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研究
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研究
我们做了一个研究,这个研究的背景我简单说一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失业的问题很突出,劳动力市场的失业中国有三个问题:第一,摩擦性事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第三,劳动力市场歧视的问题。
这个结论怎么得指出的呢?自然失业率就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它怎么影响中国的失业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文献的角度来函,北美和欧洲的研究发现在劳动力市场中摩擦性失业是很大的问题,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介非常发达,大量的研究并不是很关注对就业的促进,换句话说,它的问题并不是严重。我们关心有三个问题:第一,中国中介在就求匹配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第二,中介对就业的影响是什么;第三,影响中介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做了15个报告,分了3大部分。
我把结论跟大家分享一下,四个结论: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匹配方式在中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劳动力市场分为四个阶段:从70年代到80年代是初步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90年代跟着中国经济的变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从2000年后进一步开放和竞争。北京的公共就业中介组织调查发现,这是我们原来没有感受大的,这次调查非常有意思,北京的外地求职者占了57.7%,本地求职者占42.3%,个人工作搜集渠道的变化,五年前和五年后变化也很大,最大的变化是网络在中国工作搜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上升了14.5%.最大的下降是传统的招聘方式。
第二,中介通过信息发挥着就业促进作用。摩擦性失业是中国失业的主要问题,目前16-24岁没有工作的失业者占了70%,大部分都是短期的,一年以上的失业非常低。就业信息是中国现在很大的问题,访问公共就业组织仍然是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渠道。这个是三类人群,青年失业、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都提出了就业信息缺乏的问题。最有效的帮助,亲友占的比较大,信息渠道职业中介机构还是第一位的,亲友、报纸,社会招聘会和网站。
不同中介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影响。教育程度高的人用网站现代的招聘手段比较多,初中以下只有3.6%,大学本科是64.3%.公共服务组织和职业介绍机构教育程度低的人比较多。劳动派遣这方面也是困难群体用的比较多。失业的者认为公共就业机构和社会关系对找工作最为有效,失业群体很依赖于公共就业服务组织。
六大因素是中国中介对就业促进的作用:第一,有相当就业者没有使用过就业中介机构。通过了解发现,50%以上的人没有使用过中介,中国就业匹配中中介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为什么有限?公共就业组织不能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中介本身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很大的问题。第二,招聘信息少,更新迟、反馈慢。目前中国中介信息发布非常落后,到现在也没有国家信息统计发布的制度,每个单位在招聘职位信息中很随意,没有国家专门做这种统计。这个信息发布以后新非常慢。在职人员调查,大家找工作第一是社会网络,校园招聘会,就业的中介网站。大学生基本上是校园招聘会,其他的没有什么效果。近五年职位招聘信息25.45%的人仍然通过家人、亲戚朋友、熟人、老乡,与五年前26%的比例变化大。
第三,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宣传不够。中国的公共就业服务组织没有多少人知道,大部分都是通过路过看到,或者存档案,交保险的时候才知道。黑中介的滋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大家缺少公众认知度。第四,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问题;第五,中国的中介信用问题突出;第六,法律法规的问题。
中国现在中介的问题和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关系,我们的平台建设,包括职位分类、职位空缺的调查统计。第二,就业需求信息是核心。所有的大学都不去研究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本身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部现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强调学历之外,还要强调做人力资源的经验要求。
第二篇:市场中介组织调研报告
一、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现状
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是一个崭新的行业,其发展程度必然要经历逐步完善的过程。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中介组织逐步兴起,据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底,注册登记的市场中介组织有85户,范围涵盖代理、咨询、监理、行业协会等多个领域,市场中介组织在改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市场中介组织逐渐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载体。由于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独特地位,政府可以将具体的执行性、操作性、技术性职能授权或委托给中介组织。如审计部门每年要承担大量的企事业单位的审计业务,任务重而力量不足,如果有会计师事务所,就可以将具体的事务性的审计职能进行委托。又如,县城正在进行搬迁重建,有大量的市政建设项目,住建部门有工程监管职能,但是项目较多、工作量很大,工程监理职能就可以委托给第三方中介组织行使。其次,中介组织使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序,成为政府管理企业的有效手段。如工商、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每年都要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年检年审,对企业的继续经营资格、经营情况、纳税情况、企业账户进行审查,这些都可以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他们通过出具审计报告,为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二)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着一部分社会事务性的职责,成为社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中介组织的宗旨是面向社会,面向各个行业,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我县中介组织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项目逐渐增多。如我县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在活跃市场流通、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市场中介组织成为维护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法律保证。一些中介组织围绕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着眼于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如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性的法律服务机构,为公民、法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法律服务和援助,“有事找律师”正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县现有2家律师事务所。
二、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
