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经验论者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霍布斯:《论物体》,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0页)“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人类理解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在经验论者看来,一切观念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全部观念都可以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凡在理性中的东西,都存在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凡是在感性内容中找不到的东西,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超出人的理性之外的;思维的理解作用,只能是基于感觉的观念去表现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与经验主义相反,唯理主义者则以不同的形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儿提出,观念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天赋的”数学、逻辑、宗教、伦理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观念和原则,其二是从“外面”得来的,如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其三是“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观念如飞马、美人鱼之类。对于这三种情况,笛卡儿认为,“外面”得来的观念与“臆造的”观念一样,都是没有真理性的,而只有“从我自己的本性得来的”一般观念才具有真理性。这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是“天赋的”。莱布尼兹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他还尖刻地把经验论者说成是像牲畜一样“纯粹凭经验,只是靠例子来指导自己”,因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存在。“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捕获禽兽,单纯的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容易犯错误,便是这个缘故”。(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03页)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第60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同上,第61页)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人们通常总是从“经验”出发去看待认识的来源问题,因而往往简单化地断言经验论是对的而唯理论是错的,并没有去反思感性与理性的复杂关系。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对于这个“前提”,作为经验论的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尝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4页)因此,在对认识的来源的理解中,我们既要承认“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又要从“形式”方面探讨思维的固有的能动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的认识不只是要形成关于经验对象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普遍必然性”的思想。“普遍必然性”的思想并不是直接地、现成地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而是在认识的来源上就必须肯定思维把握存在的规律即思维的能动作用。所以,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我们既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立场,又要挣脱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这就需要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
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就是在个别与一般问题上的对立: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否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
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
培根从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而形成他的“新工具”的归纳逻辑。培根指出,“正如现有的科学不能帮我们找出新事物,现有的逻辑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出新科学”。(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页)这是因为,“三段论并不能用于科学的第一原理,而用于中间公理也是无效的。因为它比不上自然的微妙。因此它只能强人同意命题,而不能把握事物”。(同上)在培根看来,只有归纳的方法,才能使认识从经验事实开始而上升为一般原理。
培根的归纳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感性经验材料;将感性材料整理和归类,区分为正面的例证、反面的例证和在不同条件下其性质有变化的例证,并对这三类例证进行比较研究;排斥掉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无用的材料,留下有用的材料;对留下的材料进行归纳,得到一般原理。(参见王天成:《创造思维理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培根认为,这种归纳法能够使人们循序渐进地揭露出不同等级的自然规律,防止人们超越经验作无谓的猜想。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这种新的演绎逻辑或演绎方法的基本规则是: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大家注意,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已经不是传统的演绎逻辑及其在现代西方数理逻辑中的发展。传统的演绎逻辑是一种外延逻辑,即依靠概念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的外延关系而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推出结论。笛卡儿的演绎逻辑则是思想从单纯上升到复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涵逻辑。这种关于思想自身发展的内涵逻辑,在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构成了概念辩证发展的关于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的直接意义,就在于它是关于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关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逻辑。
在理解培根的经验论的归纳法与笛卡儿的唯理论的内涵逻辑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看到,作为近代哲学的两个开端,具有某些不可忽视的共同点:其一,培根创建的归纳法和笛卡儿开拓的内涵逻辑,都是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试图超越传统的演绎逻辑的产物。他们不是彻底否定三段论及其逻辑规则,而是反对把传统的演绎逻辑绝对化和权威化;其二,他们都从破除僵化的概念和偏见出发,力图以新的方法或逻辑去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培根关于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的论述,笛卡儿关于清除虚假观念的论述,都是力求防止先人为主的“成见”对人的认识的误导与束缚。
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或心灵没有给予应有的周密细致地对待,没有注意到离得远的东西只是由于离得远或由于别的原因,而应该比它们离我们较近时显得小和模糊;在别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参见伽桑狄:《对笛卡儿〈沉思〉的诘难》,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5页)这就把“错误”或“虚假”归咎为“判断”或“心灵”,也就是归咎为人的“理智”。
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笛卡儿说:“因为我曾经多次观察到:塔远看像是圆的,近看却是方的,竖在这些塔顶上的巨像在底下看却像是些小雕像;像这样,在无数其他的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参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79页)在分析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时,我国学者提出:“唯理论者斯宾诺莎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包括传闻的知识和泛泛的经验;第二类是推理知识;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说:‘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可见斯宾诺莎也排斥感性经验,只信赖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参见《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地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而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的合理性,但却一直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在总结近代哲学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原理。他的名言是:思维无感性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虽然康德强调感性直观与知性思维的“联合”,但在康德那里,“思维、知性仍保持其为一个特殊的东西,感性也仍然是一个特殊的东西,两者只是在外在的、表面的方式下联合着,就像一根绳子把一块木块缠在腿上那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1页)黑格尔则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感性与思维的辩证统一问题。他要求凭借理性思维的能动性而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然而,真正达到对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并真正超越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片面性,则需要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这种实践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
