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行政机关承担了现行80%以上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行政执法人员代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活动,其素质的高低、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行政执法的效果。因此,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整个行政系统的一员,须切实履行起依法行政的责任,我认为,烟草专卖执法行政主管部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一、重视各项教育,提高执法队伍战斗力
烟草专卖管理涉及卷烟打假、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处等内容,工作内容都与行政执法有关,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出现了新情况、新理论,这些都对执法队伍的工作质量、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烟草专卖执法人员,需要抓好四种教育学习:一是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学习,要想干好工作,首先就得做好人,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人格,解决执法人员的惰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学习,通过开展每月党员学习、撰写思想报告、谈话交流等方式,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顾大局、讲政治、有原则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观;三是抓好职业鉴定教育学习,加强专卖稽查岗位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国家局组织的岗位技能鉴定考试,技能鉴定初、中、高级达到省局的要求,并进一步改善鉴定结构,提高烟草专卖实践工作能力;四是抓好法律知识教育 学习,通过学习与考试、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办案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打造一支知识全面、业务精通和经验丰富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队伍。
二、加强执法监管,提高执法队伍执行力
目前随着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出台了新的规定,对烟草专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烟草专卖执法队伍严格贯彻落实,避免出现执行打折扣、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实现规定所要到达的预期效果。但执行是否到位,关键还是看监管是否到位。
为提高执法队伍执行力,需要建立完善五项制度:一是建立烟草专卖执法检查监督制度,通过市场组检查、部门领导走访、中层督查等形式,对卷烟经营、无证户清理及稽查员执法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检验烟草专卖执法人员执行是否到位;三是建立检查结果反馈机制,市场检查完毕后,将市场的异常情况通过内部联络单反馈给辖区稽查员,要求及时有效整改;三是建立烟草专卖绩效考核制度,每月通过关键业绩、工作质量和团队合作实施考核评分,对烟草专卖执法队伍进行评价,并将该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结合,形成有奖有惩的正常评价机制;四是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加强投诉举报途径、方式的宣传,尤其是12313投诉举报电话,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人群参与对烟草专卖执法的监督;五是建立大要案讨论制度,对案值超五万元的、案情疑难复杂和当事人众多的涉烟案件,组织熟悉专卖业务人员集体探讨,准确定性、合理处罚,避免出现错案。
三、狠抓廉洁作风,提高执法队伍公信力
行政机关是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而行政执法人员代表行政 机关进行执法活动,如是其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廉等现象,不仅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会影响行政机关的形象和威望,削弱自身的公信力。因此,专卖执法队伍作为烟草专卖管理的执法者,首先要自觉做到廉洁勤政,严格执行国家局的“五条禁令”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其次,制定理顺廉洁从政各项制度,逐渐建立起烟草专卖执法人员“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的监督制约机制。最后,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执法就是为民”的思想,善待手中的权力,正确对待利益,努力做一个自律清白、廉洁奉公的专卖执法工作者。这样,其烟草专卖管理行为才真正实践着“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才真正体现出法治国家、政府的行为。
四、强化团队意识,提高执法队伍凝聚力
烟草专卖执法队伍是一个具体分工又密切配合的行政团队,要求专卖执法人员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要正确处理好讲宽容与讲原则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帮助与代替之间的关系,做事既要讲原则又要讲弹性,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营造团结合作、和谐共事的工作氛围。此外,每一名执法者要深刻认识团结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批评,强化团结的表率意识,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事业同干。真正提高烟草专卖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形成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合力。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需要中山烟草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从而建造一支知识全面、执法规范、廉洁自律和团结向上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队伍,为建设现代中山烟草、实现“卷烟上水平”保驾护航。
第二篇: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海关各项工作的前提。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没有依法办事的落实,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参与国家执法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政府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是保障社会法治、市场公平、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责无旁贷地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只有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才能为国家把好关,才能确保海关工作最终达到“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已经制定,海关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正在为此规划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工作。当前,党中央对海关提高把关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海关面临的改革创新、整合协调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完成税收、打私各项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规范化、社会法治化的过程中,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又充分发挥海关职能,推进现代海关建设,必须不断加强海关能力建设,而提高构建和谐海关能力是海关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海关的根本保证。我们所讲的提高构建和谐海关的能力就是要始终贯彻好“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16字方针,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追求“把关”与“服务”职能的和谐统一,因此惟有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好“把关”与“服务”的关系,才能顺利实现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的宏伟目标。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海关法制建设和执法实践的需要。近年来,总署党组把加强海关法制建设,作为海关系统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落脚点,以新修订的《海关法》为核心的海关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基本适应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海关执法的需要,海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均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法制工作在海关工作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保障性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二是制度建设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整个海关工作的快速发展相比,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而且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三是执法实践过程中,对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执法的两大保障的作用重视不足,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依然普遍存在。近年海关系统接连发生的复议、诉讼案件中,反映这方面的问题就比较集中;四是法制意识亟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少数关员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受贿放私,顶风作案的现象仍不时发生,基层和一线岗位的执法风险始终非常大。上述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和谐海关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海关工作方针,因为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职责任务的变化,海关的工作方针历经几次调整,但“依法行政”始终摆在第一位,成为海关各项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在构建和谐海关的过程中,必须把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
