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老院发展困境与前景的思考
养老院发展困境与前景的思考
姓名:陈思思 班级:行政13甲 学号:1321210104 摘要: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15年中国65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十分惊人,老龄化全球领先,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如何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养老院的一个现状分析折射出我国养老的一个困境和如何更好的提高我国的养老水平做出建议思考。
关键词:发展困境 解决方法 养老机构 正文:
一:我国养老院存在的困境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老人护理、医疗等更为专业和复杂的需求,有限的公办养老机构也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居民养老需求,而纯粹私营的养老机构因其高额消费又使得家庭条件一般的老人望而却步。随着高龄老人数量的快速增长,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倒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化养老成为大势所趋。
(1)在我国养老行业的市场上,有一半都是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整个养老产业没有完全市场化,导致公办的进不去,民办的住不起。80%的养老机构在财务上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不能自主定价,约束的不仅仅是政府所办的养老机构。“上海整个养老机构市场,有一半的参与者是政府办养老院,相当于一半的市场已经被定价了,另一半社会办养老院基本也就丧失了定价权。“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副会长胡丁捷说。不断上涨的物价,不断扩大的开销跟收入不成正比,导致养老设施,养老条件跟不上需求,整个养老行业水平随之下降。
(2)公立养老院入院十分困难。公办的养老院相对来说规模会大一点,也便宜些,但是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新趋势出现,家庭养老变得更加困难,人们都选择依助于养老院,这就导致了供不应求,据《新京报》2012年3月报道,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目前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城区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北京。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城区公办的住不进,城里民办的住不起,郊区民办的不愿去。这也是举得一个例子。
(3)民营养老院生存也十分困难。它的门槛很高,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民营养老院处于灰色地带,他无法拿到那个资质证明,按照床位数、人均居住的平方米以及人员相关硬件的门槛,如果投资,是很难达到的,尤其是在社区一级的地带里,他就不能拿到相应的补贴,因为补贴也是按照规模来的,这个补贴更多的也都是在公立养老院才能拿到,所以相对来说,优势的资源都集中在公立,但是公立的少,所以大多数的只能去忍受。
(4)我国养老院的床位供求十分紧缺。目前全国的养老床位短缺。在发达国家,床位跟老人的比例是5%到7%,我们是1.5%左右,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呈逐年攀升态势。截至201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多,占总人口的14.9%。此间全国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万余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床位24.4张。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增长量和养老院床位的供给量不成正比,使得养老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
(5)养老院护理人员紧缺。养老机构中普遍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护理员专业素质不够也成了一大难题,除了素质不够,人员流失率高,工资太低,留不住。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存在“马太效应”、规模小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盈利和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堪忧,养老服务是人对人的服务,包括技术与道德两个层面,护理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但是在职业教育里面,很少有学校对老年人护理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即使通过培训考证,提高了养老照护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工资的低下,也很难留住人,老年人购买水平不高,相应的矛盾也就凸显出来了。
(6)机构运营发展资金紧缺。养老机构从根本性质上讲的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非营利性与福利性的性质,既不完全由政府负责,也不能全都归于市场,也就导致政府和市场的双方失灵,护理院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很多养老院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做的都是公益。在民办养老机构方面,作为民间组织的民办养老机构在提供机构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市场经济中极易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运转周期较长,使得投资者不敢轻易对这类机构投入资金,并且国家财政压力大,政府的补贴也不足,支持力度小,双方的原因导致了机构运营发展资金紧缺。
(7)管理风险问题。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养老权益及安全保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近期有的地方接连发生伤害老年人的案件,或者意外导致老年人伤残死亡的事故,引发公众对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担忧。民办养老机构在履行社会职责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效益,这也就使得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管理的双重风险。“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整个行业并未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中国法学会会员、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孙长江指出,比如合同制订不规范,机构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服务技术操作无规范,都导致养老服务成为高风险行业。
二:解决我国养老院困境的建议
面对我国养老院的困境,养老院的前程实在堪忧,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解决我国养老院问题成为社会政府任务的重中之重。(1)将养老院建设产业化。养老院建设产业化可有效解决养老院的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当前,公办养老院拥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容易获取土地和政策的支持,对一定的区域形成垄断。民办养老院则因为资金和政策上的不足,无法提供老人最需要的服务,民办养老机构想要在这么的一个条件下发展下去,就要提高社会声望与社会影响力,通过政府方面的表彰、媒体方面的宣传、以及民办养老机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以维持机构较高的社会声望,让民办的养老机构也得以正常运作。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基本国情、市情下,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对我国养老院进行产业化的建设,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有利方法。
(2)加大资金的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政府的职责,在维持民办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营,政府在养老机构的固定成本与边际成本方面给予了一定补贴,但是解决资金来源还是得依托于服务老人的私人缴费,政府根本承担不了这么巨大的养老压力,要让社会资本进来,中国的养老市场,消费需要引导,市场要培育,制度也需要设计。要加强政策细化与落实,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要拓宽养老机构资金来源,促进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3)情法兼顾,加强法律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相关法规和准入、退出、监管制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行为,使老人真正享受到社会关爱,免遭侵害。解决民办养老院的安全隐患问题、防范悲剧事件频繁发生,最根本的是要促成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增强员工专业化水平,保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要延伸服务内涵,增强对老人的临终关怀;要促进机构多层次化发展,满足不同养老需求;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促进养老机构有效管理。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院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阐释了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困境、造成的原因、支持的因素以及解决的途径,为我国养老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四、参考文献
张浩田.民办养老机构的困境及其发展的支持因素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 2014.成建兰.公办民营护理型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与展望[D].南京理工大学, 2014.陈颐.关于养老服务产业化的几个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 2010(11): 19-23.
