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0:1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本站推荐]》。

第一篇: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本站推荐]

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促进作风转变,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工作质量,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法纪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对工作中的有错无为实施问责,要坚持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统一、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二条对有错无为行为问责,主要是对违规行使职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不到位,疏于管理、行为失范,以及应急处置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应予以追究,给予相应组织处理。

第三条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违反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的,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部机关和各基层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第二章问责内容

第五条在制定决策、行使职权和执行部署、推进落实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违反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决策,导致决策失误的;

(二)在专项资金(基金)和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建设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等重要问题上,违规干预、违规操作,以及采取打招呼、指定等方式影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

(三)对上级决策、部署、批示、交办工作,贯彻落实不力,或对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达不到工作推进要求的;

(四)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认真办理、答复、整改的;

(五)未经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批准,运用职权出具证明擅自盖单位公章的。

(六)在研究、部署、调研、考察、汇报工作时提供的情况失真、失察,导致决策失误,或工作考评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七)对服务事项不按有关制度和要求办理,或办理不力,给服务对象带来不便的;

(八)大局意识淡薄,强调局部利益,工作推诿扯皮、各行其是的;

(九)其他执行不力、落实不够的行为。

第六条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方面和加强管理、树立形象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对员工信访等渠道反映上来的员工诉求,敷衍了事、上推下卸的;

(二)对公开承诺的服务事项推进不及时、不到位的;

(三)服务质量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引发员工不满的;

(四)搬弄是非、散布谣言、挑拨离间、拉帮结派、制造事端的;

(五)工作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到基层单位报销,乱摊派、违反“十不准”的;

(六)不遵守工作纪律、会议纪律,不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制度的;在办公场所有上网聊天、炒股、打牌、娱乐等行为的;

(七)工作作风不严谨,公文出错,泄露信息,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

(八)不服从组织安排的;

(九)其他损害机关工作人员形象的行为。

第七条在强化防范、应急处置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日常监督防范不力,造成不良事件(事故)发生或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扩大的;

(二)对分管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排查、稳控、处理不力的;

(三)在防灾、抗灾、抢险及事故处理工作中,未按相关法律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妥善、有效组织开展工作以及未及时上报的;

(四)其他防范或处置失当的行为。第三章问责机构

第八条各单位问责工作要坚持在党委(总支、支部)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牵头,组织人事、审计考核等部门为成员的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问责工作办公室,根据责任大小,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组织实施问责。

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本部门问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责任,支持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抓好问责工作,对自行发现的工作人员的轻微问题,可参照本办法实施问责。

第九条问责工作人员在实施问责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章责任界定

第十条责任界定分以下四种情形:

(一)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对直接主管工作范围内出现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分管领导责任,是指对分管工作范围内出现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直接责任,是指直接当事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相关责任,是指对其职责范围内,参与决策或执行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五章问责方式 第十一条问责方式:

(一)责令改过并作出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停职检查;

(四)调离工作岗位;

(五)引咎辞职;

(六)免职;

(七)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根据具体事实情节,单独或合并使用。第六章结果运用

第十二条问责结果运用分以下四种情形:

(一)凡是被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年度的评先树优资格。

(二)凡被责令改过并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2 次以上人员,或受到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

(三)受到引咎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四)按照“双维度二元连接”考核等相关规定,扣发相应绩效工资。第七章问责启动

第十三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启动问责程序:

(一)员工、基层单位和社会其他组织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投诉、反映;

(二)上级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有关指示、批示;

(三)来信来访中发现或员工反映的重大问题;

(四)组织考察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五)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问题;

(六)其他途径发现的重大问题。

上述渠道反映的问题,属于问责范围的,经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启动问责程序。第八章问责程序第十四条实施问责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调查核实。由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组成问责调查组,对问责事项进行调查。

(二)意见提出。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提出问责意见。

(三)认定整改。经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认是否进行问责,并及时进行问责追踪整改。

第九章回避与申诉

第十五条参与问责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问责对象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5 日内向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复核或申诉。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复核或申诉申请后,成立复核申诉调查组,认真研究处理,在10 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决定的处理意见,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参与原问责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回避参与复核、申诉的处理工作。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第十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促进作风转变,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相关法纪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对工作中的有错无为实施问责,要坚持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统一、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二条 对有错无为行为问责,主要是对违规行使职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不到位,疏于管理、行为失范,以及应急处置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应予以追究,给予相应组织处理。

