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要】石油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命脉,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能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我国已经逐步重视石油安全生产工作,但是还存在诸多的石油生产安全隐患,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本文首先对现阶段我国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分析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总结出石油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应对措施,为促进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石油行业;安全生产;问题;应对措施
石油生产企业具备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以及点多、线长和面广等特点,且石油生产工艺及程序比其他行业复杂,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因此,石油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为了确保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政府需加大对石油安全生产的政策和资金投入,而石油企业自身也需加强生产的安全管理,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石油的生产效率。
一、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㈠自然天气类的安全事故频发 石油生产中的半成品、成品、燃料及各类能源,军事易燃和易爆物质,危险性较强,且极易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如夏季高温天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㈡安全生产设备存在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的石油行业中,部分石油生产企业在安全设施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较少,无法保障安全生产工作,这是受到石油企业体制改革的影响。
㈢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行业并未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则,且石油安全生产的方式落后,直接影响到安全检测的效果,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的困难。
㈣技术类的安全隐患 石油行业的技术安全隐患表现为石油企业的产品生产、化学实验及成品运输等方面,具体的技术安全隐患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石油企业的专业技术无法得到法律保障,技术容易被竞争对手窃取;二是石油技术操作失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这是目前技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1]。
二、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㈠安全检查不到位
石油行业在生产检查方面,还未形成严格的检查制度,进而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石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也未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细则,故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时候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是由于无政策性支持石油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安全检查难以落实。
㈡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对于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包括石油企业自身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和政府部门对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足两个方面。由于石油行业的安全预算资金不足,就无法从技术及设备方面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㈢安全管理不到位
石油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石油企业的管理者对石油生产的管理;二是监督监察部门对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而现阶段大多数石油企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管部门由于缺乏管理能力,也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因此,现阶段的石油行业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无法满足安全生产需求的问题[2]。
㈣安全生产意识缺乏
在石油行业中,大部分的安全生产事故均是由于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大部分石油企业并不重视石油的安全生产宣传,并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另外,政府部门也不重视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工作,并未设置相关的监督机构,无法对石油企业的生产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三、石油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应对措施
㈠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石油行业的安全检查工作,不但需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制定出有效的安全检查政策,而且需要石油企业自身重视安全检查工作。石油企业可通过“一职一责和一岗一责”等的方式,将安全检查落实到个人,将安全责任分担到每个石油生产员工的身上,明确石油企业内部职工的责任及管理界面,形成一套严密的责任制体系。同时石油企业需从源头落实石油安全生产的监控措施,确保石油生产的安全,并重视对事故隐患处的检查和整改工作,以提高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3]。
㈡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加大石油行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必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石油企业需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如更新或维修老旧的生产设备、建设基本的安全设施、设立专项的安全生产奖励资金等,切实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力度;二是政府部门需加大对石油行业的安全资金投入,也可向社会人士募捐石油安全生产的基础设备,从多个方面加大对石油行业安全生产的支持力度。
㈢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石油企业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切实推行和落实石油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企业需建立一套自我检查和自我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内部的石油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另外,政府需针对石油行业,成立专门的石油生产监督监察部门,对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石油生产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防护不力的石油企业,需责令其停业整顿,待其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后,才令其开业,从根本上提升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能力,促进石油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4]。
㈣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在石油行业中,石油企业的管理者需加强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石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在企业内部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如石油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安全生产模拟活动等,不断加深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向一线的生产员工普及相关的安全生产政策及知识,并严格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确保生产员工的人身安全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石油行业需形成将石油生产安全问题置于首位的行规,并从思想上培养石油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提升整个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能力。
石油行业还需制定规范的应急处理程序:石油行业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石油生产中出现的各种能源、燃料和成品及半成品等,均属于易燃和易爆的物质,故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比其他行业高,因此,石油行业需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从而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及时挽救,将损失降至最低[5]。
四、结束语
石油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命脉,我国只有促进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确保国家及人民的经济利益。由于石油行业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并且我国在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想要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就需立足于石油行业的现实基础,认真总结石油生产安全问题的原因,寻求最佳的解决措施,切实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易成.对石油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2):44.[2]张磊,张炜,李一芳,薛智星.浅谈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4(2):360.[3]同力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3(20):76.[4]张建宏.石油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244.[5]陈宾雁.浅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4):178.
