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家沟中学有效教学实施细则
解家沟中学有效教学实施细则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为了将有效教学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订本细则。
一、实施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投入和产出比例协调、教学效果显著、有得于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有效教学是着眼于全体学生,有得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
1、实施有效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推动课改内涵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教学没有效益,学生发展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只有保证课堂的有效,才能保证学生发展的有效。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保证学生的有效发展。
2、实施有效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需要。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主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和谐奋进的师资队伍是发展教育的关键因素。实施有效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造就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3、实施有效教学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学校文化的需要。学校文化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力量,它影响师生的思维方式、支配师生的行为习惯、调节师生的情感兴趣、左右师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实施有效教学有利于师生在有效的教学中传递知识、增进友爱、提高能力、生成智慧,从而达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收获与快乐,让教师感到职业的成功与幸福。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要关注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浓厚的师生感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的认识需求和行为需求。深入研究考试改革,使教学更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升学、发展需求。
2、教学要讲求单位时间的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从学生整体利益出发,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协调发展。提倡为学生节省时间,每门学科应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用过度耗费学生时间、精力的做法去换取考试成绩;提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反对缺乏针对性的低效教学。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反对课堂中的“垃圾语言”和无效教学行为。
3、教学要建立目标反馈机制。一节课要留有充足时间给学生答疑或进行练习、测验,实施“课堂达标”考查。要及时批发学生作业和阶段测验,并根据批改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使问题积累起来。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掌握学生学习的“病历”,以便分析学习动态,有的放矢地辅导。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以便于测量和落实。
4、教学要注重反思。没有反思性教学,便没有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迫切需要教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做到天天反思、课课反思,要不断地思考。
三、有效教堂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一切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要切实开展有效备课,备课要做到“三备”。
一是要备教材。要努力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理解内涵和外延,同时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情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二是要备学生。教师了解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动机水平,真正掌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做到据学而教,以学定教。三是要备训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
备课要强调规范。备课笔记必须课时齐全,内容详实,格式规范,注明总课时数和上课时间,要备分课时教案,杜绝统案。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评讲课必须按不同课型的要求备课。备课笔记的编写要强化“四有”:有教学流程安排、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有教后反思记录。防止机械照抄照搬教材、教参、教案等资料,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现象的发生。要切实抓好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的“三级备课制”,真正把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积极探索与完善编写教学案、导学稿等新型备课方式。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备课情况(特别是个人复备情况)的检查,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次检查都必须有文字记载。教导处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选一些优秀备课笔记进行推广。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坚持“三不讲”原则,即“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听不懂的不讲,超标的不讲”、实施“五步教学法”即“目标揭示、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当堂训练”。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的需要。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努力达到设计最优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要求,从多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将知识、规律问题化、情境化。坚决杜绝满堂灌,确保课堂时间师生占有比对半。要切实开好理化生实验课,让学生在观察和动手实验中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3、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式”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恰当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6、精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7、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8、适时作出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评价语言要真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真正起到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提高学科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做到分课时、限时限量、有针对性,坚持“四个必须”,即凡是布置给学生做的教师必须先做,凡是学生做过的必须批改,凡是学生做过的必须评讲,凡是做错的必须纠正。
1、精心布置作业。教师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习题必须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出,力求针对性强、有实效。对新题或心中无底的题,教师先做一遍,然后再决定是否布置给学生。反对“题海战术”,反对照搬现成资料。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
2、认真批改作业。各科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批改要正确,批语要具体明确,重在指导和激励,评价要恰当。作业批改的格式要统一、规范,必须注明批改时间、等次(分数)、作业次数等。
