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许谨谦:会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过去民间曾经有句顺口溜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的确,即使中央已经出台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其中明确提出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然而只要查看一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领导干部似乎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
会议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务实有效的会议是动员和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一些会议流于形式,会议多、会期长、内容虚,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顽疾,开会甚至变成了一件折腾人、人人避而远之的事情。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逢会必到,到会必讲,拿着秘书写好的稿子,洋洋万言却空洞无物,甚至“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把明白的话题搞糊涂了”,以至于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不仅贻误了时机、耽误了工作、耗费了财力,而且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习气、懒政思维,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影响了工作实效,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在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响。
曾经有干部戏言:“端着茶杯开着会,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再一开,一年就过去了。”普通群众笑称:“政府的工作就是天天开会。”无论是干部的切身体验,还是群众的旁观感受,都反映出政府部门“文山会海”的不良作风。领导干部每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同样的工作内容,要开三、四个会议,领导一说抓工作,下面回复的第一句话总是“马上开会落实!”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干部都患上了“开会落实依赖症”。实际上,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个人成果展。开什么会,为什么开会,组织者心中都应该有杆秤。政府部门应从自身建设出发,从群众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切实有效、有价值的会议。精简会议程,减少会议次数,节约会议资源,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坚决查究不正的会议之风,提高领导和与会人员素质,体现务实作为风气,彰显清廉理念。
其实,会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因为会议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比如,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平安建设”,这是浙江省委重大战略之一,但是每年却只开一次会,其余时间则以督查、落实为主,目前浙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6%,连续9年保持较高水平。
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去抓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去抓落实,少一些照本宣科的会议,多一份直面问题的理智;少一些言之无物的讲话,多一份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劲头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用到谋发展上,把本领用到搞工作上,把心思放在了解群众的需求上,把力气花在踏实为群众办事上,把脚步丈量在百姓生活的空间里,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基层所急、群众所盼、发展所需的问题上,而不是开开“主席台上坐一坐、麦克风里说一说”的会议,做一些形式主义的无用功。否则,一味地停滞在“会海”中泡时间、磨“洋工”,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会与我们擦身而过,再美丽的中国梦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作者:许谨谦)
第二篇:管理不在控制,而在释放!
管理不在控制,而在释放!
