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0:3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篇: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得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有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话是可以用来解释今天环境危机的原因。许多人相信道德的力量,其实道德不过是功利主义的一层华丽的外衣。人们也许并不真心关心环境,只有一群衣食足又受到过教育的富贵闲人或专家学者在大声呼吁,然而,你如何告诉身处温饱边缘的人们保护金丝猴的意义;你又如何面对无数双饥饿乞求的眼睛,在这些眼睛里,森林就是面包、衣衫,就是生存。下面我就对重庆市的生态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一些分析。

一、生态环境现状(一)土地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

2、地表水水质 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全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 占全市幅员面积的0.74%。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二)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三)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四)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全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9.43亿元,2000年上升至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和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和病虫害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年全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15年来全市人均拥有粮食346-385公斤,低于粮食自给自足标准(人均400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准为最低耕地面积0.048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在生态保护执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致使生态破坏的违法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和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和执法监督作用。其次,还表现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监测、取证、破案技术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以及许多生态破坏案件因公诉人环境意识低而得不到合理处臵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严重干预生态保护执法的问题。

(四)投入不足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五、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生态系统学的观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从思想上纠正边建设边破坏和克服重建设轻保护的倾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控制生态破坏程度和范围不再扩大,是遏制生态破坏趋势的关键。生态保护主要运用生态系统学的观点,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为宗旨,而不能只依靠工程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植被覆盖率。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实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立法,尽快制定《重庆市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弥补现有自然资源法中生态保护的不足。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尽快作好全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统一编制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及其配套的专项规划。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特点和保护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依靠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的使命感,围绕生态保护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各项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六)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 1.加强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2.加强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

3.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待于市级有关部门落实资金,给予支持。

第二篇: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精选)

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生态环境现状

(一)土地

重庆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7.01%,水域面积2.99%。土地构成为:农用地292.94万公顷,林地297.39万公顷,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55.0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50.61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所占比例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动态数据显示,与1997年比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庆市耕地总面积为252.29万公顷,人均耕地仅0.082 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水平(0.106 公顷)。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16.1%。重庆市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东部、东南部的区县大多占80%左右。重庆市耕地垦殖指数为30.74%,大足等5个县(市)的垦殖指数大于50%,渝西地区的垦殖强度大于渝东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更为贫乏。与1997年相比,减少耕地1.84万公顷,每年减少耕地面积0.61万公顷。在减少的耕地中,城镇建成区向外围拓展与交通建设占用良田沃土的情况比较突出。

2、牧草地 2000年重庆市有牧草地23.86万公顷,在未利用地中拥有荒草地34.27万公顷。与1997年相比,重庆市草地面积增加了0.0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重庆市牧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670万羊单位,而1999年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50万羊单位,表明我市的畜牧业整体上还有发展潜力。但是,草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受鼠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面积接近草地总面积的19%。

3、林地 2000年,重庆市林地面积为297.39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积177.92万公顷,占重庆市林地面积59.83%,森林覆盖率为23.1%。林地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的中、低山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与1997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0.02万公顷。村镇与交通建设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林地衰退等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52130.27平方公里,占重庆市幅员面积63.26%。其中,轻度侵蚀25.11%,中度侵蚀48.42%,强度侵蚀19.41%,极强度侵蚀5.80%,剧烈侵蚀0.2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吨,重庆市土壤侵蚀总量为每年2.22亿吨,年侵蚀耕地厚度约7.5毫米,相当于全重庆市2.3毫米的表层被侵蚀殆尽。与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226.73平方公里,侵蚀面积上升3.78个百分点,年扩展速率为0.42%。因重点流域进行治理,强度侵蚀面积下降12.15个百分点,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的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蚀面积增加幅度大,净增11.62个百分点。

5、矿产资源开发 据初步调查,重庆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6474个,矿产开发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320012公顷,其中林地102246 公顷、耕地31641公顷、草地135851 公顷、其它类型50274 公顷,造成7995 公顷的土地受到污染,被破坏的土地仅2.8%得到恢复。

(二)水环境状况

1、水资源 境内各类水资源合计4624.42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11.4亿立方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东南部山地相对较丰。在季节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2、地表水水质 2000年,除黄草峡断面外,长江、嘉陵江水质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乌江220公里河段水质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在重庆市68条次级河流、16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16.9%水质优于水域功能要求,20.0%满足水域功能要求,63.1%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区永川、大足等8区(市)县次级河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已出现严重的水荒。

3、水面养殖 1999年,重庆市水产养殖面积54750公顷,占重庆市水域面积的20.74%。污染严重的水库、池塘面积10601公顷,为水产养殖面积的19.27%。网箱、围栏养鱼的不合理发展,引起塘、库与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自1986年以来,严重污染的面积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扩展,部分水库、河道水质已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4、湿地 市域内湿地面积共计1006469 公顷,以人工湿地为主体,占湿地总面积83.25%。

