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疗期间的护理(模版)
化疗病人的护理
二、给药途径及方法
给药途径
方法
静脉给药
根据药物的不同要求严格掌握输入速度
肌肉注射
需深部肌肉注射,以利药物吸收
口服
宜睡前服用,同时服用镇静剂及碳酸氢钠等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腔内注射
用于癌性胸腹水、心包积液,注射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协助其更换体位
动脉插管给药 根据肿瘤所在部位,选择插管途径
瘤内注射
注射时先抽出瘤内液体,然后再注入药物,防止瘤体张力过大而破裂
三、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
㈠ 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㈡ 消化道反应:
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2、口腔溃疡
3、腹痛、腹泻
㈢ 肝、肾功能损伤
㈣ 皮肤及头发的反应
1、皮肤反应:MTX、5-Fu等可引起色素沉着、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
2、毛发脱落,一般停药2~3个月可逐渐恢复。
㈤ 免疫抑制:化疗病人易发生感染,易引起败血症。
㈥ 局部刺激:有些化疗药物一旦输入血管外,可造成组织损伤、溃烂、甚至坏死。
㈦ 其它不良反应
1、心脏损伤:如阿霉素。
2、周围神经毒性:可出现指、趾端麻木,有时有针刺样感。
㈧ 远期不良反应:可出现痛风样全身性肌肉疼痛,一般持续1~2个月甚至更长。
四、护理评估
㈠ 身体评估
1、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饮食:每日进食量、饮水量、副食的种类及量,有无恶心、呕吐。
3、排泄:大便的色、质、量及有无腹泻,每日排尿量、次数、尿液的性质。
4、皮肤粘膜:口腔粘膜有无溃疡,全身有无出血点、破溃、皮疹。
5、四肢活动情况,有无水肿。
6、有无胸水、腹水,阴道有无出血、分泌物的性质等。
㈡ 心理社会评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对化疗的防护知识掌握情况。
㈢ 辅助检查:血常规(主要了解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肿瘤特异性检查,必要的B超
及心电图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五、可能的护理诊断
1、潜在的感染:与化疗药物引起血象下降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2、恶心、呕吐:与化疗不良反应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化疗防护知识。
4、口腔粘膜改变: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化疗药物引起的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进食减少有关。
6、潜在的脏器损伤:与化疗药物对肝、肾、心肌、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有关。
7、自我形象紊乱:与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有关。
8、焦虑、恐惧:与肿瘤本身及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关。
9、排便形态的改变:腹泻,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六、护理目标
1、病人未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后得到有效及时处理。
2、病人能正确认识化疗反应,坚持进食。
3、病人能描述化疗的注意事项,熟知化疗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学会自我防护。
4、病人能掌握保护口腔粘膜的措施。
5、病人能正确理解、适应自身的改变。
6、病人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七、护理措施
㈠ 化疗前准备
1、病人的准备
⑴ 心理护理:化疗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对化疗的焦虑和恐惧,取得病人的配合。
① 给患者讲解有关知识。
② 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帮助和指导。
③ 取得家属的配合。
⑵ 测量体重 ① 化疗药物用药量大多按体重计算,故因准确测量体重。
② 化疗期间因化疗反应会导致病人体重下降,宜定期测量以协助医生调整药量。
2、护士的准备
⑴ 熟练掌握化疗基本知识,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化疗病人的护理。
⑵ 配药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三查七对,严格按医嘱剂量给药。
⑶ 做好自身防护 ① 配药时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用后丢弃,有条件的应使用无菌洁净台。
② 给病人注射时,亦需戴手套,防止药物不慎滴出接触手部皮肤。
③ 配药及给病人注射药物后应立即洗手。
㈡ 化疗期间的护理
1、保护血管防止药液外渗
① 护士熟练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② 有计划、合理使用血管。
③ 先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再输入化疗药物。
④ 输入药物过程中随时观察药物有无外渗,如有及时处理。
2、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① 立即停用化疗药物,给予局封。
② 外渗后即给予50%硫酸镁湿敷。
③ 外渗24h内局部冷敷,48~72h热敷。
㈢ 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1、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
⑴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的护理
① 鼓励病人多进食,可少食多餐、食用自己喜爱的食物。
② 遵医嘱应用镇静、止吐药,必要时静脉输液。
③ 记录呕吐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防止恶心、呕吐可应用以下几种方法:
A、音乐疗法:许多研究证明平静和缓的音乐可缓和呕吐症状。
B、行为放松技巧:让病人逐渐放松肌肉、深呼吸,引导病人想象,转移其注意力。
C、食物选择:避免产气、油性及辛辣食物,少量饮用清凉饮料如汽水、可乐、果汁。