虽然市场中介组织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县市场中介组织起步较晚,主体偏少,发展较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如行业分布不广,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等。
(一)基础不牢,发展不平衡。机构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新兴的行业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相应地对中介组织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我县市场中介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从地域来看,除县城有市场中介组织外,乡镇基层基本没有,从行业来看,热门行业的中介组织较多,行业覆盖面较窄,一些传统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初具规模,但新兴行业非常弱小甚至一片空白。
(二)监管不力,制度不健全。由于市场中介组织起步晚、时间短,在体制机制上还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既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也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管体制和统一协调的监管机构。加上市场中介组织的类别较多,业务差异性大,又不能采取固定的组织模式,就会存在各行其是的情况。
(三)要求不严,秩序不规范。市场中介组织普遍没有健全的能适应并承担自身法律责任的法律形式,一些市场中介忽视自身建设,偶尔存在通过人情关系、钻政策空子来取代优良的专业水平和优质的服务,破坏了市场的公正和规范,违背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不利于市场中介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水平不高,人员不专业。虽然我县中介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的功能不全,有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较低。我县缺乏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质,精通本专业业务,通过严格资格审查的专家队伍。另外,我县市场中介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也十分有限,使得有些中介组织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服务、沟通、代理、监督作用。
三、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的对策建议
对于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彻底解决,它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成熟。要按照“引导、扶持、规范、完善、提高”的要求,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中介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逐步建成特色明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信誉良好的现代中介市场体系。
(一)进一步明晰和规范政府与市场中介的关系。政府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方式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因此,要在明确划分各自职能的前提下,通过适当方式逐步把政府承担的中介组织的职能分离出来,放权于中介组织,要避免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职能交叉,形成独立的机构或行业。同时,通过实施一定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各种市场中介组织,保护公平竞争,防止行业垄断,使之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二)加强对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市场中介组织社会化、规范化、产业化总体规划,既要避免一哄而上,各行其是,又要防止规模的不足和结构的不合理,努力保证市场中介组织系统结构、规模、布局的合理性,运作的规范性、独立性。
(三)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健全完善监管机制。要加大对市场中介组织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对信用守法、作用积极地市场中介通过正面宣传。要引导市场中介加强自律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内部自律,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律运行机制。同时,要逐步设置适应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监管机构,依法对市场中介组织和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执业登记,使从业人员和组织自觉遵法、守法、懂法。
(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市场中介组织服务水平。市场中介组织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维护社会准则,做到自重自律、公正公平。应当把质量放到首要位置,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强化自律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业务培训、人事管理等制度,使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管理逐步纳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以保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三篇: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
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由“精英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化,以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的现象凸显,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而且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 万人,2003 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人。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 万人,比2009 年的611 万人多19 万人。人保部门表示,2009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而实质上这包括了出国以及继续深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目前高校就业率只徘徊在70% 左右,意味着有近200 万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严峻。然而,这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供给总量绝对大于需求量而造成的供给过剩,而是大学生不能尽快就业或者找不到与他们的教育水平相适应的工作,是人才分布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不平衡以及局部地区、个别行业的大学生供给过剩。
