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1
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基层干部队伍是基层工作和战斗力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处于第一线,是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完成基层各项任务的关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基层干部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中主体作用的迫切要求,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基层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对目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寻找建设对策,创新改革措施,以真正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一、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结构不甚合理,思想水平比较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导致他们的知识更新能力不强,不善于接收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同时,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偏低,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存在“得过且过”甚至是“混日子”的思想,没有明确的奋斗 1
目标,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有的基层干部抱着“山高皇帝远,做事没人管”的心态,逍遥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遵守作息制度,办事效率低下。再次,部分基层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够,工作方法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对基层工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作敷衍了事,甚至不思进取,依靠经验办事,缺乏创新,服务质量不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为群众提供实用的知识和信息。
(二)工作作风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基层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财政资金紧张,基层干部待遇水平不高,相对来说,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差,但是任务多,责任大,而待遇却相对较低,使得一些基层干部内心不平衡,工作不安心,积极性不高。二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有的基层干部意志薄弱,深受影响,经不起考验和金钱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产生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办事效率低,决策能力差,甚至弄虚作假、捞取政绩,精神状态低下,工作作风不实。首先表现为责任意识不强、责任制不落实。有的基层干部履职不到位、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还有的基层干部一人身兼数职,职能重叠、职责边界不清;其次,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有的机关(单位)办事流程繁琐,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有的基层干部纪律松懈、作风散漫,工作随心所欲,作风软、散、拖,对上级布臵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第四,进取
心不强、落实不到位,有的基层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执行不力的问题;第五,民主意识淡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测评等制度不完善,部分基层干部缺乏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缺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的能力。处理问题时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层次分析,方法较简单,工作态度强硬,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再次,为政不够清廉。个别基层干部不能清正自守,投机钻营,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为了个人私利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
(三)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存在问题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经费落实难度大,有的机关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有的基层干部对培训认识模糊,态度不端正;教育培训计划性前瞻性不强,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造成人员素质始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打转转;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理念不能与当前基层建设工作的发展完全接轨。
(四)任用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机制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干部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经过培训就被提拔,造成干部任用严失公正;干部中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根深蒂固,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在干部任用上不能做到优胜劣汰。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上,有的监督职能部门和监督工作人员存在思想顾虑,存在怕“穿小鞋”,遭受打击报复,不敢监督的
心理,从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干部监督工作;监督职责不够明晰,各种监督渠道和监督形式未能在整体上形成合力,选人用人的权力和责任未能实现完全统一,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往往出现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不明确和具体的现象;监督手段单一,目前,对基层干部队伍的选拔任用监督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监督的硬性措施和办法,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相关制度不完善,群众对基层干部所作所为的具体情况不知晓;政策体系的系统性、配套性和规范性不强,干部监督管理的科学机制还未完全形成,现有的一些制度在细节和操作环节上,存在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
二、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探索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善于开拓的基层干部,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使基层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转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合理调整和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结构,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把热情高、能力强、见识广,有市场经济头脑,勇于开拓进取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全面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确保基层干部队伍能高效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1、加强领导,增强意识,明确责任。各机关(单位)成立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机关(单位)基层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同时,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意识,落实责任,明确相关责任。
2、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提高质量。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参加作风建设的自觉性,通过作风建设,进一步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
3、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增强民主意识,做到清正廉洁为政。各机关(单位)结合基层干部队伍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基层干部队伍作风教育整顿。切实找准抓住基层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紧紧围绕县委、县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开县”的要求开展作风建设,认真抓好各项“惠民工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同时,对基层干部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使之经受住“权、钱、色”的考验,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争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优秀基层干部。