关于“如何激励员工创造巅峰绩效”这个话题,无论是书店畅销版排名还是微信转发量都位居前茅,可见这个话题被关注的程度和流行程度之高。这段时间想要努力地对“激励”有所突破性思考,然而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德鲁克把“激励”和“沟通”作为管理者至关重要的任务讲解,可是管理书籍中谈到管理沟通,却很少谈激励,为什么德鲁克很少谈激励呢?德鲁克在管理的三大任务中提出:让工作富有成效,让员工具有成就感,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今年研究《组织行为学》,开始琢磨员工、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特别是研究系统管理时,生产力如何提升?工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生产力?对这些话题的琢磨中,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悟。一工作是由人做的工作中的人性将会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当我们站在人、组织、社会不同层面分析,先从人的生理维度提出思考:作为人,在工作中,何时有效?何时无效?如果将人与机器对比,机器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简单、重复的工作,而人最大的特点是重复单一工作会产生疲惫。当人可以自己掌握节奏和速度时,不仅注意力延长,效率也有所提升。
再从人的心理维度提出思考:什么情况会使人痛苦?什么时候给人带来快乐?人在谈到工作给他带来的自豪感时,快乐而充满激情;反之,一个人失业,依靠失业保障生活,但却不幸福,为什么不幸福?尽管有收入,却得不到认同,没有被需要的感觉,渐渐地在痛苦中丧失激情。人是在被需要、被欣赏、被认同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释放出内在的激情和快乐。从社会维度而言,工作带来社会身份、地位,从而获得身份认同也是一个因素。我们经常问:“您在哪里工作?”对方回答中,自豪的说出工作单位、工作职责,尽管收入不高,却非常有自豪感、成就感。从社群维度探讨,人需要归属感,在工作中获得友谊,与同事一起探讨、交流、学习,一起工作的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很多人喜欢工作,其实是喜欢工作的过程。当然,工作中产生权力,决定将工作重点放在哪里,决定放弃什么,开发什么,通过权力而获得某种满足感。还有经济维度,工作带来收入,这份收入,对于企业而言是支出,然而对于伙伴而言却是尊严、面子、生活保障。通过人与工作的系统思考,期望提醒企业家注意,若想激励员工,要从工作给员工带来的价值系统的思考,才知道真正的激励因素何在。激励是重要的工作,具有挑战的工作,没有学习和掌握有效的方法,可能费力不讨好,甚至会出现反作用。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你过去的工作中,什么时候、什么阶段你的状态最好?举三个例子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满怀激情?”提出问题,不断检验时总结一个规律——当我们回忆起满怀激情、创意不断的时候,通常会提到工作意义、赏识、提升、成长的可能性、责任、成就感等激励因素,却很少谈及工资、福利、地位、安全、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导致员工满意的全部因素中,有81%是激励因素,19%是保健因素;导致员工不满的全部因素中,有69%是保健因素,31%是激励因素。这个发现,让我们理解,德鲁克之所以“不谈”激励,因为他早已明白,让员工工作有效,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就是最大的激励。回忆工作中何时让我有成就感?当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具有挑战性时;当有明确的权力和责任,知道能做什么决策时;当自我引导的同时,有上级的指导和反馈时;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当被他人需要时,都会获得成就感。慢慢领悟,如果员工无法发挥优势,无法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就无法获得成就感。我终于理解:成就感不能给予,只能获取。让员工有成就感,企业家需要认真做一系列管理动作,员工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感悟到行动,如何实践? 慎重安排员工工作,让员工优势充分发挥。有系统而慎重的持续安排员工到适当的职位上,从来都是激发员工干劲的先决条件。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特点、能力、特长,并让这些特质和分配的工作形成最佳匹配,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工作成果。员工也容易从高效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满足感、成就感、并得到锻炼,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我们常说:“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会眉飞色舞。”只有员工认为“组织需要我,我很重要”,他们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成就感。带领团队的首要任务是让员工的优势充分发挥。如果转换成具体的工作:让员工适材适所,安排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如果发挥不出优势,让员工留在原岗位,是对员工最大的伤害。
