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零关税时代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零关税时代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渐对关税政策的履行,促进了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连年呈现出贸易顺差的新局势。但是,在这一片繁荣的经济形势下带来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发生,加大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难度。以此,扩大进出口贸易并不断的优化贸易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零关税在实施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变化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应对措施。
【关键词】零关税;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措施
一、引言
“零关税”的计划是由美国最先提出的,据称:如果这项计划顺利的实施,那么世界各过个从此后都将会从中获得各种利益,各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将得到迅猛发展。该方案是在2002年的世贸组织市场准入谈判小组会议上由美国的贸易代表向世贸组织提交的,该方案中建议:在2015年之前世贸组织所有成员国取消所有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关税,最终实现各国对外贸易的零关税。这就是美国人所设想的在2015年美国所有的角落中的商店都将成为“免税商店”。美国认为:一旦零关税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将会实现全球各国经济的共赢。美国所指的经济共赢首先体现在美国经济的增长推动作用方面。他们认为一旦零关税得以实施,美国非农业出口将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再加上美国国内的生产与就业方面的影响因素,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将增加950亿美元。可见,零关税的实施对美国的经济增长是呈现巨大的正拉动作用的。同时,美国认为该方案的实施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美国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计算分析后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两项零关税的实施将会促进发展中国家近3亿人摆脱贫困。
零关税已经实施多年了,零关税的实施真的会令美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吗?真的对全球的经济产生正拉动并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注入新鲜血液吗?真的会令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得到发展并帮助3亿人脱贫致富吗?零关税的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影响又如何呢?下面将分别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二、零关税环境下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正面影响
我国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多年来,我国不断降低对外的出口关税、不断降低贸易壁垒、不断加大对国内贸易市场的开放力度。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自加入WTO后,已经不断对9000种商品的关税进行了下调,不断放开的经贸经营权、对不发达国家不断扩大的零关税等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合作领域的迅速扩张,使我国的国内市场不断得到开放,进出口组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从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各国的投资、贸易、国际资本的有效流动,使得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新的发展格局迅速形成和发展。
1.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和能源进口的增长
进出口贸易是以国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它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因此,进出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我国不断地对国内市场进行改革,并加强了对外进出口政策的改革。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紧急结构的到了完善与发展,例如:很多外资企业在我国享受与国内企业相同的待遇,这对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内市场企业的竞争实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零关税的实施,使得国外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能源材料等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市场,有助于我国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2.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产品结构的优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不断加强了对进出口关税的管理,先后取消了一些优惠政策,如:两高一低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花了进出口产品的结构,逐渐减少了进出口关税。例如:我国2010年6月颁布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取消包括有色金属建材、钢材在内的四百多中商品的出口退税。通过对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的减少与降低,我国基本实现了进出口的零关税。这一举措的实施进一步减少了国外反倾销的立案,减少了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摩擦,全面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
3.促进并进一步扩大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
零关税的实施扩大了我国的国内外市场,提高了对外开放程度使得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增长。我国今年来进出口贸易的增幅每年都有所增加,刚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500亿美元,但是,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进口国。虽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一些初级产品的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并对我国的进出口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零关税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仍然与世界市场的经济发展很好的接轨,并对世界经济市场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很明显,经过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事例来看,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抑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拉动世界经济的复苏有着积极地正面作用。这对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进产品的优化升级有着决定性作用。
4.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增长,但是就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GDP的增长中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外贸出口。这说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中对外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增长的一个表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因为由于过分的依赖外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其他国家的经济出现危机,就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蝴蝶效应”,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目前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动荡比较敏感的主要原因。
5.促进我国进出口商品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零关税的实施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进出口贸易环境,改善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提升了我国的出口商品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国际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同时,我国对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促使我国产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我国的进口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随着零关税贸易的实施,我国的进出接口对象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在我国周边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国际贸易辐射圈。随着零关税的不断实施与推进,我国将加大对拉美、非洲等地区的出口比重,我国的市场也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零关税时代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更像是一把双刃剑。首先,进出口贸易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提升的同时更稳定着我国国内的经济局面。但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又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一旦其他国家出现经济危机,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又是过分的依赖于对外贸易,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分析我国目前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正趋于衰退