(三)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引导基层干部队伍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经常对基层干部进行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重点学习与基层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基层干部的文化层次、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建立科学严密的教育培训机制和灵活多变的教育培训方式,长
远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使机关(单位)上下始终保持“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实现基层干部队伍学习培训工作的有的放矢。落实基层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经费,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合理利用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选派一部分基层干部到上层机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四)进一步完善对基层干部的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
在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基层干部的任用和监督。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扩大选任工作民主化程度,体现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从能力、素质等多方面考虑,真正把那些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尤其是观念新、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有本领”的党员选拔到主要领导工作岗位上来,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增强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拓宽基层干部的选拔渠道,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拔基层干部的视野,选贤任能,加快带领人民群众富裕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选派优秀大学生和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淡化基层干部的宗族派性和地域狭隘性,优化基层干部的知识和学历结构。二是要创新竞争上岗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大基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力度,增强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意识,把基层干部的选、训、用有机结合起来,提
高基层干部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让他们真正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工作带头人。三是要创新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要把基层干部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必须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约束。加强领导,深入研究监督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等,制定对基层干部的管理监督措施,完善考核监督办法,打造全面的监督网络。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努力“创先进,争优秀”;切实开展“双述双评”活动,推行严格的监督制度,让广大党员和群众认真评议基层干部的思想、行为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对基层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对优秀的基层干部给予一定奖励,对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正的基层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分和处罚。在扩大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基础上,打造社会监督网,加强各机关、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同时,开通举报热线,在机关(单位)上下、各机关(单位)之间建立一个严密的监督防御体系,促进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好转。
第二篇: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征管分局课题组
基层分局是地税工作的前沿,它担负着依法治税、组织收入、规范管理、优化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任务。这几年来,基层分局始终贯彻省局提出的“一手抓组织收入,一手抓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地税收入保持了可持续的增长,干部队伍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省局提出实施“人才强税”战略和构建新世纪全省地税系统宝塔型的人才框架要求相比;与地税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要求相比;与加入WTO后对干部综合素质要求相比。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差距。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分局队伍建设问题,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一大课题。本人结合单位的实际,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想法。
第一、加强分局领导班子和分局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使之成为一支学习型、团结型,具有高素质战斗力的队伍。
一个单位是不是团结,有没有正气,首先是看这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正人先正己,作为基层分局的领导,对自己要有高标准、严要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努力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事事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好榜样。在班子内部,充分发扬民主,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平时大家要多谈心、多沟通、互相尊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认真对待和处理好各种矛盾,同时要善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工作上,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在学习上,要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带头人。形成一个讲团结、讲正气、讲民主、讲学习的领导班子。
分局的中层干部是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时要组织他们学习政治、业务和文化,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上,要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他们,使他们能够大胆放手的开展各项工作,树立威信。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必将带动整个分局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第二、加强征管局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道德建设。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丽水市第二征管局现有党员20人,占干部总人数的43%。我们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和相关辅导材料等。并要求每位党员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学习着重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而提高了党组织创造力、凝集力和战斗力。党员认真学习的热情,带动、影响着全体干部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分局基层党组织建设,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支部大会,讨论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积极做好发展党员等一系列工作。对一些在思想上、工作上表现好的同志,支部进行正确的引导,与他们进行交谈,使之在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经组织考察,近四年来有3位同志发展为中共党员,有2位同志被列为积极分子。努力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各方面真正起模范带头作用,就能使我们的干部看到党的先进性,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就更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道德建设是提高干部素质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