(三)生物多样性

1、物种 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5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62.5%、4.1%、23.1%。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庆市珍稀植物种数的85.4%。在市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受三峡水库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以数量计,影响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与蔷薇科植物。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类活动区间沿淹没线上移,对土地的垦殖增加,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

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重庆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1个,总面积606992.4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7.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各类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290公顷,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5.46%,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3个。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613公顷, 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0.74%。

(四)农业生态环境

1、化肥 1999年重庆市化肥使用水平445.5公斤/公顷,年使用的化肥总量(折纯)为71.03万吨。从80年代开始,无机化肥的使用成直线上升。无机化肥使用增加了90%,但粮食增产不足30%,其中增加的粮食产量仅9%左右来自化肥的贡献。由于作物吸收及土壤吸持力有限,全年有17.63万吨氮素、磷素从农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2、农药 1999年重庆市农药使用水平10.01公斤/公顷,使用总量为7361吨,折纯量为2544.6吨。

3、农膜 1999年重庆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为1.86万吨。其中地膜使用量为1.28万吨,使用面积为152358 公顷, 使用水平为84.01公斤/ 公顷。

4、畜禽养殖 据统计,1999年产生畜禽粪便9263万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或专业户153户年产生畜禽粪便167.8万吨。大量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 主城区近郊部分土壤受到Pb、Cd、Hg等重金属污染,引起部分粮食、蔬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超出食品卫生标准。但郊区以外的农田未受到明显的污染,尤其市域外围的山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良好条件。

6、农村能源 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是薪柴与秸秆直接燃烧。从农村能源构成调查来看,秸秆直接燃烧占37.22%,小煤窑占31.78%,小水电占17.04%,薪柴占12.32%,生物能源-沼气占1.63%。

二、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与1986年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仍在增大,侵蚀总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赶不上扩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被侵蚀,土层变薄,岩石出露增加,严重的地方表土被冲失殆尽,出现“石化”现象,尤其25°以上的坡耕地最为突出。重庆市石漠化面积已达29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3%。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如涪陵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58年的2.0-5.0%下降到目前的1.3%。二是水利工程受损,河道淤塞严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寿命缩短,工程效益降低。我市不少河流淤积现象严重,造成河床抬高,过流断面缩小,洪水位抬高,洪水危害次数增加。

(二)森林质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态功能降低

--重建设轻保护,生态建设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于人为破坏与其他原因,林地破坏与退化速度大于植树造林速度,林地面积正在减少。由林地→灌木林→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衰退的重要标志。

--森林覆盖率上升但质量不高。由于重庆市约70%森林面积为马尾松林,有林地以中幼林为主,虽然我市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质量不高,防护效益与森林抗逆力差。

--林地分布不均匀。重庆市林地相对集中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低、中山区,各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镇)周遍地区的林地较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低。

(三)次级河流污染严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长江、嘉陵江、乌江水质基本稳定,但次级河流污染严重,主要以Ⅳ类、Ⅴ类水质为主,部分河段出现劣Ⅴ类水质,约63%的监测断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导致我市西部地区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地方 “水荒”频繁发生。

(四)野生动植物丰富区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由于毁林开荒严重,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以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

--新建自然保护区质量不高。近年来,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发力度较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威胁。

--三峡库区濒危物种保护进展缓慢。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库区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大量濒危物种、渐危物种仍处于易遭受人类活动干预的状态。

(五)农村面源污染失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的直接排放,成为我市主城郊区的次级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与次级河流的污染,畜禽养殖专业户及企业逐步成为新的污染大户。尤其是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由于大量投放富含氮、磷的饲料、化肥及畜禽粪便进行肥水养鱼,池塘、水库、河道污染面积呈高速发展之势,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缺乏正确引导与监督不力,农用化学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养分流失进入环境,加重了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并且使我市的部分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六)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矿山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矿山生态破坏严重,造成地表失稳、塌陷、地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区居民用水困难、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矿坑水、洗煤水造成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形成局部区域的恶性水循环体系。水土流失与泥石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现象加剧,危及铁路、公路、航道的安全运行。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养殖污染、矿山资源开发破坏等生态问题,导致重庆市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9.43亿元,2000年上升至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与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间接经济损失,而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生态破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初步估计,我市的生态损失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13.07%)。从掌握的调查资料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70年代以后水灾影响面积显著增大,旱灾与病虫害影响面积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对生态环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1999年重庆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于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从粮食水平来看,近15年来重庆市人均拥有粮食346-385公斤,低于粮食自给自足标准(人均400公斤),现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载力。由耕地的承载能力来看(其标准为最低耕地面积0.048公顷),由于耕地的质量较差,养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积0.13-0.17 公顷,耕地的实际人口承载量已超过其人口容量。