第二篇:佛山配网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佛山配网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 要:配电网是作为发输配电的最后一级直接面对用户,其供电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对电网和用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配网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
关键词:配网 分析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c)-0000-00
引言
配电网是作为发输配电的最后一级直接面对用户,其供电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对电网和用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供电部门,努力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是责无旁贷的。长期以来,佛山供电局中低压配电网的管理都比较松散,对配网存在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为了加强配网管理,佛山供电局在2009年中提出了“抓配网集约调度”的工作思路,在2009年底开展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改革工作,在2010年底实现了大配调集中管理,实现配调对中压配电网的监督和统一指挥。佛山配调正式成立之后,加强了配网的管理与运行分析,开展了全面而系统的配网运行统计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佛山配网基本运行情况分析
2.1配网线路及设备情况
截至2010年7月31日,我局10千伏线路共3169回,配变4.3万台,容量2323万kVA(公用配变1.9万台,容量946万kVA,专用配变2.4万台,容量1450万kVA)。
2.2负荷、电量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佛山经济形势向好,受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带动,加上气温节节升高,佛山电网负荷也在节节攀升。佛山电网1-7月最高负荷为7323MW(出现在7月14日),同比增长6.50%。,特别三水区工业经济回升势头强劲,负荷高速增长,同比增长26.18%。
2.3电压合格率、负荷率情况分析
从3月份开始,由于经济复苏加快,用电负荷增长幅度较大,同时适逢西部旱情严峻,西电偏少,部分时段省网供电能力不足。
5、6月份用电基本放开,7月份罗洞站#3主变检修造成局部电网供电能力受限。受电力供应紧张带来的削峰填谷的影响,年累计平均负荷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年累计平均负荷率83.175%,同比增长0.82%。
佛山局年累计电压合格率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B类电压合格率99.93%,C类电压合格率99.92%,D类城市电压合格率99.91%,D类农村电压合格率99.88%。
电压偏高原因主要由于凌晨时分部份监测点负荷较低;变电站母线电压部份时段偏高也对C、D类电压合格率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压偏低原因主要由于部份低压线路过长,无功补偿不足,负荷变动较大。督促各供电所加强对合格率不正常的监测点的检查,加强监控,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用电客户端的电压质量。
部分C类电压检测表多安装在用户专用配电房,由于屏柜密封,散热不良,运行环境积尘较多,噪音大,电压监测仪收发信号易受干扰,不易上传,因用户设备运行人员巡视较难到位,故电压常出现异常或故障率高。佛山配网故障情况分析
2010年1-7月佛山配网共发生1384次10kV配网故障(含重合成功),其中1260次造成10kV线路跳闸,重合闸动作1186次(995次重合闸成功),重合闸成功率为80.52%,手动切除124次接地故障。1-4月份故障次数分别为92、72、95、88次,四个月跳闸次数基本变化不是很大,但5-7月份由于强对流天气频繁,导致跳闸次数激增,分别为440、289、308次,特别是五月受台风影响极大。三水局的跳闸率比较高,这是由于三水地处雷电高发区,加之三水镇区架空线路较多,所以受雷击影响跳闸的线路较多。从跳闸次数统计可知南海局、顺德局、三水局所占比例较高。从重合闸的成功率方面比较,禅城重合闸动作重合成功率较低,重合闸成功率为61.19%,重合闸成功率最高的为三水,为91.27%。我们对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雷暴是故障的主要原因,其它是客户设备故障、外力破坏仍然是造成配网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
3.1 建议防止雷击措施
(1)为有效降低雷雨天气对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各区供电局应对自2009年至今受雷击影响造成2次及以上故障线路进行排列,并按排列结果对部分严重线路加大地网检测力度及时更换不合格地网同时结合停电安装防雷设备。
(2)防雷方面:全面统计和分析我局挂网运行的各类线路避雷器的运行情况,对运行年限较长、故障率高的避雷器利用停电,逐批更换,同时可以结合停电在雷击多发区加装避雷器;加大地网检测力度,及时更换不合格地网,在负荷高峰到来之前,各运行单位应对所辖设备加强红外巡视;对处于多雷区、长度长的线路进行改造,增设分段、分支看门狗开关,隔离故障点,减少停电区域。
3.2 建议防止外力破坏措施
(1)加强与市政工程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工程的最新动向,对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施工,要及时与市政工程部门商讨解决办法。
(2)建立电力设施易受外力破坏黑点档案,对保护区外施工应加强巡视,对于占用线路保护区的违章作业,要联系行政部门马上强制制止,并要求客户马上清除线路保护区物品。如施工单位仍野蛮施工,应马上向上级反映,并现场录像或拍照取证,必要时报警处理。
(3)由于挖掘作业随机性强,对电缆线路的影响较大,且比较难监管,对于区内大型基建项目,应提前对相关单位进行挖掘、起吊作业的安全教育和各项危险点的预警通知。
(4)编制外力破坏处理流程,明晰不同故障类型处理办法、行政单位联系部门及索赔流程,并规范事故现场确认表。
(5)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时取证、事后整改”的工作思路,建立相应电力设施安全隐患“黑点”台帐,保护区内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派发《电力设施安全隐患通知书》和进行技术交底,缩短巡视周期,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必要时按照程序对施工用电采取中止停电等措施督促整改。佛山配网线路重过载分析
