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5 00: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第一篇: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08-24 【生效日期】2005-08-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已于2005年8月24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各地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现对2005年至2008年检察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检察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2005年至2008年,是检察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检察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总结我国检察工作的实践经验,从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检察体制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

今后三年检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重点解决当前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做到检察体制更加合理,检察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检察工作保障更加有力,检察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全面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检察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和检察改革的领导,坚持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及地位。

--有利于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通过深化检察改革,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措施,增强监督实效,维护司法公正。

--有利于服务改革开放稳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促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检察改革的有益经验,科学吸收和借鉴国外检察制度的有益成果。

--坚持依法进行,循序渐进。改革的各项措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凡与现行法律有冲突的改革措施,应当在修改有关法律后实施。

二、检察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改革和完善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

1、探索完善刑事立案监督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诉讼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研究探索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不移交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机制。研究完善立案监督的方式,强化立案监督的效力,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2、健全对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依法完善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中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中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和关于完善查处刑讯逼供等涉嫌犯罪行为工作机制的规定。

3、健全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完善刑事抗诉制度。探索完善对死刑复核程序和死刑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制度。研究开展死刑复核监督的措施,依法完善对死刑执行活动监督的制度,健全工作机构,规范监督工作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制定相关规定。

4、完善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建立健全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的监督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商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有关规定。

5、建立健全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长效工作机制。与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羁押状况通报制度、羁押期限的批准、备案机制和羁押期限届满前告知、提示和换押制度。建立监狱、看守所、劳教所与检察机关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并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6、探索建立检察机关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在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中有渎职行为或其他影响公正办案情形的可以建议有关部门更换办案人员的制度,明确检察机关发现办案人员渎职的途径、建议更换办案人员的具体情形以及提出建议更换办案人员的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定,并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7、健全司法工作人员渎职案件的查办和移送机制。建立侦查监督、公诉、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控告申诉检察、民行检察等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拓宽发现司法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渠道,建立和完善案件线索审查、调查和移送、查处的衔接与配合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完善司法工作人员渎职案件查办和移送的相关规定。

8、完善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措施和程序,探索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的方式。探索建立民事、行政公诉制度和人民检察院参与民事、行政诉讼的制度。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制定调取法院审判案卷的具体办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9、根据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最高人民检察院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检察机关在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活动中的监督职责、措施和工作程序,建立检察机关对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工作的监督制约制度。

10、最高人民检察院商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关规定,完善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制度,规范检察长、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具体程序。

(二)完善检察机关接受监督和内部制约的制度,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11、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和规范人民监督员的产生方式、职责权限、组织形式和监督程序,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范化、法律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完善相关规定,并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12、建立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备案、批准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立案侦查或者作出逮捕决定的,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对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备案、批准的具体规定。

13、建立以纠正违法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为中心的检务督察制度。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形成统一、全程、严密、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完善相关规定。

14、健全和规范执法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重点明确执法领导责任制和执法人员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合理确认执法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完善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

15、全面实行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进一步完善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以及在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过程中听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意见的程序,实行犯罪嫌疑人约见检察官控告违法行为的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完善有关规定。

16、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完善检务公开的有关规定,依法扩大检务公开的范围,拓展检务公开的途径,完善检务公开的工作机制,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制度,提高检务公开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在诉讼各个环节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三)创新检察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

17、进一步规范检察机关侦查工作,健全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法制定搜查、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的具体操作规程。在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中逐步推行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收集言词证据活动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统一的录音、录像操作规程。

18、继续深化审查逮捕方式的改革。进一步规范介入侦查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健全审查逮捕中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制度,对审查逮捕工作文书实行繁简分流,完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的衔接机制。

19、进一步深化公诉方式改革。继续深化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探索公诉部门引导取证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被告人认罪案件普通程序的简化审理程序,实行量刑建议改革试点。

20、在检察机关实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专人负责制,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设立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工作机构。探索实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分案起诉制度和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出庭支持公诉方式。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完善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相关规定。

