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一、事件:《红领巾事件》
这是发生在去年11月,初一年上学期的事。当我走到初一年四班教室门口时,教室里传来班主任老师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学生端坐着,教室里静悄悄,一片沉寂。原来,近四周来,同学们未戴红领巾的现象多了,班级的班风量化评比成绩明显落后,班主任老师一再强调,却无济于事,因此,班主任不禁大发雷霆。
班主任老师气冲冲走后,我走进教室,只见绝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耷拉着头,情绪十分低落。我思索着课该如何上?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学生肯定只会被动应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同学们,虽然一阶段来,我们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初一年四班的同学还是很懂事,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上我们不是以总分143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年段第一名吗?况且出现没有佩戴红领巾的现象应该只有小部分同学,我们要学会全面看待班级现状,既要发现存在问题,也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都是杨某强同学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忘记戴红领巾。”有同学叫嚷着。这时杨某强同学的脸上刷地红了,头也慢慢低下。
“那我们就帮杨某强同学找找原因?”我接着说道。
甲同学说:“他平时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批评,总不以为然。” 乙同学说:“他习惯不佳,经常丢三落四。” “他为什么会习惯不佳?”我紧接着追问。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心不强”一位同学接着说。
班长说:“因为没有集体荣誉感,心中集体观念不强,如果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怎么会忘记呢。” “大家说得真好。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杨某强同学也有自己的优点,他平时思维活跃,上课积极发言,做事果断大胆,敢为人先,我们既要指出他的不足,但也不能抹杀他的优点,这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评价一个人,也要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他的优点,又要看到他的缺点。”
这时,杨某强同学畏畏缩缩的站起来,向全班同学鞠躬致歉,并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改正缺点的决心和措施,请求全班同学监督。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班级中经常出状况的几位调皮的同学也纷纷起立,主动寻找自己的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分析原因,整个班级从原先沉闷低落的氛围中走了出来。于是我说:“在本节课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初一年四班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得到了有效地强化,让我们以这次„红领巾事件‟为教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相信初一年四班的明天会更好。”
二、对策:
对策一:把握教育契机,创生教育资源。
面对学生遭遇严厉批评后,情绪低落,出现挫折心理,班级氛围沉闷,的偶发事件,我主动把握教育契机,采用“先扬后抑”(因学生情绪低落,先表扬,激励士气,在引导,分析存在问题,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方法,将思想品德教材中七年级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有机结合,大胆创设教育平台,积极创生教育资源,及时有效处理偶发事件,化危机为教育契机,赋予现实生活明确的教育意义。对策二:创设讨论情景,注重引导分析。
在把握教育契机的同时,我主动创设讨论情景,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出发,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和评价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教育过程中紧紧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将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让品德教育源于生活。
对策三:由点到面,拓展教育效果。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适时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剖析存在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明态度,并接受同学监督,在舆论压力下强化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我进一步创生教育氛围情景,巧妙运用心理诱导,引发学生从一人自我剖析向多人辐射,产生由点到面的教育成效,努力拓展教育效果。
三、点评:
点评一:德育要走进学生生活。“生活德育”强调德育需“源于生活”,即要求德育源于学生生活,真实面对学生,面对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因社会生活变化而带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的需求,让德育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
点评二:德育要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重视社会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缺少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他才会用心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用心去思考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
点评三:德育要引导学生生活。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感情热爱生活”。与此同时,教育还应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个人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进步,关怀他人,关爱民族、国家,关注人类为命运,促进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努力促使自己“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第二篇:让生物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生物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把新理念推向班级课堂教学层面,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
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运用: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 提出问题 → 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模式,创设生活化的生物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我们在收集、整理教材生活资源(两位老师分工合作,收集、整理了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生活化内容整理成资料卡见附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和解决生活中的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
案例一: [“蛋白质”一节的教学片段] 师:妈妈早上要煮鸡蛋给你吃,即使你不想吃,她也要想尽办法哄你 吃,你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是什么吗?
生:可以补充蛋白质,使身体长高。
师:有人说早餐时要“啃面包前先喝几口牛奶”;也有人说要“喝牛奶之前要先啃几口面包”。你们是这么做的呢?到底那种吃法科学一些呢?