自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就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额达到了22.5%,但是总体的发展前景并不容我们乐观。进出口贸易中最受冲击的行业还是纺织品与成衣产品行业。很多外贸纺织企业由于这一冲击而倒闭,这对我国国内经济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2.使我国遭遇反倾销案件增加
最近几年来,国际上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逐渐开始抬头,这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产品遭到反倾销的事件增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来对本国的行业发展进行保护,避免本国经济或行业受到外国经济或同行业的冲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某些特定行业的增长或本国经济的发展,要么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的行业标准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要么增加反倾销来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例如:美国政府对我国的轮胎产品征税,这在无形中抬高了我国轮胎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这些行为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艰难局面。
3.零关税的实施影响了我国的相关产业
多种商品的零关税实施,造成国外大量进出口商品的进入,必然会损害到我国的相关产业的经济利益,最终使一些进口商品形成垄断的局势,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例如:我国的制鞋业,零关税的实施,使得国外大量鞋类产品进入我国,这对我国的鞋类产品在品牌和价格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国外知名品牌的鞋业的品牌效应对我国那些正在兴起的鞋业品牌也是一种冲击。可见,零关税的实施对我国某些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
四、零关税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不断的下调关税并逐渐打开了关税壁垒,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畅通的渠道。零关税的实施使我国进出口贸易活动逐渐呈现出发展的势头。但是就目前零关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而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想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来加以解决。
1.我国要有选择性的发展双边或多边零关税协议
当零关税协议在各成员国之间的产品结构、经济结构接近或相似时,零关税协议的实施才能为零关税的协议参与过的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零关税协议实施过的消费者带来正消费效应。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的是汽车、高端机器、机械产品等的出口。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有选择的发展双边或多边零关税协议。
2.尽量规避零关税机制中产生的负效应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加入零关税协议后所要面临或承受的损失较大,过快的实施零关税,并不能给我过的经济发展带来正效应,反而会是我国的一些弱势产业被国外的成熟产业所抑制甚至扼杀。虽然我国的纺织产品、服装、鞋帽等产品很具有出口优势,并能给这些行业创造效应,但是还有很多行业是无法抵抗零关税带来的压力的,例如:汽车、食品、机械制造等。另外,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很多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优势产业产品利用非关税措施加以限制。例如:美国经常对我国的纺织产品实施反倾销。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零关税的利弊,避免零关税机制带来的负效应的发生。
3.合理的运用非关税措施作为对零关税机制的补充
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较低,经常运用非关税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发展,而且做法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巧妙。因此,我国不能放弃合理的使用非关税措施的条件,应该更加合理的运用非关税措施将保护我国市场的主要手段从关税措施转向世贸组织许可并在国际社会范围内广泛实践的非关税措施,例如:反倾销措施、原产地规则、海关估计及装船前检查等。我们必须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中允许的保障措施,在我国建立长期的、积极地非关税措施战略的规划与实施。
当然,我国企业也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切实转化我国企业的经营机制;加强并逐渐改善现代企业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调整的步伐,在国内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尽快拓宽市场的能力,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全面促进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
总之,零关税进出口贸易政策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必须积极应对才能使零关税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音频.WTO框架下的零关税机制探析[J].涉外税务,2004(05)
[2]胡希,李相银.CEPA:货物贸易零关税对内地工业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7(07)
[3]王政.浅析零关税对设计和中国经济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0)
[4]胡贤芳.透视美国的“零关税”方案[J].国际贸易问题,2004(09)
第二篇: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我国在过去20多年里,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所形成的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丰富密切相关。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劳动力的供给形势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出,如果我国的生育率维持在1.8左右,那么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趋势还会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从2011年到2016年期间将会达到高峰,其后将会转为负增长,但10亿以上规模的高峰平台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左右。因此,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劳动力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如果劳动年龄的人口增长停止后,我国很快就会面临劳动力的数量短缺问题。
(二)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
老年人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事关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关系民生和国民健康素质。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将导致医疗保障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比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加速度和GDP的增加速度。2002~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平均每4年翻一番。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1.23%。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1.41%,2030年将达到3.0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2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205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
(三)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远远大于城镇
目前和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过城镇,面临的压力也超过城镇,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使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我国流动人口的80%以上来自农村,80%以上是劳动年龄人口,但这部分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又来到了城镇,凸显了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加大了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难度。