二帮助员工排除工作障碍,提供支持与辅导 管理现实中,员工经常被干扰,使得注意力、工作重心无法集中在关键活动上,特别是知识工作者。企业家作为上司,要想方设法帮助员工排除障碍,让他们集中精力在关键活动上是我们的责任,并及时反馈信息,让员工看见成果,而非自己邀功。过去学习激励时不理解,以为“员工有效是他的事情,反正我不管,我只要结果,干得不好是他的事情。”后来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才发现干扰员工工作无效的很可能就是上司。我们经常让员工忙;让他到处救火;引导员工“简单、听话、照着做”;激励他们“我是企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专门设计一个岗位服从上级临时性安排的工作,反而对员工绩效标准没有认真界定。以上这些现象是让员工无效的常见现象。帮助员工分析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完成关键活动,产生工作成果是企业家非常重要的任务,我经常分享一个观念:最打击士气的莫过于上司忙得像无头苍蝇,却让员工闲得没事干。认真地与下属讨论工作: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的关键活动是什么?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里?学会询问下属:“在您的工作中,有哪些障碍是妨碍你完成任务的?在您的工作中,希望我怎样协助您?”这是对下属最好的激励。三让员工了解情况
工作中员工何时最没有感觉?状态最不好?蒙着眼睛干活,不知道为什么做,做出什么成果,将会导致员工没有成就感。因此,激励员工时及时反馈信息,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对公司、对团队的成功具有哪些意义,帮助员工看见成果,他们将受到鼓舞和激励。然而有些人可能问:“实战中,到底应该让员工了解哪些信息?难道所有的信息都要公开吗?”不是所有信息都要公开,信息与任务匹配,凡是涉及战略、方向、绩效、部门变化及投入产出比、政策调整等影响工作有效性的信息他们需要了解。尤其是有关绩效方面的信息,要开诚布公地让员工了解情况,工作到底做得好还是不好,做到客观分析。四提供参与机会,培养员工拥有企业家视野
让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会有创造性,才会释放其想象力运用到工作中,而不是简单、听话、照着做。如何去做?培养员工的企业家精神:让他们看得到企业的现状,理解为什么做,企业如何创造客户,他们的工作意义何在,从而拔高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够站在企业家角度看企业,看自己的任务,认为自己的绩效将影响企业的兴衰存亡,他们才会承担起达到最高绩效的责任。只有帮助他们站在企业家的角度理解工作的意义,才能释放他们的能量和创造力。真正的成绩感、自豪感来源于积极、负责任地参与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没有参与感,就没有成就感。检验标准,可以自我检测:“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制定还是下达?我们的计划是共同协商还是下达命令?我们的战略员工是否参与?”反思工作中,是直接下达命令居多还是耐心倾听对方的想法并与对方的想法为主居多? 曾有人问:“让员工参与听起来似乎很简单,然而工作中为什么那么难做到?”猜测有几种情况:上司是个急性子,做事容易着急,缺乏耐心,很难真正的与对方有效沟通,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上司信不过员工,认为他们不懂,站得高度不够,谈不出真知灼见;还有种情况,通过学习知道了,开始改变固有思维,然而知道不等于做到,实战中忘记了。种种原因,长此以往,员工产生挫败感,不愿动脑思考,丧失工作的激情。针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鼓励员工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工作中可以提出问题:“我想了解下你对下阶段工作的计划?”鼓励对方说出计划,并与他一起协商工作计划,根据公司的总体目标提出建议,而非强硬的下达命令。五让知识员工有成就感的方法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员工这个群体越来越多,知识员工的成就感来源与传统体力员工各不相同。特别提醒企业家注意,现实中企业内部传统员工和知识员工并存,两种员工需求不同,如果没有有效区别,激励的效果和方法恐怕无效。知识员工看重什么? 信任和欣赏:知识员工通常看重欣赏、信任,知识员工因信任和欣赏而释放创造力。知识员工和传统员工最大的差别——优势不明显。他们渴望伯乐、渴望被发现、渴望知音,面对知识员工,一定学会发挥其优势,成为他的伯乐。鼓励自我发展:知识员工很有自主性,不喜欢被掌控、被规划,因此,鼓励知识员工自我发展。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由企业一肩扛下发展员工的责任,真正要承担这个责任的是个人。机会与挑战:知识员工看重成长,对未来有主动的思考,有自己的观念和规划,更加注重机会和挑战,因为他们知道在机会和挑战中成长才更快。适材适所:用人所长,因岗设人,在他擅长的领域要求他精益求精。分权与责任:明确职责,分权管理,要求承担责任。六创造一个富有创意的工作氛围
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绩效管理:鼓励员工勇于面对绩效,评价是为了改进,不是为了处罚,绩效辅导大于绩效评估。
2、鼓励尝试,挑战现状:与员工一起探讨“我们能否做得更好?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3、承认错误:容许错误,鼓励承担责任改正错误,“假如重新来过,我会用什么不同的方法吗?”
