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0:4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最终版)》。

第一篇: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最终版)

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襄阳农业的优势在产量,潜力在加工,胜出靠品牌。“十二五”以来,我们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方向性、战略性主导产业,作为接一连

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关键突破口,精心谋划,强力推进,产业规模跨入两千亿能级,产业地位成为经济格局主要支柱,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强劲,为实现农业强市和万亿工业强市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对“十二五”襄阳的农产品加工业怎么看?

主要有三点:既发展不错,也发展不够;既地位提升,也潜力巨大;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

(一)既发展不错,也发展不够。襄阳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起步于2009年,当年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向全市农业系统提出了“农业不能只抓„种管收‟,还要抓„产加销‟” 的要求,全市农业工作的重点开始由保供给向抓加工转变。我们提出了建设农产品加工大市的襄阳农业发展新定位,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经济工作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着力提高农业对工业的贡献率、对财政的贡献率,形成了生产、加工一起抓的工作格局。2009年,我们在襄阳市委常委会上首次提出“农业追车”计划。2010年,明确提出了生产、加工一起抓的“一百三千”工程(即百亿斤粮食、千万头大牲畜、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值、千亿级林业经济总产值)。2014年,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由2009年的460亿元,逐步发展为:2010年662亿、2011年1034亿、2012年1391亿、2013年1638亿、2014年1826亿,预计2015年2130亿。农产品加工产值先后实现1000亿、2000亿元突破,以2009年为基数,六年翻两番;以2011年为基数,四年翻一番。胜出一个百亿企业(襄大农牧),创造七个全省龙头老大(襄大农牧、梅园米业、三杰面业、奥星菜籽油、劲旺稻米油、鲁花花生油、汇源农林棉籽油)。农产品加工业是“十二五”时期增长最快的工业板块之一,已成为与汽车产业并驾齐驱的两大工业支柱之一。“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成绩是辉煌的。

尽管“十二五”襄阳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襄阳农业大市地位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差距很大。武汉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第一市,紧跟我市后面的宜昌、孝感、荆门也发展势头强劲。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全国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比已达到3:1甚至5:1,而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全国为数不多的百亿斤粮食大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比也只能达到2.6:1。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二)既地位提升,也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可以用四个贡献巨大来证明:一是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巨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总量占全市工业的三分之一,“三分天下有其一”,特别是在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中遥遥领先,万亿工业强市建设绝不能少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参与;二是对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巨大。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直接贡献率达到8%,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接近30%。“无工不富”在农民收入中已有直接而现实的体现;三是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巨大。农产品加工业占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0.4%,成为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和主要增长点,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14年,枣阳市农产品加工占当地产值达53%,宜城市56.6%,老河口52.4%,南漳县61.4%。四是对县级财政的贡献巨大。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贡献税金36.17亿元,占县域税收的37%。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多次指出,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多”的“五最”产业。这个评价也适合襄阳。

我们说潜力巨大,实际上也是差距巨大。这个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四多四少”上: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中小企业多,航母企业少;区域性品牌多,知名品牌少;普通产品多,新特优产品少。“十二五”期间“放手发展规模”做的相对较好,“努力提高质量”差距较大,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市场话语权。在“十二五”时期我市制订《产业襄阳》规划时,很多专家包括农业部有关领导都反复建议将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与汽车工业一起作为我市工业的两大龙头,但这一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主要原因并非农产品加工业块头不够,而是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层次低,上交税收少。这个差距也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巨大潜力所在。