(二)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1、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少数地方、部门、单位与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借发展经济、保吃饭或脱贫致富为由,为增加收入往往偏重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甚至是高强度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忽视了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2、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部分项目建设没有将生态要素、生态环境问题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重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与重建,轻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呈现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重项目建设,轻项目完成后的管理。

(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环境压力

冶金、建材、采掘业等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的行业在重庆市GDP 中占较大的比例,不仅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也加重了环境压力。1999年重庆市万元GDP能耗为2.20吨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吨标煤/万元,1998),远大于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宏观决策机制不健全

生态保护是按环境要素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资源管理体系,鉴于资源经营管理与执法仍集于一体,各行业的政策导向仍然是重开发轻保护,不利于生态保护,难以对具有有机整体性很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实施有效的统一监督管理。由于生态保护缺乏制度保障,我市目前仍然有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缺乏生态保护的制约措施。决策前期无生态保护评估、咨询,决策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决策实施缺乏生态保护监督,实施后无生态保护审计或回顾性评价制度。

(五)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

我国颁布的一系列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性与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出现了开发一种资源却影响与破坏了其他相关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现象。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现行的生态保护政策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我国缺乏鼓励对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政策;没有建立起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但我市还缺乏具体的征收、使用政策,更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科技投入政策机制;环境保护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法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对于个体约束力较软弱,尤其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承包或转包的现象,一旦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发生后,责任人易逃避有关法规的处罚。

在生态保护执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的现象,致使生态破坏的违法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与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罚款代替执法的现象,影响了执法的效果与执法监督作用。其次,还表现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监测、取证、破案技术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要求,以及许多生态破坏案件因公诉人环境意识低而得不到合理处置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严重干预生态保护执法的问题。

(六)投入不足

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五、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生态系统学的观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感,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决定》,站在全局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列为重庆市必须着重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恶化是重工程建设(包括生态建设)、忽视生态保护的结果。因此,要从思想上纠正边建设边破坏与克服重建设轻保护的倾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与“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控制生态破坏程度与范围不再扩大,是遏制生态破坏趋势的关键。生态保护主要运用生态系统学的观点,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为宗旨,而不能只依靠工程建设,不能单纯追求植被覆盖率。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建立部门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逐步形成由多部门的分散管理协调到统一监督管理的轨道。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形成由市级环保、计委、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以及区县(自治县、市)政府齐抓共管的局面。

建立环境保护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一把手”要对本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奖惩。

实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与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与建设项目的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三)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立法,尽快制定《重庆市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重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弥补现有自然资源法中生态保护的不足。

从严执法,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要加大严重影响城市、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的开山取石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重庆市大中型水库的肥水养鱼,遏制水产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迅速扩展的趋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重庆市范围内严禁收购、出售、运输国家级濒危动植物与市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严厉打击盗猎、倒卖野生珍稀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尽快作好重庆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统一编制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及其配套的专项规划。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特点与保护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指导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生态脆弱的矿区、林区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分期分批划定一批禁采区、禁伐区,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严禁开展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与污染环境的旅游,强化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监督,在重点风景名胜区推进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活动。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对耕地、草地、林地、水土保持造成的破坏,采矿单位与个人应采取回填、复垦、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恢复。强化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生态破坏的环境监督。

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强天然林保护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充分利用我市水热资源条件丰富、生物初级生产力大的优势,着重加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域以及重要交通干线、库岸、水土流失重点监控区、重大项目建设区域进行重点植树造林。同时,通过加强生态保护,限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以有限的生态建设资金尽快恢复生态功能,避免生态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合理施用农药与化肥,开发与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膜的回收与再利用,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加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肥水养鱼,规范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小水电等能源工程,减少生活对新炭林的采伐,逐步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将单纯的经济扶贫模式转向生态移民与扶贫脱困的有机结合,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城镇,改善其生活、生产条件,减轻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投资多元化,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保护与建设资金,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尤其要解决生态保护的投入问题。逐步提高其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检查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资列入预算,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除了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外,还应当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与生态监测的投入。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逐步征收土地、水体、物种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资源开发补偿费与生态补偿费,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进行合理补偿;对从事采集、采矿者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征收资源开发税,运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限制资源开发的无序活动。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努力提高重庆市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依靠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的使命感,围绕生态保护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各项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编制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建议书,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及管理优势,推进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合作。

(八)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

1.加强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鉴于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淹没区的生物资源、地理环境等将发生重大变化,搜集淹没区的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机会将永远消失,必须尽快展开全面调查、监测及抢救工作,建立库区综合的生态环境现状基础数据库,同时加强成库后水环境容量及库区江段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水体富营养化、水库对重庆主城区大气环境的影响、水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重点攻关研究。建议国家重点支持三峡库区尽快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及研究库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2.加强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重点研究因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库区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及生态损失。建议市政府将库区生态经济补偿政策的研究作为重大研究课题,由市科委、市社科院、市环保局、市移民局等共同完成。根据“污染者付费、开发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建议国家出台三峡工程受益地区以及三峡工程发电收益对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政策。