第三篇: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意义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主要是指公务员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观念,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能力,主要包括: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和行政法律意识;掌握本部门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具有适用法律的能力;具有用法律思维来研究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观念有所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当前的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仍然是影响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制约因素。这就要求对公务员特别是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长期不懈地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公务员法制观念,树立依法行政的正确态度,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2.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保障。公务员担负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的重要责任,新形势和任务对公务员能力建设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公务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无论是进行决策,还是实施管理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合法有效地运用权力。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律已成为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公务员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公务员职位的要求和政府工作的需要。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点决定了公务员必须学法用法、严格执法,这对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国家公务员队伍。高素质首先是政治上高素质,就是要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务员本质上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人民建设新社会的组织者。公务员手中的权力本质上是属于人民的,同时这个权力又要通过公务员来行使。特别是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更有必要实行依法行政,不但做到办事权限合法,而且做到办事程序合法,使其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能胡作非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做到用权为民。
二、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途径
依法行政能力是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毋庸讳言,相对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对公务员提出的较高要求来讲,公务员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仍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依法行政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培养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我国 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专政的历史,人治的传统根深蒂固,社会公众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公务员队伍素质虽然较高,但也同样需要培养法律意识。一是要做到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二要要做到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当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时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三是要做到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2.确立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提高公务员执政为民的思想。要做到执政为民,就要服务于民,公正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首先,在行政观念上,依法行政应既服务于公益又服务于私益,公务员依法行政必须坚持把维护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穿各项工作之中。公务员依法行政应当体现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体现对上级机关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避免那种仅局限于单纯的公益或者单纯的私益的狭隘服务意识。其次,在行政手段上,通过行政制裁、行政奖励、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计划等多元化手段服务于民,以避免行政方式的机械和僵化。
3.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公务员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要进一步拓宽对公务员的监督范围和内容,除了继续加强廉政监督外,还要突出对公务员履行职责能力的监督,始终保持其能在法律的规范下依法办事;加强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的及时顺利完成。一是各级政府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三是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同时,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
4.建立和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工作实效。一是建立和健全自上而下、平行制约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统一的评估体制。不光是领导对下属的评估,还必须有下属对上级领导的评估以及平级之间的相互评估,制定依法行政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二是建立考核评估的量化指标体系。要通过设定政府法制机构设立及人员的配备、依法行政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对地区和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满意程度、政府和部门领导是否依法决策等具体量化指标,突出对依法行政工作实施领导情况的考核;要通过公民,对行政法律、法规的知晓情况,政府和行政执法人员对规范政府共同行为和本部门负责实施法律法规的熟悉掌握情况,大众媒体对行政法律法规宣传情况等具体量化指标,对政府法制宣传教育质量进行考核评估。三是建立以社会公众为本位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利用社会公众对公务员进行评议,不断推进和深化依法行政工作。
5.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教育和培训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公务员政治上的成熟是以理论上的成熟为基础的,有了理论上的成熟与坚定,就有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才会有行为上的正确。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广大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学习了解与其工作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政策,培养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各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培训部门的培训,要把依法行政能力的培训列入对公务员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案例教学、案例分析,使公务员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有哪些法定职权、应遵循哪些法定程序、承担哪些法定责任。