第二篇:发展民办教育的前景与思考
发展民办教育的前景与思考
□ 安徽省合肥市润安公学 夏家浩
发展民办教育,走多渠道办学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条基本政策,它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目前,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支极为活跃的力量。我们应该为之拍手叫好,并要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扶植,使其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一、发展民办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以公有制为基础,我国建立和形成了庞大的国办学校体系,国家以极大的努力,来满足社会日益广泛而多样的教育需求,通过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大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以国家化为基本特征的“大统一”教育,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种种弊端。本来,发展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和社会共为办学的主体,而把社会排除在办学的主体以外,这就必然扼制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造成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况且,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差,即使国家把学校办起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一时也难以改善,出现了“低标准办学,教育手段落后”的局面,这又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相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力度加大,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重大的变化,势必影响了办学体制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制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就使多种办学体制的产生有了所有制基础;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使民间财力其中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和私人经济组织迅速增加,非政府办学有了一定的民间财力基础;三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个人收入的增长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得人们用于培养后代的教育投资开始成为一项主要的消费投资,消费进一步向教育倾斜。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是基础,文化教育是上层建筑,多元化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客观基础,共同参与、共存共荣的办学格局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也是多种经济成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必然反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在发展办学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进入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前提下,可允许设立少数民办小学和初中,在这个范围内提供择校机会。”并指出“要因地制宜地指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朱镕基总理在全教会闭幕会上特别指出:“发展民间办学,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教育,才能实现大国办大教育。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不走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别无选择。”以前在教育的有关文件里,在有关领导同志讲话中,也讲了社会力量办学问题,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确,这样深刻,这样突出。中央的决定,指明了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了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光靠政府投入办教育不行,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可以投资办学。教育的多元化,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必然。
政策允许,政府鼓励,办学合法,民办学校如鱼得水,更加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据1999年底统计,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及教育机构达4.5万所,其中,幼儿园3.7万所;中小学近7千所;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37所;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370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870所。民办学校学生达1800万。我们合肥市也在这一改革大潮中,民办学校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迅速、异军突起,成为我市培育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到2000年底,我市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已达142个,在校学生近6万人。这些办学单位和办学机构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方方面面,是我市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涌现出一批管理规范、特色明显、成绩显著的先进办学单位,有的还成为我省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它再一次向人们揭示,民办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民办学校的办学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它经历了恢复起步、迅速发展、依法规范的三个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前,是我国民办教育的恢复起步阶段。由于改革开放急需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各种专门人才,迫切要求发展教育。但政府财力有限,尽管年年增加投入发展公办教育,仍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针对当时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事业决不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并明确提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民办教育。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组织