21、在检察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针对轻微犯罪和初犯、偶犯、过失犯罪等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完善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

22、进一步深化检察委员会制度和工作机制的改革,规范议事程序,加大决策事项的督办力度,适时修改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提高检察委员会议事质量和效率。

23、严格依法规范执法行为和办案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制定统一的各项检察业务工作执法操作规范,对执法活动中的岗位职责、人员管理、执法流程作出具体规定。

24、推行检察业务、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结合业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建设,形成工作流程规范、质量标准科学、监督制约严密、考核及时准确、管理手段先进的科学管理机制。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都要按照“三位一体”的机制进行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统一的“三位一体”规范化建设标准和绩效考核体系。

25、进一步完善司法解释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完善司法解释工作程序的规定,实行司法解释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制度。

26、改进检察工作宏观指导机制。建立适应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求的评估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分别制定有关检察工作评估和分类指导的规定。

27、建立和健全对外交流机制,完善检察机关国际和区际司法协助与合作制度,规范检察机关内部个案协查和司法协助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完善有关制度,理顺办理涉外案件的内部协调机制,探索犯罪嫌疑人外逃的职务犯罪案件的取证、引渡、遣返以及追缴赃款赃物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四)完善检察机关组织体系,改革有关部门、企业管理检察院的体制

28、逐步改革铁路、林业等部门、企业管理检察院的体制,将部门、企业管理的检察院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明确有关检察院的经费来源、人员编制、选拔任用以及案件管辖权等。

29、规范人民检察院派出机构的设置。研究制定人民检察院派出机构管理办法,明确派出机构的设置条件和审批程序,规范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权范围。

30、改革检察机关司法鉴定机构。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相关规定,完善检察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机制,明确检察机关内设鉴定机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五)改革和完善检察干部管理体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

31、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上下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采取措施加大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的协管力度,探索实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的提名制度。

32、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通过考试录用工作人员的制度,实行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初任检察官的制度。逐步建立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从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中择优选拔的工作机制。省级人民检察院每年要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应届毕业生中选调优秀学生充实基层人民检察院。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与国家司法考试、检察官遴选制度相配套的任职培训制度。

33、推行检察人员分类改革,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检察人员分类改革的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确定检察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34、完善检察官晋升、奖惩、工资、福利、退休、抚恤、医疗等保障制度,协调落实检察津贴。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定。

35、研究制定贫困地区检察官选任录用的特殊政策,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到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工作。通过实行干部交流、挂职、特殊津贴等措施,保障贫困地区检察机关的队伍稳定和检察工作的协调发展。

(六)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基层人民检察院经费困难问题

36、探索建立人民检察院的业务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保障、分别列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的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的业务经费由省级财政统筹保障、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管理的试点工作。落实“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检察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检察工作需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商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县级人民检察院经费基本保障标准。完善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检察机关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方式。

三、完成检察改革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探索。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要高度重视检察改革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推进和落实检察改革摆在检察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每年安排工作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级人民检察院要成立检察改革领导小组及专门工作机构,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改革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务求取得明显实效。

(二)明确责任,周密部署

检察改革事关检察工作的全局,要在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组织实施涉及检察体制的改革和对全局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制度与机制改革,要加强与中央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商。需要修改法律的,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时提出立法建议。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的改革措施,各省级人民检察院要按照中央和高检院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推进检察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各项具体改革措施都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列出推进和落实的时间表,认真做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工作。

对于需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组织实施的改革措施,高检院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规划,有关内设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统一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对于由各省级人民检察院根据本地情况具体落实的改革措施,各省级人民检察院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精心制定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检察改革的各项工作要求得以落实。

(三)深入调研,科学论证

各级人民检察院和有关责任部门,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对重大改革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要大力做好与检察改革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改革措施,要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切实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要注意认真研究检察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健康开展。