3.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待于市级有关部门落实资金,给予支持。

第三篇:桃源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桃源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写在污染源普查之际

颜忠明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适时做出的重大国情调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利用这次污染源普查之机对桃源县目前生态环境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好的方面

近几年来,桃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全县生态环境呈现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优势明显的可喜局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县拥有国家级生态林86.85万亩,长江防护林3万亩,退耕还林2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7%,县内乌云界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构筑了良好的生态屏障。

二是饮用水水质保护良好。据环保部门监测,县域内沅江水质为二级饮用水,属于较优质的饮用水,在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中是最好的。

三是绿色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全县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的达到150万亩,并相继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湖南省无公害茶油、菜籽油生产示范基地县等。

四是清洁能源开发稳步推进。全县沼气用户达4.5万户,入户率达19.1%,已建成千池乡镇8个,百池村112个,猪—沼—果生态示范面积16万亩,既保护了山林植被,又消除了庭院污染。

五是各级参与环保的氛围日益浓厚。领导决策对环保的考量不断增加,部门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环保意识不断觉醒,企业环保投入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与事件,正在动摇桃源县生态大县的地位,正在危及全县的可持续发展,正在影响全县的社会和谐。主要表现在:

1、农业污染比较突出。造成桃源县农业污染的因素很多,当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养殖业污染来势迅猛。近年来,桃源县规模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盲目无序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区域的环境污染。据统计,目前全县养猪100头以上的有579户,养鸡1000羽以上的有1048户,规模养殖户年废水排放量27.8万吨,其中直接进入水体的8.8万吨,鸡粪年产生量13.2万吨,其中进入水体的10.6万吨。如此粗放型的污染排放,既对全县的粮食及其他大宗农产品的安全造成隐患,又给农村的人居环境带来影响。目前,县内形成了众所周知的陬市——枫树——漳江,陬市——基隆——黄婆——漆河,姚公潭——佘家坪三条恶臭带,过往路人怨声载道,周边群众倍受煎熬。二是土壤污染积重难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过多,全县已成为酸雨区,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耕地PH值达5.6,部分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常年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尤其是以前夫喃丹、六六

六、滴滴涕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化肥农药的施用,造成土体污染和肥力下降,至少十年内难以恢复。

2、工业污染不可小觑。当前,桃源县工业产业结构仍不十分合理,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企业不多。工业污染仍是影响全县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桃源县的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水泥和金矿两大行业。一方面,水泥污染久拖不决。全县目前有水泥企业12家,其中牛力、九溪、三元潭、热市、桃北、己酉6家水泥企业达到6.6万吨规模,拥有水泥行业生产许可证;其余6家包括漆河、观音寺一厂、观音寺二厂、天安、沙坪、高湾水泥厂在内均在4.4万吨规模以下,没有水泥行业生产许可证,属国家明令淘汰关停之列。近年来,在环保部门的督促下,各水泥企业均采取了一定的污染治理措施,上了静电除尘设备,但其造成的粉尘污染有目共睹。水泥厂附近几公里的树木、蔬菜、房屋均覆盖着厚厚的粉尘,空气灰蒙蒙,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水泥企业污染,直接引发社会矛盾。仅2007年,就有九溪、牛力、天安、热市、桃北5家水泥厂因粉尘污染,周边群众联名上访到国家、省、市环保部门,九溪水泥厂还被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监察中心作为重点督查单位,到现场进行了督查。牛力、桃北等水泥厂多次因污染问题引发群体事件。水泥企业污染,也不利于桃源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三元潭水泥厂对周边的1.2万亩大叶茶造成污染,致使茶叶质次价低,影响了桃源大叶茶的声誉,极有可能在桃源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中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筹码。另一方面,小金矿污染整治力度有待强化。目前,全县持有采矿许可证的采金矿主22家,普遍采用球磨浮选法选金。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大部分矿主没有按照环保要求修建尾砂坝,每年有200多万吨尾砂直接倒入大杨溪、小杨溪、澄溪三条河流,造成河床淤塞,山洪隐患异常突出。大量尾砂倒入河中,加之牯牛山、杨溪桥等乡镇仍存在个别氰化选金小作坊,致使河水悬浮物超过国家标准若干倍,清澈度几乎为零,鱼虾绝迹。这样的水质给下游的饮用水造成严重污染,我们饮用的沅江水难以逃脱它的流经范围。金矿开采之处,都会形成山体大面积裸露。据初步统计,目前牯牛山、杨溪桥、沙坪三个乡镇因采金造成的裸露山体达到10多公顷。

