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
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
——美国和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摘要]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务员进行考察和评价,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依据的制度。美国和日本都是较早实行该制度的国家,并且公务员制度日趋完善。本文着重探求中国和美国,日本国家在考核制度方面各自的特点,分析比较三者之间的优缺点,从中发现中国现在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不足之处,结合美日两国的经验,提出意见,以求完善中公务员考核制度。
[关键词] 公务员考核 标准 方法 程序 内容
1、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相关概念
公务员考核制度在整个公务员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施其他各项制度的依据与基础,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公务员考核是指公务员管理部门依照管理权限,依据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务员进行考察和评价,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依据的制度。公务员的考核制度是公务员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它有利于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2、中国及美国,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历程 2.1、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在借鉴古代和国外的经验基础上,根据现代政府机关工作的特点而建立的。中国对于官吏的考核古来有之,明君贤臣是古代治国安邦之本,贤臣缘于治吏有道,而“治吏之重在于考课”,考课即当今的考核,可见古代在官员治理中对于考核的重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了“干部考核”制度,可以说是现代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原型。直到1993年我国建立了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核有了制度上的保证。此后,我国不断推出各项意见和暂行规定为公务员的考核进行完善。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起生效实施,该法对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原则、考核内容、考核的基本方法、考核的程序和考核结果的评定及使用进行系统的阐述,从此以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有了法律的依据,这也标志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建立。
2.2、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历程
美国历史虽然还有短短两百年,但它却是最早建立起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国家之一。在以政治中立和职位分类为特征的公务员制度中,其公务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是最早实行公务员功绩考核制的国家之一。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了由众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律》,即《彭德尔顿法》,由此确立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制”的录用制度。1887年,美国修改该法,实行考绩制度。然而,由于统一的考绩制度比较繁琐,大多数条目与被考绩本人承担的工作、职务关系不大,加之考核的结果又易流于形式和主观化,难以体现客观性,被考核人员对此意见很大。1950年美国政府废除了统一考绩制度,实行工作考绩制度,并颁布了《工作考绩法》。
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做出调整修改,历尽坎坷。其间几起几落,由“录用晋升考核制”发展到“工作效率考核制”,由“统一考绩制”发展到“工作考绩制”。但从发展的内容来看,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始终注意保持原有制度的精华。例如: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都是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精华。
2.3、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发展历程
日本和我国同属亚洲国家, 两国在历史、文化、习俗等行政生态环境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作为亚洲先进国家, 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较早, 并且较为完备, 对于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改进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47年《国家公务员法》的颁布,与中国和美国不同,日本还有 《地方公务员法》,也就是说日本的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公务员考核在日本称勤务评定,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72 条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其所属公务员的工作进行定期限评定, 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1952年,日本人事院根据公务员法制定了《勤务评定规则》,其中详细规定了考核的内容和过程。
3、中国和美国,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比较 3.1、考核标准 3.1.1、考核标准比较
中国对公务员的考核包括德、勤、能、绩、廉,重点考核工作绩效。我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考核等次确定为基本标准。并且规定“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以内,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为部门进行公务员考核提供指导标准,合理确定考核结果的比例结构。”
美国于1950年12月,国会通过《工作考绩法》,将考级结果分为三等:优等、满意、不满意。美国是典型的采用工作标准考绩制的国家,通过职位分析,规定每个职位必须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时限、方法等,然后针对不同的职位 2 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例如:针对工作程序与方法较为固定,工作成果数量易于计算,工作时间易于估计的职位,一般从工作数量订立工作标准,对于完成工作有时限要求的职位,则采用工作时限标准,对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定处理工作时,在姿态、仪态、精神、言辞等方面达到的要求。
日本将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评为A等即为工作成绩卓越者,可以越级增加工资,一般不超过被评人数的10%;评为B、c、D等即为优秀、良好和及格,可增加一级工资;评为E等即为工作成绩低劣,不得晋升工资。
3.1.2、考核标准的分析
