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学研结合模式在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文献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产学研结合模式在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何元诚
张文明
公鑫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 530012)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骨伤研究生教育历史不长,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为突出。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从2000年开始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9年的培养实践,我们认为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只有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临床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 探索
Email:
393390125@qq.com 自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开始招生以来,中医骨伤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取究生。以下结合中医骨伤学的学科特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科研、教学、临点,就我们在该学科临床专业硕士研究床输送了一批批高质量的高层次骨科生培养探索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人才。而另一方面,中医骨伤研究生如下 教育历史不长,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要做到对临床专业硕士素质教育决,如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和创性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坚持理论、为突出。本文就高质量中医骨伤科学实践、科研并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一探讨,临床1 提高理论水平,掌握临床医学理医学专业硕士培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论与知识 科学型研究生培养的新型模式,如何培1.1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养高质量的临床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近年骨科临床知识高速度更新是进行探索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在这方本学科的一大特点。在诊断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相关报道较多[1]。面,CT、核磁共振等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我院中医骨伤专业作为国家中管局重促进了骨伤科学的临床进展;在治疗方点建设专科和自治区重点学科,如何面,传统骨伤科疾病治疗方法和手段局更好地开展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限,或争议很大,近年认识有很大变化,究生的培养,对其他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如骨科脊柱多种疾病的手术与非手术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治疗之争日益激烈;骨水泥,钛笼等先和研究。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进器材的应用都极具挑战性。而教科院从2000年开始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书或专著往往只能起到基本培训的作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9年的培养用,在新进展方面明显滞后。为了使研实践,我们认为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能了解到本学科最新进展,特别是究生的培养, 只有坚持理论、实践、科学会临床知识的更新能力,同时也为了研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临床专业研 促进导师自身知识的更新,我们采取导————————— 师主讲骨伤科学各疾病与部位专题讲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座(每周两次)。辅导研究生学会利用项目(NO:2008B046)一切可能的资源(如校园网电子期刊和作者简介:男,1952年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其他最新相关杂志)获得有关临床新进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教学展的方法。鼓励和安排研究生参加各临床科研。种骨科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导师为学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生指定精选阅读参考书目,由导师指定学生所要阅读的本专业参考书、本专业的杂志期刊,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式小论文等。
1.2边缘交叉学科理论的掌握。科研知识是科研素质的基础。临床专业研究生要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有所突破,首先要充分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它是进行医学科研所必备的基础专业理论。由于骨伤科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科学,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故而临床专业研究生还必须及时汲取医学专业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善于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并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新观点、新论断。随着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服务的目的也由单纯的治疗疾病,转变为提高人类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医学研究生还要掌握诸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让科研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研究生要具有对医学科研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知识,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掌握医学科研的专门理论,了解医学科研的原理、程序和方法,更好地保证医学科研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如果只注重现有课本中的陈旧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对飞速发展的当代医学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 将来的研究生将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也意味着高级医学人才教育的重大失败,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臵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医学选修课,特别是增加一些贴近前沿科学、适应知识更新的选修课,以充实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开阔眼界。
2重视临床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生的个体知识产生于临床实践之中,尤其是骨伤临床,其个人在实践中的体验、直觉、经验学识等都是在长期的临床期刊文献
实践中获得的。向临床实践学习的过程,既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研究生自身个体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接受高尚医德、严谨医风、顽强意志、合作精神等熏陶的过程。加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2.1 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要求。这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前提。我们通过多次召开临床科主任和导师会议,学习有关文件,明确培养目标,使每一个导师都能够准确地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区别,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强化导师对研究生临床培养的指导力度。