(三)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机遇主要表现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农产品加工业上升为三农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包括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政策,省委省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财政支持更是力度空前;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万亿工业强市行动计划和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对农产品加工业高度重视;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食品服装永远是基本需求和刚性需求,农产品加工业永远是朝阳产业。汪洋副总理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我们认为,农产品加工业也必将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定海神针”。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精深加工不够,大多停留在“稻谷打成米,小麦磨成面,芝麻榨成油、籽棉变皮棉”的初级阶段,精深加工率只有25%左右;与此相联系的,是缺少精品名牌,尽管我市“农” 字号驰名商标数量(18个)占全市37.5%,但与山东、河南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融资能力弱、科技创新不够,农超对接和市场开拓不够,对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重视不够,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第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加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我市四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一个面临破产,两个发展困难,只有一个襄大农牧发展不错。第二,从投资角度看,招商引资难度加大。我们跟踪的六家央企当初都与我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一直都迟迟落实不到具体投资项目上。第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加剧。依靠企业自身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显得非常无助、非常无力。农产品加工企业用款都是大进大出,季节性强,质押能力不足,一到用款时,往往“水开没有米下”。湖北大成仁和公司(主要是生产米糖)产销两旺,就是遇到陡然抽贷,被迫停产。第四,创新驱动动力明显不足。前几年,我们建设农产品加工大市,更多靠的是规模性扩张,对差异化发展、创新性驱动重视不够,一遇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我们的软肋就暴露了出来。

二、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一)从结构上分析,小而全现象比较突出。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89家,其中,粮油加工企业153家,纺织225家,酿酒与饮料16家,林产品加工34家,畜禽加工20家,果品蔬菜加工18家,茶叶加工8家,特产加工18家,其他加工104家。仅从粮油加工企业看,100亿斤粮食,60亿斤商品量,就有153家加工企业,结构雷同,规模小而散,缺乏“航母”级企业。

(二)从产业链上分析,绝大部分产品处在产业链低端。粮食加工只有大米、面粉、面条,缺乏功能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纺织加工只有纺纱、织布,基本没有印染和服装制造。都只做产业链前面的那一部分,真正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缺乏。同时,我们绝大部分企业重生产,轻营销。各大超市里面襄阳地产品寥寥无几,这次市政府下大力气解决农超对接问题,企业虽普遍欢迎,但具备进超市条件的不多。

(三)从品牌上分析,缺乏百姓公认的知名品牌。我们有18个中国驰名商标,48个湖北著名商标,数量不少,但牌子大,规模小,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

(四)从资源利用上分析,还有很多开发开拓的空间。全市林地面积有1200多万亩,是耕地面积的2倍,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林产品加工“三年倍增计划”非常好,目标宏伟,但目前产值只有160亿。“一百三千”工程中,只有林业产值没有完成。我市养殖水面有70多万亩,仅次于荆州,发展水产品加工大有可为,但目前水产加工规模远不能与荆州相比。茶叶、杜仲、核桃、油用牡丹、麦冬、玫瑰、大头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都在全国全省靠前,精深加工空间很大。

三、“十三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怎么干?

我们在编制农业“十三五”规划时,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提出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提高农业对工业经济、农民增收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实现“做强一产、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目标。

“十三五”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是:五年翻一番,总量突破4100亿元;占工业经济三分之一的比重稳中有升;真正建成农产品加工大市。

“十三五”目标具体任务分解是:粮油加工完成产值1753亿元,纺织服装加工1096亿元,酿酒与饮料加工88亿元,林产品加工322亿元,畜禽加工364亿元,果品蔬菜加工182亿元,茶叶加工90亿元,特产加工114亿元,其他加工8亿元。

2016年目标2360亿元,具体任务分解是:粮油加工1026亿元,纺织服装647亿元,酿酒与饮料52亿元,林产品190亿元,畜禽215亿元,果品蔬菜107亿元,茶叶53亿元,特产67亿元,其他5亿元。

各县(市、区)的发展定位是:襄州打造综合性加工名城、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枣阳打造以小麦深加工和玫瑰产业化为重点的面食产品、玫瑰深加工产业集群,宜城打造以中食(宜城)食品工业园、襄大农牧产业园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南漳打造有机农产品生产和林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保康打造以蓝莓、核桃、油用牡丹为主的有机林特精深加工集群,谷城打造以山茶、茶叶为主的有机林特精深加工集群,老河口打造油脂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襄城打造以花卉苗木、休闲农业、杜仲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樊城打造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主要措施是:

1、全力主攻精深加工。精深加工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树立全产业链经营理念,把产业链条向后延伸,主攻终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如大米加工主攻膨化食品、功能食品;面粉加工主攻方便食品、休闲食品;油脂加工主攻高端油脂、保健油脂;畜禽加工主攻冷鲜肉、小包装肉类和熟食,等等。在378家粮油、纺织主要板块企业中,要有100家以上向精深加工延伸,提高附加值30%以上。引导和督促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制订技改计划,全部制订与行业100强战略合作计划,制订重点支持发展精深加工的政策措施。力争精深加工率提高一倍,达到50%以上。

2、继续深化产业整合。“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整合初见成效,七家企业成为全省同行业龙头老大。但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品牌不响。要继续采取公共商标、一主多副商标等办法,把加工同业、产地同源、产品同质的企业整合起来,建设大集团,增强竞争力,切实解决产业多散乱、规模大份额小品牌弱竞争力差的问题,力争一年突破一到两个产业的有效整合。产业整合既要依靠市场,更要依靠政府的引导、推动、激励。

3、注重培育新型业态。主要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大力发展小型特色加工业,培养一批“铺天盖地”的农业小微企业,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宜城市葛粉生产企业胡坪现代农业公司,闯出了一条“农户种植、就地加工、休闲旅游、循环生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受到部、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将在全市大力推广这种新型工业业态。尤其是对茶叶、杜仲、核桃、麦冬、蓝莓、玫瑰等特色产业一个一个研究发展措施。支持汉家刘氏、玉皇剑、威杰、水镜等茶企整合,共建“襄阳高香茶”品牌。我市及周边杜仲资源为全国之最甚至全球之最,国家杜仲产业协会多次到我市论证,可以建成百亿杜仲产业,要与襄城区进行专门研究。要把农机制造业发展的短板补上,促进东风井关尽快达产,新引进一批农机制造企业,把农业大市打造成农机生产大市。要将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打造集基地、加工、仓储物流、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新业态。

4、下大力气培育品牌。襄阳农业的优势在产量,潜力在加工,胜出靠品牌。要继续坚持“龙头企业创品牌,组建集团统品牌,合作组织立品牌,统一商标兴品牌,精深加工造品牌,招商引资引品牌” 的六个品牌培育路径。以“中国有机谷”为载体,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创造一批名副其实的农产品品牌。现有18个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要擦亮、说香、广播,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十三五”期间,要新培植5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

利用市农委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中国有机谷网两大市级农业平台,以及发展强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把“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做实;继续办好汉江流域农博会,积极组织企业外出参展参会,帮助企业实现深购远销。扎实做好农超对接工作,巩固武商,拓展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卖场,实现襄阳地产品在品种、销量、占有率上有个大突破。

5、努力突破要素制约。重点是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能力弱的问题。一是制定企业上市融资计划,条件成熟的如襄大农牧要上主板,其他的要分门别类上新三板、创业板;二是争取用好汉江产业基金,应用PPP模式,鼓励有能力有愿望的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和股权投资;三是加强农业担保能力建设,市农业担保公司资本金要突破10亿元,担保能力突破100亿元;四是开展战略合作,解决企业抱残守缺、单打独斗、小富即安、境界不高问题,优化股权配置,只要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不在乎控股、持股、小股,不图所有,但图所在,借船出海,借势上位。

土地制约在局部地方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谷城正全油脂公司是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公司计划征用100亩地,扩大山茶油生产规模,申报三年无果。我委招引的豆香聚企业,市招委会已通过,但在樊城、高新找不到落脚地。

