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中建保华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 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一、目的
规范信息的沟通与协商,保证总包方与外部相关方的联系及内部沟通管理,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建立良好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避免出现因内部、外部各环节沟通不及时或不顺畅导致的工作脱节,推诿现象。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呼市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和部门
三、职责
1、安全部
(1)负责政府安监部门入外部的联系;(2)负责接受员工及相关方提出安全问题处理。
(3)负责评价员工或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督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
2、人力资源部
(1)负责对管理人员及员工进场沟通方面的培训。
(2)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目前工作的状态和需求。
3、工会部
(1)组织召开职工(员工)代表会,及时将职工(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有关方面予以解决。(2)负责员工满意度的总体调查。
4、商务部(1)负责建筑甲方的工程合同信息沟通
5、物资部
(1)负责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6、综合办
(1)负责外部联系信息的处理并呈报项目领导和传达至相关单位,(2)负责安全生产文件的发放。
7、各级领导
(1)其他需要对外发布的信息由相关部门报生产经理征求意见后时行处理,必要时由项目部领导处理。
四、外部联系的形式
1、书面形式(1)会议纪要
(2)各类报告、报表、通报(3)信息交流
2、会议形式
安全部每周召开周检例会,由生产经理主持,对下列各项进行交流的讨论和汇报:
(1)员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提出处理意思;(2)纠正预防措施跟踪检查情况 《其他系统问题》
3、口头信息、电子邮件等其他形式
4、内部沟通:(1)沟通渠道
(2)面谈:主要指一对一面对面谈话
(3)会议:包括每周生产例会,问题讨论会议、生产协调会、全体员工大会等。
(4)书面渠道:包括工作报告、文件、工作联系单、通知、发函、整改通知单,安全管理手册、内部联系、内部刊物等。
(5)通讯、网络渠道:包括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等。(6)其他渠道:包括宣传栏、意见箱等。
5、正式沟通:依据组织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相关渠道和方式所进行的沟通。
(1)上行沟通:下级对上级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报告、汇报等,上级沟通一般为逐级报告、汇报。
(2)下行沟通:上级对下级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命令、规定、通知、公函、手机、正式会议等,下级沟通一般为逐级下传。(3)平级沟通:各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相互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有:会议、内部联络等。
6、非正式沟通
为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各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可时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方式有:座谈会、协商会、小组活动、相互交流会。
8、沟通内容:安全、劳资、消防部管理人员
(1)新工人入场时,分包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施工班组介绍工程情况,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工艺流程,并对新工人三级教育。
(2)施工人员在现场违反纪律及时纠正教育,指出不足和注意事项。(3)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违章操作,通过通知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办法,提高工作绩效。
(4)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隐患和问题,提出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合理化建议。
(5)积极与上、下级或同级同事进行沟通,以促进工作成效和技能的提升。(6)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可通过上级逐级上报或越级上报。
9、项目经理部及各部门
(1)在各项与员工相关的制度下发之前,应充分沟通了解员工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2)在各项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下发之前,应和相关岗位的员工充分沟通,听取和了解分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与流程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
(3)工作中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时,可通过工作协调会议、会议纪要、施工纪律等各种方式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执行人进行沟通,保障工作配合时不会出现因沟通不畅产生的问题。
10、其他
(1)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拆,研究与探讨、提高工作进度,改进工作方法,达成改进工作的一致意见,管理思路的交流与沟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的探讨:进一步工作目标的研究,讨论与确定,以及所管辖员工各类问题的处理意见的交流确定。
(2)项目经理与部门负责人每月应进行交流和沟通,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工作目标差距、问题指导、提出要求、督促工作进展、达成改进工作一致意见。收集各类建议或意见。
11、沟通要求
(1)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工作配合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沟通以明确责任人,相关责任,期限效果等,达成一致共识。
(2)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绩效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日常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中存在于组织,个人和程序上的问题通过相关沟通渠道使有关问题予以界定并明确解决方法、效果、责任等。
(3)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和内容。使员工熟悉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详细内容,了解建议的渠道,接受过程等。
(4)各级主管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听取员工和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
(5)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向施工班组分派任务时应使用正确任务说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每月与施工人员班组长就重要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计划性对话,施工单位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召开会议并讨论安全生产事项,施工单位收集并处理在会议中施工班组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并设置专栏展示安全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
12、沟通反馈
(1)在各个沟通环节中,凡须有回复的意见或问题,沟通双方必须明确反馈的时限,担负反馈性的一方,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给予回复。(2)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向分包单位员工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分包方目前工作状态和需求,及时反馈相关领导部门。
(3)工会部门应及时将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项目部予以解决。
呼市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
2011年8月15日
第二篇:人员内部调配和外部招聘管理办法
人员内部调配和外部招聘管理办法前言
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求,使公司人员配备更加合理,人员调配和招聘工作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办法。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人员内部调配和外部招聘。职责