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7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这样,民办学校从恢复起步开始就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从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是我国民办教育迅速发展的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在这种新形势下,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迅速地发展起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为依法规范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年国务院首次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确定了我国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把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法制轨道,是我国民办教育走向科学、民主、法制管理的重要标志,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同时从它的发展进程与办学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给了诸多的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发展民办学校是培育教育新的生长点的重要措施。考察中国教育史,自近代以来倾资兴学、毁家兴学、慷慨捐资兴学者层出不穷,诸如武训、陈嘉庚、陶行知、邵逸夫等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们中,家财达100万者,已远远不止100万人,腰缠几十万者数不胜数。随着“教育为本”、“科教兴国”的宣传深入人心,那些远见卓识者愿意把钱拿出投资办学。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社会对民办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一是一些企业家、经理、经纪人、三资企业的雇员、出国或归国人员等组成高收入阶层,他们迫切要求把子女送到办学条件好的寄宿制学校去;二是那些个体厂长、经理或工商户,由于他们的青春年华是在艰苦岁月中度过的,因而学识不高,他期望自己的子女努力学习,不再遭受自己所经历的痛苦,所以都有一种“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愿望,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值较高,用他们的话来说,“赚了钱富了一代,抓了智力投入富下一代”。这也是当今民办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启示之二:民办学校要接受社会的选择。社会的选择对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决定了民办学校必然要把社会的需求放在突出的地位。实践告诉我们,社会对民办学校特别是对民办寄宿学校的选择,其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二是生活设施;三是安全保障;四是办学水平,这四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办学水平,可以说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以此来吸引国办学校难以满足的不同层面的教育需求,否则民办学校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和意义。因此,大投入,高起点、寄宿制是民办学校的一大特征,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塑造品牌、增强实力、树立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是当前民办学校所面临的共同任务。谁把握住它,谁就掌握了办好民办学校的主动权。
启示之三:民办学校要坚持依法办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我国教育法律框架已基本形成。《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兴办学校及其他的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发与实施,就是根据《教育法》的这一规定,结合近十年来民办教育的实践,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升华为法规形式肯定下来,可以说它是教育法的下位法。条例共有八章、六十条,把民办教育的地位、性质、政府对举办民办教育的责任、办学条件、学校设置、教职工与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及民办学校所负有的法律责任等,都有明确的界定。既考虑到我国的教育实际,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既有原则性,又有可操作性。去年12月我市颁布的《合肥市社会力量办学暂行规定》就是根据《条例》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市的实际而制订的。当前,我市不少民办学校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条例》和《暂行规定》的要求,进一步总结自己的办学实践,把好的东西坚持和发展下去,把不符合要求的东西规范过来,以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并针对民办学校的特点,开拓创新,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成为我市教育战线的新的亮点,成为省内外广大青少年所向往的学习场所。
总之,民办学校的教育实践,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对发展民办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当前,不论从我国现阶段经济政策来说,还是从我国扩大教育投入主体即国家和公民双方对分担教育经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越来越达成共识方面来说,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民办教育如何做到健康而快速地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思考之一:要不断创新自己的办学理念。民办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教育的多元化,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而民办学校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显露出它的强大的自身优势,这就是:一是不要国家经费的投入;二是市场反应快,应变能力强;三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活动大;四是满足了不同层面的教育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办教育就是创新的教育。高起点、求内涵、创新路和自我发展、自我调控、自我约束是当今民办学校的基本特征。因此,它必须讲究“三个效益”,提倡“四个意识”,即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努力寻找三者效益的最佳集合点;提倡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超前意识。在开拓教育市场中,努力走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的路子,利用企业的经济实力、无形资产、设备条件、管理人才去开拓学校的发展空间,坚持同中求异,异中创新,从而推进教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以抢
占发展民办教育的制高点。
思考之二: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定位。民办学校的机制,使它一开始就要接受一个事实棗“不能拒绝差生”。尽管在出发点上民办学校有着自己的考虑,但事实上的确接纳了一大批不能代表当前大多数学生水平的,甚至被学校遗忘和放弃的孩子。许多民办学校都是寄宿制,当学生24小时在校时,学校必须对学生全面负责。一方面,学校要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保证素质的提高达到社会的要求,应该说无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还是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扎扎实实的贡献;另一方面,面对这部分学生,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值定位,绝不能在升学率上与重点学校比高低,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民办教育,其生源、教师质量、办学水平及知名度,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无法与公办重点中学相竞争。所以民办学校的价值定位应放在以下基点上:--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及特长,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找到自己对社会做贡献的位置,并具有相应的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学习素质,包括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方法,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把钥匙交给学生,以适应其终身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其竞争意识,并能适应今后多变的生活环境。
--努力创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以特色取胜,打造自己的品牌,以特色建立自己立体的质量观。