(四)加强督促,强化指导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级人民检察院的有关业务机构是各项改革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对口业务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保证检察改革顺利进行。在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每半年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告一次进展情况。对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部署、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级人民检察院要通过指导、巡视、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检察改革的总体进展情况,加强对检察改革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和要求得到认真落实。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市小康社会水平,提升我市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的位次,在全市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卫生服务体

系,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农民身体健康,配合好我市正在实施的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以下简称《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鲁发【2003】号)(以下简称《意见》)及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济发【2003】1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市卫生院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决定》、《意见》和《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转变,合理规划,调整布局,优化重组卫生资源,建立由政府举办、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高、以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主、能充分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枢纽作用的镇卫生院,促进全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06年完成全市镇卫生院改革任务,将镇卫生院上划市政府管理,原则上每个镇必须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其性质为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职能以公共卫生服务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管。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有利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村卫生防保应急处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原则。坚持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医疗市场,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卫生资源作用的原则。

(二)坚持分类指导、稳妥推进,在镇党委、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一镇一策、一院一法,成熟一个、上划一个的原则。坚持区分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条件成熟几个上划几个,稳妥推进保持稳定的原则。对暂不附合政府举办条件(无经营场地、无资产、人员已分散单干,各自独立核算或不愿意上划者)的镇卫生院,可实行“分步到位”,待条件成熟后再上划管理。

(三)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先改革、后上划”,创新体制和机制,明晰产权关系并依法处置资产的原则。坚持每个卫生院必须有自己的独立的营运场所的原则。卫生院资产所有权不变,即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

(四)坚持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坚持自觉维护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确保上划期间以及上划后的稳定。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改革内容

改革现有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体制。在完成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再上划市政府管理。

(一)清产核资及资产处置

由卫生局、镇政府、财政局和审计局等部门联合成立清产核资小组,对镇卫生院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债权债务、欠缴的各类保险金和2003年-2005年期间镇政府欠拨的经费进行清理、评估、核资和产权界定。清产核资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要保护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清产核资后,各卫生院必须达到产权明晰,债权债务明晰,欠缴的各类保险金额明晰,2003-2005年期间镇政府欠拨卫生院经费数额明晰。镇政府欠拨卫生院的2003年-2005年期间经费应足额补全,部分卫生院门诊点欠缴的管理费应足额补缴。对有效债权应由原单位组织追偿。镇政府欠拨的经费、部分门诊点补缴的管理费以及各类追回的债务主要用于卫生院职工的各类保险金缴纳和其他改革。对确已无法追偿的呆坏帐,经全体职工讨论同意后,报相关部门批准核销。镇政府欠拨的经费、部分门诊点补缴的管理费以及各类追回的债务仍不能补齐卫生院职工的各类保险,上划前,卫生院职工的各类保险由镇政府全部缴清。

前海卫生院的债权、债务原则上按上述意见处理,然后,考虑与颜店中心卫生院合并及上划事宜。

(二)工作人员重新登记和聘任

1、重新登记所有卫生院的人员。

由卫生局、镇政府、人事局等部门组成卫生院工作人员重新登记工作小组,对卫生院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在职人员、借调人员、聘干、各类临时工等所有人员重新登记,重点核实其年龄、进入卫生院时间和方式、正式身份、职称、执业资格等内容。

2、核定卫生院编制。

由市编办、卫生局、镇政府等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和我市实际,重新核定各卫生院编制。重点核定防保人员,医生、护士、工人、行管人员等。根据核定后的编制,重新

设岗定员。卫生院内设预防保健站,按2-4人/万人的标准设置专职防保人员,站长由卫生院院长兼任,另设专职副站长一名(由在职防保人员中选聘)。其他科室由卫生局指导卫生院设定。

3、公开选聘卫生院院长。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全市或更大范围内招聘作风好、懂业务、懂管理、懂经营的优秀人才,由市卫生局任命,实行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院长待遇实行年薪制(简章另行制定)。

4、重新聘任卫生院工作人员。

核定编制和岗位后,卫生院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卫生院聘用人员可以在全市城、乡统筹招录,优先在8个卫生院在职人员中招聘,不足部分向社会招聘。聘任人员必须具备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执业资格,工人及行管人员应至少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聘任后人员全部实行人事代理制。