3.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人员需求计划,负责人员内部调配和外部招聘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3.2 公司各部门负责提出人员需求,配合人力资源部进行人员内部调配和外部招聘工作。4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4.1 人员需求计划
4.1.1 人员需求由公司各部门根据部门内部具体情况提出,一般情况下人员需求来源于如下情况:
a)增设岗位;
b)增加已有岗位的人数;
c)新老交替;
d)人员置换;
4.1.2 每年年末,人力资源部下达“申报下一人员需求计划的通知”,公司各部门须根据本部门人员情况,按照通知要求,填具《人员需求计划》(附表1)上报人力资源部;
4.1.3 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人员需求申请进行审核、整理、汇总,提出人员需求建议,以及招募人员的方式(内部调配或外部招聘),编制《人员需求计划》(表2),上报公司人事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
4.1.4 对于上报人员需求计划以后,由于不确定因素,各部门又出现人员需求的,需求部门须填具《人员需求申请表》(表3)交人力资源部,并说明临时增加人员的具体原因,人力资源部经审核后提出意见,报请需求部门的主管副总、人事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
4.2 人员招募
4.2.1 人员需求计划确定后,人力资源部须根据人员需求的岗位、素质要求等组织进行内部调配或外部招聘;
4.2.2 内部调配
a)组织内部调配时,人力资源部须与调配人员及其所在部门、人员需求部门、人事副总经理充分沟通后,经人事副总经理批准后进行;
b)组织内部调配时,人员需求部门可提出人员建议供人力资源部参考,但不得作为“非他莫属”的指定人选;
4.3 外部招聘
4.3.1 外部招聘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4.3.2 人力资源部依据批准的《人员需求计划》通过一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4.3.3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应聘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初步筛选出符合拟聘岗位要求的应聘者,约定面试时间、地点。
4.3.4 人力资源部须校验应聘者的学历、学位、身份证、资质、荣誉称号等相关证书、证明;
4.3.5 人力资源部可按需对应聘者进行测评,测评方式可按需安排面试、笔试或技能测试;
4.3.6 常规职位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与需求部门领导进行面试,人力资源部负责将面试结果填入《应聘人员评价表》(表4),连同应聘者资料提交公司人事副总经理审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以及其它特殊职位面试时,面试时须有主管副总经理、人事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参加。
4.4 入职
4.4.1 人员内部调配经批准后,人力资源部即可办理人员调转手续。
4.4.2 人员外部招聘经批准后,按如下程序办理入职手续:
a)人力资源部通知被录用者到大连市指定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交由为公司办卫生所审核;
b)人力资源部负责与被录用者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员工工作证、安排外地员工住宿等事宜;
c)员工按要求时间报到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下调票给需求部门办理调入手续。
4.5 其他事项
4.5.1 人力资源部须对所有应聘者资料进行存档备查。
4.5.2 人力资源部须建立人员需求管理台账,记录需求和招募情况;
4.5.3 在参加学校招聘会和大型人才招聘会,招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时,对于在校成绩、综合素质等条件优秀的,经公司授权的招聘人员可直接与其签订就业协议,事后须填写《应聘人员评价表》,连同应聘者资料提交公司人事副总经理审批。附则
5.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2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银行内部风险防范和外部风险防范
内部风险防范和外部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和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如何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抗御各种经营风险的能力,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内部风险
当前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人事激励机制未有效建立和运行,内部管理制度不适应内控管理的需要。目前银行采用的多是一级法人下的分支行长负责制,即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由行长负责。内控中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应有的控制机制。行长的个人决策行为、业务行为、责任行为没有操作性强的规范的制度制约。岗位轮换、职工轮岗、有效制约未得到切实落实;同时,人员素质与道德修养、金融家园文化建设不能有效跟进。
(二)会计系统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一环,缺乏对银行资金流量必要的控制手段。商业银行会计指标体系、账务处理规范及临柜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在银行管理的各方面均较普遍。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特别是银行临柜人员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曲解,甚至以牺牲现有的控制制度为代价,尤其是忽视本行收款入账票据凭证的审查,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有效性。
(三)商业银行现有内部审计监督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稽核缺乏独立性及权威性,难以对全行业务部门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稽核力量配备不足,且有部分是兼职,造成执行者也是控制者的情况,加大了控制难度。稽核部门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全行的业务动作和经营状况,无法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四)商业银行缺乏一个统一的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新兴业务的开拓相应的控制制度存在脱节现象;现行会计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且加强会计结算与严格执行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有些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内控机制是一个动态系统,制度的执行及执行情况,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行检查的一种摆设。
加强、完善内控制度的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主要负责人应异地交流。稽核监督是银行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由于多年来受到体制的限制导致其独立性不强,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应该尽快建立稽核工作垂直领导机制。总行的稽核部门应直接对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负责,各地的稽核机构直接对总行的稽核部门负责,其费用由总行直接划拨,各地稽核机构的负责人应定期异地交流,这样就规避了稽核机构与被检查部门的经济利益关系,增强了稽核机构的独立性。
第二、加强内控意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意识特别是领导者的内控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领导者对内控制度的态度影响到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因此领导者更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内控组织架构,强化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制转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转制后要建立起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视会等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约束的机构,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三、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各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统一的贷款抵押价值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应统一借款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标准以及尽快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信贷资产保全机制,并应将贷款“三查”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岗位权限、业务规程发放贷款,充分发挥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保证国有信贷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完整。