家庭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农村过快增长的老龄化问题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除比较完善的“五保”供养制度外,养老保险、低保、计划生育户奖励扶助、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建设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难以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城镇老年人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当前社会不公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整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对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问题进行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进而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扩大就业基地、人口红利最大化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因为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虽然现在已经经过了那场下岗的风潮,但其中的一些人可能仍旧处于失业之中,甚至还会有一些永久被劳动力市场所拒绝的劳动力年龄人口。他们或许因为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但这只是人口数量带来的经济负担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评估出的贡献率由1995年的83.1%降到了2013年的68.6%,并且因为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就业培训以及信息服务,一部分劳动者因此退出劳动力市场。这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好人口红利,以至于劳动力的短缺都不容易解决失业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还存在自然下岗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见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就业的扩大依赖于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效率和社会就业服务的提高。
(二)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
人力资本积累包括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以及健康状况。基本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之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形式。高效的教育系统也是一条连接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渠道。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学习领域的扩大以及教育,长期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所花费的时间关系到中国进修教育的发展。至于健康,我们应该识别并把握住提升对公共卫生质量重要的领域,包括青少年的健康,女性生殖健康,劳动者的健康以及工伤保险等方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形成效率。此外,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为人力资本提供正确的回报,并鼓励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另外,市场应该配置准确的劳动补偿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转变养老金支付方式
把我国的养老金支付方式,从现收现付养老金系统过渡到一个完全资助的系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养老和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处于现金支付的基础模型阶段.一般来说,这种养老模式需要相对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来扶持。然而,进入老龄化阶段后,这种模式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支付危机。另外,完全自主的个人储蓄养老基金以及支付系统可以鼓励人们为其退休再建立一个托管的个人账户。在这种系统的帮助下,可以同通过资本市场投资来保留和增加养老金的价值。在市场,参与者就要承担所有的风险,而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市场选择来提升资金的管理与治理。鉴于人口转变的新特点,我们必须在老龄化到来的时期准备好退休保证金,并建立一个中国独特的可持续的退休金制度.我们现在应该确定从现收支付的基础系统到全面资助模式的方向转变,同时制定相关的过渡措施。
第三篇:浅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王敏 王敏
浅析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摘要: 本文以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出口贸易的具体状况,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协整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关键字: 贸易、经济、商品、结构 正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67.1%,外贸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将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但是,同其它各国一样,我国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也主要关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受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口导向战略成功的影响,我国政界和学界表现出高度重视出口贸易而低估甚至忽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倾向。一.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概述
进口贸易指一国向他国购进商品用于国内生产或非生产性消费的全部贸易性业务。进口贸易的影响主要因素:(1)社会总产出和国民收入水平;(2)汇率;(3)贸易效率的提高。
经济增长是指全球或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也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其衡量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因素: 供给因素及需求因素。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80^-2007年这二十年间,外贸总量从1980年的570亿元迅猛增长到2007年165295.7亿元,不考虑物价指数的影响,年均增长122.4%。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从1980年的298.8亿元和271.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72679.0亿元和92616.7亿元,不考虑物价
[l]
王敏 王敏
指数影响,年均增长100.7%和123.2%0。而我国的GDP增长也“不甘示弱”,从当初的4517.8亿元增加到246619亿元,增长幅度相当惊人。[2] 三.我国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一直放在出口方面,国家通过出口 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积极地扩大出口,而对进口却实行不同程度的关税和非关 税限制措施。
1.关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认识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低估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进口贸易的认 识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想法。一是外扎储备越多国家金融越安全的误区。2005 年底我国外旅储备已达到8189亿美元。金融安全的程度并不在于外汇储备多少,因为投机资金数量要远远大于任何国家外11储备数额,真正的危机是国外投机资金利用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发起攻击。二是出口越多国家越有实力。实际上出口创造的外汇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只是货币符号而己,只有将外汇花出去才能获得实际的财富。从另一方面来看,出口多只能说明中国在为世界“打工”,世界在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2.进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进口商品结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原材料进口比重较高,技术进 口比重较低;二是高附加值原料材料进口较多,低附加值原材料进口较少;三是 技术设备进口用于加工行业的较多,用于原材料工业的较少。这种进口商品结构 是由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的,同时也将对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 级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形成阻碍。3.加工贸易进口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弱,拉 动作用相对较小。我国绝大部分加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短缺产品开 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属于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生产 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真正高、精、尖的加工能力却严重不足,生产加工能力集 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 更是严重依赖进口。三.我国进口贸易特征分析
王敏 王敏