思考之三:要十分重视教育策划。在民办教育竞争不断加剧的态势下,大批特色学校不断涌现,其内在原因,主要来自对教育策划的理论、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结果,是教育改革个性化倾向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民办学校一般缺乏公众形象和社会信誉,非常需要学校的形象策划;民办学校由于是自我发展机制,需要投资策划,开源节流,确保办学资金的正常运转;民办学校没有固定的招生渠道和稳定的生源,需要通过与公办学校不同的办学特色策划招揽学生;民办学校缺乏固定的信息渠道,需要通过办学广告策划进行自我宣传等等。所以民办教育呼唤着教育策划,教育策划推动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我们合肥地区那些很有特色,很有名气的民办学校,无不十分重视教育策划。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策划是现代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必然产物。
思考之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校之道、教师为本;以人为本、办学必胜。这是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其所以要提出这样一个办学理念,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分析和考虑的:
--民办学校教师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有辞职的,有退休的,有留职停薪的,有待业求职的,其共同点就是不稳定。或年愈花甲,难以久留;或组织招回,身不由己;或一有机会,另就高枝。由于教师岗位的不稳定,带来了教师的思想的不稳定,精神不集中,感情投入不充分,最终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夫妻双方同时加盟,有的还把孩子带在身边,他们以校为家,以校养家。这部分人与父母又不在一起,生活中多有实际困难。而民办学校多数是寄宿制,在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使他们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与家庭的三种压力,自由的活动空间相对比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已趋于精神和物质双重性。以前民办学校以优厚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可从公办学校吸引大批的优秀教师,而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待遇的“剪刀差”在日趋减少。再加上公办学校风险小,活动时空相对宽松,因此从公办学校聘请骨干教师特别是高中骨干教师就相当困难,出现了中年骨干教师日渐匮乏的局面。
综合分析,民办学校在加强教职工队伍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培训和提高的同时,要努力帮助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总之,发展民办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提供的实践经验是宝贵的。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将会创造更好的明天。
2001年6月8日
(此文在2001年合肥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第三篇:中国PX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前景
中国PX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前景
摘要:笔者曾有幸参加了某公司与某外资方的会谈,外方曾非常不解地问道“对二甲苯(PX)为什么惟独在中国遭受如此强烈的反对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笔者。对二甲苯(PX)是化纤产业的基础原料,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对二甲苯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几年,我国对二甲苯的进口依存度持续走高,在下游产业(聚酯纤维,PTA)利润被基础原料大副挤压的情况下,国内化工巨头纷纷投资兴建PX项目。然而,自2007年接连发生厦门、大连、宁波、昆明、茂名PX**,产业陷入了民众游行反对、政府妥协让步、项目被迫中止的困境。本文指出了阻碍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邻避冲突,并试图从公共关系管理、危机管理等角度给政府和投资方提出建议,找出破解困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对二甲苯;邻避困境;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对二甲苯(P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毒性与汽油同属易燃低毒危险化学品,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其归属为第三类致癌物,即缺乏对人体致癌证据的物质。下游主要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PTA,并最终用于生产衣服、医药等。然而PX为我们所熟知,并非其重要性,而是因为接二连三发生的5起**。一方面市场需求强劲,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停滞不前,PX怎么了?中国PX产业走向何方?
一、市场需求旺盛,国内产能不足,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对化纤的强大需求,推动了对上游PX的需求。但是近十多年PX产能大大落后于其需求。2000年,我国PX供需基本平衡,自给率88%。自2010年以来,中国保持着世界最大PX消费国的地位,但是生产能力只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4%,下游PTA生产能力却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5%,2010年PX对外依存度达45%。2012年,我国PX生产能力883万吨,产量775万吨,净进口量达610万吨,全年PX消费量达1385万吨;2012年,全球PX产能达3848万吨,消费量3410万吨,中国分别占全球的比重为23%和41%。而到了2013年,我国进口纤维原料2462万吨,其中聚酯所需的PX进口猛增,高达908万吨,依存度为53%。2014年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其配套的65万吨PX项目同期投产,但远远不能改变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预计2016年市场需求总量或达2500万吨,需进口1300万吨,对外依存度将达保持在55%以上的高位。同时,PX供给缺口的巨大,导致其价格上升,中国PTA及下游纺织工业利润降低,难以维持长期的健康发展。
二、民众屡屡反对,产业陷入困境。阴谋?民意?
2007年台湾腾龙集团拟投资108亿元,在厦门市沧海开发区台商工业园区内建设PX项目,在厦门政协委员提案反对后,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进而引发市民的关注和恐惧,6月1日数千名市民以“散步”的名义走向街头游行示威,6月7日厦门市政府宣布重新进行环评,并最终于12月决定迁移至漳州。之后2011年的福佳大化、2012年的宁波镇海石化、2013年的云南石化、2014年茂名石化等PX**,基本都遵循同样的规律:民众游行示威反对、政府无奈妥协让步、项目被迫中止迁移。
在国外也有很多PX项目,为什么惟独中国强烈反对PX项目?有人说,中国的PX**是日韩企业雇佣某些环保组织和媒体背后操纵,破坏和阻挠我国兴建PX项目,以保持其垄断地位并从中国市场获取暴利。姑且不论其真实性,笔者认为即使真的如此,那也是外因,而起着决定作用的内因则是国民环保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与抗争导致的邻避冲突。
邻避是“NIMBY”的音译(即NotInMyBackYard,不要在我家后院),邻避冲突是指一些设施的建设由于其负外部性的溢出与扩散,引起外围民众反对与抗争,导致当民众与政府或者邻避设施建设者之间的冲突。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企业与民众的利益分化导致,政府可以获得GDP、税收或政绩,企业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而付出环境或健康等代价的居民一无所获,导致的利益搏弈。这种冲突受心理、经济、专家、决策的透明与公正、利益集团、舆论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冲突不仅仅表现在PX项目上,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启东排污事件都属此列。
三、推动产业回归合理发展轨道,政府和企业应有所作为
经过数次之后,新建PX项目会越来越困难,民众反对项目的逻辑也会更加简单而坚定,“别人反对的,我也反对;别人不要的,我也不要;别人能阻止的,我也能阻止”。笔者从公共关系和危机管理的角度,给政府和投资方以下建议:
(一)是合理规划和选址,避开敏感地区。往往越发达的地区,民众对安全环保越敏感,其参与决策的意识和民主维权意识越强,比如厦门、大连、宁波、昆明、茂名等地,都是省会城市或较发达的地区,民众反对和组织游行更加便利;相反,厦门PX项目迁移到漳州则顺利得多。同时,新建不如扩建,新建涉及的利益群体往往比较多,而且认知程度低、恐惧感强,容易被鼓动。因此,规划和选址应坚持在欠发达地区扩建的原则,同时要重视考察民情和舆论。