我局共有135回馈线负载率超过80%,重(过)载线路比率为4.26%,其中有22回馈线负载率超过100%(不含已整改线路)。禅城局重(过)载线路比率为5.47%,相对较高,应加快进行负荷调整或增容改造。南海局和顺站10kV 713万倾洋线、禅城局贺丰站10kV 716贺能I线等馈线负载率较高,应加快进行负荷调整。
部分线路CT成为线路运行限流元件,大大降低了线路载流量,此类线路有359条,其中38条为重过载线路,主要集中在禅城局、南海局。
可采取如下措施解决:
(1)进行负荷调整,新建10kV出线或利用低负载线路分接部分负荷,缓解线路重过载现象,提高线路转供电能力。
(2)对影响线路载流量的关键设备优先进行改造,减少过载、重载线路,解决配网“卡脖子”问题。
(3)重点更换重、过载线路CT,提高线路载流量,减少过载、重载线路,解决配网“卡脖子”问题。佛山配网环网情况分析
5.1主要存在问题
(1)环网点设置复杂,有的线路虽然有环网点,但是由于线路负荷较高,转供电能力不足,环网点过多,反而给线路运行操作带来风险。环网点设置复杂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禅城区,禅城配网结构非常复杂,同一线路,与之有5回线路及以上环网的共有26回,有四个环网点的线路共17回。最多的是110kV季华站723汾江南线,共有8回线路与之环网;市委站705新风线、文华站702天湖I线,分别有7回线路与之环网。禅城环网点设置较为随意,而实际的转供电能力并不强,造成配网结构复杂;部分线路的环网点不在线路的末端,有的甚至在首端,线路后段故障时无法转供电;线路正常方式下所带的负荷过高,需要转供电时无法将与本线路联系的其他线路负荷转移到本线路;早期建设的配网主干线多采用120截面的架空线和240截面的电缆,其允许的载流量较小,转供电能力不强,容易成为瓶颈。
(2)环网线路(组)全部在同一变电站同段母线,当主变容量不足、母线故障时,转供能力受到限制,佛山配网有此类情况的10kV合环线路共有190回。
(3)环网线路(组)在同一变电站但至少一回在不同母线,当110kV主供线路电流受限或者片区电网负荷受限或者事故跳闸时,转供能力受到限制,佛山配网有此类情况的10kV环网线路共有19回。
(4)此外,根据调通中心颁布的10千伏线路合环转电(不停电转电)技术原则,全局目前有372个环网点两侧属不同的220千伏电网,不具备合环转电条件。
5.2环网改造建议与措施
(1)对于环网点为5-8个的,建议尽快分析梳理,按照环网点设置的优先级及线路负荷情况,将不必要的环网点立即解除到4个及以下。涉及到单位为禅城局,共25回10千伏线路。包括:季华站723汾江南线(环网点8个,共1回);市委站705新风线、文华站702天湖I线(环网点7个,共2回);城东站704普君线、城东站710卫国线、澜石站726石梁线、鄱阳站701奇槎东线、市委站725华远线、市委站708垂红线(环网点6个,共6回);以及百花站718玫瑰线、城西站719白燕线等具有5个环网点的17回线路。
(2)对于环网点为4个的,涉及到禅城、顺德、三水、高明各17、1、2、4共24回线路。此类线路可以保持环网线路,建议不要增加环网线路。如果确要增加其他更加优先级的环网线路,建议同步解除优先级低的环网线路。对于目前环网线路皆来自同一变电站,共6回,如禅城澜石站屈龙角2线、压延线,可以根据周围变电站的布点情况,建议逐步增加其他不同变电站的环网线路。
(3)对于环网点为3个的,此类线路可以保持环网线路,建议控制增加环网线路,如要增加,要必须按照典型接线设置,在增加优先级更高的环网线路时,同步解除优先级低的环网线路。对于目前环网线路皆来自同一变电站,共14回,如三水大塘站711恒宝线、大塘站713佳桥线等,可以根据周围变电站的布点情况,逐步增加其他不同变电站的环网线路。
(4)对于环网点为1~2个的线路,此类线路应按照典型接线有步骤增加或改造环网点,按照环网点设置的优先等级设置环网点。对于目前环网的线路皆来自同一变电站同一母线的,共涉及到190回线路,建议首先调整到站内不同母线,然后再按照优先级增加其他环网线路。
6结论
配电网结构复杂,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薄弱环节,通过这几年来的农网、城网改造,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供电部门加强运行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整个配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 王智远.配网6 kV线路事故分析及解决措施.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12):60-61.[2] 王世4.六枝特区10 kV配电运行事故统计分析.贵州电力技术,2005,(12):40-42.
第三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的自身优势特征,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策略分析
一、引言
目前,中小企业属于我国经济结构类型的重点部分,更是我国鼓励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模式。因此,如何能够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财务管理存在漏洞是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企业资金流通缓慢、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速度等。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特征,分析了财务管理工作对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企业资本实力较弱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资本实力较弱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无法实现科学化、合理化,财务管理工作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并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负债能力较低、融资渠道狭窄,据调查研究可知,截止到2011年,我国近300家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企业总数的1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渠道问题难以正常开展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业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本实力较弱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大、负债能力低;二是没有融资渠道的有力支持;三是对于融资实施的信心不足。
