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处长素质和能力
处长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处长担负着一定的组织、决策、指挥职能,在我国的行政系统中,处级领导处于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重要位臵。相对上级领导来说,处长是执行者、参谋和助手;相对下属人员,处长是领导、管理者和决策者;相对系统内下级业务对口单位,处长则又成了业务指导者和服务者。本人在有多年的处级干部岗位上有所感悟,结合一些学习资料,对于处长应具备的能力长素质谈几点。
一、具备三项能力:业务上要精、组织协调能力要强、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要好
(一)业务上要精
处长作为一方面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对本处室的主要业务工作必须全面掌握,成为专家里手。别人承担不了的工作, 处长能够承担;一般干部能做的,处长要做得更好。这就要求平时注意学习和掌握与本行业联系较紧密的一些政策、法规,不仅要熟知这些政策法规,而且要能理解和把握这些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二是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业务知识。精通业务知识是领导一个处室工作的基本要求,否则无力领导和指导部下的工作,甚至使工作出现偏差。
(二)组织领导能力要强
处长的职责,不仅仅体现在自己的“带头”作用上,更重要的
— 1 — 是要组织、指挥全处人员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出色地做好处室的各项工作,这就要求处长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具体讲,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处长是一个部门的领导, 要做好工作,关键是要发挥这个部门的整体作用,形成合力。因此, 除了处长个人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思路, 要有工作上的“点子”,“点子”越多,工作方法和途径就会越多,而“点子”的出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平时不断学习、积累,要有宏观的思想,熟知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紧密围绕工作中心, 抓住影响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寻找具体的工作思路。二是要善于计划、规划和落实各项工作, 使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安排, 使处内每一个同志职责都很明确,各得其所。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作为处室领导,对本处工作职责以及上级安排的任务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早作安排,不打无准备之仗。三是要用好干部。在安排工作上, 要做到知人善任,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切实搞好力量的调配,发挥好干部的作用。
(三)综合分析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要好。
要当好一名处长必须过好“ 三关”:一是要过好“综合分析关”。作为一处之长, 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不仅自己要能亲自动手写分析材料, 更重要是能够在分析上出思路, 能够从大量微观的、单一的个体情况中发现带倾向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为上级决策服务。二是要过好“ 文字关”。机关很多方面主要是依靠文字进行表达,如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汇报、情况反映等,都
需要通过文字实现,所以说文字在机关是联系工作的根本途径, 其工作的好坏与质量的高低,都与文字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处长在起草、审定这些文件、报告时,如果文思敏捷、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恰当, 就能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三是要过好“ 口头”表达关。如果口头不能将上级要求以及本处室工作、任务、目标、措施等完全准确地表达清楚,势必影响整个工作的效果。因此,处长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来协调和指导工作。
二、增强“三个意识”
(一)全局意识。全局意识就是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坚持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古人讲“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这里所说的“谋势”就是统筹、驾驭全局的意思。处长作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落实、执行者,树立好全局意识对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 把握好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总体思路,使工作更加紧贴中心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树立全局意识,必须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对涉及本行业的大政方针政策必须了解和认识到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要了解宏观、掌握宏观、着眼宏观。对进出口银行的干部来说,更要注意了解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状况,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了解本行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二是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必须到位。要加强调查研究,力求真实、全面掌握本系统、— 3 — 本专业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执行情况,对所管理的工作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必须到位。不要做“井底之蛙”,要站在大局的高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同时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从微观人手,从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要着眼于宏观,用宏观指导微观,用微观来检验宏观。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树立好全局意识, 使自己主管的工作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
(二)责任意识。
当好处长,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只有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才能真正赢得领导的信任,争得群众的支持。处长的责任意识体现在很多方面, 对工作负责, 对处室建设负责, 对干部成长负责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概括地讲, 处长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工作高度负责, 对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兢兢业业, 争创一流。要追求一流的工作业绩, 这是体现处长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尺度。
(三)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是领导素质中最有活力的因素, 是优秀领导者的重要条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多次要求各级干部要努力成为勇于创新的典范。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求真务实一同确定为我党的思想路线,这就充分说明,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 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 — 4 —