2.2 加强培养过程管理。这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要想达到培养目标,就必须严格培养过程管理、加大督导力度。如轮转科室的组织安排,有关临床能力的集中培训,出科考核、阶段考核、毕业考核等,使他们始终有条不紊地按照培养计划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标准。
2.3 导师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多位教师的作用。按照导师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每个学生导师指导小组的成员由4名不同临床和学术方向的教师组成,要求学生跟随不同指导教师成员所属医疗小组分别学习至少3个月,并且实行阶段考核制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协调,科室每3个月召开一次研究生培养碰头会,所有导师指导组成员和其他教师一同就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的工作意见,保证学生全方位掌握骨科多方向的临床技能。
2.4 重视各级查房和讨论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所有新入院的病人,由一位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高职称以上的老师组织新入院病人病情讨论
期刊文献
会。要求每位研究生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综合诊断分析(包括鉴别诊断),提出全面诊断和治疗计划。在日常查房中,要求研究生首先提出自己的意见,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科室的其他各级各类查房和病例讨论,要求研究生按照上述模式积极参加。
2.5 培养研究生抢救骨科常见危急重症能力。骨科尤其是创伤骨科急诊、危重病人多,训练学生抢救危急重病人的能力是骨伤科临床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参与急诊接诊工作。对于科室所有危急重症的抢救,要求研究生首先到位,参加病人的抢救。事后由主持抢救的老师组织全体研究生对抢救工作分析总结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危急重症的抢救来学习和积累有关临床知识。在适当观摩后,我们尽量给学生在指导下或独立进行腰穿、术前定位、打石膏绷带等操作的机会。以达到培养其动手能力的目的。
2.6培养学生书写优秀病案记录的能力。严格要求各种病案记录书写,因为书写各种病案记录(特别是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分析)是评价临床医生的标准之一。我们要求研究生自己尝试书写病案记录等医疗文书,在书写过程中,全面反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计划依据,经常分析病人目前的主要矛盾、存在问题、治疗效果评价、更改治疗的依据等各个方面。要求学生在书写某一病种住院病历之前,必须先再次阅读有关专著一次,以提高病案记录的内涵质量。科室每月进行优秀病案评比活动,并对优胜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科研能力。
3.1科研能力是科研素质的核心。高层次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把期刊文献
医学科研知识运用于医学科研活动,解决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培养重点。主要包括让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预测设计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实际组织实施课题的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将科研训练贯穿于临床实践的全过程, 在平时繁忙琐碎的临床医疗实践中, 不能忘记科研意识,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实践,善于总结思索,要有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从临床点滴细微处入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课题,为课题寻找适合的病例。
鉴于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与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求临床专业硕士生必须以临床科研为其毕业论文的选题,主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不允许以纯实验研究代替临床研究。强调开题报告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过开题报告掌握前瞻性或回顾性临床科研标书的书写要领。重点培养对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的能力(包括存在问题的分析)、创新特点和研究可行性。由导师和科室首先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再进行正式开题报告会。我们始终认为科研是临床医疗与教学的先导,是医疗新技术持续不断产生的摇篮,也是临床医学发展进步的源泉与动力。3.2正确设计医学课题的思路、方法与目标。良好的科研思维是做好科研的基础再次,对医学科研相关的信息要具有获取、识别、分类、评估和使用的能力。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正规系统的科研思维训练,使其思维具有系统性、有序性、层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准选好自己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求学
期刊文献
生每三个月翻译一篇与本人课题有关的国外文献资料,随时关注国内外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紧跟国际潮流,写出文献综述,并提交专家、同学组成的课题审查组开会讨论,列出提纲与进展初步安排。保证选题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3.3较强的科研文书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科研知识、科研思路和科研成果,通过文字完美地加以表达。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邀请院外专家教授及医技人员给研究生讲学,组织新技术、新项目专题系列开题讲座。这种实践,不但拓宽了临床研究生的知识面,而且对结合临床进行科研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科研训练应该紧密地结合临床实践, 也应该贯穿于临床实践中。临床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临床,最终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以上只是我们在过去9年培养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探索的一些初步体会。其他共性的一些问题,如严格考核制度、针对临床研究生的特点进行选题和论文答辩等,国内已经有较好的经验介绍[3] ,在此不再重复赘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亟需解决,建立一套合理的研究生科研素质的评价系统是我们今后探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方向。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是近代教育史上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医学专业教育,中医教育在中医药继承发展历史上起了关键的作用。笔者以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关键就在于中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我院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硕士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下一步博士点的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研究生多数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思想,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下降的问题,但是我们期刊文献
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中医骨伤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科研素质的评价系统,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会逐步成熟并走向成功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课题, 要根据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不断调整, 才能培养出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地、有计划地向更高的方向迈进,使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上一个新台阶。参考文献:
[1] 肖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J ].医学教育探索,2003 ,2(1):47~49.[2] 董震.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 ,6 :69.[3] 李杰,郝宗山,葛树建.培养高质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 ,18(6):374~375.