(二)财务控制能力薄弱
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能力薄弱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中小企业形成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因,导致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财务支撑,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现金管理不够严格,经常导致现金长期闲置;二是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赊销政策,导致中小企业发展渠道越来越窄,降低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占有率;三是中小企业存货控制能力低,进一步形成了资金呆滞的问题。因此,在社会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以实体经济为发展的中小企业相继出现了存货滞留的问题,削弱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三)财务会计工作不规范
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内容,更是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因素。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属于主观影响因素,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计凭证、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账册、财务收支等工作流程不规范;二是中小企业会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带来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三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无法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独立性,更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制度。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企业财务控制能力
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层面来说,为了改善企业财务控制能力薄弱的情况,应该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管理能力,最终实现企业发展与资金管理的同步运行。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尽量简化资金管理环节。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一是积极筹集资金,加强资金筹集与运用的结合,很多中小企业经常将资金筹集与运用分离,进一步削弱了企业资金管理的能力;二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使用是保证企业产品开发、经营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确保获得最佳的资金使用效果。
(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价值不高。由此,中小企业必须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建设,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因此,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从长期经营发展层面来说,中小企业应该根据投资发展方向明确阶段性目标,将其最终转换为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才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三)加强财务管理风险监督
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很多企业不得以采取非正常融资的手段,进而产生了筹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更要加强风险监督和内部控制,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一是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识别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二是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科学的看待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尽量将其降至最低。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开源节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财务指标。严格规范企业物资采购、物资领用和产品管理的操作流程,防止管理漏洞的出现,确保企业物资安全。企业资产管理与会计记录必须分开进行,形成有效地内部约束,不能将资产管理的全部工作交由一人完成。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预算严格落实,建立责任到人的制度。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孙速超,王玉珍.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9:51-52.[2]庞连波.国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动力与价值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1:134.[3]王燕青.中小企业应如何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与水平[J].会计师,2013,19:32-33.[4]张胜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3,20:148-149.
