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河道环境用水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议
浙江省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讨会交流论文
浙江省河道环境用水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议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徐小燕
摘要:对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涵意、内容、确定方法进行介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生态省建设指标,对我省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水资源利用中涉及到的最小环境用水流量问题提出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解决方式,并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最小环境用水流量
生态流量 耗水量 污染治理
水土保持
生态护坡
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1]84号)中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中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流域规划的要求,上中下游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新建水库、灌溉和引水工程,应保证原有河道内有合理的最小流量”。所谓“合理的最小流量”从环境保护角度可以理解为“最小环境用水流量”,包括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河流生态用水、河流输沙用水、河口区生态环境用水、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等所需要的最小流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维护河道生态环境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需要的最小临界水量,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均可导致环境保护目标的差异,因此,它是空间和时间的变量。在浙江省建设生态省的背景下,“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问题成为能否建成全省“万里清水河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关于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研究成果很少,浙江省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在流域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又不能回避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此提出一些估算方法,以供同行探讨。
1、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内容
一般而言,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用水:水污染防治用水、河流生态用水、河流输沙用水、河口生态环境用水、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等,但在浙江省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大量引水工程、发电工程导致其下游脱水段内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用水量受到影响,因此浙政发[2001]84号文中的“合理的最小流量”还包括满足下游原来以该段河道为水源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最小流量,其中包括水量的要求和水质的要求。
2、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估算方法 2.1下游生活与生产用水
在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造成坝址下游河道水量的大幅减少,如电站引水发电导致大坝至电站厂房区间缺水,而供水水库为保证供水水质,多从水库中直接引水或从电站尾水中取水,导致取水口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根据水法有关规定,在河流水量减少引起的环境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影响区域内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因此,首先应详细调查受影响区域的人口、耕地、工农业生产现状、取水口及用水量、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情况,估算其现状生活、工农业、畜牧业等各项用水,并预测规划水平年其用水量。在以生产生活用水为最小下泄流量控制的情况下应考虑有效利用系数和不均匀利用系数,河道因缺乏调蓄容积,为保证用水高峰时取水要求,生活生产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小于0.6,不均匀利用系数一般大于1.5,灌溉水量可用每1万亩需水流量1m/s估算,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小于0.7。32.2水污染防治用水
经过近年的环境整治,我省河道除平原河网地区外大部分河段能满足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后由于蓄水、引水后必须有足够的下泄流量以维持河道水质满足原有功能区划的要求。根据受影响区间人口、工农业、畜牧污水排放量的现状和预测水平年的预测情况,计算维持目标水质所要求的水量。
2.3河流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较难确定,对有些涉及重要水生物资源的河流,其最小下泄流量应根据维持保护对象所必须的生存条件如一定的水深、流速或者浅滩等需要的水量为最小下泄流量。对一般河流,如无特定的水生物保护种类,可采取按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如法国规定最小河流量生态用水流量不应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10,即使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的河流其最低流量下限也不得低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20。对我省大多数山区河道而言,水生生物量贫乏,按此要求对水电工程的效益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保护生态的作用却不明显,本文建议采用最近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最小生态流量,对丰枯悬殊较大的山区河流,这一流量一般对工程效益影响较小,同时维持河道不因建设水电工程而断流。
2.4河口生态环境用水
我省河流多为独流入海,当流域规划中涉及蓄水、跨流域引水等对下游水文情势改变较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时,必须考虑河口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本省实际,河口生态环境用水主要为压咸用水、维持河口冲淤平衡用水、水用水生态,一般以前二者为控制水量,即河流最小流量满足压咸用水和河口冲淤平衡用水时,也能满足水生态用水的要求。