1.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平衡其一,学历结构不平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大学校园的考研热愈演愈烈。考研人数近几年 “井喷式”增长,连续5 年保持在120 万人以上,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是因为无法顺利就业或现有的学历无法获得预期工资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其二,专业结构不平衡。麦可思2009 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显示: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2.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的供需矛盾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人才过剩,而农村和乡镇人才稀缺,并且就业区域选择集中,多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加剧了区域型人才供需矛盾;从行业选择来看,出于对工资、福利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的考虑,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尤为青睐。按照前述各项数据的显示,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争相涌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作为大学生就业首选的主要市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却相对下降,加之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性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将依然维持在一个不高的水平。数量较多的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将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失业会给大学生造成直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家庭对孩子较高的教育投入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过度使得我国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承受着人才高消费的资源浪费,大学生失业又造成全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另外,大量失业大学生的存在有可能形成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根据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释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前者大学毕业生的存量较多,有的地区和行业甚至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教育过度,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机会,要求的教育水平较高、发展稳定的职业习惯;后者的大学毕业生存量少,甚至可以说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教育水平要求低,不鼓励也不要求发展稳定的工作习惯。另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几乎不提供培训,晋升机会也少,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却是经常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主要市场包括两部分:一是国有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的工作稳定性好,轻易不会被解聘,收入比较高,而且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非国有单位中的外企、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合作企业、跨国企业等,这些单位一般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它们与国际市场接轨,管理方式先进;公司内部的培训机会较多,以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工作富有挑战性,每个员工都拥有平等的晋升机会;工资较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也比较完善。在主要市场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障碍,即如果劳动力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之间流动没有制度性成本,则我们可以想象,很多大学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边工作边找寻,等有合适的机会后就离开次要市场到主要市场去就业,而不至于在主要市场形成失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1.主次劳动力市场预期收益存在差异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可以获得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无法比拟的分割性收益。我国高等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明显偏低,就业与不同所有制单位对个人收入分配有很大影响。另外,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变异系数也从1985 年的证明所有制类型以及行业类型都可以导致分割性收益的存在。既然主次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性收益,那么要求大学生树立“哪里需要到哪里”的择业观显然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价值观不相吻合的。实质上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分为两次来完成,一次是大学前的专业选择,区分“热门”和“冷门”专业,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另一次是就业前的职业选择,考虑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教育成本可以认为是既定的,毕业之后的预期收入越高,则教育投资的回报会越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学毕业生自然会选择在预期收入较高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获得分割性收益。
2.流动成本高大学毕业生一旦去了次要劳动力市场,若要回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面临较高的流动成本。一是对新单位的搜寻成本,即在寻找新的工作单位的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其中包括交通、通讯等各种可量化的成本,也包括为找寻新工作而放弃其他培训、社交机会的机会成本;二是单位导向的人力资本以及与原单位相关的各种福利的损失。新、旧两个单位的工作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离开原单位意味着必须去适应另一项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努力建立新的交际圈,在原单位的人力资本投资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失去原单位的各种福利,相关职业保障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制度性因素无法转移而损失;三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即在流动到新单位的过程中必须向原单位支付的种种成本以及若原单位设卡不放个人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前者比如所谓的违约金和人情费,后者则指在新单位已联系好但是原单位不放人的情况下新旧单位的收入差。3.信号传导误差
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在于主要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职位特征:主要劳动力市场都是有大公司、大企业组成,对劳动力限定的资历要求往往只有家庭背景优越、学历高的劳动力才具备;原本受歧视而被迫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其生活方式长期适应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征,使其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更低;公共援助制度无法区分自愿与非自愿性失业,因此不能排斥这部分人群,在其失业找寻工作期间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正是由于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理性的大学生如果暂时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也不愿意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因为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履历会向潜在雇主传递一种信息:他们是由于竞争力太差才不得不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