第四篇:港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
港口作业是港口的主要业务,港口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港口的装卸安全管理。港口装卸作业具有流动分散、操作复杂、人机交叉、点多面广、昼夜连续作业的特点,同时受气候、气象、季节、潮汛的影响,加上港区机械设备陈旧及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港口装卸安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装卸作业的特点,人员的素质,机械设备工具,货物种类,装卸工艺,作业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港口的安全生产具有操作工艺的复杂性,安全监督过程的多变性,安全管理方式的动态性,事故的多发性。
第一部分 港口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港口作业分析
1、操作工艺的复杂性。港口作业是人机立体交叉,空间转移方式的作业。机械设备体积大,吊车往往采用钢丝绳捆绑的方式来起吊大型货物,在操作工艺中处于运动、动态的过程,吊装过程中会产生转动、晃动、摆动、移动、滚动、塌塌、挤压等危险性因素,因而会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操作过程的多变性。港口装卸作业工艺流程是多环节变化的过程,往往在一艘货船甚至一条作业线的装卸货过程中,都会同时交叉或变换几个操作过程。工艺流程为:船《===》门机《===》流动机械《===》堆场《===》装载机《===》火车、卡车《===》港外。
3、生产事故的多发性。由于港口作业的复杂性和连续性及操作的动态性。港口作业也是劳动密集性作业,当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操作技能不强,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及其他外部不确定因素出现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港口作业常见违章行为分析
1、经验型的冒险心理导致操作失误
由于港口起重机司机在长期的操作中,较熟练地掌握机械的安全操作性能,所以在作业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时而出现冒险作业。这种由于经验性的冒险心理,在起重司机中比较常见,比如起重司机超负荷作业,不正常地利用起重机旋转机构和吊杆角度变化进行拖钩作业等,据起重机违章作业的统计表明,约60%左右的违章属于此类经验性作业。
2、迁就型违章导致操作失误
起重司机在长期与装卸工人的配合作业中,深感装卸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有时往往处于同情心里,为帮助装卸工人节省劳动力而采取违章作业方式。比如在船舶装卸货作业中,起重司机为了使船内作业的装卸工人搬运货物少走些路,往往采取拖钩的违章操作方法,导致钢丝绳非正常磨损和人身伤害,这种违章作业现象在港口作业现场也有发生。
3、由于简单、重复性操作形成的“感觉——操作短路”而导致的操作失误。装卸作业是重复性操作密度较高的工作,司机的每一个作业循环都要依次完成起升、平移、降落等程序,这些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操作人员大脑的工作可以达到高度的“自动化”,此时操作过程中的信息几乎不经过中枢处理便执行操作动作。这种跨越中枢处理,从感觉直接进行操作的行为方式称为“感觉——操作短路”,由于感觉——操作短路,是的司机在操作过程中,不再需要进行比较、判断、记忆等信息处理过程,操作过程处于无意识行为,这种状况也有可能引起操作失误。根据以上对港区装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企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目标,以避免或者至少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中心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时效性。
第二部分 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服务港口发展大局,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治理,遏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一、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为了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职工在长时间内不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就会下降。要想使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企业就必须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通过教育使职工了解企业近期安全生产形势,如:安全生产天数、工伤事故情况、“三违”事件、企业安全指标及安全指标最近的变化趋势、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指标精神等内容。
2、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教育
安全规程和制度不能学习一遍就算完成任务,班组要经常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使职工真正掌握规程和制度内容并认真落实,从而能保证班组安全生产。
3、伤亡事故案例教育
有关部门应经常从有关报刊、杂志和上级转发的事故案例中搜集与本部门生产性质相关的事故案例,组织职工认真分析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在本部发生。
4、季节性安全教育
要针对每一个季节的不同特点,结合各班组实际,组织职工讨论由于气候变化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避免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事故发生。
5、节假日安全教育
每逢重大节假日,节前职工情绪都容易浮躁,节日急于奔忙,节后纪律容易涣散,因此,节日期间就职工情绪极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发生“三违”事件,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节假日来临之际,各班组长要对职工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并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使职工情绪稳定,有秩序地从事生产作业。
6、反事故演练教育