河口冲淤平衡与年水量关系更为密切,引水对河口淤积的影响分两种情况,即长年引水引起的累积性淤积和每年的季节性引水引起的季节性淤积。根据浙江省水利河口所的研究,其允许范围为常年性引水不超过河道总径流量的30%,季节性引水不超过当时河道径流量的50%。
压咸用水的确定则更为复杂,与河床形态、潮差、潮位等相关,一般应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后确定。
2.5河流景观与娱乐用水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河流景观与娱乐用水也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山区河流,如水电工程下游有景观、娱乐用水要求,其水量往往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水深、流速,根据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可以推算在一定水位下的断面流量。具体的水量根据不同的娱乐功能确定,如下游有漂流等项目,则需要的流量较大,天然状况下为季节性漂流的,通过控制水库发电流量可延长可漂流时间,对原为全年可漂流的河段,则要求电站不仅满足最小流量要求,还应有均匀发电的要求,避免因发电流量的不均匀对旅游活动造成不安全影响。
最终要求的最小下泄流量综合上述几种环境用水流量后确定,一般取上述各项环境用水中的最大值,但对其中的耗水项目,应考虑扣除耗水量后能否同时满足其它项环境用水的需求。
3、对生态省建设指标中主要河流耗水量不超过40%的理解
在《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中有一项是对水环境的保护指标,明确省内主要河流的年水量消耗<40%。对此项指标的理解关系到我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总量,对今后水资源开发规划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该项指标的理解有几个方面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
首先,要确定我省的哪些河流必须进行耗水总量控制,根据《浙江省河流简明手册》,我省有八大主要河流,分别为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的河流有25条(包括支流)。在进行耗水总量控制中是否对八大流
域的支流进行控制、控制到哪种规模的河流是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省正在进行主要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对跨行政区域的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的综合规划也在进行之中,本文认为这些河流应纳入耗水总量控制的范围。
其次,耗水总量的计算问题。耗水量主要为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项用水的耗用量。由于各河流的径流总量是通过控制站的径流量确定的,在径流量中包括了上游区域各项用水的回归水量,即已经扣除了上游区域各项用水的耗水量,以此为基础计算耗水量控制指标,将导致指标值偏小,影响规划的科学性。应以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基础计算耗水量指标。
其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在我省,存在许多引水供水工程,引供水量往往占坝址区总径流量的50%以上,对其下游区域的用水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相对于整个流域而言,这些水量所占比例则较小。因此,要确定耗水量控制是从整个河流考虑还是仅根据河口水资源量考虑。
河道最小环境流量问题与耗水量控制指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果耗水量指标作为一项必须遵循的硬指标,则在进行河流最小环境流量计算时,除满足下游河道前述各项用水要求外,同时还应满足耗水量小于40%的要求。
4、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为改善我省的河道水生态环境,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如万里清水河道规划、钱塘江引水入城专项规划、浙东引水专项规划等规划已在制定或即将付诸实施,对改善区域水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以配水、调水为主的治理方式受到水源总量的限制,在改善受水区水环境质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取水区的生态、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其它的工程或非工程性措施,改善生态河道环境,以减少引水、配水量,从而减轻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1)加快污染源治理进程
污染是造成目前我省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02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5.9亿吨,比上年增加6.6%。其中工业废水16.8亿吨,占废水总量的64.9%;生活污水9.1亿吨,占废水总量的35.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57.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为28.4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为29.5万吨。全省河流据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的170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有33.6%的断面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其中10.6%的断面水质为Ⅳ类,23.0%的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其中Ⅴ类为11.8%,劣Ⅴ类为11.2%),鳌江水质主要为劣Ⅴ类,占总评价断面的75%;大部分干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无法满足功能要求;平原河网水质主要为Ⅲ~劣Ⅴ类,87.5%的断面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总体水质很差。这样大面积的污染单靠配水不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治理应是改善水环境的主要手段,尤其在平原河网区,水体自净能力小,而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污染负荷大,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工业污染的治理通过污染物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措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村镇生活污水排放及农田面源污染正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也是下一步污染治理的重点方向。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为集中兴建污水处理厂创造条件。