第四、实行会计、出纳、储蓄岗位不定期轮换制。基层营业单位会计、出纳、储蓄等要害岗位的工作人员应不定期整体离岗,由各专业部门抽调具有营业单位各个岗位知识的熟练人员,整体顶岗检查,使营业单位会计岗位、出纳岗位、储蓄岗位暂时整体离岗,被监管岗位业务人员必须立即与监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强制离岗。由于营业单位无法预知何时被查,因而没有时间对已存在的问题做“技术处理”,这样就能保证监管结果的真实性,形成对被接管单位违纪人员的威慑力,避免内部职工经济犯罪。
二、外部风险
商业银行的外部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市场风险的问题:
一是缺技术。市场风险管理涉及很多技术问题,如对金融市场不断推出的各类外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了解和认识,对各类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模型的引进和运用,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组织结构的调整等等。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讲,这都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学习、了解、掌握和完善。
二是缺人才。市场风险所涉及的业务、产品和风险管理方法、模型都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由一大批专业人士来从事和管理。对监管者而言,则既需要了解和熟悉银行的业务和风险管理体系,还必须有能力对其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模型的假设前提、运作原理和基础数据等的合理性、可靠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当然,这就必然涉及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的调整。
三是缺管理。拥有先进的系统、模型和一批技术专家仅是解决一个专业技巧问题,比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是银行的管理能力。银行管理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在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牢牢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要通过建立和实施一整套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将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有机地融合。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构建包括市场风险管理在内的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必须从现在起下决心、花功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处理,这需要我国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共同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银行防范外部风险应以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及管理水平、经营实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为重要手段。具体为:
一、在外部监督和市场监督方面,有关的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应该适应金融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监督,对于商业银行的变化应该及时进行调查,给予实时监督;投资者中应该进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培养他们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督意识。
二、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的防范机制和汇率风险防范体系。伴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我国应该实行适宜的缺口管理方法,利用衍生工具比如说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期货、期权等手段来合理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市场利率和货币市场汇率动态,运用科学方法与先进技术手段,对本外币利率和货币汇率趋势进行科学和基本准确的预测,在汇率方面可以通过对货币市场进行分析采取货币互换的方法来对汇率的风险进行防范。通过资产负债的有效的合理的配置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将利率和汇率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三、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监督控制体系。风险监管体系主要由有内在监督机制、外在监督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共同组成。内在监督机制主要是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决策机制、运营机制和控制技术等的组合,是对风险监督起决定作用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层次。外在机制主要是监管当局根据监管规则对金融机构进行的常规监管,处于风险控制的第二位,对于风险控制具有保障性的作用。市场机制主要是金融投资者组成的监督队伍,包括客户群体和舆论监督,处于风险控制的第三个层次,对于风险控制的具有约束性作用。
四、建立起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应该强调以风险计量为核心,并且借助诸如计量模型,数理统计、以及金融工程等先进的分析方法,以风险识别、风险探测、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决策、风险决策评估为流程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基础又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无法做到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的统一。因此建立通过借鉴外国风险防范体系,我国应该建立一个以风险管理文化为引导,完善的内控机制为核心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这样才能面对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外国商业银行的挑战。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
关注企业文化的内、外部建设
企业文化是员工对于企业目标、价值,以及行为的共同信仰,也可以说是员工处事的态度及做事的方法。而员工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必然受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领导风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纯认为企业文化还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与物质建设无关。
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的确是一种无形的事物,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CEO的领导风格和态度对整个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CEO能够正确判断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并能够及时将公司的经营战略与愿景及时传达给中层管理者和员工,并获得他们的认同。同时,及时修正和重塑企业文化的内涵,那么文化将会有助于企业落实其经营战略,并且推动员工朝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反之,效果则完全相反。
我们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一位CEO十分鼓励创新精神,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内涵。而这位CEO将它体现在提倡的管理中,却是频繁地调整组织架构,大概是二至三个月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通常情况下,一个新架构的建立需要一段磨合期后,才可能看出它是否符合企业当前的发展需要。因此,管理层在决定调整组织结构时一定要格外谨慎。像刚刚那位CEO的做法,不仅没有在内部倡导起创新的文化,反而使很多员工感到无所适从,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大家不知道自己明天又会被调动到哪个岗位。
另外,许多企业虽然十分希望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但往往将它与企业的流程改造或组织变革割裂开来,单纯从文化到文化,这其实是很片面的做法。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塑造应当同时关注内外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的建设,主要是指企业要将其所倡导和鼓励的内容及时让员工知道,并潜移默化到他们日常的工作行为当中去,久而久之,这些被倡导与鼓励的内容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象EPSON公司一直十分强调环保及社会关怀,这一精神深深渗入到公司每一部分,例如在生产喷墨打印机时,他们就十分关心所用的材质是否能够循环使用;同时,公司也十4分