公务员考核标准是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的具体参照条件。中国公务员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职位种类繁多,职位层级复杂,而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规定的“德、能、勤、绩、廉”五标准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考核标准笼统,细节化程度不够。一般来说,考核制度应以职位分类为基础,不同部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应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具体地反映公务员在工作中的各方面表现。这一点上,美国可以作为范例,美国按照各项工作的特点,具体制定相关的规则。反观中国考核标准也只是定性地做了些说明,没有明确的判断尺度,缺乏对具体人员岗位的针对性。
另外,中国的考核标准还停留在定性的阶段,缺乏有效定量的判断标准。使得对公务员的考核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影响,造成考核结果缺乏可信度。标准的等级较少,且安排的不合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没有拉开评定的差距。有的单位和领导会本着“平衡兼顾”的原则,怕因为考核结果的不同制造出职工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和单位的安定团结,就采取轮流坐庄“排排坐”的办法,最后这种错误的考核想法和做法必然导致职工轮流坐庄当优秀。而对评选”不称职“人员则避重就清,迁就照顾,能不评就不评。这势必不能达到考核的激励目的。在这一方面可以适当参照日本,不同的等级与工资相挂钩,并且每个等级规定人数。
3.2考核方法 3.2.1考核方法比较
我国实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和“三结合”的方法,即:领导考核和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分类管理是指在考核方式上,对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强调由主管领导提出考核的建议,贯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对领导的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方法采用的是事实记录法。每天公务员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内容和
工作数量要进行详细记录,并作为周年考绩依据。主管要为其下属的公务员建立考核手册,记录下属的平时表现,是否有缺勤、迟到,是否遵守日常办公规则等,而且每三个月作一次考核检查,并评出等次。事实记录法的长处是被考核人准确掌握自己的优缺点和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主管领导实现管人与管事,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下属真正对主管领导负责。不足的是主管领导素质对考核质量影响较大,从宽则趋于浮滥,从严又会影响上下级关系和谐。
日本公务员的考核方法相对我国来说比较丰富,日本的公务员可以进行自我考核、自我申报,同时实行领导考核法.日本最主要的考评方法有:(1)绩效标准考评法。根据不同职务职位的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与要求,以“成绩考核基准书”的形式对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从2005年起日本增加了的考核方法:(2)评定尺度法。这一考评方法是日本公务员考核中最常用的方法;(3)浦洛士考绩法。此是日本学习借鉴美国的一个重要考核方法。该方法较具体、简单,易于操作。此外还有目标管理法与360度绩效考核法。
3.2.2考核方法分析
中国我国实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和“三结合”的方法。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与原则脱离,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脱离。总是徘徊的在极端的两侧,大多数时候都是领导说了算,也有时候,将全部权利交给群众,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没有预期的效果,流于形式。
二、在实际考核中,经常是以测评为主,忽视定量考核。这就会造成考核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造成现行的考核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同时,中国的考核方法弱化了平时的考绩,由于没有平时考核的约束,有些公务员同常工作不及时处理、不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办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程序不规范等社会现象的产生。美国公务员考核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非常重视对公务员的平时考核,并作为考核依据。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考核方法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主义。
日本的考核方法灵活多样,选择性比较大。反观我国,虽然也有几种不同的考核方法,但是考核方法过于陈旧单一,主观色彩比较浓重,实施中的考核方法作用几近相同,起不到科学考评的作用,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日本的经验采用,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引入与时俱进的科学、高效的考核方法,从而减少主观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帮助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考核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3考核内容 3.3.1考核内容比较
中国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主要指思想表现、政治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能”主要指主要是指学术水平和业务、技能、管理能力,考核公务员的基本能力;“勤”主要指勤奋精神、积极工作性和工作态度,考核公务员在工作上是否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在 4 业务上是否勤学精进、勇于创新;“绩”主要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考核公务员实际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所达到的工作效率以及成绩等;“廉”主要指考核公务员有无利用职务和职权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等。在这五点中,最看重对工作绩效的考核,只有不断总结工作的成绩和失误,才能不断进步。
美国《美国联邦公务员法》规定绩效项目可区分为“关键因素”、“非关键因素”以及“附加绩效因素”三大类。“关键因素”是指决定该职位工作成效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职位分析,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适应能力等属于行为结果有效性的因素为主要考核内容,细分量化为16项指标。考核标准强调弹性分权原则,因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期望的不同,可制定不同的标准;“非关键因素”是指除关键因素以外的一些其他因素,其分数也要纳入公务员年终考核总分计算,但某一项非关键因素不合格,并不会使其年终考核被评定为不合格;“附加绩效因素”可以衡量个别公务员、团队及组织绩效,但不纳入公务员年终总分计算,也不会影响年终考核等次。