第二篇: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网络)
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本文阐述了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含义和重要性,结合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际,提出从教学改革、校内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施。
关键词 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
上世纪90年代,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始在我国高等学校试点和推行,作为大学与社会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的桥梁,已成为现代大学重要的办学理念,是创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传统茶学专业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冲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茶学人才,重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茶叶教育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武汉大学茶学专科,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武汉大学茶学专业迁到浙江农业大学(现并于浙江大学),部分教师和职员调入华中农业大学,建设茶园和茶叶加工厂,从此我校茶事活动从未间断。1994年恢复招生,到2003年,建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茶学专业摆脱困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水平的
有效途径。
一、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含义和意义
现在普遍认为产学研合作(结合)是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部门的合作[1],也有人提出了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种行为相结合的观点[2]。笔者认为后者更能准确表达产学研合作的含义。高等学校具有教育和科研两个基本功能,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显然,这种结合指的是教育和科研两种行为的结合,而不是两个部门的合作。产学研合作(结合)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前者包含后者。产学研合作包括教学主导型、产业主导型和综合型等三种类型[3],教学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形式即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任务,科研活动和生产活动要为教学活动服务,但不能忽视科研和生产活动的独立性和功能的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三者在密切合作,平衡发展的状态下,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或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和才智。茶学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校内,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适度加强经营创收,以校内茶叶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的功能优势,实现三者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在校外,要加强与茶叶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的需要
茶学专业是我国政府重点保护的传统特色专业,在过去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茶学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茶学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专业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当前茶产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国际视野和应对复杂社会的能力;一方面茶学高等教育对当代茶产业的贡献偏少。要改变这种状况,茶学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基本点[4]。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是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亲历创新氛围和过程,不断总结、体验,直至升华和内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完整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得到足够的磨练,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整个产业链,涵盖茶树栽培、加工、深加工、品质检验、贸易 和经营管理、茶文化等各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一所学校的茶学专业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满足各个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需要。因此,高等学校需要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学校内部,也应做到产学研密切合作,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力争为创新型茶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较全面的保障。
2.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茶产业水平的需要
与国外相比,我国茶产业水平整体偏低,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价格指数和单产等指标上处于劣势地位[5]。科研与产业脱节,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是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汇聚了大多数茶叶科研力量,这是中国茶产业的希望所在。建立以高等学校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依靠学校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结合产业实际,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借助产业部门平台,使科技成果与国内和国际市场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形成生产力,这是提升我国茶产业水平的客观需要。
3.是构建和谐茶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茶学专业作为农科专业,理应关注“三农”问题。我国涉茶农民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茶产业成为许多茶区的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高等学校茶学专业依靠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与地方茶厂(场)开展各种合作,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提高茶叶栽培和加工水平,打造优势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发展,是茶农和地方政府的迫切需要。
二、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生产经营为保障,以提升产业水平为目标,努力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社会输送创新型茶学人才,为产业提供合适的战略思想和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搭建了两个平台,形成了两种产学研运行机制。在教学改革,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1.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前提
高等学校不管采取何种教育模式,教学始终是中心工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如果只注重科研和生产,而忽视提高教育质量,就会使学校丧失培养人才的本质特征。因此,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没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茶学专业以学校组织的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逐步形成开放办专业的理念,将人才培养贯穿于产、学、研各个环节,树立了以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观。我校茶学专业承担的“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教改项目获2001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目前正在进行茶文化优质课程建设,还承担了“构建旨在提高茶学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产学研运行机制”等教改项目的研究任务。
在课程建设方面,强调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特点,努力做到“三个融合”,即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6]。茶学专业根据地方茶产业实际,不失时机地将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添加到茶叶加工学教学内容,创立了茶叶加工学“三自”封闭式实习模式,即学生在实习期间,尽量减少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自己采茶、自己制茶、自己评茶,多次反复,熟练掌握六大茶类加工技术,重点掌握名优绿茶手工和机械化加工技术。最近几年,茶文化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市场也对茶学专业学生的茶艺表演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因时而动,扩充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茶艺实训力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茶艺表演技能。茶叶加工和茶艺表演是我校茶学专业学生两项特色技能,受到多家媒体关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给予了报道。