从建国至今,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也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建国初期,我国处于经济恢复阶段。在1953年的进口总值中,生产资料的比重占进口总值的比重达到92.1,占了绝大部分,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和调整时期,生活资料占进口总值的比重由1953年的7.9%上升到1962年的44.8%,生产资料比重则相应下降。70年以后才明显回升。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又发生新的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比重,始终处于高位水平。[3]由上表可见,现在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主要是:
1、工业制成品进口在总进口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我国从国外进口了大量机械设备以及用于生产的工业原料。自8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制成品进口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上。
2、工业制成品内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设备及工业原料进口占支配地位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两个主要类别(化学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在总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40.1%上升到2006年的56.1;相应地,作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20.8%下降到2006年的11.0%。这说明,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3、我国已成为初级产品的净进口国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及一些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现在,我国发展经济所需的许多重要能源物资已主要依靠进口。四.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分析(供给角度)从长期来看,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要素供给的增长,包括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制度创新等,而这些因素都与进口有密切关系。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会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
王敏 王敏
GDP增长率的提高。所以说,如果一国的进口结构保持以先进技术、生产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原材料为主的格局,进口在一定时期中增加较快,甚至出现适度的贸易逆差也是可以容忍的。统计资料显示,随着美国先进技术进口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美国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断增长,在美国经济增长中,至少有27%要归功于高科技产业及高新技术的进口,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力的推动力。1981年至2007年这27年间,相比于出口增长率,我国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波动曲线更加吻合。特别是1991年以来,GDP增长率与进口增长率的波动更加一致。总体来看,GDP与进口的波动平均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差,这与我国进口以投资品为主的情况符合。出口增长波动情况,与GDP增长率波动差异较大,说明我国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较进口要小。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与推测相关性较强,进口贸易促进了要素供给的增长,进口贸易增长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2.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分析(需求角度)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C+工十G+(EX-IM),进口是国民收入的负向因子,进口会挤占进口国的资金和市场,削弱进口国的内需,这些都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若从系统角度来看,国民经济也是一种系统,是由进口、出口、投资、消费等诸要素构成的,各要素间及与系统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4] 1980年以来,我国进口、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很快增长。进口与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1984年以前较低,之后这一比例大幅度提高,近年呈基本稳定趋势。我国进口增幅的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波动基本一致,仅1998年出现反向情况。1980年以来,我国进口大于出口仅有9年,其余均为顺差,自1993年以来,己有连续14年的顺差。近年来,进口与出口比例逐年下降,2007年这一数据降到78.5%。进口增长波动与出口增长波动有一定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结论和推测2:进口贸易增幅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三者的增幅波动都呈现较强的同步性,进口贸易与这三者关联程度较强,且进口促进了这三者的增长。
3.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分析(进口商品结构角度)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进口商品结构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两大
王敏 王敏
类内部又各分为五个小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来源于合理的进口产品结构。不同类的商品会对经济增长起增长或抑制作用。比如,某些初级产品的 进口会缓解我国的资源瓶颈,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这些显然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样地,含有大量高新技术的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会造成与国内产品的竞争,不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市场,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于是我们得到结论与推测3:不同的进口商品结构会对经济增长起不同的作 用。
五.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
从前文的实证可知,进口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对于进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进口贸易从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推动经济增长,从微观层面上说,初级产品和高新技术的资本品的进口则有利于经济增长。[5] 1.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供给角度)从长期来看,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供给(主要是劳动和资本)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明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进口贸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
通过进口贸易获得更好的中间产品:其一,更多种类中间产品能够增加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进口国不必对新的中间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其二,中间产品的进口会刺激进口国对这些产品的学习和模仿,甚至开发出具有竞争性的类似产品,从而促进进口国的技术进步。这就是所谓的的技术外溢,本国通过进口贸易直接分享到了出口国R&D投入的成果,进而促进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进口贸易促进竞争:外国商品意味着外国企业加入了竞争,这迫使国内企业在与外国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创新,这本身就意味着丁FP的增长。
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口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促进的增长。通过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关键设备,提升了进口国加工制造能力,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国际竞争力,逐步开始品牌化经营,占有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王敏 王敏
(2)进口贸易促进劳动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一定条件下,进口可以促进劳动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一是增加就业,人们总是担心进口会冲击国内产业,增加失业。实际上,进口对就业的影响因情形不同而不同,与进口国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弹性有关。在灵活的经济结构中,如果高效率产业具有更高的增长率或较高的就业弹性,进口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即就业弹性高的产业比就业弹性低的产业更能吸纳就业。对我国而言,由于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加工贸易的进口对增加就业,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干中学”,通过从发达国家进口设备、仪器等给本国带来更多的技术模仿、学习机会,在“干中学”过程中,必然会培养出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实现本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当然,这种“干中学”也是有条件的,即工人和管理者必须不断地从事崭新的工作,持续地“沿着质量阶梯向上爬行”。(3)进口贸易改善资源瓶颈