2.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波普尔尤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只能作间接评测。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出得到解答。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例如,人们在检测100万头绵羊后得出“绵羊是白色的”这一理论,然而检测之外,只要有一只黑色的绵羊存在,即可证明前面的理论错误。谁又能无穷无止地检测绵羊,以证明“绵羊是白色的”理论的绝对无误呢?)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真不能被证明,只有伪可以被证明),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3.正是由于在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引人了潜能(这不同于物理学家的认识论范畴),所以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他说:“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以此来表示他的反对意见。这个陈述的要点是骰子游戏以机遇律为依据,而爱因斯坦认为,后一概念只有在有限的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局限性中才能找到它的科学意义,这种局限性存在于认识主体同包罗一切的科学知识对象的关系之中,因此,当在本体论上讲到那个对象本身时,那就是误用了。这个对象自身是无所不包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是全知的(类似上帝那种形式);对于任何有关这种对象的科学描述,机遇或者几年概念是不适当的。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包含了海森伯对爱因斯坦以及其他人对他的测不准原理和量子论的批评的回答。在理解这个回答时,必须记住两件事:(1)前面提到过的关于实验物理学的数据和它的理论概念之间的关系。(2)在(a)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和在(b)量子力学中,几率概念所起的作用的区别。关于(1),爱因斯坦和海森伯,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是一致的。只是关于(2),他们才有分歧。然而,关于(2),海森伯和量子物理学家同爱因斯坦发生分歧的理由,有相当成分取决于(1),这是爱因斯坦也承认的。
第二篇:西方哲学史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分歧与分析
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
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经验论者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霍布斯:《论物体》,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0页)“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人类理解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在经验论者看来,一切观念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全部观念都可以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凡在理性中的东西,都存在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凡是在感性内容中找不到的东西,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超出人的理性之外的;思维的理解作用,只能是基于感觉的观念去表现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与经验主义相反,唯理主义者则以不同的形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儿提出,观念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天赋的”数学、逻辑、宗教、伦理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观念和原则,其二是从“外面”得来的,如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其三是“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观念如飞马、美人鱼之类。对于这三种情况,笛卡儿认为,“外面”得来的观念与“臆造的”观念一样,都是没有真理性的,而只有“从我自己的本性得来的”一般观念才具有真理性。这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是“天赋的”。莱布尼兹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他还尖刻地把经验论者说成是像牲畜一样“纯粹凭经验,只是靠例子来指导自己”,因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存在。“人之所以如此容易捕获禽兽,单纯的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如此容易犯错误,便是这个缘故”。(莱布尼兹:《人类理智新论》,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03页)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参见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第60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同上,第61页)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人们通常总是从“经验”出发去看待认识的来源问题,因而往往简单化地断言经验论是对的而唯理论是错的,并没有去反思感性与理性的复杂关系。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对于这个“前提”,作为经验论的18世纪的唯物主义,“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尝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4页)
因此,在对认识的来源的理解中,我们既要承认“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又要从“形式”方面探讨思维的固有的能动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的认识不只是要形成关于经验对象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普遍必然性”的思想。“普遍必然性”的思想并不是直接地、现成地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而是在认识的来源上就必须肯定思维把握存在的规律即思维的能动作用。所以,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我们既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立场,又要挣脱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这就需要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
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就是在个别与一般问题上的对立: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否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
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
培根从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而形成他的“新工具”的归纳逻辑。培根指出,“正如现有的科学不能帮我们找出新事物,现有的逻辑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出新科学”。(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页)这是因为,“三段论并不能用于科学的第一原理,而用于中间公理也是无效的。因为它比不上自然的微妙。因此它只能强人同意命题,而不能把握事物”。(同上)在培根看来,只有归纳的方法,才能使认识从经验事实开始而上升为一般原理。
培根的归纳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感性经验材料;将感性材料整理和归类,区分为正面的例证、反面的例证和在不同条件下其性质有变化的例证,并对这三类例证进行比较研究;排斥掉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无用的材料,留下有用的材料;对留下的材料进行归纳,得到一般原理。(参见王天成:《创造思维理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培根认为,这种归纳法能够使人们循序渐进地揭露出不同等级的自然规律,防止人们超越经验作无谓的猜想。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这种新的演绎逻辑或演绎方法的基本规则是: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大家注意,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已经不是传统的演绎逻辑及其在现代西方数理逻辑中的发展。传统的演绎逻辑是一种外延逻辑,即依靠概念之间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的外延关系而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推出结论。笛卡儿的演绎逻辑则是思想从单纯上升到复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涵逻辑。这种关于思想自身发展的内涵逻辑,在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构成了概念辩证发展的关于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的直接意义,就在于它是关于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关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逻辑。