⑵ 腹痛、腹泻的护理
① 严密观察腹痛情况、腹泻次数及大便的色、质、量,同时留取大便标本作细菌培养。
② 腹泻严重的病人应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③ 腹泻期间指导病人食用少渣、低油饮食,用5-Fu的病人每天最好食用两瓶酸奶。
⑶ 口腔溃疡的护理: ① 化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每日用软毛刷刷牙。
② 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变化,出现溃疡给予口腔护理。
③ 严重口腔溃疡病人疼痛难忍,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特别在进餐前。
④ 口腔溃疡病人每日测3次体温,以早发现感染征兆,及时治疗。
2、造血系统反应的护理: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应与医生联系考虑停药。
⑴ 白细胞减少的护理:了解病人白细胞下降程度,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加强宣教,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并发症。
① 保持环境清洁
A、病室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每日清洁。
B、病人用物,如便盆,扫床套固定使用,每日用消毒液清洗。
C、病人出院后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D、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避免在室内放置鲜花等植物。
E、严格控制家属探视及陪伴人数,必要时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② 病情观察 A、每日或隔日监测白细胞及分类细胞数目。
B、每日检查易发生感染部位有无炎症反应,如口腔、咽、皮肤、泌尿道。
C、病人白细胞下降时,每日测3~4次体温。如T>38.5°C,给予降温和抗生素
治疗。
D、静脉输液的病人,每天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痛等感染的征兆。
③ 加强饮食指导: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④ 卫生指导 A、每日洗澡、清洗外阴,更换内衣裤
B、维持皮肤的完整,勿用碱性或刺激性洗涤用品。
C、保持口腔的清洁,并观察有无破损。
⑤ 医务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治疗时要严格无菌技术,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每项操作完成后都
要洗手。
⑥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升白细胞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⑵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
血小板低于50000/mm3即有潜在出血,低于20000/mm3即有自发性出血
的可能。护士要防止任何因素造成病人出血,应了解易发生出血的部
位,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提早采取措施。
① 易发生出血的部位及症状
A、皮肤:紫斑或瘀斑,常出现于上肢或下肢的远端肢体或粘膜上。
B、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吐血、口腔粘膜或牙龈出血。
C、呼吸系统:呼吸状态的改变,咳血、鼻出血。
D、泌尿生殖系统:血尿、月经过多。
E、颅内:颅内出血,意识改变,颅内压增高,头痛。
② 措施
A、了解病人化疗的进程及血象的变化,加强病人血小板下降期间的护理。
B、观察病人有无细微出血征兆,如皮肤瘀斑、牙龈及鼻出血、注射部位渗血等。发现及时处理。
C、各项操作动作要轻柔,注射后拔针要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直至无出血为止,以防皮下血肿。
D、血小板下降时,嘱病人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有颅内出血、阴道出血倾向者,绝对卧床
休息。
E、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防止空气干燥引起鼻出血;指导病人忌用手挖鼻和用力擤鼻;鼻
腔少量出血时,让病人平卧,手指压迫鼻翼两侧,可用1%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头部冷敷;如
出血严重,尤其后鼻腔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鼻腔填塞。
F、嘱病人用软毛刷刷牙,不使用牙签,防止牙龈出血。
G、忌辛辣、刺激性、坚硬粗糙的食物,宜使用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H、避免病人发生便秘,必要时予以缓泻剂,以防肠粘膜损伤和潜在性的脑出血。
I、遵医嘱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并观察病人输血后的反应。
J、每天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
3、肝功能损害的护理:注意病人主诉(如上腹疼痛、恶心、腹泻)及皮肤粘膜的变化(如黄疸)
定期查肝功能,异常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肾功能损害的护理
⑴ 准确记录出入量。
⑵ 应用甲氨蝶呤时,嘱病人多喝水,24h尿量大于2500ml,每天测尿pH值,若pH<6.5,遵医嘱应
用碳酸氢钠。因为该药在酸性环境中易沉淀,不易排出体外。
⑶ 应用顺铂时,应大量输入液体并嘱病人多饮水,每小时尿量要大于100ml。
⑷ 应用环磷酰胺时,要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输入液体,以稀释尿液。
⑸ 观察病人有无泌尿系统症状,是否有排尿困难及血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脱发的护理 ⑴ 了解病人情绪反应,帮助其正确面对自身形象的改变,并强调脱发是暂时的,治疗结束后头发会再长出来。
⑵ 协助病人选择假发、围巾、帽子等饰物,以增进病人自尊。同时要和家属说
明,取得家属配合。
八、护理评价
1、病人体温是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是否了解营养摄入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
3、病人能否克服不良情绪,正确对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4、病人皮肤、粘膜是否完整,是否有破损、出血?