3、旅游生态资源保护不力。桃源县旅游生态资源丰富,奇山异水遍布,灵岩幽洞神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桃源县生态旅游现状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与资源优势不相称,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一是桃花源景区的自然环境保护不够。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是旅游区的生命,但是在桃花源景区和外围保护区内,乱建房子、乱挖河道等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再这样下去,桃花源的水体就会遭到破坏,桃花源景区就会成为“桃花源城”,“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特色、“与世间隔”的隐逸文化内涵、“落英缤纷”的自然风光品味就会荡然无存。二是乌云界保护区的生态资源利用不够。乌云界保护区总面积53.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达48.7万亩。区内有两座中型水库、四条沅水支流、一万余亩原始次生林、两万余亩芭茅山地,构成了融林、灌、草、溪于一体的多种微域小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体系,理应成为桃源县做响生态旅游品牌的强势资源,但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基本处于空白,乌云界生态游这篇大文章还没有破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心区和缓冲区禁伐,1万多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致使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行为时有发生,极不利于生态保护。

4、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当前,县城人居环境不容乐观,群众对此十分关切,主要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有增无减。由于门前三包不落实,垃圾箱管理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生活垃圾乱甩乱倒的现象司空见惯,与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称号很不相符。二是企业排放没有达标。周边工业企业对县城环境仍具较强“杀伤力”,尤其是三大污染源急待根治。杰新纺织环保投入上千万元,但环保设施时开时关,开的时间少,关的时间多,其形成的水、气、烟、二氧化硫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县城居民形容:天上灰龙飘(烟尘),地下黑龙跑(污水),十万桃源人,日夜受煎熬;胜利化工也投入上千万元改造了环保设施,但三废的排放仍难以达标,排出的污水与沅江的河水,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周边群众抱怨:我们这里白菜黑心,晾衣黑衫,碾米黑点;宗林木业是一家环评尚未过关的企业,既过度消耗森林资源,又造成深度环境污染。三是基础建设有待配套。由于市政基础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乏力,造成县城部分街道和设施年年修、时时挖,自来水、燃气等部门轮番上阵,电信、电力等部门不甘落后的混乱局面,既影响市容市貌,干扰居民生活,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对策及建议

桃源县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发展理念滞后、发展力度不够、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桃源作为经济欠发达县和生态资源大县,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引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走环保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一要科学治山。森林是“地球之肺”,通过森林吸收污染物,可达到间接减排的目的。要以保持水土为前提,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目的,以科学开发为手段,持续不断地实施以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治山工程,为打造生态强县固本强基。二要科学治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是保护生态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农田土壤肥力监测,对土壤定期进行监测化验,提高对农田质量变化的预测和应对能力;要加大科学施肥、安全用药、水旱轮作等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对农兽药、激素、肥料、饲料等农资经营市场常年开展排查整治,杜绝非法农资流入市场。三要科学治养。一方面,要提高准入门槛,实行“有限有保”,限制分散、传统、小型的养殖,扶持集中、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对规模养殖户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套沼气池建设,确保建好一个,用好一个,达到治污、节能、蓄肥三者并兼的目的,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以产业升级为平台,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一要发展园区工业,走节约高效之路。坚持“工业生产园区化、园区生产生态化”的方针,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企业集中,大力加强生态工业园建设,从根本上摒弃村村冒烟、处处点火的发展模式。二要发展环保工业,走清洁生产之路。改变以往来者不拒、盲目引进的做法,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格项目准入,实行择优招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不合要求不准开工。与此同时,要以“壮士断臂”的气魄,狠抓老污染的治理。当前,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全面关闭不达规模的6家水泥厂;对另外6家水泥企业由县政府下达限期治理责任书,责令限期上马污染治理设施,完成治理任务,实行达标排放。所有水泥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绿化厂区环境,减少污染纠纷。要对南路片采金矿山开展专项整治。对氰化池要无条件的予以炸毁;对持有采矿许可证的业主,强制按照环保要求修建沉淀池、拦砂坝;凡未持有采矿许可证的,坚决予以取缔。三要发展配套工业,走资源循环之路。在铝材、轻纺针织业、竹制品加工业等重点行业中,大力推广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新的实用技术,积极发展循环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带动发展一批循环经济骨干企业。

3、以独特资源为基础,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要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把拓展生态旅游作为桃源县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加强资源保护作为拓展生态旅游的当务之急。要抓紧《桃花源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后期修订,争取早日获批,让桃花源的开发有规可依。当前,县内要制定严格的控制性保护措施,杜绝在景区乱搭乱建,严控河道开采,避免盲目、无序、过度开发。要大力开展以植桃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加强桃花源的生态修复。要突出抓好乌云界的保护和利用。首先,积极向上汇报,允许有计划的砍伐毛竹和人工林,落实对林农的生态补偿,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群众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其次,对核心区内11个村和1个国营林场的农户和职工,应尽早启动移民计划,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再次,要合理规划,稳步实施,把乌云界纳入桃花源的精品线路,作为全县生态旅游的最大品牌做响、做大、做强。要全面整合沅水风光带、西安漂流、热市温泉、星德山、桃北溶洞群、黄石水库等旅游资源,打造出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