3、科学讲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批阅后的反馈功能,认真整理批阅后的作业和试卷,形成今后教学的有效资源。老师应建立作业情况记载本,随时摘记作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讲评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激励性;所有作业必须有错必纠,学生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阅。要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对纠错的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跟踪检测,巩固纠错效果。对拖欠、缺交、马虎、抄袭现象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要求补作或重作。对一些特殊学生,提倡面批面评。
(四)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落实“三定”即定对象、定内容、定措施,做到“三关注”即备课关注、课堂关注、作业关注。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辅导重在因人制宜、分类分层。辅导分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等形式。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各校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多种辅导形式,确保辅导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明确具体辅导任务。课后的主要任务是:解难释疑,查漏补缺;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夯实基础,讲求实效;端正态度,指导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辅导对象,确定具体的辅导任务。
2、采取多种辅导形式。课后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有小组形式的辅导,又要有个别形式的辅导,兼顾“培尖、提中与补差”,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提高教学测试的有效性
1、科学安排测试。学校要科学安排周练、月练,控制考试次数,不可以练代讲,注重过程测试的实效。要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统一测试。
2、提升命题质量。测试命题,既要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又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既要面对实际夯实基础,又要兼顾能力分组考查。试卷整体要求应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体现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测试要发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测试,各学科应有专人把好命题质量关,切忌整卷照抄、照搬。
3、严格考务管理。各级各类测试的组织要严密,纪律要严明,操作要规范。教导处应参照教研室考务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明确的考试违纪处罚规定。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应该按章办事。凡有处罚,必须在一定范围公示,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
4、抓好质量分析。要重视考试成绩数据分析,班级应该有学生个体之间的横向比较数据和个体纵向发展比较数据;教导处应该有各班的优分人数、合格率、极差率、生均部分的比较数据。一般性检测的质量分析,可以在教研组教研活动中进行,教研组的分析记录应交教务处备案。凡考试都应分门别类开好质量分析会,校级会议数据分析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班级,措施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质量分析既要看到问题的本质,也要有整改的措施,做到“四到位”,即“数据分析到位,问题排找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整改效果到位”。
(六)提高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1、抓实教研组建设。要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的梯队建设,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善于创新、乐于合作的教研团队。要加强教研组的学习、备课、教研等制度建设,真正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要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丰富教研资源,便于教师共享。
2、抓实教研活动。学校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积极开展“有效课堂达标”活动。扎实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目的和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开展“备课、上课、评课,再备课、再上课、再评课”的循环式教研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听课、评课的实效,听课记录要详细,评议要具体深入,着重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通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3、突出校本研究。把学校变成学习型的组织,这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要引导老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改进教学行为,并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有效教学。要花大力气抓好校本培训,尤其要抓好教学常规的培训和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让更多的老师在校本培训中得到专业提高;要重视名师工程建设,培养实施有效教学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校为本的研究关键的要素有三:教师能够“学习反思”、教师间“互相观摩”、名师“专业引领”。学校要搭建更多的平台促进老师成长。
2010年8月25日
有效教学实施细则 解 家 沟 中 学
2010年8月25日
第二篇:社会实践刘家沟中学802班
关注孤寡老人
——寒假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蓬莱市刘家沟中学 802班 吴佳林
活动背景:
最美不过夕阳红,走向老年,是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中国也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而不少子女认为孝顺老人就是多给钱,让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实上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寂寞,最希望的就是有人跟他们聊天。为了让福利院的老人不会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寂寞,今年寒假我和同学们去敬老院,开展了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活动目的:
1、让老人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不感到孤独寂寞,从而身心健康的快乐的度过晚年。
2、培养同学们敬老爱老的优良美德。活动地点:安香曲家敬老院 活动时间:2016年1月28 活动口号:因为爱,我们同在。活动过程
1、赠送给老人我们购买的水果。
2、与老人亲切的聊天。
3、打扫餐厅卫生。
3、打扫户外卫生。
5、帮助老人洗衣服。
6、给老人表演节目。
7、与老人挥泪告别。
活动结果:
虽然这次敬老院之旅只有短短半天。我们却受益匪浅。虽然我们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老人的孤单问题,但我们确实给老人带去欢乐。并且从老人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更加体会到了父母时刻为子女着想的心。
活动心得体会:
政府应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建立养老院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老人健康水平。诚心诚意为老人服务。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我们作为中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仅要尊重那些孤寡老人,更要尊重家中的父母。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对父母大声呵斥。我们应该与父母好好相处。即使有所谓的代沟。我们也应该静下心和父母沟通。而不是火冒三丈得去和父母较真。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对于他们的爱我们怎么能伤害?等父母老的时候,好好的孝顺他们,尽一个做子女的责任。
第三篇: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孟炳忠 尹海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通过新课程实验的探索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学改革的成功不应该只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应该主要体现为教学的实际效果,必须使教与学双方做到有效性。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教学策略不当,思想政治课教学无效和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其表现和成因主要有:
1.三维目标割裂。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要落实三维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但在教学时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不能正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①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的过程与方法,为活动而活动;②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空洞无力;③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诸如此类情况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弱化,而新课程新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
2.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表现在:①学生参与度不高。最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不点名不发言,课堂气氛沉闷,学习不主动;最痛心的现象是部分学生上课不感兴趣,做自己的事情,甚至神情木然,思维呆滞,打瞌睡或干脆伏桌睡觉。②教师讲得过多。很多老师以“讲掉了”为完成任务,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善于关注学生当堂学得如何,又依靠课后多抓多占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③教师讲不得法,讲不到位。重点不突出,平铺直叙,课标要求不高的讲得多,课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时间不够讲;有的老师不善于取舍,不调动学生参与,不引导学生归纳;有的老师提问目的性不强,有效性不够。
3.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教教材”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教师缺乏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策略,不能将静态的教材与动态的学生学习过程相整合,教学实践中,仍然习惯于统一的课程体制,过分拘泥于教科书,难以脱离“以本为本”的窠臼。作业、试卷评讲不科学。有的老师讲评试卷,只讲不评,从前到后流水讲解;有的老师作业未批改就讲,学生会的还讲,学生都不会的也讲,没有针对性,更不谈有效性。
4.教学层次低下。一是在促进学习方面,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过程和选择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材料。如“自主”学习缺乏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学习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探究学习”形式化和机械化,课堂一放开就“收不拢”;预设过度,生成不足;教学中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不会恰当地根据情境的变化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二是在促进发展方面,缺乏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高层次教学,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潜力,有的甚至花很长时间解决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没有被激活。
5.对学生学习方式缺乏指导。表现为:一是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方式;二是不能整合各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实现新型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三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点与面、有序与有效、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未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思维惰性化,没有养成良好的深层次的思维习惯,依赖他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提高新课程下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益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结合我校和全县教学改革的进程,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我们试图从创新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上开展研究,故此诞生了《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学领域中,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如赵新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
我们研究的课题区别于以往研究,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以高效课堂课型模式研究为重点,以思想政治课教的主体——教师行为研究为主线,从实施有效教学的路径角度进行途径和方法的策略研究。
本课题中“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成长。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了多少和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发展或进步、发展的程度是教学有效的惟一指标。
“实施策略”主要是指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措施、方法和途径,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就是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测试等方面进行的策略或技术研究,克服无效,避免低效,追求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有效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核心要素,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应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体系,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转变
通过本课题研究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力图构建有效备课策略、高效课堂课型模式、有效作业策略、有效训练策略、有效预习策略等,达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三维目标,确定准确鲜明;教学组织有效,备课要体现“备学生、备教材、备情境、备自己、备设计,上课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体现“问题、探究、点拨、检测”,学习要求做到思维拓展,体现“思考、自主、展示、达标”。探索总结出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应用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形成三个教学理念: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有效率,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有效益,学生的收获程度及教学活动的收益。
教师要形成三个基本功:一是熟透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资料,教师要对本学科教学有信心并且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与理解(综合素质)。二是了解自己的对象——学生。老师需要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甚至把学生的家庭、社会与文化背景看作是教学的重要力量,教学就能够与学生更为密切,并能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三是认识教学,形成科学系统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合不同学生的诀窍,具有分析学生学业成就信息的能力,具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研究能力。
3.通过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学生能学会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能使学生对知识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同时具有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学生能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拥有自己的问题领域。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整合的、结构化的、灵活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学生对新知识是深层的理解。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分析、综合、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学生参与确定探究目标,依靠本组成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改变过去学生依靠教师的学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课题的研究着重分为有效备课、高效课堂、有效作业和有效测试四个方面。研究要点包括:
1.有效备课策略、方法和途径研究 2.高效课堂课型模式研究
3.有效作业策略、方法和途径研究 4.有效测试策略、方法和途径研究