(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扩大森林面积
水土保持对水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涵水能力降低、河库淤积,洪水和干旱频发,另一方面,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随土壤进入水体,成为河网、湖库的富营养化的成因之一。水土保持可增加蓄水能力,削洪增枯的效果明显,根据有关资料,对一个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和森林植被建设对洪水的削减能达到30%~70%,而且洪水历时延长2~6倍。在枯水期,一个森林覆盖率65.9%的小流域与一个森林覆盖率仅32%的小流域相比,其枯水径流大1.4倍;此外水土保持还可改善水质、减少泥沙淤积、增加湖库水量体调蓄能力。全省的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2.5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997年的1.9万平方公里,10年左右的时间下降了6700多平方公里。自1997年以来至去年底,全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又下降了3000多平方公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我省目前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而且森林的质量不高、林相单一的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3)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循环率和中水回用率
减少工农业的用水量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省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用水量急剧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枯水年份我省农田灌溉定额高达600~1000m/亩,多年平均灌溉定额473 m/亩,灌溉过程中半数以上在中途渗漏,采用漫灌又要浪费30~35%。;污染水再生回用率仅为1.27%(2001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6%,而国外先进工业企业的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0%以上。
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积极开发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治污技术,提高中水回用率将减少水资源耗用量和污水排放量,对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北京市就提出了到2008年中水回用率要达到50%的目标,这种再生水可用作城市用水、工业冷却水、环境用水、地面冲洗水和农田灌溉水,这是保护供水水质和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有条件在此领域作出更大的努力。
33(4)推广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细菌和微生物在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河道被硬化后,切断了水体内各生态要素与底质、岸边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动,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使河道的自净能力大为降低,水体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灵性,一旦污染物排入造成的污染很难自然净化。生态护坡技术在目前我省正在实施的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中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生态护坡技术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a、护坡应保留足够的孔隙率以保持水体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存;b、河道尽量保持自然的形态,维持丰富的河滩、河曲、洼地、等景观,以利于不同类型的水生生物的生存要求;c、植物护坡应尽可能利用自然植被,避免单一化,同时也可防止外来生物的入侵,丰富物种的多样性;d、护坡的形式应是结合实际,避免陡化、硬化,为水生物的憩息提供友好环境。
参考文献:
(1)(2)(3)沈国舫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日]财团法人、河道整治中心 《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2年浙江省环境质量公报》
第二篇: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xx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通办发[2009]18号)文件要求,结合《xx县环境保护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我局以立足环保,着眼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的理念为工作出发点,针对xx河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xx河流域概况及现状
(一)xx河流域概况
xx河是xx县的最大河流,位于松花江干流中游左岸。发源于xx县北部小兴安岭的青山岭。源头高程在410.00米,发源以宝林河为主,与安乐河汇合于太平林场后,始称xx河。
xx河流域面积1929平方公里,全部在xx县境内,占xx县行政区域总面积的34.8%。流域地理位置,东和东南与大xx、西北河两流域分水,北与铁力县巴兰河流域相接,西北为庆安县界,西与木兰县木兰达河、白杨木河、xx县浓浓河、富拉浑河四个流域接连,西南为xx县小桥河流域,南为松花江。
xx河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28°11'—128°52′,北纬45°58′—46°37′。xx河流域形若仙人掌,南北中线长91公里,东西平均宽20公里。最大宽度在上游凤山屯附近,宽36公里,最小宽度在下游桦树屯处,宽5公里。河网密度系数0.33。
(二)xx河采砂现状
据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我县xx河干流上现有砂场8个,都经县水务局颁发了采砂许可证。经现场调查,我局感到,目前,我县xx河河道采砂行为,虽然都有水务部门的审批手续,属于合法经营,合法采砂,但在采砂的过程当中,这些采砂业主都存在超范围开采,无秩序开采,随意开采的行为。现在的xx河在每个采砂段上,采砂业主是哪的砂料好就采哪,根本不管是否会改道,是否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否会造成耕地的毁坏,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现在的xx河可以说是“开膛破肚”“心、肝、肺”都被掏空了,我们的母亲河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不堪重负。
一是xx河采砂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8处砂场中,有部分采砂场不按规定,严重违法开采。如有的采砂主在稳定性很好的河岸边,或者禁采区开采砂石料,违背自然规律改变河道行洪方向;有的采砂主不按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和弃料,没有就地整平回填恢复河道原来状况,在河道形成了“采砂矶头”,严重影响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安全;有的采砂主,违反规定在禁采期违法开采,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