(二)是要维护好当地民众的利益,处置好包括拆迁补偿等历史问题,建立企业和政府负责任、值得信奈的形象。对于扩建项目,尤其要重视前期承诺的兑现、历史问题的解决,宁波PX事件最初的导火索就是征地补偿问题引发的。假设类似茂名石化的某公司拟建PX项目,必须重视已投产项目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如拆迁赔偿与安置;必须重视安全环保工作,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的及时妥善处置,以消除民众的恐惧和反感,建立负责任、可信奈的形象。
(三)是必须建立政府、企业与民众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提高民众参与度。随着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民众保护自我利益、参与决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项目的环评阶段,要执行听证程序,建立信任,切忌故意隐瞒、未批先建,厦门、大连福佳大化**就是例证,当厦门居民得知项目已经动工建设、福佳大化PX已生产数年而大连居民不知情,民众顿感被欺骗和愚弄,维权和民主意识被强烈唤醒,于是走向街头抗议。因此消除误解、获取信任、建立感情至关重要,针对利益相关者,要做好广泛宣传和教育,包括学习日本企业定期邀请居民到厂内参观、举办联欢活动等。
(四)是要建立应急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媒体应对和危机公关。政府和企业应成立相应的专职机构,实时掌握民意、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并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果断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和利用舆论,对于一些非法行为要坚决打击。
四、结束语
PX项目的尴尬境地已经引起了学界、产业界、政府甚至国家高层的重视,环保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必然导致当前的局势,解决PX项目邻避冲突的唯一途径是政府和投资方尊重民众的健康权、知情权、参与权甚至决策权,协调和维护相关方的利益,做好公共关系管理,达成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邻避冲突”理论及其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启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董幼鸿.[2]国外邻避冲突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陈宝胜.[3]“ResearchandForecastofChinaPara-Xylene(PX)Market,2014-2018”.作者简介:胡林,经济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化工生产与管理工作,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
`
第四篇: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前景
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前景
一、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历史选择和现实状况
与法一样,检察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律赋予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职权,作为行使者,检察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就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即法律监督官员。随着法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事检察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由此呈现的专业化要求日益突出。
在检察职能不断走向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检察机关的内部分工正在根据不同的监督内容,逐渐发展为不同层面的专业化办案模式。一方面,这是源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推进了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监督体系的规范,使得检察工作的标准不断提高,只有专业化的检察人员才能合格地承担起法律监督职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司法环境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只有专业化的检察分工才能满足不同的法律监督,需求,实现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
在专业化大趋势下,检察机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北京市检察机关为例,自2004年5月27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率先成立第一个专业化公诉组——金融犯罪公诉组,至2007年10月底,北京市检察机关共成立各类专业化公诉组98个。最早实行专业化公诉组的二分院还相继成立了毒品犯罪公诉组、涉税犯罪公诉组、职务犯罪公诉组、危害国家安全公诉组、涉黑犯罪公诉组等,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化检察人才,而且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目前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的专业化办案模式发展并不均衡,一般来说,市院及分院的专业化办案组分工较细,而且主要承办人相对固定,而区县院则专业化程度较低,主要集巾在末成年人犯罪案件,也有少数几个院成立了女性犯罪办案组、轻刑犯罪办案组,且主要承办人相对流动性较大,直接制约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对于专业化人才的专业分布状况则更不乐观,如果将法律监督比做一只木桶的话,对其评价就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效应”。仅就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来说,北京市检察系统中,不但没有专门从事行政诉讼监督的检察人员,就连接受过系统的行政法学教育的检察人员也是寥寥无几,这种形势既不符合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要求,也无法适应行政沂讼监督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基层检察院对专业化人才培养的两难选择
人才是强检之本,专业化检察人才是检察机关开展专业化办案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但各级检察院之间级别管辖的天然差别,决定了在开展专业化办案模式时的不同选择。一般来说,市、分院办理的案件相对数量少、难度大、周期长,以二分院专业化公诉组为例,2004—2006年三年间办理金融证券类案件分别为9件、10件、19件,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分别为16件、25件、50件。虽然案件绝对数量少,但办理这些案件都要求检察人员不但具备法律素养,而且要在相应的学术领域具备与当事人相当甚至更高的专业素质,由此体现的专业化要求尤为突出。
而基层检察院的受案特点是案件数量多,且多数案情相对简单,办案周期较短,适用法律法规相对多样。如某区检察院2007年办案总数为228件,其中轻微刑事案件63件,全部由轻刑案件公诉组办理;同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4件,未成年人犯罪公诉组办理了其中的15件,另外的9件因时限要求由其他办案组办理。可见,如果过于强调办案的专业化程度,必然会形成工作量的难以均衡,甚至出现人力资源的闲置。
但从法治国家和检察工作的长远发展来看,基层检察院培养专业化检察人才又是大势所趋,是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需求的必然选择。在这两难选择中,几乎所有基层检察院都选择了“一专多能”的检察人才培养方向。一方面,由于办案模式的专业化程度与上级院相比要求较低,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多能”的培养方向使检察人员可以胜任现实的办案需要。前面提到的末成年人犯罪公诉组在2007年还办理了成年人犯罪案件近60件。基于此作出的价值权衡和决断虽然限制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办案模式的专业化程度,但更为符合基层检察院的实际需求。
(二)检察人员面临的职业化和权力化冲突
一个组织表现为职业化或权力化,在管理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实现组织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职业化追求的目标更注重效率,包括个人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而权力化的组织目标更强调控制,特别是控制的范围(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组织范围),甚至表现出追求控制范围的最大化。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检察机关,植根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所赋予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尚无法摆脱权力化的目标取向。