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理论研究,二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策略的实践探索,尤其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课型模式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课题研究大力推动了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学习素质的全面提高。
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为广大政治教师提供科学施教的抓手,构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克服了以往“讲授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的被动转化为学习的主动自觉,更好的引导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不断地提升。
课题研究启发、引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前,有些教师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一方面做得很不到位,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总处在压抑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参与得不到激发,造成学生各自为战,很少合作学习。通过研究将新课改的理念将这种习惯逐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我们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也越来越频繁。
课题研究强化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尽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传统的被动、过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放、互动、讨论、合作、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已逐渐淡化,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勇于发现、探究的精神已初步形成。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鉴于课题研究的有效度,我们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生获得知识得主战场,为此,我们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纵向去评价,抓住两个“度”加以衡量:一是速度,即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无得到提高;而是温度,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有无提升。由于我们强调对课堂教学的全息评价,并由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对教师的备课进行相关的评价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都有了质的提升。
研究中指导学生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思想道德、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勇
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课题研究更新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建构了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四大操作策略体系。
自开题之日起,课题组便仔细推敲和修改子课题方案,不断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切入点。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后,我们本着“调查—学习—实验—总结—实践—提高”循环跟进式的研究思路进行研究,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正、边完善、边提高。
1.形成了“三提高一发挥”有效备课策略:
①提高教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质量,推行教学案一体化策略。
本课题组尝试推行教学案一体化策略,以教学案为载体,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全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研读、讨论,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案”下发给学生,用来指导学生的“预习—上课—复习”,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研究形成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操作措施和注意要点,提高和优化了备课和上课的载体及策略。
②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推行“智慧风暴”策略。在严谨规范的集体备课中,让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以信息交换信息、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以创新激发创新,从而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用集体的力量、集体智慧风暴共同完成备课任务。课题组形成了《江苏省射阳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集体备课细则》,创新实施了《有效教学研究手册》。
③提高个人二次备课质量,推行“五备五结合”策略。五备策略——备好课标、备好教材、备好学情、备好自己、备好教学方案;五结合策略——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以课前备课为主;编写教学案与运用教学案相结合,以运用教学案为主;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以使备课更完善。
④发挥学科骨干的引领作用。促进全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度,同时也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好同伴互助学习,带动青年教师钻研教学,聚焦课堂效益。
2.形成了思想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系列实施策略: ①“学案导学”实施策略: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主要是尝试通过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某一学期、某一单元、某一学时学习内容的分析和解剖,来制定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方案,从而引导和规划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益。
②“三标课堂”实施策略:
面对高初中教学差异较大,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提高当堂学习效率?面对部分老师讲风过盛,如何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面对学生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重,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们研究形成了“三标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三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目的是追求思想政治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它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示标环节:新授内容之前,必须有清晰揭示学生学习目标的环节,明确学生学的方向目标;二是达标环节:师生共同进行;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讲析、点拨、归纳和提升的活动;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进行记忆、理解、思考和训练的活动;三是验标环节:每堂结束必须进行当堂达标作业。
“三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劳动来靠提高课堂45分钟师生教与学的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优化,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③“四动课堂”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达标环节,只有提高达标环节的效益,才是抓住课堂的关键。为此,我们实验研究了“四动”式教学模式。按照“学案导学,预习自动——激疑导趣,情境触动——合作交流,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四种策略设计安排我们的教学流程。