决定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称其为领导。创造性不强,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领导。处长创新能力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一个处室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对处长来说, 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创新,也就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工作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践的水平和成败。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就很难有实践上的创造和突破,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过的, “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 正确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 就能成为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大物质力量”。因此,作为处长, 必须围绕本职工作的特点,力足在本行业理论上不断创新, 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另一个是实践创新, 也便是工作上的创新。要善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办法, 做出新成果,要积极探索符合工作实际的方法和路子, 推进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上级、同级、下级
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当一名成功处长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帮助一名处长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实现处室工作的有效功能。
(一)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处长作为单位一个方面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在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至关重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下级服从上级是最基本的组织原则,— 5 — 同时也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 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正确处理与上级的关系。第一,要敢说真话、实话。如实反映工作情况,使领导及时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做出正确决策。这既是对工作负责, 也是对领导负责第;二,勤奋工作,注重效率。领导总是希望各处室以最短的时间, 圆满完成好工作任务。如果一名处长总是办事拖拉扯皮,效率低下,就很难赢得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因此,要当一名成功的处长,就必须勤勤恳恳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把领导交办的事项做好,用行动证明自己称职。第三,注意维护领导的良好形象。因此即使与上级私下关系较好,在正式场合,也要注意下级的规范,有分寸感,注意维护领导的权威。第四,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适应领导特点和习惯开展工作, 做到想领导之所想, 急领导之所急。
(二)要正确处理好与同级的关系
首先要尊重他人。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由衷的赞美。其次,要谦虚谨慎。不应过分夸大自己的工作量和难度,特别是不要过分夸大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要客观地看待处室之间的竞争关系, 不要对自己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对他人的失误津津乐道。要勇于自责, 多看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不足, 勇于自我解剖。第三, 待人要诚。待人诚实,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利益团体。第四, 要积极搞好相互配合。同一个单位,相互之间的工作时有交叉, 处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非常重要。
(三)正确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
处长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协调处内干部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因此, 必须处理好与处内干部的关系,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十分重要。首先是要充分发扬民主, 以理服人。特别是在涉及具体工作、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要多倾听群众的意见, 充分发扬民主, 集中大家的智慧。而不能以权代能,独断专行。要靠自己的人格力量使下级心悦诚服。其次,要关心群众。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下级着想,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对干部的个人情况、情绪变化要心中有数,并积极做好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第三, 要“一碗水”端平。在处理公务时不夹杂个人感情。尤其是在处理下级之间的利益问题上,一定要公平合理,一视同仁, 不分亲疏,充分调动处内人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篇:素质能力提升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
直属四分校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论述
(共性指标)
5.素质能力提升
为更好的完成制定的目标,分校十分重视职工的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平时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
在学期初,下发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四分校关于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分校教职工加强日常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为此,学校还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了《做最好的班组长 :打造一流基层管理团队》、《中层的五项修炼》、《工作关键在于落实》等33本书,构建分校“图书馆”,为职工的学习提供可借阅的书籍,并规定每位教职工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书,并撰写心得体会或者读书笔记。
为了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交流、促进理解,同时也为了舒缓员工的工作压力,分校还组织教职工去秦岭爬山,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提升团队凝聚力。
第三篇:公务员素质、能力
(一)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强的党性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
2、专业知识。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相近或交叉专业的有关知识,有助于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3、智力素质。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4、心理素质。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情绪的稳定性、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我调适等素质。
5、身体素质。主要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充沛的体力和很强的适应力。
(二)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政治鉴别能力。能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具体、灵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依法行政能力。
3、公共服务能力。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4、表达能力。这既是信息沟通的手段,也是情感联络的媒介。
5、人际协调能力。人公务员必须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形成合力。