4、以长效管理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生态城镇。一要更加注重综合治理。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管好用好垃圾箱,真正落实门前三包,推行县城街道24小时保洁制度,巩固城管创建成果。为从根本上处理好县城固体垃圾和生活污水,建议尽快启动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项目。二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强化对县城周边企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的监督,坚决杜绝企业超标排放行为。主要集中在:杰新纺织要突出一个“开”字,相关部门要督促其环保设施经常开、天天开;胜利化工要突出一个“改”字,有关部门要督促其加强整改,确保达标排放;宗林木业要突出一个“关”字,建议县政府痛下决心,坚决取缔这个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三要更加注意设施配套。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应当总体布局,通盘考虑。建议县政府制定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和控制详规,统筹安排市政建设,切实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县城新区建设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到位,把水、电、煤气、通讯等各种管线管道一次规划入地,避免反反复复。对县城老区改造要平稳推进,注重设施完善,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老区改造结合起来,配套到位。

5、以管理长效为根本,建立和完善生态机制。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赔偿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地方,实行赔偿惩罚,不断强化生态有价的理念,逐步形成“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生态保护格局。要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的监督,依托科技进步,实施专业监控、在线监控、全程监控,坚决杜绝企业超标排放行为,通过严格监管,督促整改,使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通过全面、科学的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既致富当代,又造福后代,既注重当前发展,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桃源县统计局副局长)

第四篇:当地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山东某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调查人姓名:

学院:

专业:

校园卡号:

目录

总标题 1 前言 1 生态环境概况 2 水资源 2 土地资源 3其他方面 5 分析总结及意见建议 6、4、7、8 山东某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一、前言

目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处理好“三农”问题十分必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国家实行“三农政策”后,中央又连续多年出台关于改善农民生活的“一号文件”,农村的各项生活指标都朝着更加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与此并不协调发展的却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进一步提高。村环境法治建设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为实现生态文明,研究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势在必行。调查显示,农民具有了一定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但农业环境立法体系有待完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具体行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措施欠缺,农村环境司法救济有待加强。因此,应采取完善农业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普法宣传工作、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工作、加强农村环境司法工作等措施,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本次调查的目的也就旨在为进一步认识农村生态环境,为改善农民生活提供些许帮助。调查方法:走访村民,走访村支部,兼用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四村。

对象概况:本村共有263户,886人。本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农闲时的外出务工或在本村旁的农产品企业打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其他工业企业的影响,具备典型农村环境的特征。

二、生态环境概况

1、水资源

从生活用水上来看,本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使用自来水,约占总比例80%,使用井水约18%,还有不少人以外购的山泉水为饮用水,约占48%,从用水来源上来看基本不存在健康隐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村民的饮用水整体上较清澈,但自来水因漂白粉等使用过度而造成浑浊,这也是造成不少人外购山泉水为饮用水的原因。由于工业的影响较小,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村民的习惯喝水方式是饮用开水,目前已达100%,经过沸腾后的水对很多可以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等进行了杀死,保障了人体的健康需求。因而从整体上来看,该地区的饮用水不会对村民的健康带来威胁,是比较安全的。

生活用水状况

自来水井水其他

再者,从生产用水上来看,本村临近有一条常流河,水量受源头的水库按时间安排调配,并且耕地四周修有水渠,外加农民自家配备的灌溉设备,确保了农业生产用水。

但在于污水的处理上,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村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大多数家庭污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加之,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在雨水冲刷后汇聚并也将最终汇入河流中去。除此之外的人们随意倾倒入河流中的垃圾也进一步污染了河流、池塘等。基本上绝大多数的河流、池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土地资源

本村居民人均耕地0.6亩农地,再加上对外承包给农产品生产企业的600亩农地,总共约1200亩农地。其中,有400多亩农地只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约占33%,有680亩只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约占57%,有120亩农地既种植粮食作物又种植经济作物,约占10%。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旱稻、红薯等,其中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油菜、茶树、杨树、园林树苗以及各类蔬菜等,其中以花生和茶树为主。

土地种植农作物状况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者皆种植

本村居民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固体垃圾,每年约20吨,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养殖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77%、8%、10%。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垃圾的数量呈上涨趋势。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很多的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多,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综合起来看,农村的垃圾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未经处理的垃圾堆积物。农用地膜既是农民的好帮手,又是破坏农村环境的元凶。农村所采用的农膜,大部分都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对其回收利用或统一处理的难度也较大。把它埋在土壤里,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任其随风飘落,严重影响着环境卫生。据估计,有大约30%的农地存在固体垃圾污染问题。各类垃圾状况