6、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市领导主持讨论农业“十三五”规划时,一些部门提出农产品加工产值“十三五”目标定在3500亿比较合适,工业增长一般在10%左右。我们认为,局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大跨越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襄阳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可实现百亿产值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实现高速增长的最好的例子。对于农产品加工小县,引进几个大企业就可实现产值翻番,有条件实现跨越发展。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思想,我们将目标定在4100亿、年均增长15%是可以做到的。我们要把招商引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十三五”的突破性措施来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招什么,加粗加长连紧产业链。继续开展央企对接,巩固河南、山东等传统加工大省招商成果,向功能、休闲食品发达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区开拓,招大联大,实现跨越发展。“十三五”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要确保50亿,力争突破百亿。

7、提升园区承接能力。着力解决园区同质化竞争、低水平引进、配套服务功能欠缺等突出问题,督促督办各县(市、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保障,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的最佳承载平台,达到九个县(市、区)都要有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力争有三个达到国家级示范园区水平,其他全部进入省级,真正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

8、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家族化,企业家老龄化,小农意识非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转型升级、做大做深做强,50亿以上的企业大都是这样。把农产品加工经营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五年对规模企业的人才培训不留空白。重点解决家族式企业不开放问题,单打独斗不合作问题,小富即安守摊子问题,互联网思维跟不上问题,企业接班人能力弱问题等。

9、切实加强协调服务。我们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六个围绕”的工作要求,即在产业发展上,围绕“做得大”搞服务,围绕“引得来”抓招商;在农业招商上,围绕延伸产业链抓招商,围绕产业配套抓招商;在工作抓手上,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解决企业困难转。对农产品加工业每季一调度,及时解决问题。

建立完善农产品加工业联席调度机制。农业、经信、粮食、林业、水利、食药监、财政、科技、工商、质监等与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坐阵,主要任务是通报情况、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助推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同时,完善市县两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办法。参照国家和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研究出台我市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二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编者按:根据市场的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

化的必由之路。我省是农业大省,要立足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工业,藉以带动前头的种养业以及后边的市场销售业,达到产业互动、农民增收的目的。编发此文,意在引起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省委领导最近强调:“要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基本思路,形成合力,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县域经济二元特征突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低,产业互动性差,产品附加值低,生产规模小,市场半径短,缺乏竞争力,形不成优势产品和特色经济,这些都直接影响四川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关键是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与市场结合紧密和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递增、产品收入需求弹性较大、产业关联效益显著等特点,是能够带动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

在国内,许多兄弟省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河南省的“莲花牌”味精厂,拥有年加工14万吨的生产规模,总产量居世界第二,占有国内46%的市场,年均加工和消化原粮35万吨。河南省的“春都”、“双汇”、“郑荣”三大火腿肠企业,产品占全国市场的70%,年加工和消化生猪1600万头、肉牛400万头。河北省的“露露”、“旭日升”、“妙士”三大饮品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也很大,“妙士”乳制品带动了1万多养牛专业户和20多个村的甜玉米生产。这些龙头型农产品加工业,既拉动了种植养殖业发展,加快了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运销业的发展,产业关联效应十分显著。

相比之下,作为生猪生产第一大省,我省的猪肉加工量还远低于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省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很不发达。实践证明,只有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提高到新水平。农产品加工业能够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使农民直接参与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增值过程,农民除获得种植、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分享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而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有力地推动城乡共融。

加入WTO后,发展高价值、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尤为重要,这是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一条主要途径,没有深加工、精加工农产品的出口,农产品出口永远只能停留在低层次。我省要建立大的龙头企业,不仅要扶持省内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省内的资本投向农副产品加工业,更重要的是向省外、国外招商引资。据分析,近两年中全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可望超过500亿美元,五年内可能接近1000亿美元。一些大食品加工业跨国公司,也正在调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如果把我省的猪肉、牛羊肉、蔬菜等的价格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向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宣传,加大面向国外、省外招商力度,突出抓好猪牛羊禽肉类加工项目、菜油加工项目、薯类深加工项目、大米加工项目等的引资和建设,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就能不断发展壮大。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实现一二三产业