第四篇:加强政务公开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文章标题:加强政务公开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实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公务人员尽职尽责,提高办事效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XX市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XX省委、省政府、XX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按照“重点突破、全面公开、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化落实,政务公开工作大跨步向纵深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凡XX市工商系统承担的、《行政许可法》要求公开的行政审批、审核、备案、收费及执法事项、工作程序等均已面向社会全部公开,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工商系统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把政务公开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政务公开是改进工作作风和执政为民的需要,全市工商系统始终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市局和各县区局都分别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指导、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作的具体实施。制定了《XX市工商行政管理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机构、范围和内容、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和部署。各分局、所、业务处(科)室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工作需要制定了“一把手”挂帅、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各部门分类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把政务公开作为“阳光工程”来抓
一是公开了许可项目。全市工商系统在政务工作“两公开一监督”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公开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行政许可、执法、收费的所有内容、类别、时间、程序和责任部门五项基本信息。共公开了19项543个具体内容,其中工作纪律5项52条,办理证照6项306条,法规文件类4项112条,行政执法2项14条,服务类2项48条,收费3项11条,并将这些内容印制成卡片资料放在大厅里,供办事人了解查阅,同时把这些内容放大,公开悬挂在醒目的位置,使前来办事的人对所办事情能不能办?需要提交什么材料?需要做些什么工作?要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办好?找谁办理等事项一目了然,使得行政许可更加透明,更加阳光。
二是公开了内部政务。在内部政务工作中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在全系统内进行公开和公示,特别是对干部任用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等机关内部事项也纳入政务公开内容,在机关内部及时公开。
(三)把政务公开作为“廉政工程”来抓
一是公开了公务员身份。结合机构改革、干部轮岗的实际情况,市工商局重新制作了干部公示牌,公布了每位干部的照片、姓名、所在处室、职务等,并将其摆放在各自的办公桌上,让前来办事的人员一目了然,既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同时也主动接受了监督。各县区工商局也在局机关、分局、工商所办公场所的醒目位置以橱窗的形式设置公布了工商干部的照片、姓名、职务等,同时制作发放了设置载明公务员照片、姓名、职务、职责、编号的《上岗证》。XX县工商局还增设了党员示范岗并将上岗证向社会公开。现在,全市工商干部工作时间、外出执行公务、集体参加公开场所的会议和活动,都做到了一律着工商制服和佩戴《上岗证》,既为服务对象提供了身份证明,又将广大工商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
二是公开了公务职责。我们把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职责在政务公开拦、“XX红盾信息网”上进行了公开,市局和部分县局还将工商法律法规、工作职责等在当地政府网上公开。XX区工商局的政务公开栏公开了各科、室的具体工作职责及各分局、工商所的联系电话,其他各县工商局也按要求在办公楼的醒目位置公开悬挂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分局、工商所也在办公室公开悬挂了《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广大工商干部都能严格按规定履行其职责。
三是公开了公务纪律。全市各县区工商局都按要求在办公楼或办公室的醒目位置公开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行为准则》、《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廉政守则》、《XX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守则》、《XX省公务员八条禁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六项禁令》、XX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八不准”,并在全市工商系统办公室内悬挂了《八条禁令》、《六项禁令》、“八不准”(简称“八六八”禁令)。还采用小册子、宣传单、制作卡片等方式将“八六八”禁令发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做到了工作纪律入心入脑,接受了群众的监督,增强了干部遵
守纪律的自律行为。
四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市各县区工商局、分局、工商所都在办公地点或明显位置设立举报箱52个,公布了举报电话51部。同时,市工商局还制定下发了《聘请行风义务监督员暂行办法》,在全系统推行了市、县、所三级聘请行风义务监督员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召开1至2次行风义务监督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动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2004年全系统组织开展了“
十、百、千”问卷调查活动,向1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0户企业、1000户个体工商户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对工商工作表示满意的占调查数的95;在2005年的队伍教育整顿中,对工商干部队伍的满意率达到96.2;在2006年的行风问卷调查中,对工商干部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9。
(四)把政务公开作为“民心工程”来抓
一是公开了办照内容。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了公开公正,方便群众,我们重点加强了登记注册“窗口”部位的政务公开。市、县(区)工商局都设立了注册登记办证大厅,并在办证大厅实行了办公“一条龙”服务,把办理各种证照的条件、程序、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全面公开,规范而有序地形成了咨询、受理、审查、审批、收费、打印、发证(照)“一条龙”服务。XX区工商分局制作了七张便民服务卡供办事对象参阅。市、县工商局编印了小册子,发放办事指南,在注册大厅安排了休息椅,免费提供开水,既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又提高了工商的办事效率。全市工商系统共设立注册服务厅28个,其中市局1个,县区局10个,基层分局、所17个。没有条件设置办证服务厅的基层分局、工商所也按要求设置了办事窗口,将应该公开的内容公布在适当的位置,对不识字的群众还要进行讲解。
二是公开了监管方式。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全市各县区工商局的分局、工商所都将《市场监督管理机关职责》、《诚信经营责任制度》、《查验票证、索证两项制度》、《市场开办者职责》《市场经营者行为规范》等管理规定及投诉电话公布在市场内的醒目位置,并在市场内设置了监督岗、公平称、曝光台和举报箱,建立了市场管理台帐、诚信经营管理台帐,同时在市场内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了工商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宣传守法文明经营行为,曝光不法经营行为,宣传识别假冒伪劣的科学知识,公布工商行政管理的有关情况,从而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三是公开了执法程序。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公开了办案的依据、权限、程序、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在行政执法中始终坚持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外出检查时均有两人以上的干部参加,查处违法行为时都能向违法人员讲清违法事实,处罚的依据等规定,并告知管理对象法定的权利、时限和途径,做到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四是公开了办事制度。建立了首办责任制、行政不作为责问制。凡是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事的人员,首办者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尽职尽责办理,对办事者不清不懂的疑问,被询问的工商干部都能耐心解释,作出合理正确的解答,没有推诿的现象发生,使办事者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是公开了投诉渠道。全市各县区工商局、分局、工商所都利用各种广告标牌、新闻媒体以及“3·15”消费者活动日向社会各界公开了消费者投诉电话、投诉地点、投诉解决的程序和当事人应提供的依据及部分依据获取的部门,公开了消协工作人员的身份及其职责,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现在,市局和全市八县二区工商局(分局)都开通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承诺受理投诉申诉的内容、时间,并把这些承诺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有力地推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队伍素质,树立了良好形象。通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促进了工商干部主动学习业务知识的劲头,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工商部门公平、公正执法,提高了执法水平,加强了工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律设,提高了工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良好的执法形象,切实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益,更好地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促进了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实施,与此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工商行政管理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都相继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工商行政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完善和接近社会实际。