分局干部每天面对是各种类型的纳税人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各种诱惑,是基层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对金钱的贪婪、私心的膨胀、权力的滥用以及人际关系的庸俗化是一系列腐败的开始,必须要在源头上加以控制,所以道德建设尤为重要。我们经常邀请市纪检委、检察院的同志给干部上廉政建设和道德建设课,通过对一些社会腐败现象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引起 干部的高度警觉,要防微杜渐,同时与各科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将此列入岗位责任制考核。同时我们根据分局的实际情况落实三项长效机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建立不愿为的长效机制。在分局内部开展以强化干部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和弘扬求真务实的团队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强化、一弘扬”活动;二是建立不能为的长效机制。严格按ISO9000流程来规范分局的各项工作,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并切实加以纠正和解决,力争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创新,以制度来规范全体干部的行为;三是形成不敢为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多种多样的“请进来,走出去”形式,来加大外部的监督力度,从而培养干部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为了不断提高干部的道德修养,我们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讨论与本单位有关的热点问题。比如开展“如果我是纳税人”、“诚信纳税与诚信办税“、“腐败根源”、“权力与责任”等方面的讨论,提高了干部的思想境界。
第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进一步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规范化。
我们根据省局征管新模式和TF2000信息化系统功能的要求,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考核制度。并且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重新制定分局新的工作流程,真正实现管户制向管事制转移;根据市局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征管质量的考核,制定了分局近期、中期、长期的征管质量考核目标和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办法,用征管质量的好坏来衡量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征管是地税生命线的目标;在办税服务厅开展“纳税人满意与不满意”和“五比”活动,定期向纳税人下发征求意见书,征求书主要内容是请纳税人对干部在“工作作风、廉政建设、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规范执法”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考核和纳税人的评选,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队伍的行为,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地税形象。
第四、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干部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激发干部的上进心。
多年从事基层征管工作的干部,在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个误区,总认为税收工作就这么几条,万变不离其中,凭着经验在做工作,没有感到危机感和紧迫感。这种思想极不利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长期下去,必将影响税收事业。为此我们引入竞争机制,在基层分局实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实施方案。从民主测评、演讲、答辩、计算机技能操作等4个程序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择优录取。通过基层机构改革,在整个干部队伍中振撼很大,这种能上能下的干部竞争机制,彻底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观念“任凭风浪起,稳住钓鱼台”的思想,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激发了干部的上进心。改革后的干部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同时促进了干部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高潮。
第五、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WTO的加入以及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对税务干部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基层分局干部在观念、素质、管理水平、税收执法统一性、规范性和计算机技能操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必须要花大力气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素质,从而来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
几方面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
一、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比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二、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业务培训,进一步理解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WTO与中国税收管理问题以及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后的培训工作,转变干部的观念,提高对入世后税收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
四、加强干部计算机技能培训,我省地税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要求干部尽快适应这场地税信息化革命。
五、加强干部社保费征管的培训工作,逐步实现社保费征收法制化、规范化、税收化。第六、强化TF2000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是贯彻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必要条件,是收好税的现代化保证。
TF2000系统的应用,使基层分局工作各环节更加公开、透明、严密,基础数据更加完整,使基层的执法行为非常清楚地在系统中呈现出来,其无形中会强化依法治税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减少甚至消除随意性,基层一部分权力收到上一级税务机关,减少基层的执法权力,这就大大缩小了税务机关执法中权钱交易的可能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全面导入地税应用,将实现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结合。二者为“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方针贯彻提供了现代化和制度的保证。地税工作在征管现代化和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支撑下,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七、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大家庭。
平时要关心干部生活,尽可能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是人生的缘分,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同时要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大家的勾通和了解,增进友谊。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使基层分局干部队伍更加具有凝聚力。
组长:刘志伟执笔:刘志伟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基层干部素质。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工作缺主动,达不到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新时期基层工作对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依法行政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提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建立服务型、学习型、知识型、效率型的基层干部队伍,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们的事,自己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即使学了也是走走过场,应付形式,长此以往,部分干部思想松懈麻痹,人生观扭曲变形。个别基层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不能很好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甚至有部分单位一般都制定集中学习制度和政治学习日制度,但能够坚持学习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学,制度只是做给大家看的一种形式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