二是xx河采砂对沿岸的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挖走河道内的砂石料,形成的洼地,以及弃料堆积而形成的障碍物,改变了河流方向,加剧了河水对河岸、河堤和河床的冲刷,导致河道河床下切深陷,河岸、河堤抽根坍塌,河势发生变化,造成河床下降。汛期发生洪水极易冲毁农田,淹没村庄,同时,还会对桥梁、拦河坝、沿岸渠道等基础设施构成被洪水冲垮的危险。
三是xx河采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过渡的开采,一方面会造成主河道缺水,甚至出现河水断流,另一方面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四是xx河采砂导致国有资源大量流失。由于后期环境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采砂业主超范围、超深度开采,致使大量国有资源大量流失。同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有些采砂主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掠夺性开采,已经造成河道砂石资源在一定区域相对匮乏,影响到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
五是xx河采砂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旅游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无序的滥采乱挖,不仅造成了河道的改变,水土流失,耕地的毁坏,水利基础设施的损毁,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我县以xx河漂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开发。由于xx河采砂的无秩序,乱采滥挖,使我县闻名遐迩的xx河漂流项目,已经两年被无情的搁浅,不仅给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对我县今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六是xx河采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一是由于经营业主因违规开采,导致毁坏更低,采砂业主经常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甚至发生冲突,使信访案件不断;二是由于监管不利,采砂业主采砂后,砂坑不回填,汛期满水,极易发生淹死人的事故。
二、导致xx河采砂滥采乱挖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xx河采砂之所以会出现无序性的乱采滥挖,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砂者的法制观念淡薄。多年来,我县河道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召开由河道沿岸村镇领导参加的水法规座谈会,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但仍有的少数领导和村屯干部错误认为,河道砂石资源属于地方集体所有,不经河道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与采砂业主签订开采协议,有的还低价拍卖资源开采权,造成违法开采,违规开采,扰乱砂石开采市场,遗留了大量后患。
二是河道采砂没有规范性文件予以约束。我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河道采砂规划,没有规范性文件来约束管理。
三是经济利益驱动。全县违法开采和违规开采,主要原因是个别采砂业主受利益驱动。这些承包经营者,只有靠多采,多挖乱挖,超审批量开采,才能够弥补前期所交的各项资源补偿费用。
四是河道采砂执法难。一方面河道主管部门专职执法人员不足,而且能力建设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执法交通工具,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性难度大。另一方面采砂船游动性大,且管理上缺乏强制手段,造成难执法。
四、防止xx河采砂滥采乱挖的对策和防治措施
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城镇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松花江公路大桥、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周边砂石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河砂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资源开采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十分突出,不仅造成了河砂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安全。因此,依法强化xx河河道管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加强资源保护,维护河道生态安全,已经势在必行。
(一)出台规范性文件。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我县河道采砂规划,作为我县砂石资源开采业的依据,以便于全面规划开采河道砂石资源,充分发挥砂石资源的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组建执法队伍。规范砂石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彻底扭转当前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应成立由水务(河道管理)、环保、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法院、乡镇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对全县砂石料开采市场进行全面的集中整治。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特别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采砂秩序,依法采砂的良好氛围。
(四)引入市场机制。完成对全县砂石开采市场集中整治后,将全县河道可开采区进行普查划段,科学界定开采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期,规定开采方式,规定年最低开采能力,制定开采弃料回填强制措施,引入市场机制,科学合理和有偿开采全县砂石资源,既发挥资源效益,又能够及时河道清除障碍物,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人身安全。
(五)加强巡回检查。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量配备专门的河道采砂执法管理人员人,添置必要交通工具,加强日常巡查监督,确保采砂秩序的长治久安。
第三篇:对河道采砂影响生态环境的调研
河道采砂四大危害
四大危害:首先,在河道中间挖掘砂石,原本平坦的河道将会出现大量深坑,水流易形成旋涡,影响行洪速度;其次,如果挖采点在河堤附近则安全隐患更大,洪水来临时可能发生决堤;第三,过度开采河道及附近的砂石还将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偷挖行为使砂石裸露,干燥后地表层的细沙成为尘土,风吹造成扬尘;北京河道偷挖砂石现场形成的一些地表大坑已经成为了垃圾场,生活垃圾容易通过更粗的颗粒层渗透污染地下水。垃圾也可能被河水带到河水下游,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