针对个班组生产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开展反事故演练活动,使职工熟练掌握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消除或避免事故扩大。
二、加强现场作业管理
港口作业安全管理重在一线、重在基础。加大对现场管控力度,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突出工作重点,严格监督管理,严肃按章处罚。各级领导干部执行“领导带队现场安全巡查制度”,认真履职履责。落实“安全员带指标检查规定”,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认真检查生产安排落实情况、机械设备运行状况及安全装臵性能,及时发现、处理各类不安全因素。同时进行“5+2”和“白+黑”的临时突击检查,发现问题限期落实整改,加大对违章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查“双禁”,杜绝“三违”现象。加强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港区道路上行驶的载货车辆、摩托车、自行车以及行人等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切实保证港区交通安全。外包作业是安全管理的难点,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从外包公司资质备案、人员设备证书审核、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明确,有效的提升了外包的管理成效。
三、完善港口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安全使用,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稳步推进。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做好设备的日常运行、技术维修、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工作。完善与落实各种工索具的使用、检查、报废、更换、采购的流程规范,确保工索具的本质安全。严格落实工前检查制度,对工前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使工前检查与安全计分卡挂钩,确保工前检查细致、认真、到位、有效,并及时、规范填写检查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视频监控系统、生产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系统,配备了足额有效的安全、消防、防污染、救生设备及器材,在醒目位臵设臵安全警示标志、符合法规要求。
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
依据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进行宣传、培训,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使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结合码头的实际特点,作业流程及危险性分析,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制度涵盖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对新出台的管理制度进行宣传、解读,通过班组工前会议、生产评核会议、公司发文,多媒体教育,学习手册,宣传栏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在日常和专项检查、安全大检查及港区监控查违章中出现的问题对照有关管理制度及时予以进行考核纠正,对有关违章人员及时进行处罚,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五、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
坚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至少组织1次事故隐患的全面排查、整治活动。从生产现场、重点部位、消防安全、港口设施保安、机械设施、职业卫生等方面,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的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制定并落实整治方案。让安全管理人员带任务、带指标进行现场督查,并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挂牌限期整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奖罚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定期安全大检查和每天的安全巡查,通过采取安全员日常查、夜间突击查、隐患治理回头查、节假日全面查等多种检查方式,突出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时间的检查,切实杜绝“三违”现象。在实施“十个一”活动时,邀请职工代表查现场、查隐患,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予以整改。通过这些举措,安全工作得到强化,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六、完善应急救援管理
在应急救援管理上,建立应急联络管理体制,提高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有关应急工作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及责任制,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工作在做预案编制汇编的同时,定期开展应急操作演练,及时查找预案漏洞,完善预案的可操作性,不断改善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各级操作人员的应急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在预案的编制方面,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生产设备安全,降低各类分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启动相关预案,防止事故扩大,制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同时邀请专家开展了专项评审活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对应急物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管理,提高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为预防和处臵各类突发事件提供重要保障。落实应急管理经费,加强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演练资金投入,推进应急队伍建设的长效管理,努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臵能力。