第三条 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违反党纪政纪、法律

— 1 — 法规的,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具有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企业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

烟台市属以上驻龙单位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有错无为问责,由市委、市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章 问责内容

第五条 在制定决策、行使职权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违反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决策,导致决策失误的;

(二)在专项资金(基金)和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划拨及出让、产权交易等重要问题上,违规干预、违规操作,以及采取打招呼、指定等方式影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

(三)在行政征收过程中,无依据实施征收或擅自增减征收项目,改变征收范围、标准,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征收票据的;

(四)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运用职权指定中介机构出具相关鉴定、报告等,并收取费用的;

(五)违反程序实施执法检查,或未经批准随意实施执法检查,或侵犯被检查对象合法权益的;

(六)不按照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和程序实施行政处罚,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或不开具罚款、没收财物正规单据的;

(七)其他违规行使职权的行为。

第六条 在执行部署、推进落实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对上级决策、部署、批示、交办工作,贯彻落实不力,或对全市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达不到工作推进要求的;

(二)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题、建议和意见、提案,不认真办理、答复、整改的;

(三)在研究、部署、汇报工作时提供的情况失真、失察,导致决策失误,或工作考评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四)对行政许可事项不按有关制度和要求办理,或办理不力,给服务对象带来不便的;

(五)大局意识淡薄,强调局部利益,工作推诿扯皮、各行其是的;

(六)其他执行不力、落实不够的行为。

第七条 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对“一线工作法”、“双结对、双促进”、“村情档案”、“两走进、两承诺”等制度落实不到位的;

(二)对群众信访、“在线民声”、“民情热线”、“三公开一对话”等渠道反映上来的群众诉求,敷衍了事、上推下卸的;

(三)对公开承诺的服务事项推进不及时、不到位的;

(四)服务质量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引发群众不满的;

(五)其他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不到位的行为。第八条 在加强管理、树立形象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搬弄是非、散布谣言、挑拨离间、拉帮结派、制造事端的;

(二)工作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拉赞助的;

(三)不遵守工作纪律、会议纪律,不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制度的;在办公场所有上网聊天、炒股、娱乐等行为的;

(四)工作作风不严谨,公文出错,泄露信息,造成损失的;

(五)不服从组织安排的;

(六)其他损害公务人员形象的行为。

第九条 在强化防范、应急处置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日常监督防范不力,造成不良事件(事故)发生或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扩大的;

(二)对职责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排查、稳控、处理不力的;

(三)在防灾、抗灾、抢险工作中,未按相关法律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妥善、有效组织开展工作的;

(四)其他防范或处置失当的行为。

第三章 问责机构

第十条 问责工作坚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

— 5 — 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委办、市府办、组织部、人才办、企业服务局、考评办、法制办为成员的市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纪委(监察局)设立问责工作办公室,根据责任大小,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组织实施问责。

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系统问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配合市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抓好问责工作,对自行发现的工作人员的轻微问题,可参照本办法实施问责。

第十一条 问责工作人员在实施问责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章 责任界定

第十二条 责任界定分以下四种情形:

(一)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对直接主管工作范围内出现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分管领导责任,是指对分管工作范围内出现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直接责任,是指直接当事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相关责任,是指对其职责范围内,参与决策或执行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五章 问责方式

第十三条 问责方式:

(一)责令改过并作出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停职检查;

(四)调离工作岗位;

(五)引咎辞职;

(六)责令辞职;

(七)免职;

(八)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根据具体事实情节,单独或合并使用。

第六章 结果运用

第十四条 问责结果运用分以下三种情形:

(一)凡是被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的评优树优资格。

(二)凡被责令改过并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2次以上人员,或受到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

(三)引咎辞职或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第七章 问责启动

第十五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启动问责程序: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投诉、反映;

(二)上级领导和市级领导有关指示、批示;

(三)市委、市政府督查机构和执法监督机关、司法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明查暗访中发现或行风义务监督员反映,以及 — 8 — 民主评议、岗位目标考核等反映的重大问题;

(六)组织考察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七)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问题;

(八)其他途径发现的重大问题。

上述渠道反映的问题,属于问责范围的,经市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启动问责程序。

第八章 问责程序

第十六条 实施问责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调查核实。由市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组成问责调查组,对问责事项进行调查。

(二)意见提出。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提出问责意见。

(三)认定整改。经市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认是否进行问责,并及时进行问责追踪整改。