对河道采砂影响生态环境的调研
根据《中共**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通办发[2009]18号)文件要求,结合《**县环境保护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我局以立足环保,着眼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的理念为工作出发点,针对岔林河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了调
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岔林河流域概况及现状
(一)岔林河流域概况
岔林河是**县的最大河流,位于松花江干流中游左岸。发源于**县北部小兴安岭的青山岭。源头高程在410.00米,发源以宝林河为主,与安乐河汇合于太平林场后,始称岔林河。
岔林河流域面积1929平方公里,全部在**县境内,占**县行政区域总面积的34.8%。流域地理位置,东和东南与大**、西北河两流域分水,北与铁力县巴兰河流域相接,西北为庆安县界,西与木兰县木兰达河、白杨木河、**县浓浓河、富拉浑河四个流域接连,西南为**县小桥河流域,南为松花江。
岔林河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28°11'—128°52′,北纬45°58′—46°37′。岔林河流域形若仙人掌,南北中线长91公里,东西平均宽20公里。最大宽度在上游凤山屯附近,宽36公里,最小宽度在下游桦树屯处,宽5公里。河网密度系数0.33。
(二)岔林河采砂现状
据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我县岔林河干流上现有砂场8个,都经县水务局颁发了采砂许可证。经现场调查,我局感到,目前,我县岔林河河道采砂行为,虽然都有水务部门的审批手续,属于合法经营,合法采砂,但在采砂的过程当中,这些采砂业主都存在超范围开采,无秩序开采,随意开采的行为。现在的岔林河在每个采砂段上,采砂业主是哪的砂料好就采哪,根本不管是否会改道,是否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否会造成耕地的毁坏,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现在的岔林河可以说是“开膛破肚”“心、肝、肺”都被掏空了,我们的母亲河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不堪重负。
一是岔林河采砂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8处砂场中,有部分采砂场不按规定,严重违法开采。如有的采砂主在稳定性很好的河岸边,或者禁采区开采砂石料,违背自然规律改变河道行洪方向;有的采砂主不按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和弃料,没有就地整平回填恢复河道原来状况,在河道形成了“采砂矶头”,严重影响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安全;有的采砂主,违反规定在禁采期违法开采,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
二是岔林河采砂对沿岸的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挖走河道内的砂石料,形成的洼地,以及弃料堆积而形成的障碍物,改变了河流方向,加剧了河水对河岸、河堤和河床的冲刷,导致河道河床下切深陷,河岸、河堤抽根坍塌,河势发生变化,造成河床下降。汛期发生洪水极易冲毁农田,淹没村庄,同时,还会对桥梁、拦河坝、沿岸渠道等基础设施构成被洪水冲垮的危险。
三是岔林河采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过渡的开采,一方面会造成主河道缺水,甚至出现河水断流,另一方面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四是岔林河采砂导致国有资源大量流失。由于后期环境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采砂业主超范围、超深度开采,致使大量国有资源大量流失。同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有些采砂主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掠夺性开采,已经造成河道砂石资源在一定区域相对匮乏,影响到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
五是岔林河采砂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旅游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无序的滥采乱挖,不仅造成了河道的改变,水土流失,耕地的毁坏,水利基础设施的损毁,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我县以岔林河漂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开发。由于岔林河采砂的无秩序,乱采滥挖,使我县闻名遐迩的岔林河漂流项目,已经两年被无情的搁浅,不仅给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对我县今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六是岔林河采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一是由于经营业主因违规开采,导致毁坏更低,采砂业主经常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甚至发生冲突,使信访案件不断;二是由于监管不利,采砂业主采砂后,砂坑不回填,汛期满水,极易发生淹死人的事故。
二、导致岔林河采砂滥采乱挖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岔林河采砂之所以会出现无序性的乱采滥挖,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砂者的法制观念淡薄。多年来,我县河道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召开由河道沿岸村镇领导参加的水法规座谈会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但仍有的少数领导和村屯干部错误认为,河道砂石资源属于地方集体所有,不经河道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与采砂业主签订开采协议,有的还低价拍卖资源开采权,造成违法开采,违规开采,扰乱砂石开采市场,遗留了大量后患。
二是河道采砂没有规范性文件予以约束。我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出台河道采砂规划,没有规范性文件来约束管理。
三是经济利益驱动。全县违法开采和违规开采,主要原因是个别采砂业主受利益驱动。这些承包经营者,只有靠多采,多挖乱挖,超审批量开采,才能够弥补前期所交的各项资源补偿费用。
四是河道采砂执法难。一方面河道主管部门专职执法人员不足,而且能力建设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执法交通工具,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性难度大。另一方面采砂船游动性大,且管理上缺乏强制手段,造成难执法。
四、防止岔林河采砂滥采乱挖的对策和防治措施