干部保健内4
第二篇:喉癌的放化疗护理
喉癌的放化疗护理
喉癌,是来源于喉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喉癌为喉鳞状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本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人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
一、疾病相关知识 【常见病因】 1.吸烟。2.饮酒过度。3.慢性炎症刺激。4.空气污染。5.病毒感染。6.癌前期病变。7.放射线。【常见症状】 1.声音嘶哑。
2.咽喉部出现异物感、紧迫感或吞咽不适感等。3.咳嗽咯血:多为刺激性干咳,有痰时则痰中带血。
4.反射性疼痛:肿瘤破溃,合并发炎或溃破或发生喉软骨膜炎时,可引起患者神经反射性疼痛。5.颈部肿块。【常规放疗方法】
1.喉癌单纯放疗:单纯放疗可作为早期喉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因为放疗能够保全喉的发音和呼吸功能,并且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原位癌根治性放疗常规剂量为60~70Gy/35次/7周。
2.喉癌术前放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癌细胞的活力受到较大的抑制,使肿瘤的范围局限,边界清楚,有利于彻底行手术切除,放疗常规剂量为45Gy~50Gy/23~25次/4.5~5周。
3.喉癌术后放疗:
(1)全喉切除术后:切缘(+)或肉眼残留,照射60~70Gy/30~35次/6~7周。切缘(-),照射50~60Gy/25-30次/5-6周。
(2)半喉切除术后:照射55~60Gy/27-30次/5.5~6周。【常规化疗方法】
1.常用化疗药物:DDP、MTX、VLB、5-FU、PYM等。2.常用化疗方案:有PMD方案,DDP+5-FU+PYM方案。
二、放、化疗毒副反应及处理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1.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可给予生理盐水+庆大+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如呼吸困难较重时,可行气管切开,或暂停放疗,等喉水肿好转后再放疗。
2.喉软骨炎和喉坏死。
3.牙龈炎及口腔溃疡:患者在治疗前应作全面的牙科检查及相应的处置,要求患者用口腔护理液勤漱口,用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多饮水,以减轻口腔干燥感;也可含一些中药含片以减轻口干症状。
4.皮肤反应:可涂抹三乙醇软膏等预防,对湿性皮炎应采取暴露方法,消毒避免合并感染,外涂促愈灵擦剂等以促进收敛。避免阳光和衣领及其它药物的刺激,防止溃烂。
【化疗副反应及处理】
1.骨髓抑制: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总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可降低,同时患者还可有疲乏无力、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热、出血等表现。
2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口腔粘膜炎或溃疡。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也可见到。
3.免疫功能抑制。
4.肾毒性: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坏死、变性、间质水肿、肾小管扩张,严重时出现肾功衰竭。患者可出现腰痛;血尿、水肿、小便化验异常等。
5.肝损伤:可引起肝慢性损伤,如纤维化、脂肪性变、肉芽肿形成、嗜酸粒细胞浸润等。临床可表现为肝功能检查异常、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疽等。
三、放化疗护理 【放疗患者的护理】
1.喉切除病人放疗时除必须注意头颈部放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外,因其带有气管套管,多有发音受限,讲话不便,表达困难,所以应学会与别人交流的方法,如用手语或用笔书写代替。气管切开部位需保持清洁,每日换药一次,放疗期间要改为塑料套管,避免放疗对皮肤黏膜的损害,气管套管清洁煮沸消毒后,每日更换一次。常见肿瘤病人放化疗护理及康复指导套管内如有粘液应随时清洗干净,保持套管通畅。在放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时,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喉头粘膜水肿,应立即停止放疗,给予抗生素、激素、脱水治疗,必要时可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2.照射野皮肤的护理:照射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放射性皮炎的重要性。如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局部皮肤禁用碘油,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忌用化妆品外涂,不可贴胶布,因氧化锌为重金属,可产生二次射线,加重皮肤放射性损伤,照射区皮肤禁涂氧化锌,同时禁止剃毛发,宜用电剃须刀,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
3.营养和饮食护理:放疗期间注意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多喝水,进食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出现放射性咽炎(咽喉疼痛)、食管炎(吞咽疼痛、胸骨后疼痛)时宜进食温凉容易吞咽的流质或半流质,如:水蛋、牛奶、豆浆、新鲜果汁、粥、肉汤等,少量多餐,进食量少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根据病情可进行静脉营养治疗,保持口腔清洁,用漱口液多漱口;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营养知识宣教或者提倡“超食疗法”,即在放疗间歇期间,给予浓缩优质蛋白质及其他必需的营养素,以迅速补运病人的营养消耗。放疗期间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ml以增加尿量,使因放疗所致肿瘤细胞大量破裂、死亡而释放出的毒素排出体外;减轻全身放疗反应。
4.放疗结束后一部分患者拔除气管套后气管造口会慢慢缩小直至愈合,愈合后患者呼吸通畅,并且逐渐能够发音、说话,这时要观察造口的愈合情况及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呼吸畅顺,以及患者的主诉。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拔气管套管或拔气管套管后造口不会愈合,长期留有气管造口,以便呼吸;此类患者出院时要做好宣教工作,教会患者或家属更换气管内套管及处理消毒等,指导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禁止游泳,注意保暖,避免到公共场所,预防感染。
【化疗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喉癌对患者造成极大的恐惧感,加之手术创伤性大,时间长,全喉切除者突然失去说话功能,担心会给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一系列的不便;术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多伴有悲观、消极、恐惧心理,所以我们应以真诚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因势利导,消除其不利的心理因素,合理解释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制订出统一的交流方式,对有文化者准备纸、笔、以利于交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稳定、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2.保持患者休息室通风、整洁,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60%,必要时每日2~3次雾化吸人,或滴l%碳酸氢钠l~2滴于气管套管,起化痰作用。部分喉切除者带有气管套管,系带一定要结死扣,防止脱管,而造成病人呼吸困难。气管套管每日清洗,消毒。
3.口腔护理:由于患者手术部位是在咽喉部,术后抵抗力下降,口腔自洁能力差,易发生厌氧菌感染,每日应给病人做2~3次口腔护理,嘱患者及时吐出口腔分泌物或吸出。
4.吞咽训练:患者需经一定时间的吞咽训练不发生呛咳才能正常进食,进食时应取半卧位,首次经口进食时,应有医护人员守护。
5.发音训练:全喉切除者,伤口愈合后应训练病人发食管音,教会病人使用人工发音装置等,半喉切除者,术后二周,鼻饲管拔出后即可开始发音训练,嘱患者用手堵住气管瘘口,练习发声说话,观察患者发声时的动态变化,反复训练。
四、疾病预防 1.控烟。2.限制饮酒过度。3.及早治愈慢性喉部疾病。4.预防病毒感染。5.治疗癌前期病变。
6.减少空气污染,消除职业危害。
第三篇:放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第四节 放化疗科护理常规
一、放疗一般护理常规
(一)放疗前护理
1.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放疗知识、治疗重要性及其副作用和