教师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起人、组织者、执行者和监督人,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茶学专业的老师,不仅要成为教学和科研能手,还要具备经营观念和市场运作能力。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坚持每年让专业老师深入茶叶生产和加工第一线,了解产业状况;一方面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目前,我校茶学专业的全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
2.搭建校内外平台,创新运行机制,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
教学科研基地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我校茶学专业一贯重视基地建设,形成了两个平台,两种运行机制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格局。(1)加强校内基地建设。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有三个来源:学校拨款、学生实习产品销售所得和茶艺表演收入、科研经费等。学校拨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如2002年学校投资20万元用于厂 房建设,2003年拨款10万元建设13亩高标准生态茶园;学生在实习和对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除支付学生报酬,剩下的作为基地日常管理费用和学生活动的开支;结余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引进,从2004年至2006年,茶学专业教师将结余的20多万元科研项目经费用于购买提取、浓缩和喷雾干燥机组,萃取和层析机组,全套乌龙茶加工设备和各种实验仪器等。目前,我校茶学专业拥有校内茶园40多亩,120平方米的名优绿茶加工车间,40平方米的乌龙茶加工车间,40平方米的功能化学实验室,40平方米茶制食品实验室,100平方米的茶叶审评与茶文化实验室,180平方米茶叶理化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各类实践教学需要。其次,要解决管理问题。学校、学院和专业均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体,由谁管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运行效益。实践表明,应用性较强的基地,由具体的专业负责管理是最佳选择。我校茶叶基地采取在学校和院系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校财务部门管理财务,由茶学专业负责日常管理和经营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茶学专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利于产、学、研三种行为的融合。第三,要解决运行机制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产学研合作教育效益的最重要的方面,能否将教学活动真正地融入生产和科研过程,能否促使生产和科研真正为教学服务,这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运行机制作支撑。我校茶学专业采用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所谓一体化,就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三种行为的主体是同一个单位,即茶学专业。这种运行机制的优点在于它克服了生产行为的利润期望与科研行为的成果期望对教学过程的排斥和干扰,真正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2)加强校外基地建设。校外基地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另一个重要载体。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一贯注重校外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在湖北省恩施州、十堰市、黄冈市、咸宁市、宜昌市和云南省红河州建立了6个稳定的教学科研基地。主要运行机制是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茶学专业与生产企业或科研机构之间,在合作共进、互惠双赢的原则下,实现生产、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10多年来,先后有近400多位茶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入各茶区基地,开展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科技服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由我校茶学专业学生亲手制作的名优绿茶达5000公斤,产值达150万元。
3.创新科学技术,搞活生产经营是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
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科技创新不仅为教学提供最新的课堂讲授内容,还是专业与社会合作的纽带。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始终把科学研究摆在重要位置。形成了以名优绿茶研发为特色,以茶叶及资源植物开发和利用及功能 化学研究为重点,兼顾整个产业链的科研格局。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移民局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华中农业大学与云南省合作项目以及各种横向课题,总数达16项,经费超过300万元。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1项;获专利4项;撰写湖北省地方标准4个;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学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本着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让他们参与每一项课题的研究,并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鼓励并支助学生开展自选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完成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研究;做到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必须与某个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在参加项目研究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茶学专业本科生每年至少发表2篇以上的科研论文。
生产经营虽然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但是作为应用型专业,茶学专业走的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生产活动成为专业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生产活动是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学和科研经费的不足。依托专业科技力量,我校茶叶基地研制出名优绿茶、茶枕、茶叶脱氧剂、茶叶蛋糕和面包、超微茶粉等产品。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这些产品的生产任务,还要参与茶叶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学生既是生产者和工人,又是质检员和管理者。每年学生实习产品的销售收入达10多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支持学生的各种活动,如支助大学生茶艺表演队;为每年一次的校茶文化节提供资金保障等。现在,我们正在策划成立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第三篇: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5]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4):4-6.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 to sort out th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the class practice,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has four:one is to take “scores” and “interest and potentia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Second,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is the strict and standard process management.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practice
第四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它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民办高职教育与社会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目前的民办高职教育既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也处在一个发展挑战期,而如何在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形成特色,脱颖而出,关键还是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近几年来,我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努力切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自身特色,克服困难,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以生产性实训为抓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笔着认为,这些的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对其他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工学交替的方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企业将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实习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训练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结合;生产与教学、科研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用人结合。其特点是岗位针对性强,结合的广度较强,结合的深度强。
二、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认识不清。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的难度很大。