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城镇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松花江公路大桥、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周边砂石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河砂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资源开采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十分突出,不仅造成了河砂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安全。因此,依法强化岔林河河道管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加强资源保护,维护河道生态安全,已经势在必行。
(一)出台规范性文件。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我县河道采砂规划,作为我县砂石资源开采业的依据,以便于全面规划开采河道砂石资源,充分发挥砂石资源的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组建执法队伍。规范砂石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彻底扭转当前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应成立由水务(河道管理)、环保、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法院、乡镇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对全县砂石料开采市场进行全面的集中整治。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特别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采砂秩序,依法采砂的良好氛围。
(四)引入市场机制。完成对全县砂石开采市场集中整治后,将全县河道可开采区进行普查划段,科学界定开采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期,规定开采方式,规定年最低开采能力,制定开采弃料回填强制措施,引入市场机制,科学合理和有偿开采全县砂石资源,既发挥资源效益,又能够及时河道清除障碍物,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人身安全。
(五)加强巡回检查。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量配备专门的河道采砂执法管理人员人,添置必要交通工具,加强日常巡查监督,确保采砂秩序的长治久安。
第四篇:城市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及建议
城区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及建议
开展城区河道生态水系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进一步完善整洁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重要举措。??在前一阶段突击治理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为抓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靠职能局委、街道办事处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基本杜绝了脏乱差现象的发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领导,?政府成立了领导组,主管副?>长任组长,有关局委、街道办事处一把手任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城区河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关局委、街道办事处也成立相应组织,???水利局还成立了城区河道管理大队,明确了任务和职责,制定了奖惩措施。
(二)广泛宣传发动。
根据城区河道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牌、横幅、宣传单等方式,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共制作宣传牌?块,发放宣传单?张,出动宣传车?辆次,悬挂宣传横幅?条,设立咨询台?处,咨询居民达??多人。
(三)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
为了保证城区河道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水利局、街道办事处均招聘专业保洁队伍,基本建立了城区河道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每天打捞河道漂浮物和河坡河岸垃圾,做到打捞清除一段、保洁一段,不留空档。城区河道管理工作人员每天监督检查,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做到彻底整治。
(四)加大了资金投入。
?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河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共打捞水面漂浮物?吨、清理河岸河坡垃圾?余吨,支付民工工资和运输费?万元。购买机动三轮车?辆,?万元;制作卫生宣传告知牌?块(幅),?万元;购置了垃圾清扫车?辆,每辆?元,共?万元。订购了小型打捞船?艘,每艘?万元,共?万元;保洁工具(皮裤、耙子、舀子、扫帚、竹竿、安全绳、手套、工作服、雨衣、胶鞋、钳子、铁丝、手电等)?套,共?万元;购置管理人员电动车?辆,共?万元。全区已累计投入资金达?万元。下半年,随着保洁工作的正常开展,支付保洁工人工资和机械设备投入运行费用,仍需资金??万元。
(五)建立了协调机制。
水利、环保、城管、城建和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联合行动,水利部门负责河道水面和护坡的清理,街道办事处负责河口以外的卫生整治,环保部门负责排污口整治,即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初步建立起了??/环境卫生联合管理机制。
通过一个阶段的综合整治,目前,???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卫生环境明显改观,水质得到改善。下一步,我?将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努力使??/重现清流碧波的景象,打造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建议
为了彻底改变城区河道环境卫生状况,下一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增加经费投入,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一)必须保障经费到位。
鉴于???当前的财政状况,请求市政府尽快解决前一阶段环境卫生整治资金和下半年运行费用共?万元。同时,为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每年市财政还需安排?万元的保洁工人的工资和工作经费,确保河道环境卫生管理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路子。该项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监管。