在理解培根的经验论的归纳法与笛卡儿的唯理论的内涵逻辑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看到,作为近代哲学的两个开端,具有某些不可忽视的共同点:其一,培根创建的归纳法和笛卡儿开拓的内涵逻辑,都是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试图超越传统的演绎逻辑的产物。他们不是彻底否定三段论及其逻辑规则,而是反对把传统的演绎逻辑绝对化和权威化;其二,他们都从破除僵化的概念和偏见出发,力图以新的方法或逻辑去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培根关于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的论述,笛卡儿关于清除虚假观念的论述,都是力求防止先人为主的“成见”对人的认识的误导与束缚。
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或心灵没有给予应有的周密细致地对待,没有注意到离得远的东西只是由于离得远或由于别的原因,而应该比它们离我们较近时显得小和模糊;在别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参见伽桑狄:《对笛卡儿〈沉思〉的诘难》,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5页)这就把“错误”或“虚假”归咎为“判断”或“心灵”,也就是归咎为人的“理智”。
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笛卡儿说:“因为我曾经多次观察到:塔远看像是圆的,近看却是方的,竖在这些塔顶上的巨像在底下看却像是些小雕像;像这样,在无数其他的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参见《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79页)在分析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时,我国学者提出:“唯理论者斯宾诺莎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包括传闻的知识和泛泛的经验;第二类是推理知识;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说:‘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可见斯宾诺莎也排斥感性经验,只信赖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参见《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地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而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的合理性,但却一直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在总结近代哲学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原理。他的名言是:思维无感性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虽然康德强调感性直观与知性思维的“联合”,但在康德那里,“思维、知性仍保持其为一个特殊的东西,感性也仍然是一个特殊的东西,两者只是在外在的、表面的方式下联合着,就像一根绳子把一块木块缠在腿上那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1页)黑格尔则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感性与思维的辩证统一问题。他要求凭借理性思维的能动性而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然而,真正达到对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并真正超越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片面性,则需要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这种实践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
什么是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Empiricism)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诞生于古希腊。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期间,它不断地与另外两种学说发生争议:一种学说为天赋论,主张知识属于与生俱来的本性之观念;另一种学说为理性主义,主张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然而,上述的争议虽然从未中断过,但它们之间的冲突却时而激烈,时而缓和。
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经验一词主要指与理性认识相区别的一个认识阶段、认识形式,即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将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见解区分为一般的、易犯错误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证实了的真理性知识,并在其中划出一条深深的鸿沟。他们声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由于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验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鉴于此,理性主义者主张全面放弃感觉,而专注于从理性中寻觅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生而具有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通过理性能力对内部潜在的内容作出重新发现。他们指出,在这样一个先验的知识概念系统中,短促和随机的临时性经验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一方面,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仅仅存在于一个完美的独立世界之中。我们感觉到的世界,只是对于完美的知识世界所隐约透露的神秘影像的复制,这种复制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所以感生认识处在不确定的状态之中,其认识的成果也只是一些摇曳的幻影而已。另一方面,理性主义者也往往轻视实践,贬低科学的价值。由于科学来自观察和感觉世界中作为实践运用的知识,因此理性主义者认为这些基于不确定生知识的科学是片面的,甚至不合天赋理念的观点。在极端的意义上,理性主义者武断地否认了科学的可能性。
从恩培多克勒开始,一种与上述思想截然对立的哲学,即经验主义学说渐渐兴起。经验主义怀疑理性所依赖的先天印象,认为它们纯属想象出来的幻象,并力图表明,正是观察才引起了知识。针对理性主义者放弃感性经验的主张,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声称唯有观察和感觉者是唯一有效的知识源泉;事实上,人的感觉经验能够发现和揭示真理。由此,便推动了经验主义研究感知系统。这也是心理学的开端。
恩培多克勒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经验论者,为了其哲学目的,不知不觉地展开了一个典型的心理学课题的探讨。在他看来,理性主义者所谓人为自身心灵的神秘内涵所吸引而进行实质为记忆的学习,并通过这种学习而获得知识的天赋主张难以成立。在有关遗传的实际知识尚未问世之前来谈论所谓与生俱来的理念,只能是为摆脱哲学或科学难题的一条捷径,因此这种主张是无法验证的。经验主义希望通过找出知觉的作用机能来坚持知识来源于知觉的观点,最终反证出理性和先天本性不可能充分知识的源泉。
在西方,与基督教观念相结合的新柏图式理性主义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直到13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重被发现,理性主义开始走向衰落。尽管由地师承关系,亚里士多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柏拉图主义的观念,但在本质上,他却是一个经验论者。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即实体,因此需要依靠感觉经验才能实现和完成这种认识。他说过:“那引起感觉的东西是外在的。„„要感觉,就必须有被感觉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以感觉乃至知识、认识依赖于外在客观的信念表明了坚定一致的经验主义主张和朴素浅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纵观经验主义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认为,所有的意识观念均来源于知觉,但同时也承认意识的机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官能)是内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后者的观点则更为激进,公开宣称不仅意念的内容,而且意念的整个过程都不可能存在内部能力,而只能是习得的。