日本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分定期考核和特别考核两种。定期考核指的是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的考核, 一般在6月进行。特别考核指的是对处于试用期内的公务员进行的考核。这一考核的结果将决定其是否能够转正。日本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1)工作业绩。具体包括:1)工作状态;2)工作速度;3)工作态度;4)对部下的统率情况。(2)工作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水平、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等。(3)工作适应状况。工作适应状况是考核公务员是否适应目前的工作,以及哪类工作更适合其发挥作用。(4)性格。性格主要是考察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同时考核性格方面时还会根据具体职务及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3.3.2考核内容分析
中国及美国,日本尽管在考核的内容上有所差别,但是三者的相同点在于大家都将工作绩效放在首位。中国的考核内容太过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如:道德水平高低如何评判,业务素质衡量指标是什么,模糊的判断标准使得考核的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考核结果有失客观公正。
另外,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的单位、不同的职务、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这应该有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重点。各个公务员考核标准和内容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本身的工作为依据进行制定。但实际上很多机构都没有工作说明书,没有进行过工作分析,在这种情况性,某一特定职位所需的职责和权利没有完全理清,这就使指标提取的科学性上打了折扣,随意性增大,效度得不到保证。
美国的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企业管理色彩,在设定具体明确考核指标的同时,还提出一些具有创新和实际衡量意义的评价指标,如 5 判断力、首创精神、放权、人员配置等,使美国的公务员绩效评估颇具特色。此外,日本细致量化了考核内容,从而使考核人员易于操作与执行,并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有效。3.4考核主体
3.4.1考核主体比较
中国考核过程先由个人进行总结,然后由群众民主测评,主管领导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考核委员确定考核等次。因此,我国公务员考核主体较多,是多重考核主体。最大特点是让更多的考核主体评价被考核人。
美国考核制度实行的是首长考核制,考核主体明确,考核主体只有1个,即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对下属进行考评,上级主管复评,考绩委员会进行审议。主管领导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为正确反映下属实绩提供了客观依据。
日本的公务员考核主体包括:考核者、调整者和确认者。考核者是从被考核者的主管领导中选出,一般是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担任,同时规定考核者的数量要在两名或者两名以上,从而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调整者为考核者的上一级领导者,考核结果要送其审查,同意后签名。确认者为任命权者或其委托的实施权者,主要是负责评定结果的最后确认工作,一般由机关首长担任。
3.4.2考核主体分析
中国表面上实行的是多重主体考核制度。与上文中考核方法相对应,中国采取的是“三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包含上级领导和群众意见相结合。但是在实际上,群众的意见往往是缺失的。因此,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的主体虽说“多重”,却也单一。一般都是上级领导评价,成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的做法也并不普遍,尽管也不排除有民意测评的环节,但总是以走过场,流于形式为结果,最有发言权的人的评判声音并未被倾听。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务员产生“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错误思想。
中国和美国,日本都将上级主管的考核看做是主要考核主体。美国实行就是首长考核制,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相似,有利也有弊。由于考核主体单一,一方面,主管对下属较为了解,可以准确快速地作出评价,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会因主管领导处于遏制下属发展,保住自身权位等目的,出现不公平评价的误差或者由于其信息面较窄,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评价方面,比中美更为完备的是,日本设有调整者和确认者。这里的调整者的作用和美国受理复议的上级领导差不多,主要是接受公务员的复议申诉。并且考核者,调整者和确认者有着明确的上下层的等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考核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避免了“人情”考核。
3.5考核程序 3.5.1考核程序比较
中国的考核程序是(1)先由公务员个人总结;(2)主管领导人根据平时考核记录和个人总结, 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写出评语, 提出考核等次的意见;(3)考核委员会对主管领导人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4)部门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5)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31 被考核的公务员如有异议, 可申请复议或提起申述
美国公务员考核程序如下:
首先由人事部门拟订考察报告表,然后将考察报告表下发至公务员的直接主管,由直接主管负责对下属公务员进行初评,初评结束后,再由上一级主管复评,在复评前,上级主管通常要与被考绩人面谈,双方就工作本身、工作改进及如何履行职责等方面的问题交换意见,取得共识,最后,上级主管才在考察报告表上注明对考核结果的复评意见。无论被评估者所在部门采取哪种考核标准,管理者做出的评估结论,都要先同被考核者本人见面,然后再报管理者的上级。
日本考核程序:1 记录平时成绩: 将公务员服务的成绩作分析与记录, 而后选定考绩方法, 并依此作综合的考核;2制定考核的标准;3执行初核: 由考核机关首长指定受考人的单位主管执行;4执行复核: 由考核的机关首长指定受考人的上一单位主管执行;5再复核: 考核机关首长认为考核的结果有不均时, 可指定复核者的上级机关主管实行再复核, 以便对考核的结果作适当的调整;6核定: 考核机关首长认为初核、复核或再复核结果适当时, 即可
给予核定并于奖惩, 如认为复核或再复核不当时, 得交回再议;7制作考核记录书并保管: 经上述程序办理考核后, 应制作绩效考核记录书。并由各机关自行保管, 不需函报总理府
或人事院, 亦不需通知各受考者。3.5.2考核程序分析
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出美国和日本在考核程序上的特点。美国注重沟通交流。美国公务员考核始终把考核过程的沟通、考核信息的交流作为常规和必要手段,在将考核结果交于上级前都要先于被考核人进行沟通交流。鉴于美国实行的是首长考核制,其中有一弊端就是主管为了打压下属而在评定过程中不诚实。就考核程序来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日本在考核程序上充分体现了客观公正以及谨慎的特点,再三的复核保证了评定的客观性,与考核主体相对应,考核,调整,确认三大过程充分保障了被考核者的权益。
而中国的考核过程看上去是接纳了各方的观点,体现了其公正性课客观性。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被考核人是一个被动的客体接受主体的单向评价,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个人与主管的沟通交流。这样评估很难做到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易于流于形式。
3.6考核结果的应用
3.6.1考核结果的应用比较