(二)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有了水城市才具有灵气,这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河道建设与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道建设好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防洪安全,保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态环
境,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这对打造宜居城市和园林城、卫生城、旅游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自觉维护,是很难达到和保持最佳效果的。因此,市政府应针对当前市民的生活陋习和河道的脏、乱、差现象,及时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教育和培养广大市民告别生活陋习,遵守社会公德,不断提高公众环境卫生意识,自觉维护城区包括河道卫生。这既是创建卫生城市的需要,也是提高市民素质的需要。只有市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城市才会更加美丽。这项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宣传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
(三)必须对城区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控制污染源是河道整治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沿岸直排河道的生活污水截流,统一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建设的污水管网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参与管网建设。
垃圾污染已经成为河道水质的主要杀手,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考虑沿河道设立一些垃圾专倒的点,以此来减少河道中的垃圾,同时对垃圾处理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违反者进行严厉的处理。另外,城市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卫生设施不足也成为了一个问题,一些外来人口由于居住条件限
制,有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出现,这些东西被弃之河道,不但成为河道污染,同时也十分损害城市形象,政府部门是否考虑增设一些公厕,来缓解这种状况。
(四)必须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在河道治理前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面漂浮物及护坡垃圾打捞问题。还要不断完善综合协调机制,河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河道卫生整治、排污口治理、定期引水冲刷河道改善水质、建筑审批、绿化等,涉及到发改、财政、城建、规划、环保等职能部门和辖区街道办事、村(居委会、社区)等基层政府和组织,因此,市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多部门联动管理及综合协调机制,避免出现“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 和“前边捞后边倒”的现象。
第五篇:关于资江河道采砂现状及其环境影响的调查0330
关于资江河道采砂现状及其环境影响的调查
南红亮,赵柳,陈红桃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 湖南 邵阳,422000)
摘 要:
对资江市区河段采砂船数、产量及弃料和现场清理设备状况、是否获得相关资质等情况进行调查, 并咨询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法律政策,走访沿江居民获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提出资江采砂规划和管理意见治理意见。
关键词: 资江;采砂状况;调查;治理意见
The status quo on the river sand and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Zijiang River
Nan Hongliang, Zhao Liu,Chen Hongtao(Departe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Shaoyang College, Hunan ProvinceShaoyang422000)Abstract:Zijiang River rban sections of the ship the number of sand production and disposable materials and on-site clean-up equipment, such as whether they were qualified to conduct the relevant investigations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know consultative legal policy, people living along the banks access to the proposed visit.On this basis, an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organize to meet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funding under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River sand the views of the views of governance.Key words: Zijiang River Sand the status quo Survey Governance views
资江为长江中游支流,属洞庭湖水系,我省四大水系之一,发源地有两处:西源赧水源出我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北;南源夫夷水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越城岭,两水在邵阳县双江口汇合。在我市下游流经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县市,于益阳市甘溪港入洞庭湖。
全长653千米,流域面积2.81万平方千米,流域年降水量1200~1800毫米,集中在4~8月,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50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224万千瓦,可开发量148万千瓦。资江自西南向东北呈“Y”字型流贯我市全境,流域面积遍及市辖8县1市3区,流域面积1 472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70.8%,为我市的母亲河。我市资江市区河段从北塔区的白泥田村至大祥区塘瑶村全长29.6公里,河道内砂石经过近十几年的采挖,砂石资源已枯竭,河道千疮百孔、砂堆林立、航道阻塞、行洪不畅。许多人受利益驱使,目前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且较为严重。在河床航道上疯狂采砂、淘金,一些自古存在的沙洲被采砂船昼夜不停挖掘弄得荡然无存,采砂船的违规作业还严重影响了航道的走向和深浅,给船只航行带来安全隐患。一些采砂船竟在防洪堤和桥梁附近作业,直接危及防洪堤和桥梁安全,严重危害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搞好资江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先后下达了三批限期治理项目,对100多家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整治,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的部署也相应下达限期治理决定。2004年,以办理市人大议案为契机,部署开展了资江邵阳市城区段污染综合整治以及造纸行业整治、河道整治、餐饮业污染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市水利局在市区29.7公里河道范围内组织了大规模的联合执法行动,解除了15艘非法采砂船的动力,规范了河道采砂行为。