生1:我平时都是“啃面包前先喝几口牛奶”,面包干巴巴的,先喝几口牛奶,既补充一下水分,也能够增加食欲。
生2:牛奶主要是蛋白质,而面包主要的糖类,补充能量主要用糖类(面包)。
„„
师:到底谁说得有道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蛋白质”方面的知识。师:你能说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吗? 生:鱼、肉、蛋、大豆、牛奶等
师:你吃下去的这些蛋白质对你有什么用处呢?(学生总结“蛋白质”的功能)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教师将情境创设在学生熟悉的平时生活经验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实际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案例二:在讲“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时,先让学生说说发烧的感觉,学生说出发烧的症状:四肢无力,吃不下饭,头脑发昏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发烧,人体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一旦发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学生马上想到发烧使新陈代谢混乱,而新陈代谢是一系列的酶促 反应,发烧影响了酶的活性。
2.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过去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只有言听计从,对学习的回应也只有不断地听、写、背。现在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是一个洋溢青春气息的,散发求知欲望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和谐,相互成长的课堂。教师变了,学生也变了,他们对生物有了一种新的体验,不再感觉生物是枯燥的了,不再认为学生物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感受到生物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依靠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案例三:有人认为“歪瓜劣枣”更好吃。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内容后,请学生探究产生“歪瓜劣枣”的原因。因为发育中的种子会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由此得到正确结论:种子发育不良导致了果实发育的不良,“歪瓜劣枣”属于果实发育不良,与口味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案例四:糖渍、盐渍食品为什么较长时间保持而不会变质?学生要运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糖渍或盐渍食品在食品的外面具有很高浓度的溶液,使进入食品中的细菌因失水而无法生存。所以经过糖渍、盐渍的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而不变质。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生物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把信息转化成生物问题,用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通过操作实验、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生物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五:学习了“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知识后,课后布置学生进行如下的社会实践活动:(1)调查当地农民种植哪些转基因农作物?(2)调查当地超市里卖哪些转基因食品?(3)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调查心得。又如学习了“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后,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如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水果市场里出卖的香蕉、菠萝大多用乙烯利催熟,菜市场里的马铃薯、洋葱、大蒜等使用青鲜素抑制发芽,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吗?
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疑惑与好奇,能使学生的思维振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结合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
把书本上抽象的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掌握的知识,减少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大量单一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感到生物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则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 识的大门。
细胞呼吸”这节内容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很多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方式中就有蕴藏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
案例六:[“细胞呼吸”教学片段]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呼吸的理论知识,请大家结合一下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分组进行讨论,提出一些与细胞相关的生活细节供大家讨论。
生1:我们看到有人为了美化居室,在室内摆放了许多花草,这样能使室内的空气更清新吗?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经过我们四人小组的讨论认为,可能是因为晚上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因而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夜间这些花草要与人争夺氧气,使人没有充分的氧气,因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生2:超市里的罐头食品,有安全提示:当罐装食品罐上的安全钮鼓起时,禁止食用,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这和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有联系,经过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认为细菌通过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这些气体使罐里面的气压增加,细菌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食品此时已经被污染,不能食用。
生3:农村冬天把地瓜、马铃薯储存在地窖中能延长储存时间,为什么这样处理?经过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认为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能够抑制大白菜的有氧呼吸,减少营养物质的分解,这样就能储存更长的时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生活化的知识,还积极发掘学生的兴趣,开展与之有关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编写《生活健康小报》,真正融知识于生活。
事实上教学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因为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让生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物教学实践中,除了利用生活经验、生活体验进行教学活动外,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上升为能力。因为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运用,以方便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摇篮,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第三篇: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体验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学习不能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周围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知,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 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数学。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小学生尽管年纪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数学,如“用数学”这一课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谁愿意做个自我介绍呀? 生1:我叫小丽,今年7岁,读一年级。
生2: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第三层,E301号。师:你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他们都讲了7、1、5。生2:我发现他们的回答中都有数。生3:我发现我们说话时常常都有数。师:很好!谁还想介绍一下我们班的情况呢? 生1:我们班有46个同学。生2:我发现我们教室有4把风扇。生3:教室有2块黑板,4扇窗。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我们班也有数。
生2:我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事物也有数字。
师:对!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学”。
教师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生活知识。先让学生从自我介绍中发现,在我们日常谈话中常常离不开数。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就像学生2的回答:“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E301号。”他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也和数学有关系。这个发现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学生思维很敏捷,而且平时也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而激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一开始只是把这些数作为基数理解,表示几个物体,后来逐步拓宽到表示序数,如第几号、第几层、表示特定的号码等等。这些精彩的例子都来自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想到的,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喜欢上数学。同时,在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增强数感。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了较好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成果,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种满足,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如在讲授《比多少》的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和少的概念。再设置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找一找有哪些数量可以用多或少来描述的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兴奋地开始寻找。