0鼓励其员工参与探访敬老院等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
二是外部的建设,主要是指企业如何在内部倡导的文化精髓通过有效的渠道传达到市场上去,比如领导人接受媒体访问、参与与赞助有关各种公众活动等等,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民”的形象。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其实还牵扯到企业的人才策略问题,“志同道合”往往是企业能够吸引人才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志”其实指的就是人才对企业的文化及长期目标的认可。华信惠悦常常鼓励客户在市场上树立产品品牌的同时,也要注重树立自己的雇主品牌,因为毕竟只有挽留及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地与公司共同努力,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要选好培育创建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一是企业主管领导从自身做起,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决胜市场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把企业文化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内化到企业经营理念和员工思想意识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之中,体现在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形象之上,三是要体现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性的优点得到
最大限度的发挥,弱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制约,四是要确立好视觉识别系统,通过企业徽标,品牌标志,企业旗帜等视觉识别系统,通过企业精神,
第五篇:《声声慢》的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
《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与内部解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外部解读的几个严重问题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过去大多是外部解读而少有内部解读。所谓外部解读即是从生平经历的解读,是把生平经历强加在文本之中,当成文本的主题意义;而内部解读是形式的解读,是从文本形式入手,阐发形式的情感意味。《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体现在把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嫁接在《声声慢》的文本上,而缺少对《声声慢》文本形式情感意味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其中这样几个问题特别严重:
第一个问题,不是从文本形式出发,而是从李清照生平经历出发,请看下面的解释: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74页)。
这种解释,看去是有道理的,作品就是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当然离不开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但是,作品的意义是由文本的形式生成的,因而,解读作品唯一的途径就是从文本出发,对文本形式的意义进行解读,而不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出发,把生平经历嫁接在文本上,当成文本的意义。外部解读的嫁接是这样形成的:把文本形式靠向作者生平经历进行解释,其结果是,把作者生平经历的意义当成了文本的意义,舍弃了文本形式的本来意义。比如说“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的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74页)。而有些解读这正是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把李清照的愁说成了失国之愁、失家之愁和失夫之愁。而这种愁的解释是与《声声慢》形式相距甚远的解读。
生平经历为什么不能代替对文本形式的解读呢?因为文本的形式意义不等于作者的生平经历。文本的意义只能从形式解读出来;而在形式之外做的任何解释都是对形式意义的强加。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即国愁、家愁和情愁等只能为李清照提供创作的素材、材料,而不能提供意义;意义是在李清照创造的形式中产生出来的,意义蕴含在李清照创造的意象和整体结构形式中。也就是说,《声声慢》的意义只能是来自《声声慢》的形式,而不是来自李清照的生活经历(题材)。因而,我们解读《声声慢》包括其他的作品,就只能根据《声声慢》创造的形式,而不能根据诗人比如李清照的生平经历。艺术符号理论家苏珊·朗格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谁要是在读诗的时候把它当做一种心理学案卷去读,并时时地联系到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并以此为根据掺杂更多的个人联想,谁就是在粗暴地对诗进行践踏;因为这无疑于是强行从诗句中挤出的陈述,无疑是将诗的意义任意扩大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这样一种作法只有对诗产生致命的后果,使它听上去毫无真实之感或令人啼笑皆非”(《艺术问题》地147页)。朗格认为诗的意义来自于诗的幻象和意象:在解读诗作的时候,进一步考察其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作者成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意象弄得混乱不堪。——它们之所以不相干,是因为它们并非由幻象赖以写成的有机原则喷涌而来。这种原则是说:情节中的每一因素也就是情节中的情感表现,因此,诗人是以心理方式编织事件,而不是把它当作一段客观的历史”(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7页)。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教师用书所出现的问题恰恰也就在这里,不是根据文本幻象——意象解读其意义,而是根据作者生平经历阐释主题。第二个问题,把诗人对情感象征的意象当成了诗人对某些事实的陈述,从而毁灭了诗的丰富意义。诗词表现的意象是对作者体验到和理解到的情感的象征,是情感表现的艺术符号,或者说表现性形式,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主观现实的客观化,内部心灵的对象化,难以言说情感的符号化。它当然与诗人的所经历的生活经历有关系,但是,它终究不是对生活经历的再现和复写,而是对生活经历产生情感的形式表现。形式表现是意象对情感的隐喻或象征,是整体结构对隐秘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对诗人经历生活事件的陈述。形式哲学家卡希尔曾经特别肯定瓦尔堡古代造型形式对后世的持续影响,“他并且指出了,古人在碰到某一些典型的和一再重现的情况时必定创造了某一些特定的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不仅把某一些发自内心的激荡、张力与悬解方法紧紧地捕捉下来,更有甚者,这些内心的激荡、张力和悬解方法,其实是必须顺着这些表达方式才会走上轨道的。每当一种相同的感触在激荡着的时候,艺术就这一种感受所创造出的图像或造型便马上会活现起来”(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五项研究》,关子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66—167页)。内心激荡即内心情感是需要艺术形式来表达的,这种艺术形式或者是诗人的独自创造,或者是对传统形式的借用,但绝不会是对实际生活的模写。如果我们按图索骥,把诗人对内心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等作为诗人陈述的事件的时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毁灭了艺术形式及其诗意。下面的这段解释集中地表现出来这个问题:
“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到天黑,但是带来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74页)。
《声声慢》所表现的意象是李清照心灵世界的象征,是对她体验到和理解到的情感的造型,各种意象是对她内心难以言说孤独的强烈化、重复化的表现,而整体结构则是对她丧失生命意义的空空落落、生命孤独之苦不可解脱的表现形式。意象和结构形式意义的这种解说可能还是不深刻不尽如人意的,但是,我们必须朝着这方面解读,即解释意象和结构形式本身的意义,而不是把意象的意义解释成生活事件。当成生活事件的解释带来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对整首词形式结构的忽略或者无能为力。把诗人情感的形式解说成诗人的生活事件,由来已久。比如对李清照写的是春天还是秋天季节的争论,对写的是一天还是一个黄昏的争论,对“晚”来风急改成“晓”来风急的争论等。把诗人表现情感的意象当成客观物象和生活事件来解释,这种解读是对文本形式的严重忽略和歪曲,这种严重的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在几乎所有的诗词的解读中都或多或少地犯有这个毛病。比如《赤壁赋》、《再别康桥》、《雨霖铃》、《登高》等等。有人恐怕用讲深了高中生接受不了来解释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深浅的问题,而是一个对错的问题。这种解读是以对诗歌形式理解和对诗人怎样创作诗歌理解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一个文本一个文本错误的解读就交给了学生错误的文学观念和错误的欣赏方法。