生活垃圾养殖垃圾秸秆垃圾其他

另一方面,农药与化肥使用不当。农药与化肥的利用既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是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农药与化肥的利用在其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农药、化肥的残留不仅使农作物中有害成分显著提高,也使土壤的品质严重降低。所以农药与化肥也是破坏当地农业、破坏当地农村环境的元凶之一。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导致农田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土壤板结这一情况在各处耕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农药污染的土地更是严重。

3、其他方面

大气资源方面,在本村,很多村民家炊火依然采用传统的木材、杂草燃烧;在冬季取暖时,大量有烟煤被使用;在收割的季节,村民对秸秆的就地焚烧;等等这些都产生的大量烟雾对空气质量的危害。

生物资源方面,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很多有益的昆虫被杀虫剂无差别杀死,很多存在潜在价值的植物被除草剂无差别消灭,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另外,养殖场的病死禽畜通常被随意丢弃入河流、池塘以及路旁,加大了传染病的传播的可能。

气候方面,本村位于鲁南地区,属于偏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近年来,受全球半暖影响,连续两年出现暖冬现象,对病虫害的加剧起了促进作用。

三、分析总结及意见建议

整体上来看,本村的生态环境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生态环境污染总体情况属于较轻程度上的污染。空气质量比较好,基本属于良好等级。然而本村村民对于村庄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因而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长此以往,对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问题变为大问题之前就进行解决,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维护周边生态环境,是人们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民的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淡薄。这是最关键的一条。本村村民仍以中老年村民为主,大多数仅有小学或初中学历,文化水平较低。村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意识。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他们不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了人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农民的环境意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当前,广大农村大多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速度。

2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3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

鉴于此我们给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环保知识宣传册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村民干部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使其认识到紧迫感和责任心。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由政府组织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里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并付给村民一定的报酬,这也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为一件无意识中的自觉行为。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

2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突出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加强城镇生活和饮食娱乐服务业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废水排放的管理。对有污染的乡镇企业,要加强督促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控制度;对新建产业,要切实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

3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4地方也应密切配合政府给予生态环境以足够的重视,制定地方的生态规划,定期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生态检查和验收。针对污水的随意排放,由地方出资修建规范的排污沟道;针对固体垃圾的随意堆放,建立一些固定的垃圾回收站,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垃圾的处理。

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济的发展只是暂时的,在不久的以后将会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基础,我们必须时刻提高保护意识,在不破坏它的基础上发展。

第五篇: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学习心得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学习心得

我认为通过对《全国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的学习,结合张掖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个人对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视,加强保护生态安全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加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掠夺式开发,使生态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广泛关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众多国家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同人口、种族等因素相遇,就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它不但可能影响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还可能导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而影响到地区稳定和国防安全。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构成和特点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含义

生态安全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一般认为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构成威胁,从而维护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

二是避免由于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和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环境难民并引发暴力冲突,从而防范生态安全环境问题对区域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第二层含义则是外交、军事范畴新概念。

(二)生态安全的构成

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安全。该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地、水、大气和生物。

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这其中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并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三)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

与影响国家安全的其他因素相比较,生态安全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生态环境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平衡的系统。对局部地区环境一个因素的破坏或不合理利用,就会影响到这一地区整个环境的稳定度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二是长期性。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一旦对生态环境施加某种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作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当前条件下,这种影响以负面影响为主。

三是不可逆性。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利用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承载容量,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至少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要想恢复大面积受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的。

二、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

(一)生态安全问题严重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13亿人口压力,加上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数量的增加,做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我国的生态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在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4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国土资源安全问题

国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08%。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万公顷,平均每年“流失”耕地6.7万公顷,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倍多,并且还在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沙化一个中等县。

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测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砍完,我国草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草地质量也在明显下降,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草地已达1.3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我国湿地资源占世界湿地面积10%,但已有近40%的湿地受到中度和严重威胁。其他生态系统也退化严重,造成生态功能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已对国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三)水资源安全问题

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8000—9000亿立方米,现在一年的用水总量达到56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8000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可用水资源的极限。我国有660多个城市,其中400多个城市缺水,有110多个城市经常闹水荒,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4000万居民的正常生活。

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发展到整体,由城市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海洋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9年统计,我国近海海域,4类和劣4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东海劣4类海水比例高达53%以上,因此,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

(四)环境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向环境排放的各种废物数量远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7亿吨,市政污水排放量为220.9亿吨,而废水处理率却很低,工业废水处理率小于70%,市政污水处理率在15%以下,许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便排入江河湖海。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达l995.1万吨和1165.4万吨。