第九章 回避与申诉

第十七条 参与问责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与问责对

— 9 — 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问责对象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5日内向市纪委(监察局)提出复核或申诉。市纪委(监察局)在接到复核或申诉申请后,成立复核申诉调查组,认真研究处理,在10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决定的处理意见,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参与原问责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回避参与复核、申诉的处理工作。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监察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

干部有错与无为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强化责任,提高效能,确保政令畅通,在区局形成“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的理念,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奋发有为,推动区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有错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程序行使职权,造成工作损失,或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无为行为”是指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的行为;或因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适应,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任务完不成的一种工作状况。

第三条 对有错和无为问责,坚持以下原则:

(一)从严治党,从严治政;

(二)有错必罚,无为必究;

(三)权责统一,过罚相当;

(四)能级管理,分级负责;

(五)依法依规问责与教育防范、促进工作相结合。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区局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区局本级问责对象主要是区局管理的中层领导干部,重点是各科室负责人。非区局管理的领导干部和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由区局按程序参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第五条 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有错问责:

(一)违反决策程序,主观盲目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二)征收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三)制定、发布与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行政决定、命令,或继续使用已废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和行政强制措施,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四)违反法律、法规委托或授权其他组织、个人行使相关行政职权,或对受委托者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监督失控,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五)不严格执行政策、法律、法规,或违法违规决定采取重大行政措施、出台政策规定,导致群众规模集体上访或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社会不稳定情况的;

(六)违反规定干预土地、工程、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或金融机构信贷活动的;

(七)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人用人严重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追求虚假政绩,或瞒报、谎报、迟报重要情况,造成事态恶化或严重影响的;

(九)在领导层、单位内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或指使、怂恿有关人员无端上访告状,散布谣言,制造事端,影响安定团结的;

(十)其他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损害公共利益、管理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第六条 领导干部对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机关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效能低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无为责任:

(一)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影响和妨碍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的;

(二)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机关作出的重大决定、决议,不认真、积极贯彻落实或拒不执行的;

(三)对本级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以及交办的事项,措施不力,未能如质如量如期完成,影响民本岳阳建设顺利推进、延误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

(四)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妥善处理和解决,以及向社会公开承诺要办的事项没有兑现的;

(五)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建议和批评意见,不认真办理、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损失的;

(六)对按规定应该办理的事项不办理,或不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或办理结果未达到规定要求,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七)对需与相关部门协商办理的事项,不积极主动协商,或协商不一致时,不能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或有职责义务配合办理的部门,经多次协商衔接仍不配合办理,致使久拖不决的;

(八)对影响经济环境、损害投资商利益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不受理,对应当追究责任的行政行为不进行处理的;

(九)因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给公共利益、管理和服务对象权益、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或影响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落实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防范不力,处臵失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无为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相应追究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未按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重大灾情、疫情、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在事关党和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的紧急突发事件面前,拖延懈怠、推诿塞责、处臵不力的;

(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重大案件,或因措施不力、处臵不当,引发大范围聚众上访事件,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的;

(三)在市场监管、工程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严重失职,发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的;

(四)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班子疏于管理,致使班子成员或者干部队伍中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第八条 领导干部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不适应岗位需要,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无为责任:

(一)工作能力不适应岗位需要,对上级政策精神缺乏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对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把握不准,不能科学地确定工作思路,制订工作措施,并有效地组织实施,致使本地区、本部门工作长期被动落后,未能完成市、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建设“民本岳阳”综合考评中未达到基本要求的;

(二)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无公认且经核实的客观原因,工作久无起色甚至后退,在全省同行业或系统评比中连续两年位次处于后三位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各县(市、区)中位次后移6位,在全市位次后移3位的;

(三)在领导干部考核民主测评和人大、政协评议中不称职票达到三分之一,经考核确属不胜任现职的;在“机关作风大家评”或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

(四)驾驭全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不强,领导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在干部群众中没有威信,缺乏凝聚力、号召力的;

(五)无正当理由或不可抗因素,所在单位负债大幅增加,干部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干部群众意见大,上访告状多,社会舆情评价差的。

第九条 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制度规定的行为,应当追究过错责任;未能勤勉尽职,应作为而不作为,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的职责,或因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适应,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应追究无为责任。

第十条 对领导干部“有错无为行为”问责采取以下方式:

(一)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调整工作岗位;