进口贸易的一个最直接的作用就在于可以克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和要素的限制,给本国或地区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材料,实现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良性循环和运行,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而言,进口贸易关系到该国经济是否能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甚至还可能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对于一个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来说,进口贸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不管一个国家的资源察赋如何丰裕,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国经济生产和人民消费的需要。显然,通过进口贸易途径弥补了我国生产资源的缺陷,缓解了经济发展资源供给瓶颈,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需求角度)
从要素供给的角度分析了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现在我们从国民经 济恒等式的需求角度考虑来分析这个问题。实际上,进口贸易分别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者互相促进,存在着一种互动效应。(1)进口贸易优化国内消费结构
进口贸易有利于改变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有利于培育新的消 费需求,发现新的市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进口一方面带来了国内消费者原先 从未接触的新产品,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国外的文化和消费理念,引领他们接
王敏 王敏
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和新的消费方式,进而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刺激国内相关产业 的形成与发展,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在汽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表 现突出。而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进口的增加。于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进口增 加—培育新的消费需求—经济增长,紧接着又会带来进口的提高,所以说,进口和消费两者之间存在着是一种互动效应,互为促进。(2)进口贸易与FDI的互动效应
FDI通过资本积累、技术转移和扩散、“干中学”等效应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己经成为学术界一个公认的事实。进口贸易之所以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归结于进口与FDI的互动效应。首先,进口促进了FDI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对于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会不断增长,这就会导致外商市场驱动型的FDI。这是因为通过FDI,外商可以节约运输成本,绕过关税等各种贸易壁垒,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FDI的流入又促进了本国的进口贸易。[6]首先,FDI可间接派生出进口贸易,如外国子公司的跨行业生产可能对东道国多种产业的产品产生进口需求,有的外商利用我国廉价的生产成本,从海外进口原料或半成品,经过加工后再出口销售,这样就会增加本国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其次,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与本地企业的联动效应促进本土企业的进口,如生产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的企业,因受外商投资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必须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从而使进口增加。(3)进口贸易促进出口增长
进口的增加意味着外汇需求的增加,从而缓解了本币升值的压力,进而有利 于出口。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进口,有利于提高 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出口的增长。进口能够满足国内对外国产品的潜在 需求,改变消费方式和习惯,形成新的消费生产,由此带动国内相关生产领域的 变化,导致新的投资生产。比如我国的彩电、手机等产业,开始时,这些消费品 都是进口的,然后国内企业开始模仿生产直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样在满足国 六.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结论
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是从履行我国对WTO的承诺来看,我国都将面临进一步增加进口的情况。进口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进口工作的重视和对我国进口的研究,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进口
王敏 王敏
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出口,相对忽视进口的情况,认为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更大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国内外许多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却发现,进口对经济增长有着比出口更为显著和长期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
[l]亚当·斯密.国富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大卫·李嘉图著.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洪银兴,沈坤荣,何旭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5]索洛,罗伯特·M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四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效果的歧视性等特征。本文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作者还提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正文)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效果的歧视性等特征。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流行。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其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依赖其技术和环保水平,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技术、环境标准,以行其贸易保护之实,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商品拒之门外。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制度安排
在新的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运动中,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先后出台了各种环保法规、标准、绿色标志等创新的制度安排,以期达到抑制负外部性的输入和保护国内经济的目的。
1.环境附加税和市场准入制度。发达国家保护环境、限制进口最早的手段是采用环境附加税,即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例如美国对原油和某些进口石油化工制品课征的进口附加税的税率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5美分/桶。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国内生产商可逐步达到有关标准,而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生效起立即达到,否则禁止进口。
2.产品加工标准制度。产品的标准、法规是指针对有形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作出的强制性规范,政府、各标准组织、行会及其他机构都可以制定。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保技术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但靠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力量很难达到这些严格的环保标准,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实施了《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要求企业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体系,1995年开始又推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的处理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而其他的国际性组织如IEC、ITU等亦在大力推行产品品质方面统一规范,各国在对产品规范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仍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贸易的发展。
3.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图形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产和利用。自德国于1978年第一个实施环境标志制度(“蓝天使”计划)以来,环境标志制度发展极为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这一制度,如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日本的“生态标志”,欧盟的“欧洲环境标志”等。环境标志目前正朝着世界各国相互承认、彼此协调的方向发展。