外部解读的第三个问题,不是从整体结构形式上解读文本的意义,而是一句一句的解释的累加。一个文本的意义是由整体决定的,是整体赋予了单个部分比如诗句的意义,因而,解读文本必须从整体出发、把握整体形式的意义、在整体形式意义的基础上解读各个部分,而不是相反,一句一句相加的解释,更不是翻译性的进行解释。《声声慢》的解释大多是一句一句相加的解释,以为这样解释完了最后一句就解释完了整首词。但是这种解释恰恰忽略了它最重要的甚至是灵魂性的内容。一首诗词或一部其他作品,是作者一部分一部分甚至一句一句写出来的,但是,这一部分一部分或者一句一句却是由整体构思整体思想整体形式生成的。也就是说,文本虽然是由一部分一部分或者一句一句构成的,但是,它却是在整体性的主题赋予灵魂具有生命的。因而,文本的意义是来自于整体的把握,而不是一句一句的相加。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正好适用于对文本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李清照是在她整体情绪之下写它的每一个意象的,她的整体情绪必然表现在整体形式结构之中,因而,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它的整体结构形式,并在整体结构形式的前提下解释每一个意象。
第四个问题,把作者提升到一种人类普遍情感完全当成了李清照个人情感的表现,缩小了《声声慢》主题的深刻性。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声声慢》对李清照个人情感的表现,没有她个人的生命遭际就没有《声声慢》的创作,《声声慢》的诗篇是由她个人生命遭际酿就而成的。但是,我们又不能把《声声慢》完全当成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表现。这是由这个原因决定的:李清照是为了表达她个人情感进行写作的。但是,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看法。李清照是在个人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写作的,但是,一当她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客观化、对象化,成为一种形式,她就已经脱离个人性而提升到了一种普遍性。李清照是用诗的形式对情感的表达,而诗形式是一种符号化或者说形式化的艺术,一当个人的经验被形式化之后,个人的生命体验就成了一种普遍情感的表现方式。这种形式已经成为有着自身形式意味的诗篇,一种脱离了诗人个人性的有着独立生命主体性的客体,一种能够凭借自己的意象和结构表现自己主题意义的艺术。这种形式表现的情感已经由诗人个人的情感变成了形式表现的普遍情感。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李清照不仅要表达她个人生命体验失落、孤独与苦闷,李清照是一个诗人,李清照还要把她的词尽最大可能写的好一点,美一点,精致一点。这个对词的好、美和精致的追求,也就是进一步把她的情感形式化的过程,而进一步形式化的过程,就是把个人情感提升到普遍化的过程。朗格曾经深刻地指出:“诗人用语言创造了一种幻象,一种纯粹的现象,它是非推论性符号的形式。用这一形式表达的感情既非诗人的,或诗中主角的,又非我们的。它是符号的意义。我们领悟起来可能要花费一些时间,而符号却无时无刻不在表现着它。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首诗歌不管在什么时候呈现于我们面前,它总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并非有谁对诗人之所言做出‘某种完整的反应’之时,诗歌才存在”(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0页)。当我们再把某些作品当做作家个人情感比如把《声声慢》当做诗人个人情感解读的时候,我们同时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既把诗词的形式当成了诗人个人经历来解读,又毁灭了文本形式本身的意味和艺术生命。.第五个问题,是对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的严重歪曲。包括《声声慢》在内的所有的诗歌创造,都是充满想象的艺术创造,而非对现实的实录。对《声声慢》是李清照自身生活实录性的解读,严重减损和歪曲了李清照极富艺术想象的艺术创造。《声声慢》中的所有意象和表现,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比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比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等,这些被人们反反复复重复的“千古”名句,都是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包容深刻情感意象的艺术创造,还有蕴含着整体的思想情感的结构形式。那是一个包含着是李清照根据情感精心酝酿、匠心独运、反复推敲、不断提炼、苦苦斟酌等具体创造过程,那个创作过程就是李清照把她体验和理解到的情感转化为客观意象和结构形式的过程。而不是对一天从早到晚生活景象的实录复写,那样理解创作就变得极其简单容易信手拈来轻而易举了。这种解读不仅严重遮蔽和忽视了诗歌创造最重要的艺术想象的成份,而且还隐含着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写作观念和文学观念教育:这样的对文本的解读,培养了学生从写实的角度去进行文学创造,也从写实——反映论的角度理解文学,从而使学生的文学创造缺少想象力,也缺少了正确文学观念的支撑。
《声声慢》的形式解读
一首诗的意义不是一句一句解释意义的累加,也不是一个意象一个意象意味加在一起的总和,而是整体结构形式的意义,是整体结构作为一个表现性形式的意义。我们只有把一首诗的结构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形式,来探讨它的意义,才能得到这首诗的真正意义;而每一句或每一个意象的意义不是由它自身生成的,而是在它的整体结构形式中生成的,一句或一个意象只有在整体结构形式中才能获得它最准确的意义。“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这种艺术符号是一种单一的有机结构体,其中的每一个成分都不能离开这个结构体而独立地存在,所以单个的成分就不能单独地去表现某种情感。……在艺术品中,其成份总是和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组成一种全新的创造物。谁让我们可以把其中每一个成份在整体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出来,但离开了整体就无法单独赋予每一个成份以意味。——艺术符号是一种单一的符号,它的意味并不是各个部分的意义相加而成。”(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29页)。
从这种整体结构形式角度来重新解读《声声慢》,我们就会获得与原来解读很大不同的意义。
从整体结构形式来看,《声声慢》是表现生命意义不可挽回地永远失落从而造成永远的孤独的主题。开头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现的是失落和孤独的总体意象和总体情绪;“乍暖还寒时候 晚来风急句”,表现的是孤独的强烈和孤独的难以抵御;“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表现的是没有意义生活的重复、孤独的不可解决;而“满地浣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现的是生命意义不可挽回的丧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现的是孤独的永恒;“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表现的是孤独凄苦的漫长难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应开头的“寻寻觅觅”,表现的是生命意义丧失、生命孤独苦闷的言说不尽。
《声声慢》的整体结构形式蕴含的意义是:生命意义的丧失和生命不可摆脱的孤独。整首词的各个部分是被这个主题决定的,各个部分都是在表现这个主题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概念的叠加性表现,但它们结构在一起是一个意象的表现。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七个语词连缀在一起具有一种造型作用,表现了人的一种情感状态的意象;另一方面后面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前面“寻寻觅觅”意象的影响作用下发生了形象化的表现效果,也使其向意象化方面转化。由于“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继“寻寻觅觅”之后的意象,因而,这个意象的意义就得在“寻寻觅觅”的意义中得到解释,是由于“寻寻觅觅”而造成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双声叠韵使寻寻觅觅的意象表现的极为传神。不说寻觅,说寻寻觅觅,不说冷清,说冷冷清清,不说凄惨,说凄凄惨惨,不说悲戚,说戚戚,这就通过叠字与叠音的方法,把无着无落感、孤独冷清感渲染的极为浓重。但是,不仅是单字的双音叠字,而且还把双音叠字叠加在一起,这就更把那种情绪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寻寻觅觅”的意象获得了更形象的表达与更深刻的内涵。
为什么要“寻寻觅觅”呢?把这个意象与后面表现孤独的意象相联系,我们可以知道那是因为失落了某种重要的东西,“寻寻觅觅”是由于弥漫、浸透和笼罩在整个生命中的失落感引起的,因而,“寻寻觅觅”是一种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是觉得有一种东西失落了,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失落了,因而,要寻找的也就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也因而,“寻寻觅觅”的意象表现的就是一种在无着无落的精神状态中想要有着有落的摸索、探寻,并非是真的要寻找什么。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即可以理解成“寻寻觅觅”寻找时的精神状态,又可以理解成寻找后什么也没有寻找到的精神状态;也就说,寻找前和寻找后都是一种孤独、冷落和凄惨的精神状态。
从《声声慢》的整体结构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整首词精神状态的总体意象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无着无落这种精神状态呢?