(四)降职使用;

(五)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六)免职。

对违反纪律和法律规定的,相应追究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问责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问责对象被问责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第十一条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委组织部负责对市管领导干部有错无为行为进行问责,市委成立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加挂“岳阳市领导干部有错无为投诉处理中心”牌子,市委组织部由一位副部长具体负责,市纪检监察、市直机关工委、人事、审计、统计、督查、信访等部门派员参加,作为对全市领导干部有错无为问责的工作机构。第十二条 市领导干部有错无为投诉处理中心接到举报、投诉等,应及时审查相关情况,并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决定受理的,应调查核实情况。采用第十条第(一)、(二)项问责方式问责的,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报市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采用第十条第(三)、(四)、(五)、(六)项问责方式问责的,在2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根据事情性质、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分别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报告,由市委审查决定。情况特别复杂的,经批准后,调查、处理时间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能超过上述规定时间的一倍。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也可根据情况直接启动问责程序,指令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有关问题,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按程序报批。

投诉处理原则上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方式运作。市领导干部有错无为投诉处理中心主要负责市管干部的问责事项,科及科级以下干部原则上由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进行问责,但对其中的重大、典型案例,市领导干部有错无为投诉处理中心也可直接启动问责程序。

第十三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启动问责程序: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投诉;

(二)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批示;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党委、政府督查机构、审计机关及执法监督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问题;

(六)发生重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

(七)工作检查、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八)各种评议、测评、考评、考核结果,及其他信息来源反映的重大问题。

第十四条 参与问责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问责对象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举报、投诉人。否则,一经发现查实,加重处罚。

第十五条 被处理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提出复核或申诉,受理机关应在接到复核、申诉申请后的30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决定的处理意见。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通榆县领导干部有错和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通榆县领导干部有错和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及时、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政令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吉林省行政问责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领导干部落实上级部署不力,违规行使职权,管理、防范或处臵失当,以及行为失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条 问责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错必究、无为必问,权责统一、过罚相当,依法依规问责与教育防范、促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乡(局)级领导干部。中省直部门领导干部的问责,由县委、县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提出问责建议。

第二章 问责内容

第五条 领导干部落实上级部署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社会稳定等中心工作,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与工作目标差距很大,甚至拒不执行的;

(二)统计、汇报工作情况失真、失察,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县级领导代表县委、县政府所做出的工作部署,不认真对待,甚至拒不执行的;

(四)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建议和意见,不认真办理、答复、整改的;

(五)破坏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六条 领导干部违规行使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对于本部门(单位)所管理干部的任免、重大工程项目、大额资金使用、国有资产和专项资金(基金)的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项,违反决策程序,主观盲目决策,或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后果或引发不良反响的;

(二)不严格执行政策、法律、法规,或违法违规决策采取重大行政措施、出台政策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利用职务或工作的影响和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违反规定干预其他单位工作正常运行的。

第七条 领导干部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内部管理职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妥善处理和解决,以及向社会公开承诺要办的事项没有兑现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不力,导致发生重大事件(事故)等不良后果,或发生重大事件(事故)时,拖延推诿、处臵不力,导致事态扩大等不良后果的;

(三)在全县行风测评或政风测评中部门(单位)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

(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较差,无不正当理由或不可抗拒因素,所在单位负债大幅增加,干部群众意见大的;

(五)对本单位、本部门领导班子疏于管理,致使班子成员或者干部队伍中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的;在领导层、单位内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导致班子成员或单位内部严重不团结,应承担主要责任的。

第八条 领导干部行为失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观努力不够,不能较好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致使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久无起色甚至后退,或未能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且干部群众反响较差的;

(二)在领导干部考核民主测评和人大、政协评议中不称职票达到三分之一,经考核确属不胜任现职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组织岗位调整,不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的;

(四)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达到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达到三十天;其他无正当理由不能保证工作时间的;

(五)乡(局)级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不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制度,未征得主管县领导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擅自外出影响工作的;

(六)组织纪律或道德观念不强,工作上不服从领导的安排部署,不能较好地履行本岗职责,言行有损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形象且有不良影响或反映的。

第九条 领导干部有本办法之外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应当予以问责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条 问责方式

(一)批评教育,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二)诫勉谈话;

(三)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

(四)通报批评;

(五)停职检查;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降职使用;

(八)责令辞职;

(九)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根据造成的不良后果大小,将问责情节分为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三种,视情况采取相应问责方式。