进口产品取得了环境标志意味着取得了进入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国家市场的“通行证”。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有利于环境成本内化,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本国市场及环境。但由于环境标志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标准严格,增加了外国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成为其他国家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环境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来自:
4.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包装是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利用,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这类产品在发达国家已广泛流行,简化包装、可再生回收再循环包装、多功能包装、以纸代塑料包装已悄然兴起。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种法规,以规范包装材料市场。德国于1992年公布《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法令》,日本于1991年、1992年发布并强制推行《回收条例》、《废弃物清除条例修正案》,美国也规定了废弃物处理的各项程序。这些“绿色包装”法规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同时大大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也为这些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借口。
现有规范对商品标签也有细致的规定。例如,美国1993年修订的新《标签法》规定食品包装必须标注所含成分及其对照标准的百分含量,美国食品计划药品管理局(FDI)则要求大部分食品标明至少1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这些规定对于在此领域领先的美国制造商每年要多支出10.5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负担就更为严重,对缺乏检验设备的国家而言,这些规范无疑就成为禁止进口的壁垒。
5.绿色补贴制度。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各国政府采取干预政策,将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政府有时不得不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这一政策又被发达国家认为有违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因而限制其产品的进口。
6.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关贸总协定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各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使人、畜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的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对此商品健康、安全等隐性需求,各国海关、商检机构都制定了不同的卫生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的品质进行检测和鉴定。大多数发达国家对食品、药品的进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的限制,许多产品达不到标准,则其出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食品、药品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1.影响我国的出口市场。目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85%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和反补贴税,将使我国出口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此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实施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使用乃至报废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测。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等全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管理体系。为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今后我国出口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鉴定等手续及其相关费用。产品的外观装演、出口检验和广告等也将作大幅度的调整。这样,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将大幅增加,使产品的出口成本大为增加,进而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来自:
3.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个别成员国存在的差距也在趋于协调一致。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4.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低而数目少,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并日益提高其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洋垃圾进口事件的屡屡发生便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但是,在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中,我国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色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境内生产,这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行业尤为明显。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一方面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1.积极应对,破除壁垒。
(1)依据原则,积极抗辩。国内立法的单边措施能否用于限制国际贸易,依据多边环境条约而采取的贸易措施是否与WTO的自由贸易原则相违背,都是尚存争议的问题。一些国家运用WTO争端解决程序,积极斗争反抗绿色壁垒,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在面对无理的绿色贸易壁垒时,应沉着应战、据理力争。对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对我国出口产品规定的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置的绿色壁垒,我国可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抗辩,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通过采取双边磋商、谈判解决。
(2)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增强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相对力量和合力。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保条约的制定,加强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努力寻求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中应有的优惠待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多边合作,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力争让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和资金援助。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贸易领域,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目标,日趋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同,绿色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大。绿色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融入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中。建立绿色贸易制度,把绿色贸易思想作为开展国际、国内贸易的一个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顺应世界绿色潮流。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来自:
3.大力推行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认证制度。ISO14000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该体系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专门机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TC207)负责起草制定。截至2000年3月,正式颁布的标准有15个,内容包括环境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对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过程、废物排放等全过程都提出了指导性的环保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等组织在生产、服务和活动过程中的环保行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主要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而制定的,目前已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效力十分广泛。因此,获得ISO14000认证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ISO14000认证不仅可以使产品冲破绿色贸易壁垒,还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我国1996年开始推行ISO14000体系认证的试点工作,1997年5月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负责统一指导我国企业的认证工作。截至20O0年10月23日,我国已有410家企业通过了认证,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奋起直追。