6、调查研究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学习能力。
8、沟通协调能力。
9、创新能力。
10、心理调适能力。
11、预测能力。
第四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一
一、、管管理理人人员员能能力力素素质质的的作作用用
现代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素养,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力素质。
在道德品质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业绩的优劣。领导才能优秀的管理人员,便能够运筹惟握,从全局上把握正确的方向;疏通、协调好各种关系;大胆创新、锐意改革;通过语言感召力,使群众一呼百应,各方面的管理井井有条,富有效率和生机;其领导业绩便也十分明显、突出。而那些才能平庸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无能的好人”。他对工作全局把握不住,主攻方向不明;或人际关系疏通、协调不力,使人员“内耗”严重,积极性调动不够;或语言缺乏感召力,不能鼓舞、鞭策群众。这些人整天忙忙碌碌,哪里有事到哪里,但是忙不出什么效果,甚至急得象一团乱麻,越忙越理越乱。
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领导才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
具有较高才能的管理人员,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战略头脑、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就能根据现实工作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抓住其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制定出正确的工作主攻方向。按照这个方向,把关键的工作抓好,其他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好解决了。这样便可以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提高效率。而那些在战略头脑、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方面欠缺的管理人员,或在纷芸复杂的多头工作中,难以找准其主要环节,确定主攻目标,搞“四面出击”;或者找错主攻方向,迂回作战,花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达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这样,工作效率势必很低。
有助于树立管理人员威望,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管理人员威望的树立,不仅与其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其能力素质也直接相关。那些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较好,而能力素质差的“无能的好人”,是难以树立其领导威望的。
成功的管理人员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了超群的领导才能,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信任;受到下属的佩服、拥护。这样,管理人员的威望就会逐步树立起来。
赢得了上司的信任和赏识,下属的敬佩和拥护,在工作中,自然就会一呼百应,大家愿意心悦诚服地在你的领导下前进,这样,支持者就会越多。否则,缺乏能力的管理人员,工作业绩不佳,上司不太满意;而下属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比他还强,不情愿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无能者领导有能者,自然就树立不起领导的威望,而且也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减少工作中的矛盾和阻力
具有较高才能的管理人员,善于巧妙地解决问题,使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阻力,减少到最低限度。他们运用其较高的统帅能力,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随之而瓦解或减少了。正确地处理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使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集体。运用其疏通、协调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上出现的矛盾,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运用其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统一人们的思想,做好人们的思想工作;运用其灵活的应变能力,在突然出现矛盾和阻力时,采取灵活的对策,化险为夷。反之,才能低的管理人员,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才能,便不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各种问题,以减少矛盾和阻力。有时这些管理人员还会因为处置不当,而无端“制造”或增加不必要的矛盾和阻力。
2、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切领导活动的最终效果,都要通过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衡量。才能高的管理人员,往往能以较小的代价,去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才能低的管理人员却恰恰相反,经常一次又一次地付“学费”,却难于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时甚至赔本。
二、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构成
纵横捭阖的统帅能力
一个管理人员无论职务高低,总是负责一定部门的工作,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统帅才能。
1、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
许多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也很有战略眼光,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温斯顿·邱吉尔就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希特勒德国的严峻的军事威胁,首相张伯伦相信希特勒的政治谎言,采用绥靖政策,步步退让,终使德国一再得逞其侵略野心。而邱吉尔则看到了希特勒的侵占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阴谋,大声疾呼主张对德积极作战。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邱吉尔以其统帅全局的战略眼光,一向以反共著称的他,主张联合苏联化敌为盟友,他说:“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哪一个人象我这样始终如一的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过去说过的话,我一个字也不想收回,但是,在此刻正在展开的景象面前,所有这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了……”,“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
2.多谋善断
管理人员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修养,为了提高决策水平,管理人员要树立不断创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要有渊博的学识,不仅要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和管理学知识,还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当然,现代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依靠智囊团,但是专家的意见不能代替领导人的决策。因为正确的决策不但要智囊团的多谋,更要靠管理人员的善断。管理人员多谋善断,必须具有:
(1)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揭示能力。管理人员掌握这种能力,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的归纳、概括、判断和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能在一大堆急于要办的工作中,分清孰重孰轻,哪些需要自己去办,哪些需要交给下属去办;就能够有助于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准确地判断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德才情况、思想态度和相互关系,然后区别情况,分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助于使管理人员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到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并据此分析、判断自己所在单位、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整个宏观布局上的位置,以及与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关系,从而作出相应的正确决策。