4、着眼于机会:留意变化和变化的趋势,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带着无知去管理”,因为“无知”才能拥抱变化。
5、创建学习型团队:共同学习,自我超越。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释放。真正好的管理是释放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善意,“凡是没有明确规定不准做的你都可以尝试!”这种信任的力量,往往能够激发人内在的责任感。激励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绝不是简单的“你很棒”就够了。
第三篇:王崧舟: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漫议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使命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
近日,翻读日本学者加藤喜一新书《中国的逻辑》,其中有两段文字赫然映入眼帘,令我这个身为语文教师的中国人不胜感慨:
‚名字与语言是自我认同的核心。倘若‘00后’的小朋友已经有了英文名字,并用它经营自己就有些危险了,必须加以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逐渐失去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思维观念。‛
‚中文是文化底蕴很深厚的语言,外国人不好接触,只懂语言远远不足,必须了解背后的文化,这叫做‘学语文’。‛
很遗憾,对中文和母语教育有着如此冷静而深刻见地的中国人,实在不多,其中也包括语文教师。
大家知道,1949年之前,“语文”称作“国语”和“国文”。从“国文”到“语文”,一字之差究竟意味着什么?“国文”者,堂堂一国之文也!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王丽在《语文丢失了什么》一文中说得掷地有声:“国文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它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开启蒙童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
“国文”之文,不外“白话文”和“文言文”这两类。那么,从文化之根的角度审视,谁更有实力、更有资格担当这一使命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文言是中华民族经典思想、经典文化最优雅最适切的寓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四千九百年横亘在文言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文言才是中国人的文明之根、精神之根、文化之根。
据我所知,“小古文”这一称谓是由李振村先生支持的新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率先提出的,它特指那些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小古文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始自2005年,迄今已历时8年余。从课程定位到教材编选,从课堂实践到教学评价,小古文课程在朱文君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一路跋涉、成效显著。
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正如经典素读的创始人陈琴老师对小古文教学所作的点评那样:“这个教学的尝试意义非同一般。她让我们看到了母语教学其实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愉悦地接近我们的源头文化,可以让一些经典的文本如此悄然而亲切地贴近孩子的 1 心。不刻意,不矫情,文言带着故事带着节奏带着韵味走进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孩子们个个竟是如此的情趣盎然!”
是的,充满愉悦地贴近源头文化,为中国灵魂播下千年文明的种子,这是我推崇小古文课程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兴趣”的。谁都清楚,当代语境下,文言太难,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因为难,学生没有兴趣。其实,这是一个重大误区。学生的兴趣并非教育的起点,恰恰相反,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兴趣才应该作为教育的起点。小古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学文言的兴趣是完全可以被激发、被点燃,并逐渐浓烈而持续起来的。
我们不妨引入小古文教学的一个片段来看一看:
师: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个字特别多?
生:之。
师:圈一圈,到底有多少个‚之‛?
(生圈出八个‚之‛。课件中‚之‛以红字突出,印证学生的答案)
师:同是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师范读,强调‚之‛字,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师:听出来了?
生:老师读得很有趣,像古人在说书。
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师:哪个读得最长?
生:‚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
师:好,借用音乐的节拍来比方。如果这个‚之‛是两拍,哪么,有读一拍的‚之‛吗?有读半拍的‚之‛吗?
生:‚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师:猜一猜,罕见之物中的‚之‛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
师:对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短促。一起跟老师读。(师带读:猿升之技、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师:有读一拍的‚之‛吗? 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它、葡萄。
师:对啊。‚之‛在文言文里经常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那‚垂涎久之‛的‚之‛为什么读得最长呢?
生:垂涎了很长时间了。生:口水流得很长了。
师:有意思,你能绘声绘色地读一读吗? 生:垂涎久之——
师:听出来了,狐狸的口水流到胸脯上了。有流得更长的吗?(生又读,故意拉了很长的声音,生笑。)
师:长是长了,可平平的,不太好听,我来创新一下。
(师吟‚垂涎久之‛,把‚之‛读得一波三折。生大笑。师打趣说,这就叫‚垂涎三尺‛)以上是朱文君老师执教《狐与葡萄》的一个精彩环节。试想,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文言学习氛围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还用得着争辩兴趣不兴趣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对文言不感兴趣,我看都难!