(二)思想消极。一是自以为怀才不遇,工作随随便便,甚至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工作好坏无所谓,经常散布消极言论。二是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三是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没有积极性。提拔无望的,工作得过且过;即将退位的,时时告诫自己“栽花不栽刺”。四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工作低要求,安排了就做,没安排就拖,不动脑筋思考,没有长远打算,安于现状,安享太平,投机取巧,敷衍塞责。五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履职意识,存在着浮、懒、散、虚等问题。任务明确了仍然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依旧无动于衷,庸碌无为,敷衍了事,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三)教育培训缺乏创新。主要表现为教育培训计划性前瞻性不强,最突出的是层层都有培训计划,都从最基本的东西培训,造成人员素质始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打转转。再就是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理念还没有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完全接轨,仍处于以工作推动学习的初始阶段。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实行工资改革后,津贴按级别发放,多干不多得、少干不少得的平均主义现象更加突出,导致有些干部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工作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在干部任用机制方面。干部中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根深蒂固,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
(五)工作不务实、作风涣散,缺乏紧迫感。平时夸夸其谈,坐而论道。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爱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调查研究,转个圈圈看一看;接待上访,糊弄糊弄劝一劝。喜欢追求轰动效应,不着边际地宣传鼓动,不切实际地勾画蓝图,不顾群众利益地大搞政绩。服务意识不强,用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回避、推诿。有益于自己的工作就多做,不利于自己或自己没好处的工作不做或少做。个别基层干部作风涣散,做事拖沓,即使处理一件不是很复杂的常规工作,也要两天、三天,甚至一周才能完成;典型的是小事不屑干,大事干不了,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学习引导不够,宗旨观念淡薄,官本位意识严重。有些干部平时放松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政治锻炼,放松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从而丧失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丧失了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以至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人生坐标错位,工作目标失落,不敢面对困难和矛盾,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漫不经心。
(二)缺乏求真务实、实干创业的精神。基层工作繁、杂,涉及方方面面,可谓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立足岗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发扬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但也有少数干部,浮在面上,沉不下去,形式主义严重,工作华而不实,基层工作机关化,喜欢泛泛而谈做虚文章,更有甚者,忙于跑关系,挖空心思投机钻营,热衷于为自己谋利益,甚至于自己不干事还攻击创业干事的干部。
(三)松于管理,乏于监督。执行制度不严,督办检查不到位,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干好干坏都一样。对发现问题倾向,没有做到及时沟通,或不能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甚至放任自流,不加约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扭曲了人生价值取向,利己主义思想严重。特别是用人不当带来的错误导向影响深远。
(四)角色没有得到很好地转变。基层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增添了新的更多的内涵,同时也给我们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传统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等,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变得多样性,部分干部还没有从管理者的角色向服务者的角色。
三、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我们党是一个思想上政治上具有先进性和伟大真理力量的党,也是一个保持着高尚道德情操和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党。基层干部要自觉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注重保持纯朴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端正态度,摆正位臵,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是一名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职业所赋予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清楚自己拥有这份工作与自己所付出努力分不开,但与国家、社会的投入和培养同样分不开。身为一名国家干部,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确看待得与失,要清楚还有很多人比你辛苦,有很多人收入不如自己。调整心态,端正态度,于是就能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会珍惜拥有的这份工作。
(二)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要因人而宜,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要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别的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能手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加大教育的投入。目前,提高现有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方法就是学习培训。实行定向定位“作业式”培训。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为主,按照业务所需,对基层干部按照业务所需实行“菜单式”培训,使基层干部都成为专业骨干力量。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为确保各类培训的效果,要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要建立人才库,作为后备干部的人选。要完善竞争上岗机制,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要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促进干部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基层干部队伍逐步由工作型、经验型向知识型、复合型、专业型结构转变。在培训的思路上,要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为目标,使更多的干部一专多能,使更多的干部学会指导协调,使更多的干部善于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在培训的内容上,要注重针对性,重点放在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来,努力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培训的方式上,应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地开展教育培训。
(三)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实行业务能手管理办法。对在“岗位练兵、专业比武”中选拔出的能手、在上级局组织的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的能手,及其他方面涌现出的优秀人才,要及时纳入县局人才库,在评先树优、提拔任用、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在全系统形成抓学习、练技能、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在干部任用上,可在全系统内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大干部公开竞争上岗力度,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提拔的原则,对不参加培训或在培训中不达标的干部取消竞争上岗资格,竞争上岗考试中不及格的人员及时淘汰。三是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增强干部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意识。