我国《公务员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考核结果的使用是要切实维护公务员考核的权威性,将公务员考核结果作为正确评价公务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尺度
美:美国年度考核结果运用主要有6方面:作为裁减人员、正式任用、重新指派工作、降职免职、培训、工资晋升及发放奖金的依据。
日:日本公务员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列 A或 B 等 ,且与职务有关的性格、能力及适应力均为优良者 ,准予特别晋级 ,缩短晋级时间三个月到六个月(原来需要一年),或一次予以晋升两级;考核列 C等者 ,依列晋级(即一年晋一级);考核列 D等者 ,在工作上应予以指导、矫正、或训练、或调整工作指派、或另调工作单位 ,以增进服务效率 ,或依 《公务员法》 , “服务成绩不良者 ,根据人事院规则的规定予以降职或免职” 的规定处理。
3.6.2考核结果应用分析
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一大目的就是对公务员产生激励作用,更好完善自己。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联邦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在挂钩内容、挂钩形式和挂钩幅度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联邦政府部门普遍与加薪挂钩,并不直接与晋职挂钩,只是可以作为职位升迁的依据,在职位有空缺时,优先加以考虑。地方政府则直接与晋升加薪挂钩。美国在考核标准,方法,内容的设定已经较为完善,因此它的考核结果不仅能都测评公务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指导激励以后的公务员工作。
日本的考核结果主要运用于晋升方面,细化的考核标准让考核程序有据可依,使得考核结果准确可信。但是,日本存在“重奖励,轻惩罚”的现象。
中国将年度考核结果用于四个方面:作为升降职务、晋升工资或发放奖金、培训、辞职的依据。实际运用中,年度考核结果与个人的进退和工资增减相脱离。甚至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奇怪现象,严重挫伤了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功能也不能发挥其作用,使得考核制度走向了形式化。
4美国,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4.1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现状
和中国相比而言,美国和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建立较早且发展日趋完善,在一些方面能给中国一些启示。中国在近几十年间,也在不断完善公务员法,但是表面上形成的一系列相对完备的方案,在真正实行起来却出现了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十八大之后,各路贪官在政府的重拳出击之下现出原形,最近各种言论甚嚣尘上,28岁美女当上副县长,十二岁的孩子就有了编制和工龄等,人们不禁要质疑,公务员录用与晋升已经如此随意了吗?且不说这些年轻人是如何顺利通过 8 公务员的录用走上岗位的,若是严格按照公务员考核制度,这样的一批特殊人群也会早被辞退,然而事实是,人们在媒体曝光后才被这样的“神速”震惊。一方面,中国公务员的录用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地方上以权谋私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也佐证了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中国的职务职级分类复杂,自上而下实行考核制度有一定的难度,没有独立的绩效考核委员会,考核责任牵扯不清,加之中国轻视平时工作绩效的考核,使得有不良意图的人有机可趁。
4.2美日给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带来的启示
为了弥补中国在公务员考核方面的不足,我们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1)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确立必须以法律为保障,辅之以行政的积极跟进。虽然在1994年,人事部颁布实施了《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但是,各地方部门在对公务员的考核过程中,却没有依据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细化《规定》,导致考核无根无据、流于形式、缺乏说服力,考核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因而,要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必须加强立法,制定各项与考核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各部门在考核过程中必须依法严格考核,强化考核监督,避免考核走过场,真正发挥好考核在公务员管理中的作用。
(2)公务员考核标准必须客观公正,必须触及实质工作。中国在考核时注重的是“绩”,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这其中,除了数量便于掌握之外,其他因素都难以作出评定。另外,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职业特点的公务员,其工作性质也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要求自然也应不一样。笼统地以德、能、勤、绩的标准来要求,其结果只能是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
(3)公务员考核方法应该具有多层次。中国所采取的“三结合”方法显得单一陈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只是规定了定性考核的方法,而忽视了定量考核方法的运用。定性考核虽“简便易行,容易操作”,却缺乏科学性,准确度也不够。因此在考核中应重视定量方法的运用,将考核标准量化成分值,对于不能进行量化的因素,就采取定性的方法。总的来说,在考核过程中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能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及其科学性。
(4)加强考核过程中的沟通交流。作为被考核者,不能只单方面接受考核主体的评定。借鉴美国的经验,主管在对下属进行考核时要及时将结果与其沟通,无论是在口头还是书面上都可以对他提出进一步的改正意见。我们的考核制度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这样只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我们要借助考核这个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励公务员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然,这个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当被考核者对主管的评价有不同意的地方,可以进行大胆的申诉。
9(5)为了体现公平正义,规范透明化考核程序。在考核期间,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小组,按照考核程序严格执行。这也有利于考核双方交流,可以避免考核主体对被考核者的恶意评估。
(6)注重公务员考核的反馈,提高公务员考核的功用。我国现在公务员考核结果的运用与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相脱离,大多数人都能获得年终奖金,使得奖励不再具备激励的作用,而惩罚力度过小,使得惩戒没有威慑作用。建立健全的反馈和监督体系,让考核结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花,刘迎良,薛立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418--421 [2]、翟明明,赵会会.中日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比较分析[J].华章.2011(21);40 [3]、田玉慧.中美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分析[D]郑州大学,2009 [4]、刘 禹.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与分析[N].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9卷第1期