4.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在绿色贸易制度安排下,随着环境或绿色产品的损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些污染严重、环保技术落后,从而环境成本高昂的产业,如小五金、小化工等,其比较成本优势将弱化以至消失。而一些少污染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得到强化。因此,应根据这种比较成本优势的变化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1992年,全球环保贸易额为2560亿美元,1994年为4080亿美元,2000年则突破6000亿美元。绿色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作为经济与贸易大国,必须抓住绿色环保时代的经济发展机遇,适时调整我国贸易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5.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导向,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具体措施有:(1)采取排污收费、排污许可权交易、环境税收等手段,提高环境成本约束力并逐步使环境成本内部化。(2)大力推行环境资源和对资源进行补偿的税收政策,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采取收取资源税的税收措施;对节约资源、污染少的企业,可适当减免资源税。(3)对运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和少污染、无污染的产品要以经济政策进行扶持,如通过政府的采购政策,采购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的产品。(4)通过信贷政策导向,使环境行为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贷。(5)通过减免税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6.严禁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流入我国。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正将污染产品和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此应提高警惕,加强对进口商品的审查、检测和管理,坚决杜绝受污染商品和危险、有毒的废旧物质的进口,以保证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同时,要在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着眼于长远利益,对外商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批,严禁外商在我国投资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对于现有外资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限期治理,必须达到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否则令其关闭处理。
第五篇: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 周文魁 朱红根 王传星 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土地合理利用;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制订减灾应急预案;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敏感性;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1.气候变化的特点(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达到015~ 018度, 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 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 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 导致水循环加剧, 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 虽然降水量很大, 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 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 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 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 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 , 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 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 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 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 大气水分循环加剧, 气候变化幅度加大, 不稳定因素增多, 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2]。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水入侵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 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 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 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入侵内河、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 一些地势较低沿海城市及村落可能面临淹没的危险。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 土壤盐渍化, 灌溉机井报废, 农田减产。
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11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是指某个系统受到与气候有关的刺激因素影响的程度。所谓刺激因素是指气候变化因素, 包括平均气候状况、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的频率与强度[5] , 这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影响, 也可能是间接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的布局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使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尤其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开始的日期提早、终止的日期延后, 潜在的生长季延长;还将使多熟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3]。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如果年平均气温上升2度, 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会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km 之多, 三熟制面积可能扩大115倍, 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 一熟制地区的南界将北移250~ 500km, 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 [4]。这些敏感区域将会面临种植制度、产业结构和作物品种的重大改变。
(1)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很敏感, 每一种作物都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区间,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平均温度上升会导致生育期缩短与早熟, 有效分蘖减少, 穗重下降、产量降低。以水稻为例,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 8天, 在温度为24~ 27度的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14~ 15天;在温度低于24度的北部和高原部地区, 生育期缩短4~10天。在当前的品种条件下, 生育期缩短使有效分蘖减少, 导致总干重和穗重下降、产量降低, 双季稻早稻平均减产约为16% ~ 17% 左右, 晚稻平均减产约为14% ~ 15%。对冬小麦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目前品种的冬小麦生育日数平均缩短17天左右, 减产幅度大约为10% ~ 12%。对玉米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7天左右,产量平均下降5% ~ 6%。[4]根据谢云(1999)论文中提出的喜温作物的温度影响函数[ 12] , 笔者绘制出喜温作物对温度的敏感性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敏感临界点, 第1个敏感临界点a 为6度, 当温度低于6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温度在6~ 21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开始生长发育但生长速度缓慢;第2个敏感临界点b为21度, 温度在21~ 28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第3个敏感临界点c为28度, 28~ 32度之间温度最适合喜温作物的生长;第4个敏感临界点d为32度, 当温度超过32度时, 随着温度的上升, 作物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第5个敏感临界点e为44度, 当温度超过44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2)农作物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农作物对降水存在类似倒U 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 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会出现干旱症状, 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当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内, 加上温度及光照的配合, 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当出现连续大雨、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 又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 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降水量过多会造成农田渍害, 严重时作物会被淹死。