自16世纪起,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再次爆发。F.培根依据实验科学,强调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同时,他并没有把人的认识局限在感生经验上,而是承认了理性认识的必要性。他认为只有把感生和理性结合起来,运用科学实验和客观分析,才能克服认识上的混乱,推动知识的进步。继增根之后,J.洛克通过对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天赋观念论和以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经验主义的原则。洛克指出,人的适应 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灵本来像是一张白纸,在它上面并没有任何天赋的标记或理念的图式。至于各种观念和知识是怎样写在这张白纸上,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问题,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给出了答案:“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在具体论证这一原理时,洛克采取了类惟于近代心理学的方式。他把一切知识归结为观念,而一切观念又可被分析为简单观念。他断言,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构成知识的固定不变的、最单纯的要素。所有的简单观众念,都来自外部感官或内省,也就是说,都来自外部经验或内部经验。人的心灵处理这些简单观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把若干简单观念结合成为一个复合的观念;二是把两个观念(不令是简单观念或复合观念)并列起来加以考察,形成关系观念;三是把一些观念与其他一切同时存在的观念分开,即进行抽样,由此形成一般观念。至此,作为经验主义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体系,从而与理性主义展开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对抗。
激进的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所以,他们持极端唯名论的观点,根本否认抽象,否认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例如,J.S.穆勒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命题也是从经验中来的,其所以为真理也只是因为它们在经验中总被发现是这样的,因而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必然的真理,甚而有可能为将来的经验所修正。
I.康德提出了一些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的假设。康德将科学认作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并且确认它起始并同步于人的经验。然而,康德又认为人类经验的形成必然地带有人类心灵的自在特征。正是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科学所研究的有规则的现象。于是,最终的真正知识——科学就能立足于在心灵中先天具备、因而也就先于经验而存在、同时又获得理性证实的基础之上。康德把这种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
对于心理学而言,学者们更倾向于接受经验主义而不是理性主义。这在英7美等国已成为一种逐渐强化的趋势。在这些国家里,经验主义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根据现代的趋势,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将为天性论与经验论,或者本性与教养这类人们更为熟悉的辩论所替代。然而,在经验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中也并非没有例外。例如,N.乔姆斯基就力图陈述人类语言的句式中有许多属于先天具备的观点,并向行为主义式的经验论发出了挑战。乔姆斯基依据笛卡尔的语言学观点,将语言的基础置于直觉而非待业,并把语言视作一种相对来说未受其他刺激控制影响的逻辑系统。与此相似,J.皮亚杰也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是由逻辑性的方式得以展开,而不是导源于环境的形式,尽管皮亚杰本身并非一个天性论者。总之,个体获得知识的问题还有待于同个体精神领域的全部内容的发生相联系,如此方能完整地揭示其深刻的关系。经验主义对此作出了努力,但是很明显,它的理论不是全部的谜底。
什么是唯理主义
笛卡尔是法国唯理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理性,这显然是唯心论。但他主张用理性代替盲目信仰,反对宗教权威,则是进步的。他的思想适应十七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对法国文学起的作用比伽桑狄大得多。
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
(三)--学习《自由秩序原理》
作者:Jeremy Xu
------------------
自由作为一种理念,是人类的自然愿望。但是对于在文明社会如何实现自由理念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导致了民主社会和集权社会的分野。这是因为自由的实现首先有赖于制度。早在公元前的古代世界,民主制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与集权制的斯巴达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都认为他们的法律之所以优于其他国家是因为这些法律“立基于众人的才智,”并且“获益与实际经验的帮助和时间的检验”。而斯巴达人认为自己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其每一部特定的法律的优越,„而是所有这些法律都趋向于由某个个人早先确定的目的。”显然,前者是对自发传统的发展和提炼,本质上是自生的秩序;而后者是基于既定目标的人为构建,实际上是一种乌托邦实践。
到了18世纪,自由理论的发展仍然延续了上述的分野。传承了古希腊民主理念的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以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为首)一派认为自由的本质是强制的不存在或最小化,并且自由社会的发展是有机的、缓进的和非完全有意识的,即有赖于试错程序。他们强调制度的源起并不在于设计,而在于成功并且存续下来的实践。“被人们认为极有作用的种种制度,乃是某些显而易见的原则经由自生自发且不可抗拒的发展而形成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计或政治智慧的结果”。所以他们被称为经验主义自由传统或英国传统(盎格鲁自由),实际上还包括法国人孟德斯鸠、以及后来的贡斯当和托克维尔。另一派是法国传统(高卢自由),其代表人物以法国启蒙运动的百科全书派和卢梭、重农学派和孔多塞,也包括英国人托马斯·霍布斯和潘恩等人。首先,与英国传统认为“自由的本质是否弃强制”相反,“高卢自由,乃是那种试图在统治中寻求的自由。”认为只有“在追求和获致某一绝对的集体目的的过程中方能实现自由”;其次,与英国传统主张由自发秩序和自生传统形成规范制度相反,法国传统主张依靠理性的周全规划去发明和设计这些制度;最后,与英国传统主张通过试错程序来完善自由社会相反,法国传统主张“一种只有强制方能有效的模式”。所以,法国传统又被称为唯理主义传统,他们的主张基于这样的假定:“人生来就具有知识的和道德的禀赋,能够根据审慎思考而形构文明。”他们的主张实际上是“在组织中寻求最高程度的政治文明,亦即在政府组织做出的最高程度的干预中寻求政治文明。而这种干预是暴政抑或是自由则完全取决于谁是干预者,以及这种干预对哪个阶级有利。”正是唯理主义传统衍生了法国大革命的残暴、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的暴政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疯狂以及至今仍在打着代表人民的旗号的形形色色的极权主义政权。而经验主义传统高举天赋人权的大旗,倡导主权在民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但为英国宪政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精神资源,更催生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形成了人类政治文明的主流。
为什么同是对自由的追求却产生了大相径庭的结果?分歧的根源在于对自由社会的期许有所不同。唯理主义相信“单个个人都倾向于理性行动而且个人生而具有智慧和善。”所以大众完全可以在精心设计和周密策划好的制度框架内,朝着预先设计好的发展目标各自努力,达至各有所得的皆大欢喜。这里所谓理性行动倾向多半是指安分守己;而智慧则表现为各司其职的能力,即统治者有能力设计好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辅助者有能力尽忠职守、劳动者有能力理解规则和领导意图;最后,所谓善就是知足,遵纪守法即实现了自由。这就是集权式民主制(totalitarian democracy)下的自由社会,所以必须依靠强制和暴力的政权工具,以防有人理性不够而将非分之想付诸实施,以防有人智慧不够而不守规矩,以防有人善心泯灭而贪心不足。
相反,经验主义的自由传统认为“人始终具有一些较为原始和凶残的本能,因此人们须通过种种制度对这些本能进行制约和教化。”并且这种制度也是通过不断地引导“具有自私本能的每个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努力中增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得以逐步形成的。作为制度,设立某些禁忌只是手段,目的是确保大众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使“不良之徒的危害减至最小限度”。在这种制度环境下的自由社会,任何不确定的个人都有寻找、选择和实现自己目标的发展机会。每个人追求个人的目标之所以可能成功,是因为真正的自由行动都必须遵循一般性规则。这是由于我们的行动会直接影响他人,而惟有遵循大家认可的规则才能有效预期他人对自己行动的反映,从而各自调设,或竞争,或合作。
必须指出,在自由社会的一般性规则体系中,道德远比法律更为重要。作为调整人际交往关系的习惯,道德是不言自明的传统信念,是价值观而不是方法论。它不是强制和命令的结果,而是出于自愿和自然。没有道德的规范,就不可能最少地使用强制,即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是自由社会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所以在现代文明社会,道德是主导的规范,而法律只是辅助的规范体系。譬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倡导的市场经济机制,就是建立在商业信用体系的基础之上的。商业信用主要依靠商业道德来运作,相关的法律作为保障只是最后的底线。自由市场的魅力不在于健全的法律体系,而在于以分工与合作为基础的交换和竞争。每个人对于这种可以选择且必须参与的游戏都有共同的规范体系和平等的机遇,惟有智慧和意志的较量,才能决定成功与否。而支持他们参与的信心,正是相信多数人都会遵循作为一般规则的商业道德。
大纲:
1、知识论概说
2、什么是怀疑论及它与知识的关系
3、笛卡尔的怀疑论
A、普遍怀疑
B、怀疑对象
C、恶魔理论
D、笛卡尔怀疑论的特点
1、知识论概说
知识论也就是认识论。它的对象是认识。认识论以认识的内容与客观对象的联系为探讨目标。认识论只注重思想的内容,并观察它的内容是否合乎客观的对象。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的真实与确实认识的可能性及其范围的一种学问,所以认识论讨论的两大问题:
一、人类的理智是否能获得真实的知识?若能,第二、认识本身是一种什么作用?是否与事实相符?真理及其标准是什么?认识的最后基础是什么?超验的东西我们能认识吗?