对未被聘任的人员,原是临时工的,予以清退,并按有关规定适当补偿;原是聘干的,依据有关政策,解除聘干关系,并按有关规定适当补偿;原是正式职工的,发给基本生活费,在家待岗学习,在机会成熟时,由卫生局协调重新聘任。好范文版权所有

分流人员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的,可以申请开设村卫生室或个体诊所。若第二轮聘任仍未成功且没有生活来源的,可申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

5、对各类应聘人员的要求是:

(1)专职防保人员应具有热心防保工作,业务精,医风好,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等条件。聘期1至3年。其职责为,专门从事日常公共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专职防保人员改革后由市财政实行定额工资。

(2)基本医疗服务人员:应根据需要在编制以内设置岗位。原则上医师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聘期1至3年。

(3)新聘用临床医务人员(非原在册职工)必须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中专以上医学教育学历,或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满后,享受相应岗位待遇,聘期1至3年。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镇卫生院安排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三)、离、退休人员按相关政策安置。

(四)、各类保险的缴纳。

新聘用人员按照有关政策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及医疗和失业保险。分流的正式职工养老保险关系,以个人身份继续参保,原缴费年限累计计算。聘用的原正式职工,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及医疗和失业保险。

完成以上任务后,上划市政府管理。

(五)其他

1、为确立改革后的卫生院的法人地位,使其依法承担经济民事责任,上划后的卫生院由市卫生局审查其执业资格,按规定进行医疗机构注册。

2、对卫生院改革中涉及的资产评估、房地产过户等,可按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在收费上实行优惠。

五、上划后的管理

上划的镇卫生院由市政府委托市卫生局实行全行业管理。在业务上采用目标考核制,每年经费采取年初拨一部分,年底对防保、医疗、财务、医风医德建设等工作进行考核后再拨另一部分的办法拨付给卫生院。在人员上,上划的卫生院职工聘期内违反聘用合同的,由卫生院报市卫生局批准后,予以解聘,并报市人事局备案;聘期满后该岗位面向社会重新公开招聘。编制内需新聘用人员的,由卫生院向市卫生局申请,批准后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卫生院经费上,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在资产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由卫生院在市卫生局监督指导下经营,卫生院应确保国有资产合理增长、资金积累。鼓励镇、村卫生机构开展管理、业务、技术等纵向联合,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镇政府要把农村卫生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要成立农村卫生工作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把农村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1—2次;要切实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条件,增强处理农村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减少本地因病致、返贫人数,提高农村健康水平。

六、组织实施

(一)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卫生、人事、财政、审计、各镇政府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兖州市农村卫生改革领导小组,各镇政府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市农村卫生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各镇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镇负责对管辖内的镇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摸底。

2、宣传动员阶段

各镇认真组织卫生院职工学习有关文件,召开职工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镇卫生院改革和上划的意义、目的、政策原则、具体措施。

3、组织实施阶段

镇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对镇医疗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张榜清理人事(劳动)关系、完善职工养老保险,面向社会选聘院长。各医疗机构按照本文文件要求,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及岗位设置、竞争上岗、未聘人员安置、分配制度的初步方案,经职工大会讨论,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确定,报市农村卫生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4、总结验收阶段

各镇改革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市农村卫生改革领导小组组织检查验收。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深化镇卫生院改革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具体问题多,工作难度大,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卫生院要克服等待观望和依赖思想,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本卫生院改革的思路、方法,同时要向职工宣传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办法,增强改革的透明度,使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增强其参与改革的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共同把工作做好;镇政府要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卫生院的改革;市卫生局要加强指导督促;市人事、劳动、财政、国土、建设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研究农村卫生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政策措施,共同推进这项改革。