当然,对文言的兴趣,不同于对动漫的兴趣、对游戏的兴趣,它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兴趣。而越是高雅的兴趣,往往越远离日常生活,越需要文化的支撑和传统的浸润。西方人让他们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阅读《圣经》,那么,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就一定要以不感兴趣为理由,让他们忘记《诗经》、忘记《论语》、忘记老庄、忘记禅呢?如果一个民族普遍缺乏高雅的文化兴趣,其精神的创造力必将日渐萎缩。小古文课程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兴趣、唤醒民族意识的责任,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千秋。
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有关“价值”的。学文言有价值吗?讲得再直白一些,学文言有用吗?如果纯以应试为衡量标准,也许,学文言确乎是无用的。以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长达六年的语文课程,不过编排了区区4篇文言。其中五下一篇《杨氏之子》、六上一篇《伯牙绝弦》、六下两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就这么点芝麻量的文言,无论怎么考,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几无影响。
其实,这还只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无用观。更有甚者,认为传统的人文经典对于当代中国已经完全过时、毫无用处,相反,只会阻碍学生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理性的中国人。果真 如此吗?去年八月,龙应台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作了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讲。她说道:“台湾所有的小学,你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进入教室,简朴的教室里面,墙壁上也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万的格言里找出那个最基本的价值基座,大概就是这四个字。”她又说道:“2006年,上百万的‘红衫军’包围总统府要求陈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飘着大气球,一个一个气球上面分别写着大字:礼义廉耻。我到广场上去,抬头乍看这四个字,感觉好像是全台湾的人到这广场上来开小学同学会了。看着那四个字,每个人心领神会,心中清晰知道,这个社会在乎的是什么。”
坚信“‘家’‘国’支点在文化”的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饶有兴趣、耐人寻味的话:“中国有很多传统美德,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换一个‘己所欲,施于人’行不行?你爱吃辣椒,不能让别人也吃辣椒。对待朋友应该是这样,对待家人也应该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所以,经典的东西很有价值,是经得起推敲的。”
其实,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特别强调:“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要知道,这些观点的提出,距反传统最为激进的“五四”运动尚不过二十来年。
那么,当代中国呢?当代中国的教育呢?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呢?
小古文课程的当代价值,即在于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经典教育给予了自觉的反思和高远的定位。正如朱文君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没有文言,汉语的世界就像天空没有星光,就像花朵没有芳香。没有文言,汉语的大地就没有了母亲河。没有文言,我们的孩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是的,只有从内心深处把阅读经典上升到灵魂解放的高度,经典教育的实施才可能从过去以字词掌握与文白对译为主的文言教学老路上跳出来,进入文化、思想和历史的大视野,孕育出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生长力量。
小古文课程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方法”的,这也是一线语文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其实,具体方法还是枝节问题,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才是根本问题。文言学习的方法论,说到底就是“以熟为本”还是“以知为本”的问题。学文言,传统的方法是多读,熟读成诵、以熟求通。西学东渐之后,有人就开始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死记硬背;二是低效费时。于是,就有不少人设想多快好省的方法,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以知为本”的方法。所谓“知”,就是了解文言的词汇和句法的规律,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后,就能以知为纲、统摄全目、理路贯通、一通百通。这个方法省时高效否?张中行 先生在其《文言和白话》一书中,有过公允之论。他指出:“这想得很好,如果真能行之有效,那就更好。但是这条路像是并不平坦。”其实,说“并不平坦”还算客气,相比于“以熟为本”,这条路才是低效费时的。这是因为,第一,所谓规律,总是烦琐枯燥的,要学生弄懂记牢,本身就是吃力不讨好的;第二,所谓规律,总是抽象概括的,而学生面对的文言却是具体形象的,以概括绳具体,常常令他们茫然无措。对此,张中行先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因为只记了术语,而没有熟悉文言的表达习惯;而某词某句在某处表达什么意义,是由表达习惯决定的。”“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就不能不通晓习惯。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唐德刚先生在回忆自己早年语文学习经历时,发过这样一通感慨:“学龄儿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实在是他们本能上记忆力最强的时期,真是所谓出口成诵。要让一个受教育的青年接受一点中西文学和文化遗产,这个时候实在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读,这时如果能熟读一点古典文学名著,实在是很容易的事——至少一大部分儿童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他们一生将来受用不尽的训练。这个黄金时代一过去,便再也学不好了。”
有人问小古文怎么教,朱文君老师答得很是平实:不管怎么教,都离不开读。当然,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让儿童喜闻乐见。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教《杨氏之子》可以想象情境,来个“演读”。《狐与葡萄》节奏鲜明,就和学生一起打着节拍读。《为学》中讲了贫富两个和尚的故事,就引导学生读出讲故事的感觉来。《一人性缓》,利用小学生对故事结局的好奇,采取“猜读”的方法。对那些韵味悠长的文言散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总之一句话,腾出时间、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熟读成诵。
以熟为本,旨在积累。其实,旧时私塾那种以读为本、以熟求通的做法,终极目的皆为积累。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经典、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厚积薄发之功,正所谓“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才是真正高效的语文之道。
学生所积累的,难道仅是文言词汇和语言吗?当然不是,因为读、因为诵、因为熟、因为化,随同文言形式一起生长为学生精神血肉的,更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那便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
神州之“神”,神在“文化”。晚清诗人王湘绮有诗云:“不信神州尚有神。”陈寅恪接诗云:“谁问神州尚有神?”我不揣浅陋,歪对一句:“喜看神州尚有神!”