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

相关链接: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产品加工只占农产品总量的10-20%,而发达国家达80%。我国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仅为农业总产值的30-40%,欧美国家高达200%。美国在粮食增值方面,是我国的5至7倍。在美国,玉米可以加工成2400多种产品,而我国只有100种;我国的小麦加工品种不足30个,美国超过150个。麦当劳、品客薯片使土豆增值近百倍。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中国只有0.38元。

第三篇: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调查

关于我国农产品初加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农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但总体而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普遍落后,而且90%左右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监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能耗物耗高,产出效益低,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进行了走访调查。采用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要是考虑到个体企业数量不多且时间较为充裕,走访调查更能有效地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能有效的发现和分析问题。调查活动期间,我们走访了平度市开发区,平度市同和镇及大泽山等地的十几个企业,他们都是相对来说健康地经营并不断发展的,都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发展过程。我们在交流中,他们也说出了自己的对先进我们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许多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及网络资源了解到,农产品加工业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7万多家,产值达4.2万亿元,从业人数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28%,农产品加工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活力和后劲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农产品加工基本上处于低级粗放的初加工阶段,产后处理量不到总产量的20%,加工产值仅为自然农产品产值的38%,造成农产品的大量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从农产品加工的品种和类别来看,国内产品种类较少,品种单调。在粮油加工业中,以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而我国仅有20种左右;果蔬、肉类和乳品加工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从农产品的产值构成来看,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产后保鲜、加工、贮运等环节都很薄弱,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仅为0.38:l,而美国和日本果品的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例分别为3.7:1和2.2:l。这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总体水平落后,尚处于初级加工或粗放加工的水平,处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耗能高的初级阶段,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增值效应的提高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这不同企业相关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几乎每个人都回答了技术水平和装备落后是我们国家加工业最大的一个问题,另外大多数的人说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

另外我们查相关资料了解到:

技术水平和装备落后方面:目前,另外,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很多企业(包括生产名优特新产品的企业)仍是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加工方式。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和企业规模小,成企业的能耗和物耗多,产出和效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产品的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方面: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常会产生许多副产品。目前,我国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废物丢掉,这不但浪费了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另外,不少企业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掉,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强治理,在提高农产品利用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维护生态平衡,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听取了这些企业人员对未来我们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持有的看法,他们觉得,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才是当务之急,例如:利用稻谷脱壳后的稻壳制碳,并用米糠制油;果蔬榨汁后的残渣经加工可做饲料,果皮可提取香精和色素等。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可提高产品的利用价值,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不少人谈到加强果蔬贮藏与保鲜技术的研究也是促进加工业发展的必要举措,一直以来,我国的果蔬产品以鲜食消费为主,形式单一。产品的多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水平不高,常造成果蔬的大量损耗。因此,应加强果蔬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加大对果蔬加工技术及其机械装备的研究力度,以减少果蔬的生产损耗和废物的排放。还有,要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等看法。

此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我们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得基本现状,看一看出来,我们国家的加工业发展水平太低,太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解决好加工业问题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因此我认为,政府在做好引导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创业人员及企业人员要增长信心,做好这个产业,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第四篇:农产品加工业授信现状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授信现状分析

摘要

“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指出,应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仅是技术落后的问题,经营观念、绿色生产观念依然淡薄,给商业银行地方支行、地方型小银行、村镇银行的授信业务带来了不少麻烦。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尽管国内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仍很低,多数农产品出售的还是原始产品,农产品附加值低。国内大部分县域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的、低层次阶段,突出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产业关联度不强,外向度不高,许多产品还处在初级加工层面上,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没有得到体现,特色板块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科技投入、新产品开发能力与现代企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骨干龙头企业牵动性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2、企业竞争影响市场发展