对于研究方法必须抱定哲学家所应怀有的探本求源的精神。对于任何思想不可假定为真,认真的探讨它何以相似于事物,所以应该避免两种错误的方法:A、怀疑法,即彻底怀疑任何真理,B、独断法,即主张有基本真理。
我们应用的正当方法是,对认识做哲学上的研究时,第一须说明基本认识为什么基于足够“逻辑的根据”而是真的,这根据必须是最后、最基本的基础。所以决不能是判断或思想,而只能是呈现出来的事物自身,事物自身用自己所拥有的明显性使我们了解我们的判断确实与它符合。它同时是最后的,因为如果指明了一个判断实在表现而肯定显示出来的客观事态,那么对于这判断的客观事实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毫无合理怀疑的可能了。
2、什么是怀疑论及它与知识的关系
对于有无知识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否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怀疑论者,这样势必会陷入一种理论怪圈之中:如果你否定知识这个事实,那么你就必须知道究竟什么是知识;如果你知道什么是知识,你就不能怀疑到底有没有知识。但是给知识下一个准确的下定义是很难的,因此怀疑论者往往质疑知识可能成立的理由。所以怀疑论就是对一切的知识和知识成立的基础提出怀疑来否认人有知识。知识论在历史中与怀疑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关系。
一切学术的进步发展却似乎依赖于怀疑的精神和方法。如果对一切都熟视无睹,习以为常,那么思想就会陷于停顿,变成一潭死水。为学贵在有疑。疑则有进。这种怀疑精神当然是哲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没有怀疑精神就不可能有哲学思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研究。
笛卡尔的怀疑论
普遍怀疑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想要建立一个普遍的学问,所以他要把全部的学问重新验证一下。他所凭借的新的哲学方法就是普遍怀疑的方法。所谓“普遍怀疑”,就是把任何可以被怀疑的事物“加上括号”、“存而不论”,希望借此而找到一件不容置疑的事物为哲学反思的起点。笛卡尔在《方法导论》中说:“凡在我想象内含有可疑的成分,即使只含有极轻微者,也要毅然扬弃,„„以便观察除此之外,是否还有一物仍留在我的信念中,为完全不可怀疑者。如此,由于感官屡次欺骗了我们,我便假定借助感官而想象的对象,没有一样是真实存在。”笛卡尔的怀疑法并不是他在怀疑周遭一切事物的存在,而他只是以怀疑来作为方法而已,借之而消极的排除一切未经验证的预设,以期待积极的达到最基础的事象。也就是说,他的怀疑是方法性的怀疑,是为了肯定真理,不是为了否认真理;是理论性的,不是实践性的怀疑。(理论性的就是不假设任何一个真理)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怀疑,并不是为了某事有疑惑而怀疑,而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实际上,这种怀疑并不能用于我们行动上,如同我们真的对一切过去的真理表示怀疑。他明确指出:“我这样做并不模仿那些为怀疑而怀疑并且装作永远犹豫不决的怀疑派,我的整个计划只是要为自己寻求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或泥土来”。可见,怀疑只是暂时的,因为笛卡尔并无意把他过去,所有相信的真理推翻,完全用新学说来代替,而是通过怀疑保留那些被认为是真理的和无可怀疑的东西。
笛卡尔的怀疑对象包括:(1)世界存在---我所处的世界难保不是梦中的世界。(2)身体存在---我能梦见更美丽的身体,难道它不比我现在的身体真实。(3)神的存在----神存在与否这为世人并不明显。
笛卡尔主张,一、把历来信以为真的见解通通抛掉,即使稍有可疑的东西也不要轻易相信,二、笛卡尔怀疑论确实主张怀疑一切,找出知识的基础,三、这一基础是认识论意义上的。
笛卡尔认为作为我们获得知识来源的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甚至是我们正常的感觉经验。他提出了恶魔论证彻底颠覆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
这种设定是这样的:外在世界是一位科学家导演出的假象,或者扰乱我们的大脑,使我们犯错,使我们认为外在物理世界的存在,其实什么也没有。这样,恶魔不仅颠覆了感觉经验,也企图质疑我们以理性为基础的感觉经验。
理性所得的信念经验或命题也可能是假的,理由是存在着一个无所不能的恶魔,他使我们坚信事实上是假的东西、假的事物、假的命题等。
不过总有某样事我怀疑不得:假使我当真不存在,任何恶魔,不管多么狡猾,也无法欺骗我。我可能不具有肉体,这是错觉也很难说。然而思维那就是另一回事,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所有最狂妄的假设都无法把它后人推翻。于是我断定,我能够毫不犹疑的承认它是我所探求的哲学中的第一原理。(《西方哲学史》罗素著)
笛卡尔的怀疑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如果我说知道某东西,那么我就确实知道这一东西,在这一点上是不允许出错的,甚至连出错的可能性也不允许存在在。(确切无疑)
2、如果知识论不是梦呓或信口雌黄的恶魔的谎话,那么我们必须能够提供充分的理由来支撑那些被当作知识的信念。(清楚明白)
总结:
因此他通过这种怀疑把握到了具有认识论意义的第一原理。从此可以看出,笛卡尔的怀疑论只是一种作为寻找知识的方法而被使用。
参考书目:《知识论》胡军(讲义)
《认识认讲义大纲》张化安神父
《西方哲学史》罗素
第三篇: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被称为主动的法官消极的当事人。1刑事侦查权为国家垄断侦查机关一职权主动对犯罪进行侦查,拥有广泛的侦查权利,被告人在形式诉讼阶段的权利受到限制,大陆法系并不认为在侦查阶段控辩双方有平等地位,认为被告人负有忍受侦查之不利的义务,岁允许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但一般不认为律师有调查取证的权利,侦查机关有权采用广泛的侦查手段,并且采取强制性手段时由侦查机关根据需要决定无需申请法官的令状。2在起诉主体上一公诉为主体允许自诉并且实行起诉法定主义,刑事犯罪的起诉权有检察官提起公诉为主,一直是大陆法系的传统。对于轻微的刑事案件也允许自诉,检察机关也可以跟据自诉人的愿望代理起诉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铸就犯罪呗认为国家的责任,只要证据充分达到标准检察机关必须起诉。3在起诉的卷宗移送上由于法官要依职权审判必须亲自调查和核实证据做出事实和法律裁判,需要在审判前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完全了解案情。检察官再提起公诉时必须向法院移交全部的案件笔录和证据材料。4刑事审判程序法官处于和性地位一级级姿态主持和指挥审判活动,整个审判要以法官对案件调查魏诛仙展开,法官依法职权主动对被告人证人询问讯问,提出证词的矛盾点,征询鉴定人意见,向双方展示有关文文件和证据,被告人可以申请新的证据和串换新的证人但都要经过法官允许。
当事人主义
1强调双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诉讼的地位当事人双方主导者刑事诉讼的进程。在侦查程序中强化被告人一方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能力。强调对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即便在侦查程序中也激励创造被告人鱼侦查机关的平等性和对抗性。被告人享有成沉默权字辈传唤或戴普之日起享有及时或的辩护律师的权利。辩护律师有权自行侦查或委托自认侦探来侦查。为了加强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实施强制侦查行为的令状主义,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要必须取得法官的许可令。逮捕后立马待见法官接受审讯,由法官决定是否羁押急期限。2在起诉主体和方式上以公诉为主,检察官拥有较大的裁量权,可以是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起诉方式,即使犯罪的证据充分检察机关也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在起诉后经被告同意也可以撤回起诉。3案件卷宗材料的移送上,为防止法官先入为主,产生预断。检察官决定起诉时枝江起诉书只交法院并不符任何证据及说明、也不得记载任何足以使法官对被告产生偏见的事。4在法庭庭审中强调控辩双方的平等地位和激烈对抗,要以控辩双方为和兴展开,一交叉行驶权利的方式进行举证,询问,质证辩论。法官不主动进行调查,其职权活动仅限于程序控制以及对证据问题进行说明
第四篇:人生折理唯美的句子
人生折理唯美的句子
1、生活的乐趣不是生活本身的,而是我们对升入一种更高的生活的恐惧;生活的折磨也不是生活本身的,而是我们因那种恐惧而进行的自我折磨。——卡夫卡