需要配合的事项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
2.完善相关检查,了解病人全身情况。
3.准备柔软棉质、低领或无领、开襟内衣,软毛牙刷,含氟牙膏,软毛巾。
4.治疗牙病,保证照射野皮肤完整,治疗控制感染。
(二)放疗期间护理
1.头颈部照射者应穿低领或无领、开襟内衣,使用软毛牙刷、含氟牙膏。坚持使用开口器练习张口。保持照射部位清洁,如口腔护理、食道冲洗、眼、鼻腔的冲洗。
2.照射野皮肤应避免日光照射,禁用肥皂、氧化锌胶布、碘酒、酒精等剌激性药物,剃毛发须用电动剃刀。用软毛巾沾水轻轻清洗,不得用力搓擦。有脱屑时不得撕剥。
3.多汗区如腋窝、腹股沟、外阴等处保持干燥。
4.进入放射治疗室取下随身带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钢笔等。
5.每周查血象1-2次。
6.备好气管切开包、吸痰器、鼻咽填塞包、阴道填塞包以应急需。
7.放疗后静卧休息半小时。
(三)营养和饮食护理
1.加强营养知识宣教。
2.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少食多餐,多饮水3000ml/日(包括食物)。
3.创造清洁舒适进餐环境,进餐前止痛。放疗前、后半小时不进食、水。
4.全腹或盆腔放疗者腹泻时宜进少渣、低纤维饮食,避免吃易产气食品,严重腹泻时暂停治疗,给予要素膳或胃肠营
养。
(四)放疗后护理
1.放疗结束时做一次血象、肝肾功能及全面体格检查。
2.照射野皮肤需继续保护
3.全身或局部反应仍可出现,应向病人讲明并观察。
4.嘱其按计划复查。
二、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一)化疗前护理
1.测量体重、身高,记录在三测单上。
2.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增强治疗信心,充分配合,顺利完成化疗。
3.掌握病人的病情和化疗方案,尽可能化疗前三天内行PICC或CVC,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二)化疗中护理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药物稀释后立即使用,药量准确。外周穿刺者,选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并有计划性的使用。按盐水滴注通畅----注药----盐水冲注的程序给药,联合用药者合理安排用药顺序,两药间隔20-30分钟。
2.给药时向病人交待:穿刺一侧肢体限制活动,以防外漏。出现疼痛及不适及时找护士。(〃〃〃〃〃?)
3.观察饮食、尿量及其它副反应。
4.行“水化”者应观察、记录尿量,尿量应超过100-150ml/小时,尿少者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三)化疗后护理
1.观察血象1-2次/周,如低于正常值按骨髓抑制护理。
2.防止受凉,预防感冒。
(四)营养和饮食护理
1.加强营养知识宣教。
2.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少食多餐,多饮水3000ml/日(包括食物)。
三、放化疗常见副反应及护理
(一)放疗皮肤反应
1.Ⅰ度反应:放射野皮肤发红、有烧灼和刺痒感、脱皮。可涂0.2%冰片薄荷粉、无刺激性软膏或羊毛脂。
2.Ⅱ度反应:皮肤有湿疹、水泡,糜烂。以暴露为主,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衣服磨擦,涂2% 龙胆紫、氢化可的松软膏。
3.Ⅲ度反应:出现溃疡,停止放疗,按外科换药处理。
(二)静脉炎和药液外渗 1.静脉冲注药液对血管刺激性大,给药速度不宜过快。给药完毕后用生理盐水滴注20分钟,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2.除上腔静脉压迫者,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注射。3.注入发疱类化疗药如NVB时,给予预处理(50%硫酸镁湿敷),护士在床边监护直至药液输注完毕,并继续给予生理盐水250ml快速输入。
4.药液不慎注入皮下时,应立即停止给药,更换输液瓶和输液器,保留针头,回抽少量血液,注入解毒剂,并继续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后拔针。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50%硫酸镁湿敷或加冰敷 24-72小时。
(三)胃肠道反应
1.关心病人食欲,指导合理进食,少食多餐,进清淡易于消化饮食。2.恶心呕吐频繁者遵医嘱给予止吐及补液等处理。3.观察有无便秘、腹泻腹胀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四)骨髓抑制
1.化疗期间注意观察血象,必要时给予升血处理并做好交接班。2.骨髓抑制者保持皮肤、口腔清洁,防止受凉。3.IV度骨髓抑制者实行保护性隔离。单人间,物表、空气消毒,限制探视,基础盘、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专人专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集中完成,尽可能减少有创性操作,注射完毕后按压时间需大于5分钟。
4.贫血者多休息,必要时吸氧。5.密切观察感染征象:每日行两次体检,注意口腔、鼻孔、皮肤会阴部及肛周有无红肿、硬结,溃疡;注意有无出血征象:如便血、血尿、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等。
6.发热护理:监测体温4-6次/天,作好记录。首选物理降温,用冰枕、冰敷及温水擦浴法,禁用酒精擦浴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加重出血。及时擦干汗液,鼓励多饮水。
(五)口腔炎
1.大剂量使用抗代谢药物时,应观察口腔情况。2.每日早晚饭后用软毛牙刷刷牙,必要时用漱口液每小时含漱一次。3.口腔炎或口腔溃烂时做好口腔护理,消炎和止痛。
四、放、化疗疾病护理常规
(一)鼻咽癌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化疗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放射性口腔炎、咽喉炎护理:每日用淡盐水漱口4-5次,同时,用鼓颊和吸吮交替动作漱口1-2分钟,金银花、麦冬泡水喝,使口腔粘膜湿润。疼痛者,餐前30分钟和睡前用0.1% 的卡因复方维生素B溶液,口含2-3分钟或缓慢咽下。溃疡者避免刷牙,用含有消炎、止痛成份的漱口水漱口。
3.嘱病人不要捏鼻,挖鼻和用力擤鼻涕。行鼻咽冲洗3次/日,晨起、放疗前、睡前各一次,溶液选用盐水、清水均可。
4.放射野皮肤护理见皮肤反应护理。5.鼻出血的护理①少量涕中带血时,可在鼻上部放臵冰袋或用1%麻黄素滴鼻。②中量出血时,用麻黄素或肾上腺素纱条鼻咽填塞,肌注止血剂。③大量出血时,病人应平卧,以防休克;保持镇静,给予精神安慰;嘱勿将血咽下,防止窒息,并报告医生;鼻部臵冰袋,局部用1%麻黄素,遵医嘱静脉滴入止血药或输血;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做好抢救准备。
6.功能锻炼:放疗中及放疗后经常做张口运动,每日数次。
(二)肺癌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化疗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防止受凉,预防感冒,发热者按发热病人护理。3.给予软食或半流质饮食。放射性食道炎时给予温凉易吞咽半流质饮食或流质
饮食。
4.观察咳嗽、咳痰,对刺激性呛咳,给予镇咳剂。病人夜间持续咳嗽时,可给饮热水或服用可待因。病人出现咯血,给止血药物,大量咯血时,头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口腔内积血,防止窒息,立即报告医生。
5.发现病人有急性胸痛、胸闷、气急、紫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好抢救准备。
(三)乳腺癌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化疗一般护理常规。2.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定做并佩带义乳,准备假发,鼓励病人与配偶讨论形体的改变,增强相互理解。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增强信心。
3.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饮食。4.继续指导病人做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不在患肢测血压、抽血、静脉穿刺和避免负重。
5.化疗前讲解化疗方案、化疗药物、毒性反应、自我护理等。密切观察化疗反应,及早处理。放射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放射野皮肤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督促穿柔软内衣,指导皮肤的自我护理。
6.出院指导指导自查健侧乳腺,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四)恶性淋巴瘤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化疗一般护理常规。2.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给予半卧位或高枕卧位。3.给予清淡易消化软食,有水肿者低盐饮食。4.化疗周期长,应准备好中心静脉穿刺。联合化疗时按时准确给药。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行下肢静脉穿刺。
5.放疗中保持放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行“斗蓬”野照射者,要保持口腔清洁,观察有无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发热时观察体温变化,做好发热护理。注意营养,补充足够水份。