(四)健全干部循环交流制度。建立岗位限时轮换的循环交流机制,增强干部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建立成熟的交流和竞争机制。交流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市局与县区局人员交流、县区局与工商所人员交流,城区所与农村所交流,以及思想交流、办案经验交流等等。人员交流的目的是什么?过去讲究换位思考,现在也要讲求换位体验----主动的思考不如被动的换位让人体味得深刻;所谓竞争机制,也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体现有制度有章法的竞争。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条件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要坚持德才兼备,要突出“德”、强化“能”、体现“勤”,考查“绩”,以调动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合理调整和优化队伍整体素质结构。首先,严格工商系统人员编制管理,合理适当的吸收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改善和优化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第二,从精神和物质上积极鼓励干部参加继续教育,提高队伍学历层次,多出复合型人才。第三,建立本单位“人才库”,重点培养使用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并按其所长合理配备到监管执法重要岗位,使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确保整个干部队伍高效工作。
(五)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每一个干部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作为领导,要注意激发和唤起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在运用榜样力量引导激励的基础上,给后进一个争当先进的机会,要对由后进成为先进的干部予以奖励,使全体干部的潜能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一是应结合能级管理活动的开展,通过岗位补贴、评先树优、重点培养等多种方式提高优秀人才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使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干部有用武之地,有实惠可得,真正建立起岗位、能力、责任、报酬相统一,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政治激励相结合,评定、培训、考核、奖惩、使用相促进的业务能级管理体系,调动全员学习积极性。二是从改革分配机制入手,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首先,科学评估每个岗位的难易程度,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对应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之后,公开为每位干部确定选择工作岗位的机会;最终通过考试、考评,使每个同志走上适合自身能力的岗位,即可以一人多岗,也可以一岗多人,释放干部的最大能量,使其获得与自己劳动对等的经济利益。
内容摘要: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部素质。如何在新形势下的具体工作中抓住重点,明确职责,增强科学性,探索新方法,调动工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工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提**部队伍的战斗力,是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工商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们的事,自己学与不学无关紧要。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不能很好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
(二)思想消极、贪图享受。一是自以为怀才不遇,工作随随便便,经常散布消极言论。二是好人主义严重,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三是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没有积极性。四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五是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三)教育培训工作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教育培训计划性前瞻性不强,造成人员素质始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打转转。再就是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理念还没有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完全接轨,仍处于以工作推动学习的初始阶段。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缺手段。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实行阳光工资后,津贴按级别发放,多干不多得、少干不少得的平均主义现象更加突出。干部中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根深蒂固,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
(五)工作不务实、作风涣散,缺乏时代紧迫感。一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二是好练虚功,做表面文章。三是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四是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五是做“官老爷”,基本功不深。
二、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学习引导不够,宗旨观念淡薄,官本位意识严重。
(二)缺乏求真务实、实干创业的精神。
(三)疏于教育,松于管理,乏于监督。执行制度不严,督办检查不到位,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干好干坏都一样。
(四)缺少实践锻炼。基层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增添了新的更多的内涵,要求基层干部要积极主动地投身工作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
三、关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其道德境界。基层干部要自觉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注重保持纯朴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端正态度,摆正位臵。基层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是一名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职业所赋予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建立科学严密的教育培训机制。要因人而宜,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针对干部素质“两极分化”的现状,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别的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能手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实行业务能手管理办法。二是完善竞争上岗机制。三是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增强干部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意识。
(四)健全干部循环交流制度。建立岗位限时轮换的循环交流机制,增强干部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建立成熟的交流和竞争机制。在使用人的问题上要坚持德才兼备,要突出“德”、强化“能”、体现“勤”,考查“绩”,以调动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五)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应结合能级管理活动的开展,通过岗位补贴、评先树优、重点培养等多种方式提高优秀人才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二是从改革分配机制入手,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
政策建议
(一)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其道德境界。通过学习经典,红歌传唱,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和道德素养。
(二)建立科学严密的教育培训机制。要因人而宜,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能手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实行业务能手管理办法。二是完善竞争上岗机制。三是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
(四)健全干部循环交流制度。建立岗位限时轮换的循环交流机制,增强干部管理的灵活机动性。
(五)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一是提高优秀人才的物质待遇和精神鼓励。二是从改革分配机制入手,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
第四篇:促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湄潭县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这一议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突出位置。作为一县的纪检监察机关怎样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尽职尽责