(2)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决定领导活动采取哪一种最有效的方式的决断能力。需要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能力,决策就是方案选优。不过,这个选择不是简单在是非之间挑选,而往往是在一种方案不一定全优于他种方案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决策必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这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具有方案对比选优的能力。需要有风险决策的精神。客观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管理人员常常遇到一些不确定型、风险型的决策,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
③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策往往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错过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最佳方案可能成为最差方案。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杰出统帅、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在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登陆战前夜,表现出了非凡的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使诺曼底登陆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对于打败德国法西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登陆前夕,天气情况恶劣,一直下着大雨,气象学家也不能完全有把握说6月6日就能转睛。如果天气不转晴,那么空降兵将无法着陆,将会使整个登陆计划失败,使50多万士兵面临牺牲的危险,在众多的将领都表示迟疑不决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当机立断,决定6月6日举行登陆,并赢得了胜利。
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是领导必备的能力。管理人员善于当机立断,敏捷的思维,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措置自如。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就更需要现代领导善于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取得成功。当然,当机立断是在正确的分析、判断基础上的,不能是毫无根据,没有条件的冲动、莽撞行为。3.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就是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汉高祖刘帮说过一句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连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抚百姓,筹军饷,不绝粮道者,吾不如萧何;吾能用之,所以能得天下。可见知人善任是何等重要。(1)善于慧眼识英才。
发现和培养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南北战争时的总统林肯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只看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并不计较他那嗜酒贪杯的毛病。“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是识别人才的重要原则,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从民族和国家的全局出发,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2)善于因才施用。
领导在发现人才时,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一个人是学术上的权威,善于搞研究,分配到科研单位才能发挥作用。而如果让他们去当什么长,也许发挥不了他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管理才能,就应当去担任具体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管理人员做到善任,才能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一位成功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慧眼识英才的能力,而且还要能因材施用。如果不能因才施用,“铢两百千钧”,便是对人才的浪费。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组织指挥能力,是管理人员重要才能之一。是为了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被管理的客体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管理”,即熟悉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如集权结构、分权结构、矩阵结构、系统结构等,并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达到动态上的综合平衡,从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是“控制”,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使被管理的客体(人、事、物)按照管理人员的意图,沿着指定的方向发展运动,最后取得预期的结果。
管理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主要表现在用人授权和遥控指挥两个方面。一个管理人员,能够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变成自己的手的延伸、脚的延伸、腿的延伸、耳的延伸,甚至是大脑的延伸,那么这个管理人员一定会成为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优秀的领导人才。同时,一个管理人员,不仅能够将手下的各类人才“撒”出去,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他们的行为方向、行为方式和行为效果实行有效的“遥控”,必要时还可以随时将他们“收回来”。那么,这个管理人员一定会成为一个牢牢控制、支配和驾驭全局的核心人物,他就是一个在本地区,本单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附力的“内核”。
百折不挠的意志能力
“政治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意志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在心理学中,意志是指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动员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客观困难。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它反映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上。
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解决矛盾。矛盾伴随着困难。所以,困难在我们办事情、处理问题时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意志与管理人员和领导工作是寸步不离,形影相随的伙伴。
随机应变的行为能力