(二)自身优势不明显。本科院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而且廉价,因此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实力不强,优势不明显,尤其是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因办学年限一般都较短,存在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实训条件仍需改善等问题,因此,相对而言,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存在很大困难。
(三)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其理由有三:(1)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2)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
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四)民办高职院校负担过重。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中,往往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校企合作前,学校要找市场,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的任务,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等,这样也往往使得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中,负担过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大胆尝试“2+1”“产学融入”“半工半读”等教学改革试点,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生产(工作)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我系自2008年以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了教学改革试点,先后与宁波慈溪迈思特电子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有80余名学生先后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在实习期间,我系还与企业共同开展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共同研究确定指导方案,以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毕业实践课题,实施相关岗位的轮岗实训,效果较好,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而已毕业的2009届、2010届毕业生部分已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或技术研发岗位。
“产学融入”模式,即“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要求等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模式”。2010年6月,我系与嵊州明升电子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校内建立建设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从而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并以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实训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半工半读”模式,顾名思义是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学习,其工学交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09年下半年,我系与浙江京东方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安排其于每周末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训,这即解决了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生活问题,即缩短了岗位适应周期,又提高了从业就业竞争力,效果较好。
目前,我系还在继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将计划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方太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行“订单式”培养。
2、从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入手,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有利的施展空间。第一,调整专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就是围绕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出发,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则是至关重要的。我系于2010年3月在走访了绍兴地区多家行业企业,如绍兴通用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绍兴雪花机电有限公司和环球光伏等企业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我系各专业的方向。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和设备电气控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发展方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单片机方向和节能灯方向,并积极申报了一门新专业:汽车电子维修技术专业。同时,我系还邀请多名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绍兴市雪花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国等,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开发课程。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并以此推
动课程建设与改革。2009年,我系在通过了省级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中期验收后,根据课程体系建设需求,成功申报了《数控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两门院级精品课程,还有两项课题被确定为2009学年院级课题立项项目,分别是“利用Pro/E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研究”和《数控加工技术的仿真教学与实践》,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大大推动了我系的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符合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我系还结合新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展配套的教材建设和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
3、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本平台。
所谓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就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我系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外,另一方面以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为载体,通过基于制作某一件电子作品为任务,要求学生学会制作、调试。其工作任务包括读懂电路图、器件插装、线路板焊接、电路调试、撰写项目报告等。通过亲手制作和最后研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培养了创新精神。
同时,把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则将更好地让学生在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缩短岗位差距,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提高就业从业竞争力。如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将安排学生按周参加实训(轮训),另一方面,在生产实训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新产品的研发。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产品,既符合企业培养规律,又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适应职业要求应当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本源,而开展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是直接体验职业生活的过程,比传统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模式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要真正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因此,近几年来,我系一方面在学院有关文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双师”队伍建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在假期下企业锻炼学习,并每年不定期的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培训,鼓励考取“高级技师”证书等。同时,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倡导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提高个人研究水平,并为其个人成长和发展积极搭建平台,如:成立“单片机应用研究所”、“电子节能灯研发室”等。另一方面,我系还主动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核心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始终与前沿的技术与工艺保持着最迅速的对接和应用。
5、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必要条件。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是以往主要制约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瓶颈”之一。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