认真贯彻卫生部、人事部(卫基妇发[2002]15号)文件,对卫生院调入人员进行冻结,加强资产、债务、人事劳动关系档案的管理。对违规进人、私自划拨截留国有资产、虚设债务等违法违纪行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附:我市卫生院现状调查报告

第三篇: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 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湖政办发[2004]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市财政局《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一月十六日

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

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浙政办发[2003]33号)的精神,结合湖州实际,现就我市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前我市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的有关情况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务院、中纪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不断推进和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监察、物价、审计、人行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罚没收入和部分收费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纳入了财政专户管理。2000年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在市区全面实行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款分离”,并在全省率先运用了《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同时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试行了部门综合财政预算,基本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综合平衡。通过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党风廉政建设,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当前我市的“收支两条线”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门和单位上缴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与其支出尚未完全脱钩,有的部门未将执收单位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二是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分离尚未全部到位,部分收费项目仍由单位自收自缴,并通过收入过渡户层层上解主管部门,有些部门和单位存在占压资金的现象;三是票据种类繁多,在管理上消耗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四是执收单位预算外资金使用仍不够规范、合理,导致部门之间行政开支、职工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乱收、乱罚及截留、挪用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现象仍有存在,群众意见较大;五是个别单位的预算外收入未纳入财政管理范围。

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重点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是当前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为此下阶段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收入管理。要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纳入财政集中管理,全面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款分离”和罚没收入的“罚缴分离”,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二是规范支出管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在完善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部门预算,全面反映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状况,确保收支平衡。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从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监督队伍入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收支两条线”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措施:

(一)对市级部门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或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等办法。

1、将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计生委等5个部门按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不含所属院校的收费,下同)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其支出由市财政按该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

2、除上述五部门外的市级其他部门,在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推行部门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管理。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全额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并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单位支出。

3、对市级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先缴入市预算外资金专户,待票据结报后再按月集中划转市财政专户或国库。

(二)按照国务院以及省、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认真编制部门预算、单位预算以及政府采购预算。

市级预算编制工作要按照“小步快走,从粗到细,稳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原则,稳中求进,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公平、透明”的部门预算。今后预算编制改革的重点,一是进一步规范“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强化部门、财政共同理财意识;二是完善预算的编制方法,按照“零基预算”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支出定额,逐步推行部门预算;三是制定《湖州市市级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和《湖州市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县、区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对同级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等5个部门按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其支出分别由县、区级财政通过综合预算或部门预算,按该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三)深化预算外资金收缴制度改革,完善票款分离实施办法。

1、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分离管理。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严格按照《湖州市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暂行办法》(湖政办发[2000]119号)要求,实行收缴分离。彻底取消各执收单位开设的各类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账户,单位或个人应缴纳有关规费,根据执收单位开具的《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缴款书》,直接缴入财政部门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完善预算外收入收缴管理办法。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财库[2002]37号)和省财政厅下发的《浙江省省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浙财综字[2003]80号)要求,制订《湖州市市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非税收入考核体系,进一步规范市级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提高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

3、对涉及上下级分成的预算外收入,即中央与省、省与市县分成的收入以及由市县部门代收的省级收费项目收入,实行财政系统上解下拨管理体制,取消上下级主管部门之间垂直上解下拨的做法。

三、严肃财经纪律,加强监督检查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规定,严禁各项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严禁私设过渡性收入账户,滞留收费收入;严禁将收费收入挪用、坐支、瓜分或擅自用于职工福利;严禁应收不收、应罚不罚或将执收执罚权力擅自下放给所属事业单位。

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稽查暂行办法》(财综[2002]38号)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标准、票据以及收支管理进行稽查。根据省财政厅、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结算帐户管理的通知》(浙财综字[2003]81号)精神,对各部门、各单位银行帐户进行清理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严肃处理。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讲政治、顾大局、反腐败的高度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保障意识。要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合理核定收支规模与支出标准,该保证的经费要足额安排,该拨付的资金要及时拨付,确保预算单位行使职能不受影响。

第四篇: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

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 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湖政办发[2004]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市财政局《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一月十六日