从专业化办案模式出现的历史前提看,它是检察丁作职业化的社会需求所致。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化检察组织应当更强调社会责任,这是区别于更关注利益的权力化组织的。正是出于对检察组织的权力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已经适应并沉浸于权力化管理之中的检察人员仍是强调控制的追求者,如何引导其将目标定位在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的效率上,将是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职业意识问题。
(三)与专业化办案模式相配套的责权机制尚未确立
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专业化办案模式为出路,但在检察机关内部的办案管理体制中,与专业化办案模式相配套的责权机制尚未确立。以公诉部门为例,多种类型的专业化人才都是依托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来实行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虽然主诉制的整体框架内,赋予了主诉检察官较之以前更多的办案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但总体上远未达到职业本身所要求的权责效果。
以公诉工作为例,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工作流程为:公诉部门受理案件一公诉组审查案件一主诉检察官提出审查意见一报送部门主管领导审批一报送主管检察长审批一对于疑难复杂案件,须经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一形成案件处理结果。其间,主诉检察官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等程序可以做出决定。由此可见,传统的集体负责制仍是检察机关办案中业务决策的主要方式。理想的办案模式专业化程度越高,则检察人虽的专业化素质越高,特别是针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疑难复杂案件。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化检察人才经过专业训练,应当具有在本单位内相对权威的专业素养。但现行检察体制中,无沦是部门领导、上管检察K,检察长,还是最高业务决策机构检察委员会,即使其专业素质逊于专业化检察人员,也会山于其领导地位,使得承办意见与业务决策发生冲突时,前者必须服从于后者。如此权责机制调整下的专业化检察人员秉承服从的原则,就必须违背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履职。相应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怀疑也就汕然而生,专业化检察人才的价值如何实现?专业化办案模式的意义何在?(四)滞后的行政管理体制实为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桎梏
虽然《检察官法》早在1995年就已颁布实施,但该法规定的等级制仅体现为每年“论资排辈”式的逐级晋升,既不与荣誉和收益挂钩,自然也无法发挥其对检察人员的激励作用。实际上,在检察机关内部一直以来的干部管理方式仍然沿用行政人事管理制度,并据此实行了职务级别工资制。但随着检察官的职业化发展,这种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缺陷和不足。
北京市某区检察院调查显示,青年干警从科员到副科的平均晋职时间为6.8年,加上一年的试用期,正常情况下入院近8年时间才能达到副科级别。作为该院重点培养的专业化人才,主要为副科或科员级的年轻的主诉检察官,自北京市2004年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以来,按照工龄和行政级别确定工资,主诉检察官每月300元的津贴被取消。一方面,使得检察人员将职务职级的晋升作为进步的追求,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职务级别工资制的分配体系中,由于未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所以无法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价值。
虽然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但在这些利益驱动下,“干而优则仕”又必然会成为他们的成长模式,最终导致其专业优势失去发挥的空间。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追求为动力,强化人才的培养是难以想象的。缺乏相应的利益机制作保障,这正是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和专业化办案模式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专业化检察人才是检察机关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对其开发与管理应当遵循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雪恩提出的复杂人假设较为科学、全面地总结了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能力,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同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也是因时、因地而异,各种动机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获得新需求和动机,因此,每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与组织纤验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尽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的性质、他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同事间的关系情况;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等方面情况,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反应:虽然对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涉及体制层面的规定,并非检察机关能够独立解决的,但可以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司法改革的大前提下稳步推行一些改良措施。
(一)知识与能力——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内容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知识可以界定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事实方面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通常称为“信息”。第二类是“怎么做”的知识,指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三类是从事专门活动的知识,它是社会高度分工的产物。第四类探索专门性知识来源的知识,通常称为“理论”。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川页利完成时所表现㈩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要以“理论与专门活动知识(专业化)之间的互动”为中心,在互动的过程中,转化为实践巾的操作能力,提高检察人员办案的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强调人才的培养直接面向法律监督职责的履行,属于典型的法律职业教育。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法学理论,重在培养先进的执法理念和积累深厚的法学功底,使其具备法律职业素养。二是专业知识,即为进行专业化办案所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使其具备专业素养。三是执法能力,指专业化办案的操作技能,特别是在运用法律和专业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和交往沟通、逻辑推理、协调管理等特殊能力。
(二)权力与责任——专业化检察人才的有效管理