在这种课堂模式当中,我们强调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究,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交流展示,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课堂模式让新课改理念看得到、摸得着、想得清。这种课堂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④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针对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模式,无论是被社会称为“小高考”的学业水平必修测试,还是与语数外三门一起考的学业水平选修测试,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高考的录取。而在新授课完成的基础上,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和选修的复习时间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课堂复习效率,需要教师从自身起航,加强对教材和考纲的钻研,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案,选择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进行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有效复习策略研究,成为广大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就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出了——必修复习“拔尖冲A”“扫盲保C”策略和选修复习“争A、保B、拉C、灭D”策略,其中包括复习目标确定,复习轮次时间安排,复习措施要求,特别是基于必修和选修不同特点提出了各自复习课课堂实施模式:必修复习——“学案+双五+强化模式”;选修复习——“点题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3.形成了思想政治有效作业设计与操作策略:
课题研究了思想政治有效作业设计的理念和依据,确定了有效作业设计的原则,探索了有效作业的类别和形式,形成了思想政治有效作业的开发和操作流程,提出了有效作业操作六大示例:一是有效作业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二是有效作业要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统一;三是有效作业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四是有效作业要坚持课前预习、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照应支持;五是单元综合探究实践作业的创新和编制;六是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在学业水平测试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灵活运用等。
4.形成了思想政治有效训练策略:
课题研究对原有训练观念和做法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改进操作,抓住重点,积极突破,提炼形成了有效训练“四五六七”策略。
训练的有效必须坚持“四个精”——精选、精测、精批、精评。通过精选控准试题的难度、质量和数量;通过精测统筹规划每次课堂达标作业、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的范围和安排;通过精批坚持面批与统批相结合,快批与全批相结合;通过精评做到“一统”“二查”“三归纳”“四提高”。
训练的准备必须把握“五个度”——把握训练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把握训练的广度,记、说、写、练、综合实践”应按需要涵盖,训练素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经验、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握训练的强度,训练要达到一定的密度,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把握训练的区分度,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水平去完成;把握训练的效度,让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训练,必须考虑训练方式和难度。
训练的设计必须把握“六个点”——抓准目标点,紧扣教学目标,照应目标点;突出重点,为目标点服务,有效训练必须命中重点;突破难点,采取“小步子,有梯度”策略,化解难点;把握关键点,使问题“触类旁通”,用智慧去发现,用灵性去感悟,有效训练必须练在关键点;用好发散点,培养创新精神,展现学生闪光之处;落实考点,有效的训练是考试的有效实战,训练的核心是建立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促进思维发展,建立一定的认知结构,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训练的实施必须把握“七个要”——训练意识要强化;训练实施要分层;训练目的要明晰;训练内容要精炼;训练容量要适宜;训练方式要恰当;训练反馈要及时。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课题研究促进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的形成和实施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灌输的传统教学观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新观念。在“学案导学、三标和四动课堂”式教学中,思想政治课上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教育。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又活跃了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学有所得。
课题研究促进了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中学生政治品德课有效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了综合能力。
课题研究改革了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三标和四动课堂”式教学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同时,针对课程内容实际、学生实际,选用不同课型的教学,改进了教学方式,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题研究扩大了“课堂”空间,在活动和实践中强化了思想素质。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内,那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难以真正达到的。思想政治课“四动式”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扩大了“课堂”空间,并积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活动和实践中强化了思想修养。
(四)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加速了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化。课题研究给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步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在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之后,老师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自身专业成长起到极大的促进、提升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关注了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最为可喜的是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课题研究中很多教师改变了职业倦怠,他们看到自己的变化,看到自己工作质量的提高,看到自己的发展,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课题的研究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到:工作热情源于目标的追求;源于价值的体现;源于成功的激励。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多年以来的教学习惯。工作中有很多问题,之前更多的是把这些问题,当成自己的一些牢骚,诉说完毕,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下来,我们开始注重把经验教训及时地进行总结反
思,发现问题能及时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让总结与反思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使我们由经验型老师逐步转向反思型老师。
无论是初期的开题论证,还是研究的层层深入,我们感到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更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广大教师不断积累研究要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管过程有多么困难,我们都坚持不懈。收获很多,我们将在行进的路上,用坚定的信心,正确的方法指引我们,继续前行。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孟炳忠 尹海云 江苏省射阳中学)
第四篇:辛家沟镇换届实施意见
辛家沟镇村“两委”换届初步实施意见
我镇共辖28个行政村,共有村民8497人,其中农村党员484人,(具体情况见附表1)根据县委《关于认真做好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八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安排意见》(吴发【2011】15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我镇村“两委”换届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现任村“两委”基本情况