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

加强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浙政办发[2003]33号)的精神,结合湖州实际,现就我市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前我市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务院、中纪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不断推进和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市财政部门会同市监察、物价、审计、人行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罚没收入和部分收费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纳入了财政专户管理。2000年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在市区全面实行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款分离”,并在全省率先运用了《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同时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试行了部门综合财政预算,基本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综合平衡。通过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党风廉政建设,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当前我市的“收支两条线”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门和单位上缴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与其支出尚未完全脱钩,有的部门未将执收单位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二是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分离尚未全部到位,部分收费项目仍由单位自收自缴,并通过收入过渡户层层上解主管部门,有些部门和单位存在占压资金的现象;三是票据种类繁多,在管理上消耗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四是执收单位预算外资金使用仍不够规范、合理,导致部门之间行政开支、职工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乱收、乱罚及截留、挪用

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现象仍有存在,群众意见较大;五是个别单位的预算外收入未纳入财政管理范围。

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重点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是当前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为此下阶段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收入管理。要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纳入财政集中管理,全面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款分离”和罚没收入的“罚缴分离”,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二是规范支出管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在完善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部门预算,全面反映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状况,确保收支平衡。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从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监督队伍入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收支两条线”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措施:

(一)对市级部门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或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等办法。

1、将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计生委等5个部门按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不含所属院校的收费,下同)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其支出由市财政按该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

2、除上述五部门外的市级其他部门,在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推行部门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管理。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全额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并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单位支出。

3、对市级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先缴入市预算外资金专户,待票据结报后再按月集中划转市财政专户或国库。

(二)按照国务院以及省、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认真编制部门预算、单位预算以及政府采购预算。

市级预算编制工作要按照“小步快走,从粗到细,稳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原则,稳中求进,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公平、透明”的部门预算。今后预算编制改革的重点,一是进一步规范“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强化部门、财政共同理财意识;二是完善预算的编制方法,按照“零基预算”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支出定额,逐步推行部门预算;三是制定《湖州市市级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和《湖州市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县、区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对同级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等5个部门按规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其支出分别由县、区级财政通过综合预算

或部门预算,按该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三)深化预算外资金收缴制度改革,完善票款分离实施办法。

1、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分离管理。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严格按照《湖州市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暂行办法》(湖政办发[2000]119号)要求,实行收缴分离。彻底取消各执收单位开设的各类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账户,单位或个人应缴纳有关规费,根据执收单位开具的《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缴款书》,直接缴入财政部门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完善预算外收入收缴管理办法。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财库[2002]37号)和省财政厅下发的《浙江省省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浙财综字[2003]80号)要求,制订《湖州市市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非税收入考核体系,进一步规范市级非税收入的收缴管理,提高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

3、对涉及上下级分成的预算外收入,即中央与省、省与市县分成的收入以及由市县部门代收的省级收费项目收入,实行财政系统上解下拨管理体制,取消上下级主管部门之间垂直上解下拨的做法。

三、严肃财经纪律,加强监督检查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收支两

条线”改革的规定,严禁各项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严禁私设过渡性收入账户,滞留收费收入;严禁将收费收入挪用、坐支、瓜分或擅自用于职工福利;严禁应收不收、应罚不罚或将执收执罚权力擅自下放给所属事业单位。

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稽查暂行办法》(财综[2002]38号)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标准、票据以及收支管理进行稽查。根据省财政厅、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结算帐户管理的通知》(浙财综字[2003]81号)精神,对各部门、各单位银行帐户进行清理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严肃处理。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讲政治、顾大局、反腐败的高度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保障意识。要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合理核定收支规模与支出标准,该保证的经费要足额安排,该拨付的资金要及时拨付,确保预算单位行使职能不受影响。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某某镇人民政府文件