首先,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随着学院加大了对我系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力度,部分满足了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需要。特别是数控加工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我系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离校前操作数控车床的愿望,同时通过数控加工实训,增加了学生心理筹码,提高了我系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投入往往是有限的,因此,2010年,我系与嵊州明升电子照明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这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基本保证我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
其次,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近年来,我系一直致力于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从而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且这一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合作,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这一种合作方式,有多家绍兴地区的企业表现出了强烈兴趣,如:绍兴虎彩激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康迈尔机电(绍兴)有限公司等,我系也将进一步通过制定完善《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实施网络管理平台,提高学生就业从业的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将有助于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作实践等环节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把学院建成一所具有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第五篇: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徐昭)
产学研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徐 昭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本文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办学道路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在产学合作、校办产业、校企联办、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尝试与做法。
关键词:高职;产学研结合;探索与实践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社会、行业、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经在办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机制以及运行方式上,取得了明显成绩,为社会、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学院步入了良性的发展道路。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隶属江西省交通厅,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交通建设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综合性学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院办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过去等、靠、要的依赖性办学,向找、争、创的主动性办学转变。近三年来,学院为各用人单位培养了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5300余人;各类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非全日制教育等合计21800余人次;产教结合创收3500多万元。学院先后获得“江西省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交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和“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种荣誉称号。
一、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主动服务于专业改革及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用人部门,高职院校要做到按需育人,就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根据行业结构和职业岗位发展变化以及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合理进行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改革,广泛听取企业用人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重视企业对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的需要,按专业大类成立了由院内外人士组成的六个专业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院外成员为来自行业、企业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学者和专家。各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定期到学院召开研讨会议,为专业改革、课程建设、产教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提供决策咨询。每学年末,各专业都在专业管理委员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研讨新学年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方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为开设新专业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直接参与,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得以充分体现。经过与企业的反复磨合,培养出的人才定位准确、贴近社会,上岗后企业反映良好。
二、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全方位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
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在生产中组织教学,在教学中组织生产,是校办产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模式的重要特点。本着锻炼师资、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贴近市场、创造效益的宗旨,学院利用自身的优势,依托路桥工程系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江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所”。该所于2002年经建设部、交通部审批,具有公路行业勘察设计乙级资质。该设计所主要通过教师带学生从事公路、桥梁 和隧道的勘察设计、边坡治理、旧桥加固工程设计等工作实现对外服务。设计所成立三年多来,已在江西、广东、福建、湖北等省承接了43条公路、累计1380多公里的勘察设计任务。其中有多座大、中型桥梁,总长度达15000多米。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2573万元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设计所承接的50多公里的三清山环山公路和30多公里319国道(黄洋界至宁岗段)的勘察设计和监理任务,这两个路段山高路险,地形复杂,且环保要求高。我院师生不畏艰辛,克服了种种生活困难和技术难题,较好地完成了勘察设计工作,得到了业主和主管部门的好评。目前,这两条公路已竣工通车。通过这种结合生产实际的勘测设计,在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大大强化了学生的技能。凡在勘察设计所工作过的同学,毕业后都能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并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可以说,设计所为学院路桥专业的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实习环境,也为产学研结合开拓了新的途径。
2004年,学院路桥工程系又成功地建立了“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所”和“江西博苑工程咨询监理所”,目前,两者均运作良好。这两个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校办实体的建立,为学院产学研结合更广泛地开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双赢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快发展,就必须结合学院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充分吸收社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
2003年,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交通部等六部委提出了实施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四个专业领域高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成为江西惟一一所汽车专业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提升学院办学能力,学院决定将做大做强汽车工程系作为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切入点。通过与多家企业接触,最后确定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该公司为我省交通系统首家上市公司,其成立时注册资本本金为7.54亿人民币,总股本为7.54亿股)。双方约定,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形式,以股份制的方式运作,共同建设学院的汽车工程系和驾驶培训学校。