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借在县乡村巡回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宣讲三个月时间之机,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就“纪检监察机关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现将到县乡机关及进村入户、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民情,征求农民群众和县乡机关干部对纪检监察机关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谈几点肤浅的见解和各位有识之士探讨,以达共寻良方。
当前新农村建设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四大期望
通过调研搜集整理当前农村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对纪检监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以下“四大期望”:
一是期望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查办和预防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七站八所”及县乡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和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和工作之便向群众吃、拿、卡、要、贪、索的案件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农民种粮直补专项资金、土地补偿款项、农资机械补贴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国家生均教育免费资金、各项救灾物资款项等国家划拨的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到位、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层层截留扣取补充其他经费,防止危害农民利益的不作为渎职行为发生。
二是期望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机关作风建设明察暗访的力度。去年全国性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我们老百姓到县乡机关、村办事顺利多了,不少老百姓确实是笑在脸上、喜在心,赞不绝口!今年虽然是在提“作风建设年”,但不论是作风整顿还是作风建设,都没有去年的力度大。一些机关作风有所反弹,群众去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出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和行为依然存在,并时有发生。我们知道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干部的,就多么期望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干部管好,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机关作风的整顿和建设要常抓不懈,一阵风是管不了多久的。对那些站着茅坑不拉屎,坐着位置不办事,整天扯事、造事,尽干扰民事,群众来办事,官不大,架子不小,问个路、问件事,爱理不理,像大妈养的,找他办事要等他把电脑上的牌打完、游戏玩完、龙门阵摆完、“牛”吹完,可我们老百姓就等不起啊?像这种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为何不可让他“下课”、待岗、轮岗到最基层村里面去抓一村、办一事,体验一下老百姓办事的艰难。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就要给他们纪律处分,挑不起担子,就挨板子!让他们体验“铧口是生铁铸的”,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不要认为共和国纳税人们的钱是露天坝的人人都可以去拿,从而让他们深刻理解,用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用了纳税人的钱,就要为纳税人服务,就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深刻道理。
三是期望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形势教育、勤政廉政教育、正反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特别是要加大对广大干部首先要把人做好教育的力度,教育他们人做不好,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廉政不过关,就不能再当官。同时期望把这些形势教育、警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及把人做好的教育形成长效机制、组建专业队伍进行专业培训,规定专业内容,定期到县乡机关、村及大型企事业等单位开展专题教育、巡回宣讲。当前正在开展的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及法治教育巡回宣讲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和举措,我们村干部到乡镇听了你们的巡回宣讲后回去和村民们讲,都纷纷要求邀请你们到我们村里去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宣讲,他们就想多听听怎样做人的道理,就是想把更多的人教育好,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可见,农村是多么的需要讲这些形势和做人的道理啊!现在的农民集中开会的时间少了,学习就更少了,无论是做人做事、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识大体、顾大局等综合素质都亟待加强教育和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语言和谐。民间“好话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就正是这个道理。
四是期望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协调督促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实抓好,特别是当前正在全县全面推开的村民集中诉求和“三公开”工作,尤其是村务公开和“点题公开”。村民集中诉求就是要体现村民高度自治,变老百姓上访为干部下访或集体集中接待,努力夯实诉求、处置、落实的措施与力度,就是要让老百姓的意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让老百姓自治的积极充分调动起来,就是要充分体现自己的村自己治,自己当家作主,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老百姓不图什么,只想图个“公开、公正、公明”,实事求是,国家补助、政府救济、县乡机关干部省吃俭用的捐助,要的确体现在“救”上和“济”上,不要优亲厚友、肥上加膘,造
成当救的得不到救助,不该救的反而重补。这就玷污了国家补助、政府救济、县乡机关干部省吃俭用的捐助的目的和意义,更损伤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的方向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综合四大期望认为,作为一县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服务好当前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努力找准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结合当前实际和群众的四大期望,就应努力做到“预防、教育、监督、查处”四管齐下。否则,这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就是一句空话。
首先,要加大预防教育的力度,这就是立足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是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和反腐倡廉“大宣教”牵头单位的这两个作用,协调好公、检、法三家,努力从源头上防止违纪违法和涉农案件的发生。发挥好“大宣教”大教育、大预防,要综合运用源头预防、个案预防、专项预防、预警预测预防等方式,将预防对象延伸到基层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全体村民。以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农村工作主管部门、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为依托,采取多途径、多手段、多方位、多形式,加强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教育、制度、监督和机制建设,形成上下贯通,内外互联,左右协作的农村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保障廉洁高效的农村政务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大对行政执法、司法人员在办理涉农案件中应当立案而未立案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以罚代刑、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对于侵犯民营企业、农村组织和农民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要监督有关执法机关依法移送侦查和立案查处;对于滥用执法权司法权插手经济纠纷和违法扣押、冻结、查封、强制划拨农村组织、民营企业和农民财产等违法情形,要依法监督和坚决纠正。