“寻寻觅觅”的无着无落感导致对有着有落的追寻,但是,在不知道丢失了什么的情况下,也是不会知道寻觅什么的。因为,对生活不能赋予意义便不能改变无着无落感,便不能获得有着有落感,便得继续“寻寻觅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对这句不能做春天还是秋天、傍晚还是早晨(季节和具体时间)的阐释,而应做生命感受的理解,是前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具体意象。这是一个女子傍晚独酌的意象,但是,这个意象不是由外部形象表现出来,而是由内部感受表现出来的,是由内而外形成的意象。“乍暖还寒时候”,指的是酒的“乍暖”还不能抵御“寒”的恒定感受——生活的清淡、寡淡、暗淡,使她觉得酒“淡”——倒不一定是酒的真淡;酒虽带来些暖意,但仍然不能改变她寒冷、孤独与凄凉的感受。因为这寒冷不只是从外部侵入的,而是从内部生出的。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浸透骨髓的悲凉感呢?因为孤独——丧失了的那种东西使其感到了寒冷的透彻骨髓,即使饮酒也不能获得温暖。“最难将息”,是最难应付、调整之意,“最难”和后面的“怎敌”形成呼应。“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就含有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味,是饮酒也不能改变孤独与寒冷生存状态之意的表现。“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感到晚风的“急”,是因为生命力“弱”引起的,她的孤独、寂寞与凄凉使她经不起那“晚来风”的侵袭。因而,那“晚来风”说到底并非是自然界的“风”,而是主观感受的“风”,即她失落了某种东西造成的孤独、寂寞与凄凉感。“三杯两盏淡酒”不能使她真正“暖”起来,她也就只能依旧处在寒冷、孤独和凄凉的情绪之中。
通过这种内心的感受的表达,诗人完成了外部的意象表现,使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孤独的女子,在傍晚独酌,但那“三杯两盏”的酒并没有带给她带来多少暖意,她仍然浸透在一种彻骨的孤独、寂寞与寒冷的感受之中。
“怎敌他晚来风急”句表现的是内心中的寒冷,但并未表现这寒冷是怎样造成的,即她在生活中究竟丧失了什么,她“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只有与下面意象相联系才能有明确的理解。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个意象的真实意义仍然是对孤独情感的表现,但是却透露了失去的究竟是什么。“雁过也,正伤心”,可以理解成“触目惊心”的意象。听到雁的凄厉的叫声,看见南飞的雁为什么会“伤心“呢”?;雁在这里是书信使者的符号,而书信指的是爱人的书信。但这雁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的雁过去没有带给来爱人的任何消息,现在就更不会带来爱人任何消息了。这熟悉的大雁的凄厉的叫声唤起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和开头的“寻寻觅觅”相呼应,不仅表现了什么也没有寻觅到,而且还更加重了孤独感与凄凉感。这个意象表现带有与其他作品“互文”的特点。理解那个“互文”的文本对理解这个意象的意义是有帮助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句,表现的是与爱人远隔千山万水,音讯不通,心灵空空,愁绪满满的孤独。这个“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所表现的是更加绝望的孤独,没有爱人的消息了,表现了爱人的永远的失去。这就在暗中回答了前面丧失了的问题:丧失的是爱。
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还有另一层形而上的情感意味,表现了丧失爱的孤独生活的来来去去、反反复复、重重叠叠、无休无止。爱情曾经是有过的,但现在并不存在了;生活虽然在继续着,但生活的意义被抽空了;期待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却还是徒劳的枉费心机。这种生活是黯淡的、灰暗的、空洞的、没有生命的具体内容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理解了这些,我们就理解了“寻寻觅觅”不是对一种具体对象的寻觅,也不是对爱的失去的寻觅,而是在绝对孤独中对一种意义的寻觅,还有生命意义丧失导致的无着无落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个意象更加明显地表现着青春与爱情丧失的孤独感、悲凉感甚至绝望感,当然也就更加具体明显地表现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情绪。