第四篇:浅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浅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经济0901严海霞
【 摘要 】:
自古以来,性别歧视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在当今社会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性别歧视。随着女权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女性劳动者加入就业队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严峻的就业歧视问题。许多女大学生,甚至是女研究生,成绩优秀,有能力,但在择业时, 机会却总是少于男性。女性长期被排斥在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措施。
【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倾向、措施
一、就业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相关法律中明确了女性就业的平等地位及相应权利,女性的就业形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仍存在各种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女性就业门槛高于男性
现实生活中女性在求职的过程中遭遇了比男性更加苛刻的要求。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67% 的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于2003年8月进行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行为调查”发现,在“支付同样的工资水平,用人单位愿招用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的调查中,选择“愿招用男大学生”与“愿招用女大学生”的比例为16.31:3。
(2)男女收入差距日益加大
女性不但就业难,且收入也比男性要低。上海市的有关数据显示,该市2005年男女收入之比为1:0.65;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计算的各职业内男女收入对比数据,也显示出不论是男性相对集中的机械设备修理、中西餐烹饪等职业,还是女性相对集中的批发零售、餐饮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女性收入都明显低于男性,最高也仅占男性的70% 多。
(3)男女职业隔离及“玻璃天花板” 现象明显
所谓“玻璃天花板”指的是由于性别等原因,妇女的职业选择和职务晋升如同被一层玻璃天花板挡着,可望而不可即。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状况调查显示,尽管部分中国女性在企业中的职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大多数女性劳动者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工作层次。例如,2004 年一项调查显示,总经理层级中,男性占83.4%,而女性只占16.6%。
二、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
造成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性别差异、市场失灵、政策失灵。
(1)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职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基础,包括性别的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两个方面。性别的生理差异是男女性别之间天然的无可抹煞的差异。其最大的差异在于大多数女性承担着不可逃脱的生育责任。而用人单位却需要为此付出直接和间接成本。一方面,我国劳动法第51条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女性雇员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承担岗位空缺填补成本,这是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性的最直接原因。另一方面,生育会造成女性阶段性的体能下降, 精力不足, 从而降低女职工的实际生产能力,这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间接成本负担。
在生理差异的基础之上, 性别差异更主要指性别的社会差异。其在物质层面上, 表现为男女分工不同。比较优势是劳动分工的思想基础,“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相夫教子”等传统社会分工的基本格局在许多家庭中依然保留着,通常男性在市场生产中的专业化程度更强,女性的优势则体现在家务劳动方面,尤其是照顾孩子效率更高,而这种分工完全来自于两性不同的比较优势。在意识层面上, 其表现为男女的心理差异。一般认为, 男性的主体意识比女性强得多,在对成功的期望上, 男性强烈要求事业成功, 而女性则对成功持有某种恐惧心理。
(2)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对职业性别歧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这样说, 性别差异是导致职业性别歧视的基础性因素, 而失灵的市场则是激活这一潜在基础并使歧视得以现实发生的引发机制。
首先, 市场存在外部性问题。市场的运行规则是: 市场主体追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在市场规则下, 市场主体对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影响, 即对其本人之外的社会、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关注的。雇佣女性这一经济行为存在着外部性。正如前文所分析,女性承担着许多责任,无论是生儿育女,还是从事一般家务劳动,它们不具有市场价值, 不可能带来市场意义上的收益。而且, 这部分没有市场价值的劳动总是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甚至会排挤正常的工作,用人单位聘用人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够带来市场价值的那部分劳动, 通过对这部分劳动支付工资来获得用人单位自身的经济收益, 任何市场主体不愿意为非市场劳动支付成本, 因此聘用男性是经济的选择。
其次, 市场存在着不完全性问题。市场是不纯粹的, 并非总是恪守成本效益分析原则。市场总是运行于某种社会文化之中, 市场决策也总是由处于这一特定文化之中的个人或团体作出。雇佣是一项用预定成本获取能带来未来收益的劳动的活动。人们对劳动效果、劳动方式和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评价不可避免具有某种社会偏见, 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男强女弱、男主女次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观念容易先入为主地否定女性的社会价值。
(3)政策失灵
政策失灵既在某些方面加大市场失灵作用的力度, 又在另一些方面纵容市场失灵消极影响的发挥, 进一步激活性别差异这一基础性因素, 导致职业性别歧视的普遍存在。
首先,政策具有挤出效应。如同工同酬的政策规定,女性所负担的多重责任造成女性劳动力价值降低的事实, 使用人单位倾向于不雇佣或少雇佣女性职员, 或以低工资、差福利为条件增加对女性的雇佣。而同工同酬会使用人单位觉得聘用女职员非常不合算,这往往会导致原先可能属于女性的职业被压挤到男性手中。再比如说对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按照现行法律,中国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岁,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则为50岁。这样一来,对企业而言,如果雇用女性至少要比男性少5 年的收入,利润目标驱使下,显然会减少女性的就业机会。
其次,政策效力的软约束性。政策执行过程要比政策的制定复杂得多, 政策失灵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灵。比如,录用和解雇的程序化程度低、透明度低, 政策规范漏洞大,争议解决的手段不得力。
三、就业性别歧视的危害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就业性别歧视,有些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更多的却是企业和社会戴着“有色眼镜”筛选的结果。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它形成了一个“就业性别歧视—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倾向—就业性别歧视”的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倾向。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更偏好于将人力资本投向男性,从教育投资来看,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农