[5]、杨炳君,李启康.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行政与法,2005年8月59--61 [6]、张孝颜 ,刘元杰 ,郭建清.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98--100 [7]、刘晓辉, 王红艳.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完善[N].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5 期 总第78 期
[8]、赵玉霞.国外公务员考核制度述评[N].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9]、陈晓春 张建.西方公务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科技资讯,2008(14)
[10]、王征宇.日本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激励机制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3年9月 62--66
第二篇: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与分析
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与分析
摘要:公务员考核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核模式。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考核制度的比较,分析了两国在考核目的、考核种类、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等次、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与分析
所谓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就是各级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作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任用、培训、晋级增资等的依据的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激励与监督、增强工作效能,而且有利于落实政府部门战略目标、提升行政效率。中日两国是近邻,在历史、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作为亚洲先进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较早,并且较为完备,通过对中日两国考核制度的比较与分析,对我国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 1.考核内容
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能,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公务员的出勤情况和努力工作的情况。绩,指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公务员在履行职责中所完成的工作项目、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内容。廉,是指公务员廉洁自律的情况。
日本公务员的考核项目分为:勤务实绩、性格、能力以及适应力四项,各项之下又细分。勤务实绩项分为工作情形、工作速度工作态度及对部属的统领能力(限于主管人员);性格项分为积极、好辩、沉默、温厚、慎重、从容、性急、偏激、坦白等;能力项分为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实行力、规划力、注意力及研究力等九项;适应力项分为规划项、性、研究性、会计性、总务性、审查性、接洽性、计算性及秘书性等九项。
2.考核等次
关于考核等次,中国《公务员法》第36条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在日本,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为优秀,可越级增加工资;B、C、D级的职员为良好或合格,都可能增加一级工资;被评为E级的职员为不称职。
3.考核结果应用
在我国,关于考核结果在工资福利保险制度中的运用,《公务员法》第74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关于考核结果在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中的运用,《公务员法》第47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关于考核结果在公务员辞退制度中的运用,《公务员法》第83条规定:“公务员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
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目的是为工资和晋升管理提供依据,关于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实际工资和利益挂钩的问题,日本各部门的一般做法是:(1)考核结果被作为对公务员工作的认定,根据能力和业绩主义的管理原则,是公务员加薪、晋升以及处分最有力的资料和依据。(2)考核结果反映出公务员的性格及其在工作中某些方面能力的欠缺,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某种形式的培训,进行强化训练,使其改进或克服不足。(3)考核结果作为人事记录长期保管,可以对公务员进行追踪管理,掌握公务员的全部工作经历,有利于公务员的能力开发。
4.考核主体
中国在《公务员法》体现中国是将被考核公务员的主管领导作为考核主体。日本的公务员绩效评价“由主管机关首长或由他指定的本机关内部的上级职员实施”,日本公务员的绩效考核主体包括考核者、调整者和确认者。考核者是从被考核者的主管领导中选出,一般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担任。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考核者的数量要保证在两名以上,调整者为考核者的主观上司,考核结果要送其审查,同意后签名。确认者为任命权者或其委托的实施权者,主要是负责评定结果的最后确认工作,一般由机关首长担任。
二、对完善我国考核制度的建议
1.在考核内容上,考核标准要合适,要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做到四者有机统一,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配合适分值。为体现重点考绩原则,宜将考绩分值比例适当提高;为反映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德、能两方面可实行按等级计分的办法,若“能力”一项在总分中占25分,可以定为若干等级,获得一等可得22-25分,二等可得18-21分,依次类推,当然每一等级还要有具体标淮;而对勤、绩两个比较容易量化的方面,则可以将各岗位公务员的工作或服务态度、出勤率、工作数量、工作效果和贡献等各方面明确分值。考核标准量化以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就可以避免单凭主观意愿或随大流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了。
2.在考核等次上,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3.在考核结果应用上,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发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激励竞争的作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激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发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激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4.在考核主体上,引入多元考核主体