(三)推动了依法行政全面实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落实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更加严谨、规范,减少了行政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依法行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全系统未发生一起因违规实施行政许可产生的投诉、复议或诉讼。多年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的行政投诉、复议和诉讼案件保持在年均5件以下,且无一撤销或败诉。
(四)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办事公开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行政管理行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按照公开的办事要求和程序规范运做,办事效率、行政监管能力和政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平均每年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XXXXX多件,办结率98以上,查办案件XXXXX多件,结案率95,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五)方便了经营单位和群众生活。公开办事制度和服务管理标准,使经营单位和群众对相关问题解决渠道和程序有了进一步了解,并能够得到及时满意的服务。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和配套服务,减少了办事环节,缩短了办事时间。在相关单位组织的一年来实施行政许可受理情况“优良差”评比考核过程中,各办件单位和个人对我局办件服务态度和质量的评价均为优良。
(六)推动了社会公众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和服务管理标准,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置于社会和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提高了社会与公众对工商行政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始终坚持“以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以政务公开促进廉政建设,以政务公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政务公开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组领导体系作保证。只有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协调,统一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才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是关键。政务公开工作内容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为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我们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在保证应公开事项全部进行公开的同时,重点围绕几个方面抓政务公开:一是围绕行政许可抓公开,重新梳理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对每项审批事项都明确了法律依据、审批时限、受理条件、审批标准、岗位职责与权限等内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进一步规范了从受理、审查到决定等环节的行政行为。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利用公开栏、网上公布等手段,及时向社会通报切实关乎群众利益的有关情况,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点面结合是核心。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注重点面结合,推进整体工作的开展。一是注重把推进政务公开同贯彻《行政许可法》、推进依法行政相结合,精筒行政审批事项,缩短行政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注重推进政务公开同反腐倡廉相结合,将反腐倡廉工作监督关口前移,使部门、单位的党务、政务、财务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之中,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有效防止行业不正之风的发生,有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三是注重把政务公开同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确保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注重把推进政务公开同政务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利用全市工商系统信息网络平台,积极推进网上公开,大力推行网上办公,建立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实现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快捷、方便的服务。
(四)加强监督是保证。政务公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没有责任就难以开展,没有监督就难以落实,就会流于形式。为此,我们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对政务公开工作分解量化,逐项计分,纳入单位的目标考核,对工作人员行政审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其他一些事项的服务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监督。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一、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普及延伸。在巩固完善当前政务公开工作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政务工作透明度,将政务公开工作逐步从办事层面公开向决策领域公开推进。
第二、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深化提高。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坚持把政务公开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政务公开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三、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规范完善。对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限、程序、监督和运行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的档次和水平。
第四、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探索创新。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在政务公开的各个环节大胆试验,坚持在发展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不断把我市工商行政管理政务公开推向深入。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完善市场准入审批系统、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市场监管备案系统、12315办理系统等,通过网上审批节省申请人的时间。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办证大厅运行机制,完善全程办事制,做到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办结行许可事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用饱满的热情、良好的风气服务于社会和企业,服务于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尽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工商系统的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其他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满意为准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
《加强政务公开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政务公开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第五篇:提高社保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关于提高社保局工作人员
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几点思考
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第六年,也是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结合我局工作开展情况,就进一步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提高社保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些都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社保局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方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二十多年来,经过五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具体实施,特别是《纲要》以及“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 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社保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够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够高;行政机关随意决策、违法决策、决策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亟须改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涉及到社保局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的问题。当前,在“六五”普法规划研究制定之际,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普法重点,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