七、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1、强化安全“双基”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安全工作“纵向难到底、横向难到边”的问题,强化一线站、队、班组管理,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基本规范,统一班组安全基础管理,夯实基层基础。组织开展安全班组评选活动,对连续未发生事故及违章行为的班组予以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努力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年活动,探索班组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
2、在各班研究试行“535”班组闭环工作法。“五”即在工前会议上,班长要在进行工作布臵的同时,必须要有五分钟时间同步强调、沟通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控制重点,包括货物特性、工索具配臵及使用要求、人员站位、环境确认以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要对作业流程中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强调,从而使员工作业做到心中有数。“三”即在交接班时,两个班长要用三分钟时间对上班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对安全情况、设备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并随着调整进行再次强调安全措施和重点。“五”即在工班结束后,必须召开工后会议清点人数,并用五分钟时间总结本次作业安全控制情况和违章情况,指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重点,并作为下次作业自查自纠的重点,整个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
3、建立连带处罚机制,完善安全计分卡管理规定,安全管理部门在巡查中发现违章行为,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一律通报该员工所在部门和班组,并对其所在班组进行连带处罚,同时连带扣罚安全计分卡,使其与安全奖罚激励机制挂钩。班组违章达到一定数量或发生事故时,取消该班组评先评优资格,并将班组违章情况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
4、整治特种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特种作业相关条例,全面梳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做到人证相符和持有效证书上岗;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数据,确保复审及时。安排人员时,必须先核对副证再安排生产作业;各安全监督部门加强检查抽查力度;各级培训部门要合理安排复审时间,确保复审及时又不影响生产作业。
5、加强职工队伍特别是流动性较大的劳务派遣工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外聘工管理新途径,采取规划其职业生涯,发放工龄补贴等形式,以感情留人,以物质留人,稳定现有职工队伍,在严把新工人的招聘的同时,规范新工人上岗培训制度,实行有偿的“一对一”以老带新帮教形式,采取有奖有罚制度,建立新工人档案,进行跟踪记录。积极探索在前勤作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临时采取外包部分场内短驳业务,以缓解拖班作业,疲劳作业等问题。
第五篇:日常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餐饮、流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日常工作的开展,在监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相对人证照受理信息(许可、变更)与监管信息相分离
相对人的许可、变更受理科室与监管、检查科室相对独立、分离,数据不交互,信息不共享,容易形成监管盲区。业务科室受理人员许可(变更)后,执法科室检查人员无法第一次时间全面掌握相对人的相关信息,很容易造成监管已覆盖片区存在盲点或无法实现针对性的监管。如:
1、属地监管网格化,片区细化到人,执法人员监管已覆盖的片区,出现新受理的监管对象,执法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等到日常检查轮循第二次覆盖时发现监管相对人,监管工作已相对滞后很多;
2、相对人经营地点不变,但餐厨环境位置发生变化(如房间互换),按规定应重新提交材料办理餐饮服务许可,但因执法人员没有掌握相对人提交餐饮服务许可的具体材料信息,针对相对人有无进行过变更受理,不得而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二、日常监管工作文书记录流于形式,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执法人员日常监管中,文书留痕,但文书缺乏一个有效机制管理。随着时间的流逝,积累的文书,要么相对人丢失,要么监管人封存入档,每次检查后的记录难以对相对人的监管情况形成有效的积累。每一次监管工作,相当于重新开始,工作没有针对性,效率偏低。
三、相对人不良信息、违法查处等情况无法及时得到体现
监管人员划分片区后,应形成A、B角色,以责任片区为主,交叉检查为辅,既便于交流,也可使每一个执法人员都全面掌握辖区基本情况,保证执法公平、公正,避免长时间监管某一片区,形成“自留地”。
监管人员的相对独立造成相对人的不良信息、违法查处情况无法及时体现到相对人的基本信息中,受理人员对相对人的许可资质无法确定,监管人员一旦更换,监管片区情况将一片空白,工作需重新开始。
四、应建立企业黑名单和个人黑名单
对吊销相关资质的企业和个人,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黑名单数据库,依法对相对人从事相关行业进行限制。(如餐饮企业3年,负责人5年不得从事餐饮行业)
解决办法:
拟建立以餐饮、流通许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各类监管信息为依据,引入信用体制,综合形成相对人的信用信息数据,辖区内相对人的基本情况、监管状况将一目了然,然后根据相对人的信用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频次,再将检查结果综合到相对人的信息数据中,形成信用情况,再制定检查计划„„如此循环,形成一个良性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