2、对错过的爱情,我们永远傻傻分不清;是因为遗憾,所以美好,还是因为美好,所以遗憾。
3、我们付出过的感情、珍惜过的相遇、曾经拥抱着以为可以永远在一起的人,原来有一天还是会失去,还是无奈要说一声再会。这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爱得比自己以为的要深许多。——张小娴
4、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历这种疼痛——度日如年般的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
5、能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是一种幸福。爱极恨极都是情到深处,真正爱过恨过的人都会大彻大悟,我会感恩爱我或恨我的人。爱能燃烧自己温暖别人,恨会灼伤别人毁掉自己。爱有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而恨却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6、我知道再回首时,那些眼泪想来可笑;却不知再回眸时,那些欢声笑语也能叫我
7、我要的,不是短暂的温柔,而是一生的守候。
8、让我快乐的,都是微小的事情,一点一滴汇聚成了幸福。有时候,连眼泪也是幸福的,这些都是因为你。
9、我一定不是这城市里唯一的怪人,一定有人和我一样,空虚时对着夜空唱歌到天明,也许我永远都遇不到他,但我熟悉他的心情。——几米
10、所有的故事,终变成回忆。而再深的回忆,也敌不过一世的时间。再长的时间,也敌不过错过的遗憾。
11、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海明威
12、有的爱情,活在相片里;有的爱情,活在你心里。但最能让人踏实幸福的爱情,还是要那个人,活在我们的身边。——苏
13、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做着两件事情:行走与选择行走的路。没有行走的人生,如一潭枯井,缺了生命的活力,丢了活着的要义;没有选择,就没了自己的轨迹与前进的方向。我们是有很多种选择的,无论怎样选择,都会有一些人,有一些风景陪着你,路途或远或近,时间或长或短,需要我们弥足珍惜。
14、曾经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然而有一天我发现,那只是我浪废了最多光阴的一部分。曾经以为,爱上了,就不会寂寞;然而有一天我发现,寂寞还是爱上了我。曾经以为,爱上了你,我可以全身而退;然而有一天我却发现,我退得满是伤痕。
15、在这个世界上,不认识你的叫路人,不害你的叫好人,不放过你的叫敌人,不时来心疼你的叫友人,不离不弃的叫亲人。而这些人,都不懂你,懂你的,叫爱人。
16、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17、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都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18、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19、把所有的不快给昨天,把所有的希望给明天,把所有的努力给今天。
20、不要轻易说一辈子。我也曾经说过一辈子,信过一辈子。可其实一辈子太长了,长得足够改变一个人,忘掉一个人,甚至,再爱上另一个人。
21、所有男人都爱美人,所有女人都爱富人。但爱却不等于真的要。男人虽爱美人,但不一定会娶,到最后,男人娶的都是适合做老婆的。女人虽然爱钱,但不一定会嫁富人,到最后嫁的都是待她们好的。所以,做人到最后,拼的不是富和美,而是人品。人品是最美的内心,最贵的灵魂。——陆琪
22、最痛苦的真相,也好过最甜蜜的谎言。
23、一段感情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是否还牵手,而是由感情品质而定,很多时候牵手不代表成功,分手不代表失败。关键是看在这段感情中你是否完成了两件重要的恋爱心理任务。你是否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你是否已学会疼爱别人。
24、常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常相知。
25、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26、有些人,你以为可以再见面的;有些事,你以为可以一直继续的。然而,也许在你转身的那个刹那,有些人,你就再也见不到了。当太阳落下,又升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27、最遗憾的不是把理想丢在路上,而是理想从未上路。
28、前女友、前男友,是男人女人心中的一道伤疤,既不忍去看,又无法挥之而去。爱上了一个曾经经历过“长恋”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你和他的幸福经历,去盖过他和她的曾经。既然注定无法更早一点地遇上他,那就用更快乐的方式拥有他。
29、别难过,我在这里,一直、始终、永远。
30、灵魂上的伴侣是时间累积出来的,不是你第一眼觉得他很帅,跟他看对眼了就觉得他可以成为你的灵魂伴侣,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习惯的磨合,包括性格上的不断沟通,他才会成为你的灵魂伴侣。——范
31、我曾给过你闭上眼睛捂起耳朵的信任,就算全世界都说你有错,只要你否认,我就相信。
32、不追问也不想知道底细的时候,不是你已经超脱释然了,而是你已经彻底不爱了。
33、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所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34、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谗、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割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木心
35、种花养鸟,读书下棋,上班下班,与世无争,接受平静、平淡、安稳、安逸,对平凡者来说,平凡是一种人生态度。
36、年华的味道,浓淡相宜。读一段历史,静静地缅怀。散发的墨香,掬一缕放在心田。轮回中的你我,从哪里走来,说不清的纠葛,慢慢转身离开,那些焦急的味道,在时光里愈走愈淡。
37、一切问题,最终都是时间问题。一切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38、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馋、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割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
39、腰缠万贯也可平凡一生,农野村夫也可平庸一世。平凡或者平庸,与财产无关,与职业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地位无关,有关的,只是活着的态度和思维的高度。
40、朝花暮日,风景依旧,春去秋来,物是人非,似水流年,浮生若梦。一天天,一年年,岁月像风一样,在我们的指尖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41、思想消极,行为懒惰,昏昏欲睡,碌碌无为,接受无聊、无趣、琐碎、颓废,对平庸者来说,平庸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42、年年岁岁,平凡的轮回,犹如这美好的绿色。心在平静里,简单,真实,自在,空心。
43、思想简单,儿童就欢乐多多;欲求简单,老人就快乐多多;处世简单,生活就幸福多多。铸就成功的本源是追求和找到事物的本真,深刻思想的本质是从复杂回归到简单。爱因斯坦研究了十年相对论,最终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了深奥的理论。
44、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如果能做到心气畅通——既能及时排解自己的气,又能有效化解他人的怨,一定会感到一身轻松。
45、简单出精英,简单生快乐,简单产实效。简单的活着,善良、率直、坦荡,把平凡的日子变得有情趣,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把烦琐的事情变得简单干练,去品位人生的韵味,享受人生的乐趣。
46、没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没有什么黑暗可以永远。没有什么错误可以让历史低头。一切过往,都是时间的玩偶。原谅吧,自己的,别人的,历史的,现在的。
47、生活简单,迷人;人生简单,幸福;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太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贡献;要活出简单真不容易,要活出复杂却很简单,要学会简单其实真不简单。