(一)村党支部基本情况。现任支部书记28名,其中兼任村主任3名。共有副书记7名,支部委员92名。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6岁,其中,35岁以下0名,36岁至45岁2名,46至55岁10名,56岁及以上16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名,高中以上7名。班子情况好的5个,中等的21个,差的2个。(具体情况见附表2)
(二)村委会基本情况。现任主任28名,村委成员90名。村主任平均年龄51.6岁,其中,35岁以下0名,36岁至45岁5名,46至55岁14名,56岁及以上9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名,高中以上12名,大专及以上0名。班子情况好的10个,中等的15个,差的3个。(具体情况见附表2)
二、拟配村“两委”班子初步打算
(一)拟配村党支部基本情况。本次换届原则上拟设委员3名,个别设5名;拟提名支部书记28名,其中继续提名22名,新提名6名;女书记1名;兼任村主任5名。拟提名副书记10
名,支部委员92名。按换届完成情况,成熟的12个,基本正常10个,困难4个,非常困难2个。(具体情况见附表3)
(二)拟配村委会基本情况。拟提名主任28名,其中继续提名19名,新提名9名;女主任1名;兼任村书记5名。拟提名副主任9名,成员90名。按换届完成情况,成熟的8个,基本正常16个,困难3个,非常困难1个。(具体情况见附表4)
三、完成换届刚性指标初步打算
(一)优化班子结构情况。村“两委”班子中45周岁以下达到4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45%以上。
根据初步打算,我镇村级换届后,“两委”班子成员共182名,其中45周岁以下75名,占41.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7名,占47.8%。
(二)提高妇女参选比例情况。(1)村“两委”班子至少各有1名妇女干部。根据初步打算,换届后,我镇“两委”班子中的女干部为56个,其中支委27个,村委29个。(2)女支部书记和女主任均达到1个以上。根据初步打算,换届后,我镇女支部书记和女主任的数量尽可能达到2个以上。
(三)“一肩挑”情况。(1)100人以下的村原则上“一肩挑”。我镇共有100人以下的村1个,计划“一肩挑”5个。(2)“一肩挑”比例较上届要有所提高。我镇上届“一肩挑”的村为3个,占10.7%,这次换届打算实行“一肩挑”的村5个,占17.9%。较上一届提高66.7%(3)村委会成员中党员占比例较上一届提高25%以上。我镇上届村委会成员中党员共20名,占22.2%,这
次换届打算使党员数量达到28个,占31.1%,较上一届占比提高40%。
(四)大学生村官任职情况。(1)每个镇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我镇打算安排1个,拟安排在呼家塔村,共有党员6名。(2)至少有1-2名以上大学生村官担任“两委”班子副职。我镇打算安排4个,拟分别安排在景家沟、辛家沟、高家庄、霍家沟,分别有党员34名、15名、24名、34名(以上情况见附表5)
四、工作计划和步骤
按照先村党组织、后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顺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组织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陕办发[2008]10号)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贯彻落实中组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严肃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的通知》(组通字[2010]59号)文件精神,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成立各村“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换届选举工作。
2、请示批复。村党组织要召开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关
于召开党员大会的决定》,并向镇党委呈报请示,待镇党委批复后,及时召开村党组织委员和党小组长会议,传达镇党委批复精神,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相关事宜。
第二阶段:选举阶段。
1、党员推荐。村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投票的党员,可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征求意见。推荐情况上报镇党委,镇党委按照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名额1:2的比例,研究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
2、群众推荐。村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镇党委批复的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信任投票,现场公开计票。参加投票的人数不得少于本村具有选举权村民总数的50%,或不少于本村村民代表的85%。镇党委在推荐票相对集中的人选中,按照比应选名额多1至2人的差额,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3、组织考察。镇党委派出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按照比应选人数多1人的差额研究确定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预备人选。
4、党内选举。村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先召开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然后召开村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选举结束后,将选举结果上报镇党委批准。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一半,方可当选。
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经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并
经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①患有精神病或其它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人意志的;②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③虽未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在服刑的;④年老体弱卧床不起或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⑤工作调动、外出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等,按规定应转走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
第三阶段:班子交接。
新一届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产生后三日内,在镇党委要指导下,上一届村党组织班子做好新老班子工作和办公设施交接工作。
(二)组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2011年11月1日-2012年2月20日)
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陕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要求,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9]20号)和中组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严肃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的通知》(组通字[2010]59号)文件精神,依法认真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日-11月30日)。
1、成立机构(11月20日-11月25日)。各村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负责主持和组织本村的选举工作。并制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
2、组织培训(11月26日-11月30日)。培训采取分级负责、分层组织的方式进行。由镇党政分管领导、下派干部和村选举委
员会主要成员组织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文件,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
第二阶段:选举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2年1月31日)。
1、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12月1日-12月15日)。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上届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各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民主推荐产生,至少应有1名妇女代表。被依法确定为候选人的,不再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
2、选民登记(12月16日-1月5日)。所有选民在户口所在地的村进行资格确认、审核、登记,不能错登、重登、漏登。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选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20日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选民登记期间,应提前通知外出选民回村参加选举,保证广大村民的选举权。
3、推选村民委员会候选人(1月6日-1月25日)。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本村选民直接提名产生,保证村民的直接提名权,不能用组织提名代替村民提名。正式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并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并于选举日5日前张榜公布。每个村应有女性候选人。