生1:我发现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少很多。生2:我发现教室的日光灯比风扇多。生3:我发现课桌比讲台多很多。
生4:老师,我知道我们班有28个男孩、26个女孩,所以男孩比女孩多。
师:这人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刚才数出来的。
师:嗯,也是一个好方法,很能干。„„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多少”。比较多少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多少的体验。这节课教师利用现场环境,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的学习情境,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时觉得有东西讲,比较起多少来实实在在。接着引入新课,为新知做铺垫。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挖掘教材“生活资源”,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现行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处处可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如,学习“分类”之前,先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分类这个数学问题,它们又是怎样分的。学生们调查后汇报:“超市中有分类,生活用品放一起,食品放一起,学习用品一起„„”“书店也有分类,工具书放一起,儿童书放一起„„”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这时请同学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看看怎样分类整理。学生马上将从生活中学到的分类方法运用到整理书包上,有的按学科内容不同分,有的按书本不同性质分,有的按书本大小不同分。总之,方法不一,但都能将自己的书包由原来的无序整理为有序。然后布置学生回家运用分类的方法帮妈妈整理房间,从而检查分类方法及生活能力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分类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回归“生活实践”,让学生活学活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去,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购物活动”这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运用“现场模拟、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认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上课前,我先把教室创设成一个小小商店的情景,在具备现实生活的情境后,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教室漂亮吗?像哪里?”生兴奋地说:“超市。”师:“下面,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小小商店进行购物活动,看看大家是否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你们想去吗?” 让学生联想到去商场购物的情境,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购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尝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运用和发展数学,进一步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运用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 6 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参考文选: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2、陆书环 傅海伦著 《数学教学论》 2004科学出版社出版。
3、《小学数学教师》
4、《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
2004海南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美术教学应回归生活
美术教学应回归生活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指美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要加强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美术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美术课堂的活力。美术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美术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美术,把生活经验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体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对美术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美术的目的性,增强美术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找美术,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美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美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美术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美术。学习美术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美术,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美术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做中”,我除了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熟悉的材料和用品,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如小石头、沙、泥、各种树叶等,让他们用自己身边的这些材料拼摆自己见过的熟悉的图形,使小朋友初步体会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美术产生亲切感。再如《有趣的半圆形》,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半圆形的物体有哪些?通过联系实际再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术。
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通过写美术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用美术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如《用画来写信》一课,我让学生联系实际,今天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让妈妈做什么菜,用绘画与日记的形式写出来。由于这种联系生活联系自身,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做起画来就轻而易举,而且较有创意。通过这种书与画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美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美术活动来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如六年级上册的<<远近的奥秘》、《风景写生》两课,如果让学生画一幅具有远近关系的透视图,写生画,在没有实地观察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是画不出来的,但如果让学生亲自找找、看看、再画画,由于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在创作起来就不难了。通过学生实际的观察更加体会到美术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
二、学美术,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美术语言及形式原理,不断增强美术意识,就必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活中的美术问题,认识现实中和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美术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香甜的水果》时,可安排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再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摸、闻、尝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制作的欲望。
再如,教学“分蛋糕”时,让学生先欣赏各式蛋糕,再亲自把教师带来的蛋糕切一切,从中让他们体会到分蛋糕的乐趣,同时也感知了蛋糕的各种造型,颜色,分蛋糕时发生的趣事,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美术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美术就在我们身边,学好美术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三、用美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美术知识的作用,不应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书呆子。学生掌握了某项美术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鲜花送老师》《办年货》《巧巧手》《变废为宝》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家里的废旧材料,身边的东西,制作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并把这种手工作品用来送给亲人,装扮家庭,装饰自己的新居„„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到商店买贵重物品的费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美术知识。再如在一年级美术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人们不注意爱护环境,保卫家园,很多的小鸟都失去了自己温暖的家,失去了爸爸妈妈,看到这些无家可归的小鸟,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么做?学生立即献计献策,有为小鸟建立家园的,有做宣传画的,还有愿意出钱为小鸟建立保护区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美术,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美术的真正意义。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美术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美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美术,更加主动地学习美术,巩固美术甚至发展美术。美术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美术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美术模型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应用美术知识的意志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美术,喜欢美术, 让美术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五篇: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学需要回归
沭阳县张圩中心小学
张卫华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靖江的江阴长江大桥、岳王庙、刘国均故居、靖江籍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烈士事迹……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