“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是青春、生命在没有意义生活中毁灭的意象化象征。“满地黄花”是花儿枯萎、萎谢、残败、凋落的意象表现;“满地” 和“堆积”意象则把花儿残败、凋落的状况表现得极为鲜明、强烈。花儿本应该是在枝头燃烧般的热热烈烈绽放,但却是“憔悴损”地“满地黄花堆积”,这意象使人们想到花儿凋谢了,没有了花儿,甚至连一瓣儿花瓣也没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干枯、萧索的花枝。隐喻的是青春、生命的流逝,是无复孑遗,再没有什么可失去了,最后只有无穷无尽、无所不在、无依无靠、无着无落、无可奈何的孤独感与飘零感。与“红藕香残玉蕈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现的情感是一致的。“满地”是一地落地的黄花,枯萎的黄花,僵死的黄花;“堆积”是表现枯萎、僵死黄花的落地之繁、之多、之厚。“堆积”意象凸显的是花儿枯萎、凋零、败落景象的惨烈。但它的败落不是经过了热烈开放之后的自然陨落,而是“憔悴损”,是“憔悴”使其“损”。是什么是它“憔悴”了呢?“这自然使人们想到了上片的“怎敌他晚来风急”,尽管它说的是词人自己而非指黄花,但是还是使人们把它和“憔悴损”联系起来:“憔悴”是被“晚来风急”袭击、摧残、煎熬的,联系前后其他意象,那“晚来风急”其实是生命的孤独造成的。生命孤独到“憔悴损”的程度,就是“满地黄花堆积”了。
李清照不是为了表现客观世界的“满地黄花堆积”,而是用这个意象表现主观世界的生命感受,即孤独、凋零与毁灭的悲凉生命感受。李清照是在用“满地黄花堆积”的意象结构象征她生命凋零、陨落、毁灭、悲凉的情感结构,这样,“满地黄花堆积”与她的生命凋零、陨落、毁灭和悲凉的情感结构便具有了一种“同构”性:“满地黄花堆积”就脱离了它的花儿凋落的自然属性,而成为李清照情感结构的隐喻形式。“满地黄花堆积”既是指代李清照青春的丧失与毁灭的,又是指代李清照青春丧失与毁灭造成的孤独、悲哀的生命感受的。“满地黄花堆积”与上片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构成了一种对应,意象化的表现使叙说性的内容获得了意义的提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是生命意义丧失与毁灭内容的具体表现,而“满地黄花堆积”也成了这种具体内容的象征性形式。“憔悴损”当然是指青春和生命意义的丧失。是单调、重复的生活使青春和生命的意义丧失了,这种青春和生命意义的丧失,就造成了凄清、孤独、悲凉生命感受的强烈。“满地黄花堆积”就是象征这种生命意义丧失而产生的浓重的笼罩整个身心的孤独、凄清、悲凉的情绪。“满”和“堆积”形象地把这种情绪的浸透、胀满和弥漫整个身心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其中的“满”也是浓郁的悲凉愁绪的表现。正是这种生命凄清、孤独和悲凉感的“满”和“堆积”,才使李清照在上片一开始就用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重重叠叠的词汇来表现她的情绪状态,也才使她在上片的一开头就用了“寻寻觅觅”的寻找的意象。她要寻找丧失了、毁灭了的生命意义,她要从那种生命意义丧失和毁灭的孤寂、悲凉感中解脱出来。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一个整体性的句子,是一个整体性形式,“满地黄花堆积”与“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意象,生发着新的更大的意义。青春消逝了、生命萎顿了,如憔悴了的昨日黄花一样,现如今还有谁能够摘取这样的黄花呢?有人解释,这是表现像她
这样“憔悴损”的女人还有哪个男人来爱的意思,我以为是不确的。李清照仍然是在表现生命意义的缺失,而不是表现自怨自艾,自怜自叹的情绪,更不是表现希冀男人来爱的思想。“如今有谁堪摘?”这个句子在上、下“怎”句式构成的模式中有了不同于表面的意义。前面的句子是“怎敌他晚来风急!”,后面是“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怎”字和惊叹号的句式构成了一种结构模式,“如今有谁堪摘?”在这个模式中被重新赋予了形式与意义,自然成了“怎的有人堪摘!”的变化。由于那个“怎”的模式句式中的“怎”是“怎么能”意义的表现,即怎么能敌他晚来风急,怎么能度过漫漫长夜,怎么能用愁字来概括,而且还用了“!”来加重表达的不容置疑的肯定的语气,这样,由“如今有谁堪摘?”变化而来的“怎的有人堪摘!”就成了——怎么能有人堪摘!