农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对水分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敏感临界点和敏感性曲线的峰度都会发生变动。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 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时期, 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以冬小麦为例, 拔节到抽穗阶段为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在拔节)抽穗阶段, 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耗水量急剧增加, 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 这段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日耗水为4213立方米/公顷,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6%, 而在抽穗)成熟阶段, 日耗水量激增, 达到4518立方米/公顷, 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8%以上。
(3)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后, 某些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 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一个适宜温区, 即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在温带地区适宜温区一般为8~ 40度。温带地区的许多昆虫对温度的第1个敏感临界点为-10度, 如果冬季温度低于-10度以下, 昆虫长期处于冷昏迷状态, 会引起死亡。第2个敏感临界点为8度, 8 ~ 15度是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 昆虫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范围内(B 的抗性;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 即使在海平面升高, 沿海滩涂盐碱加重时也不影响对滩涂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其次是改善农作物的生理特性: 包括选育高光合效能和低呼吸消耗的品种, 即使在生育期缩短的情况下也能取得高产优质;对光周期不敏感品种, 即使在种植界限北移时也不因日照条件的变化而影响产量。
2.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始建于50年代;大部分工程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沟、塘、坡地兴建起来的, 工程起点低, 很多工程已基本接近其使用寿命。干渠、支渠的衬砌比重小, 而斗、毛、农渠的渗透系数很大, 涵管、渡槽、闸等建筑物破损失修也十分严重, 造成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 暴雨期间蓄水集雨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灌溉体系, 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 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减少输水渠道漏水、渗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气候变暖和干旱将使水分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系统和灌溉技术, 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 加强用水管理, 实行科学灌溉;改进抗旱措施, 开发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农业化学抗旱技术, 如利用保水剂作种子包衣和幼苗根部涂层、在播种和移栽后对土壤喷洒土壤结构改良剂、用抗旱剂和抑制蒸发剂喷湿植物和水面以减少蒸腾和蒸发、开发活性促根剂促根抗旱;推广地膜或秸秆覆盖技术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来抑制蒸发。
4.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总的趋势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灾害强度更大。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完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 建设农村气象监测网, 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干旱、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 把气象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农业生产气象保障系统。加强对低温严寒、强对流天气、暴雪、干旱、洪涝等农业灾害性天气中长期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特别对突发的洪灾、季节性干旱及台风,以便农业生产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灾减灾, 以最大限度减少极端气象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地适应气候变化, 而人类可以采取一系列适应性行动, 有计划地适应气候变化, 这比自然生态系统自动适应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是指通过调整来适应气候变化, 从而减轻潜在损失、利用机遇的潜在能力水平的对策, 有助于增强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
1.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复种指数
气候变暖总的来说将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 带来熟制的改变、作物品种结构的改变。复种面积将扩大, 复种指数将提高。相关地区需要根据水资源和当地小气候的具体情况,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品种结构。在我国种植熟制南北界变化的敏感区域, 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如增加麦)稻两熟、麦)棉两熟、油菜)稻两熟、麦(油菜))稻)稻三熟、麦)玉米)稻三熟等多熟制的面积。在华中和华东稻区北部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
在一熟制改两熟制或两熟制改三两熟制的地区, 在调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时, 不仅要考虑温度条件, 还需要综合考虑到降雨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环境下的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格局的基础上, 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布局。
2.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工程对于抵御洪涝灾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为应对未来潜在的洪涝灾害, 需要完善江河湖海防洪工程体系, 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 100年一遇的标准。应当开展大中型病险水库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以保障水库下游地区安全。
3.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科学合理使用土地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必要条件, 保护湿地和森林, 在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域实施退耕还湿、退耕还林、退林还草,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而维护良好的小气候条件、生态环境。
4.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塑料大棚、温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严寒、干旱、暴雨、病虫害灾害, 研究与推广农业的高产、稳产措施, 开发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和浅层地下水技术, 增强农业抗旱能力。
5.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各地应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 制定防旱抗涝、抵御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 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 以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6.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为了分担气候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减轻农民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应当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近年来新疆、江苏等地已开展了农业保险的试点,对于防灾减灾、稳定农民收入起到良好的作用, 应总结经验, 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