6.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充分了解治疗经过及副反应,树立信心。
(五)食道癌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特别是声嘶的的病人,加强交流,增加信心。3.饮食护理少食多餐,增加进餐的时间,细嚼慢咽。饮食富于营养,以流质、半流质、软食为主,忌油炸、烫、生冷、硬、辛辣食物,食物的温度以温热为宜。进食后温开水30-50ml送服,以防食物残渣滞留食道,并坐位半小时。对严重吞咽障碍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或造瘘灌食、完全胃肠外营养法。
4.放射性食道炎,于放疗后第1-2周出现,表现为局部疼痛、吞咽困难,进食后服温开水冲洗食管以减轻炎症和水肿。
5.经常观察疼痛的性质及有无呛咳、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以及早发现食管穿孔、出血,需及时报告医师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放疗后3-4周注意观察放射性气管炎的反应,如干咳或顽固性咳嗽。
(六)大肠癌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2.及时了解病情和情绪,给予安慰和精神护理,做好人工肛门的护理,消除病人的顾虑,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观察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约在四周左右发生,应给予饮食指导:①腹泻:少渣、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饮料,多饮水以防脱水。②便秘:进食粗纤维和润肠食物,多饮水,在病情允许下增加活动,按摩腹部,长期应用止痛剂者配合使用缓泻剂。
(七)脑瘤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2.做好放疗前的指导:剃去头发,向病人和家属简要介绍放疗知识和放疗方案,对偏瘫、失语、智力障碍等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向家属交待安全事项。
3.加强营养,保持口腔清洁。4.放疗3-4周会出现脱发、局部瘙痒、色素沉着等,应做好充分的解释,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理发时防损伤头皮。
5.卧床病人预防褥疮,定时活动肢体,翻身拍背,协助咳痰。6.观察放疗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血压的改变,如有变化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在放疗后给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脱水。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对高热、烦躁不安、昏迷、脑疝病人应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
(八)膀胱癌放、化疗护理常规
1.按放化疗一般护理常规。2.讲解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全身和局部反应,消除对放疗的恐惧。3.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4.放疗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如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出现血尿,遵医嘱对症处理。并做好观察和记录。
5.严密观察病人血象及大便的变化。
五、放、化疗科常见操作技术护理常规
(一)鼻腔冲洗法护理常规
1.操作方法:在鼻咽冲洗器内装入100ml冲洗液,右手持鼻咽冲洗器,由两侧鼻腔交替缓缓注入冲洗液,然后由口腔吐出。冲洗后切不可用力擤鼻涕,以防鼻咽腔内压增大,继发其它部位感染。
2.放疗一开始,即行鼻腔冲洗,每日3次,晨起放疗前、睡前各1次,先用温开水冲洗,再用淡盐水冲洗,以清除鼻咽腔粘膜表面的分泌物,减轻放疗反应,增加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如合并感染时改用0.3%双氧水冲洗。
(二)胸腹腔化疗护理常规
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减轻心理压力,使其能更好的配合医生。2.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3.观察有无胸痛、憋气、腹胀等不适。4.穿刺后静卧至少2小时,定时检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反应。5.注入药物后瞩其稍活动,以使药物在胸腹腔内混匀,观察有无发热、寒战。6.给予饮食指导。7.嘱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第四篇:化疗后口腔感染护理
[键入文字]
化疗后口腔感染护理
口腔溃疡是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极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约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常给患者带来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通过护理干预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最佳手段,但是许多患者因经济或供体原因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仍是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能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但是化学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特别是代谢增殖旺盛的,如口腔粘膜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据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约75%的患者发生明显的口腔溃疡,当大剂量应用抗代谢化疗药时,患者常在第3~5天开始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疡,疼痛剧烈。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健康状态不良及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全身性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粘膜的感染和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就其防治及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1化疗致口腔溃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1.1骨髓造血及免疫抑制大剂量化疗后,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粒细胞减少,导致机体抵抗力急剧下降,易受到感染。
1.2化疗加重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强烈的化疗可加重白血[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病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化疗可使感染发生更加频繁和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1.3化疗药物毒性作用细胞毒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直接破坏口腔粘膜屏障,通过抑制DNA合成而影响细胞再生、成熟和修复过程,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溃疡和糜烂所致疼痛使口腔运动减少,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引起口腔感染。联合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基本方法,应用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尤其是甲氨蝶呤容易破坏口腔组织,口腔粘膜由于表层无角化或不全角化,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粘膜下组织可以移动,故在化疗药物破坏口腔组织后容易产生溃疡。
1.4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机会。大量长期应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条件致病菌即可致病。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又可导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的发生。最常见的为口腔霉菌感染。