河砂是洪水的产物,裸露的岩石经阳光、风雨、霜冻等共同作用风化成较小颗粒,在地面径流、洪水挟带下进入河道,随着洪水流速的改变,砾石、粗砂、中砂、细砂分别沉积在河道上,成为构成河床的主要要素,不同流速水流的冲刷与不同粒径河砂的补给相互作用,河床保持相对平衡。河砂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河砂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它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据调查,一般的机械采砂的直接成本仅仅为每吨20元左右(包括粗砂加工等费用),而市场市的河砂可售40—70元每吨,利润相当可观。由于巨额利润的诱惑,社会上许多阶层的人士利用各种方法和渠道跻身于采砂业,采砂业逐渐变得人丁兴旺,随着采砂规模的扩大,随之出现了种种问题。采砂同时,资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资江作为流经我市的主要河道,一直被视为居民赖以生活的母亲河而倍受大家珍爱,但我们调查时发现河道却常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邵阳市河道管理处颁布的《2006邵阳市区河道采砂实施规定》明确规定:资江二桥上游2000米至白沙洲洲尾为禁采区。却有在资江二桥上下不远处各有一个采砂船在作业,且产生大量污染水;在距西湖桥不到300米的处也有采砂船在作业(详见附件照片),西湖桥现在正在检修阶段,如此近距离地开挖必将对桥梁产生很大的破坏。河道演变情况、演变趋势、来水来沙情况,充分考虑保障防洪
和通航安全以及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研究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以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
资江整治建议(1)禁采区规划
设置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采砂的区域,在采砂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水环境保护、拟建、在建或已建工程以及一些重要设施有直接影响的河段或水域等地方。作业于防洪堤和桥梁附近的采砂船,直接危及防洪堤和桥梁安全,应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在禁采区内除防洪抢险、堤防加固、填塘固基等特殊情况外严禁各种采砂活动。
(2)改进原砂处理方式
原则上应拆除采砂机上的分筛装置,保证原砂上岸后再处理。目前,尚不具备原砂上岸处理条件的,应及时清理采砂作业过程中的弃碴,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预交一定的清障保证金,保证河道采砂无弃碴堆影响通航。一旦发现超出水面或影响通航的弃碴堆,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将责令所在标段采砂机停止采砂,直至弃碴堆清除为止。
(3)完善相关规定
今年来我市河道管理处已制定好若干关于河道采砂实施规定,我市资江河市区河段开采量控制在40万吨(含卵石),采砂许可数量为16艘采砂船。规范河道采砂作业,各中标业主必须在中标标段采砂,不得擅自跨标段采砂,不得擅自进入禁采区采砂和超时采砂,否则,将依法查处。有证砂机必须在规定河段内采砂,一旦出现江水浑浊加重,水行政主管部门将对作业砂机范围进行临时调整或采取临时停采措施,采砂业主必须无条件服从。
(4)加强协调配合,加大采砂的监管力度
水利局可邀请派出所等相关部门配合,组成联合执法组,对非法采砂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检查中,联合执法组应现场查封非法采砂点,拦下辆正在进行非法作业的铲车,并对采砂场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已非法盗采的错误,主动配合将查封的铲车开到联合执法组指定的地点停放,并到市水利局执法支队接受调查。经过联合整治,可有力地打击盗采砂石行为严重的现象,为今后更好的管理河道及砂石资源,维护正常开采秩序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5)加强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我市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据资料统计,近300年间,共发生水灾73次,平均4.1年一次,而在建国后的52年间,洪灾年份就有17年。由于山丘区洪灾暴发迅猛,历时虽短,但常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毁灭性打击。1979年的“6.27”洪灾,淹死87人,伤550人,其中洞口县死亡56人,伤466人; 1996年的特大洪灾具有全局性、毁灭性的特点,资水干流邵阳市区洪峰水位达222.21米,超出警戒水位8.21米,全市8县1市3区全部遭灾,196个乡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其中重灾有71个乡镇,占总数的36.2%。老百姓感慨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
治理”的道路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的教训,我们应当总结历史教训,树立环保意识,真正达到和谐发展。
(6)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采砂位置及采砂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和珍稀保护鱼类监测。在规划期内,每个采砂方案实施后,根据对采砂活动进行的环境监测结果,结合规划区现有调查与监测成果,对采砂方案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采砂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功能区影响、对取水口水质影响)、采砂对水生态的影响(包括对自然保护区影响、对鱼类资源与渔业的影响、对珍稀水生动物的影响等)、采砂对沿江基础设施的影响、采砂对防洪的影响、采砂对航道与通航的影响以及采砂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及时做好各项环境检测跟踪评价是保证资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随时了解河道的环境现状,以便出台相关应对措施等。
参考文献
[1]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2002年10月
[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武汉市长江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科研所.长江中下游干流省际边界重点河段采砂规划实施方案,2003年8月
[3] 孙健.谈河道内违章非法采砂的危害与对策〔J].治淮,2002年8月
附:采砂现状部分照片
采砂引起的水质污染
资江二桥附近一采砂场
距西湖桥不到300米采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