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领导行为的难能可贵的能力。是复杂的现代领导活动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的一条起码的要求,也是确保领导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具有应变能力的领导人才,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对改革中遇到新事物、新工作,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图,认真分析,勇于开拓,大胆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够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审时度势地作出机智果断的应变,在当今世界,事物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千姿百态。但就其和领导活动的关系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情况:其一是变化尚未偏离领导活动的前进方向的阶段;其二变化明显偏离领导活动的 前进方向的第一阶段。
对于第一阶段的变化,一般无需对原决策方案作根本性的变动,只需要适当地对方案作某些局部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但是,对于发生阶段的变化,就需要进行审慎的斟酌,对原先的决策作较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才,其非凡的应变能力,往往就表现在对一些复杂的“突发事件”和“非规范问题”的果断处理上。从复杂的计划的修定,到生死攸关的政治斗争的处置;从微妙的外事活动的安排,到举足轻重的经济谈判;都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能使管理人员在纷繁复杂的领导活动中,有意识地使领导行为和决策方案与客观环境相适应。但是,“应变”必在不抛弃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而提供的一切可能条件,尽可能采取科学灵活的“应变”对策,做到“你变我也变”,从而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无原则的灵活“应变”,是圆滑世故、虚伪的政客玩弄的伎俩。现代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在确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能果断地“刹车”,及时转移工作重点;在确知再坚持一下就会取得胜利时,能够顶住压力,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在已实现预定计划时,能适时地提出新的可能达到的目标,鼓励大伙向新的高度挺进;在发现被管理人员和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的情况发生变化,按照预定决策方案难以实现原来计划时,能够审时度势,急中生智,临场作出新的最佳决策,将领导活动继续引向胜利。
游刃有余的协调能力
疏通、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同这三者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状况和掌管的工作性质是不尽相同的。管理人员能否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上下级相互沟通,同级相互信任,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现实中的领导活动中,管理人员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用来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人际关系的疏通、协调能力。我们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是把握好四个环节。
1.尊重
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欲望,尊重是对一个人的品格、行为、能力的一种肯定和信任。尊重别人也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表现,包括尊重别人的人格、言论、举止、习惯等等。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相互尊重是疏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打消对方的疑虑,博得对方的信任。工作中,无论是和上级、同级还是下级接触,都必须尽力尊重对方,这是取得对方信任、帮助和支持的前提。
尊重上级,获得上级的信任和理解,避免和上级产生“心理屏障”,有效地协调上下级关系,是上级愿意积极帮助和支持下属工作的重要前提。尊重上级,首先表现在“服从”上,对于上级交办的工作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对于上级提出的意见,即使你认为有所不妥,也应该用适当的方式说 明,不能阳奉阴为;自己所作的决策的工作要尽量向上级汇报,让上级知道,不能处处“架空”上级。要让上级感到,在大政方针上,下属和其保持一致,工作大胆,既站在微观位置,考虑本职工作,又站在宏观位置,替领导出点子,想办法。 尊重同级表现在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在工作上分清职责,掌握分寸,不争权夺利,不相互推诿责任;相互配合,不相互无原则指责,甚至相互拆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看短处,对自己多看短处,少看长处。
尊重下级表现在支持下级和肯定下级的工作。对下级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听取、采纳;对下级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尊重下级的劳动,对下级的工作要给予支持。
2.了解
所谓了解,就是应该尽可能周详地了解上级、同级和下级的长处和短处,并在工作中,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使对方避免感到“为难”,并能更加有效地给予帮助和支持的重要一环。
了解上级,就是要了解上级在宏观上和整体上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以及与自己在微观和局部上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上的差异;了解上级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扬其长,避其短。
了解同级,表现在工作上要相互沟通信息,协调一致。
了解下级,便是要了解下级的工作需要得到什么帮助和支持;了解下级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以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3.给予
在工作中,按对方最希望的方式,给予对方所希望获得的支持、帮助、信任……是很重要的。上级最希望下级圆满完成自己交办的工作任务;同级最希望互相之间建立起一种携手并进的融洽关系,在亲密无间的友好气氛中进行良性竞争;而下级最希望获得的是上级的“信任”,在困难时刻的有力支持,受到挫折时的热情鼓励,以及取得成绩后的及时奖励。
4.索取
任何领导人才,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开拓新局面。他必须尽可能取得上级、同级和下级的支持、帮助和合作。这就是说需要“索取”。
在争取上级支持时,不能随意、盲目地向上级提出这样那样的非份要求,要了解上级能够提供什么,愿意提供什么,切忌强人所难,招之被动;在与同级要求配合时,要看这种配合是否给同级带来麻烦,是否是同级力所能及的;要求下级完成任务时,要弄清下级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单凭他的力量是否能顺利完成。
左右逢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功。语言能力反映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性格、风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主持会议、制定政策、文件,上传下达工作指令,接待来访,参加社交活动,发表演讲和个别交谈……都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管理人员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分量、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幽默感三个方面。语言的分量是由词意和态度两因素构成。词意是指语言的本意,态度是指表达时的轻重缓急和所持的表情、情绪。语言的词意要求语言能准确的表达思想,不要词不达意,废话连篇。
管理人员需要注意语言分量,贬意的语言分量过重,容易令人伤心,背上思想包袱;如果过轻,则达不到启发人、震动人、教育人的目的。反过来,褒意的语言过重,容易使人骄傲自满;过轻则对人起不到鼓舞作用,也许会令人失望。
管理人员语言的逻辑性,就是要使语言严谨、有条有理,无懈可击、令人信服,要做到前后呼应,因果联系紧密,这样就能紧扣听众的心弦;否则,就会显得罗嗦,冗长,言之无物,东扯西拉,令人乏味。
语言的幽默感,能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团结群众,造成亲松、愉快的气氛,促进与被管理人员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使群众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主张和思想意图。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管理人员自己的形象。
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1、口头表达能力。