1.5与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有关
有证实早期口腔溃疡与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有关,机体内潜伏病菌易被激活致病。
1.6口腔内环境因素
初诊白血病患者及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常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加之饮水进食少,口腔寄生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引起口臭,破坏口腔内环境,导[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致口腔黏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
1.7遗传因素
患有血缘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营养状况差、年龄小及患有口干症和口腔疾病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而长期吸烟、饮酒者则有可能由于粘膜细胞的耐受力增强不易患口腔溃疡。
2分度标准
口腔溃疡的分度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划分为IV度:(1)I度,口腔粘膜出现红斑、疼痛,不影响进食;(2)II度,口腔粘膜出现红斑明显,疼痛加重,有散在溃疡,能进食半流质饮食;(3)III度,口腔粘膜溃疡及疼痛比II度明显,只能进食流质饮食;(4)IV度,疼痛剧烈,溃疡融合成片状,不能进食。
3口腔溃疡的预防 3.1健康指导
患者在初次化疗前对化疗及化疗后并发症缺乏了解。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化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对预防口腔溃疡非常重要;积极主动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化疗前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炎症、龋齿,避免加重口腔溃疡,应先治疗口腔龋齿、炎症再进行化疗。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以促进化疗药物的排泄,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尽量避免佩戴口腔器具,应戒烟、戒酒。必要时戴口罩以减少细菌侵入。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漱口液,进行漱口。忌食酸辣、油炸、带骨、骨刺、坚硬的食物,避免粘膜损伤和疼痛;鼓励患者使用吸管以利于吞咽。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3.2保持口腔清洁
督促患者每天用软毛牙刷刷牙3次,动作轻柔。对于血小板低下或已发生口腔溃疡者忌用牙刷,当进食和呕吐后,用冷开水漱口。或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和使用的化疗药物等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漱口,每次20s以上,且从化疗当天开始。经常做张口示齿运动,使口腔粘膜皱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生长环境。
3.3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
化疗期间至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每日观察患者口腔粘膜变化,注意有无红肿、出血、溃疡、糜烂,倾听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牙龋出血或进食时口腔粘膜烧灼疼痛,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处理。白血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主要表现为溃疡和感染,口腔pH值与菌群种类有关。当pH升高时易出现细菌感染,当pH值降低时易出现真菌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刘小娅监测5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肺炎科雷伯菌、鲍曼不动菌为主。溃疡可发生在舌尖部、舌边缘、两侧颊黏膜、上腭齿龈、口唇内侧、咽部等,常与药物种类有关。监测患者口腔pH值,根据pH值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漱口液,且能动态观察疗效。
3.4全环境保护
患者在骨髓抑制期间应加强自我保护,建议戴口罩,注意饮食卫生,病室每天应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min,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探视,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前戴口罩、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必要时行保护性隔离,中[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性粒细胞严重缺乏者应住层流病房。
3.5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化疗药物抑制骨髓和机体免疫功能,诱发局部感染,加重粘膜损伤,同时,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等也影响了患者营养成分的吸收,故必须重视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当中性粒细胞下降时,及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低蛋白血症时使用人血清蛋白或血浆。饮食上增加营养,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服用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B。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促进组织愈合。对进食少、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对合并有腹泻的患者,除注意补充液体外,遵医嘱给予止泻等对症处理。
4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治疗 4.1疼痛治疗
口腔溃疡患者感觉疼痛时,在漱口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局麻药可有效缓解疼痛。在疼痛剧烈或进食前涂擦溃疡而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
4.2药物治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药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在粘膜的聚集和活化,启动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伤口的愈合,代表药物包括莫拉司亭和非格司亭。丁小萍等的研究显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悬液能有效治疗血液病化疗所致的口腔粘膜溃疡,对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口腔粘膜溃疡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溃疡药物。马姗等用金因肽(主要成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口腔溃疡区域的粘膜,[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治疗有效率达95.5%,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护理。转化生长因子可以抑制口腔粘膜基底部细胞增殖,使其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从而保护口腔粘膜细胞。临床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3可以明显降低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
4.3碘伏
碘伏液是由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制成的水溶液,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有广谱杀菌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性质温和、无毒、无味、无致敏性,对粘膜无刺激性,还有清洁作用。指导患者在使用漱口液之后用碘伏涂擦溃疡面可以加快其愈合。王仲迪等用碘伏治疗口腔溃疡治愈率达100%。碘伏是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安全性较高,对粘膜不着色,感觉无痛苦,且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4.4紫外线照射疗法