4、投票选举(1月26日-1月31日)。坚持“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的“双过半”原则,积极动员组织选民参加选举大会亲自投票,确保选民的投票权。选举前,要制定投、计票办法、公布投票时间和地点、印制选票和制作票箱、确定选举工作人员、准备好投票用品、布臵投票会场。选举中,各村应召开选举大会集中投票,设立秘密写票处,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依法办理委托投票手续,规范委托投票和代写选票,确保村民在无干扰情况下自主表达选举意愿。当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由镇换届选举指导小组颁发《当选证》。对两次以上选举不成功或因问题突出未能按期换届的村,应选派得力干部帮助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换届选举。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2月1日-2月29日)。
1、班子交接。新班子产生后,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镇人民政府监督,在10日内完成新老班子移交手续。
2、任期规划。新班子要结合本村实际,健全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村规民约和工作制度,研究制定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目标、本村发展规划、计划和落实措施。
3、总结上报。选举结束后,各村要形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并于2012年2月20日前将总结及选举报告上报镇党委。
(三)全面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此项工作由镇纪委牵头负责,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同步进行村民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已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村进行换届选举;未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村要选举产生村民监督委员会。
村民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要在镇纪委指导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和规定,认真组织实施。选举结束后,各村要形成村民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并于2012年3月10日前上报镇党委。
五、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为加强对辛家沟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成立辛家沟镇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八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宋琦辉担任,副组长由镇政府镇长刘学勇、人大主席薛润兵担任。办公室设在人大办,由薛润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换届日常工作。
2、加强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全面推行镇党委和参与竞争人员集体谈话制度,教育他们合法有序参与竞争。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3、强化指导监督。镇党委成员要对各自所督导的村进行跟踪督导检查,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检查监督。镇上对村情复杂、管理薄弱的“难点村”、“重点村”及撤并村等特殊村,成立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提前制定好选举工作方案和工作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掌控和处理。推行村“两委”换届选举全程签字制度,各个环节都必须由参与竞争人员签字认可,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4、严格依法办事。切实解决换届选举中的贿选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票数及利用宗族势力等手段破坏选举的,公安、司法机关要依法查处和打击。对以不正当手段竞争参选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参选和当选资格。
5、落实保障措施。换届结束后,要组织好新老班子的交接
工作,抓好新当选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完善落实村干部的生活待遇、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认真做好离职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辛家沟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六、存在问题及打算
(一)存在问题
一是宗族、帮派等问题是影响村“两委”正常换届选举中主要因素。例如:周家庄、丁家塔、辛家沟。
二是年轻党员留不住,使很多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工作比较吃力。
三是因村内实施项目引发群众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如周家庄、尚家圪崂、霍家沟。
四是班子成员只顾自己发展,常年外出,不为群众办事,但很难调整。
五是对现任班子无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或年龄较大,不思进取,但却为了补助及二十年待遇等自身原因,不愿放弃权力的个别负责人,力求组织调整。
六是农村队干津贴补助相对较少,很多党员、甚至部分有威望的群众都不愿意留在本村担任队干。
七是妇女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比例达不到政策要求。由于历史和传统等原因,农村妇女缺乏大局意识和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尚未在村民中形成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工作打算
一是派驻专项工作组进村调查研究,对宗族、帮派性严重的村,找中间势力进行化解,吸纳双方都可接纳的人选,动用各方
力量尽力缩小矛盾,或进行组织平衡,两派势力都进“两委”班子等办法使换届任务能顺利完成。
二是大力宣传,做年轻党员工作,争取他们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是针对利益矛盾纠纷突出的村,在换届前换届工作指导小组对村级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对有问题的村进行严肃查处,从而化解民怨,理顺民情,为换届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是对班子涣散、组织无力、战斗力不强,不关心、不热心对群众事业无责任心的人,坚决换人,积极选纳热心群众事业,为民服务的能人进班子。
五是对现任班子组织能力差的,不能与时俱进的,年龄偏大,身体欠佳的人员,组织人员主动谈话,通过做思想工作力劝主动让位,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能人上任。
六是镇党委、政府力争资金,提高农村队干津贴,满足他们基本生活水平,解决其后果之忧。
七是提高妇女的参政、议政能力,使一批真正能够带领村民富裕的妇女干部能够加入到村两委班子成员中。
第五篇: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木匠张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有效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有效教学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和县局有关文件精神,让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和精细,以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校本教研能力,强化科研课题引领,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让教学效果和效率实现最优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了如下有效教学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认真研究,努力在两年内达成以下目标:
1、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有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2、通过专家讲座、校内外教师教育教学交流、购买有效教学理论图书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集中分析排查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效低效教学行为”。
3、加强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理念,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推进有效教学过程管理,整合校内一切资源,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
4、注重有效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落实。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和检测“五有效”的管理,突出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法的研究。
6、提高教师个体发展水平,建设一支积极推进有效教学的一线教师队伍,促进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7、反思、总结、改进,推进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两年安排