也就是口才,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运用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听者,对听者产生最理想的影响效果的一种能力。管理人员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在各种会议上的演讲能力;对不同对象的说服能力,以及面对复杂情况应付各种“对手”的答辩能力。
在新闻传播日益先进的现代信息社会,各级管理人员都有可能随时遇到记者的采访;都要在必要的会议和必要的场合发表演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随时有可能主动或被动地答辩一些问题,管理人员的口才就表现出其重要性。
2、文字表达能力。
就是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运用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素质,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人才都具有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
作为现代管理人员更需要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领导在缺乏书面表达能力,凡事都由秘书代劳,这样使自己的领导潜力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挥。而那些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善于总结经验,使自己的决策思想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人员将脱颖而出。
3、扎实全面的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领导实践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难题的一种能力。
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人才为了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尤其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更为重要。历史上,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缺乏而导致决策上失误的例子不胜枚举,发人深思。
70年代,埃及兴建阿斯旺水坝。水坝的建设竣工,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给埃及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由于有关部门领导人缺乏保持生态平衡的专业技术知识,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未作好周全的决策,导致了尼罗河流域生态平衡的破坏,遭到一系列始料不及的自然报复。由于尼罗河的泥沙和有机质沉积到水库底部,尼罗河两岸的绿洲丧失了肥源,土壤日趋盐渍化、贫瘠化;由于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向海中伸展变为朝陆地退缩,工厂、港口、国防工事等有陷入地中海的危险;由于缺乏来自陆上的盐分和有机物,盛产沙丁鱼的渔场毁于一旦;由于大坝阻隔,尼罗河上游奔流不息的活水变成了相对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和疟蚊的繁殖提供了生存条件,致使水库一带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这些由于领导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而带来的损失,使埃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
因为领导活动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所以,领导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工作的多变性和动态性更加显著,形势复杂多变,机会转眼即逝。管理人员如果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
1、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时代在前进,处在这种时代潮流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如果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就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就自然没有起色。有了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永不衰竭的进取心,任何艰难困苦,落后保守势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第三十二任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罗斯福也是一位极具创新能力的管理人员。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迄今为止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大危机,其中以美国所受的危害最深。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只知道墨守成规。还是一味推崇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百多年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大推动作用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932年在竞选中,胡佛除了毫无根据地发表盲目乐观的演说外,拿不出任何新政策来摆脱经济危机。而罗斯福则针对美国经济危机,深刻地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要用政府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后来,他采纳凯恩斯理论彻底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罗斯福总统为美国人民实行的新政,是一种超凡大胆创新之举,“新政”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国家调节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始。罗斯福的新政,也是他能够成为二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总统的原因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功的管理人员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正是缺乏创新能力,墨守成规,所以连任竞选失败。而罗斯福正是依靠他的创新能力,当上总统,并成为一代杰出的管理人员。
三、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
管理人员的才能,包括了前述的统帅能力、意志能力、应变能力、疏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和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开拓能力等等,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综合概念。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其他各项内在要素的明显制约和影响。因此,领导人才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时,就不能局限于单纯从成才的方面去寻求提高的捷径,而必须在多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付出艰苦的努力,以求得创造才能的综合性提高。譬如:通过提高道德水平来培养“正才”,防止“邪才”;通过提高见识水平,来培养“明才”,防止“盲才”;通过提高知识水平,来培养“通才”,防止“偏才”;通过提高健康水平,来培养“壮才”,防止“弱才”。
领导才能的锻炼和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实践来增长才能;二是通过学习来增长才能;三是通过竞争和自我否定增长才能。
在实践中增长才能
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知人善任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都需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来培养。
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需要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找出其规律,结合其具体情况来抓住其本质,分析、判断出其发展趋势。否则,不深入实践中锻炼,隔山观海,便不可能培养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