村妇女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41.2%,不仅低于农村男性2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值也低9.5个百分点。全国3700万青壮年文盲中妇女占70%;数据也显示出一个基本趋势:教育层次越高,女性人数比例越低。到了博士阶段,女性人数仅为男性的一半左右。
就业性别歧视使女性人力资本的预期市场收益率低于男性,是人力资本投资出现性别倾向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结婚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数量绝对高于男性,女性的职业寿命低于男性,女性的职业层次低于男性,这势必会使女性劳动力在市场中所能创造的价值受到影响,因而预期收入要比男性低。作为“理性人”的人力资本投资者显然会倾向于男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性别的倾向很自然地又会“激励”就业性别歧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倾向的直接结果是女性人力资本积累不及男性。在已存在的性别歧视情况下,女性就业难度尤为加大,被聘用以至晋升难乎其难。从表面看,这种被排斥“合乎情理”,因为效率的“天平”在市场中始终向资本属性更强的一方倾斜,而较弱的一方比如女性,在就业中的被歧视也就“毋庸置疑”了。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这个被歧视群体因缺乏资源禀赋而无力抵抗以致深受其害。其二,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倾向的间接结果是女性社会角色地位的强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两性间衍生出了主次、尊卑等观念。有别于产品和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深受这些社会观念的影响。在雇佣过程中,经验的思维从一开始就将女性置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倾向作为观念的“帮凶”,使她们长期受到压抑和歧视。就业性别歧视使得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及男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倾向又影响女性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加剧就业性别歧视。
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很昂贵。就经济成本而言,舒尔茨的研究发现,劳动者每提高1年教育水平所带来的工资增长率,女性要高于男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来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女性得不到或仅得到相对较少的投资,自然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加社会经济成本。而从社会成本看,两种现象的交织首先会显著影响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其次,由于女性的教育水平与子女的健康息息相关,还会影响到未来人口质量的提高。这对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非常不利的,既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损害女性劳动者的权益,破坏劳动力市场秩序。
四、对策分析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必须从造成这一问题的诸因素入手, 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生育基金
女性承担着生育哺乳等特有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活动有其特有的社会成本,但政策规定将其转嫁到独立的组织中, 最终导致女性受到用人单位的不公正待遇。为了减轻女性的负担, 增强女性的竞争优势, 社会有必要建立生育基金,为女性在生育期提供经济补偿, 把原先要求个别企业支付的成本转化为社会支付。
(二)发展劳务市场
繁重的家务劳动使妇女被局限于家庭,只有把女性从中解脱出来, 女性才能更有精力、更加专注地投入社会事务中去,推进自身的独立与解放。家庭劳务市场化是解决这一问题重要手段之一。妻子做家务没有市场价值, 但保姆做同样的事却完全有理由索要经济回报。家务市场化有利于女性之间的劳动分工, 知识女性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报酬更高的活动, 同时也能为技术水平不高的女性提供就业的机会。
(三)完善法制体系
虽然中国在多部法律中均规定男女平等就业,但仍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没有具体的责任承担规定。政府应加强相关政策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强化法制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尽快颁布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专门法律,对包括性别歧视的概念、类型、判断标准、抗辩事由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并规定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应追究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和
对造成损害的赔偿,同时还应规定对受到歧视者给予援助的办法。
(四)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
改变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女性、重视女性发展、促进男女权利平等的文化和政策环境,摈弃落后的文化传统,为改善女性就业和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①李慧英: “大趋势: 妇女发展纳入社会发展之中”《东方》1999 ,3
②高小贤:“妇女发展在中国:对实践的分析与再认识”《浙江学刊》
③谭琳:论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④王美艳:论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经济研究报2005年第12期
第五篇: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山东经济发展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
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该理论主要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是被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市场,各个市场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分配劳动和决定工资的特点和方式;各个劳动力市场之间是相对封闭的,造成这种封闭的原因是集团势力的联合和制度因素的约束。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1.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最早全面阐述现代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理论的是多林格和皮奥里,他们在1971 年的著作中指出,根据工资决定、福利和升迁机制等不同特点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主要)劳动力市场和二级(次要)劳动力市场
2.职位竞争理论。这一理论是瑟罗和卢卡斯等人于1972 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基础之上。该理论主要观点如下:(1)职位有好有坏,其数量种类和结构由技术进步状况决定,生产力的提高归功于职位而不是工人。
3.等级或阶级划分的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一阶段还有学者从等级或阶级的划分方面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做出了解释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复兴
1.二元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获得新的理论支持。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第一个突破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获得了效率工资理论的支持。Shapiro 和Stiglits(1984)提出的怠工