尽管两国在考核主体的确定方式上略有差异,但基本思路比较相似,都主要是选择主管领导作为核心的考核主体,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但是引入多元考核主体对于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日本广泛使用的360度评价制度对我国公务员考核主体的确定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于日相比,我国公务员考核主体只有考核者一种角色,这就使得绩效结果受单一考核主体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日本还有调整者和确认者两种角色,并且日本要求考核者的数量要在两个以上,有利于避免单一考核主体的主观误差。
[1] 张荆、赵晓霞、袁娟、冀雅儒.国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07月
[2]刘静、刘慧.中日韩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比较分析[J].<才智>,2010年第11期 [3]舒放、王克良.公务员制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魏晓丽、伊士国。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6月 第26卷
[5]陈艳珍.公务员考核制度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3年10月 第26卷第5期
第三篇:公务员考核制度
我国当今社会,公务员已成为热门职业,是人们心中的“铁饭碗”。成为公务员,是大部分人奋斗的希望,并为之努力着。但成为公务员后,关于公务员的管理与考核又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公务员考核在我国源远流长,它是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各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所管理的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的了解,核实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对公务员的劳动和贡献做出公平合理,功过分明的评价,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也可以了解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能力,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成绩,为公务员以后的奖惩,培训以及晋级增资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对公务员的公开监督。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我国自1994年3月8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为公务员的考核提供了1重要的法规依据,把公务员的考核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目前在公务员的考核中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国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使公务员制度改革依法得到完善,从而加强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因此在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1.考核结果的使用不当,对优秀公务员的奖励太轻,而对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似乎又太重,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考核中由于形式和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同时并存,影响着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健康发展。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部分单位领导虽然表面上履行了考核的规定程序,但考核中并不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而是个人说了算,凭个人的好恶搞内定,结果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二是部分单位领导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将优秀等次的确定交由群众无记名投票表决,结果使一些政绩突出而平时不太注意人际关系的人榜上无名,相反,一些政绩平平但“人缘好”的人却评为优秀。没有真正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3.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考性、可比性,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后的考核制度继承了过去干部科和制度的很多优点,但也沿袭了一些不适应新时期公务员考核时机的内容,如考核内容定性成分高,定量成分少2,追求全面性,重点不突出等。这些内容作为对公务员的要求,是正确和必要的但作为考核标准却过于笼统,在实际执行中较难把握,可比性差,两个情况相差不大的人,很难分出优劣。操作中,成绩过多的被人左右,有悖于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原则,由此造成的偏差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满,造成人力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在这么多的公务员考核问题中,我国进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个人认为我国应该积极完善公务员制度改革,切实落实下去。1.要提高认识,加强公务员考核的加强公务员考核的制度化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考核在公务员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考核,对公务员的劳动和贡献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做到功过、是非分明,既是识人、用人的基础和依据,也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公务员的考核工作,加强考核的制度化建设。2.考核标准要合适,要尽量具体化、数量化。在公务员考核中,确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至为关键。为此,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做到四者有机统一,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其次增强现行考核标准的针对性,最好是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对应的考核标准,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几条;再次要数量化。考核标准量化以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就可以避免单凭主观意愿或随大流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了。3.澄清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4.制定科学的考核等次制定科学的考核等次制定科学的考核等次制定科学的考核等次。总的来说,我国公务员考核要坚持全员优化,主动参与,目标管理,审计监督,公开监督,简便易行的趋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好公务员考核制度,让公务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四篇: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制度
考核中的“德”是什么含义?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德”更好?