决策能力更需要从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事物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客观情况和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管理人员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去,才能够积累经验,根据变化中的情况来选择最优方案;而风险决策的精神和当机立断的能力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到。如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就没有可靠性、科学性可言,那便是鲁莽、冲动的行为。
知人善任、争当伯乐,就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他们的专长,并且根据这些专长委以不同的责任。如果离开实践活动的培养,就不容易识别一个人身上真正的最出色的能力和专长。
显而易见,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实践中不断的锻炼,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够培养的,离开实践的锻炼,就不可能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此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等都需要在复杂多变的事物和情况的实践中锻炼,积累一些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够增长才能。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每次实践活动所培养的才干却往往是不一样的,这里就有一个实践的“效率”问题,善于从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才能的管理人员,都能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
在竞争和自我否定中增长才能
竞争对人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竞争能产生压力,压力又变为动力,在动力的推动下,竞争双方都提高了能力。
管理人员要敢于进行健康有益、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竞争。对于比自己才能高、领导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就要向他们学习,并要敢于超越他们;对于和自己在一个起跑线上,能力相当的管理人员,就要比谁的能力提高得快,领导成绩谁突出;这样有一个目标,就能够激励自己迅速地提高领导才能。
自我否定,就是一种同自己的竞争。“今天的我,一定要胜过昨天的我”。这就是一种自我否定。比如,昨天的演说和今天的演说相比,今天是否有些长进?昨天找一个职工谈话,不到五分钟就谈崩了,今天再找他谈话,能使他醒悟吗?我去年能管好五百人的企业,今年能管好二千人的企业吗?……通过这种自我否定,也能激励自己迅速增长能力。
竞争和自我否定,向你指出了新目标,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希望,使你产生了新的压力、新的动力;迫使你去寻求和探索新方法、新的途径、新的手段。尝试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去从事领导工作。
竞争和自我否定,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实践,也需要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领导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努力防止领导能力在原来的水平上徘徊,甚至下降。
开拓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一个开拓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有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坚韧的精神、必胜的信心、巨大的魄力、充沛的精力、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优异的才能等素质特征。具体表现在:
1.开拓型人才必须是战略家
现代市场,已不是狭隘的市场,它是没有国界限制,没有意识形态限制,是国际性的世界大市场。市场的变化要受经济、政治、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有战略眼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说将来的变化作出企业战略,它影响着企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决策活动最能体现战略家的特质。在决策活动中,经营管理人员通过“谋”和“断”两大职能来决定组织中的重大问题。经营管理人员关心和参与智囊机构的整个谋划过程,使其对最终备选方案的“背景”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最后才会充满信心,胸有成竹地作出决断。
2、开拓型人才必须是一位宣传鼓动家
经营管理人员要高瞻远瞩,明晰动静,运用思想家、演说家、评论家的天才,阐述念, 扭转看法,鼓舞士气,引导众人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产生持久的凝聚力,并在组织外部社会大众的心里植下一种亲切友好的形象,使企业有一个轻松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广泛地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和无形资产。
3.开拓型人才必须敢于创新
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敢冒风险,就谈不上开拓。只有敢闯敢干,敢于试验,敢于冒险,才能走出新路,走出好路,干出新的事业。
艰苦创业精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光想不做,遇到困难就退避三舍,没有一种拼博精神,永远也不会梦想成真的。
4.开拓型人才必须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
开拓型人才最重要的内在素质,归结到一点就是个性。个性能使人的才干增添无比的光彩。
开拓型人才的个性特征一般包括:
(1)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积极进取。
(2)洞察力:富于直觉,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到别人未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
(3)变通性:善于举一反三,能想出较多的点子,提出非凡的见解。
(4)疑问性:不盲从,敢大胆发问,冲破旧的传统观念。
(5)独创性: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勇于弃旧图新,别开生面。
(6)自信心:相信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即使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7)坚持力: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
(8)想象力:思想中新的观点、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幻想。
(9)严密性:灵感的火花闪过后,能深思熟虑,精细推敲,以求达到完美。(10)幽默感:幽默的性格使他不因别人的讥讽和轻视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创造力。
(11)勇气:具有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的勇气。
(12)狂劲:表现在对外,试图突破常人以为难于突破的主客观障碍,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光辉顶点。对内,既是一种对自己实力的充分信任,又是一种对较高目标的大胆追求。
第五篇:行政领导者素质和能力
领导者素质和能力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结构体系。
1.领导者素质的构成现代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内容主要有:
(1)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领导者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领导者社会属性的体现,它决定着领导者所从事的领导活动的性质。领导者应当具备的政治素质主要有:系统学习、熟悉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活动;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时刻关心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关心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廉洁奉公;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艰苦奋斗,在困难、压力面前具有顽强的进取心和坚韧性,能够百折不挠,奋发进取。