在“怎”句模式的理解中,“如今有谁堪摘?”就成了青春已逝、爱情不复存在、生命意义已经丧失的思想情感的表现。青春的鲜亮与美丽过去了,生命在没有意义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日复一日重复的没有意义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摧残与煎熬。爱是生命意义的重要体现,对旧时代的女性来说甚至是生命意义的唯一体现,因而,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像“憔悴损”的黄花一样的人,是没有人爱的,而没有爱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现的生命意义的丧失,慨叹的也是生命意识的丧失,正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样,表现的是青春、生命的逐渐丧失,而不是希冀男人的爱之类。希冀男人的爱的解释把这个意象的生命意义丧失的意义给缩小了,不是确切的解释。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一个女人守窗的孤寂意象,也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具体表现。“憔悴损”使生命的意义丧失了,生命的意义被抽取出去了,这样的“活着”是很难的。一个人孤零零、孤单单、孤苦苦的怎样度过那即将到来的黑夜呢?“守着窗儿”把这种对没有意义的恐惧刻画得极为形象、生动、传神。“守着窗儿”是想守住白天,恐惧黑夜的到来意象:天渐渐黑了下来,用来照明的油灯或蜡烛还没有点起来,即使点起来,距油灯或蜡烛远一点的空间也是暗暗的、幽幽的、空空的(须知那是一个没有电灯的时代),屋子里已经全部暗了下来,外面还有些微亮,一个女人靠窗的一角看着外面,随着夜暗的渐渐生出来,她心中的“暗”——孤单与寂寞也同时生出来。“怎生得黑”不单是恐惧夜的黑暗慢慢生起来,而是恐惧一个人的孤独与落寞。但这黑夜、这孤独、这落寞是因为生命意义的失落而产生的,因而,恐惧孤单恐惧黑夜恐惧寂寞说到底就还是恐惧生命的空洞、生命的没有意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个意象在整首词中是最突出最典型的孤独和对孤独恐惧的意象;由于这个意象丰富的心理内涵,就使其获得了原型性的象征,它就像挂在那里的一幅老画儿,以一种亘古的凝固的姿势表现着一个女人隐秘的孤苦的内心世界。
孤独是李清照反复表现的意象:“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永遇乐·落日熔金》)、“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蝶恋花 离情》)等等。当一种意象被反反复复地表现的时候,就证明了这种意象的意义是占据了作者灵魂性的东西。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还是“凄凄惨惨戚戚”情绪的意象表达。梧桐的繁密而宽大的叶子因为细雨的浇打,低垂了,众多的叶子在幽暗中发出湿亮亮的光,这就使孤寂凄凉的情绪更加悲凉。那雨不是疾风暴雨,不是豪雨,不是大雨,也不是阵雨,而是“细雨”,细雨的绵绵密密和人的孤寂情绪的绵绵密密恰好同构对应。“到黄昏点点滴滴”,更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意象化表现把孤寂的情绪渲染的更加冷清、悲凉、凄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主观情感的客观对象化,它通过一天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的点点滴滴,使独自守着窗儿的孤寂的内心情绪得到了外化形式的真真切切的表现。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情况,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得了呢?这是承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意象而说的,但也是承接整个《声声慢》的意象而说的。“梧桐细雨”、“黄昏点点滴滴”意象是表现孤寂情绪的,是说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怎生得黑的,是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是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是说整个生命意义的失落的。因而也就是说,那种情绪是不能用“愁”来完全概括的呀。那是说不尽的愁。
在古代诗人中,李清照用“愁”恐怕是最多的一个。“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寂寞深闺》);“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行香子·天与秋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寂寞深闺》);“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蝶恋花 离情》)等。李清照用“愁”最多,但却不是表现一般意义上的愁,而有着比愁更深邃的含义。李清照表现的“愁”是不能用愁来概括的。
为什么不能用“愁”来概括呢?因为它不是哪种具体物件的失落,不是哪种具体目标没有达到的失落,也不是哪种可以具体到一时一地情感的失落,换一句话说,它不是具体的失落,不是外部的失落,不是看得见东西的失落,而是一种抽象的失落,一种内心的失落,一种形而上的失落:即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失落。没有了生命意义的生活,只是活着,就等于没有了生活的灵魂。在生活中把生命意义这个灵魂的丢掉了,这种生活变成了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生活。因为是一种意义的失落,因而就造成一种空空落落、无着无落、失魂落魄感,使人觉得一种很重要的东西失落了,但是又不能很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东西失落了;要苦苦地寻找那失落了的东西,但是又不知道寻找什么,也寻找不到。在李清照的体味里,这种失去生命意义的生命感受用一个愁字是概括不了的。
人的生命应该是有意义的;人的生命意义体现在人的自由追求之中。人的自由是由人的具体内容构成的,它包括人的美丽青春、美好爱情和美好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实现等等。人在追求这种自由当中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从而在具体的实际的生活中获得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常常是分离的,即人在具体的生活中并没有获得生命的意义:美丽的青春消失了,美好的爱情毁灭了,美好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人是在没有了生命意义的状态中生活着。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这种矛盾虽然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发生的,比如人对外在力量的服从,从而压抑或者放弃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但是,这种矛盾最后是聚焦在人自己的内心之中的:他的生活与他的生命意义是矛盾的;他的生活正在毁灭他的生命意义;他的没有生命意义的生活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闷与忧伤;他想要寻觅回那失落的生命意义,但他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他便陷在了难以解脱的孤独、凄楚、苦闷和哀伤之中。
人的生命意义的丧失是最大的丧失,但这种丧失是不具形状的丧失,是悄悄的丧失,是不知不觉的丧失;有时是被迫的丧失,但有时是志愿的丧失。当人觉得有什么东西失落了但又不知道是什么具体的东西失落了的时候,那其实就是生命意义的失落;当人们试图要寻觅到什么失落了的东西,却又不知道究竟要寻觅什么东西的时候,那其实就是对失落了的生命意义的寻觅;当人觉得有什么东西本该属于他但却没有属于他而陷于不能自拔、不能解脱的苦闷情绪的笼罩的时候,那其实就是失落了生命意义的苦闷的象征。
生活与生命意义的矛盾与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普遍都有这种感受,但是这种感受不可名状,难以诉说,即使是富有表现力的诗人也不易于表现。因为它太抽象了,也就太难于表现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之所以被高度评价,其原因就在于,她把难于表现的生活与生命意义的矛盾与分离,以及生命意义丧失的情感感受表现了出来,这就使许许多多人的一种共同的心理感受得到了表达。
李清照之所以极为精彩地表现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分离以及生命意义失落与寻觅的情感感受,其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她极为成功地创造了(不是复写了)生命意义失落的生活意象。生活意象的结构与生命意义失落的情感结构是“同构”的。正是在生活意象结构与生命意义失落的情感结构的“同构”中,使人们体味到了生命意义丧失的生活的孤寂、凄凉和苦闷,也体味到了“寻寻觅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摸索和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