预防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宣教”大教育、大预防的作用,加大源头治理,开展宣传和教育,即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形势教育、党政纪条规教育、勤政廉政教育、正反典型教育、警示教育、法治教育、做人教育等。要构建一个地方的和谐和平安,首先要把这个地方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好,因为一个干部在人民群众中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是否鲜艳,她体现出这个干部的素质,更体现出这个干部在这个地方的执政理念。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好官好人在一个地方的带动影响是无穷的,其传承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群众常说:“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就正是这个道理。美国公民读本3/4的篇幅及内容讲的都是怎样做人和把人做好,人不是爹娘生下个高级动物就是人;人不是靠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甚至一年、两年的突击就可以把人做好的;人不是你说是人就是人,你说不是人就不是人。是人不是人要你周围的人和你的服务对象说了算,作为一名党政干部就要老百姓说了算。他们说你是人,你就是人,他们说你不是人,你就不是人。那些口口声声、处处标榜自己是人的人,恰恰不一定是人,纵观这些年反腐败斗争,查处的一批批腐败分子,上至省部级高官,下至村组干部及普通党员,看一个如此、看两个如此、看三个、四个还是如此如此,所以,做事靠一贯,做人靠永远。人生没有毕业的学校,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画不圆的圆。只有干部的综合素质高了、好了,这个地方的平安与和谐才大有希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朝着情趣健康有序和又好又快的良好势头发展。
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农村,就是为一棵树、一寸地或一二元钱的利益甚至一句话都有可能酿成血案。在一个成天吵吵闹闹、纠纷不断的环境里,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平安社会的。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特别是普法和教育怎样做人,努力把人做好的力度,增强农民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起码的道德观和道德底线。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送廉政文化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定期组织专题教育培训班,深入乡镇、农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巡回法制、道德、做人理念宣传教育和举办法律知识、公民道德知识讲座活动,促进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情操来维护合法权益和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配合地方党政干部、村民积极分子共同把自己所在的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何乐而不为。
其次,作为反腐败协调机构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搞好各种监督,特别是制度监督。监督不到位,不正之风就不止;协调不到位,大联合大打击的力度就不力。正是监督不力,打击不够,制度缺失,才滋长了一些干部不廉洁,吃、拿、卡、要、贪,无处不伸手。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严重,独断专横,无利可图的事推诿扯皮,有利可图的事争着去管;一些重大问题美名曰集体研究,实质上是极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从中伸手参与吃回扣、要补助,致使一些工程成了“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短命工程”等;极个别干部置中央减轻农民负担三令五申不顾,仍旧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乱收费,造成了不少群众看病难、上学难;一些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注重工作方法,不依法行政,致使一些党群、干群关系恶化越级上访,使一些地方政府成了老百姓不信任的政府;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自己的身分和形象,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和一些不该去的地方,不分地点场合,老百性见状怨声载道,特别是前两年一些地方组建的下乡帮扶工作队,整天围绕桌子转,群众质问是工作队还是“攻桌队”,中午像关公、晚上像济公。正是由于监督没有发挥它的强大攻势,给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创造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导致大大小小腐败分子接二连三出现,而且形式各异,作案手段和方法各有特点,反调查的手段也不妨“与时俱进、与事俱进、与势俱进、与式俱进。”因而给反腐败查办案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要使监督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凡是有公务行使的地方,人、财、物管理、流动、处理的地方,就要有监督,而且还要加大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正确行使运行。
这些年来,不少地方的监督,可以说是几乎成了会上重要,会后次要,忙起来就没有要。其实不管是舆论监督还是制度监督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公正。只有通过监督,才能体现公正;只有通过协调、整合资源大反腐,才能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才能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持公道,才能使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才能为社会进步鸣锣开道,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和谐。
最后,要加大对违纪违法坑农害农行为的查处打击严惩力度。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村级纪检员这一支队伍的作用,积极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时时刻刻关注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手中握有一定人权、物权、财权的干部的新动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农资金的落实到位情况,要进行重点跟踪,阶段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苗头时就要及时治理,及时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切莫让它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要及时挽救干部,千万不要等猪养肥了再杀。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该挽救的要尽最大努力挽救,对不可救药的要坚决查处,毫不姑息迁就。
作为反腐败协调机构的纪检监察机关,为使对那些屡教不改而置法不顾的坑农害农案件打击有力、惩处有效,处罚有果、教育有应,要充分发挥积极协调组织的作用:一是要主动协调并配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重点打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地区黑恶势力,“红眼病”、坑农害农的集体团伙组织,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感;二是要紧扣公、检、法三家,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一起上、一起追究,对触犯刑罚的坑农害农的刑事犯罪,要依法严惩,该批捕的及时批捕、该起诉的及时起诉,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危害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刑事犯罪;重点打击发生在农村的“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有力打击盗窃农业生产资料、破坏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民生活设施犯罪。维护农村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农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三是要积极组织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形成有力的合力严肃查处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农村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内部发生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是要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履行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对损害农民利益的职务犯罪,无论是谁都要坚决从严、从重、从快及时查处,尽量把对人民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要重点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索贿犯罪,在交通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公共事业建设以及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两免一补”等国家扶持农业的各种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贪污、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的违规、违纪及违法犯罪;严肃惩治乡镇站所人员和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土地承包、征用、拍卖、移民建房、管理发放抢险、救灾、防汛、救济款物等过程中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规、违纪及违法犯罪行为;突出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农民人身伤亡,国家和集体重大损失的渎职犯罪,以及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破坏选举等侵害农民人身民主权利的犯罪。切实把广大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好,让他们不犯错误和少犯错误以及犯了错误能得到及时纠正,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力求把给最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竭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好参谋、服好务,把纪检监察的职能最大限度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去。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3年4月25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三重”用人导向,加强镇领导班子建设