48、简单,是事物的本源,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永恒的魅力。简单,不是简陋,不是懒人的托词与固执,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任凭闹事熙熙攘攘,任凭诱惑纷纷扰忧,都会恬然淡定卓然独处。
49、智者求超脱,古时的智者就已明悉不幸的根源,在于那厌倦的前身即是欲望。若要超脱,除非死,或者除非是像死一般活着。
50、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不管你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搜罗在历史的尘埃中。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梦幻。
51、和自己相处,就是让我们静静坐下来,卸下负担,抚慰心灵,清楚自己身在何处、心往何方。
52、和自己相处,还要学会不生他人的气,做到心平气和。很简单,心平了,你就知道人无完人,你就容得下别人的失败和别人的错误;气和了,你就明白和别人相处,就是要正确认识别人的价值和缺点。
53、岁岁年年,时光犹如一位客气又无情的友人在你面前微笑地走过,让你痛苦着、坚强着、奋斗着、失望着、伤感着、希望着。如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在眼泪中豁达;如是一回平凡的人生,在阳光下丰满。
54、人生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平安平静只不过是人生路上小憩时的心灵驿站。人类的智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长长短短的生命之路上获取的。当我们踩着时间的落英,付出心血和汗水追求着、探索着的时候,智慧就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在路上无怨无悔地延伸着美丽人生的时候,智慧的火花从不间断。
55、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你是坐骑还是骑手。
56、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57、有一天,当你发现再也记不起为了什么而受伤,那就是痊愈之时。
58、人苦苦追寻的只是一个完美的梦,接近时就意味破碎。
59、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60、有一种伤痛,就不要尝试心痛;没有我的悲伤,就不要学我的坚强。
61、话要说3分,饭吃7分,思考要思考全面。
62、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63、青春,一旦典当,则永不能赎。
64、没有不老的幸福,也没有不老的时光,能折腾的时候,别让自己闲着。
65、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66、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是一种成熟,改过是一种美德。
67、魄力,要有魄力,即使是失败,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平庸。
68、我输过,我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
69、也许一个人,要走过很多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后,才会变的成熟。
70、在选择前,是要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那么也就有一颗绝不改变的心。
7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2、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73、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会是一无是处。
74、人的心念一闪动,无数的恶魔是开始舔牙微笑了。
75、做人做事不心面面俱到。因为总有人会不满意你。
76、没有斗争就没有功绩,没有功绩就没有奖赏,而没有行动就没有生活。
77、不管什么天气,记得随时带上自己的阳光。不管什么遭遇,记得内心装满开心的童话。
78、失望太多的时候,不能停留,只有带着希望大胆的朝前走。
79、穷人与富人的最大的差距不在金钱上的,而是在思维上,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想让钱生子子生钱,只会紧抓住手里的钱,一毛不拔,成为十足的守财奴。
80、可以反省,不能后悔,因为那将没有任何帮助。
81、走自己的路,让能说得人说去吧,你只要做就行了。
82、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已拥有”。
83、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
84、梦是一条道路,终点是深不可测的潜意识。梦也是一面镜子,一直映照着人生最初的自己。
85、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8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87、似乎是没有欲求的开端,总是以备受打击而结束。
88、离开奋斗的沃壤,天赋的种子便寻不到春华秋实的前程。
89、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败屡战。
90、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9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92、我们一天说的话其实有很多都是废话,有用的可能就几句。
93、人生太漫长,你只不过是一场风景。
94、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95、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96、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7、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
98、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9、一世欢颜,只为你一人绽放。辗转红尘,愿与你同唱一曲地久天长。
100、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没错的,但是不要忽略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论,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决心改变世界,否则你要适应生活。
101、前往伟大的颠峰之路,必定崎岖。
102、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
103、世上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
104、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105、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106、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107、所谓“人”,就是你在它上面再加上任何一样东西它就不再是“人”了。
108、人不应该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09、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110、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111、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不忘众生恩。
112、不要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别人看,世界上多的不是医师,多的是撒盐的人。
第五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联系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以及青年学生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设计此类问题是因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复习一知识为上好本框题和复习全课打下基础。)导入新课
