保的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四)缺乏明确的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体系
由于尚未认识到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而予以重视,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出台系统的专门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财税方面,既没有针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扶持资金,也没有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的减免政策。现有的粮食综合补贴补给了农户,家庭农场无法获得,造成生产粮食的无法获得相应补贴。同时兼具种粮大户的家庭农场主,获得化肥、种子、农药等专项补贴也需要一定条件并明确品种、品牌。土地方面,部分地市土地流转推动缓慢,导致难以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家庭农场获得的部分流转土地,交通等基础条件差,影响了机械化耕作和经营效益。金融方面,还没有出台统一的针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家庭农场的支持无论是金额、利率、担保方式、期限等基本与普通农户一样,与家庭农场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同时,再加上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法制建设较为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四、推进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议
(一)明确家庭农场标准和扶持方向
目前家庭农场概念模糊、标准不一是导致家庭农场发展无序的主要原因。建议:一是明确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我国地少人多,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47%,因此我国家庭农场在规模上不能像美国、6
加拿大等土地资源丰富而人口数量不多的国家一样推崇大型农场、超级农场。一方面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农场规模过大对流转出土地的广大农民的就业、养老问题,另一方面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只有规模适度,各项生产要素相适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科学计算并充分考虑各类农产品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各类家庭农场的规模,并在家庭农场雇工性质、人数、农业收入占比上出具相关标准。二是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部门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申报的合作和审核,目前负责对家庭农场进行注册登记备案的部门有工商部门和各地农工办,两部门在注册备案上并未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导致在双方注册备案的家庭农场名单并不一致,难以准确统计家庭农场数据。建议出台规范的登记备案管理办法,申请者首先到当地农工办备案,经农工办认定后,凭相关资料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同时要加强对家庭农场土地规模、雇工人数、收入构成的审核,避免一些并非从事家庭农场的经营组织冒领家庭农场牌子,挤占国家政策优惠。
(二)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推进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新政的推出必将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经营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转变。因此,涉农金融机构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有效配臵好金融资源,创新和探索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与涉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对接机制。2013年以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的总行、省级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贷款管理办法,各涉农金融机构加快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根据家庭农场新的融资特点和生产经营特点,创新贴近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和实际的产品。
(三)完善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当针对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特点,制定专项信贷政策、科学设计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农民住房等农村财产权抵质贷款,解决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质押产品问题。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家庭农场的支持作用,在贷款金额、利率、期限上给予优惠。二是政府部门要推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财产权确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资产处臵等配套机制和办法,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财产权抵质押贷款模式扫除制度缺乏和操作难等现实障碍。要鼓励组建农村担保机构或由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解决家庭农场担保难问题。三是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农场信用档案建立和信用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政府评选家庭农场示范点、财政奖补、信贷支持等政策结合应用,充分体现信用家庭农场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四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应用支农再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更多支持于规模适度、经营良好的家庭农场。
(四)健全保险对家庭农场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加强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提高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项目的补贴比例,减少家庭农场自缴保费比例,降低家庭农场财务负担,提高其参保积极性。二是完善农保理赔定损机制。加强专业化核灾定损力量,在继续依靠广大基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核灾定损的力量,逐步建立镇级核实定损理赔专家工作小组,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业保险核实定损组织体系,切实提高核灾定损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三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农业保险品种创新,探索将涉农贷款与农业项目政策性保险有机结合的新农业信贷运行机制,建立“银行+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保险”的信贷合作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民在享受农业保险优惠政策的同时,在自主创 8
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四是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增强农户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参保率。
(五)改进家庭农场财税支持政策
虽然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涉农的财政奖补政策种类繁多,但各类政策间的协同性不够,依然存在着些政策空白或交叉等不合理情况,导致政策实施的不公平,挫伤了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建议国家及各地方全面梳理各项涉农财税奖补政策,重新审视各项财税政策与国家和地方对相关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整体政策要求的协同性,改变“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状。同时各地方财税政策的具体审批部门要加强对申报者的审核,对虽有多块牌子但实质为一个经营主体的,不应重复奖励,以最大限度的扩大对财政奖补政策的效益,让更多的符合政策的经营主体享受国家的政策福利。除了做好农业直补工作,还应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对金融支持的杠杆作用,如将财政奖补资金作为担保基金,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帮扶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此外,对在家庭农场等涉农金融支持工作中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要加大奖励或给予贴息,为其争取相应的财政奖补、减税政策,以提高涉农金融机构扩大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