1.坚持重基层。优先从镇干部中选拔镇党政领导干部,鼓励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县直部门正职除业务性较强职位外,一般应从具有镇党委书记任职经历的干部中选任;县直部门除业务性较强职位外,一般不直接提任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县直部门副职优先从镇现任科级领导干部中选任。镇党委书记一般从镇长或县直部门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中选任;镇长一般从镇人大主席或县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中选任;镇人大主席一般从镇党委副书记或县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中选任;镇党委副书记一般从表现优秀的副科级领导干部中选任;副镇长一般从副科级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
2.坚持重实绩。优先从目标责任考核排名靠前的镇或部门选拔镇党政领导干部;优先从参与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并做出优异成绩的干部中选拔镇党政领导干部。对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的镇,增加科级后备干部推荐名额。
3.坚持重公论。优先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结果靠前的干部中择优选拔镇党政领导干部。每半年召开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对镇党委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进行民主测评,每对镇党政领导干部在本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并将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结果直接反馈给干部本人。在推荐选拔镇领导干部和解决镇干部职级待遇时,进行服务对象民意调查,对群众满意度低于80%的,实行“一票否决”。
4.加大竞争性选拔镇党政领导干部力度。积极探索“公推直选”镇党政正职人选办法,从今年开始,选择1-2个镇开展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逐步提高“公推直选”比重。镇党政副职职位空缺,要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名额进行公开选拔或差额竞选。换届时,要注重从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村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工勤人员中培养选拔镇领导干部。在核定的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内,对依法依规通过公开选拔或选举担任镇党政副职的,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管理。
5.着力解决镇干部职级待遇。在镇工作满20年、任副科级领导干部8年以上或在镇工作满30年、仍在镇工作且表现突出的公务员,按照核定领导职数的20%比例,经公推公选,组织考察,符合晋升条件的可享受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待遇。
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6.选好村级组织带头人。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优秀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返乡能人及村合作经济组织中选拔村级组织带头人,重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对本村没有适合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人选的,可从镇机关或先进村选派。鼓励和支持县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7.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坚持“双向培养”制度,注重把青年致富能手和优秀村民小组长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村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按照正职1:1,副职1:2的比例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库,实行县镇领导“一对一”帮带。大力推进农村“精英人才入党”工程,每村每年至少发展一名35岁以下的党员,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年轻党员比例达到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70%以上。
8.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镇干部力度。在招聘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每年要安排一定名额面向3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任职满3年的优秀村干部招聘。对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学历可放宽到高中、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9.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把镇村干部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办好培训主体班次。各镇要制定镇村干部培训计划,抓好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以及大学生村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举办的集中培训。
10.强化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按照大学生村官帮带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考核及“五条出路”等政策规定,健全大学生村官目标责任管理机制,严肃在村任职和驻村工作纪律。支持大学生村官领办或创办企业。县直部门一般不得借用大学生村官,保证大学生村官工作在田间地头、服务在农村基层,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锻炼成才。
四、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形成全天候便民服务工作格局
11.实行镇干部全天候工作和轮休制度。巩固县便民服务大厅全天候工作制度;实行镇机关全天候工作和干部轮休制度,保证镇机关每天正常运转,保证八小时外、节假日在镇值守工作人员有50%以上。在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重大节庆等特殊时期,实行镇机关干部全员备勤、全员值守制度。加强县直部门驻镇站所日常管理,规范和完善镇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机制,镇领导干部每年下村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50%,包组联户干部每月入户不得少于10天。
12.逐步推行村干部值班制度。逐步推行村干部在村办公室轮流坐班制度,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涉及当班重大事项办理要及时与班子成员沟通,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并做好值班事项办理登记。
五、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13.统筹提高报酬待遇。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村主要干部年补贴为全县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倍、村副职为村主要干部报酬80%的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并比照在职村干部报酬增长比例同步提高。每两年安排一次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免费健康体检。对因病、因灾、因公致贫的村干部给予及时救助。
14.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镇干部办公和住宿条件,建好机关“廉政灶”、公共“洗浴室”,配置健身器材,丰富文化生活。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直接参与“包组联户”镇干部的交通、通讯费给予适当补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阵地建设,实现村级活动场所高标准全覆盖。
15.强化考核管理。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研判班子、评价干部、优化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目标责任考核为优秀的镇,按规定给予重奖,干部任用优先考虑;考核处于全县后两位的镇,对镇班子进行警示训诫,党政主要领导作出书面检查,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进行组织调整。夯实村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绩效工资统一管理,与考核挂钩,严格奖惩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