(一)情节较轻,造成不良后果较小的,采取批评教育,责令做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的方式问责,一般一年内不得提拔;

(二)情节较重,造成不良后果较大的,采取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调整工作岗位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的,采取降职使用、责令辞职、免职的方式问责。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由县纪委(监察局)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挠、不配合问责调查;

(二)坚持过错行为,使损失、影响继续扩大;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处理人员;

(五)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 重情节。

第十三条 被调查人主动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减少损失,或主动承担应负责任的,可以从轻问责。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四条 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情形的,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进行初步核实。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投诉的;

(二)县级领导和上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的有关指示、批示;

(三)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行政执法、监督部门和司法机关等组织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新闻媒体的报道;

(六)通过每季度召开县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届代表座谈会或不定期发放民意问卷、调查表等方式收集到的应问责的建议;

(七)各种评议、测评、考评、考核结果及其他信息来源反映有重大问题的。

根据以上几种渠道掌握的问责建议或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及时组成调查组进行核实。

第十五条

经初步核实,反映的情况存在,需立项问责的,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可直接启动问责程序。情形严重的,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作出立项决定并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第十六条 被调查单位的负责人和被调查人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的有关规定,提请暂停其职务。

调查组应当听取被调查单位和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如申辩理由成立,应当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加重问责。

第十七条 调查组一般应在决定调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结束后,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书面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采用何种问责方式的具体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由县委、县政府或问责启动主体作出问责决定。问责决定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

第十八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第十九条 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单位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

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单位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进行复议、复查,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第二十一条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对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作出错误的问责决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直接参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机关工作人员工作问责暂行办法

机关工作人员工作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过错,推进“敬业、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建设,加强落实执行力。根据《关于实行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工作问责办法》,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局机关、监察支队和特培中心科级及其以下全体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机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 实施工作问责,应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责罚相当、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责:

(一)在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及本局的方针、政策、决定、命令、规定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因工作失职、失误、过错、不作为、慢作为或超越权限行使职权,导致损害机关形象、损害企业或群众利益,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未按岗位责任制要求尽职尽责、完成任务的;

(三)无正当理由,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上级交办工作的;

(四)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及时报告,造成后果的;

(五)擅自设立行政审批事项或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

(六)对依法审批的事项,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的;

(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申请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

(八)在法定审批条件之外,擅自增加其他条件加以限制的;

(九)在行政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存在“吃、拿、卡、要”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的;

(十)强制企事业单位参加没有法律依据或未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培训的;

(十一)未按服务承诺的时限办理许可项目的;(十二)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推诿、不受理的或受理后不及时办理的;

(十三)被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媒体曝光且确实存在问题的;

(十四)工作出现失误,危害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五)其他违反规章制度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失职行为。

第三章 问责方式和适用

第六条 工作问责方式分为:

1、诫勉谈话;

2、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3、扣发工作性津贴;

4、通报批评;

5、调整工作岗位;

6、停职检查;

7、引咎辞职;

8、责令辞职。

第七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采用诫勉谈话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采用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扣发工作性津贴、通报批评的方式问责;对直接领导实行诫勉谈话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对直接领导实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扣发工作性津贴的方式问责;

(四)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责任人采用劝其引咎

辞职、责令辞职的方式问责;对直接领导实行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第八条 上述情形中,局领导应承担问责责任的,提请市纪委、市监察局依照有关规定实行问责。

第九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加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未履行问责职责的;

(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的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十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第十一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处室负责人受到问责的,取消处室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四章 实行问责的程序

第十二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局纪检监察室在局党组领导下具体负责对本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问责。

第十三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四条 被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问责决定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局党组或纪检监察室提出书面申诉。局党组或纪检监察室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

第十五条 被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局党组负责对本办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局纪检监察室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制定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下载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4.07有错无为问责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磐安县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有错无为 问责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强化管理、推进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

    宁波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宁波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

    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作风和效能建设,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

    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禁令”问责暂行办法

    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严禁”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简称......

    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严禁”问责暂行办法

    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严禁”问责暂行办法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本报讯 10月16日,市委印发了《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干部作......

    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知识测试

    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知识测试 一、是非题(3分×10 = 30.0分) 1.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告诫以上问责的情况,应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考察内容。 A、对 B、错2. 根据问责......

    金沙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促进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作风,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中共金沙县委金沙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