农产品加工行业被认为是朝阳行业,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大的扶持力度。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着诸多竞争。首先,来自于替代品的竞争,替代产品的威胁是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竞争压力;其次,来自于现有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中加工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性,这使得市场竞争较激烈,竞争无序,竞争效率较低;最后,买方侃价实力的增强,威胁着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利润基础;就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来说,买方侃价实力主要源于加工品的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而买方市场的形成、替代品的存在及其多样性,赋予买方较强的议价能力。

3、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农产品加工业弱质低效,不仅产品研发、推广投入、市场拓展投入大,而且财务成本高,经营毛利率低,效益微乎其微,稍有不慎就会亏损,单靠产业经营支撑的企业为数不多,很多都是靠争取政策补贴过日子。有的靠药业、房地产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反哺农产品加工主业。原料供应问题也是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品质不良,缺少高质量加工原料。主要是种植和养殖环节缺乏标准化管理,农残超标,影响了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二是部分行业和局部地区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加剧了原料供应矛盾。如棉花、粮食、苎麻、油菜、水产等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原料“吃不饱”的问题。三是大量小企业争抢原料,制约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由于小企业加工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大多对原料只是粗加工,并且小企业数量众多,原料量消耗大,造成农产品综合利用率不高,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4、观念制约因素依然存在首先是绿色生产观念淡薄。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农药或施药后短时间就采摘收获,致使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导致产品不合格或达不到国外标准要求。

其次是农业经营和居民消费观念落后,产加销联结机制不完善。我国农产品数量并不短缺,但农产品品种结构却很不合理,缺乏加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专用、优质原料。在农产品加工发达国家,每一种产品都有专用的原材料加工品种,并且有固定的原材料基地,但我国优势农产品布局刚刚划定,在大规模优势生产区专门为农产品加工而确立的基地区域尚未完成。

5、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为增值税抵扣不合理和出口退税率太低。目前,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进项税率为13%,但深加工后的销项税率为17%,与一般工业产品相比,企业要多承担4个百分点的增值税,企业无法获得抵扣。大部分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出口退税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退税率平均约13%,不仅低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其他出口行业平均17%的出口退税率,企业因此至少降低了4个百分点的利润率。

二、国内农产品加工业银行授信情况

从总体来看,平均贷款余额占销售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信贷资金占用较低。数据显示,2010年1-5月,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累计利息支出71.91亿元,同比增长9.27%,相比上年同期上升8.4个百分点,占销售收入比重为0.59%,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

1、行业贷款细分行业投向

2010年1-5月,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贷款主要投向屠宰及肉类加工,利息支出13.51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为18.79%。其次是植物油加工、谷物磨制、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利息支出分别为13.41亿元、11.35亿元、7.83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18.64%、15.79%、10.88%。另外,水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制糖、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利息支出占比分别为9.8%、9.54%、9.51%、7.04%。

从利息支出增速看,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利息支出同比增长分别为31.22%、17.24%、4.2%、0.75%、5.36%、14.92%、12.48%,其他细分行业利息支出增速为负。

2、行业贷款各区域投向

2010年1-5月,全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利息支出主要投向山东省、广西、河南省、江苏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利息支出合计占比51.79%。其中,山东省、广西、河南省、吉林省在中国农产品加工各区域竞争力排名中居前五位之中,分别为第1位、第5位、第2位、第3位。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同比有所增加,还款能力稳步提升。而从企业贷款规模来说,行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速均高于利息的支出增长;同时平均贷款余额占销售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信贷资金占用较低。目前涉农产业是政府扶持的行业,正因为如此某些政策性贷款也隐藏着较大的系统风险。

三、行业授信指引

1、需重点关注的风险

建议商业银行重点关注该行业的外部环境风险及产业链风险。国家的政策调整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是决定行业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行业经营风险的来源。其中,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的供需格局造成的影响,以及随之引发的市场炒作都是造成市场较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家为稳定市场秩序出台的政策措施,政策博弈以及地方出于自身利益的立场都有可能导致市场出人意料的走势,这些都构成了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经营风险。