*政 „**‟**号

某某镇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工作片、办公室(中心)、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某某“大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按照“大综合、大服务、大发展”的思路和“统一领导、重心下移、以块为主”的运作体制,进一步整合镇域资源力量,理顺各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关系,真正实现执法重心下移,提高执法效率和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现就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从体制和源头上改革、创新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提高执法效能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实现执法重心下移,解决基层执法薄弱等问题,建立起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有效推动某某镇“扩权强镇”、“大综合”行政执法等各项工作。

二、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成立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承担某某镇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考核等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执法办,办公室主任由贾志建兼任。

三、工作目标

1、构建“三位一体”的执法体系。

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行大管理、大执法、大服务,整合镇政府管理资源、执法资源和服务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执法体系。同时,按照综合行政执法全覆盖的要求,将执法架构和工作体系延伸到社区和农村,通过开展执法下片工作,增强基层执法力量,实现执法重心下移,管理服务前移。

2、构建以共同责任机制为核心的执法新机制。

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各工作片和各职能部门工作优势,建立“统一领导、以块为主”的以共同责任机制为核心的执法新机制,实现基层管理与基层执法间的职能互补与无缝衔接,进一步深化基层的执法权限,丰富基层的执法手段。

3、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坚持整体运作,协调推进原则,将推进“大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各部门相互协调,发挥整体效应。

四、工作机制

1、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成员参加。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由组长决定召开,研究全镇综合行政执法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研究拟定处理意见、协调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

2、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按照“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的总体要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供一个高效、快速、准确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与共享。各成员单位应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联络人。强化信息资源共享,消除部门障碍,管理部门应及时将国家有关政策、技术规范、审批信息等传递给综合执法办,综合执法办也应及时向管理部门回复执法情况。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各单位相关工作简报、信息要及时进行交流。

3、建立横向联动执法机制。

综合执法办与公安、工商、卫监、交通、国土、规划、建设、365、信访、综治、供电、供水等各职能部门间建立横向联动执法机制,切实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联动,提高部门联合执法、监管能力,实现监管与执法的有效衔接,消除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对在管理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移送综合执法办处理。公安、工商、规划、建设、365、信访、综治、供电、供水等部门应根据综合执法办关于协查违法案件的意见,积极予以配合,提供相关审批文件、图纸等资料,并提出定性及处理意见。对综合执法办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相关部门应按照综合执法办要求配合协作;综合执法办需要进行专业检测、技术鉴定或查询资料时,有关管理部门应积极协助。

4、建立执法下片工作机制。

在某某镇六个工作片和园区管理办公室内,设立驻片综合行政执法室,驻片综合行政执法室受综合执法办和工作片双重领导。各工作片作为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综合管理的主体,要切实保障驻片综合行政执法室和执法人员履行综合行政执法职能,确保驻片综合行政执法室工作以综合行政执法为主;要抓好驻片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日常工作考核;做好驻片综合行政执法的组织协调工作;要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切实解决办公用房;对超出执法权限和驻片综合行政执法室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驻片综合行政执法室要落实执法责任,按划定巡查区域开展巡查执法工作,坚持每天巡查,实行每周一、三、五分头巡查,二、四联合巡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沟通和协调。各单位负责人要定期参加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机制联席会议,及时研究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执法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

(三)各单位要把综合行政执法作为日常性重要工作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努力建设和完善深化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某某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

下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全文时间:2010-12-13 14:18:00作者:新闻来源:正义网评论投稿打印5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在长期法律监督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

    关于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中共郑州铁路局委员会文件 郑铁党〔2010〕41 号 关于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局管各单位党委(党组、党工委): 9 月 28 日和 10 月 2 日,在部属单位党委书记座谈会上,部......

    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实施意见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区新时期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满足全区育......

    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镇殡葬改革成果,倡导文明丧葬新风,节约土地资源,落实殡葬惠民政策,镇党委、政府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河南省......

    关于进一步深化实施创先争优基石工程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实施创先争优基石工程的意见 各县区委组织部,试验区工委组织人事部,开发区、示范园区工委办公室: 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基层党......

    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议精......

    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小组作用发挥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小组作用发挥的实施意见党小组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沿阵地”,是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