一直以来,专业化检察人才始终被置于检察机关人事管理的体制内,强调分工和层级节制,强调秩序感,合乎设训‘规范,是一种全流程的控制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得到很好的规范和秩序,但是缺乏活力,无法适应以“知本”为特征的专业化检察人才发展的空间要求。因此,必须从人本思想出发,以人为中心,通过对人性、人的需求、动机、情感倾向等一系列与主观能动性相联系的人类理性状况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把专业化检察人才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通过对权力与责任的利,学管理,达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最优状态,借此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在能力,从而产生最大化效益。
专业化检察人才是检察机关在当今知识时代所开发和拥有的知识资本,对其使用和管理既要强调理性规范,又要强调情感的作用,既提倡对权威的服从,又强调民主的制约。因此,对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运转程序进行设计时,要在专业化检察人才·的知识与能力所及范围内,赋予其相应的决定权和裁量权,保障其行为与结论得到尊重和认可。这种权责相对应的管理力‘式,必然会逐步限制和压缩检察机关内部行政领导和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控制范闹,需要各级领导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容才的肚量,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才能克服官僚积习和一己之私,推动专业化办案模式的良性运转。
(三)整合与配置——专业化检察人才的资源利用
目前,检察机关的专业化检察人才‘尚处于资源短缺状况,而且缺乏有限人才的有效组合,因此必须通过优化专业化检察人才的资源配置,来达到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这不仅涉及某一检察机关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涉及不同区域之间检察人才资源的分配、使用问题,甚至需要突破地域界限,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专业化人才资源,提高使用效益。
在某一检察机关内部,可以根据检察人员的基本素质、性格特质、思维特性等综合情况,来确定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对象。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专业化需求,可以打破部门界限,通过专业化人才的全盘调度,弥补单个部门实力的不足。如对公诉工作中涉及的民事行政诉讼问题,可以借助民行检察人员的专业优势,加强沟通与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对于区域间的专业化检察人才的不平衡,则有赖于上一级检察机关的统一调配,这也是检察一体化亟须解决的整合问题。专业化检察人才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鉴于此,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各省级、市级检察院,都建立了所属辖区的专业化人才库,这项基础性工作已初见成效。但遗憾的是,建库的用途多限于培养和调动人员,对于如何根据办案需要进行有效的调用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机制和系统的办法。检察机关实行上级领导下级的体制,这种领导既包括组织领导,也包括业务领导。因此,在检察一体化机制的框架内,对人才库的使用,既需要人才所在单位克服用人中的本位主义,树立大人才观,更需要上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从宏观上统筹调度,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配合,使得专业化人才优势在所辖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
(四)分类与评价——专业化检察人才的激励机制
根据用人中的同素异构原理,对于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联结起来,形成不同的权责结构和协作关系,可以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在现行的检察机关的行政人事管理体制不可变的条件下,就应该在这个体制内设计符合专业化检察人才成长特点的管理方式。在设计时,要力争寻求有效的方法,将具有不同能力的人摆在不同的职位上,实现能力和职位的对应和适应。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系统动力原理,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或其他方面的鼓励和表扬,重点强化激励机制,特别是注意对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动机进行激发,从而提高丁作绩效。
为了避免专业化检察人才流失于“仕途”,首先要制定职位说明,针对检察机关内部每个岗位的不同职能和特点,明确职责内容和任职条件,以利于据此选人用人,提高专业化检察人才遴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实行分类管理,区分行政综合人员和检察业务人员进行职级管理,既可以拓展检察业务人员的发展前景,又可以进一步明确检察官的职业权力、职业地位、职业收入和职业安全,以利于专业化检察人才坚定个人的职业信仰和职业追求。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工资和福利制度进行调整,通过专业技术职务工资的设置,来体现专业化检察人才的价值,逐步建立并完善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利益激励机制。
从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培养进程来看,司法的专业化趋势催生了专业化办案模式,发出了对专业化检察人才的呼唤。但当社会转型期的管理体制与现实环境形成了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的瓶颈之时,我们身处其中,必须对此作出回应:在现阶段,检察机关唯有适应检察职能的发展趋势,以培养专业化、高素质检察人才为目标,推进各项检察改革,从而使法律监督能力得到提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第五篇: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与前景
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与前景
【摘 要】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社工职业化的困境根本源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不完善的职业体系导致人们对社工行业社会认同的偏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将是十分巨大的。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前景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业。它的任务就是为社会诊断,为弱势群体开出药方。它的存在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但从现今的社工职业化趋势看来,中国实现这个目标仍存在着重重阻碍。因此,有必要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及原因进行探究,并预判前景。
一、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
(一)高校招生与培养存在偏差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以来,社工专业化教育在国内发展已经经历了近30年。但是社工专业化教育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方式存在误区。目前我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主要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获取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同时,一些高校本着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而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式流于形式,毕业生的专业化水平大打折扣。其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社会工作本科学位的专业课程的教材大多取自港台以及国外教材,不能适应目前中国的社会现状。
学校不合理的招生方式和?W科教学内容的偏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社工人才。目前我国社工的总体水平呈现学历低、职业能力低的现状,最缺乏的就是专业化的社工。
(二)对社会工作认同度较低
专业认同度指个人对某一专业的整体认可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态度和情感,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普遍较低,成绩优异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绝大多数转入一些热门专业,间接造成了社工人才流失。同时,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后涌入非社工行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社工行业专业性人才稀缺。