第四篇: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的成功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丛书出版五周年庆典日前在京举行。曹文轩对儿童文学作品里的幽默进行了全新解读,“儿童文学中的幽默非常必要,但笑并不是衡量幽默唯一的标准。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成功并不是现在,而是在将来,当一个孩子长大后承认对你的作品有感恩思想,那时你才有权利说是世界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的儿子皮卡”系列是曹文轩首部少年成长系列小说,目前已出版了十册,累计销售140多万册。该系列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了小男孩皮卡的成长故事。曹文轩从“故事”和“幽默”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他说:“我写皮卡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编故事,皮卡是由一个一个故事编成的,书中每一章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短篇,然后把这些短篇放在一起就是皮卡的成长史。我写小说也好,写童话书也好,一直以为故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听到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仪式上讲话的时候,我非常高兴,他讲的文学观念和我的思路非常接近。”
谈到“幽默”这个问题时,曹文轩说,儿童文学中的幽默非常必要,因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在长时间内一直缺乏这种品质,但笑并不是衡量幽默唯一的标准,“幽默就是搞笑?就是贫嘴?就是这样轻飘飘地乐吗?我心里有一点疑惑,最后还是忍不住写了皮卡,我很想对人们说,幽默不是那样,幽默是这样。”
曹文轩说自己理解的幽默是这样的:首先,幽默是可以变成另外的语言,还是幽默,而不是那种不可翻译,一翻译就见光死的那种;另外,哄孩子有些时候很容易,但你要想到我的作品在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还会觉得幽默吗?“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成功并不是现在,而是在将来,当一个孩子长大后承认对你的作品有感恩思想,你在那时候才有权利说是世界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他说。
最后,曹文轩指出,幽默不完全是一个喜剧范畴的概念,它很可能是悲剧性范畴的概念。“幽默并不是与严肃对立,它在一些地方,是在悲剧的范围里看到的。如果皮卡只有幽默并不精彩。”
第五篇:平庸与卓越的差别不在天赋而在坚持
平庸与卓越的差别不在天赋而在坚持
2015年1月27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表主题为《选择与坚持》的讲话,非常精彩,值得细细阅读。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奋力拼搏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辛勤培育你们的家人和一路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这个场合,给大家讲点什么。大家知道,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
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
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的内容与去年全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很吻合,我就买了下来,在回北京的路上很快读完了。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
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同学们,你们离开学校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
希望大家迈好这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体会。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
《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
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
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
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黎明时刻,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拥抱第一缕曙光的人,自然非“盖茨”们莫属。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
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能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体会。
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
《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
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
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
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黎明时刻,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拥抱第一缕曙光的人,自然非“盖茨”们莫属。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
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能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体会。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
去(2014年)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因为苹果公司有太多伟大的、令人兴奋的想法。
他又被问到,是不是要从好的想法中选择最好的想法,去掉次好的想法?令人惊讶的是,库克说,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苹果公司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
同学们,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你们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
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更加优秀。
同学们,刚才我讲的是自己从很多人、很多事中得到的三点感悟。当然,即使大家做到了这三点,也未必一定能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刚才童之磊校友就讲到他从2000年创业至今,所经历的多次挫折和失败。
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就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
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