据统计1999年全国338个主要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余66.9%的城市均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还有137个城市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我国平均每天产生城市垃圾l.5万吨,每年要吞噬掉2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来处理这些垃圾。另外还有一些难解、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引发环境危害,因此,我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五)生物物种安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已有4000—5000种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经过确认的我国珍稀濒危重点动植物分别达258种和354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国际贸易公约》所列的640个物种中,我国占有156个。

外来物种不断侵入我国,严重威胁我国生物物种的安全。如20世纪80年代初随木材贸易从美国侵入我国的红脂大小蠹,1997年在山西省大面积爆发,使大片油松在数月间毁灭。目前该物种已经蔓延到河北、河南两省,严重危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另外还有美国白蛾、大米草、麝鼠、豚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等外来物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许多地区,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我国生物物种安全问题严重。

(六)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有加速恶化的趋势。例如:

近年来人人皆知的沙尘暴,20世纪50年代较大的暴发有5次,60年代较大的暴发有8次,70年代为13次,80年代为14次,90年代则多达23次;

海洋赤潮暴发,60年代以前十分罕见,从70年代开始赤潮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80年代赤潮增加到每年平均发生4次,到90年代,有的年份,赤潮竟达到30多次;

土地沙化也在加速,50—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后,则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400平方公里。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正在加速恶化。

三、我国生态安全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态环境安全日益恶化,因而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1986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831.4亿元,而1994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则共计人民币4201.6亿元,接近同年全国GDP的10%;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究其原因也是由于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态安全日益恶化造成的,这次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人民币2642亿元。

上述损失只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无法计算的潜在经济损失,而潜在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该经济损失通常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3倍,甚至上10倍。

在一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安全非常恶化的地区,生态难民已经出现,如内蒙古阿拉善盟由于居延海干涸,迫使2.5万牧民背井离乡,青海、甘肃、宁夏、海南等省区也相继发生了因生态安全严重恶化,人口被迫迁移的事件。

四、我国生态安全保护对策

一、进行全民生态安全意识教育,从人抓起

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更主要的原因是广大公民缺乏基本的生态安全意识。因此,应当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从人抓起,积极行动起来,全民动员,人人动手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在全体公民中间进行生态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应当从小学开始开设生态安全课程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公务员应当在思想深处形成一切以生态安全为主的意识,做好维护生态安全的表率。只有重视全民生态安全意识教育,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从人抓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懂得生态安全,个个维护生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生态安全立法和执法工作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制订和完善我国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于各类破坏生态安全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

对于积极保护生态安全的优秀事迹,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并给予重奖。另外,必须认真学习和积极借鉴国有关外生态安全保护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道路

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生态环境指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坚持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决放弃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污染。对于新建项目,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对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绝不允许上马。

生态环境指标应当作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于那些“污染型”领导,要坚决予以免职。

四、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国家应该像重视国防安全一样重视生态安全,建立相应的生态安全系统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于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能够有效地作出预警和快速反应,以减少国家生态安全的破坏,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五、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生态安全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过去违背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所造成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并采取有效措施。必须切实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蓝天碧水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生态重点保护区,对重点动植物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应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功能,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修复。

六、减少农业毒害和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合理调整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产品结构,坚决淘汰那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淘汰那些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化肥、除草剂产品,开发低毒低害及无毒无害的农药、化肥、除草剂产品,同是严格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

七、慎重对待生态技术推广和外来物种的引进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特别是生物物种的安全,对于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外来物种的引进,一定要十分慎重,不能盲目随意和不顾整体利益。特别是对于转基因的研究应当采取“急研究、缓推广”的对策。只有慎重对待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外来物种的引进,才能减少外来物种及新物种对本地牲物种的威胁,有效保护本地生物物种的安全。

八、完善产权制度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许多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皆起因于对自然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及生态补偿制度的未实施。

必须改变目前资源所有权“虚拟”、产权不明晰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所有权制度,严格界定所有权、经营权和开发使用权,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同时有效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征收资源和生态补偿费。

两种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可以促使使用者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只有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和实施补偿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五、结论

1.生态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因素构成。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3个主要特点。生态安全任何一个构成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2.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分析,有助于提醒人们对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3.针对我国危机四伏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有益探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安全存的难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以期对保护我国生态安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懂得生态安全、个个维护生态安全”的良好氛围,达到真正有效保护我国生态安全的目的。

下载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状调查与分析5篇

    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为配合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全面掌握汕头市交通现状,特别是交通需求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公交客流分布等情况,从 交通供需两方面分析和评价汕头......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目前,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严重形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广泛关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

    网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编号:20***6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网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院 系: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日期:2017年5月 摘 要 本文以公共体育网球学生及专选......

    新时期劳资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新时期劳资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漫漫人生路、何处不坎坷夏俊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电子商务1131班)摘要: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

    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光明新区公明长圳小学李晓青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的课程标......

    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

    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南山中心小学六年级孙青指导老师周先明今年寒假,我们就我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合本次调查分析如下: 1、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