德的含义
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 《公务员法》)中,把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高度概括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表
干部德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干部德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干部德的内涵的理解也因人因地而异,主要包括如下几种说法: 按照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实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纲要》中对于德的表述:“德,即干部的品行,主要指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作风等方面的素质。领导干部的德,主要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个方面。一是政治品德,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等。党性是领导干部政治品德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干部德的核心内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员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是领导干部党性的核心。二是职业道德,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敬业勤政,充分体现职业风范;另一方面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在用权上的原则性、公正性和自律性。三是社会公德,主要看领导干部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守法遵规,保持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四是家庭美德,主要看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等各方面的关系,在群众中是否有威望。”①
社会道德是一个大的道德系统,包括很多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表现,领导干部的德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包含于社会道德体系。具体来说,社会道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表现为社会主义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准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新时期,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应当把这些内容具体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干部的德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社会道德的一般要求。
统文化以及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历史沿革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行政组织文化自成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塑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历代统治者都十分看重“和”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为贵”的思想在社会关系上表现为人们之间互惠互利,重仁义,遇事先讲合情合理,再讲合法,理性成分明显小于感性成分。中国目前正在步入法制社会,公务员考核正在走入法制化的轨道。“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到公务员考核中,往往表现为表面没有争论和冲突,谁都不想得罪人,人情和人际关系成为确定考核等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思想往往使公务员考核流于形式,大家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一些基层公务员不再以职位要求为工作准则,而是专心于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做个 “老好人”。因为人缘好,即使工作不突出,在考核中也很有可能被评为优秀等次。而具有创新精神,工作有魄力有干劲的公务员,如果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考核中很难被评为优秀,这种状况极大挫伤了公务员的工作热情。
我 国在改 革 开放和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 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由于各方面 种种复 杂 因素 的综合作用,国家机关公职人员 的一些腐败现象 也有所滋生,如以权谋私、任人 唯亲、贪污受贿等 等。作为 国家公职人员 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 和公共资源的行为,严重地影 响 了政府和公务员 的形象。
应以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为基础,考评表设计时再细分为多项要素,如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组织纪律、业务水平、政策理论水平、开创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出勤率、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数量、工作质量。
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考核内容的侧重点应放在“德”和 “绩”上。首先作为地方的父母官,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应清正廉明,心系黎民百姓,树立为民造福的理想和信念,所以要首先考“德”。在注重考“德”的前提下考核政绩,因为领导干部在所管辖区域内拥有决策权,可以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裁决行政事务,政绩是“领导干部在从政活动中做出的被社会被人民所承认并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劳动成果,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对于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基层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应放在 “德”与“勤”的考核上。非领导职务的基层公务员在处理行政事务时,没有自主权,只能请示上级。他们多数是直接面对群众,因为他们的服务态度、敬业精神、品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在大众中的形象,因此“德”与“勤”的考核尤为重要。拿考核工作来说,“好人主义”、“服从心理”、“一团和气”等思想都是有碍于考核客观公正进行的传统观念,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当中。改造传统行政组织文化,促进现代行政文化成长的措施包括: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培养基层公务员依法办事的理念和习惯;提倡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等。逐步改变社会不良风气。社会不良风气对基层公务员的考核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通过公民道德教育、党员权利教育、结合保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等形式,使基层公务员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扫除社会上的歪风。要净化社会风气光靠改造行政机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全民的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风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影响。互惠主义”与“轮流坐庄”所谓“互惠”就是参与各方在某种机制中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在一般的生活交往中,“互惠主义”可能没有什么危害,但如果这种“互惠”变成一种“制度的互惠”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危害之大常常超乎想象。[1]“制度的互惠”就是人们把这种生活交往中的“互惠”转移到工作中,并使之成为组织部分人员默认的一种行为准则。这种“互惠”如果出现在公务员的考核中,往往会诱使一些公务员为了通过考核,千方百计地与上级领导、同事搞好关系,对自身工作上的具体要求,则置之不理,这就会导致人们在“一些规章制度面前无法获得实质的平等,只要有关系、有人情,什么事都可以通融、变更,规章制度可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考核中无德无能之人照样可以获得好成绩。损伤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公信力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以促进政府部门能够恪尽职守,依法行政,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但是如果公务员制度中的考核制度不能够被认真执行,仅仅是走走形式,这就会导致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公务员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也就很难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在对公务员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用不公正的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升降的依据,就不能够将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如果用不客观的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评价的依据,就不能充分地显示公务员的能力。