李兰霞等采用ZZY28型紫外线治疗仪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每秒1个生物剂量,光导直接与口腔溃疡面接触,一般首次剂量为6个生物剂量,每天照射1次,3~5d为1个疗程,效果显著。紫外线具有良好的直接杀菌作用,大剂量紫外线可使组织蛋白变性和解离,促使化脓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可刺激细胞DNA/RNA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同时还能激活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5吹氧法
叶健侬等采用高流量口腔吹氧20min/次,2次/d,联合蒙脱石散粉末直接涂于口腔溃疡面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对照组给予双料喉[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风散喷涂口腔溃疡面,3~4次/d。结果表明: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能达到高效、快速的治疗效果。
5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护理干预 5.1口腔护理
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及用药情况选择合理的漱口液,如对口腔pH值偏酸性的患者用碳酸氢钠液漱口,对大剂量甲氨蝶呤(简称MTX)化疗患者用含亚叶酸钙的漱口液与含抗生素的漱口液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时间选择在睡前、晨起、用餐前后,漱口时应使漱口液在口腔内充分与牙齿接触,并保留一定时间,利于冲洗口腔各个部位,也使漱口液充分达到抗感染的目的。随时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并评估其疗效,适时调整护理措施。
5.2饮食干预
合理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该病的负面影响,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也可促进溃疡的愈合。蔡荣兰等将78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口腔护理,观察组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结果证明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能更有效地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如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的食物。
5.3疼痛护理
患者疼痛明显时,在漱口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局麻药可有效缓解疼痛。房起环等用2%利多卡因10ml加生理盐水20ml置入喉头喷雾器内,对患者口腔内的溃疡进行喷雾,用药后5~l0min即可达到[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止痛效果;或用0.5g普鲁卡因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漱口,有效止痛后,再行口腔护理或进食,患者易接受。缓解患者疼痛感,可减轻其受挫心理,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使患者适当增加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对促进机体恢复和溃疡愈合大有裨益。
5.4口腔降温
当口腔温度下降时,末梢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液体从血管中转移至组织间隙,在组织间隙中被稀释,减弱了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且在降温条件下组织细胞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减弱,细胞对药物的毒性反应不产生应答反应。另外,温度降低,细胞代谢率、细胞耗氧量也同时降低中和了一部分因药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的细胞代谢障碍,从而使粘膜细胞得到保护。邓牡红等将60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联合应用生理盐水500ml,G-CSF100vg、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600mg及2%盐酸利多卡因5ml,配制好后制成冰块口含;对照组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晨起、用餐前后、睡前口含。结果证明冰制药物对于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
6小结
白血病化疗后常出现口腔粘膜损害,在白血病的治疗和护理上应当引起重视。目前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的同时不能忽视预防,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十分重要,需加强口腔局部清洁卫生,药疗与理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对症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化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键入文字]
第五篇: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措施及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措施及护理
蔡敏
【摘要】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及对静脉的反复损伤,在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时有发生,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并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在临床上做好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护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笔者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共121例次患者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其中9例次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渗。经妥善处理后,均得到很好控制,未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1例次中,男65例次,女56例次;患者年龄20~72岁,中位年龄57.5岁。其中肺癌46例次,乳腺癌29例次,食管癌6例次,宫颈癌11例次,鼻咽癌5例次,卵巢癌8例次,胃癌16例次。
1.2 治疗方法 根据病理诊断或临床诊断,采取常规方案进行化疗,化疗时间为2~6周期,常用化疗药物为: 顺铂、紫杉醇、健择、环磷酰胺、阿霉素等。对化疗药物外渗多采用局部封闭、冷敷、热敷等治疗。结果
121例次患者中,9例次出现化疗药物外渗,其中肺癌4例次,乳腺癌3例次,食管癌1例次,鼻咽癌1例次;输顺铂时药物外渗6例次,输阿霉素时药物外渗3例次。
3.化疗药物外渗预防
(1)医患双方应做好心理准备。
(2)病人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熟练穿刺技术:(4)联合用药
(5)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
(6)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7)用药前医护人员应仔细参阅药品说明书。4 护理措施
4.1 患者宣教(1)给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化疗方案,使其对化疗有正确的认识,同时给以心理疏导,使患者增强抗病信心,使化疗顺利进行,签署化疗同意书,且在护理病历上记录宣教的内容。(2)讲解强刺激性药物首选中心静脉途径给药的优点,取得患者配合。(3)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刺激性,化疗当天向患者交代清楚哪一瓶液体是强刺激性药物,哪一瓶是一般刺激性药物,切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4)叮嘱患者在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尽量减少去卫生间、就餐等躯体移动,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5)询问输注化疗药物时患者的感觉,输注过程中有无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感,如有上述感觉立即向护士汇报,以便尽早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