(2)道德品质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是对领导者道德风范和个人品质的要求,主要内容有:大公无私、公道正派的高尚情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无畏勇气;勤政为民、任劳任怨的服务态庭;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忠诚老实、讲究信用的诚信品德;尊重他人、谦逊容人的宽宏气度;好学上进、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领导者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模范遵守党和政府对公民提出的关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方面的各种规范与要求。
(3)文化知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必备的知识储量和知识结构,主要内容有:掌握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与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组织领导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力求成为业务上的内行。
(4)心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指领导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根本特点,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心理基础,它对领导者行为起调节作用。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气质等。身体素质是指领导者其他素质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在身体素质方面,领导者需要具备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和健康体魄。
2.领导能力的构成现代领导者应当具备的领导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观全局的战略思考能力;兼听多谋的研究探讨能力;权衡利弊的果断决策能力;团结大众的组织指挥能力;通权达变的协调交往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能力是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有:
(1)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各级领导者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全面观察和审视世界,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问题,又密切注视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变化,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局,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便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
国和外部世界,正确把握时代的发展要求,更主动、更自觉地把握本国、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状况。
(2)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各级领导者要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要善于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切实解诀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各级领导者要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理有利有节,巧妙周旋,积极应对国际上的各种复杂形势,努力争取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分析人民内部矛盾新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层善于协调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及群体内部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
(4)依法执政的能力。各级领导者必须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权力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的观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违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绝不谋求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必须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善于把执政的方式纳入位制的轨道,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5)总揽全局的能力。各级领导者必须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党的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L,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并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规范党同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要统筹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必须做到既要全面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科学、清醒地认识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制约因素等,切实做好“结合”的文章,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善于把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国工作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提高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1.勤于读书学习,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读书学习是提高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学习,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汲取和借鉴前人、他人的丰富经验。毛泽东指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读书学习中,要克服畏难情绪,坚持把读书学习机为自己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内容;要采取正确的、实用的、适于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知识内容的针对性和知识回的广泛性。
2.加强实践锻炼,提高领导水平。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领导者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实践中培养、提高自己的素养。要敢于承担艰巨的工作和任务,乐于做开创性的工作,既能经受得住挫折和打击,从错误中学习和提高,又能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这样可以使个人在思想上更加成熟,意志更加坚强,知识掌握得更加广泛,胸怀更加开阔。
3.善于总结经验,广泛吸取营养。人类创造历史的能力和本领,是在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中得以提高和增强的。毛泽东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总结经验,既要总结当代社会的领导经验,又要总结历史上的领导经验;既要总结本国的领导经验,又要总结其他国家的领导经验;既要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经验,又要总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领导经验。
4.组织上加强培养。组织上的培养是提高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各级各类领导者进行岗位培训、职前培训、晋升培训和转换岗位培训等,要从政策上、制度上加强引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供领导干部培养、锻炼的条件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