模型在效率工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在绝
大多数工作中,工人在其工作业绩完成好坏上都有一定的自
由。劳动合同不可能准确规定员工绩效的所有方面
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基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第二个突破就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基础获得新的理论支持。Doeringer 和Piore(1971)最初只是从三个角度解释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原因,即技术的专用性、在职培训和习惯法则。
二、国内学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
1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正式研究自20 世纪90 年代初才开始出现。
国内学者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性分割、体制性分割、产业分割等方面,探讨的重点多是集中在分割对劳动力流动及就业的影响等除了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外,国内学者结合经济体制演变的进程,还考察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在体制层面、部门之间、产业之间以及职业之间的多元或多层次的市场分割。结论:1综合国外学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看,可以发现其早期研究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侧重于制度分析及对分割特征的描述;后期以实证研究为主,侧重于实证检验以及对城镇劳动力市场多层次分割的研究。近几年国外学者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分割的形式和维度,而且逐步深入到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方面。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体制性分割、部门分割产业分割等方面,尤其是对形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各种制 度性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山东的劳动力市场现状
山东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是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 尤其是进入90 年代, 市场建设的步伐加快。从总体上看, 山东的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规范, 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显示, 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为实现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作出了贡献。但是, 劳动力市场发育仍在起步阶段, 市场机制运行中还有许
多障碍, 特别是新旧体制的冲突、旧体制的惯性作用, 是制约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大障碍 研究内容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定义及分类
劳动力市场分割指的是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之间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劳动力市场上各自享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而难以进入其它种类的劳动力市场的现象。劳动力市场分割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不同区域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及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等主要类型。
二、山东省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及影响因素
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雏形已经显现,初步发挥了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分散的初级形态,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其分割严重阻碍着劳动力在城乡、地区、行业间的自由流动。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体制原因、地方保护主义原因、行业垄断原因、市场发育原因等特殊原因,使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呈现着较为复杂的状况,其中以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最为突出。
三、山东省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山东省结构性失业。这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方面来讲,造成的主要影响是遏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造成了就业量的减少,二是从城市中存在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分割来讲,其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制约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导致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普遍不足以及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挫伤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浪费了人力资源。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多种歧视,致使部分农民工收入低至无法维持简单劳动力再生产,只能再生产低素质的劳动力。
扩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增加了劳动力要素的交易成本。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劳动力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的阻力增加,环节增多,流动的空间距离拉长,流动的时间延长,从而流动的费用大大增加,致使交易成本不仅相对的且绝对的攀升。
延缓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使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的流动,不仅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且无法顺利的转化为市民,这又使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进而阻碍工业化进程。不言而喻,这既制约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城市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发挥。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所引起的城乡、地区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贫富差距过大,严重阻碍了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构建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打破城乡分割,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农村最低保障体系,解决农民进城打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打破行业分割, 建立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政府应逐步弱化和取消保护垄断行业的就业优惠政策,禁止垄断行业自身出台保护性措施,即行业就业歧视,尽快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进一步放开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自主流动,推动就业市场供需双方运作的效率和公平,最终打破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垄断。