4.2 合理选择血管 长期化疗的患者,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尤其注意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输液应选用小血管,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交替使用;对于发疱性、刺激性药物,一般选用前臂静脉或远离关节上下2~3cm处的血管交替给药,不选用手足背小血管,注意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输入发疱性、刺激性药物前,对使用的血管进行正确判断(血管位置、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等),同时将判断结果告诉患者及家属,使其确认静脉穿刺是成功的,万一药物渗漏,患者能正确面对,减少对护士操作方面的责怪。对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患者,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患者避免在上肢进行化疗
4.3。正确使用药物 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浓度、输入速度。避免用含有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先输入生理盐水回血无渗漏后再输入化疗药物,输注完毕用等渗液冲洗,使输液管中残余药液全部输入。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刺激性的大小,先输入低浓度,再输入高浓度化疗药物,两种化疗药之间用等渗液快速冲洗。输液化疗时,护士密切监护,直至药物完全输入体内。
4.4 熟练穿刺技术 穿刺前热敷血管,使局部静脉扩张,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如穿刺失败,不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以免药物从前一次穿刺处外渗。对脆性血管采用小力度、小角度,缓慢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再进针的方法[5]。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脱和刺破血管壁,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避免药液沿针眼外渗。
4.5 药物输注方法 静脉穿刺时,选择针头应考虑血管直径,一般针头不宜太粗(除盖诺遵医嘱要采取9号针穿刺之外),多采用6号半至7号静脉针。先用空注射器抽10~20ml生理盐水连接头皮针,确保穿刺成功,局部无渗漏后再应用化疗药物滴注。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稀释,静脉注射宜缓,注射前后均须用至少20ml生理盐水冲入。化疗结束时。再注入10~20生理盐水冲洗后方可拔针。拔针时,先关闭输液器调节开关,用无菌棉球轻按压于穿刺部位,再迅速拔出针头,一般按压时间为4~6 min,以防药物带入皮下组织,引起针眼局部淤血。
4.6 增强观察力度 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有报道指出:液体外渗主要发生在输液2h后,而发生在1~2h的外渗,是穿刺手法或血管细小引起的。严格交接班,每班交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5.1 防止药物外渗 化疗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勤巡视病房,勤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观察静脉反应,掌握药物外渗的早期表现,如果注射部位出现水肿或点滴不畅,患者感刺痛、烧灼,则提示可能有药液外渗,立即停止用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外药液,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拔针。在化疗期间和化疗1周内,沿静脉方向在皮肤表面使用喜疗妥软膏,可有效防治化疗所致的静脉炎。化疗后鼓励患者多做肢体运动,经常按摩四肢末梢血管,轻搓手背,多做手臂伸握动作,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停留时间,减少药物刺激和静脉炎的发生。
5.2 ① 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②护士应及时了解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的方法,评估患 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③ 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如损失量超过原药液量的 10%,再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不足损失量。④ 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遵医嘱作皮下封闭。⑤ 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物外渗出的情况,如:皮肤颜 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⑥局部选用33%硫酸镁湿敷: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 湿傅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⑦ 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⑧ 患者自甘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遵医嘱用冷敷。禁止使用任何 方式的热敷。⑨ 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于清创、换药处理。
⑩ 抬高患肢,减轻因药液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外渗部位未全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 射。护士在整个化疗药外渗处理过程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 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5.4 药物外渗后知识的宣教 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对化疗药物外渗后知识的缺乏和认识不足,理解为一般的外渗肿胀应该用热敷,事实上化疗药物外渗却恰恰相反,需行冷敷,除了植物类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鬼臼类是用硫酸镁热敷外,其他药物都必须行冷敷,目的是为了延缓细胞毒性药物的吸收。
讨论
临床中使用化疗药物时有时会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可能会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永久的伤害,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可有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因素:如药物的pH值过高或过低、渗透压高、配置药物浓度过高等;(2)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外周静脉化疗可能会出现外渗;(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的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等;(4)其他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患者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等。
总之,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大、毒副作用强,本文通过加强对全身化疗中各项护理措施,无1例因操作不当而发生药物外渗致皮下组织坏死及交叉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做好肿瘤患者的血管护理,正确地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技术,正确的输注方式以及加强巡视和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科学、合理、有效地护理好肿瘤患者的血管是减少周围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保障了全身化疗的顺利实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他们的痛苦,延缓其生命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丁荣霜,鞠桂芳.肿瘤康复护理300问.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129.2 毕丽云.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355.3 吴煜.肿瘤病人家庭康复.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