2009年:有效教学年。通过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与讨论,并结合已正在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查找现有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观,力争在今年使学校各项教学活动有效、高效进行。
2010年:教学质量提升年。营造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促使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有效教学活动中去,积极研究有效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1年:教学总结评价年。总结已有经验,反思存在问题,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形成完善的有效教学管理体系,推动有效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到时,所有各科集体备课的教案已基本备齐,为教学电子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原则:
1、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将研究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互助学习原则: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组教学研究活动为平台,组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积极营造互相听课、评课、平等研讨的氛围,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3、自我评价反思原则:教师个体通过集体备课、教后感、听后感等形式,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总结问题,找出方法,提高能力。
四、主要内容:
(一)加强教学管理队伍能力建设,提升教学领导管理的有效性
1、深入开展教学工作调研,加强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教学过程的统领,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实现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益的目标。要从“教、学、考、评”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研究,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2、强化教学管理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加强以校长为首的教学管理者的专业发展培训,促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建立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会议制度,提高教学分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努力构建一支有思想、懂教学、精管理的学校管理队伍。
3、强化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能力。继续实施青蓝工程,促年轻教师专业化成长,完善教学研究评价制度,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有效教学研究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学习、思考能力,广泛获取各种信息,提高研究的深入性和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为一线教学提供有效建议和高效服务。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提升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规范、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有效教学产生积极效应的关键,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是有效教学强势推进的保障。
1、完善有效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重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进一步完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2、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监控与分析制度。对学校课程方案执行、教学过程运行、教学质量增长等方面强化研究督导,以评价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和规范。
3、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机制。建立校本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包括教学信息采集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等,形成完整的教学效益管理体系。从起点看变化,从基础看提高,从过程看发展。
(三)抓实课堂教学常规,提升教学关键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活动的舞台,只有切实加强各项课堂常规的落实和改进,才能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引领教师全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首先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三是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五是恰当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媒体介入的有效性;六是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语言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七是精心设计问题,提高主体问题探究的有效性;八是适时进行多元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2、注重学生学法指导与研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一是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并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二是强化策略训练,使科学学习策略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推进器;三是强化心理调节,使学生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活动;四是强化成功激励,体验成功的快乐,使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取得新的进步;五是强化习惯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3、指导教师落实练习巩固的有效性。一是加强练习、作业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提高练习、作业内容的有效性,尤其要加强重点知识板块和常见错误题型的研究;二是加强作业、练习方式的研究,提高训练方式的有效性,尤其要注重学习成效的及时巩固;三是加强作业、练习量的分层控制,提高各层次作业量的合理有效性,尤其要注重通过量的浓缩实现质的提升的有效性;四是强化作业、练习的批改与辅导,确保作业、练习反馈的有效性。
(四)深入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有效的校本教研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创造性地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要完善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落实校本教研制度。要积极构建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机制,整合学校教务处、学科教研大组和备课组的力量,形成校本教研校长负总责,教导处直接抓的管理模式。
2、融合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个核心要素。从本校实际出发,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师反思制度,探索教师层面和教研组内的学校层面的互助互动式反思途径,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注重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运行,加强校本教研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品位。
(五)请进来、走出去,提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性 优质资源的共享是推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要努力深化校际互动、共同发展。努力构建与兄弟学校间结对互动、共同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校际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学习模式。形成互学互进争一流、齐头并进促质量的格局,实现教师的均衡发展和质量整体提升。
五、组织实施:
为保障有效教学行动各项内容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成的使张学校“有效教学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管理、组织、规划和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