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阂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5)“气者,理之依也。”、(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唯物主义观点,解释(4)。)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l)“心外无物”;(2)“存在即被感知”;(3)“物是观念的集合”。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同上的方法出示唯心主义观点。)“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柳宗元、王守仁、贝克莱的生平。)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欧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看漫画。)他们分别是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板书)
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板书)
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请同学们举例。)
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同的,它们的根本观点正确,但也有缺陷,主要缺陷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
古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思考恩格斯语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l)产生条件:①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已经具备。②马克思、思格斯主观努力、辛勤劳动。
(2)理论来源: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如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请同学说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场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第一节有关内容。)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板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语录,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夫改变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一种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必然要求,即我们应该做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已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力,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例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立足现实,着重体会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改造我们自身。
从学习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板书)
古人创造了观念上虚假的神灵,又把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去信仰,有很复杂的原因。它的消灭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我们在一切学习和工作中应坚持的正确观点。应该自觉同有神论划清界限。我国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昧着我们在世界观上赞同有神论,更不是鼓励人们去信教。作为青年学生应做到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封建迷信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麻痹人的思想,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反动,因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议一议”,某学生很努力,但在考试之前仍去测字算卦,以求考试过关,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它麻痹人的思想,阻碍人的行动,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而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取缔。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板书)
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当地实际举例。)例如: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交通不方便等,这些现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应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同人交往,周围发生的事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因此,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态度,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必须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种问题。
认真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把事情办成,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应当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的唯物主义态度。把从实际出发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板书)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在评价自己,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呢?为什么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应当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彻底地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因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处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现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纠正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到这节课为止。我们已学完了第一课唯物论。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课的内容。(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
问答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八、板书设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一、基本观点和根本分歧
二、两种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马克思现代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