同样,形式化的考核不仅不能对公务员起到警示与教育的作用,而且也不能帮助行政首长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管理制度上的各种漏洞,这样就不能帮助公务员了解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不能鼓励公务员之间相互比较与公平竞争。如果考核被形式化,就会使公务员丧失对考核的信心,不仅公务员制度的权威性会受到损害,而且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政治疏离”与“政治冷漠”不同,尽管两个概念联系密切,但一般而言“政治疏离”比“政治冷漠”的消极程度更深。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型政府” 的治理目标,并从制度层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以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然而,众所周知,只有制度是不行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3],更是制度良好运行的灵魂[4],这就要求公民对政治生活保持积极、健康、稳定的态度,关心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政府等公共机构的互动。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群政治参与意识较弱,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履行职责时避免精神萎靡、人浮于事的现象,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公务员的考核机制正是通过采用一套科学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公务员的素质和工作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从而保证公务员队伍持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注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标准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与尊重人权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坚持试点探索与总结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措施上注意细化德的内容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提升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区别运用考核方式,和干部发展相结合强化德的考核结果运用等措施。当然,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考核方案,建立科学全面的德的考核评价体系,继续推动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才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选好班子用好人又是重中之重。加强和改进干部德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落实新时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体现,更是适应当前传统文化建设的需要,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八大上再次提到文化强国建设,“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②
他的工作准则和信条。一般来说,它包含着诚信、责任、敬业、勤奋、合作、忠诚、节俭、感恩等内容。2001 年 9 月,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出了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的标准和规范。能否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更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来说,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群众。要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努力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谋福利。(2)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3)爱岗敬业。这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公认,才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履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4)追求真理。必须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自觉认识、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敢于抵制各种违反规律的形式主义。一定程度上来讲,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职业道德的核心。
解
第五篇: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公务员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所确定的考核原则与内容、标准、方法以及程序等,对所属公务员进行考察、评价的制度。这种定型化、常规化的全面考核应与对公务员的晋升考核、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的考核区别开来。
1.考核的原则和内容
(1)公务员考核的原则:①客观公正的原则;②民主公开的原则;③注重实绩的原则;④依法考核的原则;⑤考核结果的拘束力的原则。
(2)考核的内容。即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①“德”主要指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行政道德、工作作风。②“能”主要指公务员从事本职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③“勤”主要指公务员的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④“绩”主要指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即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⑤“廉”则指公务员必须廉洁自律。
2.考核的标准、方法和程序
(1)考核的标准。主要指评价公务员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划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的尺度。①“优秀”是指公务员在五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圆满地达到任职要求,成绩显著;②“称职”是指公务员在五个方面能达到胜任职务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任务;③“基本称职”适用于基本满足考核标准,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种评价基本上是肯定性的;④“不称职”是指公务员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方面达不到现任职务的要求,缺乏工作责任心,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这是个否定性的评价结果。
(2)考核的方法:①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即把主管领导对公务员的考核与群众参与考核结合起来;②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为基础;③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考核的方式。
(3)考核的程序。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考核的方式,其具体程序如下:①个人总结。个人总结是公务员本人按照其担任的职位职责和有关公务员考核的要求对其一年来各方面情况的自我总结。公务员个人总结应当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②主管领导听取群众意见。这是考核中的民主程序,人们群众的真实体会是衡量与评价公务员的重要参考指数。③领导提出考核建议。这个过程是在民主程序结束之后进行的,领导根据与参考群众意见之后,形成考核建议。④考核等次的确定程序。这个程序由本机关相关的负责人或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对领导成员定期考核方式与程序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的规定办理。
3.考核结果的使用
公务员的考核结果的等次与公务员级别的晋升、工资待遇的调整密切相关,具体为:(1)公务员连续3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火连续5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2)公务员连续2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3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位的资格。(3)公务员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考核连续2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4)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档次的,以其本12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放1个月的奖金。(5)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降职。降职后,其职务工资就近就低套入新职务工资档次。其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不降低原级别;原级别高于新任职务级别的,降到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并执行行对应的级别工资。连续2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予以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