合作前期,学院以现有的驾驶培训学校的品牌和现有的资产入股,赣粤公司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入股,共同成立“赣通汽车驾驶培训有限责任公司”,学院控股。目前已在学院北面征地100亩,将以学院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为基础,按照国家一类驾驶培训学校的标准扩建驾校,获得的利益双方按合作协议股权比例分成。合作第二步,组建独立的汽车学院。办学形式从单一的高职学历教育,扩展到汽车新技术知识培训和汽车维修等多种形式。学院和赣粤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将共同投资新建汽车实验大楼,购买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并以学院的品牌,依托江西交通行业的优势,在南昌市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汽车维修企业,作为学院产教结合、锻炼教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平台。目前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学院在积极组建“赣通汽车驾驶培训有限责任公司”的同时,还努力探索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2004年,信息工程系与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ATA)合作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将职业技术教育IT类课程引入信息系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对学生实行企业认证,使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紧跟IT行业发展的步伐,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操作能力强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四、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是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重要方式。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办学模式。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形式,订单式教育有利于高职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弥补书本知识不贴近生产实际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同时,订单培养还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使人才培养的时间缩短,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从根本上解决“对口”就业难的问题。
2006年,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成功地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培养该公司在江西省汽车专业维修人员,开展了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尝试。通过协商,双方就丰田公司订单培养人才等事宜达成了一致性的意向。根据我省汽车后市场实际,双方专业人员制定了“2+1模式”订单教育教学计划(即在学院学习两年,在丰田实训基地实习一年)。丰田公司与学院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并参与学生录取工作,同时为学院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在校内建立丰田汽车实验室,在校外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丰田奖学金”,学生毕业后由丰田公司负责安排就业,为丰田公司服务。
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全真的职业实践环境
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而这一优势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依赖于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营造的职业实践环境。
为主动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相继建立了以大型、高技术企业为主的35个涉及学院所有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与这些企业单位均签订了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实训基地协议书》。对学院而言,这些企业既是学生实践教学的场所,也是毕业生就业基地和教学改革的“实验室”。人才培养计划实行“2.5+0.5”的模式,通过最后一学期在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参加生产实践,实训基地对学生实行员工式的管理,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实训,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加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少同学实习结束后即被企业录用,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深受企方欢迎。
六、开展多方位的培训与鉴定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全力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同时,还将有利于教师走出教材课本,密切社会需求知识和专业技能实际,达到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强化基本基础技能的目的。近年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观念创新,树立主动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学院的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院依托汽车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和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等对外服务机构。近三年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高新考试站共培训鉴定10510人次,创造经济效益180余万元。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共完成驾驶培训与考证8863人,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依托管理工程系,学院设立了“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简称ILT)江西地区物流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为江西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使职业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同时管理工程系经商务部批准,成为江西省国际货代员考试培训中心,为江西省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工作人员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取得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
依托成人教育部,学院每年定期对厅局二级单位、重点交通企业及交通相关行业进行广泛的调查,了解培训市场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同时积极与全国交通类高校合作(目前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在学院建立了函授教学点),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班、本科和专科函授教育,近三年来共完成非全日制教育(各层次函授教育、各类专业人员培训及干部继续教育等)共计6355人次,创造经济效益近300万元。
七、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推进教研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撰写论文、编撰论著、开展教科研活动,是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阶梯,是教师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升华和飞跃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工作,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科研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加大了鼓励和奖励的力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科研成果显著,使学院的教科研工作迈开了稳健的步伐。三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97篇,主编、参编和主审出版各类专著和教材87部。其中42部教材作为统编教材在全国通用。此外,学院还成功地创办了《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教师发表论文、交流经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2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完成省“十五”规划教研课题2个,省教育厅、交通厅、劳动厅重点课题26个,其中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的课题9个。主要包括管理工程系与省交通运输管理局、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江西省交通厅重点课题“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战略研究”,该课题为交通运输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信息工程系与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厅财审处合作,完成了省交通厅重点课题“江西省交通会计信息网络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与浪潮通软公司联合开发了公路财务核算软件。该软件在省内外公路系统使用,反应良好;路桥工程系与吉安公路局、南昌公路局合作,共同申报了“道路安全审计”和“道路弯道内侧加宽的改进”两个省交通厅重点课题,目前正在实施中。2005年学院获批立项省教育厅省级教改课题11个,省教育厅省级人文社科类课题1个,省交通厅重点课题5个。通过教科研,特别是通过教师与企业合作申报和开发课题,大大提高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发展.北京: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3 [2]冯拾松.订单培养 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周以德.与企业紧密结合 为交通事业发展服务.南通:交通职业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