此外,从整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环境来说,银联信认为2010年三季度基于产业链的整体景气度表现出不同迹象,分别为上游景气,下游复苏,中游整合。上游粮食价格大涨且有持续的趋势,种业等景气度正处高位;而下游畜禽养殖等产业低迷近两年,反弹趋势可期,行业最差时候已经过去,没有成本压力的水产养殖业景气度则最高;但是中游如饲料加工、面粉加工、大米加工、油脂加工等仍然处于上游成本上涨和下游难以传导的挤压中,短期内仍处于业绩低迷和行业整合中。

2、需关注的区域优势

我们按照银联信的风险评价模型,分别从行业规模、行业利润等维度,对国内农产品加工行业目标区域市场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另外,在企业规模方面,小型企业贷款利息支出占比54.45%,同比增长19.75%,而且企业竞争力比中型企业、大型企业要略有优势,建议商业银行继续关注。在市场份额上,私营企业市场占有率依旧最高,贷款支出占比43.24%,同比增长26.69%。对此,建议商业银行转变不愿意对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授信的观念,对缺少生产发展资金、贷款抵押物不够的部分企业,可以从贷款手续繁杂、贷款门槛高等限制授信的因素入手,逐步调整授信门槛。

第五篇:襄阳市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襄阳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自1978年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管是从企业的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了历史新高。据中国工商总局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创造的GDP总值占中国企业GDP总值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毫不夸张的说,中小企业占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在整个中国民营企业的主体构成部份上分析,大量的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外向型企业占了绝对的优势,靠着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口碑,中国制造在全球攻城掠地,可谓风光无限。但当30年的改革开放逐步成为历史以后,我们忽然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整个中国,消费者吃的,穿的,用的几乎全是我们中国自己生产的东西,但偏偏都贴上了一个国外的标,所以专家得出这么一组评语,中国近30年的市场竞争,是以跨国企业品牌全方位崛起,中国品牌全方位弱化为基本特征的。

2010年7月11日,一度发生过12连跳的富士康集团昂首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排112名,但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它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我们用的苹果手机,惠普电脑,摩托罗拉手机等,全是从富士康出产的,但真正赚钱的呢,是远在美国,日本的总部,而富士康其实是处在产业链最下端的,如果连这样的公司都能进入世界500强,那作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竞争力又来自于哪里呢。

做世界的加工厂是西方人送给中国人的一顶高帽子,刚戴的时候很舒服,戴久了就很有害了。没有哪一个民族和国家靠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环节能够强大的,道理很简单,利润不在那个环节。做世界加工厂的另一个危害是使中国企业忽视技术和研发。使得整个中国的产品处于最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近30年来没有形成像样的自主知识产权。越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越不利于品牌的建立。反过来,又将中国企业进一步导入了价值链最低端的环节。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成就的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大多是以生产为主导型,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后,未来的3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其实处于一个洗牌的过程,那些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在接下来的近20年时间,在中国一定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属于中国自有的品牌,营销导向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所以我们的企业必须要实现一个华丽的转型,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企业营销的现状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勇于创新。

下载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鹤峰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和思考

    对鹤峰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和思考向宏钰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湖北省鹤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开拓市场,带动农民增收和加快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任。近年......

    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将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扩大工业经济发展总量,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湖北省襄阳市电子商务现状[精选合集]

    百色学院 系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系班级:计科本学号:姓名:电子商务报告 112 湖北省襄阳市电子商务现状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连创新高,电子商务在......

    农业部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

    农业部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精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

    1.23g2018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计划

    2018年农产品加工业发行动计划 2018年,是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为保证攻坚任务的顺利实现和“十三五”规划的稳步进......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 - 1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速冻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冷冻浓缩技术、膜分......

    成都出台农产品加工业规划

    成都出台农产品加工业规划:天府新区将建孵化中心 2013-03-18 16:59:11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史建婷 跟帖0条 进入跟帖 成都相继出台四份涉农文件强力推进产业倍增。......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考

    大力发展我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考与建议区政协经济委员会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