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立规范有序的劳动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全省劳动力市场网络,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
易成本.研究方法
1.相关文献研究
本文的写作时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并研究中外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参考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等等。还大量借鉴了国家及地方统计局和劳动保障部门网站公布的相关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文的观点和论述。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力争将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论据更好的为论点提供说服力。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在使用搜集整理大量数据做定量分析的同时,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本文尽可能针对不同的问题分别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使两种经济学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长处,为本文的论述服务。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不仅考虑了静态下一、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情况,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释了所研究的问题
创新点
制度创新是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创新,就是要在健全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制度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创建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要建成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首先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其他制度的创新创造前置条件。只有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筹才有可能;只有拆除阻隔“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制度壁垒,才能有效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迫切需要设计一套与城镇职工有区别又可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我省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农民工流动就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差别,这是户籍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保险政策、社会福利等与户口完全脱钩,给进城务工者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健全覆盖城镇所有就业人员的统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化解农民进城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适应城镇化的能力。从长远来看,既能减少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阻力与成本,又不会扭曲迈向城乡一元化社会保障目标的路径;从眼前来讲,也将有利于解决社会保障筹资难和国企失业人员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难的问题。迫切需要设计一套与城镇职工有区别又可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农民工流动就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
(三)消除行业分割的制度创新
引入社会资本强化竞争机制。垄断行业的成本沉淀性和规模经济性特征决定了其不能实现充分竞争,但完全没有竞争会扼杀企业活力,导致经营者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革新,使实际生产率远远低于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率。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要把其中的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开。对于非自然垄断领域,政府应放宽市场准入,对社会资本开放,允许新厂商进入,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此外,必须成立专门机构执行反垄断法。要借鉴西方国家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关,建立反垄断专业队伍,负责处理反垄断相关问题。
研究目的意义及目标:
山东省经济近年来发展良好,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但仔细比较其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却不难发现呈趋缓的态势,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环境负荷过高;就业压力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能力不强等。而长期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时就业的制约作用也日益突出,既导致了城市就业量的减少,遏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极大的制约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不断加剧结构性失业的危机等,严重影响了山东经济的良性发展。
而本课题则是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了排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应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建立起统一、竞争合理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意义: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理论从劳动力市场制度特征及结构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主张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贫困、歧视及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变化都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区劳动力流动越活跃,经济增长的水平越高;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借鉴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反对用工歧视,健全制度,以提振其信心,这就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与完善劳动力市场,着力构建一个公平正义、使人心情舒畅的和谐社会,从而促进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障碍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一旦地方政府放松阻碍劳动力流入的管制,地区的生产力将得到提高。首先,劳动力流入使劳动力供给增加,有利于企业扩大规模,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其次,劳动力流入增大了劳动力配置的半径,有利于劳动力优化配置,为员工与岗位匹配程度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再次,劳动力流入提高了在岗职工的工作效率。最后,流入的劳动力也扩大了产品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山东省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