职业认同指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目标、职业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除了上文提到的高校社工专业学生流失率高的情况外,已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人员职业认同度很低,大量社工在考虑职业流向时会选择转行。
社会认同指个人认识到他(或她)所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工行业的社会认同度极低,多数人对社工行业不了解,有些人甚至将义工、志愿者与之混为一谈。而在国外,社工被看作与医生、律师并列的专业性职业。
(三)收入与晋升空间小
由于我国社工的收入体系尚不健全,社工平均工资水平仍远低于本地职工平均工资。同样的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却由于行业的不同,造成收入上的差距,给社会工作者内心造成极大不平衡。同时,较低的薪酬也意味着社工的物质基础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两种结果:放弃当前社工工作,转而去取得更高收入的工作;摒弃社工的专业价值与伦理,寻求自我利益。
社工机构可以提供的晋升空间上也十分有限,目前社工机构晋升选拔的条件除了取得社工资格证、工作年限等基本条件以外,选拔还需论资排辈,员工数量较多的机构中竞争非常激烈。不少社会工作者在社工行业看不到未来,逐渐产生退出社工行业的念头。
除此之外,由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对于社工岗位工资的限价、岗位社工购买的局限以及对机构在其他方面如财务、募捐方面的严格限制,使机构丧失了自主权,无法通过扩展机构公益事业创造更多的员工上升空间。
二、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的原因
社工行业一方面在社会上的知悉度低,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待遇低、职业前途未卜,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使在职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也给将要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社工学生带来心理上的障碍。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实现自我职业价值的愿望,收入高发展好的职业成为大众普遍的职业价值观。社会工作社会认同的缺陷建立在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之上,是社会工作所面临的价值观挑战。
就目前看来,我国社会工作职业的现状为人才供给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一方面,专业社工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学校专业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和目前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现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仍面临着较大的人员缺口,社工毕业生大量的流失成为首当其冲的因素。从在职社工的职业状况看,社会工作在职业体系方面以及社会认同方面存在缺陷。职业体系方面的缺陷体现在社工收入和社会保障上。首先,由于政府购买项目对社工收入的限定,社工行业的收入整体偏低,和其他行业收入相比处于低位,一些社会工作者无法很好地满足其自身的生活需求。其次,由于社工机构建立的目的不纯以及政府对社工机构社会保障体制监管力度不够,使得社工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机构为社会工作者缴纳的社会保险低于其他用人单位,使社会工作者无法获得应该享受到的职业保障,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增加。
由此看来,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根本源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不完善的职业体系进一步导致了人们对社工行业社会认同的偏差。社会工作行业引进我国本身就没多久,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行业体系也并不像其他行业那么完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对于这种前途未卜、收入又不高的行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可见,政府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仅把重点放在素质优良上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社会工作职业化进入良性发展,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职业体系,包括从合理的职业报酬、较高的职业声望到完善的分工体系,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三、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前景
自2006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已经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但至今仍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方面由于社工职业正式起步时间晚,社会工作教育19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但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却直到2003年才为国家劳动部所确认。另一方面,由于社工行业缺乏大众宣传力度,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鉴定模糊不清,还有些人把志愿者和义工同社工混淆。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的知悉度低、认同度低,对大众来说完全就是个陌生行业,大众对社工能带来的服务也是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公众没有对社会工作行业建立起社会认同感,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制约社会工作的发展。
任何新事物在进入一个新环境里都是有适应期的。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近百年的专业化发展,才得以形成一套独立的社工职业体系,而社会工作传入我国的时间才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其职业体系都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国家体制以及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和我国的本土文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阶段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属于常态。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经济体制、文化、价值观念冲突所产生的矛盾,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职业化发展,加快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从专业化方面还是职业化方面都充满着诸多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相信在未来政府对社会工作在职业化的发展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也会不断提升,会有更多的社工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行业,也会有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为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彦梅.社会工作者自我职业认同研究[D].郑州大学,社会学,2014.[2]旭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之殇[J].社会科学,2014(10):90-112.[3]刘美丹,滕建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116-117.[4]林诚彦,张兴杰,曾细花.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3(3):133-138.[5]陈海萍.社会工作中的灵性研究[J].社会工作理论探究,2010(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