二、健全完善制度,全面落实到位
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关键是健全完善社保局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长效机制,并认真加以落实,靠制度来推进,靠制度作保障。
(一)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事务、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健全完善政府常务会议、党组(党委)会议学法制度,法制机构负责人应当列席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党组(党委)会议在研究制定重大决策前,法制机构要组织与会人员学习该项决策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就作出的法律审核意见进行具体说明。健全完善党组(党委)中心组学法、专题法制讲座、集中培训制度,做到学法的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各级行政学院每年都要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举办的其他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也都要将法律和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
(二)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做好共用和专业法律法规知识的轮训工作。要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统一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未参加培训和通过考试的,一律不得发放行政执法证,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新法律法规公布后、施行前,负责执行的政府部门要及时组织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专题培训和考试,未通过考试的,不得从事该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
(三)健全完善社保局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对拟提拔的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在任职前进行法律知识测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测试和考察结果作为是否任用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增加法律知识在行政机关公务员录 3
用考试中的比重,将依法行政知识作为重要专题加强对初任公务员的教育培训。
三、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坚持齐抓共管,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只有这样,才会出成效、见效果;否则,如果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不认真落实,那么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法制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要在五年的普法规划中将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作为重中之中来抓,针对这一群体出台专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在每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中都要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同时,要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制定详细的法制教育计划,并就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定期听取有关责任单位的工作汇报,确保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其次,人大常委会要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每个五年人大常委会都要出台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落实普法规划的过程也是在具体落实决议,人大在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法制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也大有可为。要定期采取执法检查、开展视察、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督促政府及
其部门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进行任职前法律和依法行政知识测试,考试合格者,将人事任免方案列入会议议程进行审议任命,不及格者,不予以审议任命。如果这项制度得到有效推行,必将有力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人事及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具体实施的职能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每年在行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依法行政教育活动,表彰一批学法用法先进单位和个人。组织举办的各类公务员培训班都要将法律和依法行政知识纳入必学内容。对拟提拔的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在任职前进行法律知识测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测试和考察结果作为是否任用的重要依据。要注重对从事法制工作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选拔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进入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
第四,党委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和舆论引导的职能作用。要全面落实好党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在每年下发的工作计划中都要明确规定法律和依法行政的内容,采取督促检查等方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组织协调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开辟法制专栏、专题节目和法制系列讲座,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舆论氛围。
第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监察和监督的职能作用。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促进领导干部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健全执法过错、违纪违法责任追究等制度,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行为,以此促进广大社保局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政府法制机构要充分发挥好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等职能作用。定期举办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业务培训班。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对拟上岗行政执法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考试,经考试合格的授予其行政执法资格、上岗行政执法。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严格禁止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通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理行政复议和执法投诉案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强化行政执法过错追究,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同时,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要切实把好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关,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第七,各级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好加强本系统、本部门社保局工作人员法制教育的职能作用。作为各部门具体承担
这一工作任务的人事、法制等机构,每年都要制定具体的学法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等各种阵地,采取集中学法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撰写学法论文与开闭卷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时间、有登记、有检查,全面提高本系统、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加强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关系着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普法依法治理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这项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